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迢迢牵牛星》的创作背景、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迢迢牵牛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高雅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迢迢牵牛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审美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相关参考资料。
3. 诗歌全文及其注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迢迢牵牛星》的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等。
(2)解读诗歌中的情感,如相思、离别等。
(3)探讨诗歌的哲理,如人生、命运等。
5. 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诗歌的语言美,如对仗、比喻等。
(2)欣赏诗歌的韵律美,如平仄、押韵等。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所表达的美感。
7. 小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迢迢牵牛星》。
8. 板书设计《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诗歌解析、艺术特色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迢迢牵牛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迢迢牵牛星》的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迢迢牵牛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迢迢牵牛星》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难点:1. 诗歌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把握。
2. 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迢迢牵牛星》的背景信息。
1.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探讨题目中的“迢迢”和“牵牛星”的含义。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2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鉴赏4.1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介绍其鉴赏方法。
4.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深入解读《迢迢牵牛星》。
5. 情感体验5.1 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迢迢牵牛星》。
2. 结合课内学到的知识,分析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1. 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迢迢牵牛星的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一、乐府诗简介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这些乐章、歌词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题材内容分为两类:抒写失志和伤时之感;写相思离别之情,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诗歌原本无题目,一般拿每首诗的第一句作题目。
它的艺术成就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刘勰在《文心雕龙》说它是“五言之冠冕”,钟嵘说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创作背景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
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
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
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
《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
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
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
《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
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三、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传说)分别是、、。
四、了解并能简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五、给下面的字词注音和释义:迢迢:皎皎:纤纤:擢:札札:杼:章:涕:零:去:几许:间:脉脉:六、诗句赏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诗运用了修辞手法。
“终日不成章”运用了修辞手法。
“泣涕零如雨”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了织女的情感。
七、试分析诗中织女的形象。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3、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理解本诗的主旨情感,认识叠音词的作用,感受诗歌的节 奏韵律,完成“训练学生朗诵的技能”这一教学目的; 2、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情感与价值观:1、体会本诗女主人公因爱情受阻的痛苦和哀怨的情感;
B、品味叠词
好,这首诗歌很美,不仅美在其内容和节奏上,还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使用叠词,那
诗中用了哪些叠词?分别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
小组讨论:诗中用了哪些叠词?分别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找出叠词,从音韵、内容
和情感方面思考)。(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作点拨,如:“教室很静”与“教室里静静的”对比
本课重点:1、理解诗歌主旨和情感,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2、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本课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四、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全班按座位分布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四人一个 小组,讨论时,组员在小组长的组织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讨论过程包括:资料搜集、整 理观点、发表观点和总结观点等),然后再自由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由同学和老 师进行客观评价 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p;ct=134217728&lm=-1&word=青青河边草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对了,是琼瑶的《青青河边草》。 问:其实《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一首诗叫《青青河畔草》。大家读过《古诗十九首》吗?(稍 停)好,既然大家对《古诗十九首》都不是很了解,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诗十九首》。 介绍《古诗十九首》:PPT 展示“看一看”、“记一记”; “看一看”:
17.《迢迢牵牛星》导学案学生版+答案
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案(201801101)课题:《迢迢牵牛星》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叠词手法的巧妙运用,了解叠词的音韵美。
同时对互文手法有一定的掌握。
2.分析作者以旁观者身份用不同视点观察牛郎织女夫妇写作手法的妙处。
分析织女的形象,深入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陶冶情操。
3.运用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把握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分析诗歌当中的织女的形象。
对比不同诗人笔下牛郎织女的不同。
三、学习过程:(呈现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巩固拓展—总结评价)四、学习方法:诵读、交流五、时间分配: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展示,点拨:六、学习内容:(一)知识链接:《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文选》;原本无题目,一般拿每首诗的第一句作题目。
题材内容分为两类:抒写失志和伤时之感;写相思离别之情。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抒情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五言诗成熟,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课前预习迢迢..(音;义)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音)擢.(音;义)素手,札札..(音;义)弄机杼.(音;义)。
终日不成章.(),泣涕.(义:)零.(义)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义 )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音:),脉脉..(音:;解释:)不得语。
(三)自主学习1.明确朗读节奏:五言的朗读节奏一般分为“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试断读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把握全诗:本诗写了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苦,抒发了中男女恋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的强烈愿望。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读懂全诗,并体会诗中情景交融之美。
2、《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思念之情。
3、叠字的作用及背诵全诗。
【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内容】【基础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迢迢..河汉女( jiǎo )擢.素手( zhuó)弄机杼.(zhù)..牵牛星( tiáo )皎皎泣涕.零如雨( tì)盈盈一水间.( jiān )2、解释重点词语::擢发难数(拔下)过蒙拔擢(提拔)擢素手(伸出)泣涕涟涟感恩涕零涕泗横流泣涕零如雨(泪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遥远。
皎皎:明亮。
河汉:银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擢:举起、摆动。
素:白。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整幅的布帛。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去:离。
几许:多少。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清。
间:隔。
脉脉:含情相视而不语。
)【文本解读探究】1、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乞巧。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天衣。
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乞巧”的习俗。
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形成了。
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
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針,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2、具体研习,突出难重点(1)首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诗意:仰望星空,远远地看到了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视点:站在地上,仰望天空修辞手法:互文(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
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迢迢”“皎皎”互补见义。
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也并非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
)问题:这首诗的意象就是一个人,她就是织女。
为什么用“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与前面的“星”重复,又不押韵,而且河汉女还引起下文人物的活动和情态。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迢迢牵牛星》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相关文化知识。
(3)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2)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诗歌的韵律特点和艺术手法。
(3)诗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典故和意象的理解。
(2)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心路历程的分析。
(3)对诗歌进行鉴赏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迢迢牵牛星》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从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欣赏诗歌。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5. 诗歌评价:(1)让学生从创作背景、作者心路历程等方面评价诗歌。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
2. 写一篇关于《迢迢牵牛星》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
《迢迢牵牛星》 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迢迢牵牛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迢迢牵牛星》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熟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大意。
3、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4、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理解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1)对诗歌中含蓄深沉的情感的领会。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
2、赏析法:对诗歌的语言、意象、艺术手法等进行赏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探究法:对于诗歌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迢迢牵牛星》出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诗的第一句作题目。
2、背景介绍牵牛和织女本是天上的星宿,在传说中,他们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故事。
此诗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子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遭遇。
五、诗歌原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六、诗歌解读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形容遥远,“皎皎”形容明亮。
这两句诗开篇就描绘了遥远的牵牛星和明亮的织女星,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形容女子的手细长柔美,“擢”是伸出的意思,“素”指洁白。
“札札”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这两句描绘了织女伸出细长洁白的手,不停地摆弄着织布机。
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指布帛上的纹理,这里指织女织的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成一块布,她哭泣的泪水如雨般落下。
这句诗表现了织女的愁绪和悲伤。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河汉”指银河,“去”指距离。
《迢迢牵牛星》设计教案
《迢迢牵牛星》优秀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迢迢牵牛星》的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迢迢牵牛星》。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通过学习《迢迢牵牛星》,让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迢迢牵牛星》的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美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2)掌握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牛郎织女传说。
(2)引出《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迢迢牵牛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让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迢迢牵牛星》的意象和寓意。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小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给予评价。
3. 学习成果:通过测试或提问,检验学生对《迢迢牵牛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展示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图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迢迢牵牛星》 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迢迢牵牛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熟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理解诗歌的大意。
3、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4、学习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题。
(2)体会诗歌中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等手法的运用。
2、难点(1)感受诗歌中深沉的情感,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
(2)品味诗歌含蓄、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艺术魅力。
三、知识链接1、《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
这些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2、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传说。
传说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擅长织布;牛郎是人间的贫苦孤儿,勤劳善良。
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相识相爱,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儿一女。
然而,天庭的王母娘娘知道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上。
牛郎披上老牛的皮,带着儿女追上天去。
王母娘娘在他们之间划出一道银河,使他们相隔两岸。
只有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搭成鹊桥,他们才能相会。
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四、朗读诗歌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迢迢(tiáo tiáo)擢(zhuó)素手札札(zhá zhá)杼(zhù)盈(yíng)脉脉(mò mò)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三读诗歌,读出情感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调哀怨,要注意读出牛郎织女相思不得相见的痛苦和哀怨之情。
《迢迢牵牛星》设计教案
《迢迢牵牛星》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迢迢牵牛星》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迢迢牵牛星》。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提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七夕节及其寓意,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3)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迢迢牵牛星》的韵律、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诗歌内容、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课件。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古代诗歌、文化背景等资料。
3. 练习题: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迢迢牵牛星》的配乐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诗歌解析: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文化传承:介绍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如乞巧、观星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 对比分析:选取其他描写牵牛星的古诗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描绘手法。
七、课堂互动1.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迢迢牵牛星》的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迢迢牵牛星》设计教案
《迢迢牵牛星》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迢迢牵牛星》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创作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
(2)体会诗人对爱情、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
(3)创作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浪漫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增强课堂活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迢迢牵牛星》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学生准备:预习《迢迢牵牛星》,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教学资源:课件、图片、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典音乐,营造浪漫氛围。
(2)展示牵牛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牵牛星的传说。
(3)简介《迢迢牵牛星》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迢迢牵牛星》,感受诗歌的韵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中的意象。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歌中的生僻字词。
(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爱情观。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尝试创作以牵牛星为主题的诗歌。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17【教学设计】《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迢迢牵牛星》是编排在粤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四个课题,《汉魏晋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歌是诗人真情实感的咏唱,是心灵对现实的应答。
《古诗十九首》映了时代的动荡,社会的乱离。
《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织女的相思之苦,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互相交流诗歌的意思;2、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2、学生朗读诗歌,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五言诗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欣赏图片并请学生讲述他们所了解到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并由我来详细地向学生交代故事的起源、发展,最重要的是突出这样一个常识让传说与课文有了紧密的切合点,牛郎和织女是因为王母娘娘的一根发簪化成的银河而相隔两地,不得相见,后来真情感动天地,遂允许二人七月七日相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
汉无名氏作。
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南朝梁萧统将其所收集,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
生命短促、人生无常为主要主题,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
2、背景介绍:《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高中语文 4.17.1《迢迢牵牛星》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4.17.1《迢迢牵牛星》学案粤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的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思念之情。
3、叠字的作用二、教学时数: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很喜爱诗歌,背了不少的诗歌,也了解了诗歌的一些知识。
那你认为我们背诗学诗的目的是什么呢?欣赏诗歌精炼含蓄的语言,欣赏诗歌新奇美妙的想象,欣赏诗歌图画般美丽的意境,欣赏诗人真挚动人的感情,在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同时,我们从中收获精彩的语言,收获美丽的诗意,收获或浅或深的感动,从而提升我们做人的层次。
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诗,他的文学趣味也就会低下。
”所以同学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背诵这样肤浅的层次上,我们要努力走进诗歌,动脑去采撷、去收获。
希望同学们在这堂课上勤于动脑,满载而归。
同学们,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迢迢牵牛星》(二)、学习1、我们今天学习《迢迢牵牛星》。
请哪个同学来背这首诗。
2、请你来回答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3、你认为怎样阅读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感情?要准确理解一首诗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除了品味语言、了解诗的背景等之外,还得学会抓住诗中的意象。
意象听去陌生,其实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就是诗中的人物,或景物。
如刘禹锡的《秋词》,当中的意象就是晴空、一鹤。
晴空湛蓝,鹤冲云霄,这景色多美呀。
再加上诗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语句,我们就知道这首诗诗人要抒发的感情是(对秋天的赞美热爱之情。
)4、这首诗选自何处?(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诗的名字,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演义开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
古诗十九首大都抒发了那个时代离家在外的游子和守候在家的思妇的感伤之情。
【高中】高中语文第17课迢迢牵牛星导学案无答案粤教版必修1
【关键字】高中《迢迢牵牛星》【相关知识】《迢迢牵牛星》选自,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梁代萧统,原本无题目,一般拿每首诗的第一句作题目。
题材内容分为两类:抒写失志和伤时之感;写相思离别之情。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抒情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五言诗老练,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朗读指导】五言的朗读节奏一般分为“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课前预习【识字注音】迢迢:注音解释:皎皎:注音解释:纤纤:注音解释:擢:注音解释:札札:注音解释:弄机杼:注音解释:盈盈一水间:注音解释:脉脉:注音解释:◆学习过程一、整体把握。
(一)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绘出诗歌的图解吗?(二)她的思念深吗?有何为证?二、研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1.形象塑造。
(1)读完全诗,你觉得自己心目中的河汉女是什么形象?(2)诗人是怎样刻画出这样的形象的?(提示: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小结:塑造人物形象其实很简单——2.叠词的使用这首诗歌很美,不仅美在其内容和节奏上,还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使用叠词,那诗中用了哪些叠词?分别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找出叠词,从音韵、内容和情感方面思考)。
叠词的作用叠词的表达效果【诗歌小结】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诗歌主要写了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
那么作者真的只是单纯的来告诉我们牛郎与织女之间的案情悲剧?实际上作者要借这一故事又有什么真正的目的呢?(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三、巩固扩展(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3)六、考试常见题型及答案 (4)七、预习检测答案 (6)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迢迢牵牛星》,我们要理解诗歌中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感受古人对于爱情的纯真向往和执着追求。
同时,我们要掌握诗歌中的基本词汇和修辞手法,学会欣赏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此外,我们还要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古代文化中对爱情的看法,进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最终,我们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迢迢牵牛星》是一首描写____________(如:神话故事、爱情故事等)的古诗,它出自____________(如:《古诗十九首》等)。
2.诗中“迢迢牵牛星”的“迢迢”一词,意思是____________。
3.“纤纤擢素手”中,“纤纤”用来形容____________,“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皎皎河汉女”中,“河汉女”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A.嫦娥B.织女C.女娲D.瑶姬2.“盈盈一水间”中的“一水”指的是?A.长江B.黄河C.银河D.溪水三、简答题1.请简述《迢迢牵牛星》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诗中的“泣涕零如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你认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牛郎织女相思之情的诗句是哪一句?为什么?三、全诗译文《迢迢牵牛星》的译文如下:在银河的东南边,牵牛星遥挂夜空。
在银河的西边,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摆动着细长而白皙的双手,正在织布机上札札地织着布。
然而,一整天过去了,她也没能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了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脉脉地相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如需了解更多有关《迢迢牵牛星》的内容,可以查阅古诗文网或古诗文赏析辞典。
《迢迢牵牛星》的导学案
茅石中学三段式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
教学目标:古诗表达思念的常用意象
设计与预习
一、
中国情人节是哪天?怎么来的?
请学生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朗读
三、读诗要弄清抒情主人公,抒的是什么情。
本文抒情主人公是谁?抒的是什么情?
三、四合作与展示
分句分析
第一二句:
第三四句:采用什么方式写织女?
1、外表:。
请问:假如你要表现一个人美丽,你会怎么写?
现在学到了这个技巧,再要你写一个性格很粗暴的人,你会怎么写。
(眉毛粗、竖)
2、动作描写:擢和弄,描写了一个劳动场面,表现了织女怎样的特点?
第五六句:最会织布的织女为什么会“终日不成章”?
什么原因导致织女“魂不守舍,心绪不宁”?
第七至十句:“那浅浅的银河,定然不甚宽广”,跟第一句“迢迢”是否矛盾?
为什么不能相见?因为有人干涉。
表现了织女怎样的感情?
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还有理由来解释,但是明明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令人刻入骨髓。
检测与拓展
五、分析六个叠词的作用。
增强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又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六、学生思考:本诗主要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情景交融。
〖2021年整理〗《迢迢牵牛星》优教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优教导学案一、相关知识:《迢迢牵牛星》选自《ò;解释:含情相视而不语)不得语。
本诗写了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苦,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恋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四、艺术特色:叠词的使用本诗十句之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它们分别表现什么?有什么效果?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修美,“札札”是写机杼声之繁忙;“盈盈”是写银河水之清浅,“脉脉”是写相视含情之态。
(叠词的作用)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叠词的表达效果)五、拓展延伸(一)读下面一首宋词(《》),从思想内容、诗词立意、艺术特色比较与《迢迢牵牛星》的不同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参考观点:1、从思想内容方面来比较赏析:《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
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
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对牛郎织女进行深情的慰勉,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
2、从诗歌立意方面来比较赏析:《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
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
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意新颖,境界高绝。
3、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鹊桥仙》则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读懂全诗,并体会诗中情景交融之美。
2、《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思念之情。
3、叠字的作用及背诵全诗。
【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内容】【基础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迢迢..河汉女( jiǎo )擢.素手( zhuó)弄机杼.(zhù)..牵牛星( tiáo )皎皎泣涕.零如雨( tì)盈盈一水间.( jiān )2、解释重点词语::擢发难数(拔下)过蒙拔擢(提拔)擢素手(伸出)泣涕涟涟感恩涕零涕泗横流泣涕零如雨(泪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遥远。
皎皎:明亮。
河汉:银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擢:举起、摆动。
素:白。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整幅的布帛。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去:离。
几许:多少。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清。
间:隔。
脉脉:含情相视而不语。
)【文本解读探究】1、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乞巧。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天衣。
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乞巧”的习俗。
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形成了。
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
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針,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2、具体研习,突出难重点(1)首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诗意:仰望星空,远远地看到了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视点:站在地上,仰望天空修辞手法:互文(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
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迢迢”“皎皎”互补见义。
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也并非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
)问题:这首诗的意象就是一个人,她就是织女。
为什么用“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与前面的“星”重复,又不押韵,而且河汉女还引起下文人物的活动和情态。
)(2)三至六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诗意: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札札地正在织布。
一整天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见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
视点:转移到天上--银河之畔问题:织女是天上最能织布的人,而且那么忙碌,却织不成一匹布?(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织女内心悲痛之情溢于形外。
)(3)七至十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意: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相距又该有多远呢?清清浅浅的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相望,不能互诉衷肠。
视点:从织女的角度写。
问题: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
反问的语气,表现了怨恨、痛苦的感情。
)3、本诗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以牵牛、织女两星为题,借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织女星的相思之苦,形象的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课堂基础练习】叠音词的运用: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水流的形态,“脉脉”是写相视之神态。
表达效果: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导学案作者简介品味成功的艰辛——王海桐王海桐,198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2001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
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以及蔡志忠漫画等。
她最欣赏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教育时常说的话: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识记知识必备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双钳.(qián)(2)懵.懂(měnɡ)(3)沙砾.(lì)(4)尴尬..(gān gà) (5)攥.住(zuàn) (6)逡.巡(qūn)(7)浑浑噩噩.(è) (8)呓.语(yì) (9)恬.静(tián)二、用准词语(二)词语解释1.词义理解(1)刻骨铭心:形容感受极深,永远不忘。
(2)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了下去。
(3)桀骜不驯:桀骜,性情暴烈,倔强;驯,驯服。
性情凶暴,不服管教。
(4)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
(5)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6)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形容不知如何是好。
(7)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
(8)海市蜃楼:比喻虚无缥缈的或虚幻的事物。
(9)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
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从不分离。
2.辨析正误在这次比赛中得了冠军,他围着赛场狂奔着,呼喊着,那得意忘形....。
....的样子,让大家都有些啼笑皆非辨析:“啼笑皆非”意思是让人哭笑不得,原因是遇到了“尴尬事”,此处不合语境。
探究文本研读应用体验之旅(时间:40分钟满分: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螃蟹.(xiè) 逡.巡(qūn) 拙.劣(zhuó) 懵.懂(měnɡ)B.呓.语(yì) 呜咽.(yè) 恬.静(tián) 惩.罚(chěnɡ)C.豁.然(huò) 刹.那(shà) 攥.住(zuàn) 干瘪.(biě)D.希冀.(jì) 挫.败(cuò) 诠.释(quán) 横.行(hénɡ)解析:A项,“拙”应读zhuō;B项,“惩”应读chénɡ;C项,“刹”应读chà。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沙砾幼稚芭蕾舞海市蜃楼B.拨河绚烂爆米花只赚不赔C.枷锁灌木辩论赛云淡风青D.植根悬念实验班跌跌踵踵解析:B项,“拨”应为“拔”;C项,“青”应为“清”;D项,“踵踵”应为“撞撞”。
答案:A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________与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路历程。
②这些青春之歌中的________,却是我们身体中无法磨灭的年轮。
③世事尘嚣,尤须心灵________,置身于人才济济的理科实验班,面对着更加残酷的竞争,但求能宁静地面对上苍。
A.固执旋律恬静 B.偏执韵律平静C.固执韵律平静D.偏执旋律恬静解析: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偏执:偏激而固执。
旋律: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恬静”比“平静”词义更丰富。
答案:D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虽然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由于我是个拙劣的小偷,使我无辜的母亲不经意间受到连累。
C.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着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D.这种压力,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强大,以致我在高考模拟中发挥失常。
解析:A项“虽然”改成“即使”;B项“由于”或“使”去掉一个;C项“传来……的声音”是一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语病。
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A.④②⑤①⑥③B.④⑤③②⑥①C.⑥⑤③②①④D.②⑤④③①⑥解析:A项,④句承接上文“北方”。
②句具体写“瓢泼大雨”。
⑤句写“瓢泼大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变化的特点。
①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
⑥句③句续写“雨”“晴”变化的特点,③句解释⑥句。
答案:A二、阅读鉴赏(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曾柱①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这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
鸟们是乡村的大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
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籽,唤.醒牛马....。
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一族还....,唤醒房屋...,唤醒村庄....,唤醒树林....,唤醒道路是乡村一族,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
在接近最乡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时,我们会习惯地用城市的口吻说:那些乡村老大。
②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
记得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
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
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
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
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
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
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
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③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
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
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国画简墨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
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④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
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
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