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下册 第2单元 我来做小船 7 我的小船教案 (新版)粤教版
粤教科技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我来做小船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我来做小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a2d6900975f46527d3e1b1.png)
粤教科技版科学一年级下册5.哪些物体是浮的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一、教材分析:哪些物体是浮的是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它们能浮起来吗”,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研究问题,在已有的经验中做出简单的猜想,并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了解常见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2“我来分一分”,是在活动1的基础上,根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行分类,并对能浮起来的物体进行观察,描述这些物体的某些特征。
二、学情分析:哪些物体是浮的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一年级学生关于浮沉现象的信息的收集都是无目的、零散无序的。
教师需要细心指导学生,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三、教法: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学生实验记录物体的沉浮现象,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类,进一步对物体的特征展开观察,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
四、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根据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3.能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质的沉浮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5.学会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并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能根据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是能根据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并对物体的特征展开观察,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
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各种玩具和文具、水槽、教学PPT。
学具准备:木棋、塑料玩具块、钥匙、乒乓球、木汤匙、石头、橡皮、铁汤匙等、水槽。
七、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出示情境图:波波和妈妈正在用一个大的塑料盆清洗玩具。
玩具种类很多,有积木、黑板贴、塑料玩偶、小汽车、乒乓球等等。
粤教粤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的小船
![粤教粤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的小船](https://img.taocdn.com/s3/m/b33e7c08580216fc700afdf7.png)
我的小船【教材分析】本课的目的是利用学生身边一些普通的物品让学生动手制作小船,使之浮在水面。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橡皮泥可以捏成小船的形状;2.改造小船使之浮在水面;3.利用水果也可以制作小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改造身边的物品成小船的形状,从而制作成小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学们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形状,增强想象力。
改造小船,使之浮在水面,利用水果制作小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制作橡皮泥小船浮在水面;2.利用猕猴桃或火龙果制作小船。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橡皮泥,猕猴桃,火龙果,水,勺子。
2.学生:亲手制作小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图片: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些橡皮泥和水果,让我们一起做小船吧。
想吗?同学们高兴地回答老师:想。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橡皮泥捏小船同学们,你们都玩过橡皮泥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捏一个小船。
看谁捏的好看。
1.同学们都捏了一个橡皮泥小船。
2.评价外观,奖励。
3.老师小结:有些同学动手能力不错,捏的很好看,很不错。
活动二:橡皮泥小船1.导入:老师把水缸放在讲台。
同学们纷纷把小船放入水中。
有些同学的小船成功的浮在水面,有些的却不能。
同学们问老师:有什么方法能让橡皮泥浮起来?2.老师给予回答。
3.老师小结:使小船浮在水面,我们可以增大小船,使之与水面的接触面增大。
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小船捏薄一些。
活动三:水果小船:1.老师拿出一些猕猴桃和火龙果。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样可以使它们也做成小船吗?2.同学回答:拿勺子挖空。
3.老师说:很好,就让我们来实践下,并把它们放入水中。
4.老师:同学们做得很棒,这些水果小船都浮在了水面上。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7 我的小船 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7 我的小船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e8afc0a2161479161128ad.png)
安全提醒:一切活动材料都不能放入口中,以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并确保安全。
1.教师:刚才我们是用橡皮泥来实验操作的,下面我们换一样东西来试试。(出示火龙果)问:火龙果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教师演示:将火龙果整个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火龙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教师:火龙果沉入了水中,那是不是火龙果个头大的原因呢?换个小的猕猴桃试试。(出示猕猴桃)
9.挖空后的水果船与活动1中捏成的橡皮泥小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相同点:都在中间形成了空心或凹槽。
不同点:
橡皮泥做成船时,没有改变重量,是改变了 5
形状。水果做成船时,没有改变形状,是改变了重量。
(三)观赏各种类型的船。
教师问:铁块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会沉到水里)
但是用铁块做成的船却会浮在水面上,这也是因为铁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做成了船形。
7 我的小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能根据生活经验,使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浮起来。
3.愿意尝试,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探究。
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物体在水中浮起来。
难点: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解决问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改变物体的形状或重量可以使物体浮在水面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板书:
第7课 我的小船
橡皮泥船 课堂要求:认真听,细观察
教师演示:仍然沉入了水底。
3.任务:你有办法让火龙果(或猕猴桃)浮起来吗?它能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成船形吗?
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的小船 粤教版课件下载
![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的小船 粤教版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8e48ab88a98271fe900ef926.png)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用橡皮泥做小船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它是沉还是浮
浮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思考
你是怎样让橡皮泥、猕猴桃 和火龙果浮起来的?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沉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它是沉还是浮
浮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沉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能让它们浮起来吗
你能想到哪些办法?
浮 起 来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观察现象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观察现象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观察现象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下册公开课-7我 的小船 粤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97c25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5.png)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我的小船》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进修《我的小船》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2. 分析歌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进修如何用简单的乐器伴奏这首歌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熟练掌握《我的小船》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歌词中的意义和情感。
3. 学会用简单的乐器伴奏这首歌曲。
四、教学方法:1. 听音乐,跟唱歌曲。
2. 分组合作,演唱歌曲。
3. 应用简单乐器伴奏歌曲。
五、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环节(5分钟):播放《我的小船》这首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和旋律唱一遍,热身练习。
2. 进修歌曲(15分钟):教师逐句教学歌词,让学生跟读,并诠释歌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然后再整体唱一遍歌曲。
3. 分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行选择组合,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合作演唱。
每组都要有一个学生担任指挥的角色。
4. 乐器伴奏(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的乐器,如手鼓、木鱼等,并指导他们如何用乐器伴奏《我的小船》这首歌曲。
每个小组都要尝试用乐器伴奏一遍。
5. 合唱演出(1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演出,其他学生可以评判和提出建议。
最后全班一起合唱一遍《我的小船》。
六、作业安置:1. 让学生整理进修笔记,包括歌词和乐器伴奏的方法。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我的小船》这首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3. 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唱歌和乐器伴奏。
七、教学评判: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歌词和歌曲意义的理解。
3. 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唱歌和乐器伴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希望学生在进修《我的小船》这首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16666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8.png)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孩子文学作品《我的小船》的情节和主题;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其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的小船》的情节分析和主题阐述;2. 《我的小船》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3. 《我的小船》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探究;4. 学生自主创作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我的小船》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我的小船》,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深入探讨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3. 创作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根据故事内容创作一段短小说或绘画,展示对《我的小船》的理解和想象。
4. 展示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互相交流进修。
5. 总结反思: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我的小船》的文学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要求:1. 阅读完备《我的小船》,并进行阅读笔记;2. 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小组作品创作并展示;3. 撰写一篇读后感,包括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个人感悟和收获;4.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五、评判方式:1. 阅读笔记和小组讨论表现(占比30%);2. 小组作品创作和展示效果(占比30%);3. 个人读后感撰写质量(占比20%);4. 教室表现和参与度(占比20%)。
六、参考资料:1. 《我的小船》原著;2.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资料;3.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
《我的小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b5d7c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7.png)
《我的小船》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进修的课文是《我的小船》,你们知道小船是什么样的吗?小船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2. 激发兴趣:小船可以带我们穿越大海,看遍世界的风景。
在课文中,小女孩和小男孩一起玩小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整体理解1. 阅读课文《我的小船》,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结构,找出主题和要点。
3. 思考问题:小女孩和小男孩为什么要玩小船?他们在玩小船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三、深入探究1. 讨论小船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探讨小船对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影响。
2. 分析小女孩和小男孩的性格特点,探讨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成长。
3. 思考问题:小女孩和小男孩通过玩小船学到了什么?他们的友谊是如何发展的?四、拓展延伸1. 创设情境:假设你是小女孩或小男孩,你会怎样玩小船?你会带着小船去哪里?2. 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小女孩和小男孩,共同演绎课文中的情节,展示他们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3. 创作小故事:以《我的小船》为题,编写自己的小故事,表达对友情和成长的理解。
五、总结反思1. 回顾进修内容,总结课文中的主题和要点。
2. 反思进修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展示效果,欣赏同砚们的表现,互相进修和交流。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目。
2. 小组合作,设计一幅插图,展示小女孩和小男孩玩小船的场景。
3.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鼓励同砚们共同尽力,展现友情和团结的力量。
七、师生互动1. 学生提问:老师,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友情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2. 老师回答:小女孩和小男孩在共同玩小船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共同成长。
3. 学生分享:我觉得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友情很珍贵,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b79d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a.png)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关于小船的知识,增强学生对海洋和船只的兴趣;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作,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介绍:海洋、小船的种类和结构、小船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2.课文阅读:选取相关课文《我的小船》,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3.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我的小船》的内容,进行小作文创作,描述自己的小船及其航行故事。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和小船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的小船”。
2.背景知识介绍(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海洋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组成、作用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不同种类的小船及其结构和用途。
3.课文阅读(25分钟):学生阅读《我的小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探讨故事的寓意和主题,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创作任务(3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我的小船》的内容,自主进行小作文创作,描述一个自己的小船及其航行故事,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5.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小作文,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进行互相交流和评价。
6.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上的提高,鼓励学生继续加油。
四、作业要求:1.完成小作文创作,字数不少于300字,内容要贴合课文《我的小船》;2.在作文中体现对海洋和小船的了解,展示学生对于海洋和船只的兴趣;3.作业要求整洁、规范,可以自由发挥创意,但要符合所学知识内容。
五、评价方式:1.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创作能力:包括创作的内容质量和表达能力;3.参与度与合作精神: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海洋和小船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课文《我的小船》的复印件。
《我的小船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船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c4a23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d.png)
《我的小船》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我的小船》这首孩子歌曲的内容和背景。
2.进修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和歌词。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导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我的小船》这首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进修歌曲内容(10分钟)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一起唱歌,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进修歌曲背景(15分钟)介绍《我的小船》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初衷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分析歌曲结构(15分钟)让学生分析《我的小船》这首歌曲的结构,包括曲调、节奏、和声等方面。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5.表演与创作(20分钟)让学生分组,自行编排歌曲的表演,可以是合唱、舞蹈或其他形式。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最后,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作品,让全班同砚共同欣赏和评判。
三、课后延伸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分析其歌词和音乐结构,写一篇歌曲分析报告。
2.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才华。
3.邀请音乐老师或专业音乐人士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艺术。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继续发扬音乐的魅力,不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942a1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4.png)
《我的小船》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我的小船》是一首经典的孩子歌曲,旋律漂亮,歌词简单易记,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大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唱出《我的小船》这首歌曲;2. 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 能够用简单的动作或道具表演歌曲,增强表现力;4. 能够合作完成小组演唱,并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学唱《我的小船》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进修用简单的动作或道具表演歌曲,增强表现力;(4)合作完成小组演唱,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1)唱歌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唱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情感渗透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表演教学法:让学生进修用简单的动作或道具表演歌曲,增强表现力;(4)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小组演唱,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准备:准备好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准备好歌曲的歌词和简谱;准备好简单的道具或动作,用于表演歌曲;分组准备学生分组演唱的任务。
2. 教学步骤:(1)引入歌曲:播放《我的小船》这首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唱歌,学生跟唱,逐句进修歌曲的歌词和旋律;(3)理解歌曲:讲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内涵;(4)表演歌曲:教学简单的动作或道具表演,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并增强表现力;(5)小组演唱: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小组演唱任务,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6)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进修体会,总结进修过程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表现评判:根据学生的学唱情况、表演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评判学生的综合表现;2. 学生自评评判:让学生自评自己的表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
《我的小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我的小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c4912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9.png)
《我的小船》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我的小船》这首儿歌的歌词内容。
2. 能够感受到歌曲中传达的快乐与幸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导学内容
1. 歌曲欣赏:播放《我的小船》这首儿歌的音频,让学生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歌词理解:指挥学生一起阅读歌词,诠释其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3. 歌曲表演:让学生分组,自行排演并表演《我的小船》这首歌曲,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播放《我的小船》音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进修歌词:指挥学生一起阅读歌词,诠释其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3. 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行排演并表演《我的小船》这首歌曲,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4.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进修的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我的小船》这首歌的填空练习,稳固歌词内容。
2. 自行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写出歌词并进行朗读或演唱。
3. 收集一些关于小船的图片或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展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对《我的小船》这首歌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2024新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 我来做小船《我的小船》优质课件
![2024新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 我来做小船《我的小船》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f840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2.png)
整个猕猴桃放入水中会下沉。
14
新知讲解
你有办法让猕猴桃浮起来吗?
活动二
我的水果船
用勺子挖一挖,猕猴桃就变成小船了。
15
新知讲解
活动二
我的水果船
整个火龙果放入水中会下沉。
16
新知讲解
你有办法让火龙果浮起来吗?
活动二
我的水果船
用勺子挖一挖,火龙果就变成小船了。
17
新知讲解
活动二
我的水果船
在不改变水果外形的情况下,把水果对 半切开,用勺子将中心部分挖空,让它变 成小船的形状,就可以在水面上浮起来。
活动一
用橡皮泥做小船
当我们把橡皮泥捏成球、圆柱等实心 的形状时,橡皮泥会沉下去;如果捏成船 形或是其他空心的形状,橡皮泥就能浮在 水面上。
11
新知讲解
活动一
用橡皮泥做小船
可以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来改变 橡皮泥沉还是浮在水面上。
12
新知讲解
水果怎么做小船?
活动二
我的水果船
13
新知讲解
活动二
我的水果船
6
新知讲解
活动一
用橡皮泥做小 船
浮 沉
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7
新知讲解
情况1:揉成圆柱形
活动一
用橡皮泥做 小船
沉
橡皮泥捏成圆柱形,会沉入水底
8
新知讲解
情况2:揉成球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动一
用橡皮泥做小船
沉
橡皮泥捏成球形,会沉入水底
9
新知讲解
把橡皮泥捏成别的形状能浮 起来吗?
活动一
用橡皮泥做小船
10
新知讲解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PPT课堂课件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PPT课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862bc3c5da50e2534d7fa8.png)
沉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它是沉还是浮
浮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沉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能让它们浮起来吗
你能想到哪些办法?
浮 起 来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活动2 我的水果船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观察现象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观察现象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它是沉还是浮
浮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活动2 我的水果船
一年级下册科学-7我的小船粤教版(共 18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我来做小船7我的小船教案新版粤教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我来做小船7我的小船教案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b9aa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4.png)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我来做小船7我的小船教案新版粤教版第二单元我来做小船第7课《我的小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的小船》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和水果等作为活动材料,要求学生对活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尝试动手制作一艘可以在水中能浮起来的小船。
同时,通过简单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达成课程标准中“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用橡皮泥做小船”,主要是通过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小船的形状,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最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橡皮泥在水中能浮起来。
活动2“我的水果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保持水果外形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把水果的内部挖空,改变水果重量,使水果在水中能浮起来。
两个活动都围绕一个“做小船”的主题,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另一节应用课。
在上一节应用课中,学生经历了让浮起来的竹筷子在加工后,变成能承载重物的小竹筏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节课里,学生能使用的材料是会沉的橡皮泥和水果。
这些材料能否经过简单的加工也能浮起来呢?因此,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的活动,帮助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模仿生活中小船的形状,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制作任务,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分组进行思维活动,尝试确定任务完成的计划;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小船”的乐趣,能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
《用橡皮泥做小船》教学设计
![《用橡皮泥做小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77e382783e0912a3162a41.png)
《用橡皮泥做小船》教学设计龙海市实验小学吴哲云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来做小船》,第7课《我的小船》,活动一“用橡皮泥做小船”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借助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探究让橡皮泥浮在水面的方法。
3.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敢于尝试,愿意与人合作、交流并动手改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教学难点:不断尝试,找出让橡皮泥浮在水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树洞捡球片段提问:都是小球形状,为什么乒乓球能浮起来,橡皮泥小球却沉到水里了呢?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用橡皮泥来研究物体的沉浮现象。
(二)使橡皮泥浮起来(改变形状)1.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现象出示实验要求:交流汇报提问:同学们,你们的橡皮泥也都沉到水里了吗?2.让橡皮泥浮起来如果还是同样的橡皮泥,在没有其他物品的帮助下,只改变形状,能不能让它浮在水面上呢?在小组里面讨论讨论。
实验验证学生汇报3.实验小结比较两个水槽里的橡皮泥,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呢?当我们把橡皮泥捏成球、圆柱等等实心的形状时,橡皮泥会沉下去,如果捏成船形或是其他空心的形状,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了。
(三)知识拓展除了改变形状,还能想到什么其他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呢?(学生自由发言)1.实验验证2.成果展示学生代表上台汇报(利用塑料泡沫,一次性筷子等做成了一只只“小船”,都成功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了。
)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图片)总结:看来,物体的沉浮现象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呢?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改变形状,把橡皮泥做成船形等空心的形状,或是借助其他可以漂浮的物品,都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我的小船教案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我的小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68972b3c1ec5da50e270e5.png)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
我的小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什么是漂浮;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比较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橡皮泥、火龙果、猕猴桃、装水的水槽等;
四、教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用筷子制作出了自己的小船,那么现在你能利用其它材料做一艘小船么?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我的小船》。
二、用橡皮泥做小船:
师:请同学们做第一个实验,你们把橡皮泥放在水槽中,看是沉还是浮?
生:积极实践;
师:大家说的真好,橡皮泥丢在水槽中是会沉下去的;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让橡皮泥在水槽漂浮起来呢?
生:积极分组讨论,并实践;
师:我们可以看到,要想使橡皮泥在水槽漂浮起来,就把它做成船的形状;
三、我的水果船:
师:请大家以分组合作的方式,用你们自己方法,让手中的猕猴桃在水中浮起来;
生:用分组合作的方式积极进行实践探究;
师:巡视指导;
生:上台进行实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大要想使猕猴桃做成的小船在水槽中浮起来,就必须把它分成两半,并掏空,做成“船”;
师:请同学们再用手中的火龙果,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出一个“船”;
生:积极分组进行探究实践;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做的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学会了制作“水果船”;
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学会热爱大自
然,热爱生活,做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粤教版】《我的小船》课件-专家课件1
![【粤教版】《我的小船》课件-专家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bc6f130b8f67c1cfbd6b803.png)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思考
你是怎样让橡皮泥、猕猴桃 和火龙果浮起来的?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它是沉还是浮
浮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沉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它是沉还是浮
浮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沉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能让它们浮起来吗
你能想到哪些办法?
观察现象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观察现象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观察现象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观察现象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用橡皮泥做小船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第2单元 我来做小船
第7课 我的小船
玩小船
橡皮泥是沉还是浮
浮
沉
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
浮 起 来
粤教版-《我的小船》-专家课件1精品 教学课 件(推 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来做小船
第7课《我的小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船》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和水果等作为活动材料,要求学生对活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尝试动手制作一艘可以在水中能浮起来的小船。
同时,通过简单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达成课程标准中“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用橡皮泥做小船”,主要是通过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小船的形状,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最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橡皮泥在水中能浮起来。
活动2“我的水果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保持水果外形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把水果的内部挖空,改变水果重量,使水果在水中能浮起来。
两个活动都围绕一个“做小船”的主题,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另一节应用课。
在上一节应用课中,学生经历了让浮起来的竹筷子在加工后,变成能承载重物的小竹筏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节课里,学生能使用的材料是会沉的橡皮泥和水果。
这些材料能否经过简单的加工也能浮起来呢?因此,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的活动,帮助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模仿生活中小船的形状,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制作任务,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分组进行思维活动,尝试确定任务完成的计划;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小船”的乐趣,
能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具体的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尝试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能根据生活经验,使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能浮起来。
3.愿意尝试,愿意与学生合作进行探究。
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使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能浮起来。
教学难点:
能针对不同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橡皮泥、火龙果、猕猴桃、水槽、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橡皮泥、火龙果、猕猴桃、水槽。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波波和彬彬在家里捏橡皮泥。
彬彬捏了一个小船模样,波波捏了一只小鸭子。
问题:你猜它能浮起来吗?
交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成块的橡皮泥放在水中会沉下去,那么捏成其他形状的橡皮泥可以在水中浮起来吗?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用橡皮泥做小船
问题: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演示:将柱状的橡皮泥原封不动地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沉在水底的现象。
任务:你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起来吗?捏成什么形状能让橡皮泥浮起来?
讨论: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
交流:讲述小组的想法和依据。
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倾听的态度。
活动:按照之前的想法捏橡皮泥,对橡皮泥进行塑形。
然后将塑形后的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情况。
交流:思考捏成什么形状的橡皮泥能浮在水面?
小结:将橡皮泥捏成小船状可以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
2.活动2:我的水果船
问题:火龙果(或猕猴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演示:将火龙果(或猕猴桃)轻轻放入水中,观察火龙果(或猕猴桃)是否沉在水底。
任务:你有办法让火龙果(或猕猴桃)浮起来吗?它能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成船形吗?
讨论: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让火龙果(或猕猴桃)浮起来的办法。
交流:讲述小组的想法和依据。
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倾听的态度。
整理:将水果对半切开,用勺子将水果的中心部分挖空。
活动:按照之前的想法制作水果船。
将挖空了中心的半个水果做成的水果船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交流:对比挖空前后水果在水中沉浮的差别,思考是什么变化让水果船能在水中浮起来。
思考:你是怎样让橡皮泥、火龙果或其他水果浮起来的?
八、板书设计
第7课我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