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全一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5.3.1: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2)《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3)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西欧人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2)积累了丰富先进的航海技术(3)罗盘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4)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3、新航路的开辟(1)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非洲好望角(2)1492—1502 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美洲大陆(3)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印度(4)1519—1522 麦哲伦(葡萄牙):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4、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1)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2)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促进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5.3.2~5.3.3:全球联系的加强~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1、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1)掠夺财富和土地,毁灭印第安文明(2)贩卖黑奴(3)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和贫穷2、欧洲殖民者的罪恶(1)掠夺财富,灭绝种族,贩卖黑奴(2)海上马车夫—荷兰人荷兰是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3)黄金海岸—非洲加纳海岸(4)移民之父—哥伦布(5)“日不落”殖民帝国——英国5.4.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始2、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3、主要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查理一世王朝)4、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5.4.2: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独立战争)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2、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成立,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3、主要战役:1776年,萨拉托加大捷4、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5、1787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共和政体6、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7、美国国旗星条旗8、美国的共和体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5.4.3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1、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意义: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欧洲、拉美革命。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阶 段 时间 事件
1789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 年 攻克巴士底狱——革命开始;(7月14日为法 国国庆日) (2)颁布《人权宣言》,1792年建立法兰西 第一共和国 (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罗 伯斯庇尔等人掌权,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
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 (1)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屠杀印第安人, 掠夺财富、土地,毁灭印第安文化。 (2)贩卖非洲黑奴。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 • •
P26
新体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两种,英国— —君主立宪制,美国、法国——民主共和制 旧体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背景、经过、结果、历史 意义)
革命意义
(1)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共和政 体 (2)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4、补充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 命简表:
开始时 间 开始标 志 英国 1640年 重新 召开议会 美国 1775年 法国 1789年
来克星顿的枪 攻占巴士底狱 声
3、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国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
4、开辟新航路的进程:
人物
时间 1487- 迪亚 1488年 士
支持国 家 葡萄牙
航线
西欧—非洲海 岸—好望角 (向西)西欧— 大西洋—美洲 西欧—好望角— 印度 (向西)大西 洋—太平洋—— 印度洋—西欧
其它
没有到达东方 把美洲居民称为印第 安人, 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 路 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 地球是圆的
逻辑
社 会 为 什 么 是 这 样 的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2、为维护统一多民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分为明朝和清朝;也可以分为民族和对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方位) 方位角度:①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伊犁将军 北方:民族政策明:以防御为主(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中俄: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藏族:①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②驻藏大臣 ③金瓶掣签制度 云南:改土归流 ①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手中) ②1684年台湾府设立,隶属福建省 ③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3、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明朝:以防御为主: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增修长城,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

清朝:怀柔政策:清朝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承德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宏伟的喇嘛庙。

4、清朝前期时我国的疆域?(结合P8地图)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5、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特别是手工工场领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农业:①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②与此同时,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③一些原产南美洲的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引进中国。

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②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③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较高的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

手工工场商业:①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②随着商人数量的增长,逐渐形成了资本雄厚的地区性商人群体——商帮,著名的有徽商、晋商等。

③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深受欢迎。

欧洲人为了购买这些商品,支付了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

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6、文字狱的危害?危害:文字狱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皇权膨胀中英近代前夜历史对比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冲破思想的牢笼第二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德国的统一2、美国内战(1861—1865年)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会有一些落后的规章制度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改革,不断的改革,才能摆脱束缚,获得成功。

改革要顺应历史的潮流。

改革要有坚强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认识殖民扩张(1)对西欧: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对殖民地:遭到西方国家的疯狂掠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些国家长期贫穷和落后。

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同时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以及新的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工业文明的进程。

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5世纪——“文艺复兴世纪”; 16世纪——“宗教改革世纪”18世纪——“启蒙世纪”; 19世纪——“科学的世纪”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殖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维新变法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 )。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1662年( )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_八下_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_八下_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资料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一、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P4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2、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3、手工工场的物点:①出现了雇佣劳动②工人多、分工细、重合作③生产规模大、产量高4、中国的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5、手工工场的影响: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②促进了贸易的发展③促进了阶级、阶级结构的7、富商→早期的资产阶级8、工人阶级的前身是雇佣工人9、在16世纪的西欧,新诞生的社会阶层有手工工场主、工人,没落的社会阶层是贵族二、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宠蒙娜丽莎的微笑欧洲的文艺复兴1、中世纪时,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下2、“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5、杜丽娘是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教皇奶牛的解放德国的宗教改革1、奶牛指的是德国,原因P11底2、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马丁•路德其创立的:路德新教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通之处:①时代背景相同都在西欧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矛头直指天主教会②两者都从古代文化中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

近代科学的诞生1、文艺复兴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布鲁诺提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3、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主要贡献:万有引力、理性之光1、启蒙运动时间17、18世纪,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主要代表:1、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一〕、明朝(1368-1644)〔二〕、清朝(1616-19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与开展 〔一〕、抵御外来侵略 (二)、加强边疆治理★★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备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形胜顾难凭,在徳不在险〞★★2.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治理措施: ①措施: 努尔哈赤 皇太极1644★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皇权膨胀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T5.1 回望“盛世〞余辉〔“乾隆盛世〞表现〕1.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稳固和开展,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2.经济:农耕文明到达鼎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庞大进步3.经济: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4.文化:文化继续开展〔完成中国历史上最大丛书《四库全书》,文学巨作《红楼梦》〕T5.2 透视“盛世〞阴影1.人口增长过快——社会危机;2.官员不为民办实事——失去民心;3.思想操纵严密——文字狱;4.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中英差距拉开。

T5.3 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清帝国实质上是虚弱的,中国军队战斗力很弱,所用武器落后。

但清朝总揽者仍认为是全世界的“天朝〞。

3、作用:〔1〕提高了生产效率;〔2〕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开展。

〔4〕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最根本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开展和商品经济的开展具体:〔1〕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东方的丝绸、瓷器、宝石和香料等奢侈品辗转运往欧洲,在欧洲人看来,东方非常富裕。

〔2〕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拜金狂“们期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黄金。

《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广为流传后,更激起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

历史与社会提纲(八下)

历史与社会提纲(八下)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清朝(1616-1636-1912):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①措施: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度,农业 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设置台湾府(系,巩固东南海防)②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明至清前期,我国超过前代,农耕文明达到鼎盛手工业棉纺织业(松江)、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①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③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注意:以辩证的观点认识科举制(参见《课时特训》P6,6(3))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5.2.3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 皇权膨胀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 1.2. 清朝:: 3.皇权高度膨胀带来的消极后果:①造成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

②阻碍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八下社会复习提纲

八下社会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一.明朝的建立与统一:1.明朝建立:背景元末农民起义概况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今南京)2.明朝的统治:①政治上:强化皇权。

措施: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

②经济上:△明初措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明朝中后期措施: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③明朝的强盛及表现: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强盛的重要表现。

3.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明末赋税繁重;土地兼并;农民破产;战争用兵及连年天灾。

△概况:爆发1627年;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二.清朝的统治:1.后金政权:努尔哈赤 17世纪初女真族2.清朝建立: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3.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抵御外来侵略:①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②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③雅克萨之战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2.对台湾的管理: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明朝的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边境出现和平交往局面4.清朝镇压分裂叛乱: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设伊犁将军进行管辖5.清朝的民族怀柔政策:修建避暑山庄,喇嘛庙6.清朝对西藏的管辖:册封达赖、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

7.明清对西南地区的管辖:①明初任用当地首领土司进行管理②明成祖时开始实行改土归流③清朝雍正帝时,开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8.清朝疆域:略四.农耕文明的繁盛1.农业的发展:①精工细作农业继续发展;②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③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引入中国2.手工业的繁荣:①棉纺织业发达,松江地区是代表;②景德镇:制瓷业中心;③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占据主导地位;④明朝中后期,苏州、杭州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具有资本主义萌芽关系的手工工场。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1.、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2、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手工工场;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3、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的意义;但西欧仍处于农业社会商人的地位变了1、16世纪商人地位的特点(经济地位显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2、利商政策与商人地位变化的关系(思考题)3、16世纪西欧的商人、贵族和农民地位的变化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影响西欧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莎士比亚3、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意义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运动)1、教皇奶牛称呼的由来2、宗教改革领导人--路德3、宗教改革运动使得德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革命)1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哥白尼日心说—科学革命的开端 3、布鲁诺---宇宙无限论4、牛顿-----物理力学(万有引力)理性之光(17-18世纪启蒙运动)1、17—18世纪西欧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2、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人民主权)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发现新大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和客观条件2、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3、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和贡献全球联系的加强(正面影响)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荷兰----海上马车夫)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负面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

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英国—日不落帝国)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议会军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产生(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1年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2、来克星顿枪声---拉开独立战争序幕领导人----华盛顿3、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 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三权分立),确定共和政体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1793年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2、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使革命达到顶峰(三次起义的成果) 3、革命文件《人权宣言》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4、法国革命的意义;法国政体—共和制 5、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颁布《法典》,巩固了革命成果。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1. 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小作坊就发展成为手工工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手工工场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的其它国家。

2.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的比较表格4.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1)提高生产效率(2)改善人们的生活(3)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4)促进阶级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5.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答:发生变化的阶层有:商人、贵族和农民。

变化情况:①商人的变化: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担任英国伦敦市长。

②贵族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

③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2.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以新航路开辟为起点1.新航路的开辟(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统治有关。

)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创立新体制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被称为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也是革命不彻底的结果。

这一政体首先在英国确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并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日本、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泰国等。

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先后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的西岸。

独立后的美国,通过战争、赎买等方式,夺得英国、法国、西班牙和俄国在北美的大片殖民地,领土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一个西邻太平洋,东到大西洋,并拥有太平洋上夏威夷群岛和加拿大西面的阿拉斯加,面积居世界第四的国家。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一、明清帝国的兴替1、明朝(1368-1644):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定都应天(江苏南京)(1)明朝的兴盛表现(明朝的统治措施)①政治: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影响:强化皇权)②经济: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影响: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③对外交往密切:郑和下西洋。

(影响: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大影响。

)④市镇经济繁荣:赋役制度的改革。

(影响: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明末农民起义:①背景:赋税繁重、土地兼并严重、长期对后金用兵、自然灾害②爆发:1627年;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③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清朝(1616-1912):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该国号为清。

1644,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1)清初的统治:①清初的弊政: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和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等。

②民众的抗清:反清复明③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④启示:统治政策要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明清民族政策:(1)明:防御政策①增修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6300多公里。

)②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倭(日本)。

③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2)清:较积极主动,怀柔政策,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1)对内:①通过册封达赖(顺治帝)、班禅(康熙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②通过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帝),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新疆)的管理。

③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乾隆帝)。

④西南实行改土归流。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全)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复习提纲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 1、时间:14世纪 地点:意大利(西欧)(3)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4)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商人的地位变了1、商人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

(1)经营方式: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经济地位:实力超过王公贵族。

(2)政治地位:甚至可担任市长。

(3)变化原因: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如英国的伊丽丽莎白女王,采取的利商政策,见P72、贵族的变化: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之中,走向没落3、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4、其它知识点:(1)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2)中世纪晚期,西欧手工工场得到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3)中国明清的江南地区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如清代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制造业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一、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14世纪---16世纪地点:意大利,后影响西欧 对象:天主教会2、代表人物及作品:意大利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英国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是核心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4、性质、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5、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 《牡丹亭》 二、“教皇奶牛”(德国)的解放(宗教改革)1、领导人:马丁路德 兴起国家:德国 时间:16世纪 对象:天主教会2、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1、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小作坊就发展成为手工工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手工工场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的其它国家。

23世纪农业仍然是西欧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于农业社会。

4、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1)提高生产效率(2)改善人们的生活(3)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4)促进阶级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5、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发生变化的阶层有:商人、贵族和农民。

变化情况:①商人的变化: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担任英国伦敦市长。

②贵族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

③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是武断的,而是建立在观察和证据的基础上(2)哥白尼的学说从客观上动摇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人们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以新航路开辟为起点(涉及整体世界形成的还有第六单元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要能区别联系的复习)治有关。

)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创立新体制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被称为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也是革命不彻底的结果。

这一政体首先在英国确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并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日本、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泰国等。

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先后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高分方法:和思想品德一样,先死记硬背,而后融汇贯通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特点:1.工厂的前身手工工场兴起,新的社会阶层产生2.民主科学思想得到传播,专制制度开始被摧毁。

一.工厂从手工工场发展而来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2.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瓷器画工分工)。

3.英国15世纪前后有很多小作坊(家里人帮忙,收学徒,请妇女等),16世纪一个有钱的英国人办了一个千人工场二.手工工场的特点:(英国采煤行业)1.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2.工人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生产效率3. 生产规模较大,雇用工人多三.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1.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A人们生活有了丝绸衣服,房间摆瓷器,睡觉用木板床,窗户用上玻璃窗等,以前只能达管贵人用B13世纪欧州有了计时钟,体积大且贵,只有繁华城市和教堂用得起。

后来贵族家里也有了壁钟,再后来17世纪工场技术改造后生产出小而便宜的家用表。

2.进一步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16世纪英国主要的呢制品出口数量收入大增,英国成立了多个如东印度公司的出口贸易公司)3.促进了社会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四.手工工场分布和发展1.中世纪晚期,主要集中在纺织,造船,采矿,冶金行业2.英国,德国,法国发展迅速3.农业仍然是当时主要产业,西欧还是农业社会五.商人地位提高(例:欧州富格尔家)1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要组织生产,又是商人要销售产品2 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领域地位显赫,实力巨大,甚至国王要借钱。

3政治地位的变化:政府重用商人,任命商人为财政顾问,让他们直接参与财政政策制定,甚至可当市长。

六.16世纪西欧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伊丽莎白为了促进商品生产:1.取消国内关卡2.接纳有技术的外国工匠来英国工场工作3.政府中重用商人,任命商人为财政顾问,让他们直接参与财政政策制定。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提纲(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提纲(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手工作坊的性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手工工场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17世纪,中国进入(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作用:1.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手工工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3.是社会阶级发生变化。

手工工场的特点:1.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2.工人多,分工合作;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14~15世纪,西欧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商人地位的变化:1.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2.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3.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国)的(马丁·路德)最早发起欧洲宗教改革。

(英国)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英国科学家牛顿主要贡献在(物理学领域),突出成就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启蒙运动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主要代表: 1.(伏尔泰)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2.孟德斯鸠法国思想家,提倡(三权分立);3 .(罗梭)法国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时间—960年;人物—赵匡胤(宋太祖);事件—陈桥兵变;都城—东京(今开封)。

(2)统一: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期间,消灭南唐等政权,统一中原地区和南方。

但是,当时仍处于北宋、辽、西夏等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稳定;宋太祖通过兵变夺取政权,需要防止兵变重演。

(2)措施:①军事: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挑选各地强壮士兵,组成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②政治: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各级官员权力。

③经济: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④文化: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选拔大批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许武人掌握地方政治。

⑤其他措施:君臣礼仪的变化。

大臣上朝由坐到站,实质上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3)积极影响:将地方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官员的权力得到分割和制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消极影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宠大,冗官、冗兵、冗费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

3、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从历史上看,这种观念反映了北宋初年“崇文抑武”的策略,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快速发展。

从历史影响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

4、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

(2)目的: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富国”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强兵”措施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4)积极影响: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

(5)失败原因:由于用人不当,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1.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含义: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扩展到其他行业。

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3)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①、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②、地理位置优越。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

③、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④、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廉价的充足原料,也为英国开辟了广阔的世界市场。

(4)工业革命代表人物及发明: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②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并于1785年正式在工厂投入使用。

③1785 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④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5)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率先完成。

(6)工业革命的意义: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7)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8)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促进整体世界形成。

③促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④促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⑥对亚非拉殖民地带来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使其长期落后。

蒸汽机优缺点:优点:效率高,不受天气、地理位置的限制。

缺点:大量使用煤作为燃料,破坏环境。

“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一定会同时死亡。

”:说明了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与手工工场的发展、工厂的兴起、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社会需求等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当时珍妮机是在中国发明出来有两种可能,即:可能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当时英国人发明珍妮机那样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促进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使用机器,带来一场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化。

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

蒸汽机的作用:使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趋向稳定、高效;工场选址的灵活性,极大地推动了工场在各地的建立;城市结构的变化,形成工业中心,更推动着采煤和冶铁业(能源、材料)的革新,逐步形成新的生产系统;改变了交通运输业的面貌等。

从此,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组成及其生产系统。

————科学的世纪科学的世纪:(1)时间:19世纪。

(2)表现:①工业革命期间,西欧各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大大力鼓励科学研究(拿破仑也不例外)。

②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

③大学里增设立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

(如:化学、物理等)④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⑤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提出生物进化学说;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3)启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影响:工业革命的深入需要科学理论支持,而各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同样促进工业革命深化,也正是拿破仑重视科技,才是法国走向强国之路。

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巴黎大学课程变化:(1)15世纪的巴黎大学专业偏重社会科学、神学和医学,而19世纪的巴黎大学在西欧各国重视科学技术的影响下,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

(2)这种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

15世纪的欧洲,神学占统治地位,大学也开设神学系。

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更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

19世纪的欧洲,普遍重视科学研究,所以很多大学设置了与科研有关的课程。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1.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后半期。

(2)领先国家:德国和美国。

(3)最突出的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4.工业革命新阶段与早期阶段相比的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最突出特点)(3)新的技术和发明越出了一国的范围,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

5.1771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家纺纱工厂。

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工场。

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关系: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会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

科学理论常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从而启发性的技术发明。

科学理论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发明又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启示:电力资源的有序供应和使用,需要制度和管理的保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要合理开发利用。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地球变小了1.世界联系加强了必要条件: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形式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

2.世界联系加强的条件:①工业革命后,及其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整个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②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条件。

3.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20世纪初。

5.整体世界形成的意义: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地球也显得越来越小。

各个民族相互依赖,任何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很快传遍全球,影响到世界各地。

6.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的意义:是世界远洋航运更为便捷畅通,是人类的地域联系不仅局限于本土,而且扩展到全世界,人们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愈加密切。

“这一时期的人口大迁移即使工业文明的产物,又是工业文明的推动力”:因为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发展,为人口大迁移提供了交通运输的保证。

另一方面人口大迁移又将工业革命的成果带到世界各地,工业革命得到进一步发展。

奥运会能在近代发展的原因:交通工具发展使世界性盛会发展成为可能,世界各国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沟通、交流,体育盛会有利于世界和平于相互理解,称为联系各国的桥梁、纽带。

————文明与野蛮相交织及挑战与回应1、整体世界形成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率先发展起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侵略步伐,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他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所以人们称其为帝国主义国家。

2、整体世界形成对印度(亚非拉国家)的影响(1)工业文明在印度的传播——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第一封电报,开通了第一条铁路,开通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电报通讯。

(2)印度遭受到英国野蛮的殖民侵略——严重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使其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①掠夺土地;②倾销商品;③掠夺财富。

(3)[对亚非拉国家]:①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社会的进步。

②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掠夺,严重的破坏了亚非拉国家社会经济,使其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3、亚非拉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做出的回应(1)挑战:沦为殖民地的亚非拉国家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亚非拉国家的回应:①通过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摆脱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如海地,在18世纪末爆发黑人奴隶起义,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②顺应工业革命的大潮,进行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民族危机。

如日本,19世纪中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3)启示:只有直面挑战、积极进取才是唯一出路。

4.明治维新(1)内容:①废藩置县,颁布宪法;②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举办工业企业;③派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④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了“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成功经验: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了民族危机。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4)作用: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5)启示:主动学习先进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积极进取等。

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屈辱的岁月(一)鸦片战争1.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1)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2)时间:18世纪40年代开始。

(3)危害:①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②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国库空虚;③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中国的禁烟运动(1)目的:维护民族利益和清王朝的统治。

(2)人物:林则徐。

(3)事件:1839年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

3.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目的:打开中国大门,侵略、掠夺中国。

(2)时间:1840-1842年。

(3)战役和人物:虎门战役、关天培。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中国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

(6)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