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镁和铝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鲁科版
4.如何分离Al2O3和Fe2O3的混合物?(用示意图回 答)
题组一 Al2O3、Al(OH)3的两性
1.某氧化物X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 溶于水的化合物Y,将少量Y溶液滴入盐酸中无沉淀 生成,则X是( B )
解析: 由关系式:Mg~H2,2Al~3H2,可知产生等 量H2时,消耗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A项 正确。二者质量之比为4∶3,摩尔质量之比为 24∶27=8∶9,反应速率之比为3∶2。
C
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n(Na+)=n(Cl-),此时HCl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 等,即2x=y,C错;电子转移总数是0.1NA,若金属全部是镁,则镁的质量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 ——① ② ③— ——AA2— —llA—((l— —OO(—HHO— —))H—33)——+ +3—V——=3O—HH=——+-=—==——A==l—==——2OAA—3ll——+O3—+——23-++—H——23O2—H——。H22—O— —O;;—— —
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 铝__箔__加__热__时__与__O_2_发__生__反__应__生__成__熔__点__很_高__的__A_l_2_O_3_薄__膜__, 使__内__部__的__铝__被__A_l_2_O_3包__裹__着__,__所__以__熔__化__的__铝__不__易__滴__下。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栏目索引
考点一 镁、铝的性质及应用 考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考点三 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
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

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课件.ppt

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课件.ppt

电解 (Ⅳ):先从光卤石中提取 MgCl2,再电解 MgCl2:MgCl2=====
Mg+Cl2↑,符合④。
学习·探究区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2.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选
用不同方法冶炼不同金属的主要依据是
(C )
A.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课 栏
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 A.2HgO=====2Hg+O2↑
本 课
B.4Al+3MnO2=高==温==2Al2O3+3Mn
栏 目 开
△ C.H2+MgO=====Mg+H2O

高温
D.4CO+Fe3O4=====3Fe+4CO2
解析 根据金属的冶炼规律,Hg 可用热分解法;Mn 属于高 熔点金属,可用铝热法;Fe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在中间 位置,可用热还原的方法,还原剂可用 CO;Mg 比 H2 活泼, H2 不能和 MgO 反应,故 C 选项错误。
教学重难点:金属的冶炼和铝热反应的原理。
知识·回顾区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金g―A属―l―Z活―n动―F性―e S―由n―强P―b―逐H―渐―C减―u―弱H―g―A―g―P―t―A→u
本 举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给你哪些判断与依据。
氯酸钾:_助__燃__剂__,__为___镁__条__继__续__燃__烧___提__供__氧__气__,__引___发__铝__热__反。应
(4)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生成物中有金属铁? 用磁铁吸引生成物,磁铁上有黑色物质被吸附,则证明
生成物中有金属铁。
学习·探究区
归纳总结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占4/5.从外层电子排布来看,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只有1-2个.某些金属(如Sn,Pb,Bi 等)虽然有4-5个电子,但它们的电子层数较多,原子半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小,容易推动电子,这就从本质上解释了金属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

越靠近分界线则可能表现出部分非金属原子结构:最外层一般1--3个电子,原子半径相对较大物理性质:大多数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导热2.金属的几种分类方法:从颜色分从密度分从含量分重金属盐一般有毒. 3.金属的共性:金属晶体中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可以用这一点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和熔点。

金属晶体是靠金属离子跟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使许多金属离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讨论: 金属为什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4.金属的特性(1)熔点最高:W(3410℃);最低Hg(-39℃)(2)密度最大:Os(22.45g/cm 3);最小:Li(0.53 g/cm 3) (3)硬度最大:Cr(9);最小:Na(0.4)(4)延展性最好:Au ,可制成万分之一毫米的金箔。

(5)导电导热性最好:Ag ,Cu 次之,Al 第三。

[例题分析]: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某晶体中含有阳离子,则一定含有阴离子.C.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D.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

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单质的还原性最强的是 . 二、化学性质:1.和非金属反应2.与水、酸、盐的反应有色金属(除Fe ,Cr ,Mn 以外的金属)轻金属(密度小于 4.5g/cm 3如K,Ca,Be,Mg,Al 等)重金属(密度大于 4.5g/cm 3如Cu,Fe,Sn,Pb 等)黑色金属(Fe ,Cr ,Mn )常见金属(如Fe,Al,Cu 等) 稀有金属(如锆,铌,钼等)3.少数与强碱溶液反应[过渡]金属的还原性弱强与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与金属活动顺序大致相同,下面从金属化学性质的几方面看一下部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三.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由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归纳镁和铝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合金: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析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份金属的熔点都低.如:铝合金.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镁和铝的性质完整》PPT课件

《镁和铝的性质完整》PPT课件
不同点:
a.Mg+H2SO4(浓) ≠ H2↑ b.Al与冷浓H2SO4、浓HNO3发生钝化
➢[实验4]:
Mg、Al与NaOH溶液反响。
现象: 将Mg、Al条放入NaOH水溶液
中,Mg外表无变化,Al条外表有许多气 泡产生〔H2〕。
思考:
试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产生 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反响的机理:
1、Mg与沸水反应
将去掉膜的Mg条放在沸水中。描述现象, 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 有气泡产生,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
红色。

Mg+2H2O ===Mg(OH)2+H2↑
2、Al与沸水反应
将去掉膜的Al条放在沸水中。描述现象, 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 现象不是很明显;加热后铝条外表
有气泡产生,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 △
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并产生耀眼
白光。
点燃
2Mg+O2 ==== 2MgO
2.仔细观察铝粉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描述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 铝在点燃条件下,在纯氧中燃烧放出
大量光和热。
点燃
4Al+3O2 ==== 2Al2O3
➢实验1结论: 镁的复原性强于铝的复原性。
➢[实验2]:
反 应没有镁条剧M烈g+。2H+==Mg2++H 22↑Al+6H+==2Al3++3H2↑
➢实验3结论: 镁的复原性强于铝的复原性。
思考:
回忆镁、铝与盐酸、硝酸、硫酸的 反响情况,找出异同点。
相同点:
a.Mg、Al与盐酸反响产生H2 。 b.Mg、Al与硫酸反响产生H2 。 c.Mg、Al与硝酸反响不产生H2 。

镁和铝PPT教学课件

镁和铝PPT教学课件

MgO+CO2
Al2O3+2NaOH = 2NaAlO2+H2O
铝土矿中提取
用途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 电解铝的原料
状态
Mg(OH)2 白色粉末
溶解性类别 难溶于水 中强碱
Al(OH)3 白色胶状 难溶于水两性氢氧化物
电离
H++AlO2-+H2O
Al(OH)3
Al3++3OH-
实验室制法 Mg2++2OH-= Mg(OH)2
向Al(OH)3 中,加入碱,促进酸式电离,碱足量, Al(OH)3 全以酸形式电离,即溶于碱,生成偏铝酸盐.
返回
05《中国河流和湖泊》
1、我国主要河流
• (1)概况:
• 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 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受西 高东低的地势影响,这些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 最后注入太平洋。只在西南有几条河流向南流入 印度洋;在新疆北部有一条河流向北流入北冰洋。 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 ③长江巨大的水能
•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 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 果河、亚马孙河。
•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 段。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 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 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 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 占长江总落差90%)。
• 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 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 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 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有些年份,流 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 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 洪水。一旦堤防决口,沿江地带就要发生 严重水灾。

【高中化学】镁和铝PPT课件2

【高中化学】镁和铝PPT课件2

Al(OH)3+3H+=Al3++3H2O
Al(OH)3+OH-= AlO2-+2H2O
练习
第一节
导入
镁和铝
氢氧化铝的制取
教学目标 AlO2- +H O+H+ Al(OH)3 2 Al3++3OH物理性质 Al(OH)3不溶于较弱的酸,如碳酸,也 化学性质 不溶于弱碱,如氨水,故宜用可溶性 铝盐和氨水制备。它是白色胶体,有 化合物 很强的吸附力,能吸附杂质。
练习
第一节 镁和铝 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导入
教学目标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合物 合金
小结
练习
第一节
导入
教学目标 物理性质
镁和铝
4.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化学性质 化合物 合金
小结
2Mg+CO2
铝热反应
点燃 点燃
2MgO+C
练习
第一节
导入
教学目标 物理性质 2Al+Fe2O3
镁和铝
高温 高温
第一节
导入
教学目标 物理性质
镁和铝
化学性质 化合物 合金
小结
4Al+3O2 = 2Al2O3
返回
练习
第一节
导入
教学目标 物理性质
镁和铝
3.与碱的反应 是不是所有金属都不 能和碱反应?
镁和铝能和碱 反应吗?
化学性质 化合物 合金
小结
注 意
一起试 一下
Mg与水反应生辰的氢氧化镁既不溶于 水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将其内层 包起来,使反应难于进行
练习
结论

【精品】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四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第一课时)

【精品】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四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第一课时)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节镁和铝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镁和铝的性质。

教材采用对比的方法,以列表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教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引入,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介绍镁和铝的还原性。

第二部分是铝的重要化合物,分别介绍了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一种重要的盐。

其中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重点,在介绍这一部分内容时,运用前一章所学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讨论氢氧化铅的两性以及硫酸铝钾的水解。

第三部分是合金的知识。

在初中.学生曾学过铁合金,本节只简单介绍合金的一些常见的性质.并以列表的形式简介几种常见的合金。

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学习较多的知识.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又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通过复习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特点,使学生回忆在周期表里这些金属元素主要位于每个周期的前部和中部.各周期的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是: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比较少,是l~3个,这个特征的具体表现就是金属原子易于失去电子而变成阳离子。

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实物、阅读教材,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共性.并结合这些性质介绍它们的用途。

关于镁和铝的化学性质的教学结合演示实验进行讲解。

讲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时,要突出它们的两性。

学生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已有一些认识,而且已学过元素周期律,因此,采用理论推测或实验探究、验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做制备的Al2O3与酸或碱的反应的实验.探究Al2O3是否有两性。

把[实验4—5]和[实验4—6]结合起来由学生探究Al(OH)3的生成及分别与酸或碱反应。

学生探究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制取Al(OH)3最好用氨水;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镁铝》PPT 人教课标版

《镁铝》PPT 人教课标版

铝热剂
2Al +Fe2O3 高温 2Fe + Al2O3
1、镁条、氯酸钾的作用:引燃剂
2、铝热剂是铝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组
成的混和物
{ 3、铝热反应的应用
焊接钢轨 冶炼
定点爆破**
高温
4Al+3MnO2 组做如下实验:往一铝制 易 Na拉OH罐溶内液充,满立CO即2用,胶然布后严往封罐罐内口注,入过足一量段的

2. 这个高台光滑突兀,陡峭高矗,十分危 险。听 老人们 说,这 个高台 从来就 没行人 能上去 过,上 去的人 从来就 没有能 活着回 来的。

3.安南提交的报告如果能够得以通过 ,日本 就有希 望获得 常任理 事国席 位。对 此,曾 经深受 日本军 国主义 之害的 中、韩 等邻国 存有很 深的疑 虑。
时间后,发现罐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 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试解释: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是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罐壁
再鼓起的原因是
,有关化学方
程式为
.
(2)如果用金属薄铁制易拉罐做上述实验,
出现的结果是
.
2.某无色溶液加入铝可以生成氢 气, 则在该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 的离子组是( )
ABCD....KKKN++a+、、、+、CNNBuaH2a++4、2、++、、SNOHBO4Cr23---O、、3、-CCC、ll-O-C3l2--

7.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8.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化学:4.1《镁和铝》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化学:4.1《镁和铝》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备课资料一、为什么整块金属不透明但具有金属光泽而金属粉末常呈暗灰色或黑色?由于金属原子以紧密堆积方式排列,最外层电子(价电子)释放出做为自由电子。

当光线投射到其表面时,自由电子可以吸收所有频率的光,光线不能透过,所以金属不透明。

自由电子吸光后,跃迁到高的能级上去,不稳定,很快又跃迁回低能级,释放出绝大部分频率的光,这就使得绝大多数金属呈现钢灰色以至银白色光泽,而金显黄色、铜显红色、铋显淡红、铯显浅黄、铅显灰蓝则是因为它们较易吸收某些频率(或波长)的光。

在粉末状态时,金属的颗粒很小,没有规则晶面,光线入射后不能反射出来,多呈黑色。

比如AgBr制成的底片曝光析出的银呈黑色。

二、铝与人体健康由于近代对铝的开采,炼铝工业的发展、铝制品的加工使用、酸性降雨的频繁发生等.造成环境中铝含量的增加,致使人体内铝的含量也逐渐增多.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铝进人人体的渠道主要有:①食物。

我国城乡居民铝的食物摄人来源主要是天然食品、含铝添加剂食品、茶和含铝药剂。

在制作油条、粉丝、蛋糕等膨化食品时,加入了含铝的膨松剂。

②铝制炊具。

酸性物质温度升高,会促进铝制炊具(如铝锅、铝壶等)中铝的溶出。

F-Fe3+和NaCl对铝溶出也有促进作用。

铝制易拉罐盛装的啤酒、饮料等在饮用时也会造成铝进人体内。

③饮用水。

饮用水中铝受环境影响.当酸雨增多时,就增加了土壤和沉淀物中铝的溶出。

此外,早期使用明矾净水,也不可避免地带进铝。

现在常用高岭土及其制品过滤水,虽杂质被除掉,但铝却溶于弱酸性的水(用漂白粉或氯气消毒的自来水)。

另外.市面上使用的混凝剂、高氟地区除F-的铝剂等,都增加了水中铝的含量。

这样,铝就通过饮用水进人人体。

长期以来,铝一直被认为是无毒元素,铝制炊具、含铝膨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的使用,也均未发现铝的直接毒性,即铝无直接的毒性效应。

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造成长期地、缓慢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金属通性的理解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物理特性及解释(1)金属都是电的良导体,通常情况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当金属的两端存在电势差的时候,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电子便作定向的移动,酷似人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人流”一样,电子的定向移动也便成了电流。

(2)在金属晶体内,自由电子运动时与金属离子相碰撞,引起两者的能量交换,致使整块金属达到了同样的温度,这是金属导热的原因。

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由于这两种性质都与自由电子有关,所以善于导电的金属也善于导热。

常见的几种金属的导电、导热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g、Cu、Au、Al、Zn、Pt、Sn、Fe、Pb、Hg。

(3)金属受外力作用晶体中各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但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也就金属虽发生变形而不致破碎。

金属的延性,是指金属可以抽成丝。

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金属又有展性,指的是可以压成薄片,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

但也有少数金属,如锑、铋、锰等,性质较脆,没有延展性。

2、为什么整块金属会具有金属光泽而金属粉末常呈暗灰色或黑色?由于金属原子以最紧密状态堆积排列,内部存在自由电子,所以当光线投射到它的表面时,自由电子可以吸收所有频率的光,然后很快放出各种频率的光,这就使绝大多数金属呈现钢灰色以至银白色光泽。

而金显黄色,铜显赤红色,铋为淡红色,铯为淡黄色,铅为灰蓝色,是由于它们较易吸收某些频率的光。

在粉末状态时,金属的晶面取向杂乱,晶格排列的不规则,吸收可见光后辐射不出去,所以为黑色。

知识点二、镁和铝的性质镁和铝的性质1、镁和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可以和水反应,置换出水中的氢。

镁跟冷水便缓慢地反应,加热时反应更为显著。

铝和沸水也能微弱的反应,但现象不明显。

这一方面是因为镁的金属活动性较铝相对较强,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它们的氢氧化物虽然都难溶于水,但Mg(OH)2较Al(OH)3的溶解性相对较大,所以与水反应时生成的Mg(OH)2在镁条表面的覆盖要小,尤其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加热时水中的氢离子浓度也相对较大)。

但在像在NaOH溶液的强碱性条件下,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强碱溶液中,Mg(OH)2的溶解度大为减小,水中的氢离子浓度也减小了。

镁和强碱溶液不反应,而铝则不然,由于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可溶于强碱溶液。

即:Al(OH)3+OH-=AlO2-+2H2O由上分析可知: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它并不能直接与碱反应,而是先与水反应,2Al+6H 2O=2Al(OH)3+3H 2↑① 生成的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溶于强碱 Al(OH)3+NaOH=NaAlO 2+2H 2O ……② 将两反应按①+②×2合并,即得总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所以在上述反应中铝是还原剂,而氧化剂是H 2O ,不是NaOH 。

2、铝热剂、铝热反应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与铝粉混合后在较高温度下剧烈反应生成Al 2O 3和其它金属并放出大量的热的反应,叫铝热反应。

能作铝热剂的不只是Fe 2O 3,还可以是V 2O 5、Cr 2O 3、MnO 2等与Al 粉形成铝热剂,铝热反应较多的应用于生产上,如:焊接钢轨,熔炼难熔金属V 、Cr 等。

3、镁、铝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铝是地壳里存在最多的金属元素。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MgCl 2制取Mg,用电解熔融的Al 2O 3制取Al 。

4、镁、铝的工业制法(1)镁的工业制法:(从海水中提取镁)(2)铝的工业制法:(以铝土矿为原料)知识点三、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1、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2、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石灰 过滤海水Mg(OH)2盐酸MgCl 2电解 熔融Mg铝土矿除杂质Al 2O 3熔融、电解 冰晶石作熔剂Al3、MgO与Al2O3的比较4、Mg(OH)2与Al(OH)3的比较注意:两性物质与物质的两性两性物质指即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如Al2O3、ZnO、Zn(OH)2、Al(OH)3、氨基酸、蛋白质等。

物质的两性,如强碱弱酸盐(NaHCO3、KHS、Na2HPO4等)弱酸弱碱盐(CH3COONH4、NH4HS)等,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作用,但只能说这种物质的性质有两性,不能将它们称为两性物质,因为这些化合物不是由本身直接电离出的H+和OH-参加反应,并且生成物不全是盐和水。

Al既能与酸作用,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属于两性物质,也不能说它具有两性,因为Al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本质是: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两式相加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以上反应可知:Al不直接与NaOH溶液反应,Al仍然为金属元素。

Al(OH)3具有两性,是两性物质,可用电离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释:Al(OH)3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如下:AlO2-+H++H2O≒Al(OH)3≒Al3++3OH-其电离程度相当微弱,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的H+(或OH-)才能破坏Al(OH)3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左)移动,生成铝盐(或偏铝酸盐),所以Al(OH)3即具有碱性,又具有酸性。

当加入弱酸或弱碱时,因H+(或OH-)浓度太小,不能使上述平衡移动,因此Al(OH)3只溶于强酸或强碱,而不溶于弱酸或弱碱(如碳酸、氨水)。

Al 3+只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如AlCl 3、Al 2(SO 4)3溶液均是酸性溶液;铝元素在碱性溶液中能以AlO 2-离子大量存在,所以AlO 2-与OH -、Al 3+与H + 不能大量共存,AlO 2-与Al 3+也不能大量共存,其离子方程式是:Al 3++3AlO 2-+6H 2O=4Al(OH)3↓。

知识点四、合金与复盐1、合金的组成成份,可以是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不要望文生义,把合金理解为只是金属与金属的熔合,从而使合金的外延变窄。

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份金属的大,如硬铝(含少量的Cu 、Mg 、Mn 、Si 等);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份金属的熔点都低,如K ~Na 合金可以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又如做保险丝材料的“伍德合金”,是锡、铋、镉、铅按1:4:1:2质量比组成的合金,熔点仅为67℃,比水的沸点还低,因此,当电路上电流过大,电线发热到70℃左右,保除丝即可熔化,自动切断电路,保证电路安全。

合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金属固熔体:这是一种金属均匀地分布在另一种金属内形成的复合体,是固态溶液。

如黄铜(67%Cu 、33%Zn ),银与金的合金都是金属固溶体。

(2)金属互化物:金属与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其组成有的是固定不变的,如铜化锌(ZnCu )、碳化铁(Fe 3C )等,有的是可变的,如铜锡合金就有Cu 5Sn 、Cu 31Sn 8、Cu 3Sn 等多种不同组成。

金属互化物不能用通常的化合价来解释。

(3)机械混合物:其晶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结构混合而成的,每一小晶体中只有一种金属。

同前两类合金不同,机械混合物的组成是非均一的。

钢、生铁、青铜等属于这一类合金。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笼统的说合金是混合物还是化合物都是不合适的。

2、复盐可以看作是两种简单的盐复合而成的,但复盐属于纯净物,复盐与普通正盐或酸式盐的区别在于复盐电离时,可以电离出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或一种是铵根离子)。

例如:KAl(SO 4)2=K ++Al 3++2SO 42- (两种金属离子)明矾〖KAl(SO 4)2·12H 2O 〗、光卤石〖KCl ·MgCl 2·6H 2O 〗等均为复盐。

络盐:指含有络离子的盐类,象Na 3AlF 6,[Ag(NH 3)2]OH 等,络盐中络离子在溶液中十分稳定,很难电离。

如:Na 3AlF 6=3Na ++AlF 6-,这是络盐与复盐的明显区别。

3、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明矾溶于水后Al 3+能与水反应: Al 3++3H 2O ≒Al(OH)3+3H +有胶状Al(OH)3沉淀生成,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矾是一价金属(M +)或铵根离子(NH 4+)和三价金属(M 3+)硫酸盐的含水复盐的总称。

它的种类很多,其通式为(M 2SO 4·M 2(SO 4)3·24H 2O ),例如:明矾K 2SO 4·Al 2(SO 4)3·24H 2O,铁铵矾(NH 4)2SO 4·Fe 2(SO 4)3·24H 2O 等。

习惯上把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也称为矾,如胆矾(CuSO 4·5H 2O ),绿矾(FeSO 4·7H 2O )等,它们不属于真正的①过量OH — ②过量H + ③H +④OH —⑤H +⑥OH — 矾,完全是人们的习惯称呼。

知识点五、铝三角及其应用1、三角关系:Al 3+、Al(OH)3与AlO 2—相互转化的关系有关离子方程式:A 、Al 3+与AlO 2—的相互转化①Al 3+→AlO 2—:Al 3++ 4OH -= AlO 2- +2H 2O ②AlO 2—→Al 3+: AlO 2-+ 4H + = Al 3++ 2H 2O B 、AlO 2—与Al(OH)3的相互转化③AlO 2—→Al(OH)3:H + + AlO 2- + H 2O= Al(OH)3 ↓ ④Al(OH)3→AlO 2—:Al(OH)3 + OH - = AlO 2-+2H 2O C 、Al 3+与Al(OH)3的相互转化⑤Al(OH)3→Al 3+:Al(OH)3 + OH - = AlO 2-+2H 2O ⑥Al 3+→Al(OH)3:Al 3+ + 3OH -= Al(OH)3↓ 2、铝三角的应用 ①制取Al(OH)3Al 3++ 3NH 3·H 2O == Al(OH)3↓+3NH 4+(常用方法) AlO 2—+ CO 2 + 2H 2O == Al(OH)3↓+ CO 32—②离子共存问题:a 、Al 3+与OH —、S 2—、AlO 2— 、HCO 3—、CO 32—、HSO 32—等离子因生成沉淀或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b 、AlO 2—与Al 3+、H +、NH +、Fe 3+等离子因生成沉淀或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铝的化合物的有关图象 (1)四个基本图象①向铝盐溶液中逐滴滴加强碱性溶液直至过量 ②向强碱性溶液中逐滴滴加铝盐溶液直至过量Al 3+Al(OH)3AlO 2—现象: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