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展望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成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地科学研究,作为深入理解和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关键,其进展对于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评述近年来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进展,包括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土地政策与制度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了解土地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对未来的土地科学研究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监测技术方面,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精度。
这些技术能够获取更为详细的地表信息,为准确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驱动机制。
在研究方法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分类和变化检测转向更为复杂的模型模拟和预测。
例如,基于元胞自动机(CA)和马尔科夫链(Markov)等数学模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模拟和预测。
这些方法能够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研究领域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地理学研究拓展到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内容,也提高了我们对这一复杂问题的认识水平。
然而,尽管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居民、商业、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关键性的任务。
本文将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概述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在农业土地利用和城市土地利用两个领域。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加速,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我国农业用地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保护、农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实施耕地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了耕地保护的范围和任务;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改善了农田水资源利用状况。
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扩张模式、城市用地结构优化等方面。
研究人员提出了新型城市扩张模式,以避免城市土地过度消耗;通过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实现了城市用地效益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部分展望未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应继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红线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土地整治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应加强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实施,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应加强城市扩张规划和管理,避免城市土地过度消耗,并控制城市发展速度。
应加强城市用地结构优化,提高城市用地的效益和资源的利用率。
应加强城市土地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城市用地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还应关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土地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应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化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则是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
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情况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情况1.土地资源总体情况的调查与评价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总体情况调查工作有了长足进展。
国土资源部利用遥感卫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价。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地资源调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土地集约利用与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我国土地集约利用与保护研究成果显著。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短缺和土地利用强度提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地政府纷纷推出土地利用政策,鼓励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方面,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大规模农业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土地利用研究的热点。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协调发展。
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了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
4.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一直是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治力度,推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增强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5.土地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利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条件》等,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特别是《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权的明确和保护,为土地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1.加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2.推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3.促进土地利用科技创新未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需要加强土地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土地资源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新时代下土地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新时代下土地利用的现状与展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土地利用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的现状及未来展望,并提出相关销售策略。
一、土地利用的现状1.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面临巨大压力。
城市扩张导致农田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2. 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效益,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在必行。
大规模农业生产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农业面临着土地利用不足的问题。
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浪费使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成为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土地利用的展望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利用高效农业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农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2.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城市和农村的有机衔接。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
3.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健全土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监管,保护好耕地、林地和草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三、销售策略1. 提供科技支持:作为销售人员,应提供先进的农业科技支持,帮助农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收益。
2. 提供规划咨询:销售人员可以提供土地利用规划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布局。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规划建议,帮助客户实现最大化的土地利用效益。
3. 推广生态保护理念:销售人员可以积极推广生态保护理念,提倡可持续发展。
通过向客户传递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客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摘要】本文旨在概述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和研究挑战。
结论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展望,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
本文旨在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参考,并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未来展望、研究挑战、总结展望、研究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土地利用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兴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有限,但却承载着庞大的人口和经济需求,土地的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
通过深入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研究方法和技术、总结土地利用研究进展,可以为完善土地利用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在我国土地利用研究中,需要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土地利用研究,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1.2 研究意义土地利用研究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利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指导土地规划和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土地利用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地作为生命之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资源利用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滥用过度等问题在土地利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1.农业土地利用现状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土地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业用地也存在不合理利用和乱占乱卖的现象。
耕地占比不足18%,使得中国的耕地资源面临不同程度的利用和保护难题。
此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同时也导致了农业用地的减少和质量下降。
2.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面积的扩大,给城市土地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用地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土地粉碎化现象严重;二是城市周边的非建设用地被非法占用,造成生态破坏。
3.资源型土地利用现状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型土地,包括林地、荒地、水域和矿区等。
然而,这些资源型土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为破坏和资源消耗往往远远快于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再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破坏。
二、土地资源利用前景展望1.科技手段赋能土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为土地利用提供可能性和创新思路。
例如,卫星影像技术可以用于农业作物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物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扩张空间,带来了生态农业的新资源;深度学习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设计。
2.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应当严格限制非法占用耕地、严格管控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加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后期环境管理,降低其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资源型土地的利用上大力推进绿色矿业和绿色林业。
3.土地流转市场化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可以带动土地资源的优化调配,增强土地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实行土地流转税收政策,建立公开透明的流转市场,吸引土地经营者参与。
4.绿色生态化利用绿色生态化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是未来土地利用的重点。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专题 论 述
土 地利用变化研穷t 1 及展望 8 ̄ .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 刘 虹
[ 摘 要] 文综合叙述土地利用 、 本 土地覆被 变化研究的现状 , 并展望 了未来土地变化科学研 究的方向, 以进一步加强我 国的土地变
化 科 学研 究 。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 研 究现状 土地利用 / 土地覆 被变化(U C是全球 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LC ) 和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 因, 已成为地球系统科学 的研究重点。 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 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历史 时期土地覆被变化 的最直接和最重要 的驱动因子 , 因此 ,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及 其趋 势有助 于环 境 和 发 展 的综 合 决 策 。 1国 内外 研 究 进展 11 . 国外研究进展 早在 2 世纪 9 年代以前 , 0 O 开展了一些土地利用 变化的研 究, 例如 利用 Makv随机过程分 析方法对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的分析 , ro 对农业土 地利用方式转化的分析等 。这一阶段 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着眼于土地 利用本身的规划和管理 。 进入 2 纪 9 0世 0年代 ,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逐 渐深化 ,着眼于土地动态的土地利用 , 覆被变化研究引起科学 界的重 视, 分别被“ 全球地圈与生物圈计划 ”IB ) 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 划” ( P和“ G ( P列入核心研究区域( I ) HD 冷疏影 等 ,9 9 , 中 , 19 )其 土地利用 / 覆被 变化 与其它全球环 境变化的关 系是核心 问题 ,而 自然和社会 经济驱 动因 子—— 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被 变化——环境效应系统 的机制是研 究重点( 秀彬 ,9 6。19 年, 李 19 ) 9 5 上述两组织发布 了《 土地利用 / 土地覆 被变化科学研究计划 》 。针对土地利用 , 土地覆被变化 , 该计划提 出了 三个研究重点 : 土地利用 变化机制 、 土地覆被 的变化机 制 、 区域和全球 模型。 1 4年联合 国环境署 N P 9 9 D ) 了以东南亚 为研究 区的“ 启动 土地 覆被评价和模拟”L A 项 目;9 5年 国际应用 系统研究所开展了“ (C M) 19 欧 洲和北亚土地利用 , 土地覆被变化模拟” 研究 ;9 6 19 年美 国开展北 美洲 土地覆被变化 的研究 , 同年 , 欧盟也推 出了欧洲的 L C U C计划 。此外 , 日 本等其他国家和地 区也开展了诸如“ 为全球环境保 护的土地利 用研究 ” 等一系列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项 目研究 ,并且在一些领域 已经 取得 了重大进 展( 李秀彬 ,9 6。这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研 究的特 点是 1 9) 注重 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 ,尤其对气 候变化 和痕量气体排放 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 目的是为理解土 地覆被变化机制和建立全球动态模 型提供依据 。 l 1 . 内研 究进 展 2国 长期 以来我 国进行 了许多 L C U C的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主要是为 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 在土地利用调查 、 规划 、 基础理论研究 、 基础图件编 制和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 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 。 尤其是“ 五” 八 以来 , 农业部 、 林业部 、 国土资源部 、 中国科学 院、 国家海洋局等单位在土地利 用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的分类体系 ; 完成了全国 l 10万的土地利用 、 :0 土 地资源 、 草场资源等系列图件 ; 在利用遥 感和地 理信息 系统技术监测资 源和环境的动态变化方面 ,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例如中国资 源环境宏 观遥感研究 、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等。近十年来 , 我国开展了一 系列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工作重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对 国外研究动 向和研究成果 的介绍 ,即对土地利用 , 土地覆被 变化的国 际研究动 向的阐述以及对土地 利用动 态变化研 究模型研 究方法 的总 结; 第二 、 土地利用 / 土地覆 被变化驱动力研究 以及土地利用 , 土地覆 被的建模研究 ; 第三 、 利用遥感影像对 土地利用与 土地覆盖的监测分析 研究 ; 四、 第 土地利用 / 土地覆被变化研 究的数 据库的构建 ; 第五 、 土地 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响应研究 。 国外相比, 国的土地利用变化研 与 我 究侧重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的研究 。 我 国学者在借鉴 国外相关研究 的基础上 , 了多项研究成果。 取得 刘 纪远等(9 6 在 中国科 学院“ 19 ) 八五” 重大应用项 目“ 国家资源环境遥感 宏观调查与动态分析” 的基础上 , 对中 国的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和 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进行 了大量 的研究 ;南京大学顾朝林教 授与地理所甘 国辉研究员 (9 9 结合城市地 理的研究 , 19 ) 探讨 了城市边 缘 E+地利用变化的驱 动力机制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岳大祥研究 x 员采用景观动态原理对 土地利 用与土地覆被 的驱动 因素进 行了研 究 ; 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 等(0 0 在土地利用 / 20 ) 土地覆 被变化对农业 生态系统影响机理及陆地表层人地系统动力 学方面进行 了研究 ;陈佑 启等 (o o 探讨 自 2o ) 然环境 的变化 如气 候变化 、 生态群落 的变化等在很 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空间格 局 , 人类 的需求及其活动 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影响则是广泛而深 刻的 ; 北京大学蔡运龙教 授 (O 1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 生产带来的影 响研究 , 2O ) 对土地利 用, 土地覆被变化所引起的社会 经济领域问题 以及如何实现土地利用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 了探讨。李秀彬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 傅伯杰 研究员 (0 2 通过对 土地质量 的研 究 , 20 ) 探讨 了土地利用 , 土地 覆被变化 的机制 , 以及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机制。 这些研究活动对于推动 我国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 ,促使我国的土地 利用研究工作与世界全 球变化研究相衔接发挥了积极作用 。 2当前 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21L C . U C动态信息 的获取方法研究 , LC U C研究 目 面l 前 临的最大困难是数据 问题 。 具有 多光谱与多时相 特征的遥感 (s R) 是当前获取 L C 信息的工具。但在实际工作 中 , UC 有一 定误差 , 使得对 常用资源卫星影像( 、 中 小比例尺) 判读结果不尽如人意 ; 另外 , s R 无法正确反映 因权属划拨所引起 的用地类型改变( 该地块物理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一、历史发展中国古代对土地利用已有其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用地制度、土地资源的所在地以及土地利用的利弊等。
而近代土地利用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变化监测和土地资源保护等方面。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土地利用研究逐渐兴起。
政府部门开始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工作,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80年代,土地利用研究逐渐由政府主导向学术机构转移,不少大学、科研院所纷纷开设环境科学或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现状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多学科交叉土地利用研究涵盖了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农业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形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
这一特点使得土地利用研究更加全面,能够从不同领域多角度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问题。
2. 数据化、信息化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研究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各种空间数据和遥感影像能够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和分析手段,使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和可靠。
3. 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逐渐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研究逐渐从过去的单纯资源开发转向了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更多的关注如何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地方特色突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土地利用研究也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比如在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更多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而在西部地区,更多关注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利用。
三、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和重点:1. 提升研究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土地利用研究将更加注重数据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将会在土地利用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土地变化监测、土地资源评价等研究方法也将更加先进和可靠。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分报告
第38卷 第3期2024年3月Vol.38 No.3Mar.,202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2023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2023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土地信息技术研究进展,并结合科技发展需求,展望2024年研究趋势。
研究以“土地开发”(land development)、“土地整治”(land renovation)、“土地整理”(land consolidation)、“土地复垦”(land reclamation)、“全域土地综合整治”(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国土空间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national space)、“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storation)、“污染土地”(contaminated land)、“InSAR”、“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GIS”等主题词进行检索,根据研究内容匹配度,筛选出学术文献99篇,其中中文文献53篇,英文文献46篇。
基于土地科学中土地工程分支学科的定义以及《土地整治术语》的行业标准,并结合筛选出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将土地工程划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4个部分;土地信息技术划分为土地监测技术、土地规划技术和土地管理技术 3个部分。
所选择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农业工程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Land Use Polic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等期刊,遴选文献分布情况见表1。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作者:肖文魁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11期摘要:本文在阐述土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介绍土地利用相关概念内涵和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演进过程,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历史和现状,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加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16引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土地利用强度的不断增加,土地的功能也日益多样化。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人类越来越多地研究土地利用,并对土地的看法不断变化,土地利用也有了不同的含义,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总结和整理现有的土地利用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土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目前对于土地的科学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
从横向角度来看可以从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生态学3个方面来分析[1]。
土地状况的理化性质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工程建设是基于土地的组成和性质,特别是其机械和物理特性。
生态学认为土地是由气候、地貌等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物质及信息的储存库和供应站。
从纵向角度分析,主要是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见解[2]。
马克思认为土地是为经人类开发的自然产物;马歇尔认为土地是自然界为人类在陆地等方面提供的物质和力量;伊利认为土地一词的关注点在于土地赋予的产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瓦格宁根召开了土地评价专家会议,以确定土地定义,并于1976年组织发表了《土地评价纲要》,定义土地是一个由地球地表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且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和展望
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和展望一、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国土空间范围内,按照国家政策和规定,科学制定的对土地利用功能、具体用途、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等方面内容进行规划,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引导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现状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体是城乡规划法,其规定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审核、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则和制度。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与实际不符。
由于存在诸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土地利用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被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等机构随意修改和乱用。
2、群众参与度不高。
尽管城乡规划法强调了民主参与,但实际上,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建议书往往由政府行政机构、规划编制机构等行政部门直接定制,而缺乏公众的广泛参与和表达意见的途径。
3、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以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等经济用地建设为主,占用了农用地的现象。
相应的多种高效利用的规划体系也没有得到建立和发挥。
4、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仍停留在“用多少土地”“建什么东西”的层面上,缺乏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精细的利用领域的研究。
三、展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1、制定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使人类社会的需求、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
2、大力推行科技创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产效能。
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管理措施,依据现代科技,加快土地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推广面向社会大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远程遥感、定点精确管理、数字化智慧管理等事项。
3、加强沟通和合作,尊重相关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建设统一的稳定安全信息系统和横向互联的土地利用价值系统。
4、完善执法体系,加强不正当利益干预和损益平衡的防范和惩治。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土地利用规划与 相关政策的协调 配合不断加强, 为土地资源的合 理利用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持。
遥感技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 GIS技术:支持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 空间分析方法: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土地利用模拟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规划精度和效率 生态优先:强化生态保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绿色发展 精细化:细分土地利用类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汇 报 人 :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在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应用实践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未来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完善政策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技术措施,为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的 制定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前研究不足:缺乏对土地利用规划的长远考虑和整体规划 未来展望: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技支撑,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未来研究方向: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提高规划效率和准确性 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土地利用变化,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类土地数据,实现精细化规划和管理 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土地模型,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和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实 施成效显著
土地利用规划与 生态环境保护相 结合
土地利用规划与 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法 律法规不断完善, 为土地利用规划 研究提供了法律 保障。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地利用技术方法的飞跃。
研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对于提升土地利用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文章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以及相关功能评价辨析,并从多个角度就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展开了探讨,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展;展望1前言随着土地利用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土地利用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
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影响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体系,通常以土地利用功能来表示,即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土地利用方式经历了数次转变,相应地,土地利用功能也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变、从注重生产功能向重视“生产、生活、生态”三维一体功能的转变。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是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功能及其效应。
目前,国内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以满足某种特定的目的为出发点,定性为主,结合定量方法开展。
评价方法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2种,并多以评价土地持续保护或者降低生态风险为前提构建评价体系。
“十二五”期间贵港市发展迅速,人多地少的特点使得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将贵港市作为研究区域,评价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将为土地利用功能评价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也为地方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自身特性、周边环境,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评价该种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这里的环境是一个宏观范畴,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评价的区域可以很大也可以较小,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其本质特征是物尽其用;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在应用中要突出综合性的特点,在评价尺度上要包括空间尺度(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和时间尺度(现状评价、潜力评价尺度)。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第38卷 第2期2024年2月Vol.38 No.2Feb.,202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2023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问题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 )、万方、Elsevier、Springer、ProQuest 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了2023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展望2024 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发展趋势。
通过检索“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土地资源保护”(land protection )、“土地生态”(land ecology )、“土地利用”(land use/LUCC )、“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land assessment )、“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 )、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 )等关键词,筛选出学术文献93篇,其中,中文期刊文献54篇,英文期刊文献39篇。
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地理研究》、《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生态学报》、Land Use Polic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保护、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等方面。
研究主题的细分情况见表1。
1 2023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1.1 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2023年,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以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和空间规划管理和保障制度为研究热点。
土地资源方面,学者尤其关注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与优化路径,以及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与权衡关系。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集约利用成为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本文旨在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概述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阐述其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回顾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历程,总结其主要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及其与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展望土地集约利用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和土地利用理论。
这些理论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地租理论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系统地阐述了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报酬,其大小取决于土地的质量和位置。
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土地使用者有动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土地价格不断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使用者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会更加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
因此,地租理论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经济学上的解释和动力。
土地利用理论也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该理论认为,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地资源的配置、利用方式的选择、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
在土地利用理论中,土地集约利用被视为一种优化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我国土地利用研究是地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主要关注农田利用和区域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等方面。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城市土地利用与农村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土地评价和土地市场等方面。
在土地利用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重要工具。
GIS技术可以方便地获取土地资源信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模拟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准确性。
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实现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监测和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土地利用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失衡、耕地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日益紧迫,土地利用冲突和生态环境风险加大。
未来的土地利用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加强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通过研究土地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探索实现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研究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发展。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
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加强土地利用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监测与评价体系,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效益和风险的及时监测和评价,为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我国土地整治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土地整治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对土地进行改造和调整,以提高土地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土地整治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土地整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明确了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土地整治研究提供了政策导向和支持。
建立了土地整治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我国建立了土地整治的技术体系,包括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理、土地平整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和措施,为土地整治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我国还建立了土地整治的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了对土地整治工作的组织和监管。
开展了一些地方性的土地整治试点和示范项目。
我国在一些地方进行了土地整治的试点和示范项目,通过实践总结经验,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土地整治方法和技术,为土地整治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尽管我国土地整治研究取得了上述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还需要明确。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还相对模糊,需要进一步明确。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实现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土地整治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还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土地整治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创新。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土地整治的效率和质量,如何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改善土地质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土地整治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还需要完善。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还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如何加强对土地整治的组织协调和监管,如何优化土地整治的管理流程和程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我国的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进行规划、治理、开发和保护工作,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土地整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我国加大了土地整治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土地整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见》,明确了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也相继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计划,为土地整治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我国在土地整治的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土地整治技术主要包括土地评价、土地分区规划、土地治理与改良、土地复垦和治理模式。
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和用途,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治理技术和模式,为土地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导。
我国在土地整治实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土地整治项目落地,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提高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水平,增加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鉴于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面临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未来的土地整治研究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深化。
要加强土地整治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协同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保障土地整治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土地整治的科学研究。
土地整治是一门复杂的科学,需要充分运用地理学、农业学、水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和技术。
要加强土地整治的监测和评估。
土地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对其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土地整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要加强土地整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土地整治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可以通过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土地整治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在土地整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土地工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土地工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3-02-23T00:58:12.847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9期10月作者:闫娟[导读]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闫娟聊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摘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技术手段是土地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
本文从土地工程的特点出发,分析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并对我国未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1 土地工程学概述土地工程指的是通过整治农田数量或者对土地根据其地形地貌做出具体的利用规划,以便提高土地质量和数量的过程、我国土地资源多种多样,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将成为保护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主要手段。
1.1 土地工程的特点土地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环境有较大影响;工作条件复杂;一般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较长,投资多,兴建时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进行;公众参与性强;土地工程类型多、面广、量大;土地工程类型多,涉及内容广,项目工程的实施目的与施工内容及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建设项目投资来源渠道多,建设资金构成成分相对复杂。
2 土地工程类型 2.1 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工程非农用地是指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于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大、中、小城镇,工矿区,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
非农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功能,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建设用地整备工程建设用地整备工程中的整治工程,主要指通过一定工程、生物或技术手段,使海域、沼泽或土质难以为建设用地所利用的土地达到建设用地的标准。
例如,荷兰、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填海造地工程,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作为建设用地,需要围堰、基槽清淤、基坑填沙、填砂等工程;沼泽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较低,当作为建设用地开发时,要注意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土
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土地
利用问题,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将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一、土地利用研究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能力显著提高。
国家制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资源进
行了全面勘测,并建立了土地监测体系,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全面动态监测和分布分级调
查。
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相继出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分区
规划等多层次的规划体系,为土地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3.土地利用政策法规日益健全。
我国陆续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4.土地利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内容逐步拓展至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评价、城市扩张与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
关于土地利用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5.土地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逐
渐提高,土地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二、未来土地利用研究发展方向
1.加强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需要,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更好地把握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研究。
未来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建立
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保障土地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利用结构也将发生
较大的变化。
未来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深入探讨城市化对土地利用
的影响机制,为城市化进程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5.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未来需要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研究,深入探讨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资源监测与评价、规划与管理、变化及影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只有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和方法手段,才能更好地应对土地利用面临的新挑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土地利用决策支持。
相信在中国土地利用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土地资源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