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例谈(同名49074)

合集下载

关于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探讨
在课 堂教学 中, 完成多项教学 目标或者为了完成教学 识里对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 目 标而将教学内容或方法进行整合。在高中语文 中开 布置的练习 , 也就是对繁琐的教学过程进行整合 , 将其 展整合式教学 ,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 同时还能够对 整合为一个巧妙的练习 , 不需要开展大量低效的讲解 , 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本文作者结合个人工作经 由此达到 对 教学 过程 进行 整合 的效 果 。
层 的教 育 背景 , 其 内涵 亦十 分丰 富, 主要 包括 教 学 内容 素养 。比如在《 矛与盾的集合》 教学课堂中 , 教师可设 的 整 合 与 教 学 方 法 的 整 合 。 而 对 语 文 课 程 结 构 的 变 计适 当的小练 习, 令学生在阅读有关段落 的过程中完
革、 语文教 学观 的转 变以及 学生主体地位 的普遍确 立 成填空练习。学生在填写过程中 , 可以对文章进行梳
验, 对 高 中语文 整合 式 教学 措施 进行 深入 的探 讨 , 旨在
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设 计合 理 的练 习 整合教 学 过程
二、 选择 合适 的话 题 整合 教 学 内容


在 语 文课 堂 教 学 过程 中 , 对 话 是 其 中一 个 不 可 缺
乏 的途径 。对话质量高低可 间接对教学实效造成影 学 生想要提高个人语文素养 , 主要方法在于开展 响 , 因此不少教育专家纷纷指出应该适 当精简课堂对
作文教 学研 究
2 0 1 4 年第 6 期
活。所以, 教师应该依文章蘑点与难点 , 选择合适的话 的图片 、 文字 、 生活经验以及他人对课文内容感受等资 题, 并且按照教学内容 的内在联系 , 进行有机地整合 , 料, 由此 取 得课 文和 拓 展相 互 结 合 的效 果 。 一方 面 加

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希望能给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首先,我们可以整合传统文学经典。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
优秀的古诗词、古文名篇,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当代作家的创作风貌,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

其次,我们可以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
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呈现更直观、生动的语文知识,比如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来展示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故事,或者利用图片资料来展示古代文学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此外,我们还可以整合实践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死板的课本知识,更
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

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我们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知识,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体验。

希望以上案例能给各位老师一些启发,共同为小学语文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整合式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整合式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整合式教学”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们致力于研究具有“平民”色彩的“整合式”语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语文主题学习”中“整合式教学”的含义解读“整合式”语文主题教学就是主题引领式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单元为整体,把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若干个主题教学模块,即主题识字、主题阅读、主题背诵、主题习作、主题实践、主题训练、主题过关,把各级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注重动脑动手结合,强调课内外学习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教育教学方式。

1.实现单元整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同一单元的课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基本一致,逐篇讲解,费时费力,既降低了课堂效率,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整合”就是打破单元原有结构,按照生字词――课文――习作――实践(拓展)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序列。

如学习生字词,把整个单元所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整合在一起,集中学习,全部读会,写会,会运用;再如课文学习,将课文分为两组,每组一课时完成,教师精讲一篇课文,学生习得方法后,自学剩余课文。

教学序列中,小练笔、小背诵、阅读拓展等内容也穿插进行,如教师在教学《三顾茅庐》《祁黄羊》两篇课文后,当堂就进行了关于描写人物特点及描写一处景物的训练,效果很好。

把单元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形成序列化,让教师形成集约化教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实现轻松学语文的目的。

2.实现课程整合当前我国小学的课程设置丰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让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地方课程的好多内容,如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部分国家课程如品德与社会,与语文课程内容有相当部分重叠或重复,因此,把各种课程中与语文相关的内容有计划地整合到语文学习中,才能减轻学生负担,使学习更有趣。

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体味“热爱生命”这一主题时,品德与社会中的《走进健康》这一课就融入了语文的课堂。

课程整合,不是随意的,它是以教师对语文教材的深入研读和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为前提,否则难以实现。

语文教学的学科整合实践(3篇)

语文教学的学科整合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整合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语文教学为切入点,探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践,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封闭、孤立”的现象,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现语文教学的学科整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语文教学与学科整合的必要性1.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科整合能够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技能等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科整合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语文教学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策略1. 跨学科主题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与语文相关的其他学科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阅读。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 跨学科写作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写作实践,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美术、音乐等学科,创作一篇以荷塘为主题的作文。

3. 跨学科活动设计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草原》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草原,让学生亲身体验草原风光,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4. 跨学科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跨学科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背影》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心理、伦理等学科,对作品中的父爱进行评价。

四、案例分享1. 案例一:《荷塘月色》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邀请美术老师共同授课。

美术老师通过展示荷塘风景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荷塘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策略探讨

有根据各个学 生的 自身情况 制定适合 的方案 。毕竟每 个学 把 枯燥 的内容 与相应 的动 画、背景故事进 行结合 ,使语 文 生 的 性 格 特 点 不 同 ,并 不 是 都 适 应 这 种 单 纯 依 靠 老 师 教 学 教 学 生 动 形 象 起 来 ; 同 时 让 学 生 参 与 其 中 , 进 行 资 料 的 查 的方法 。而且 高中语文相对 枯燥 ,文言 文较多并且 晦涩难 找,背景故事 的搜集 、课 堂上 自主讨论 。老师则根据 学生
教 学 并 没 有 一 个 统 一 的 制 度 ,所 以 在 实 行 中 出 现 了一 系 列 生 的 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发挥 自身的主动性 ,并从中发 现学 习的乐趣而不是 因为学 习而 学习,从而很好地 缓解高 的 问题 。

整 合 式 教学 存 在 问题 分 析 ( 一 )推 广 较 为 困难
代 的高 中语文应采用整合式 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 动 性 ,使 课 堂 学 习和 学 生 紧密 联 合起 来 ,采 用 现代 的教 学 方
懂 , 更 加 要 求 老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语 文 学 习 的 课 堂 表 现 查 缺 补 漏 , 对 学 生 没 有 涉 及 到 的 部 分 加 以 补 充 。这样整 合式的教学方 式,让学生对相 关知识 的记忆 更 能力 ,而 不 是单 纯 地 进 行 复制 教 学 。 加 深 刻 ,同 时 也可 以培 养 学 生 的能 力 。 ( 三 )现有教学制度忽视学生本身 高 中 语 文 作 为 高 考 科 目之 一 ,其 重 要 性 不 言 而 喻 。 但 三 、结 束 语 高中语文应该是一 门充满趣味的学科 ,学生通过学 习, 是 现 阶 段 的教 学 方 法 ,对 于 语 文 的 学 习 只 是 靠 背 与记 , 老 师 把 高 考 的重 点 告 诉 学 生 , 学 生 就 对 重 点 进 行 记 忆 , 就 连 可以更加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继承和发扬 中国的传 作 文 中优 美 的 句 子 也 是 摘 抄 和 参 考 一 些 好 的 作 品 ,完 全 忽 统文化 。但是在现有教学方法下 ,枯燥 的课堂学习和完全被 动 的 学 习方 法 , 让 高 中语 文 的 趣 味 性 所 剩 无 几 。 因此 , 现 略 了学 生 自身 的 能力 培 养 ,只 是 单 纯地 为 了考 试 而 学 习 。 二 、整 合 式 教 学 的具 体 实 施方 法 ( 一 )大 力 宣传 普 及 整 合 式 的教 学 方 式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许多学校推行的教育举措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并分析其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中的作用。

一、课程整合的概念课程整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本分割的不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体化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将原本独立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二、课程整合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整合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更深入地参与到多种学科的学习当中,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2. 促进跨学科的学习课程整合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取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古文时,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文言背后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感知。

3. 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整合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不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口语表达训练中,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或辩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将语文教学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整合的实施方法1. 语文与数学的整合在小学阶段,语文和数学是两个重要的学科。

可以通过将数学概念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语文与科学的整合语文和科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共同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将科学实验与语文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进行科学实践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 语文与艺术的整合语文和艺术都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初中语文“整合与专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整合与专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

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

”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上疏,丰等见震连切谏不从,遂诈作诏书,调发司农..上书,指陈得失。

帝..钱谷、大匠材木,各起家舍,役费无数。

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发怒,遂收考诏狱,结以罔上不道。

震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

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之言。

”帝不省,腾竟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遂共谮震云:“自赵腾死后,深用怨怼。

”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弘农太守移良承樊丰等旨,遣吏于陕县留停震丧,露棺道侧,道路皆为陨涕。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朝廷咸称其忠,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B.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C.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D.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府:汉代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均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三府具有建立府署并自选随员或职员的权力。

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案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语文课程被分割成了许多碎片化的知识点,学生们往往难以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如何整合小学语文课程,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内容整合入手。

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这些内容之间并非毫无联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跨内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这些内容进行对比、联系,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诗词鉴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同时通过现代文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当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其次,语文课程的整合还可以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可以结合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的内容,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科普读物,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通过写作科普文章,让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语言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此外,语文课程的整合还可以从实践性的角度进行。

语文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内部,而是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实地考察、社区服务、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写作游记、感想,让他们将所见所闻进行语言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内容整合、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整合,我们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提供更多有益的案例和经验。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语言的重要环节,而课程整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从教材整合、跨学科整合以及实践与实践整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材整合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教材,而教材整合旨在通过有机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

教材整合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版本的教材,将其优点互补,形成一套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班级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调整,以顺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

教材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跨学科整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跨学科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入历史、地理、科学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此外,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展开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和表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实践与实践整合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与实践整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比如语文演讲、写作比赛、文学创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通过与社会实践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意义感。

总结起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是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

教材整合、跨学科整合以及实践与实践整合是实现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不断地整合与创新,我们才能使中学语文教学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

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高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时期,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过于重视对课本知识点的灌输,导致学生只会应对考试,而不能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面对这一问题,整合式教学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整合式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或探究性学习。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科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整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传统的语文课程往往局限在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学生只注重课内知识,缺乏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

而整合式教学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在语文课堂上引入历史、哲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

通过了解不同知识领域的内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中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而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整合式教学以课题研究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研究,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学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培养了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问题和挑战。

3.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将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隔离开来,缺乏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而整合式教学以语文为中心,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语文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在讲授一篇诗歌时,可以结合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解读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当然,整合式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语文课程整合浅议

语文课程整合浅议

语文课程整合浅议课程整合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 虽然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 但实际上, 人们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仍处于见仁见智的讨论中:广义上的课程整合, 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上的课程整合则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 探讨语文课程的整合问题。

作为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较为典型的体现是学科整合课程。

学科整合课与分化, 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

事实上, 如果立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 单一学科内容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 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在这个背景下, 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 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

1.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建国初期, 人才匮乏, 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具备从教资格, 中央政府为解决燃眉之急, 实行了统一的课程管理:一个大纲, 一套教材, 一本教学参考书。

师资培训课程采取了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 因此养成了施教者过分信赖既定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的传统教学思维, 缺乏结合学情进行个性化课程设计的意识, 同时也降低了教师重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效教学策略的能力。

语文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固化为单一的模式, 湮灭了学科自身特有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即使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个别不甘被格式化的优秀教师虽能的教改经验, 进行一些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改革, 取得一些被众人认可的骄人成绩, 但单一课程模式的局限, 也使得这些教改实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具语文学科特点的课程设计。

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 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例谈(同名49074)

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例谈(同名49074)

专题三:诗歌整合式教学探微及教案示例江苏教育学院金荷华整合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

多年来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其进行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但是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的尝试并不多。

最近有语文教育界同仁对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进行了新的论述和尝试,这些探索对一线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反思过去的做法和经验,对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作了一些思考和探微。

概念:广义的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的课程整合,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这里谈的主要是狭义的课程整合,即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方法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语文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比如许多教师倡导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科内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新课程克服了课程类型单一、结构单一的弊端,实现课程模式的多元化,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特点,使课程整合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能性。

二、语文课程整合的纬度1.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各套语文教科书,目前通过国家审定如“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山东版”、“粤教版”语文教材,虽然仍然以教学单元面貌出现,但是其实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单元已经不再着重于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2第二讲语文教师怎样备课逻辑排列,而是根据不同年级段提出若干“主题”或“情境”,每个单元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上进行整体推进,教学目标具有弹性。

例谈初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

例谈初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

例谈初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蒋俊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单篇式的阅读教学已经不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

整合式教学能够让初中生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基于编排特点,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文本内容,选择整合专题;基于作品主题,构建整合模块。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例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教学内容整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最终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一、基于编排特点,整合教学内容1.单元内的教学内容整合2.单元间的教学内容整合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对单元间的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教学。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例如,《错过》一文主体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对此,笔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将之前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陋室铭》整合到了一起进行讲解。

《错过》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告诉读者:每个人一生都会出现很多错过,尽管错过了生命中的小站,但我们绝对不能错过人生的终点。

虽然这篇文章寓意深刻,但由于没有事实佐证,学生理解起来稍显困难。

但我们可以将苏轼、刘禹锡的事迹与这篇文章结合起来理解。

虽然苏轼错过了辉煌的仕途,但他卻拥有了空明如水的月光和闲适的生活;而刘禹锡,他虽然错过了飞黄腾达的时机,但他却获得了安贫乐道的情怀。

二、基于文本内容,选择整合专题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要善于基于重要作家的作品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苏轼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非常擅长对“月”的描写,他的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

笔者在讲述这首诗时,搜集了苏轼以往有关“月”的作品,设计了“明月知我心——月与苏轼”这一专题。

这个专题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少年玩月”,代表作品是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月》;第二个模块是“离人问月”,代表作品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三个模块是“暮年赏月”,代表作品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第四个模块是“对话月色”。

例谈五种语文课程整合方法

例谈五种语文课程整合方法

例谈五种语文课程整合方法①浓缩内容法:提炼最具核心价值的信息浓缩内容法就是通过对课文纲要内容进行有序的浓缩、组合、集聚、统整,从而达到简化内容、高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篇课文往往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陷入字词句等细枝末节中,不能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脉络,篇幅较长的课文更是如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带领学生浓缩全文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深层内蕴。

从文体角度来说,我们可分别从叙事线索(记叙文)、抒情线索(抒情散文)、描写要点(写景散文)、议论纲要(议论文)等多个角度浓缩课文主要内容。

有位教师在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时,让学生用一个字浓缩小说的思想内容。

学生最后概括出一个“变”字:故乡的环境改变了;故乡的人改变了,闰土由一个英雄少年变成了一个满脑子封建等级观念的农民——木偶人,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贪图小利的市侩;人们的心情也改变了;故乡的许多事情都改变了……一个“变”字,一字千钧,拎起了小说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手法,帮助学生很好地实现了对全文的整体解读。

《阿房宫赋》是一篇带有描写和议论色彩的赋体文。

特级教师黄厚江用浓缩议论纲要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全文主要内容。

黄老师说:“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是越读越短,读到最后文章就缩成这样一段话: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现在请大家思考括号里填什么词比较合适。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种极具浓缩特点的设计极大调动了学生研究课文的热情,也强化了学生的整合意识。

经过争论,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可谓速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课将结束时,黄老师出示这段话后,让学生再用三个字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归纳为:奢、亡、鉴。

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探析

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探析

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探析
整合式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融入到一个教学活动或项目中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整合式教学有以下几
个特点和优势:
1. 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
科中同时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通过整合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使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整合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
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4.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式教学可以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
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接触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
视野。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整合式教学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整合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设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
习项目、开展跨学科的合作学习活动、引入相关学科的案例和实例等。

通过整合不同
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实施“整合式”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实施“整合式”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实施“整合式”教学策略探讨发布时间:2021-05-20T16:21:48.24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作者:陆绍层[导读] 在高中语文教育当中,“整合式”教学是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当中所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是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大胆创新。

陆绍层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摘要:在高中语文教育当中,“整合式”教学是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当中所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是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大胆创新。

“整合式”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所改进。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实施“整合式”教学的策略, 能更好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是新教育形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条件之下所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案与手段,其主要是借助在教学中的多种整合方式,例如在教学知识点之间的整合、教学技术之间的整合、教学理念的整合等实现将独立的内容以整体性、互动性、多元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对此,探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实施“整合式”教学策略具有显著意义。

一、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一般都需要按照语文教材的具体主题,将类似的题材、内容文本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体现教学中的综合性、立体全面性以及教材的设计合理性[1]。

借助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可以实现有效的文本融合,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时可以实现一定的互动性,让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和全面,从而提升语文的整体学习效果。

例如,在《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几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主要是逐一讲解为主,但是教材既然已经将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这也证明了文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教学中应当采取整合式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可以逐一的讲解文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几篇课文在相同点方面的贯穿性,让学生分别阅读和理解文章,同时借助自己的理解指出文章的共同点,同时可以借助整合科学知识以及文字描述方式等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诗歌整合式教学探微及教案示例江苏教育学院金荷华整合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

多年来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其进行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但是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的尝试并不多。

最近有语文教育界同仁对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进行了新的论述和尝试,这些探索对一线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反思过去的做法和经验,对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作了一些思考和探微。

概念:广义的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的课程整合,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这里谈的主要是狭义的课程整合,即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方法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语文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比如许多教师倡导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科内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新课程克服了课程类型单一、结构单一的弊端,实现课程模式的多元化,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特点,使课程整合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能性。

二、语文课程整合的纬度1.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各套语文教科书,目前通过国家审定如“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山东版”、“粤教版”语文教材,虽然仍然以教学单元面貌出现,但是其实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单元已经不再着重于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2过平凡事情的叙写,折射出平凡生活中的随处可见的人性美、人情美。

结合该单元的读写主题“让世界充满爱”,可将教学目标确定为“感受爱——品读爱——叙写爱——学会爱”;或定为“品读人性美——感受人性美——发现人性美——讴歌人性美”。

总之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感受、体验课文中的人和事所表现出来的情和美,充分领悟让人间充满爱的重要意义,从而收到陶冶情操、涵养性情的效果;并且学会怎样发现并描写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

2.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从教学内容上看,新课程教科书的单元编排,以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不仅综合了语文知识和技能,综合了语文能力与观察、调查、参观访问、搜集资料等社会活动,而且还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联系。

单元内部结构灵活,选题具有开放性,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或重选。

如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该主题内设两个板块,第二讲语文教师怎样备课第一个板块“漂泊的人生”,统领三篇课文: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柯灵的《乡土情结》;阐释的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等等;第二板块“乡关何处”统领两篇课文:曹文轩的《前方》,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对第一板块的拓展,重在阐释家园不仅是指故乡,还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

与之配套的教材“语文读本必修一”中,又编选一个主题为“故乡诗情”的单元,供学生拓展学习使用。

其中的重要内容“乡愁”,就可以作为整合式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的整合。

新课程按教学主题或情境编排单元,教学时势必要求师生侧重于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时既要求学生个体主动去理解体验,又要求展开群体性对话与交流。

以诗歌教学为例,如果仅仅是学习一篇诗歌,那主要通过诵读涵泳法就可以达成目标。

但是如果把若干篇诗歌放到一起,或把某位诗人的多篇诗作放在一起,然后确立适当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式教学,就势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除了诵读涵泳法,语文课堂教学设计33还需要运用情境教学法、揣摩语言法、探究阅读法等;学生也需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阅读。

当然,还有许多整合的角度,例如,可以从文本的取材方面进行整合教学,如同为论及历史上六国灭亡史实的《过秦论》(贾谊)、《六国论》(苏洵)、《阿芳宫赋》;可以就以手法运用方面加以整合教学,都用象征手法的《病梅馆记》、《白杨礼赞》、《海燕》;可以就写作特色加以整合,如描写战争具有共同特点的《曹刿论战》、《赤壁之战》、《殽之战》;还可以是同一作家作品语言特色方面的整合,如的散文《春》、《绿》、《荷塘月色》、《匆匆》等;或同一作家笔下人物的风貌,如鲁迅作品等。

整合式教学,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跨单元、跨版本,甚至跨年级段的整合,语文课程整合突出表现了语文教师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上。

但是不管采用哪种视角的整合,教师都应该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努力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多边互动,强化阅读实践,引导学生探究思考,2第二讲语文教师怎样备课做到收放自如,指导到位。

三、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示例一种情思别样离愁—三首现代乡愁诗对比阅读教学途径探微江苏教育学院金荷华[整合设想]乡愁是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主题,文化乡愁大多为古今志士仁人、文人墨客不能实现其匡时救世、安邦定国的人生理想而“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的心灵倾诉,也是民族精神在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折射,这种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正是我国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文滋养。

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特别重视编选此类文本内容。

如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设置一个专题为“月是故乡明”的单元,并在“语文读本必修一”中编选一个主题为“故乡诗情”的单元,供学生配套学习。

整合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33重要理念之一。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积累·整合”条目中,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感受·鉴赏”条目中,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和审美力。

”据此,笔者在本方案中试图改变单元教学常规,不局限于教材版本和具体年级段课文,并且打破必修课文和读本课文的界限,以指导诗歌鉴赏方法和途径、增加学生诗词知识积累、提高审美体验能力为整合教学的旨归,选取几篇可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比较的课文,进行诗歌鉴赏整合教学设计,旨在探索怎样更有效地落实语文课程发展目标的路子。

本设计选择三首现代乡愁诗作为对比阅读的对象,它们被编入多种版本语文教科书,分别是余光中的《乡愁》(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2003年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2003年版);洛夫的《边界望乡——赠余光中》(苏教版2第二讲语文教师怎样备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必修一》);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入选苏教版,与《边界望乡——赠余光中》同单元;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2000年版)。

[主题导引]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乡愁诗几乎俯拾皆是。

例如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古诗十九首中的“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卢纶的“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等等。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

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变了。

物是人非,便有乡愁。

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

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33幸好那一年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

”[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熟悉几种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注重有关知识的积累和整合;熟悉并背诵古今有关乡愁的诗词。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几首诗品、赏、悟、味的体验活动,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个性化阅读,体味乡愁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远的人格境界,涵养心灵,提升人格。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浏览性阅读(一)问题及要求1.问题:《乡愁》、《边界望乡》、《就是2那一只蟋蟀》(以下简称《乡愁》、《望乡》、《一只蟋蟀》)三首诗堪称姊妹篇,构成了当代文化乡愁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它们抒情方式各有不同,可谓“一种情思,别样离愁”。

阅读后说说三首诗抒发思乡之情的主要方式分别是什么。

2.要求:抓住主要内容,注重从宏观上整体把握。

(二)交流、整合1.《乡愁》:乡愁的载体是诗人生命年轮中几个富有代表性的印记,表达了诗人生命长河中童年、青年、中年、晚年几个阶段乡愁的不同内涵。

2.《望乡》:诗人通过自己一次“近乡情更怯”的心灵振颤过程来表达思乡的复杂情怀。

3.《一只蟋蟀》:把乡愁置于中华民族广阔的文化背景中,采用与友人面对面的方式来倾诉、吟咏。

二、品赏悟味——鉴赏性阅读(一)运用知人论世方法,了解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初步把握三首诗所表达的意蕴。

1.指导:知人论世法与西方的“社会历史分析法”类似,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鉴赏方法。

所谓“知人”,即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倾向;“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状况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依此二者求得对作品的充分认识。

鲁迅说:“我总以为尚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2]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可以引导读者深入领会作品的意蕴,引发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

2.展示有关三位诗人的资料(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内容略)3. 再次阅读,概述三首诗的不同意蕴(学生发言,互为补充,教师归纳)余光中丰富的生活阅历、厚重的中华文化积淀,以及深厚的中西学养,无不折射出一个文化大家的风范和从容气度。

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乡愁》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四个画面勾勒出诗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展示了一生的漂泊不定,及其在漂泊不定中乡愁的不同内涵,在反映人世沧桑的同时,把个人、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可谓思绪悠悠,离愁悠悠,感慨怅惘幽幽。

洛夫出生于大陆却谋生于台湾以及写诗、译诗、教诗、编诗的人生经历,与余光中颇有相似之处,这是他在偶得望乡机缘时爆发思乡情愫的直接原因。

其早期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追求,使他善于锤炼语言,创造奇特意象,并且长于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诗情。

《望乡》抓住生活中几乎是稍纵即逝的一次心灵振颤过程,用极其繁复而细腻的笔触,将其夸张、放大、生动化、形象化,使读者伸手可及他那强烈的乡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