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井解释模型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测井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通过对地下岩层进行电磁、声波、核子等各种物理方法的测量,获取有关地层、含油气性质等基本参数的数据。
测井数据对于判断油气藏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岩性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综合解释几种经典的测井资料,包括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方法等。
一、测井曲线1.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测量的是地层的自然伽马辐射强度,是一种常用的测井曲线之一。
自然伽马辐射是由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如钍、钾和铀等的衰变所产生的。
GR曲线的峰值反映了岩石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通过与岩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岩层的类型和含油气性质。
2. 电阻率测井曲线(ILD、Rt)电阻率是指物质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阻率测井曲线测量了地层的电阻率值。
岩石的电阻率与其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以及岩石的含油气性质密切相关。
ILD曲线是测量液体饱和度等含油气性质的重要参数,而Rt曲线通常用于描述岩石的电阻性质。
3. 声波测井曲线(DT、ΔT)声波测井曲线主要是通过测量岩石对声波的传播速度来获取有关地层岩性和孔隙度等参数。
DT曲线即声波传播时间曲线,反映了声波在地层中传播所需的时间,ΔT曲线是声波时差曲线,它可用于计算地层中流体的饱和度。
二、测井解释方法1. 直接解释法直接解释法是根据测井曲线的特征进行判断、推断,结合地层信息和岩性特征,直接得出结论。
例如,根据GR曲线的峰值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油气层的存在与否,以及油气层的厚度和含油饱和度等。
2. 相关系数法相关系数法是通过建立地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来进行解释。
通过计算测井曲线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地层岩性、岩相、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的推断。
例如,通过计算GR曲线与含油饱和度的相关系数,可以判断油气层的含油饱和度等。
3. 分层解释法分层解释法是根据地层的特点和垂向变化进行测井解释。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规律性变化和层段特点,将地层划分为若干层段,再对每个层段进行解释。
测井储层解释模型类型及建模方法

其中, Rwf , Rwi , Rwc分别为自由水、粘土水以及 微孔隙水的电阻率,φf ,φi ,φc 分别为三部分水所占 的孔隙比例。R 0 为饱和水岩石的电阻率,而mf , mi ,mc 分别为三项对应的胶结指数。当岩石中含 有烃时,其电阻率变为其中R t 为含烃储层的电阻 率, Swf为存在烃的情况下,自由流体孔隙中的地层 水所占的比例,由此就可以得到地层的含水饱和度 Sw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 ,利用常规测井得到三种 孔隙组分是比较困难的,通过结合岩心分析资料,用 大量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它们的粗略估计 ,如果 核磁测井等新方法能得到较好的普遍应用 ,这一问 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二、三水导电模型及其在低阻储层解释 中的应用
三水导电模型系基于岩石的导电路径是 由自由流体水、微孔隙水和粘土束缚水并联 而成的理论。与传统的导电模型相比 ,新的三 水导电模型极大地改善了测井识别低阻油气 层的能力 ,提高了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精度。该 模型不但适合于通常的砂泥岩地层电阻率解 释并且能很好地描述低阻储层的性良好。图 1 为该区3 - 2 井的一段测井曲线。其中T- Ⅱ 油组厚度28 m ,图中箭头所指即为较典型的低 阻油层段。可以看到,在该目的层,电阻率值较 低,平均值低于0. 6 Ω m ,而同一层段的下部是 孔隙度与其相近的水层 , 电阻率为 0. 3 ~ 0. 5 Ω m ,上部的低阻油气层与低部的水层电阻率 基本相同 ,油气特征很不明显。如果没有新的 认识和处理手段 , 很难将上部低阻部分确定为 油气层。
孤东油田多口井馆陶组纯水层的孔隙度为 0. 33~0. 36 ,电阻率约为2Ω·m。应用前述方法, 求得微孔隙地层水电阻率典型值为0. 1Ω·m ,利 用(5) 式得到等效地层水电导率;再运用前述模 型,解释该油田3 口油基钻井液取心井馆陶组含 水饱和度的结果见表1 (地层电阻率进行过侵入 及围岩校正) 。对比计算的与油基钻井液取心 实测的含水饱和度(见图2) ,用本文模型解释的 结果要比用Archie公式解释的结果效果大大改 善。
第四章05测井

• 2. (双水)体积模型
固体
液体
骨架 骨架
粉砂
干粘土
粘土束 缚水
湿粘土
泥岩
毛管束 可动 缚水 水 烃 自由水
有效孔隙度
总孔隙度
• 3.基本关系式
f
b
S wt
t
b
S wb t
f
S wf t
t
f
b
h
自由水孔隙度; 束缚水孔隙度; 含油气孔隙度; 总孔隙度
第四章 储层参数定量计算
本章主要内容
• 测井解释模型 • 孔隙度的计算 • 含水饱和度的计算 • 渗透率的计算 • 泥质含量的确定 • 测井解释参数的确定
第一节 测井解释模型
一. 模型的基本含义
所谓模型:就是客观事物被认识后,经 过抽象,再组合为易于理解的形象,即 形象化的抽象。模型的建立过程是:
如:纯砂岩水层=砂岩+孔隙(只有水)
水
砂岩 骨架
V=1个单位
1.通式。
考虑一般情况:地层含泥质、孔隙中含油气,那么体 积模型可画为:
含油气 泥质砂 岩体积 模型
砂岩骨架
Vma
泥质 油气
VSVshhsn
水 Sw
V=1
设我们研究的物理参数为X,用
X ,X X X , ,
h
w
ma
sh
分别表
Qv
CEC(1t )G t
t 泥质砂岩的总孔隙度,小数;
G 岩石的平均颗粒密度, g / cm3
CEC 岩石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mmol / g
Qv 岩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 mmol / cm3
测井解释课程设计模板

F=a/φm得a=1.566,m=1.347
4地层水电阻率图版
DETPH与Pw交会图
由图得深度与矿化度关系为y = 2457.1e0.0003x,其平均矿化度为4876.099。通过公式:Rw=3650 Pw0.955+0.0123得Rw=1.109。
四.测井数字处理
一.作业要求
首先将岩心分析深度校正到测井曲线深度,建立测井数
据与岩心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绘制各种解释模型图版,最
后利心归位
伊45井岩心归位成果图
根据测井原始数据,利用卡奔软件把岩心数据按深度画成杆状图,并具有与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相同的纵向比例,然后通过移动杆状图使其与声波时差曲线变化趋势吻合。
三.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1.骨架图版
根据校正后的岩心归位的图提取一段岩心,提取AC.POR数据,利用Excel将其深度一一对应,然后作图如下:
声波骨架图版
2.渗透率模型
粉砂岩渗透率解释模型
砂砾岩.中细沙.粉砂岩渗透率解释模型
3.岩电参数图版
砂砾岩、中细砂岩、粉砂岩I-Sw图版
由I=b/Swn得b=1.0527,n=1.293.
测井解释及成果检验
伊45-1-3成果图
如上图:该井深度为2375-2385段和2390-2398段,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显示孔隙发育,物性良好,自然伽马为低值,自然电位存在负异常,显示其砂岩特性,综合解释其为油层。
测井解释计算常规公式

测井解释计算常规公式
前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测井解释计算中常用的公式。
测井解释是石油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测井数据的解释,可以对油气储层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在测井解释计算过程中,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有效的解释结果。
常规公式
以下是常见的测井解释计算常规公式:
1. 渗透率计算公式:
- Darcy公式:
- Kozeny-Carman公式:
2. 饱和度计算公式:
- Archie公式:
- Simandoux公式:
3. 孔隙度计算公式:
- Neutron Porosity公式:
- Density Porosity公式:
4. 预测方法公式:
- Pickett图解公式:
- Timur-Coates公式:
结论
上述介绍的测井解释计算常规公式是工程师在测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工具。
根据具体的应用和场景,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公式,可以为解释结果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结果。
测井解释模型

测井解释模型
测井解释模型是石油勘探开发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是通过将已测定义的测井数据进行建模、数据分析、地震解释等步骤,利用这些结果来评价油藏的属性、研究其开发成藏的潜力。
它是有效地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油气藏的特征、解释岩性变化、提供生产预测的重要技术方法。
测井解释模型包括井眼层析和绘图分析、岩芯分析和应力测试、地质参数分析和相关反演分析、重要层系拾取和解释、储层岩性描述、相关地球物理技术和测井技术。
井眼层析和绘图分析是测井解释模型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步骤,它的引申目的是评价主要层系储层的性状,成藏潜力,从而可以对油气藏做出可靠的评价和分析。
此外,测井解释模型在钻井工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它可以为钻井设计提供定量的参数,例如地层厚度、地层性质等。
它还可以获得地质情况下油气藏开发中存在的定量参数和集合属性,从而有助于确定有利的钻井方案、进行定向钻井和排层测气判度,从而为油气藏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总而言之,测井解释模型是理解油气藏的最佳技术方法之一,它可以将已经测定了的测井解释转换为有效的信息,为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支持,对勘探开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Microsoft PowerPoint - 水文工程测井(第四章水文测井资料处理)

(二)划分含水层、确定深度及厚度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岩性不同,不同类型的含水 层测井曲线反映的特征也不完全相同。
•常规的测井方法 水文测井方法
扩散法指示出含水层段 流量测井指示出含水层段, 当条件有利时也可确定含水层的深度及厚度。
公式推导
¡如将岩石骨架部分看成是不导电的, ¡岩石中的导电系统可视为束缚水和可动水并联结果 ¡在冲洗带中则为束缚水和泥浆滤液的并联结果。
(48)
(49)
Rw;Rmf—为地层水及泥浆滤液的电阻率; Rwirr—为地层中束缚水的电阻率; Smf,Swm,Swirr—泥浆滤液,可动水,束缚水的饱和度;
各种测井方法在不同类型的含水层上的特征
测井参数 含水层类型
孔隙含水层
视电阻 自然 率 电位
高 有异常
微 自然r 电极
正幅度 低 差
中氢 子指 含数
低
密度 高
声速 高
扩散法 流量 井径 有异常 有异常 缩径
裂隙含水层及溶 低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高 低 低 有异常 有异常 扩径 洞含水层
孔隙含水层
咸水层: 地层水矿化度>2克/升 淡水层: 地层水矿化度<2克/升
¡ 可利用矿化度测井来划分咸水层和淡水层。 ¡ 有效测井方法是视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测井。
ppm=mg/l=103克/升
¡ 70m以上由于砂岩孔隙中饱 和高矿化度地层水,因此测 得的视电阻率很低,几乎和 泥岩的视电阻率值相同。
¡ 在淡水层上自然电位反而出 现明显的正异常。
Swm + Swirr=1
次生孔隙度区分指数
¡ 次生孔隙度区分指数:
测井沉积学的概念及解释模型

A、常规组合测井曲线
① 测井曲线幅度特征 ② 测井曲线形态特征 ③ 接触关系 ④ 曲线光滑程度
柱形(箱形) 钟形 漏斗形 复合形
⑤ 齿中线
⑥ 多层的幅度组合--包络线形态
B、地层倾角测井的微电导率曲线特征
A、常规组合测井曲线
① 测井曲线幅度特征
幅度--指层中点SP值与纯泥岩基线的差值。 渗透性砂岩一般为向左偏的负异常。
① 粒序模型--通常有四种类型
② 不同沉积相带的自然电位曲线特征
③ 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划分沉积相带
① 粒序模型--通常有四种类型
A、正粒序模型:一般为钟形,
即自然伽马向上逐渐增大,而自然
洼1井
1180
义 东2 1井
电位为自下而上由高负偏向低负偏
1430
甚至基线附近变化。
B、反粒序模型:对应于漏斗形 测井曲线,即自然伽马向上逐渐减 小,而自然电位自下而上由基线或 低负偏向高负偏变化。
1240
齿化钟型叠加
1470
漏 斗 型-箱 型 叠 加
D、复合粒序模型:对应于 复合形态的测井曲线,即由 两个或两个以上钟形、漏斗 形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 连续变化组成。
车 古52井
1040
车 古52井
1140
C、无粒序模型:对应于箱 形或平直测井曲线,即自然 电位及自然伽马曲线形状自 下而上不变或只是微齿化。
泥石流
主河道
扇根
辫状河道
扇中
席状砂
扇端
冲积扇环境典型曲线特征
漫堤侧翼
Ⅱ、河流相
相标志:矿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 沉积物具有正韵律特征; 具有“二元结构”(曲流河
) 沉积物构造类型多样、丰富; 生物化石稀少; 泥岩颜色灰绿色、紫红色、杂色等; 粒度资料反映特征的牵引流性质。
测井解释3-测井资料解释基础3-快速解释、统计法解释模型

密度测井 特征:密度值低,密度孔隙度大
中子测井 特征:测井值低(天然气的含H 量<水、油的含H量)挖掘效应
中子伽玛测井 Sg
Jnr
孔隙度测井探测深度浅,因此受泥浆侵入影响大, 当di较大时,以上曲线没有明显的特征,此时最好 结合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
一、为何对油气水进行快速直观解释
1、第一性资料有限(取心--有些井段没有)
2、用解释模型计算So判断地层含油气性,较复杂, 速度慢,曲线上不能给人直观的感觉。
3、用测井曲线定性判断地层的含油气性,不够准 确,多依赖解释人员的经验,易发生误判。
4、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在井场快速给出含油气性 评价,从而产生了该方法。
Rwa Rt Fm • Rt
F
a
(1)、 Rwa0.5与累计频率在水层、油气层都呈线 性关系
水层:直线的斜率低
累计频率:包括本点
油气层:直线的斜率高 在内的点占总点数的 百分比
(2)求RW 将水层重新作图,当累计频率为50%所对应的
Rwa Rw
(3)求SW
Rwa
Rt F
Fm • Rt a1
Sw (Rw / Rwa)n
2、孔隙度曲线重叠识别气层
FS、 FD、 FN三条曲线或者两条曲线同时重叠, 气层的差异较明显。
寻找相应的图件
Dt---Jnr重叠 要求:两曲线的增大方向相反,使 之在油或水层重叠,出现差异的渗透层段则为气 层。
掌握基本的方法、原理、步骤、 重叠时所用的曲线、使用条件、 用途、针对具体的曲线能正确解 释。
不同测井公司、不同测井仪器、不同井别的测井 资料之间存在着不反映地层变化的系统误差,标 准化的目的就在于消除这种系统误差。 (3)、标准化的方法 ①、用直方图、频率交会图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 化处理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Conceptual hydrogeological model把含水层实际的边界性质、内部结构、渗透性能、水力特征和补给排泄等条件概化为便于进行数学与物理模拟的基本模式。
(1)透水边界Permeable boundary渗透性良好的含水层边界。
(2)隔水边界Confining boundary渗透性极差的含水层边界,即法向方向水力梯度(或流量)等于零的边界。
(3)弱透水边界Weakly-permeable boundary 能通过一定流量的渗透性较弱的含水层边界。
(4)已知水位边界(一类边界)Boundary of known water level已知外节点水位值的边界。
(5)已知流量边界(二类边界)Boundary of known flow已知地下水流入或流出量的边界。
(6)混合边界(三类边界)Mixed boundary由已知水位和已知流量边界共同组成的计算渗流场的边界。
(7)定水头边界Boundary of fixed water level水位数值不变的已知水位边界。
(8)定流量边界Boundary of fixed flow流量数值不变的已知流量边界。
1 目的与任务(1)充分收集研究区以往各类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钻孔、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明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2)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概化,使概化模型达到即反映水文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又能用先进的工具进行计算的目的,并最终提交概化的框图、平面图、剖面图及其文字说明。
2.模型概化原则(1)实用性地下水流模拟是一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是它的根本目的。
因此,建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须与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程度相适应,能用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地下水模拟与管理问题。
(2)完整性概念模型必须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实体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动态特征,专业人员既要到现场进行调查,又要广泛收集有关的各种信息,必要时还要补充部分现场调查(包括观测、试验等)工作,详细分析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演变、功能作用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等,以达到对于真实系统全面深入的掌握,保证模型在理论上的完整性,提高地下水流系统模拟的精度。
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的研究

1.1.1 三孔隙度模型 利用声波时差、密度、中子、自然伽马相对值建
立了回归关系式: POR=-6.386·IGR+0.0123·AC-39.091·DEN+0.395·CNL+100.11 1.1.2 密度拟合模型
分析发现孔隙度与密度和自然伽马之间有较好 的相关性,因此,采用密度、自然伽马和孔隙度关系 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孔隙度计算模型:
������������������������������������������������������������������������������������������������������������������������������������������������������������������������������������������������������������������������������������������������������������������������������������������������������������������������������������������������������������������������������������������������������������������������������������������������������������������������������������������������������������������������������������������������������������������������������������������������������������������������������������������������������������������������������������������������������������������������������������������������������������������������������������������������������������������������������������������������������������������������������������������������������������������������������������������������������������������������������������������������������������������������������������������������������������������������������������������������������������������������������������������
常用的测井二次解释方法

常用的测井二次解释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常用的测井二次解释方法。
你知道吗,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测井二次解释就是给地层做一次深入的“诊断”!
比如说,交会图法,哇塞,这就像是给地层的各种特性画一张超级详细的“画像”。
想象一下,把不同的数据点在图上一标,嘿,地层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啦!就像你能通过一个人的表情和行为大概猜出他在想啥一样神奇!
还有最优化方法呢,这可厉害了,就如同一个超级侦探,在一堆杂乱的数据里找出最关键的线索!它能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解释模型,让结果更准确。
比如我们想知道地下某个区域的岩石特性,最优化方法就能大显神威,帮我们精准定位。
还有呢,神经网络方法就如同给地层配备了一个聪明的“大脑”,能够学习和识别各种复杂的模式。
它就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师,能迅速判断出地层的特点。
就拿判断储层的好坏来说吧,神经网络方法能厉害地给出靠谱的答案!
测井二次解释方法可真是太重要啦!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下的秘密,为石油勘探等领域提供关键支持。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些方法,它们真的是超级厉害的法宝!。
水文测井方法分类

水文测井方法分类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水文测井方法分类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水文测井啊,就好比是给地球做体检。
那方法可多了去了,就跟咱人去医院检查有各种各样的项目似的。
先来说说电阻率测井吧。
这就像是在探测地球内部的电路情况,看看哪里电阻大,哪里电阻小。
通过它,咱能了解地层的导电性,这可重要了,就好比你知道了一条路哪里好走哪里不好走一样。
还有声波测井呢,就好像是给地球听心跳。
声波在地下传播,我们就能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判断地层的性质,是不是很神奇?自然伽马测井也不能落下呀。
它就像是个敏锐的小侦探,能探测到地层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这可关系到地层的组成和特性呢。
再说说中子测井吧,这就像在和地层里的粒子们玩游戏。
通过测量中子和地层的相互作用,能得到好多有用的信息。
这些测井方法啊,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用处,就像我们家里的各种工具,有的用来敲钉子,有的用来拧螺丝,各显神通呗!你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方法,我们对地下的情况那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呀!那这些方法是怎么来的呢?还不是科学家们一点点研究出来的,就像我们学走路,也是一步步摸索过来的。
他们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才让我们有了这么多了解地球内部的好办法。
而且啊,这些方法还在不断发展呢!就像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测井方法也越来越厉害。
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神奇的方法出现,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地球内部的奥秘。
那我们普通人为啥要关心这个呢?哎呀,这可关系大了去了!比如我们找水源,建房子,开采资源,哪一样不需要了解地下的情况呀?这些测井方法就是我们的眼睛,能帮我们看清地下的一切。
总之呢,水文测井方法分类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
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能打开地球内部的秘密之门。
咱可得好好了解了解,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呢!你说是不是?。
FX区域马家沟组测井解释模型建立及流体识别

FX区域马家沟组测井解释模型建立及流体识别
马家沟组是华北地区中生代二叠系的沉积层系,在地质勘探中对于研究油气藏、水资
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的研究马家沟组的地质特征,需要建立一个准确的测井解释
模型,并通过流体识别来了解储层中的流体类型和分布特征。
1.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多种因素,通过测井资料的综合
解释来刻画储层特征。
在建立马家沟组的测井解释模型时,首先要进行资料预处理,包括
深度校正、测井曲线平滑、异常点处理等。
然后根据测井曲线数据,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包括双曲线拟合、特征分析、机器学习等。
最后,通过地质核验和井间对比等手段对模型
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和修正。
2.流体识别方法
流体识别是通过测井曲线反演岩石的流体类型和分布特征,常用的识别方法包括双曲
线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模糊综合评判等。
在马家沟组中,可结合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
特征、孔隙度、渗透率等因素进行流体识别。
3.应用实例
以某油田的Q井为例,建立了马家沟组的测井解释模型。
通过核心对比和井间对比,
确认模型的准确性。
然后,采用双曲线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流体识别。
结果显示,
储层中主要分布着轻质烃类和水,其中轻质烃类包括与甲烷、液态烷等,水则分为含盐水
和淡水。
这一发现对于油田的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准确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流体识别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马家沟组
储层的特征,并提高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测井二次解释模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测井二次解释模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建立测井二次解释模型,即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之间的关系,然后应用这些关系进行定量解释和计算机处理。
本文着重讨论了应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建立二次解释模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即单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井资料标准化方法和深度归位的校正。
【关键词】测井;模型;二次解释近年来,中国各油区储量套改一般采用岩心分析与生产资料结合测井资料建立测井二次解释模型,以期在进行测井资料定性和定量解释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满足勘探和开发的要求。
但各油区由于受取心,试油资料和测井资料的限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最终解释模型也各不相同。
1.对储层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校正储层非均质特征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储层测井二次解释结果能否准确反映储层特征意义重大,它决定开发方案的部署与老油田的挖潜对策,有效的方法是用取心井分析化验资料去检验解释结果,油田实验测定空气渗透率与测井解释渗透率对比,其平均绝对偏差4。
8平均相对偏差1,5,其解释精度可以满足开发阶段油藏描述需要。
测井环境如井径,井壁粗糟度和围岩等不可避免地对各种测井曲线产生影响,使测井曲线发生歪曲,至使直接用这些测井曲线难以取得较好的测井解释与数据处理效果。
目前,用计算机对测井曲线环境影响进行自动校正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理论研究或建立数学模型校正软件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在中子,密度与声波孔隙度测井中,声波测井曲线受井眼影响较小,但当扩径严重或井壁极不规则时,声波时差明显增大。
对此,可采用类似密度测井曲线的编辑方法来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编辑。
首先计算出解释层段的声波时差上限值;再采取逐点检验与近似校正的方法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编辑。
感应电导率薄层响应校正的方法是,首先假设井下将地层为层状分布,地层电阻率沿径向变化不大,其沿井深方向呈台阶状变化。
测量的视地层电阻率,地层厚度,围岩电阻率及仪器响应的函数。
根据感应线圈系在井下产生电场的分布规律,可以认为目的层与围岩在井下电场中属于并联关系,即测量的地层视电导率为目的层电导率与围岩电导率的加权和。
水文地球物理测井简介概要

水文地球物理测井简介杨 坤 彪一、有关《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㈠ 有关基本概念1 地下水受重力作用在空隙介质中的运动称为渗透2 将复杂的地下水运动的水流进行宏观概化,不考虑空隙、骨架占有空间和地下水实际运动途径,这种假想水流称渗流。
在渗流场中取一过水断面,面积为ω其中空隙面积为ω′。
通过ω′的实际地下水流量为Q ,则地下水流实际速度(断面ω′上的均值)U=Q/ω′;而渗流速度(断面ω的均值) V=Q/ω V=ω′/ω×U ω′/ω=n 为空隙率3 渗流通过渗流中某点单位渗流途径 长度上的水头损失称该点的水力坡度 J=-(dH/dL )4 直线渗透达西定律将均质砂装入直圆筒中做实验,如图A 得出如下结果:12H H Q K Lω-=Q —流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ω—直圆筒横截面或水断面积(m 2)H 1、H 2—渗流方向相距L (米)的1、2两点的渗流水头值(m ) (H 1-H 2)/L 为水力坡度,则Q=K ωJ V=Q/ω=KJ表明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呈线性关系。
12H H Q K Lω-= 为达西定律5 渗透系数与渗透率达西公式中渗透系数K 数值上相当于水力坡度为1的渗流速度。
渗透系数与空隙介质的结构(n,d)以及水的性质(γ,μ)有关。
232d K nγμ= 忽略水的重率和粘滞性,可把渗透系数作为表征空隙介质本身透水性能的参数。
用K 0表示232nd 0K 称渗透率,只反映空隙介质本身的透水性。
6紊流渗透(非直线渗透)采用哲才-克拉斯诺波里斯基公式表示紊流渗透T Q K J ω= T V K J =K T 为地下水呈紊流时空隙介质的渗透系数。
当地下水内层流与紊流并存时的混合流用斯姆列盖尔给出的公式如图A1mC Q K Jω= 1mC V K J=K C 为混合流时空隙介质的渗透系数。
m 为流态指数(1<m <2) 7裘布依微分方程裘布依研究地下水运动指出,绝大多数地下水流具有缓变流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测井解释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测井资料、识别各类地层和控制含水层的有效工具。
它通过把岩性特征、测井参数和地质结构特征结合起来,以及把水文地球化学参数联系起来,使用户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解释测井资料,进而更好地控制含水层。
水文测井解释模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岩性特征、测井参数和地质结构特征。
岩性特
征部分包括岩石类型、岩性结构、岩性变化,以及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等。
测井
参数部分包括测井曲线,如电阻率曲线、电磁曲线等。
地质结构特征部分包括地层的厚度、倾角、倾向,以及地层的分布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参数与测井参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有效地反映地层含水情况,帮助
用户更好地控制含水层。
水文地球化学参数可以分为三大类:水化学参数、土壤化学参数
和水源化学参数。
水化学参数可以反映水的性质,如水的电导率、PH值、溶解性固体等;土壤化学参数可以反映土壤的组成及其营养状况;水源化学参数可以反映水源的成分及其稳定性等。
总之,水文测井解释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识别和解释测井资料,进而更好地控制含水层,从而提高水文勘探的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