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

合集下载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

教 育 之 “ ” 不仅 局 限 于 “ 识 ” 识 , 知 之识 , 包 括 人 的情 感 、 还 意 志 等 在 内 的全 面 人 格 的 培 养 ,它 不 仅 着 眼 于知 识 的获 得 ,
与此 同时 ,全校 的本科生课程体系也作 了相应 的改革 , 由 全校性 的公共选 修课 、 通选课 、 台课 、 平 主干基础 课 、 专业
学者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借鉴西方对通识教 育的理解 , 给通识教育赋予了新 的内涵。 通识 , 是人类发展的
内在要求 , 是世界观 、 人生观、 知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通识
使学生的知识 、 素质结构向综合化方 向发展。
2社会节奏变快 , . 竞争程度加剧 , 社会 变革加速 , 职业
【 摘
要】大学开展 通识教 育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是一个不断发展 完善 的过程。我 国大学通识教
育的健康发展 , 需要教 育行政部 门、 大学和广大教 师共 同努力 , 不断优化通识教育的运行机制 , 使通识教 育有助
于培养出具有终 身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具备完善人格的大学生 , 最终 实现提 升我 国大学教育水平和 国际竞争力
和 岗位的变换更趋频繁 , 如何去适应多变的让会?高等教
育除 了培养较 厚实的专业基础 ,传授宽 口径专业 知识以
教育的 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 为理性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高

_
gAg 。 r 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
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
包括 自我认识 、 自我评价 、 自我控制 、 自我监督 、 积极 向上
a i eJ u n l
Au .011 g2

中国信息大学:于娜德育班10月18日主题班会讨论“通识教育”

中国信息大学:于娜德育班10月18日主题班会讨论“通识教育”

中国信息大学:于娜德育班10月18日主题班会讨论“通识教育”德育导师:于娜记录人:皮舒宜出席人数:76班会时间:10月18日班会地点:8102一、班会主题:第二次讨论,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努力学好通识课二、班会主要开展过程(简要概述):1、由德育老师组织开始,首先进入班会主题。

2、由班长对上周的的班会主要内容进行回顾。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老师讲话内容和自己上通识课目前的状态,分组讨论。

4、讨论完成,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对小组成员目前上通识课学习情况及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5、请2、3位同学谈一谈自己对通识课重要性问题的认识。

6、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通过一些实例,在和大家分享一下通识课重要的理由和要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讨论要点:1培养大学生要有责任心,信心,可塑性人才。

2培养大学生善于沟通合作的能力。

3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很重要。

四、会议记录(学生典型发言和教师点评)学生发言一:我认为在通识课里实用的是英语和计算机,这两课在以后的工作中比较实通用,在从事各个行业里都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我认为英语和计算机很重要。

教师点评一:她说的很好,你们是未来的希望,因此你们要对社会有所了解。

计算机和英语重要,从国际语言方面上来说。

国与国之间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为了使我国与国际更好的接轨,学好这些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上这些课可以培养大学生大学生要有责任心,信心,可塑性人才。

学生发言二:我认为现在找工作,脑力固然重要,但沟通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一个团体里沟通与合作必不可少,这样才可以在这个团体里立足,所以善于沟通合作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就业。

教师点评二:以我个人找工作的经验,目前的用人单位确实是很重视个人的沟通合作,因为同学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要与不同的人沟通。

面试的过程就是体现你能力的过程。

因此,同学们需要现在就开始除了学到知识以外,更要培养自己在与人交往、自我展示的能力,当然自身的知识水平是要过硬的。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奠定就业基础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奠定就业基础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奠定就业基础
基础教育系主任田洁老师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本系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思考、研究与调整。

基础教育系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拓宽社会适应面,从而在将来的就业和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课程分为八大门类,分别为:交流与表达、文化与艺术、世界与中国、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伦理与道德、哲学与思维、文艺体育,预设置100学分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爱好或自身能力需求从中选修80学分,增强了课程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可以初步涉猎不同的领域,既对大二选择专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使综合素质修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二至大四年级也有少量课程分布。

学分分布拟定为: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总计
大一18 18 18 54
大二 4 4 4 12
大三 4 4 4 12
大四 2 0 0 2
小计28 26 26 80。

中国信息大学

中国信息大学

中国信息大学
中国信息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座落在中国优秀的城市之一。

该大学成立于XX年,是中国最著名的信息技术学府之一。

中国信息大学以培养信
息技术人才而闻名,其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术专业
中国信息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他们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
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学校拥有多个学院和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领域。

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并有机会参与到前沿科研项目中。

中国信息大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
实的基础。

学校还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校园生活
除了学术方面的成就,中国信息大学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设有多个社
团和组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比赛、演讲、文艺表演等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类资料齐全,为学生的学
习和科研提供了重要支持。

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设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

总结
中国信息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校,为中国信息技术领域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信息大学将继续保持卓越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信息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材建设状况分析(2000—2020年)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材建设状况分析(2000—2020年)

·业务探讨·收稿日期:2022-10-19我国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材建设状况分析(2000—2020年)崔庆林(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广州 510006)摘 要:对2000—2020年我国正式出版的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材进行调查统计和内容分析,梳理我国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材的建设现状,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转变传统文献检索课教材的编著理念、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广立体化教材建设模式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材改革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材;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通识教育中图分类号:G250;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23)05-0051-08AnalysisontheConstructionSituationofInformationLiteracyGeneralEducationTextbooksinChineseUniversities(2000—2020)CUIQinglinAbstract:Basedontheinvestigationandcontentanalysisofinformationliteracygeneraleducationtextbooksinuni versitiesofficiallypublishedinChinafrom2000to2020,thispapercomb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constructionofinformationliteracygeneraleducationtextbooksinChineseuniversities,pointsoutthemainproblems,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changingthecompilationconceptoftraditionalliteratureretrievaltextbooks,strengthe ninginterdisciplinarycooperationandpromotingtheconstructionmodeofstereoscopictextbook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reformofinformationliteracygeneraltextbooksinuniversitiesand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inuniversities.Keywords:textbook;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inuniversities;informationliteracy;generaleducation0 引言高校是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以1984年教育部颁布部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始在全国高校各专业普及以文献检索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教育[1]。

中国信息大学:中国信息大学简介

中国信息大学:中国信息大学简介

中国信息大学:中国信息大学简介学校简介中国信息大学是由国家信息中心于1993年创办的,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民办高等教育学府。

建校之初由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王春正任学校名誉校长、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担任董事长、副主任杜链担任校长。

1995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为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外的办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2003年,学校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改制重组,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全日制高等学校。

办学理念校训: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为此学校确立了“服务多元化信息社会,面向大众化高等教育,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诚信办学”的办学宗旨,以推动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培养具有突出信息化能力的人才为特色,充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院系设置学校设有基础教育系、信息工程系、电子商务系和文化创意系四个系。

基础教育系负责对大一年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知识基础深厚,社会适应面宽,在就业和生存竞争上长久处于优势地位。

信息工程系、电子商务系和文化创意系为专业系,设有十个专业,涵盖40个专业方向。

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并在第二学年开始接受专业指导,与课程同步的完成毕业作品。

毕业时以过硬的专业知识、高质量的毕业作品,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教育制度三学期制:中国信息大学施行三学期制,把以前的两学期“16周+16周”变为“10周+10周+10周”的三个短学期。

每年3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为集中学习期,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为4个月的集中假期。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长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

学分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愿望自主选择课程,修满200基本学分的课程即可毕业,不受固定的学习年限的限制。

基本学分反映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1 学分10 学时,1 学时45 分钟。

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并通过考试,学生即可获得该课程的基本学分。

关于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通识教育发展实践的探究

关于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通识教育发展实践的探究

关于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通识教育发展实践的探究作者:司丽娜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5期摘; 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对各个领域的影响不断加强。

其中,通识教育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

论文首先阐述了当下通识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并且分析通识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探究,最终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通识教育、现状、途径一、通识教育发展的紧迫性通识教育是为了给学生带来完整的知识结构,养成触类旁通的通用智慧的教育。

相比知识点的传授,通识教育更加注重思考点和实践点。

它强调的是以学为中心,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之能自觉地搜集资料、思考问题、表达观点、自我辩护、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并将其融合互通。

通识教育承载着学生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团队精神、健全人格等成功者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在高校学生的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数据背景下通识教育发展的现状现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数据的快速发展,通识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信息时代不断传递新的教育信息,从大量有关“通识教育”数据信息中可以体现通识教育发展的现状(一)通识课程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由于高职院校主要以就业发展为目标,因此专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占据主要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模式设置按学科划分,各学科对应不同学分,与专业教育的模式相似,缺乏统一管理,在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而且存在课程体系定位不清、结构不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组织、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缺乏科学的规划,致使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通识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影响重要但却进程缓慢。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眼前的利益更为紧要,因此导致其对教育的认识着眼于,就业率以及未来就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相比之下,专业教育更能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自信心,许多学生认为选一个“好”专业是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事情,随后埋头于考取各类证书,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明确性,因此在对待通识教育的课程学习时,只要求能有学分、不挂科。

大学通识教育教案

大学通识教育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智能时代的背景和特点。

2. 认识通识教育在数字智能时代的重要性。

3. 掌握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数字智能时代的背景和特点。

2. 通识教育在数字智能时代的重要性。

3. 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创新性。

2. 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结合。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案例3. 学生分组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数字智能时代。

二、数字智能时代的背景和特点1. 介绍数字智能时代的背景,如工业4.0、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2. 分析数字智能时代的特点,如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等。

三、通识教育在数字智能时代的重要性1. 讲解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2. 分析通识教育在数字智能时代的重要性,如培养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四、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1. 人文关怀原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2. 科技引领原则: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3. 国际视野原则: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一、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创新性1. 介绍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创新理念,如跨界融合、个性化培养等。

2. 分析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的创新实践,如MOOCs、翻转课堂等。

二、数字智能时代通识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结合1. 分析数字智能时代职业发展趋势。

2. 探讨通识教育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

中国信息大学演讲稿

中国信息大学演讲稿

中国信息大学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中国信息大学的一些见解和感悟。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深知中国信息大学的历史悠久、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在这里,我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更收获了人生中宝贵的友谊和经历。

今天,我想谈谈我眼中的中国信息大学。

首先,中国信息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府。

学校创建于19世纪,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这期间,学校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

这些历史积淀赋予了中国信息大学独特的魅力和底蕴,也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信息大学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由知名学者和专家组成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更在教学和指导学生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同时,学校还设有多个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工、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平台。

此外,中国信息大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知识,更能够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中国信息大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平台。

学校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走出国门,了解国际社会,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经历。

总而言之,中国信息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优秀师资、丰富学科和国际视野的学府,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我深信,在这样一个学校里,我们一定能够得到全面的成长和锻炼,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愿中国信息大学越办越好,学子们在这里收获知识,放飞梦想!谢谢!。

高校信息素质通识课教学新探

高校信息素质通识课教学新探
途径培 养学生表 达能力 , 独立分析 、 解决 问题的能力 , 不
现行信 息检 索课一 般将重 点放在 构建检 索策 略和 数 据库 的介绍上 , 具有抽 象化 和形式化 的特点 , 省 略 了
检 索思维的形成过程 , 只以检索活动最终结果 的方式呈
仅仅是传 授死板 的信息 检索知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是教 会学生正确 地
认识 自己和世界 ,提高学生 对环境和社会 的适应能 力 , 以提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二、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贯穿于通识 课教学 的整
个过程
现, 不利于培养和提 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我们 在信息 素 质通识 课教学设计 时 ,坚持循 序渐进 的认知 原则 , 重
新 组织教 学 内容 , 尽可 能揭示知识 发生 、 发展 及应用 的
信息素养 通识教 育 高校 图书馆 [ 文献标识码 ] A
教学方法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4 ) 1 8 — 0 1 5 7 — 0 2
当今 信息数量膨胀 、 信 息质量不稳定 挑战着人们认 识、 使用和评价信 息的能力 。提高这种 能力来 自信 息素质
三、 合理规划课程体 系
笔 者通 过课前 问卷调 查 和课 堂学 生发言 , 了解 选
修 本通识 课 的学 生大 多希望 成为信 息 高手和 掌握一 定 的网络搜索基础 知识 。笔者通过 自我介 绍 、 概写课 堂知 识点、 学 习各类新 信息 软件 、 优秀 网络 资源推 荐等 多种
识 教育的理念 、 目标 。
近生 活的实例讲解来降低学 习门槛 ,并 通过布置作业 、 Q Q交流 、 课堂提 问等不 同途径发现信息素质高 的学 生 , 并提供条件 予 以展示 、 演示 。这种 同伴教 育的方式可 以 兼顾不 同水 平 的学生 , 既不让水平 高的学生觉得枯燥乏 味, 也不让水 平低的学生感觉艰深 晦涩。如笔者将本班 位参加全 国 P 比赛 同学的思维导 图在全班演示 , 精

立人的尝试——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

立人的尝试——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

立人的尝试——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作者:本刊记者辛智慧来源:《文化纵横》 2012年第3期2011年12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

下午1:30,一年级“西方经典研读课”学期最后一节,吴增定老师继续讲解柏拉图的《理想国》。

这“文科实验班”的30名学生,是北航在统招入学之后再通过笔试、面试录取的。

一年级以中西古代经典研读和中西文明文化史为主,二年级以社会科学早期经典研读为主,三四年级则分科到行政学、经济学或法学中接受专业教育。

这一学期除“西方古典精读”之《理想国》外,还主要开设有“中国古典精读”之《论语》,以及“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明文化史”和“中国文明文化史”等课程。

这些课程都要求落实到经典文本上,精读精讲,忌泛忌空。

和同学们聊天,是件很有趣的事,能听到各种各样信心满满的“大词”。

他们说,这半年,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应该选择读什么书,“如果不进这个班,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碰这些书”。

这之前,我曾听一年级的余朋翰说过,由老师带着读这些经典感觉特别幸福,“感受到这些经典里面散发出一种温情,只有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无知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温情,认识不到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也有同学从读书里发现更加高远的东西,如来自浙江的齐鲁谈自己学习“循吏传”的感受:“不是说我们要去干什么,而是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说大一点,可以说是使命感的东西。

”他们营造出一种氛围将记者包裹其中,有豪情、有自信、有激励。

记者很奇怪,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他们将之归功于自己所接受的通识教育,尤其是所读的中西经典书。

这些书让他们底气特足,时时散发着一种俯视众生,经纶天地的气息。

与二年级的余龙和吴杨虎闲聊时,我们讨论了改良与革命孰优孰劣,中西方传统各自怎样看待,甚至还谈到最近一年各自读些什么书,怎样评价各自的高中教育,对当前身处其中的通识教育有些什么意见等等。

虽然都不是什么新话题,但这两个“90后”的大男孩,还是让记者看到了他们在关注和思考什么问题。

晋中信息学院通识教育学分

晋中信息学院通识教育学分

晋中信息学院通识教育学分
通识教育学分是指学校要求学生在大学研究期间,必须修读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一般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哲学、历史、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客观、科学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晋中信息学院的通识教育学分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学、经济学、法律、文化素养、英语、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十几门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研究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以及公民的道德义务和法律权利,对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有所了解,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

晋中信息学院的通识教育学分的课程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到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所涉及,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当今世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观念。

通识教育学分在晋中信息学院的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宏观的认知,而且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会从事实中推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晋中信息学院的通识教育学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客观、科学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探析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高校对于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需求越来越迫切。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通识教育的概念、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和路径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但不限于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通识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能够在多种不同的知识领域中表现出色。

二、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是指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手段,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1. 信息获取能力:学生应具备查找、筛选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2. 信息处理能力:学生应具备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包括对信息进行评价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3. 信息表达能力:学生应具备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信息表达的能力,包括写作、演讲、制作PPT等技能。

4. 信息利用能力:学生应具备将所获取和处理的信息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的能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信息伦理素质:学生应具备正确使用信息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遵守信息伦理规范,不违法乱纪。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素质教育强调的信息获取、处理、表达和利用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通识教育看通信基础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从通识教育看通信基础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从通识教育看通信基础知识普及的必要性作者:吴春艳王晓明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3期吴春艳王晓明(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山东济南 250031)摘要:信息技术(IT)的内涵已经扩大,更准确的称谓变为信息通信技术(ICT)。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今天,培养对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及其应用都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大学生是必然选择。

本文回顾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对信息通信技术普及的探索,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的设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通信技术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8(b)-0250-02信息化时代离不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可以说,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学教育提供的是专业教育,同时也需注重对人类知识的整体性的了解和“健全的人”的培养。

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和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两方面来看,不仅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也应是学生必须了解和基本掌握的。

1 通识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与趋势[1]。

通识教育源自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

19世纪初帕卡德教授第一次明确提出其概念;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导致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毕业生知识面也随之越来越窄,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通识教育再次受到重视;至1945年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红书》明确了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定义,提出“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2002年美国大学院校联合会的报告,进一步要求各个专业、各种背景的学生都应该重视通识教育,要发展分析和实践能力、道德和社会责任,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界的深刻了解和认识。

在我国,自古就有通识教育的传统,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而有所忽略;至80年代,过度专业化的本科教育模式弊端日显,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在世界范围内通识教育理念也广受重视并各有实践[2]。

随着社会发展和需要而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培养“完整的、负责任的、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贯穿于通识教育的各个发展时期,更是是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信息素养通识教程

信息素养通识教程

信息素养通识教程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评估、组织、使用和创建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与特点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使用和信息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信息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所需的信息;信息评估是指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评价;信息组织是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信息使用是指根据需求运用信息解决问题;信息创造是指根据已有信息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

信息素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信息素养涉及多个方面的能力,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能力,还包括思维层面的能力。

2.实用性:信息素养是一种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

3.时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信息素养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4.可持续性:信息素养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二、信息素养通识教程的重要性信息素养通识教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信息素养通识教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他们对信息社会的认知。

其次,信息素养通识教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评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再次,信息素养通识教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和信息使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信息素养通识教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信息素养通识教程的教学内容信息素养通识教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意识:教授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重视和认识。

2.信息获取: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教授他们使用各种渠道和工具获取所需的信息。

3.信息评估:培养学生的信息评估能力,教授他们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国信息大学所设通识课程包括:
人文类通识课。

包括哲学、社会发展史、音乐史、美术史、文学史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精神文明成果殊途同归,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中逐步融合的趋势,为承担我国的历史责任,为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创造更大空间。

外语类通识课。

以英语听说为主,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帮助学生适应我国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需求,适应在外资、合资企业对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适应我国日益扩大的对外投资的需求。

计算机类通识课。

包括办公自动化、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EXCEL高级应用等内容,训练学生掌握现代高端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充分适应高科技时代的要求。

文体类通识课。

包括高尔夫球、网球、跆拳道、交谊舞、健美操、台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形体训练、声乐基础等课程,满足学生文体方面的兴趣爱好,提高个人修养。

其他通识课。

包括写作基础、硬笔书法、法律类课程等,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中国信息大学期望通过开展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掌握就业必备、能够受用终身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总而言之,通识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专业教育打下宽泛的基础,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同时,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人格的完善、促进个人发展,并使个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接
受心智的训练,对人生与社会进行反思,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最终形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