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第5课 伤仲永

合集下载

【精品】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伤仲永》学案

【精品】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伤仲永》学案

第5课伤仲永(王安石)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二、预习导学完成《评价手册》P9-10之“自主梳理”1、2、3。

三、课堂研讨1.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2.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①父异.焉()②稍稍宾客..其父()③父利.其然也()④邑人奇.之()3. 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四、当堂反馈完成《评价手册》P10之“合作交流”1-3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二、预习导学对文中的虚词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1)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3)余闻之也久:(4)不能称前时之闻:(5)卒之为众人:于:(1)环谒于邑人:(2)于舅家见之:(3)贤于材人远矣:(4)受于人者不至:其(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以: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或以.钱币乞之()三、课堂研讨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4.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仲永》 教案

《伤仲永》  教案

《伤仲永》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伤仲永》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课文《伤仲永》的阅读与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杜甫及其生平事迹。

(2)概述课文《伤仲永》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作者的情感态度。

3.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四、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伤仲永》,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查阅资料,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感受其文学风格。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如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等。

(2)评价自己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如认真完成、有所收获等。

5.2 同伴评价(1)评价同伴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如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等。

(2)评价同伴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如认真完成、有所收获等。

5.3 教师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如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等。

(2)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如认真完成、有所收获等。

六、教学策略6.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背景和《伤仲永》的创作背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沪教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本文叙事精炼、见解精到的特点。

2.理解本文按事情的发展分阶段、有详有略地叙述的写法。

3.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认识后天学习对于成材的重要性。

【文学知识】1.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王安石曾经被列宁赞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正音正字】扳bān谒yè称chèn泯mǐn【积累词语】1.参看课文注释。

2.重点掌握:焉、书、与、稍稍、或、然、谒。

【朗读课文】【串讲课文】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原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翻译:方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讶,从邻居借来(这些东西)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翻译:(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署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结合族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学识优异的士人观赏。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完成,诗的文采、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乡人认为他奇特,渐渐用待客的礼节款待他父亲;有人用钱物求他写诗。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父亲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原文: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翻译:又过七年,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

说:“(他的特长)消失得像个普通人了!”【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

伤仲永学案

伤仲永学案

• 16、通“攀”,牵、引 16、 17、【自 17、【自】①自己 ②从 、【 【闻】①动词,听说②名词,名声。 动词,听说②名词,名声。 18、 18、【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 今义:判断动词) 今义:判断动词) 【或】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的人。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的人。 今义:选择连词) 今义:选择连词)
7、
世隶耕(属于) 未尝识书具(曾经) 世隶耕(属于) 未尝识书具(曾经) 父异焉( 父异焉(对…感到诧异)收族(聚,团结) 感到诧异)收族( 团结) 一乡秀才( 立就(完成) 一乡秀才(全)立就(完成) 文理(文采和道理) 邑人奇之( 为奇) 文理(文采和道理) 邑人奇之(以…为奇) 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乞之( )(求取 求取) 或以钱币乞之(用)(求取) 日扳仲永( 日扳仲永(通“攀”,牵、引)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也】 余闻之也久(句中语气词, ①余闻之也久(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的作 用,不译 ) 如此其贤也(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 ②如此其贤也(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啊” ) 【于】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引出对象)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向(引出对象) 于舅家见之( ②于舅家见之( 在 ) 贤于材人远矣( ③贤于材人远矣( 比……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被 )
13、
• 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 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 受之天(承受) 受之天(承受)
• 贤于材人(胜过、超过)(有才能的人) 贤于材人(胜过、超过)(有才能的人) )(有才能的人 卒之为众人(最终) 卒之为众人(最终) • 受于人(后天所受的教育)者不至也(没 受于人(后天所受的教育)者不至也( 有达到要求) 彼其( 有达到要求) 垫,为了强调后天的教 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作铺垫, 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伤仲永教案(12篇)

伤仲永教案(12篇)

伤仲永教案(12篇)《伤仲永》教案设计篇一第5课《伤仲永》教案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一。

(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

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

"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 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3.余闻之也/久。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 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完整word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完整word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伤仲永王安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2、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4、采用“归纳字词——疏通文意——理解中心——巩固练习”的方法学习文言文。

5、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与德育:6、探讨仲永退步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5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1、文言文四步学习法2、归纳法、阅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完成四步学习法中的前两步2、完成相应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一、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

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王安石笔下的这位神秘人物吧。

二、夯实基础(一)字词归纳学生预习中归纳,课堂上进行展示参考:1、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2、古今异义字: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古为代词,此的意思;今为判断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为文采和道理;今为内容和条理。

3、一词多义: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于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之天:语气助词,不译。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其其诗以养父母:他的,代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他写的诗,代词。

父利其然也:这样,代词。

其受之天也:他,代词。

4、词类活用: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关于这个说法的原文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即使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所以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至关重要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依据课下注释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自学指导
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带着本课的自学目标,结合导读单,再一次的走进文本,朗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朗读收获,可以同伴或同桌之间小声交流一下感悟,并且注意提出自己的问题。
朗读要求:
第一遍朗读:齐读,并勾画文本中字词,
第二遍朗读:概括文章内容,明确文章叙述内容。
学导重点及方法
教学重点:流畅地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弄清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重点分析:能够准确句读,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要求,把握课文内容是语文学习中的必备的一种能力。
教学难点: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伤仲永》
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
某某
课题
课型
时间
陈世强
伤仲永
问题发现课
学导目标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隶”“尝”“之”“于”“其”等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依据课下注释,准确翻译句子,提高翻译古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方仲永身上正确认识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我们应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2) 父亲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 仲永 自己亦不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一个人是否能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伤仲永》教师寄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学习目标:1、熟读、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

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隶(lì)扳(pān)谒(yè)泯(mǐn)称(chèn)卒(zú)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5、“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四、合作探究、探究主题6、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7、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8、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五、迁移拓展9、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10、同学们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

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呢?(三选一)⑴仲永啊,我想对你说⑵方父啊,我想对你说⑶(假如你是方仲永,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各位啊,我想对你们说六、当堂达标(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15篇)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15篇)

伤仲永教学设计《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为了加深您对于伤仲永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15篇《伤仲永》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伤仲永》教学设计篇一【教案背景】《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一篇文言文。

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教学课题】《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借事说理的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

【教材分析】《伤仲永》是一篇说理文言文,它的特点是借事说理,借仲永故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

说理的同时还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达成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的读音、难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学习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

3、了解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够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人的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勤奋起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文章的立意四、教学方法设想: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

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伤仲永教案8篇.docx

伤仲永教案8篇.docx

伤仲永教案8篇伤仲永教案伤仲永教案(一):第一课时一、导入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以前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勤奋好学。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这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

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二、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 1〜1086 ),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獲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 069)任参加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政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1 •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隶(1!)扳(pdn)谒(ye)泯(min)称(chen)卒(z u)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 )余闻之也/久。

初一七年级下语文第5课《伤仲永》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课件优秀教案

初一七年级下语文第5课《伤仲永》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课件优秀教案

初一七年级下语文第5课《伤仲永》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课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揭示文章的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才的关爱和对现实的忧虑。

(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揭示文章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王安石(2)简介课文背景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

4.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揭示文章主旨。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5.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人才的理解。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四、板书设计【板书】伤仲永作者:王安石课文结构:总分总主题:揭示人才被埋没的现象,表达对人才的关爱和对现实的忧虑。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2.教师在课堂讲解中,注重对课文结构的分析和重点词语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人才的理解更加深刻。

(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巩固。

(2)在合作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六、课件设计1.课件《伤仲永》2.课件内容:(1)课文原文及注释(2)作者简介(3)课文结构分析(4)重点词语解释(5)课堂练习题(6)教学反思七、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版七年级下册)

5.《伤仲永》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1)给加点的字注音。

借旁近与.之邑.人日扳.环谒.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2)文学常识填空。

《伤仲永》选自,作者,字,号,(朝代)著名的家、家、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自译课文,圈画出不会翻译的词语和句子。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课堂导学】第1课时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翻译。

3.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二、品味探究课题中“伤”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2课时一、整体感知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

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2.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二、品味探究1.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2.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3.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课后检测】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初一语文教案)第五课伤仲永(人教版)-教学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第五课伤仲永(人教版)-教学教案

第五课伤仲永〔人教版〕-教学教案5.伤仲永王安石学习目的1.朗读课文,正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把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课文,正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把握一些文言词汇。

2.难点(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解释。

翻译课文。

二、导人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见。

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肯定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猛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本文用“伤〞字点出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1.朗读课文,可由老师范读,同学个别朗读,齐声朗读等方式。

朗读时做到不读错音,节奏清楚,朗朗上口o2.同学对课文字词质疑,由小组争辩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全班争辩。

【未尝识书具】未尝:不曾,识:生疏。

【忽啼求之】之:代词,指书写工具。

【父异焉】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为:把……当作,养:赡养。

收族,和亲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团结。

意:主题。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来宾其父】来宾:名词的意动用法,以来宾之礼对待……【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乞之,讨取仲永的诗。

【利其然】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有利可图。

然:这样。

【不使学】使:让。

【余闻之也久】也:舒缓语气。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复到舅家问焉】复:再一次。

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仲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教学重点)2. 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教学重点)3. 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

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拾遗》等。

2.字音字形隶(lì)扳(pān)谒(yè)泯(mǐn)称(chèn)卒(zú)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2)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自是”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2)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人;今义: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4)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5)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6)从先人还家(古义:王安石死去的父亲;今义:祖先。

)5.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邑人奇之(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为惊奇、诧异)(2)父异焉(形容词作意动词,对……感到惊异)(3)父利其然(名词作意动词,认为……有利可图)(4)宾客其父(名词作意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作状语,每天)(6)忽啼求之(动词用作状语,哭着)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一词多义。

(1)自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2)闻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3)其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4)然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5)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作为)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6)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有才能)(7)之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不受之人(兼词,之于)卒之为众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忽啼求之(代词,代书具)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代指这首诗)借旁近与之(代词,代仲永)余闻之久也(代词,代这件事)邑人奇之(代词,指:仲永的做诗才能)于舅家见之(代词,指仲永)(8)于环谒于邑人(介词,到)于舅家见之(介词,在)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受于人者不至(介词,从,引出动作的对象)(9)自还自扬州(从)并自为其名(自己)三、感知课文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4. 理解下列句式①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②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③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5.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明确:哀伤,叹息。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6.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7.翻译课文。

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8.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四、课堂小结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五.作业设计1.抄写课文及文下注释一遍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2.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难点)3.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

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二、自主学习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明确:本文讲述了天资聪颖的方仲永,由于其父不使学,最终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2.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明确: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三、合作探究(一)道理启示1.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明确: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2.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明确: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才观?明确: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二)语言品析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明确: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

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

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3.“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明确:作者一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二“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三“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

(三)写法探究1.文章对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明确: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

“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

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

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2.本文借事说理,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

本文哪些内容是记叙,哪些内容是议论,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明确:一、二段为记叙,第三段为议论。

叙为议服务,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体现了作者的人才观。

3.本文先写仲永天资聪颖,后写他平庸无奇,这是什么写法?有何作用?明确: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四、课堂小结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

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

示例1: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教育、学习。

示例2:仅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自身的努力,即勤奋。

示例3: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勤出智慧,勤能补拙。

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正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的程度如何。

……七、教后反思1.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也重视智能的培养。

文言文离不开字词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分解肢节。

老师把生字落实的同时,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给学生思考。

2.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思考,发散的余地大,为学生制造"为学生制造"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与热情。

3.一节课学生多次读课文和有组织的小组讨论,围绕仲永的各种境遇展开讨论。

但却不是各自为阵,有了争议问题,暴露无遗之后才易找到方法解决。

4.教师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带着激活课堂的意识去组织教学,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得心情愉快,思想轻松,若有所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