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教案2017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2次印刷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步骤及过程] 课前出示课题PPT

一、以复习旧知识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恐龙无处不有》,这堂课我们要学习阿西莫夫的另一篇短文《被压扁的沙子》。

请据所学过知识回答:

阿西莫夫的这两篇短文为什么放在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跟恐龙有关。

《恐龙无处不有》是谈恐龙的事物说明文吗?不是,是通过恐龙从不同的角度谈“大陆飘移”的假说(板块构造理论)的事理说明文。

衔接语:我们将要学习的《被压扁的沙子》也不是一篇关于恐龙的事物说明文,而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二氧化硅在高压下形成的斯石英,以此来佐证外星的撞击导致恐龙的灭绝的事理说明文。

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

二、学习目标(见上表格)

三、检查字词预习

1. 彗星huì xīng:是明亮彗核周围通常包着的朦胧彗头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2. 潮汐cháo xī:海水受日、月等天体引力作用而发生的海水面周期性升降现象。

3. 劫难jié nàn:灾难、灾祸。

4. 致密zhì mì:细致精密。

5. 陨石yǔn shí: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6. 追溯zhuī 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

7. 铱yī:一种稀有金属,银白色,质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

8. 毫无疑问háo wú yí wèn:没有一点可疑的地方。即非常明确、肯定。

四、整体感知:内容

标题“被压扁的沙子”即为本文的说明对象,也就是说本文是以说明对象为题的。从这里大家可以学到说明文的一种拟题方法:以说明对象为题。(记课题处)标注17个自然段,听读课文,说说“被压扁的沙子”指的是什么?

明确:被压扁的沙子指的是sio2处在超高压下形成的“斯石英”。(记课题下)全文通过探究被压扁的沙子的成因、性质特点来证明恐龙的灭绝原因在于外星的撞击。

五、自读研究:推理

1.理一理自然段的段意。

明确自然段段意:(说明方法书间笔记)

1节: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2节:用引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撞击说”可能是造成恐龙在内许多生物灭绝的原因。

3节: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另一种引起恐龙灭绝的原因:火山说。(此节与2节并列)4节:承上小结2-3节。

5节: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的意义。

6节:承上5节小结

7节:用引用的说明方法介绍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形成原因。

8节: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斯石英的性质特点:反弹非常缓慢。

9节: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金刚石的性质特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特点。

10节: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很快恢复为普通的沙子。

11节:说明斯石英产生的条件:强烈挤压。

12节: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斯石英产生的原因:撞击所致。

13节: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斯石英撞击所致,与火山无关。

14节:承上得出结论:与火山无关。

15-16节: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介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17节: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说明:先不要讲段层划分,可作些提示

2.这篇文章和前一篇短文一样,结构分成两大部分:(配图)

1—4//第一部分,提出恐龙灭绝问题,摆出两种理论:撞击说、火山说。

5-17//为第二部分,以斯石英为例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3.画一个简单的结构示意图展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记P36-37下)

提出恐龙灭绝问题,摆出两种理论(1-4由探究意义,引出被压扁的沙

5-6

子形成原因及性质证明撞击说11-12 导致恐龙灭绝15-17

8-9 否定火山说13-14

本文通过探究被压扁的沙子的成因、性质特点来证明恐龙的灭绝原因在于外星的撞击。

六、随堂练习:思考探究三

这一篇文章与前文一样,在文中我们会发现用了不少括号,在括号里都有一些文字。这些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以达到说明文准确性的特点。完成思考探究三2、3、4 三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答: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就语言而言体现了幽默的笔法。

三3.即非常纯的沙子。

答: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

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三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答: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幽默的笔法)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说明: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不同作用和含义。

七、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学完第二篇短文,我们会发现两篇课文同涉及恐龙灭绝这一现象,但探讨的角度却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完成本文的一个学习任务: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例:思考探究一

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材料),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2.两篇短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

相似: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

不同:第一篇短文由一个问题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一个。

八、老师寄语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在探索奥秘过程中,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恐龙无处不有》:恐龙(生物学)——地质学;《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愿同学们从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

[课后作业] 积累拓展五

示例: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然而,这些爬行动物却在 6500 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有权威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 6500 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 7—10 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在久远年代形成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