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周7、8(实验课)
8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进度计划
8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进度计划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第1 - 2周):课程导入与选题。
- 第1周。
- 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意义。
- 展示以往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激发学生兴趣。
-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4 - 6人。
- 第2周。
-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象、自然环境、校园生活等方面思考选题方向。
- 各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确定初步选题,如“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与改进”“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等。
- 教师对各小组选题进行初步评估,确保选题的可行性和教育意义。
2. 第二阶段(第3 - 6周):活动策划与资料收集。
- 第3周。
- 各小组根据选题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标、步骤、人员分工、预期成果等。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计划,如活动步骤的逻辑性、人员分工的合理性等。
- 第4 - 5周。
- 小组根据活动计划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 对于社会调查类选题,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对于自然观察类选题,指导学生确定观察方法和记录方式。
-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
- 第6周。
- 各小组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 教师检查各小组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3. 第三阶段(第7 - 10周):活动实施与中期评估。
- 第7 - 8周。
- 各小组按照活动计划开展实践活动。
- 例如,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状况调查等。
-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跟踪指导,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 第9周。
- 进行中期评估。
- 各小组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包括已完成的任务、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学生应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1.描述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解释不同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3.阐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分析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运用实验方法和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
6.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和演绎物质的性质和能量变化规律。
7.结合生活实例,应用物质与能量的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思维。
2.增强对物理实验的热爱,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强化环保意识,理解科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主要内容,包括:1.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
3.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定律。
4.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及其应用。
具体到教材的每一章节,我们将分别讲解:•第3.1节: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第3.2节: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性质。
•第3.3节: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第3.4节:能量的守恒和转化。
•第3.5节: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系统讲解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现象,促进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科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
四、教学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物理教程》第三章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科普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课所需的仪器和材料齐全,让学生动手实践。
物理实验室探究实验课程表(八、九年级) - 模板
备注
九年级(上)第7-9周物理实验室周课表
1 2 上午 3 第 七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八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九 周 下午 7 8 4 5 6 4 5 6 4 5 6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备注
九年级(上)第10-12周物理实验室周课表
1 2 上午 3 第 十 九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二 十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第 二 十 一 周 下午 7 8 学生根据需要自由开放实验。 3 4 5 6 4 5 6 4 5 6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备注
1 2 上午 3 第 十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十 一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十 二 周 下午 7 8 4 5 6 4 5 6 4 5 6 星期一 星15周物理实验室周课表
1 2 上午 3 第 十 三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十 四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十 五 周 下午 7 8 4 5 6 4 5 6 4 5 6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备注
九年级(上)第16-18周物理实验室周课表
1 2 上午 3 第 十 六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十 七 周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第 十 八 周 下午 7 8 4 5 6 4 5 6 4 5 6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备注
九年级(上)第19-21周物理实验室周课表
九年级(上)第1-3周物理实验室周课表
1 2 上午 3 4 第一周 5 6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4 第二周 5 6 下午 7 8 1 2 上午 3 4 第三周 5 6 下午 7 8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安阳工学院2014上半年2013级本科物理实验课表(1)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2013级本科普通物理实验课表周二上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3-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3-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13-3,汽车服务工程13-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3-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3-2,机械电子工程13-1,机械电子工程13-2,自动化13-1,自动化13-2,飞行技术13-1 下午信息与计算科学13-1,通信工程13-1,通信工程13-2,电子信息工程13-1,电子信息工程13-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方向)1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13-1,网络工程13-1周四上午软件工程13-1,软件工程13-2,物联网工程13-1,物联网工程13-2,土木工程13-1,土木工程13-2,环境工程13-1,工程管理13-1,工程管理13-2下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1,化学工程与工艺13-1,化学工程与工艺13-2,应用化学13-1,食品科学与工程13-1,食品质量与安全13-1,生物工程13-1,生物技术13-1,应用物理学13-1说明:1.实验地点:A14号楼3层和4层。
上午8:00开始,每个实验3学时;下午13:30开始,每个实验3学时。
2.实验课遇到国家法定假日(劳动节、端午节)应跟随学校调课安排来做实验,学校运动会期间的实验往后推迟。
3.每个班级必须按学号顺序分为A、B、C、D等组别,具体分组名单已在附件(Excel 文件)中给出,严格按照相应分组在对应的时间完成实验。
4.每个实验项目总分值为100分,其中预习报告占30分,实验操作占40分,最终上交实验报告(应有指导教师签字)占30分。
进实验室做实验,必须递交该实验的预习报告。
6.本学期实验内容见附表。
附表一附表二。
新高考生物课程设计
新高考生物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新高考生物课程的核心概念,如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保护等;2. 了解生物学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3. 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结构的功能,细胞分裂、物质跨膜运输等过程;2. 遗传与进化:涵盖遗传物质、遗传定律、生物进化、人类遗传病等内容;3. 生态与环境保护:涉及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4. 生物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据分析、科学探究等;5. 生物学应用: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细胞结构与功能第二周:遗传与进化第三周:生态与环境保护第四周: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五周:生物学应用教学内容与课本章节紧密关联,涵盖新高考生物课程的核心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针对新高考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在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时,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授。
计组实验课程设计
计组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掌握基本硬件组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掌握实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电路设计、编程调试等,并了解其在计组实验中的应用。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实验技能,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计组实验的电路设计、编程调试等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验课程,认识到计算机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大学二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欲望。
教学要求分析:课程要求教师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计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计算机组成原理概述: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相互关系,使学生建立整体概念。
教学内容: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硬件组件的原理与功能。
2. 实验原理与技术:讲解实验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数字电路设计、编程调试等。
教学内容:数字电路设计基础、Verilog HDL语言、编程调试方法等。
3. 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内容:算术逻辑单元(ALU)设计、存储器设计、CPU设计等实验项目。
关于第三周实习周记(通用11篇)
关于第三周实习周记(通用11篇)第三周实习周记篇1这一周每天过得还是很充实的。
不知不觉中实习的六周已经过去一半时间了,我对于自己的工作已经完全适应了,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俗话说“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现在我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拘谨了,怕这怕那,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虽然偶尔也会被别的部门叫去跑跑腿,送送文件,但这也让我有了更多与他人接触、交流、沟通的机会。
平时接触到的都只是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学校里的同学,现在由于实习能够接触到社会上的各种人,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经历。
应该珍惜这次的实习机会。
第三周实习周记篇2生活还在慢慢地适应,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由以前在学校里的课室、饭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变成了宿舍、公司的两点一线,每天都是早早从床上爬起来还带着朦胧的睡意坐公交上班,然后是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返回宿舍,洗完澡之后就是躺到床上呼呼大睡,再也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东西。
忽然间觉得以前在学校里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没课的时候可以睡到午饭时间,还可以睡午觉,我也深切体会到了为什么上班一族对周末有那么强烈的渴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现在的这种生活,相对于以前在学校里没课的时候无所事事,整天睡懒觉的生活,我更加向往现在这一忙碌的生活模式,以前在学校里懒散堕落是在浪费生命,而当前工作的忙碌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和有意义,即使是现在我还没有完全的适应,但我终信这一适应期将会很快地过去。
本周的工作相对于上周来说没有那么繁重,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新请来了一个财务,我们行政部不再兼任财务的工作,只需要将手头的工作交接并加以协助;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两三个星期的适应,工作开始变地得心应手,不再像之前那样效率低下。
本周星期五公司也很顺利地举行了消防演习,我们的员工很配合,主管也很满意这次消防演习的工作。
对我来说主管交给的任务算是顺利完成了,自己也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我相信之后必将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我。
本周开始,我在主管的建议下有意识的将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填在一个EXCEL表格中,通过这个表格我可以明确地掌握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工作也不再需要主管去提醒,而是自己去主动完成,工作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避免了因为众多繁琐的工作而遗忘了某一件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实训)课表(一).
备注: 1、中药炮制技术:1-204、208,第2、3、4、5周。
2、中药制剂:2-101、105,第2、3、4、5周。
3、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实训:实训楼1楼2楼。
4、中药制剂分析:第2周开始,1-409、413。
5、中药药理:2-508:第4周开始。
6、医用检验仪器:2-102。
7 、医用影像设备:2-211,第5、9、13、17周。
备注: 1、药物分析:2-301、305,第三周开始。
2、制剂设备:制剂设备一体化实验室。
3、药剂学:2-107、111,单周3、5、7、9、11、13、15、17周进行,双周4、6、10、12、14。
4、制药化学:1-415、419。
5、化工原理:1号楼计算机房。
6、制药设备保管与养护:制剂设备一体化实验室。
备注: 1、药剂学:2-107、111,双周4、6、10、12、14周。
2、生物药物制备技术:2-402、406,第4、6、8、10、12周。
3、生物检测技术:2-402、406,第3、5、7、9、11周。
4、生物制药设备:第4周开始。
5、药物分析:2-301、305,第三周开始。
6、组织细胞培养技术:2-511,第2周开始。
7、化工原理:1号楼计算机房。
8、制药化学:1-415、419。
9、制药设备保管与养护:制剂设备一体化实验室。
10、生物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吴兴奋、戴勇波、周士旭带教,实训楼1楼2楼。
备注: 1、食品加工技术:2-501、505,第三周开始。
2、食品微生物检验:2-206、212。
3、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实训楼3楼。
4、生物测定:2-407、411。
5、保健食品制剂:2-107、111双周:4、6、8、10周。
6、中制分析:第3周开始,1-409、413。
7、药物制剂技术实训、保健食品制剂实训:吴兴奋、戴勇波、周士旭带教,实训楼1楼2楼。
备注: 1、文献检索与利用:图书馆报告厅,第3周开始。
2、药品质量检测技术:2-307、311,第三周开始。
实践教学工作的日程安排(3篇)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日程安排。
以下为实践教学工作日程安排的具体内容:二、实践教学工作日程安排一、准备工作阶段(第1-2周)1. 第一周:(1)召开实践教学工作动员大会,传达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2)组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3)收集和整理实践教学所需资料,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实验报告等;(4)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进度安排。
2. 第二周:(1)对实践教学场地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实践教学环境符合要求;(2)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行;(3)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期望和建议;(4)完成实践教学计划修订,确定最终实践教学日程安排。
二、实践教学实施阶段(第3-10周)1. 第3-6周:(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预习,了解实践教学内容和目标;(2)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实践技能;(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完成实践报告,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2. 第7-8周:(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开展实践教学的成果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收获;(3)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点评,总结实践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4)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第9-10周:(1)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成绩评定;(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总结大会,总结实践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3)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4)整理实践教学资料,为下一次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三、实践教学总结阶段(第11-12周)1. 第11周:(1)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整理实践教学资料,形成实践教学总结报告。
rpa培训课程设计
rpa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掌握RPA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流程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
3. 学生能够了解RPA在企业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RPA工具进行简单的流程自动化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2. 学生能够通过RPA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RPA项目,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RPA技术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RPA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3. 学生在RPA项目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沟通、协作、共享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RPA技术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技术感兴趣,但可能缺乏编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RPA基本概念与原理- RPA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RPA的工作原理与核心技术2. RPA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RPA在企业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分析案例中RPA技术的优势与价值3. RPA流程设计- 流程分析、设计与优化的方法- RPA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4. RPA编程与开发- 常用RPA编程语言及语法- RPA流程开发、调试与测试5. RPA项目实践- 项目规划、分工与协作- 实际案例分析与实施6. RPA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RPA技术发展现状- RPA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教学大纲安排:第1周:RPA基本概念与原理第2周:RPA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第3周:RPA流程设计第4周:RPA编程与开发第5周:RPA项目实践第6周:RPA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本知识,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RPA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年级:2017级(1)人数:41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说明: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 2.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周课外完成王前/李韬 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制表时间:2019年6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年级:2017级(2)人数:36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说明: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 2.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周课外完成王前/李韬 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制表时间:2019年6月1日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年级:2017级(3)人数:39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说明: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 2.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周课外完成徐向民/邢晓芬 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制表时间:2019年6月1日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年级:2017级(4)人数:38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2.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周课外完成徐向民/邢晓芬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制表时间:2019年6月1日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年级:2017级(5)人数:45 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说明: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 2.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周课外完成姜小波 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制表时间:2019年6月1日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年级:2017级(6)人数:31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说明: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 2.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周课外完成姜小波 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冯秉铨实验班)年级:2017级人数:①44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说明: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 2.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2周课外完成青春美 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班)年级:2017级人数:26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说明: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 3.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1)年级:2017级人数:52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2.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2)年级:2017级人数:46执行时间:2019年8月26日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停课1周,其中信工1班第1周,信工2班和电卓班第2周信工3班第3周,信工4班和6班第4周,信工5班第5周,冯班第7周,电科1班第8周、电科2班第9周,邓洪波/梁志明(地点:31409)2. 实验课的具体上课起始周由理论课和实验室老师协商确定,由理论课老师通知学生。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安排一区
黄红梅
20
王成睿
20
钟朝枫
20
朱雅惠
20
马岩
20
王琪
20
彭瑾
20
刘淑娟
20
王宇楠
20
屈国梁
20
吴星
20
邱晓羽
20
廖文玲
20
罗杰思
20
马欣
20
闫雪军
20
王嘉悦
20
叶宛群
二
20
彭冲
五
20
李雅婷
八
20
李春萌
十一
20
李姬
20
覃忠冲
20
张小那
20
曹锦莹
20
王昊
20
武舒娅
20
胡悦
20
何世嘉
20
董博琛
20
杜越
20
何仲秋
20
李鹏升
20
罗赛
20
林木田
20
廖溥昀
20
周萌
20
仇文博
20
王雪松
20
褚成凤
20
赵书珩
20
郭英晖
20
李骁
20
王伟锋
20
周靖东
20
褚睿韬
20
于敏
20
马绍聪
三
20
彭艺
六
20
吕文强
九
20
黄国进
十二
20
李鹏
20
朱贤星
20
马洋洋
20
曹萌媛
20
曾满
20
马政
20
张伟
20
龚一帆
机电12班级课表(含实训课) 2.14
3组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杨放(2-9周,9周1-2节) Z204 18:00-21:00
实训课程: ●:实验课 班级课程表 课表名称:12电力3班 节次 星期一 第 1 2 节 第 3 4 节 第 5 6 节 第 7 8 节 第 9 10 节
电气控制技术 2节/周(2-13) 黄衍标 西2-208
电业安全用电 2节/周(1-16) 权先璋 西3-301
下午
晚上
第 7 8 节 第 9 10 节
2组 维修电工实训(高级 1组 维修电工实训(高级 证) 张辉先 (1-8周) 证) 张辉先 (10-17周) Z205 2组 维修 Z206 2组 电气控制与PLC 电工实训(高级证) 张辉先 技术 杨放(2-9周,9周1(10-17周)Z206 2节)Z204 13:35-16:35 Z204 13:35-16:35
电气控制技术 2节/周(1-12) 张峻 西3-304 电气控制技术 2节/周(1-12) 张峻 西3-304 电力系统自动化 2节/周(3-18) 解荣 西3-311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 2节/周(4-19) 霍战林 西3-308
星期二
星期三
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 2节/周(3-16) 权先璋 西3-511
班级课程表 课表名称:12电力1班 节次 星期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 2节/周(3-18) 1 赵旭光 2 西3-309 节 上午 电气控制技术 第 2节/周(1-12) 3 杨放 西3-309 4 节 第 5 6 节 第 7 8 节 第 9 10 节 星期二
3组 维修电工实训(高级 证) 张辉先 (1-8周) Z205 3组 维修 电工实训(高级证) 张辉先 (10-17周)Z206 1组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杨 放(2-9周,9周1-2节) Z204 8:30-11:30
12-13(一)实验实训课表6月30日稿
12-13学年第一学期实验实训课表实验实训课表说明1.所有课程如遇节庆休息的时间无法上课的,调换课程时间请任课老师与所管辖的实验员联系,自行安排好时间进行,无需填写实验实训调课单,安排好调换的时间,通知好学生,并请到徐晏处登记即可。
2.为了学生评教工作的顺利进行,请所有老师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介绍自己,确保学生清楚自己的带教老师名字,一个班两个老师带教的班级,原则上课表里名字在前的老师,担任单号学生的带教工作,名字在后的老师,担任双号学生的带教工作。
3.请任课老师认真核对自己的任课时间,如实验课表内你的实验、实训课程有与理论课冲突、或所安排课程课时不够等情况,请于第二周前(9月7日前)到徐晏处调换上课时间或班级。
备注: 1、实用药物学:2号实验楼508,第4周开始。
2、物理化学:1号实验楼201、205(第7周开始进行),每次上3课时。
3、生物化学:2号实验楼405、401,第4周开始进行。
4、药物制剂工艺与制备:2号实验楼106,第4周开始。
5、辅料及包装技术:2号实验楼111,第4周开始。
备注: 1、实用药物学:2号实验楼508,第4周开始。
2、仪器分析:2号实验楼309、311,第4周开始。
3、生物化学:2号实验楼405、401,第4周开始进行。
4、药物制剂实用技术:2号实验楼106,第4周开始。
5、医学基础2号实验楼510,第3、5、7、11、13周进行,6、微生物与免疫:2号实验楼212、208,第4周开始。
7、药理学:2号实验楼508,第4周开始。
8、药品保管与养护:药学技能培训中心上课,第4周开始。
备注: 1、药物检测技术:2号实验楼407、411,第4周开始。
2、微生物:2号实验楼212、208,第4周开始。
3、药物化学:1号实验楼411。
4、药物合成1号实验楼408.备注: 1、药学细胞培养技术:2号实验楼511,第4周开始。
2、生物制药设备:1号实训楼4楼生物制药车间,第4周开始进行。
教务系统web课程设计
教务系统web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教务系统Web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务系统的功能与结构;2. 学习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能运用所学知识构建简单的教务系统页面;3. 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了解教务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与操作。
技能目标:1. 能运用前端技术设计并实现教务系统的页面布局与交互功能;2. 能运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管理教务系统的数据;3. 能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教务系统Web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教务系统Web开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教务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Web开发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Web开发有一定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务系统概述:介绍教务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与作用,让学生对教务系统有整体的认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教务管理系统概述2. 前端技术基础:讲解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使学生掌握教务系统页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HTML与CSS;第三章 JavaScript基础3. 页面布局与设计:学习使用前端框架(如Bootstrap)进行教务系统页面布局与设计,提高页面美观度与响应式。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前端框架与应用4. 数据库基础: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学习使用MySQL等数据库存储和管理教务系统数据。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库基础5. 教务系统功能实现:学习教务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及操作,实现教务系统的基本功能。
t8钢课程设计
t8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T8钢的成分、性质及分类,掌握其在工业中的应用;2. 使学生掌握T8钢的热处理原理及方法,理解其性能变化规律;3. 引导学生了解T8钢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了解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T8钢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增强国家自豪感和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金属材料学科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T8钢的性能及应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金属材料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T8钢的基本概念:介绍T8钢的成分、分类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工具钢》2. T8钢的性质:分析T8钢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工具钢的性能》3. T8钢的热处理:讲解T8钢的热处理原理、方法及性能变化规律;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热处理工艺》4. T8钢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介绍T8钢在模具、量具、刃具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教材章节:第四章《工具钢的应用》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T8钢样品的热处理实验,观察性能变化,分析数据;教材章节:第五章《实验与操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T8钢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T8钢的性质第三课时:T8钢的热处理第四课时:T8钢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实验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T8钢的基本概念、性质及热处理原理等理论知识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教育实验课课程设计
教育实验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章节所介绍的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教育实验方法,如比较实验、因果实验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教育实验中变量的分类及操作,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一项简单的教育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假设、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教育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3. 学生能够撰写实验报告,准确表达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教育实验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意愿。
2.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尊重事实,遵循逻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教育实验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对教育实验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育研究,提高其教育科研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育实验基本概念:教育实验的定义、特点、类型及作用。
2. 教育实验设计原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方案的结构与要素。
3. 教育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及分类,操作化方法。
4. 常见教育实验方法:比较实验、因果实验、现场实验等。
5. 教育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数据收集方法、整理技巧及分析工具。
6.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的结构、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关联:1. 教育实验基本概念: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2. 教育实验设计原理: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3. 教育实验变量: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配置交换机Switch0:交换机名称为Client_S0;进入与Switch2相连的Fa0/24接口,设置接口模式为trunk类型;将交换机配置为VTP Client模式,域名为network,密码123;
使用Show vlan查看vlan信息。
2、配置交换机Switch1:交换机名称为Client_S1;进入与Switch2相连的Fa0/24接口,设置接口模式为trunk类型;将交换机配置为VTP Client模式,域名为network,密码123;
课题名称:VTP和单臂路由设置
课的类型:实验课
实验目标:
1、掌握VLAN配置命令和使用方法
2、理解VTP的在VLAN中的作用和设置方法
3、掌握基本VLAN的调试方法
实验任务:
1、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2、在packet tracer模拟器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置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任务介绍和原理分析、操作演示、学生实践
使用Show vlan查看vlan信息。
3、配置交换机Switch2:交换机名称为Server_S2;进入与Switch0相连的Fa0/23接口,设置接口模式为trunk类型;进入与Switch1相连的Fa0/24接口,设置接口模式为trunk类型;进入与路由器R1相连的Fa0/1接口,设置接口模式为trunk类型;将交换机配置为VTP Server模式,域名为network,密码123;
interface fastethernet/ethernet/serial编号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config)#
Interfacerangfastethernet/ethernet/serial编号-编号
进入一组接口配置模式
(config-if)#
switchportmode trunk|access
PC3的IP地址是192.168.20.44/24,网关是192.168.20.1;
2、本实验要求掌握的CLI命令
表1
模式
命令
功能
交换机
任意模式
?
帮助命令
>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模式
#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config)#模式
#
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config)#
(config)#是配置模式提示符。conf t是命令configure terminal的简写。
由配置模式退回特权模式可以用exit命令,也可以用Ctrl+Z来实现。
③由配置模式进入接口模式:
(config)# interface f/e/s编号
(config-if)#
(config-if)#是接口配置模式提示符。Interface f/e/s中f表示fastethernet编号,e表示ethernet编号,s表示serial编号。
激活接口
(config-if)#或(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ethernet编号.x
进入子接口配置
(config-subif)#
ip address a.b.c.d a.b.c.d
为子接口配置ip地址
(config-subif)#
encapsulation isl|dot1q vlan_ID
10.在PC0上分别ping PC1,PC2,PC3测试连通性,并截图,分析结果。
思考题:
写下PC0 pi模式下所有可用的命令
②提示符c?查看该模式下所有以c开头的命令
③提示符命令?查看该命令所有可用的参数
常用操作:
①由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 enable
#
>是用户模式的提示符,#是特权模式提示符。如果设置了密码保护,此时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进入特权模式。
②由特权模式进入配置模式:
#conf t
配置接口的类型
(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_ID
将当前接口加入vlan
#
show vlan
查看当前的vlan设置
#
show vtp status
查看当前的vtp信息
#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路由器接口的IP配置
任意模式
exit
由接口配置模式退回配置模式可以用exit命令,也可以用Ctrl+Z来实现。
由配置模式进入端口模式:
(config)# line con/aux/vty编号
(config-line)#
(config-line)#是端口配置模式提示符。注意不同端口的编号。
由端口配置模式退回配置模式可以用exit命令,也可以用Ctrl+Z来实现。
实验指导或操作步骤:
1、实验网络拓扑图
说明:1.本实验须2960交换机三台,2621路由器一台,PC机四台;
2.将交换机Switch0的f0/1口与PC0相连,f0/5与PC1相连,f0/24口与Switch2的F0/23相连;
3.将Switch1交换机的f0/1口与PC2相连,f0/5与PC3相连
退出当前模式
路由器
任意模式
?
帮助命令
>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模式
#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config)#模式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ethernet/serial编号
进入接口配置
(config-if)#
no shutdown
用ISL或802.1q进行封装子接口,并加入相应vlan
(config-i subif)#
no shutdown
激活子接口
#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路由器接口的IP配置
任意模式
exit
退出当前模式
CLI命令的格式是:提示符命令[参数表]。如果配置了路由器名称,则在提示符前面还有路由器名。
f0/24口与Switch2的F0/24相连;
4.将Switch2交换机的f0/1口与路由器R1的f0/0接口相连;
5.PC0的IP地址是192.168.10.11/24,网关是192.168.10.1;
PC1的IP地址是192.168.20.22/24,网关是192.168.20.1;
PC2的IP地址是192.168.10.33/24,网关是192.168.10.1;
(vlan)#
vlan vlan_ID [name vlan_name]
添加新的vlan
(vlan)#
vtp server / client /transparet
设置交换机VTP类型
(vlan)#
vtp domain域名
设置VTP域
(vlan)#
vtp password密码
设置VTP域密码
(config)#
①CLI命令是键盘命令,对大小写不敏感。
②CLI命令支持缩写,不用输入完整的命令和关键字,只要键入的命令所包含的字符长到足以与其他命令区别就足够了。例如,可将“show configure”命令缩写为“sh conf”。
那么,怎么知道一条命令该写多长呢?可以在输入命令前用“?”查看一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使用Show vlan查看vlan信息。
增加两个VLAN,分别为10和20,且分别命名为sales和marketing;
4.使用show vlan查看三个交换机的vlan信息,并截图。
5.按图中配置主机IP信息。
6.在PC0上分别ping PC1,PC2,PC3测试连通性,并截图,分析结果。
7.在交换机switch1和switch2上分别将接口f0/1-f0/4加入vlan 10,将接口f0/5-f0/10加入vlan 20。
8.在PC0上分别ping PC1,PC2,PC3测试连通性,并截图,分析结果。
9.配置路由器:路由器名称为R1;进入fastethernet0/0接口,先激活;进入其子接口fastethernet0/0.1,用802.1q封装,划分到VLAN10,子接口IP地址为192.168.1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进入其子接口fastethernet0/0.2,用802.1q封装,划分到VLAN20,子接口IP地址为192.168.2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