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教案_1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若贝尔奖颁发教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知识与能力1.巩固上一课所学的消息的知识,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理清本课这则消息的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快速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的消息知识阅读本课文章。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旁批,了解这则消息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世界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2.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写作消息。
1课时一、新课导入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他就是诺贝尔。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
想知道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诺贝尔》说课稿
《诺贝尔》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学科背景:诺贝尔奖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是科学、文学、和平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象征。
本课程以诺贝尔奖为核心,旨在通过对其历史、颁发奖项、获奖者故事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重要奖项。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本课程的内容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诺贝尔奖的历史、颁发奖项、评选机制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学和和平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诺贝尔奖的起源与发展、各奖项的设立与评选、获奖者的故事与贡献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诺贝尔奖的历史与颁发奖项,获奖者在各领域的杰出贡献。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诺贝尔奖的深层次意义,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策略: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结语本课程以诺贝尔奖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文学和和平事业的殿堂。
《诺贝尔》课程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探索和感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颁发( b1n) ·
遗嘱(
·
z
h&)
仲裁(
·
zhòng)
巨额( 0 ) ·
渗透(shèn) · 帕西( pà) ·
授奖(shòu) · 卓有成效(z hu6) ·
预习思考
易错字型
nuò( 诺 )贝尔 ruò ( 偌 )大
仲cái( 裁 ) 遗zh&(嘱 )
预习思考
理解词义
建树:建立(功绩);建立的功绩。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 形式所做的嘱咐。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 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新知导入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 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 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 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 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 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 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新闻的什么? 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赏析下面的句子。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 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 人”。
介绍颁奖机构及奖金来源。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3.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第一课时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4.理解诺贝尔和获奖者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诺贝尔奖及其诺贝尔的个人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大家听说过诺贝尔奖吗?我国的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除了医学奖,诺贝尔奖还设有哪些奖项呢?评奖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解开心中的疑惑。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的重点人物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1)文本人物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则新闻涉及的人物,了解这新闻重点人物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4)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一百多种发明,其最突出的是发明了炸药。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新闻背景的课件,讲解这则新闻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则新闻内容做准备。
预设1:(出示课件5)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发了大财。
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出无烟火药。
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熟悉消息的要素及结构。
2.学习准确、严密的语言。
3.了解诺贝尔奖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1.熟悉消息的要素及结构,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准确、严密的语言。
难点理清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精品课件】展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屠呦呦的图片,导入新课。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挑战性,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它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向、有理想、愿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工作者们向着人类陌生的领域大胆探索研究,开拓创新。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
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今天,我们通过一则消息去了解诺贝尔奖。
二、整体感知(一)背景资料。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
(二)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挪.威(nuó)颁.发(bān)遗嘱.(zhǔ)霍.夫(huò)颇.有建树(pō)仲裁..(zhòng cái )巨额.(é)2.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读课文,结合消息的知识,思考:这则消息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什么?请分别找出来。
参考导语(第1段):交代了消息的时间(1901年12月10日)、主要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和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主体(第2-3段):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背景与结语(第4段):交代新闻背景——诺贝尔奖设置的缘由及颁奖奖金的来源等,交代评议权归属。
三、局部探究(一)再读课文,研读,质疑,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案1 - 副本
六道河中学八年级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案
主备人:司立侠编制日期:9、4使用日期:9、5审核签字:
教学目标1、学习新闻的相关知识:结构、语言特点等。
2、用六要素分析新闻内容。
3、学会用新闻相关知识给新闻拟写标题,概括新闻内容。
4、情感目标: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重、难点目标1、2、3
课标要求了解新闻的文体知识及体裁特点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分钟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
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什么是
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倾听、回答、识记
调动学生积
极性,形成竞
争、投入的学
习氛围,快速
进入文本!
学
记准作者1分钟
朗读课文,同上倾听明确学习内
容
了解作者的政治和文学地位。
阅读并识记快速了解作
者!
巡视学生读文,进行评价
问题:读本文时应该用的朗读语调?
限时读文,圈划生
字词,识记应用
熟读以便于
深刻理解新。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一 (1)
1.本文导语是从开头到“ 对情报的获取限制 ”。
2.大卫·凯伊从哪些方面表示了对日本人权状况的担忧? 一是政府当局对媒体施加直接性的和间接性的压力;二是关于一部分历史问题, 言论空间是有限的;三是安全保障领域方面,对情报的获取限制。
3.日本方面是否意识到在人权方面对民众限制过多? 没有,日本官员的代表伊原纯一在大卫·凯伊报告后立即用英语激烈反驳。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 x 射线;荷兰的范托 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 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她于 1864 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 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zhuóyǒuchéngjiù( 卓有成就 )。
【语言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
的骗子,
以免上当。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
,深深思念远在家
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
围绕着历史教育问题,大卫·凯伊认为,日本政府介入了教科书审定工作,并且, 提到慰安妇问题时,大卫·凯伊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慰安妇虐待”的表现方式。 相反,伊原纯一反驳,日本教科书审定制度是“基于专业的、学术的调查审议,政府 不可能有插手的可能。”
而且,大卫·凯伊对于冲绳反对美军基地运动,认为日本政府限制了民众游行,希 望能够改善这一状况。伊原纯一则反驳称,“我们最大限度地保障包括游行示威在内 的表现自由,没有进行不必要的、不恰当的限制,执法机关恰当地履行了职务。”(编 译/海外网巩浩)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和立场;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特点;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人本互助、多媒体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师:诺贝尔奖,就不得不提到这两位杰出的人物?请两位同学介绍一下。
预设: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而获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0月5日,药学家屠呦呦因成功从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能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师:你们了解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吗?预设:诺贝尔奖——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
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什么样的情形呢?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学习如何写消息。
(板书课标题)二、教学过程任务一:学写消息标题本文标题有何特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1.简洁,概括性强;2.交代主要事件,针对性强试笔:请为今年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拟一个消息标题。
示例:我校2023年秋季运动会顺利开幕任务二:安排消息内容学生自主浏览消息1.圈点字词;颁发遗嘱渗透仲裁巨额卓有成就颇有建树2.勾画消息六要素;(重温巩固消息的相关知识,边读边勾画批注)何事: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何人: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何地:瑞典斯德哥尔摩何时:1901年12月10日如何: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何故:根据诺贝尔的遗嘱3.勾画批注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整版)1消息二则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2.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通过朗读、默读、批注方式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过程与方法者的情感,并在交流互助中深化理解。
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学习目标1949年4月2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重要时刻。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提问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
提问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
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提问3: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
[精品]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重点)3.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使用说明:1、“资料链接”中加横线的内容为重点,标划并识记。
2、学习探究案是注意把握新闻语言的特点。
资料链接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
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
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预习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遗嘱(zhǔ)挪威(nuó)投资(zī)B.仲裁(cái)议会(yì)拨款(bó)C.颁发(bān)巨额(é)贡献(gòng)D.授奖(shòu)建树(jiàn) 仪式(shì)2、汉字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nuò)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yí( )嘱(zhǔ),“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词语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发明发现)了X射线。
(2)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建立建设)了红十字会。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参透压定律。
B.诺贝尔奖的评意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C.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拔款。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及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科学家形象,体会科学精神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综合概括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宗旨。诺贝尔奖是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为奖励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设立的奖项。它代表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对促进世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首届诺贝尔奖的具体颁发情况。这个案例展示了诺贝尔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激励科学家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1.诺贝尔奖的背景知识介绍;
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3.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解析;
4.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家形象,理解科学精神;
5.小组合作,讨论诺贝尔奖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诺贝尔奖背景知识,拓展学生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认知,增强文化底蕴。
2.培养思维品质: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家形象,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如“殊荣”、“殊荣在望”等词汇,以及课文中的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
-科学家形象分析:以课文中的科学家为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如执着、勇敢、无私等;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综合概括能力。
2.教学难点
(1)对诺贝尔奖宗旨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对学生而言较为抽象的概念;
教案1.2.1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题: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把握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
3. 通过默读、品味、比较等多种方法,把握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4、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重点:理清课文的消息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消息“倒金字塔结构”。
学法指导: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
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概况。
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背景链接诺贝尔(1833-1896)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被誉为“炸药大王”。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2.文体知识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就是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来写,犹如倒置的金字塔,因而得名。
二、字词积累诺.贝尔(nuò)遗嘱.(zhǔ)渗.透(shèn)卓.有成就(zhuó)仲.裁(zhònɡ) 逝.世(shì) 颁.发(bān)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同决定。
三、整体感知1.仔细阅读标题,看看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2.朗读课文,找出消息的导读部分,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2. 使学生理解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及获奖者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学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以及他设立诺贝尔奖的初衷。
(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详细讲解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成就。
(3)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分析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文化和和平事业的影响,强调其国际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获得了诺贝尔奖,你想在哪个领域取得成就?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诺贝尔奖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诺贝尔奖的知识点填空题。
六、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 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3)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
(2)列举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2. 答案:(1)诺贝尔奖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初衷:奖励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2)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及其成就: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使学生了解了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初中语文两弹一星教案
初中语文两弹一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认识“两弹一星”对于我国国防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学习“两弹一星”的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两弹一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两弹一星”对于我国国防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 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青蒿素——中医药学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成就的取得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杰出成就呢?2. 学生回答:如“两弹一星”等。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两弹一星”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1. 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什么问题?2. 学生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国内科学技术非常落后。
3. 教师过渡:可见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新中国必须提高国防力量才能维护祖国统一,不受外界威胁。
4. 教师提问:在提高国防力量方面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5. 学生回答:“两弹一星”,即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6. 教师播放新中国国防建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的发展过程。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两弹一星”对于我国国防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在国防和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科学家们展现了哪些优秀品质?2. 学生回答: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等。
兴隆台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新人教版9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知识与能力1.巩固所学消息的知识,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理清消息层次,品味消息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在阅读中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2.运用所学的消息知识阅读消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重点分析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阅读消息的能力。
难点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写作消息。
快速阅读法、合作探究法诺贝尔图片、报纸。
1课时消息要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消息的要素、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特点。
今天,我们根据已掌握的消息知识,学习一则外国消息。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有改动。
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生前收购了Bofors(博福斯)公司。
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此前主要生产钢铁。
诺贝尔拥有Bofors后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到军队广泛好评。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的名字命名的。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教读引领课【学习内容】教材:《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图书:《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学习目标】1.借助旁批,学习、掌握有关消息的基础知识。
2.探究问题,揣摩作者的情感立场。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预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旁批”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从专业的角度阅读新闻。
这节课,我们要借助课文中的旁批,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了解消息的基本特点。
二、探究发现对比阅读《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利用旁批文字,探究发现。
1.请分类汇总两文旁批中的信息,找出两文结构的共同点。
答案示例:消息各部分名称:标题、电头(可有可无)、导语、主体、背景(可有可无)、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
2.请结合旁批,说说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案示例: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堪称“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样板”,请结合旁批,分析消息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及语言特点。
答案示例: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电头又称“消息头”,用黑体字表示,内容包括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发电时间;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概括交代消息的主要内容;主体部分详细介绍新闻事实;背景资料起到了补充交代的作用。
4.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从新闻要素的角度分析消息的内容。
温馨提示:人们常把“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答案示例: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何事:横渡长江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二十二日二十二时何地:长江前线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为何:突破国民党反动派长江防线,解放全中国如何:敌阵业已被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三、挑战阅读旁批中还有几个问题,你能作答吗?1.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态度?答案示例:在描述人民解放军时用了“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词语,表达了一种乐观自豪的情感;对敌军则用“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战局发展的判断和我军必胜的坚定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教案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想不想到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现场去看一看?(播放2006年诺贝尔颁奖典礼实录)
看完了颁奖典礼现场,你有什么想说的?
同学们,现在老师要提几个关于诺贝尔奖的问题?
1.诺贝尔颁奖仪式在哪举行?
2.诺贝尔颁奖仪式在什么时候举行?
3.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
4..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
为什么诺贝尔奖地点和时间的设置如此特殊?
生:因为世人对诺贝尔无比敬重。
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生齐读课题:诺贝尔
师:诺贝尔一生发明无数,但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炸药。
还记得他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
生: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和雷管和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板书)
二、学习4—9自然段
师:发明炸药的这段历程,应该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下面,请大家拿起笔来,一边仔细地读,一边轻轻地把这段艰辛的过程中令你深有感触的地方画出来,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先读,在读中体会。
(一)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读感触最深的自然段,并说体会。
2.(师引导)小诺贝尔真是善良,从小便立志要造福于人。
谁再来把小诺贝尔美好的愿望读一读?
3.
指名读。
4.这也可以看出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5.齐读
(二)学习第6自然段
生读“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
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说体会。
师:一个“毫不气馁”勾画出了诺贝尔的什么?
过渡:是啊!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遍布荆棘,诺贝尔深知,只有“毫不气馁”,才能勇往直前!
个别读———齐读,读出这种勇气和决心!
(三)学习第7自然段
生读“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
说体会。
生读“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
这几个数字告诉我们,诺贝尔做了很多次实验。
可他仍然“毫不气馁”。
诺贝尔的什么精神令人赞叹?我们一起来把这几个句子读一读。
投影出示:
“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
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
“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
过渡:从液体炸药到固体炸药,再到发明了雷管,尽管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诺贝尔却从没被危险吓退过一步。
科学的高峰是永无止尽的,他又一次向更高的峰顶进军了!
(四)学习第8、9自然段。
1.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么一次实验。
自己放声去读一读,一直到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幕画面为止。
自己读吧!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我看到了诺贝尔在实验室里紧张地做实验,他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点燃的火线。
师:讲得好!你观察得真仔细!注意到了诺贝尔的一举一动!能把相关的语句读读吗?
师:为什么他要“亲自”点燃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师:这幅画面中最吸引老师的就是诺贝尔的眼神。
句中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
师引导,他看得是那样的——
生:专注,投入,紧张……
师:是啊,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容不得一点马虎!请你再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诺贝尔的专注!
师引读:近了!近了!——
再次引读,指名接读。
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名读反复读“近了!”一句。
师:千钧一发的时刻,诺贝尔在干什么?
生:他还在盯着导火线。
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感觉到了呢?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诺贝尔的心里转过了哪些念头呢?
师:是的,在这样的境地里,谁都会紧张、害怕,但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是期待和憧憬。
句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生;“但”。
因为“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诺贝尔心里更多的不是害怕。
师:这眼神是如此的坚定不移!个人读!
2.突然,“轰”一声巨响,实验结束了!大声地读出下面的语段,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适当引导)
师:是啊,附近的人都赶来了!连我们都想知道——生:诺贝尔是不是真的完了?
实验成功了,但人们都以为,诺贝尔也被炸死了!你看,这巨大的爆炸声,这滚滚的浓烟,此刻,人们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叹息,哀悼。
3.人们都以为已经失去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而出现大爆炸
的结果,诺贝尔之前想到过吗?
4.为什么诺贝尔明知不可为,却偏偏还要冒这样的危险呢?他心中想得更多的是什么?
(他从来没有忘记他小时候立下的志愿。
)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感觉到,你们已经贴近了诺贝尔的心。
5.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这震撼人心的一幕!生齐读第8节。
6.投影打出第9自然段。
师:突然,奇迹出现了!自己大声地读读这一段,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一幕?
生自由读。
生:诺贝尔满身鲜血在欢呼胜利!
师:天哪!一个浑身血淋淋的人却在举手欢呼!看到此情此景,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是成功的喜悦冲淡了身体的痛苦!
师:说得好!这是精神战胜了肉体!请你把这一节读读!
生读第9节。
师:在失败面前,他毫不气馁;面对死亡,他毫不畏惧。
让我们也来为诺贝尔的成功欢呼吧!
齐读第9节。
过渡:没有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就不可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正是如此,让他赢得了全人类的景仰和尊重!现在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奖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们视为最高荣誉的奖项,它,只授予那些为人类做出最突出贡献的人。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诺贝尔在临终前立下了什么遗嘱?.指名读。
2诺贝尔设立遗嘱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做?(献身精神)
3.老师这有一份诺贝尔的遗嘱,也许经过翻译家的手,遗嘱已不是那么精确,但我相信,听完了它,你就一定能真正弄懂诺贝尔的心!(师伴乐朗读)
全世界热爱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
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
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研究下去。
区区200万英镑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
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师:是的,现在看来,诺贝尔奖的奖金并不算多,但它依然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传承了诺贝尔的一种精神和信念。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呢?
师总结板书
师: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他就是——
生齐读:诺贝尔!
板书:
21.诺贝尔
奉献精神
液体炸药————————
爆炸力更大的炸药锲而不舍
固体炸药
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