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教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基础主干梳理一、植物的类群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二、藻类1.结构特点和生理特征: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2.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连线):三、苔藓植物四、蕨类植物1.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2.与人类的关系(把字母对应填写在横线上):a.卷柏b.蕨c.满江红d.古代蕨类(1)食用:b(2)药用:a(3)绿肥、饲料:c(4)煤:d【归纳提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比较类群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代表植物水绵、海带葫芦藓、墙藓肾蕨、满江红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潮湿的陆地等阴湿的陆地等形态结构无根、茎、叶的分化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根为假根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繁殖方式孢子生殖共同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辨易错】1.海带的可食用部分是叶状体,不是叶。
2.并不是所有的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中,如满江红。
3.易错字词书写:蕨.类______苔藓..______孢子囊.____微情境假如你在北半球的森林中迷了路,你如何借助苔藓植物的分布辨别方向呢?提示: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长有苔藓的树干为背阴面(树的北侧)。
【拓视野】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
素养分层评价【基础演练】知识点1藻类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描述了下列哪类生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A)A.藻类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2.海苔是小朋友们喜爱的食品,主要原料是条斑紫菜。
条斑紫菜与石花菜属于同一类植物,下列关于条斑紫菜的叙述正确的是(D)A.紫菜依靠根固定在海底的土壤中B.人们食用的主要是紫菜的叶C.紫菜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紫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李红同学在观察水绵时,做了下面四条记录,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水绵细胞中没有液泡B.水绵是一种绿色丝状的植物C.水绵的叶绿体呈球状D.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有根,无茎、叶4.藻类用途广泛,下列不是藻类用途的是(B)A.能为鱼类提供饵料B.藻类呼吸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降低C.可提取褐藻胶和碘,可供药用D.海带、紫菜可食用知识点2苔藓植物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命周期、繁殖方式等。
2.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3.了解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分布特点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4.掌握研究植物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比较、分类等。
2.延伸拓展作业: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进行户外实践,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拍摄照片并记录观察过程。
-让学生尝试在家中培养藻类、苔藓或蕨类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撰写观察日记。
3.创新性作业: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一系列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2.教学目的:
-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植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评价: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和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的还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引出新课:什么是绿色植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一)绿色植物1.概念: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
2.分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为什么春天的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呢?学生回答: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引出新课:常见的藻类植物有哪些呢?(二)藻类植物1.常见的藻类(1)淡水藻类展示淡水藻类(衣藻、水绵)图片,简单介绍:衣藻:单细胞藻类,分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可培养作饲料或食用。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有眼点、鞭毛等。
水绵:多细胞藻类,大量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
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
(2)海洋藻类展示海洋藻类图片,简单介绍:【鹿角菜】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教学设计课题:《藻类、苔藓和蕨类》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课时: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是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植物的类群》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对这三类植物的学习,学生将对植物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分类、进化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植物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常见植物的名称,但对于植物的分类和不同类群植物的特点缺乏系统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探索新鲜事物,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生物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标本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尝试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认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1. 让学生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介绍藻类植物的结构特征、生活习性和种类,重点掌握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苔藓植物:讲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和分布,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蕨类植物:介绍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生活习性和种类,重点掌握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人类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关系:分析人类如何利用这些植物,以及这些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植物。
2. 讲解藻类植物:介绍藻类植物的结构特征、生活习性和种类,重点掌握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讲解苔藓植物:讲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和分布,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讲解蕨类植物:介绍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生活习性和种类,重点掌握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分析人类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关系:讲解人类如何利用这些植物,以及这些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 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2.理解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3.掌握蕨类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其他植物的区别和联系;4.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2.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3.蕨类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分类。
三、教学难点1.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区别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2.蕨类植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A. 藻类植物1.藻类植物的基本概念•藻类植物是指一类无根、无茎、无叶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水生植物,通常体型较小,形态多样。
2.藻类植物的分类•藻类植物按照色素类型分为绿藻、红藻、棕藻等;•按照细胞的结构分为原核藻类、真核藻类等。
3.藻类植物的生态角色•藻类植物是海洋、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的基础生物,是水生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藻类植物还可以通过生产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B. 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的基本概念•苔藓植物是指一类低等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而是由有特殊功能的颈部和叶片组成的体。
苔藓植物的种类多,分布广,是一类古老的植物。
2.苔藓植物的生态角色•苔藓植物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源、改善土壤、净化空气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苔藓植物还可以为其他植物提供生长环境和养分。
C. 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的基本概念•蕨类植物是一类有茎、有叶、无花的较高等植物,它的叶子通常被称为蕨叶,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2.蕨类植物的生物学特点•蕨类植物的茎是地下的或者地上的;•蕨叶上有许多小的器官,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
3.蕨类植物的分类•蕨类植物分为裸子蕨、真蕨、水蕨、水生蕨等。
D.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互动:老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引导讨论生态系统的构成和演替,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积极思考答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相 靠孢子繁殖
同
思考
• 如果鱼缸长期不换水,缸的内 壁上就会出现绿膜,水会变成 绿色。这些绿膜可能是什么?
练习
▲下列藻类植物中,属于单细胞的是( D) A.紫菜 B.海带 C.水绵 D.衣藻
▲肾蕨的地上部分是(D )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
C.茎和叶
D.叶片和叶柄
▲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 C )
(三)、藻类植物的作用
苔草
痕色
上入 阶帘
【 唐 】
绿青 ,。
刘 禹 锡
《
陋
室
铭
》
二 苔 藓 植 物
(一)苔藓植物的种类 及生活环境
地钱
泥炭藓
葫芦藓
(二)苔藓植物的特征
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 境中。
2.形态特征: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 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 没有叶脉,根是假根
(一)、藻类植物的种类及生活环境
1. 淡水藻类:衣藻(单细胞)
淡水藻类:水绵(多细胞)
水绵
阳光充足的时候,水绵 会浮在水面
2.海洋藻类:紫 菜
海洋藻类:海 带
石花菜
裙带菜
※(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 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地表
2.形态特征:植物体有单细胞的, 也有多细胞的,但是没有根、茎、 叶等器官的分化。
古老的世 界性濒危物 种,我国国 家一级保护 植物,现存 唯一的高大 蕨类。
两亿多年前, 蕨类植物的遗 体埋藏在地下, 经过漫长的年 代,形成了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
苔藓
蕨类
环 多数在水中 阴湿陆地
境
多数在潮湿陆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3.思维方式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抽象出概念和规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4.团队合作意识逐步形成: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中,能逐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如何保护这些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3)这些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体内无输导组织,对空气湿度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能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2.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方法目标: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1)通过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使学生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蕨类植物:能解析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如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能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苔藓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蕨类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保护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2. 利用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特征。
2. 讲解藻类植物:介绍藻类植物的结构特征,如无根、茎、叶的分化,以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讲解苔藓植物:介绍苔藓植物的特征,如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以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讲解蕨类植物:介绍蕨类植物的特征,如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以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知。
4. 评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吸水和保水能力较差。
3.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特征。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生殖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观察日记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分析学生的观察日记,了解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参观当地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长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植物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保护生态环境,关爱植物资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植物结构。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特征。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总结与反思: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关爱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估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描述植物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发展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植物标本或图片,用于展示。
2. 准备实物模型或图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结构。
3. 收集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案例资料。
4. 准备小组讨论的活动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二次备课优秀教学案例: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的特征。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二次备课优秀教学案例: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并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4.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本节课采用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反馈信息,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
5.作业小结的实践性:教师布置了绘制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特征表格的作业,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植物,培养他们观察、思考的习惯。这种作业形式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表格,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植物,培养他们观察、思考的习惯。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植物分类及进化的相关知识,拓宽视野。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情境,如藻类植物在水中的净化作用、苔藓植物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作用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植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生物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2.1.1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教案01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教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是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植物界中的非种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本章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之前学习的生物分类知识,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它们的进化趋势。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3.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问题回答等,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引发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
-新课内容:详细介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分类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结合显微镜观察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三类植物的细胞结构。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对生物学科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了解尚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植物分类的认识模糊,对显微镜的使用不够熟练,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逐步深入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巩固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所学,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尝试进行分类,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特征,完成一份观察报告。
2.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3.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教学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类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育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看、自主探讨、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散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和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大体特点。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育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看、自主探讨、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时分派】:2时【教学方式】:材料分析法【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藻类植物.生活环境2.形态特点3.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将前搜集的实物上观看(依照地域不同有选择的搜集海水或淡水中的藻类植物),也可观看装片和衣藻的模型。
合作探讨,提出问题、试探交流、达到共识。
探讨本79页观看与试探的讨论题。
创设问题的情景。
鼓舞自主探讨、合作交流。
进行适当的点拨、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教师适当予以补充。
苔藓植物生活环境2形态特点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观看实物或标本(有条的地址可搜集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实物),实验探讨。
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点拨、巡视、指导,一起总结藻类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
蕨类植物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观看标本、挂图或书上的彩图或投影片。
小组讨论蕨类植物的特点及作用,并表述、交流。
小组将讨论结果归纳,并在全班交流。
关知识。
指导观看,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比较,鼓舞学生斗胆发言、得出结论。
及时予以鼓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知识回忆较比、讨论、综合、归纳。
引导学生对三种植物类群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白得它们的形态特点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们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教学设计课题: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如藻类的简单结构、苔藓的无根特性以及蕨类植物的复杂结构等知识点。
同时,也涵盖了这些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及其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实验观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并区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理解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发散思维、问题提出、分析推理等科学探究能力,并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3)学生能够表达对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生存状况的关注,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资料分析法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并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
(2)深入探究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探究、合作交流中综合运用多种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二次备课一、藻类植物的学习(1)引入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活动: 开始课程前,利用CAI课件展示一系列美丽的水体景观图片,包括清澈的溪流、广阔的海洋,以及一些特写的藻类植物图像,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认出这些水中生活的植物是什么吗?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常见的陆地植物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于藻类植物初步的认识和疑问。
(2)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探索教师活动: 播放藻类植物生活环境的录像片段,展示水绵、海带等典型代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藻类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2.1.1孢子植物主要有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案 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命世界第一章植物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第一节孢子植物主要有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情境导入】观察思考:看看以下几幅植物的图片,尝试说出植物分哪几个类群?【探究主题一】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对诗句,猜原因】师:同学们看过前段时间的《中国诗词大会》吗?自古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天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我出的是对句题。
上半句:西湖春色归……日出江花红胜火……生:春水绿于染春来江水绿如蓝师: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共同的字是什么?(绿)春天来了,江水泛起了绿色,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多媒体展示)【认识常见藻类及其生活环境】出示图片,设问:同学们认识这些藻类吗?(多媒体展示常吃的藻类。
)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分组实验】观察水绵根据教材P53方法步骤,小组合作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1.水绵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如果要培养水绵,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小组讨论】1.说出水绵细胞各结构的名称。
2.水绵的叶绿体有什么特点?生: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点拨指导。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藻类的主要特征、繁殖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探究主题二】苔藓植物是结构简单的陆生植物【分组实验】观察葫芦藓根据教材P55~56方法步骤,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1.葫芦藓的植株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结构有何特点?2.统计葫芦藓各部分长度的平均值,解释苔藓植物不能长得高大的原因。
3.将葫芦藓放置在干燥环境中几小时,其叶片会并拢、颜色会变深。
此时向它喷水,叶片会展开,颜色恢复浅绿色。
结合葫芦藓叶片的结构特点,解释叶片容易快速失水和快速吸水的原因。
小组合作完成思考题,并尝试交流回答。
播放苔藓植物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讨论部分:小组合作、对比观察、分析讨论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回答:(1)苔藓植物与藻类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2)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3)苔藓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各部分有什么用途?【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苔藓植物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概述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
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存状况。
难点:
的形态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实物和标本;
准备卡片(本课为竞赛形式);
结合教学目标出一些竞赛题;
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形式:
本节课为竞赛形式,全班根据学生的座位分为四个大组。
学生回答问题为抽签形式。
抽到的那位同学回答问题(这样较公平也活跃气氛)。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出四组试题(每组四道难易度相当的题),试题中包含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与竞赛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生物学天地“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来看看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本节课我们来举办一个小小的竞赛,来学习绿色植物中的。
我们一共分为四个小组,老师这有9张卡片。
例如:5A就是本组第五排左边的同学回答问题。
第一组:
1、我们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30多万种,根据他们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别可以分为几大类群?分别是什么?
答: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你能具体举一个例子吗?
答: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地表。
比如:(学校本部教学楼前的小)池塘3、苔藓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答:大多生活阴湿的地面上和背阴的墙壁、树干上。
4、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答: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第二组:
1、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举出一两个藻类植物的名称。
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些属于单细胞生物。
紫菜、海带、石花菜。
2、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
答: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疏导组织,具假根,植株一般矮小。
(葫芦藓)
3、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举出一两个蕨类植物的名称。
答: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植株较大。
(肾蕨、江南星蕨)
4、连线题:(书第82页)
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
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蕨类植物植株矮小,茎、叶内没有疏导组织
第三组:
1、蕨类植物通过什么结构来繁殖新的植物体?
答:孢子(蕨类植物小叶的背面边缘常可见到一些褐色的隆起,甚至连接在一起,称为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许多孢子,孢子是蕨类等植物的生殖细胞。
2、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
答:监测空气污染的程度,保持水土的作用。
(促使沼泽陆地化;促使土壤的形成)
3、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
答:提供能量(煤)。
(药用:蕨有解热和利尿的药效,肾蕨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咳嗽、肠炎和腹泻)
4、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P80 ①在水中释放氧气;②可为水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做鱼类饵料);③可供人食用(紫菜、海带);④海带等藻类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可供药用(褐藻胶、琼脂)。
褐藻胶用于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
目前,使用褐藻胶的食品有上百种。
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的褐藻胶,面包不仅色泽佳,体积膨大,而且口味好,储存时间长。
第四组:
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内壁上就回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答: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繁殖旺盛。
2、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
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
答:因为污染严重,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之受到威胁。
3、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着一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为什么?
答:因为苔藓植物喜欢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没有疏导组织,叶需要吸收水分)
4、现在的蕨类植物不能形成大片森林吗?为什么?
答:因为蕨类植物没有种子受到干燥环境的限制,2亿年前适合高大蕨类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竞赛完毕后统计成绩,教师作总结。
以上16个问题涉及到了本课的基本内容。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