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全面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佛教的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2.教学难点: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的背景和影响;魏晋南北朝科技成就的特点和意义;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的独特性;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兴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框架,认识该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2.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和解读历史文献,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文化特色。

3. 历史理解:学生能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5. 人文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

该时期的文化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分析科技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括历史地图、科技文物图片、文化作品等)。

教材配套的历史小故事和案例。

网络资源(如相关纪录片片段、学术讲座视频)。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或文化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问题探究法: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讲解与讨论结合法: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教学过程展示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如农具、天文仪器)和文化作品(如书法、绘画)的图片。

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些科技与文化成就?它们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新课教学1. 科技成就农业技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具改进和耕作技术,如曲辕犁、翻车等。

数学与天文:讲解该时期的数学成就(如《九章算术》)和天文观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

结构图示:```科技成就├──农业技术│├──农具改进│└──耕作技术├──数学│└──《九章算术》└──天文└──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2. 文化特色书法艺术: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及其代表人物(如王羲之)。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科技成就主要讲述了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及科学家祖冲之所获得的成就;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了书法、绘画、雕塑、文学等方面的发展。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感受古代科技文化的高超水平,树立文化自信;学习科学家、艺术家身上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 通过学习本课,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特征内在的联系,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唯物史观)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龙门金刚》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视频当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我国石窟文化之美。

石窟文化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佛教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还孕育出了怎样辉煌的科技与文化呢?(二)新课讲授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简介:贾思勰,北魏到东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

贾思勰曾任郡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①《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②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④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科技和文化发展;2.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化领域及其代表人物;3.能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发展;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

三、教学难点1.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特点;2.掌握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次课的内容,那时我们学习到了哪个历史时期?它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2. 讲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发展(15分钟)1.引入:“科技兴则国强,科技弱则国弱。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有多大?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2.讲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农业:南北朝时期,有些人开始尝试新的耕种方法,比如,使用农具来给田地松土,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南方出现了新的作物,比如,茶叶、柑橘、桑树等,这些作物逐渐被种植到其他地方,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商业:南北朝时期,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蜀地出产的锦缎和江南的丝绸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市场,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上最好的织品;–建筑:当时出现了楼阁式的寺庙建筑,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逐步开始采用了砖石等新的建筑材料。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开始在塑造石刻、毛笔书写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进展。

3. 讲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25分钟)1.引入:科技可以带来生活的美好改变,文化亦是如此,那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变化?2.讲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世说新语》、《酉阳杂俎》等。

此外,那个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文学学派“永乐大典”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对于后世的文化影响至今仍不可忽视;–艺术:在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创作了大量的雕塑和壁画,尤其是以麦穗、莲花、青石等作为材料的雕塑,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形态和美感;–书法:作为中国独有、有着自己独特美学体系的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达到了较高的成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包括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本课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素材: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4.学具: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分别从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进行阐述。

3.操练(10分钟)针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本课主要内容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弘扬中华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科技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加深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理解。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重点难点】重点:1.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2.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王羲之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帖,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由于王羲之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领略这段历史的风采。

新课探究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图片链接】右图【具体解读】贾思勰,汉族,生活在北魏末期和东魏时期,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和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齐民要术》【史料链接】材料一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材料二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引用古书156种,引用《诗经》30多条。

注重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农,注意收集农谚,引用农谚30多条。

材料三亲自参加生产实践,并耐心细致地观察。

【问题探究】《齐民要术》是一部什么书? 历史地位如何? 贾思勰成功写成《齐民要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二)科学家祖冲之1.祖冲之生平。

祖冲之(429~500年),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家、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祖冲之的成就。

(1)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指出他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①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

②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

③他设计制造的水碓( dui)磨,能同时舂米、磨面。

④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 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⑤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声、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2)引导: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前面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和数学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和雕塑也很有特色。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1)提问: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书法和写字是一回事吗?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末年。

书法和写字不完全是一回事。

(2)提问:魏晋时期,书法字体有哪些变化?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过渡: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雉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开始流行,而且这一时期书法家辈出,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2.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50岁时所书。

全篇运用篆、隶、章草的笔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表现,全文有二十个“之”字,都加以变化,无一雷同。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性内容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的引入和故事性的讲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这些科技与文化成就?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部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部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20 课内容,本课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离、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这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上乘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本课的知识内容关系相对松散,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把握,通过人物的身上具备的精神和时代特征把三个子目联系在一起。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历史时间虽较短,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史料分析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

同时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如农学、数学、书法等,综合性较强,通过补充一些视频也比较有趣,学生会相对较感兴趣,但也会导致学习的深度不够,需要增加一些探究和小组讨论环节。

【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等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增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视频《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师引导: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2.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3. 文化艺术的繁荣,包括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的进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风貌,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事物,对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图片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故事等,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1、复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贡献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著《缀术》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 农学家著《齐民要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一、祖冲之和圆周率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终于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教学难点: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4.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用于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4.分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多以故事性为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和文艺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教材主要围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展开,包括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为学生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深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场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成就,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其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时期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时期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以及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历史七上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做?【巩固检测迁移运用】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选择题:1.东晋时期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顾恺之2.讲解员说:“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你认为这本书是A.《天工开物》B.《水经注》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3.当某学生利用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时,我们说这位学生正在模拟哪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A.张仲景B.华佗C.蔡伦D. 祖冲之4.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学生完成课后检测练习,教师矫正反馈。

所学知识巩固检测,迁移运用。

板书设计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文化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绘画及雕塑等。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文化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教学重点】《齐民要术》、圆周率。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

【教学过程】开门见山,直接解读课题来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方法指导一:第1问的知识有点零散,而且内容有点多,注意提醒学生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方法指导二:本课讲了两个人物和他们的贡献,可让学生设计“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表”,将二人的成就分类归纳,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让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一个整体把握。

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上)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上)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上)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传授目标1、议决传授和阅读使学生明白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身分;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汗青事实。

2、领会科学与文物代价,培育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纳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进步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传授重难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是本课的重点。

科学家祖冲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传授历程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先容贾思勰。

是北朝贾思勰曾任郡太守,特殊重视农业生产。

他整理旧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收罗民间歌谣谚语,吸取农民的生产阅历,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裕了这些阅历。

2、《齐民要术》贾思勰(xie) 撰写的《齐民要术》(“齐民”即布衣,“要术”指重要的计谋﹑要领。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阅历、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要领,详细先容了季候、气候、和不同泥土与不同农作物的干系,夸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shāng],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议决培育实生苗、扦[qiān]插、嫁接等要领,培育优良品种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成长产生有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能,内容十分丰裕。

贾思勰夸大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纪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能和工具;还发起了多种谋划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这些阅历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质料研读(p.97)想一想: 为什么贾思鳃夸大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贾思鳃在《齐民要术》中,教诲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士壤的条件来举行农业生产。

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干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计)地利(土地环境),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纪律),劳而无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在本领域的突出成就,以此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农业技术、书法艺术、数学历法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发展概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2.通过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的事迹材料的讲述,激励学生、砥砺意志、奋发图强、勇于实践。

3.通过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
【教授新课】
1.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的生平
展示祖冲之的图片,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讲述祖冲之的生平?
(2)祖冲之的成就
①刚才我们提到了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1)祖冲之自幼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古文和数学,尤其喜爱科学技术。

他注意学习古人的研究成果,但不迷信古人,他注重实践,总是通过实践来检验书本知识,也检验自己的某些设想是否正确。

由于他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科学家。

(2)学生看书,归纳祖冲之的成就:
①数学:圆周率和《缀术》。

天文学:制定了《大明历》;祖冲之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的结果比
较,只相差50秒。

机械:水碓磨。

②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求得比较准确的圆周率,那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播放“割圆术”的
讲述: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精确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直到1 000年以后,西方科学家才得出一个同样的数值。

③动脑筋: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答案一: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

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的精神。

答案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广博的知识和突出的贡献。

答案三: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以自己的努力探索和创新精神来获得这个世界承认,而不是靠其他。

……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学方面,除了数学以外,农学方面也取得很大成绩。

其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杰出的代表。

2.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的生平
展示贾思勰的图片,请同学们展示收集贾思勰的资料。

(2)成就:《齐民要术》
指导学生阅读第90页本目的内容,提出问题:
①“齐民”和“要术”的含义是什么?《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
①“齐民”指平民百姓。

“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

其中心与出发点在农业。

属于农业科学。

②《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种植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③展示教材第90页的材料研读,提出问题: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3)意义
提出问题:《齐民要术》有什么特殊意义?
《齐民要术》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而且《齐民要术》还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它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①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
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很大成就,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时期书法艺术取得很大成就?
②主要代表人物:钟繇的书法艺术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展示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提出问题:你知道这是哪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钟繇的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时,钟繇书法作为书法的标准书体。

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的杰
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讨论并总结魏晋时期书法作品的特点:出现了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以及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从课本中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

北魏魏碑
通过思考、讨论得出魏碑的发展说明了民族的交融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绘画:顾恺之
播放《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图片,提出问题:
①顾恺之的绘画题材有哪些?
②顾恺之的画有什么特色?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概括出这一时期绘画艺术“以形写神”以及承上启下的特点。

③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过渡:刚才在讲到顾恺之绘画题材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了山水人物,还包括佛教故事,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什么现象?
(3)雕塑: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活动与探究
假如我们是一个旅游团,我们将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请
你当导游向我们简单介绍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根据教师的引导能够给概括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兼容并包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文化成就简表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