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研室自评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大学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大学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引言大学英语教研室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材研究和课程设置等,同时也支持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

本文旨在对我所在的大学英语教研室进行一次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梳理所取得的成果和亟待改进的问题,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工作成果教材研究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成功完成了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重新编写了一本实用的英语教材,并将其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标准教材。

该教材开发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广泛认可。

教学方法研究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我们进行了多次研究,探讨了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

通过实际教学实验和反思,我们发现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资源建设我们还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好的教学资源平台。

我们建立了一个教学资源库,包括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料和在线教学平台。

这些资源大大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工作亟待改进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尽管我们的教研室人员基本具备了相关的英语和教育学背景,但是在教学方法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我们计划加强教师培训和实践,以及与其他大学英语教研室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资源整合我们的教学资源库虽然包含了很多英语教学资源,但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拓展更多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未来发展方向拓展国际交流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跨界合作和国际化视野。

我们计划在未来拓展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英语学习机会,并为教师提供更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平台。

实施新技术我们正计划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辅助英语教学。

例如使用在线语音教练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等。

这些新技术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

结论总体而言,我们的大学英语教研室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面临很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大学英语自评报告

学生大学英语自评报告

学生大学英语自评报告引言大学英语是我在过去两年间进行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英语,我对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篇报告将对我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成绩和经验进行自我评估,并总结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

学习成绩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我取得了令我自豪的成绩。

我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显著的进步。

在听力方面,我可以通过听懂英语广播、电影以及和外国人的交流加深了解英语世界。

在口语方面,我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在阅读方面,我已经能够阅读英语文章和故事,并理解其中大部分内容。

在写作方面,我可以用英语完成一些简单的短文和邮件。

学习经验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我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这对我提高英语能力非常有帮助。

首先,我发现多听多说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和母语为英语的朋友交流,我不仅增加了对流利口语的感知,还纠正了自己的发音错误。

此外,多看一些英语影视剧和新闻,会进一步提高我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其次,积极阅读英语材料对提高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我发现经常阅读英语文章和故事,不仅能够扩大词汇量,还能让我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最后,我意识到要重视语法和语法规则。

掌握英语语法是有效交流的基础。

我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做语法练习和阅读英语语法书籍,有助于我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进一步提升尽管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首先,我的听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能够听懂一些英语广播和电影,但还是有些场景下我仍然难以跟上。

因此,我计划多听一些不同口音和语速的英语材料,并在有需要时使用字幕进行辅助。

这样可以提高我的听力理解能力。

其次,我的口语表达还不够自然流利。

尽管我可以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但有时候我还是会遇到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的限制。

我计划增加英语口语练习的时间,并积极参与英语角和其他英语活动,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最后,我还需要加强写作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大学英语教学部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经历,我们收获到了很多经验,何不赶紧对过去工作做一个总结,以往后的工作做参照。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总结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英语教学部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1本学期来,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下面我把这一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

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

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

二、教育教学情况1、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资料,理出一条符合自己学生的知识线索,制定符合本校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

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

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时着重学生的训练,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或组外其他有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本学期平均每周听课一到二节。

英语课自我评价6篇

英语课自我评价6篇

英语课自我评价英语课自我评价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常常要写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你所见过的自我评价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课自我评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课自我评价11、教师语音标准,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

英语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

2、巧妙地运用了语言描述及提问等方式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入景动情,使其受到感染,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3、教师的设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让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地参与学习,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展示会个性及能力,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4、纵观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好,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5、这次教学活动是一次单词、短语、句型的组合教学活动,教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6、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

7、教师在实施本节课教学中,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法灵活科学,讲课时思路清晰,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强。

8、学生的活动充分,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师生全面互动的'教学模式生动地诠释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

9、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自始至终渗透德育和人文主义的思想;教师英语素质优秀,时时体现出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牢牢把握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用中学。

10、本节课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为本节课堂的精彩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

11、课堂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感染了学生,调动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显著。

英语科组教研工作的自我总结9篇

英语科组教研工作的自我总结9篇

英语科组教研工作的自我总结9篇第1篇示例:英语科组教研工作的自我总结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教学工作总结时刻。

本学年,我作为英语科组的一员,也经历了一年的教学工作,充实而又充满挑战。

在这一年中,我不断地探索前行,积极参与学科教研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本人对英语科组教研工作的自我总结。

一、团队合作在本学年的教研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科组的一份子,我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合作。

我们相互协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每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大家总是能够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并克服,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英语科组教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英语输入和输出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也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教学反思,我深刻意识到只有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设计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英语科组的课程设计工作。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趋势,制定出了一系列新颖而且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

四、专业发展在本学年的教研工作中,我也积极参与了英语科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研讨会,听取专家的讲座,进行学术交流,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们也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讨论,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英语专业自评报告

英语专业自评报告

英语专业自评报告摘要:一、引言1.自我介绍及撰写报告目的2.报告撰写背景二、英语专业学习成果概述1.语言技能提升2.专业知识积累3.跨文化交际能力4.综合素质发展三、英语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与问题1.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平衡2.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待提高3.跨文化交际困境4.个人发展规划不清四、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1.增加语言实践机会2.深化专业知识学习3.加强跨文化交际训练4.明确个人发展规划五、改进措施的实施成果及反思1.语言能力的提升2.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4.个人发展规划的明确5.报告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自我评估的重要性。

为了全面了解自己在英语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成果与不足,我特此撰写此自评报告。

本报告旨在对我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学习中遇到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以下是本人对自己英语专业学习的全面剖析。

二、英语专业学习成果概述1.语言技能提升:通过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我的英语表达能力、听力和阅读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2.专业知识积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我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新时期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3.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参与各类跨文化交际活动,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提高了在国际舞台上沟通交流的能力。

4.综合素质发展:除了专业学习,我还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英语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与问题1.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平衡: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输入能力(如阅读、听力)相对较强,而输出能力(如口语、写作)较弱。

2.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待提高:虽然我在课堂上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感到力不从心。

3.跨文化交际困境: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时,我曾遇到过不少困难和误解。

英语课程自评报告范文

英语课程自评报告范文

英语课程自评报告范文摘要:本文是对本学期英语课程的自评报告,以评估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成果与不足。

通过对课前自我学习、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个人成绩以及学习动机的分析,总结出了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一、引言在本学期的英语课程中,我通过系统学习并使用英语,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这个自评报告旨在评估我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成果和不足,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提出建议。

二、课前自我学习在本学期的英语课程中,我意识到课前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在课前预习课本内容,了解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我能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讲解。

在预习过程中,我还结合英语学习网站、单词卡片等辅助工具,进一步扩充了词汇量。

尽管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我认识到还有改进的空间。

下学期,我计划更加系统地进行课前自我学习,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三、课堂参与在本学期的英语课堂上,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与同学们交流。

我不仅努力用英语回答问题,也尝试用英语提出问题。

这样的参与使我能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不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有时因害怕出错而不敢积极发言,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需要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上台演讲,提高自信。

四、作业完成情况在本学期的英语课程中,我按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通过仔细完成作业,我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也发现,通过作业,我可以检测自己是否理解了教材,并及时纠正错误。

对于下学期,我计划每次作业完成后,更加仔细地检查自己的答案,并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五、个人成绩在本学期的英语课程中,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我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方面取得了进步。

然而,我的写作能力仍然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

我打算在下学期参加写作辅导班,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六、学习动机在本学期的英语课程中,我保持了积极的学习动力。

我时常鼓励自己,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提高英语能力。

学校英语教研组工作的自我总结6篇

学校英语教研组工作的自我总结6篇

学校英语教研组工作的自我总结6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了学校英语教研组的工作,负责指导和管理全校的英语教学工作。

在这个岗位上,我深入了解了英语教研组的职责和要求,同时也切实感受到了教学工作的挑战和乐趣。

一、工作职责与内容1. 课程安排与调整: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要求,我负责安排和调整全校的英语课程,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我也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改革要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2. 教学研究与指导:作为英语教研组的负责人,我深知教学研究和指导的重要性。

因此,我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们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研究项目,为学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3. 教材选用与编写:在教材选用方面,我注重选择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的教材,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此外,我还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以更好地适应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

4. 评估与反馈:我重视对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习成果测试,我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我也注重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优化教学工作。

二、工作成果与亮点1. 课程调整成效显著: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优化,我校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2. 教学研究成果突出:在教研活动中,我校英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成果。

其中,多名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多名学生的英语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 教材编写成果显著:在校本教材编写方面,我校英语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成功编写并出版了多本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的英语教材。

这些教材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为学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4. 评估与反馈机制完善:通过不断完善评估与反馈机制,我校英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英语学科自我评价简短

英语学科自我评价简短

英语学科自我评价简短English:I believe that my performance in the English subject has been strong due to my proficient language skills, strong analytical abilities, and dedication to improving my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 consistently receive high grades on assignments and exams, demonstrating my understanding of both literary texts and grammar rules. 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 discussions, offering insightful interpretations and engaging with my peers in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In addition, I make an effort to regularly read books and articles in English to expand my vocabulary and deepen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Overall, I am confident in my abilities in the English subject and continuously strive to further enhance my skills in this area.Chinese:我相信我在英语学科的表现很强,这是由于我精通的语言能力、强大的分析能力以及我致力于提高写作和沟通能力的精神。

英语教研活动自我评价(3篇)

英语教研活动自我评价(3篇)

第1篇Introduction:As an English teacher, I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to enhance my teach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In this self-evaluation, I will reflect on my performance in an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analyzing both my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This evaluation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my abilities and to identify areas where I can further develop my expertise.I. Preparation and Planning:1. Content selection:I carefully selected the topic for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ensuring that it was relevant and interesting to my students. The topic wa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which aimed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communication.2. Lesson objectives:I established clear and achievable objectives for the activity, which included:a. Familiarizing students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b. Develop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skills.c. Enhancing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diverse cultural settings.3. Resource utilization:I effectively utilized various resources, such as textbooks,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and online materials, to support the activity. These resources were chosen to cater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and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II. Delivery and Engagement:1. Classroom management:I maintained a well-organized classroom environment, ensuring that students were engaged and attentive throughout the activity. I used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interactive discussions, group work, and hands-on activities, to keep students interested and involved.2. Teaching methods:I employed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cater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These included:a. lectures to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b. discussions to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flection.c. group work to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peer learning.3. Student engagement:I actively encouraged student participation by asking questions, providing feedback, and recognizing their contributions. This created a positive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atmosphere, where students felt comfortable expressing their opinions and ideas.III. Assessment and Feedback:1. Formative assessment:I continuously assesse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through quizzes, class discussions, and group presentations. This allowed me to identify areas where students needed additional support and to adjust my teaching strategies accordingly.2. Summative assessment:I designed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evaluate students'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This included a written test, an oral presentation, and a reflective essay.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were clearly defined, and students received detailed feedback on their performance.3. Self-reflection and feedback:I sought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colleagues to gain insights into my teaching performance. This feedback was valuable in identifying areas where I could improve and to learn from others' experiences.IV. Areas for Improvement:1. Time management:I acknowledge that I could have managed my time more effectively during the activity. This would have allowed me to allocate more time tocertain aspects of the lesson and ensure a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topic.2. Differentiation:While I attempted to cater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I realize that I could have further differentiated the activity to address the specific needs of individual students. This would involve incorporating more varied activities and providing additional support for students who require it.3. Collaboration:I could have enhanced collaboration with my colleagues by involving them in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ity. This would have provided a broader perspective and allowed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resources.Conclusion:In conclusion, my participation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provided me with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insights into my teaching practices. I have identified areas where I can improve, such as time management, differenti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y reflecting on my performance and implementing these improvements, I aim to enhance my teaching skills and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 of my students.第2篇Introduction:As an English teacher, I have recently participated in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organized by our school. The activity aimed to enhance our teaching skills, explor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foster a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among colleagues. Through this experience, I have gained valuable insights and develop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y teaching practices. This self-evaluation aims to reflect on my performance, strengths,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activity on my professional growth.I. Performance Evaluation1. Lesson Planning and DeliveryDuring the activity, I was responsible for designing and delivering a lesson on a specific topic. I focused on creating an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sson that catered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my students. I incorporated various teaching strategies, such as group work, discussions,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to enhance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comprehension.Strengths:- The lesson was well-structured and followed a logical sequence of activities.- Students we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showing enthusiasm and engagement.- The use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group work promoted a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Areas for Improvement:- The time management could be improved to ensure that all activities were completed within the allocated time fram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ndividual student feedback could be provided to assess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progress.2.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The activit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on among teachers.I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group discussions, shared ideas, and sought feedback from my colleagues. This collaborative approach facilitated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and fostered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Strength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colleague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I was open to feedback and made adjustments to my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suggestions of my peers.Areas for Improvement:- Further improvement in active listening skills could be beneficial in understanding the perspectives of my colleagues.- More frequent and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ould be established to maintain ongoing collaboration.II. Teach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1. Use of TechnologyThe activity encouraged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teaching. I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various digital tools, such as educational apps, online resources, and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trengths:- The use of technology made the lesson more dynamic and engaging for students.- Students were able to access additional resources and practice independently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Areas for Improvement:- More research on effective digital tools and their appropriate usage in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xts is required.-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necessary to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advancements.2. Assessment and FeedbackAssessment and feedback are crucial component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I focused on using a variety of assessment methods, including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s, to gauge student progress.Strengths:- Regular formative assessments helped me identify areas where students were struggling and adjust my teaching accordingly.- Constructive feedback encouraged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learning and strive for improvement.Areas for Improvement:-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lternative assessment methods, such asproject-based assessments and peer assessments, could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 learning.- Providing timely and specific feedback to students can help thembetter understand their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III. Overall Impact on Professional Growth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y professional growth as an English teacher. It provided me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Reflect on my teaching practices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Collaborate with colleagues and learn from their experiences and expertise.- Explor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my classroom.-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ractice.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was a valuable experience that allowed me to grow both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 Through self-reflection and the feedback received from my colleagues, I have identified areas for improvement in my teaching practices. I am committed to continuing m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ncorporating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activity into my future teaching endeavors. By constantly striving to enhance my skills and knowledge, I aim to provide the best possibl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my students.第3篇Introduction:As an English teacher, participating in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m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is activity, I aimed to enhance my teaching skills, deepen my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pedagogy, an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English curriculum. This self-evaluation will reflect on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activity, including th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I. Planning PhaseA. Objective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activity was to integrate technology into the English classroom, mak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for students. Additionally, I aimed to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students through project-based learning.B. Resources: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I utilized various resources, includ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ols,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multimediapresentations, and online platforms. I also prepared handouts and worksheets to reinforce learning.C. Collaborative Efforts:I collaborated with my colleagues to share ideas and experiences, ensuring that the activity was well-planned and executed. We discussed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shared best practices, and brainstormed creative ways to incorporate technology into our lessons.II. Implementation PhaseA.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Students were highly engaged throughout the activity. The use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an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made the lessons more dynamic and visually appealing.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group discussions and activities, which promot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llaboration.B. Learning Outcomes:The activity achieved its primary objective of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English classroom. Students demonstrated an improved ability to use technology for learning purposes. They also showcased enhanc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llaboration skills through project-based learning.C. Challenges:Despite the success of the activity, I encountered some challenges. For instance, not all students had access to technology, which hinderedtheir participation in certain activities. Additionally, some students struggled with understanding complex concepts, necessitating additional support and differentiation.III. Reflection on Teaching StrategiesA. Technology Integration:The use of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Students were more motivated and engaged when they could interact with the material through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and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 plan to continue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into my teaching to keep students interested and motivated.B. Differentiation:I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to cater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my students. By providing varied resources and support, I was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and abilities. I will continue to refine my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to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succeed.C. Assessment:The activity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assessment methods. I observed that formative assessments, such as class discussions and peer evaluations, were more beneficial than traditional summative assessments. I will continue to incorporate a mix of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s to gauge student understanding and progress.IV. Professional GrowthA. Collaboration:Participating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allowed me to collaborate with my colleagues, which broadened my perspective on English pedagogy. I gain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which I will incorporate into my own teaching practice.B. Continuous Learning:The activity encouraged me to engage in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 attended workshops and seminars to enhance my knowledg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I will continue to seek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improvement in my professional journey.V.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was a valuable experience that allowed me to enhance my teaching skills an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By integrating technology,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and utilizing a variety of assessment methods, I was able to create a more engag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my students. I am committed to continuing m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ing best practices in my teaching to foster student success.Future Plans:1. Further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2. Develop and refin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to cater to diverse student needs.3. Attend workshops and seminars to stay updated on current trends in English pedagogy.4. Collaborate with colleagues to share best practices and create a more cohesive and effective English curriculum.。

大学英语自评报告(11月15日)

大学英语自评报告(11月15日)

绥化学院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自评报告绥化学院二〇一二年九月前言绥化学院是2004年升本的一所综合性院校。

升本以来,学校坚持“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专业建设与办学规模有了较快发展,现有30个本科专业。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根据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我校加强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情况汇报如下:1、课程定位1.1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高度重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工作,党政领导经常对大学外语部进行听课、调研、访谈和检查,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为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将大学外语部划归基础学院管理,承担全校公共英语课程,配备专门教学管理人员。

1.1.1 管理机构完善绥化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管理工作由主管教学副校长领导,教务处统筹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中心、校院两级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常态监控。

日常教学由大学外语教研部进行具体安排管理,配备了5名专职管理人员。

大学外语部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政策、保障措施有力,满足了大学英语教学需求。

两个教研室按照分级教学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2011年,为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学校成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中心、大学英语教研部、资产处、财务处等部门。

1.1.2 支持政策有力和保障制度健全学校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在师资引进和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加大大学英语教学仪器设备投入,2007年建成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2012年购置了新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教学模式。

2011年,以分级教学、小班教学、免修管理等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出台了《绥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方案》。

完善了大学英语评估监控制度,开展了大学英语专项评估,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1.2 课程性质、目标要求和教学体系1.2.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

高校英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报告(2篇)

高校英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报告(2篇)

高校英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一、第一节英语课的重要性。

主要介绍初中英语的学习目的、好处、方法等。

教师可用汉语进行教学。

教师要努力创造友好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对上中学以及对外语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满怀信心、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学习。

二、入门阶段的教学资料。

第一册课本头几个单元都是从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较大。

围绕“问候”、“介绍”,说明人和物等题材教学日常用语,只要求听说,不要求读写。

同时教学习____个字母和少量单词,要求听、说、读、写“四会”掌握。

1、字母教学。

字母教学能够透过例词、例句来帮忙学生掌握音和形,并以快速听写和快速认读卡片的练习方式来加强字母的音形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开展各种形式的字母音形联系比赛。

2、书写教学。

在教学之前可先让学生观看书上和教师在黑板上的示范,在大脑里构成明晰的英语字母形象和教师在书写时的连续性,整体性示范动作形象。

所以,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要使学生养成看--想--写三们一体,或动眼、动脑、动手一休化的良好习惯。

3、音标教学。

在入门阶段音标的教学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能够从教字母的名称音开始接触音标,以后可结合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逐步教学。

也能够教完字母后,再集中音标的教学。

要注意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分类与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分类的结合,字母的读音与音标的读音不能混淆。

这样对学生在今后拼读单词、开口训练、朗读课文有很大帮忙。

4、单词的拼读。

语音与词江有着直接的联系,能够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记忆单词。

所以,首先要从教字母起逐步让学生掌握拼读规则。

三、要完成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学资料,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首先要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初学英语时,要有一个切合自我实际的目标,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在心中建立成就感。

2、正确拼读单词。

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从单词的拼法决定其读音,从单词的读音雇其拼法的潜力,做到“见形知其音,见音知其形”。

4、课堂内外多听多说英语。

英语研究性课题报告自我鉴定

英语研究性课题报告自我鉴定

英语研究性课题报告自我鉴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一项英语研究性课题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进行英语研究性课题报告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在自我鉴定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我意识到在研究前要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

本次研究我选择了“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这一课题,我在研究之前首
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网络搜索,深入了解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现状,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我进一步明确了研究问题和方法,采用了合适的研究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并对这些结论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最后,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为了使我所做的研究更有说服力和可读性,我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遵循了学术写作规范,注意了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在语言表达上力求简明清晰。

通过这次英语研究性课题报告的撰写,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深刻认识到了学
术诚信和规范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注重学术诚信和规范,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为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教研活动总结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教研活动总结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教研活动总结活动背景本人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个人教研活动。

本文将对这些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

活动内容1. 自主研究与教学研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本人主动进行自主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研究。

通过参阅教材、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同时,我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在个人教研活动中,我积极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我注重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通过设计各种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任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 学生反馈与成果评估在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与学生进行了反馈交流,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让我能够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掌握他们的需求。

同时,我也对每一次教学活动的成果进行了评估,以了解我的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4. 参与专业交流与分享我积极参与了各种专业交流和分享活动。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互动,我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我也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其他教师,以促进共同进步。

活动成果与收获通过这一系列个人教研活动,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收获。

首先,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挑战和问题。

其次,学生的研究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和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最后,我通过专业交流和分享活动,与其他教师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机会。

展望与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个人教研活动,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我的教学方法和任务设计。

同时,我也将继续加强与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互动和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本人在大学英语教师个人教研活动的总结,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帮助!请在此处根据以上指南编写对应的文档回答。

关于教研室自评报告

关于教研室自评报告

教研室自评报告关于教研室自评报告关于教研室自评报告篇一:大学英语教研室自评报告教研室作为高等学校最基础的教学单元,承担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综合骨架。

教研室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除了自身的加强外,同样离不开学校和相关单位的督促和培育。

有鉴于此,我们非常拥护我校两年一次的校内教研室工作评估,并利用这一机会把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的整体工作总结如下,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和教学同行多提出指导意见,以达到除弊延优,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发展。

1.教研室人员(自评结果得分:17分)1.1. 教研室主任(自评等级:A)(教研室主任所获各类荣誉证书在教研室2号柜个人档案盒内) 1.1. 1政治思想表现本人自2005年任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以来,一直坚持理论学习,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思想教育,做到紧跟时代,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笃信“在职一天,奉献一日”的职业价值观;在管理上,自觉做到认真负责,对学校和院部安排的工作踏踏实实的执行;平时言行一致,自律廉洁,并能主动深入同事们中间,了解并做好教研室老师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年来,大学英语教研室还没有出现一次因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人为教学事故,本人深感欣慰。

1.1.2 基本素质结合学校教研室评估方案中对教研室主任基本素质确认的内容,本人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认真抓教学环节管理,摸索教学规律,将科学的日常教学工作定位为常态化和规范化。

常态化,我的理解是作为一位教师应该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天职,做好了正常,做不好有愧于教师这个崇高的岗位;规范化,就是将理论备课、课堂讲课、课外作业、考试考核等核心环节全部做成制度化,有制度,有检查,再辅之学校的“三期”检查,以期达到完善和巩固。

(2)充分利用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针对性地建起一系列教研室教学档案及教师个人档案,凭借大量的实证资料,摸清教师教学。

好究竟好在哪里,差又差在哪里,便于日后推广或纠错。

学校英语教研组工作的自我总结

学校英语教研组工作的自我总结

学校英语教研组工作的自我总结1500字自我总结:学校英语教研组工作作为学校英语教研组的一员,我在过去一年中积极参与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通过与组内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自我总结,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期望和规划。

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积极了解并尝试新的教学资源与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努力,我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其次,在教研活动方面,我积极参与并组织了多次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这些活动中,我担任过组织者、讲师等角色,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料,为教研组的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同时,我也认真参加了其他成员分享的教学经验,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继续加强与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加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工作氛围。

第三,在教材研究和开发方面,我积极配合教研组的工作,参与教材的选取和开发。

我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选择教材时,我还注意与其他科目的连接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些工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材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最后,在个人发展方面,我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继续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高校英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报告(3篇)

高校英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报告(3篇)

高校英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报告本学期我担任初一的英语教学。

由于刚刚调进____初中,对新环境、新教材的教学要求知之甚少,加上多年未教初一,教学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以,本人虚心请教同行、潜心研究教法、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也取得了应有的成绩。

以下是对本学期教学情景的简要总结。

二、认真备课、上课,改善教学方式、注重辅导学法在团体备课的基础上,我能自觉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进行二次备课。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课堂就能够吸引住学生。

本人能做到每一天都有进取的精神状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进取的学习气氛。

我能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要求,努力加大课堂训练量,加快课堂节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保证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课外多读,多讲,多练。

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到班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后坚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以打好他们的初一基础。

三、做好“培优转差”按以往经验,学生在英语学习进入必须阶段后,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尤其是7A教材开始启用、学习难度加深以后。

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培优转差”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例如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是有必须基础,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团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学习本事不强的同学。

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耐心指导,多加鼓励,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

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基础不好、学习又不认真的同学。

对这部分人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由于实施了分类辅导,针对性强,效果比较明显。

一个学期的努力效果如何,期末考试就是一种考验了。

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

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学期本人确实学到很多,重要的是如何总结得失,以期在下学期后做得更好。

大学生英语自评报告

大学生英语自评报告

大学生英语自评报告
近几十年来,形成性评价越来越得到各级学者和教育者的青睐。

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学生自评能帮助学生自主地对学习进展进行持续的评价和不断的调控。

自评能力是学习者的必备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对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学生自评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评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首先在英语口语课堂上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更不用说让学生进行自评。

因此,学生对自我评估的意识和能力仍然不足。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笔者在两个班对学生自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评能力。

本文在对学生自评的理论背景、特征、功能、原则和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促进学生自评的策略。

然后选择所教的一个班级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前测和问卷对学生自评的现状进行调查。

然后在实验班进行教学实践,使用一些策略激发学生的自我评估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评估能力,最后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实验发现的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1)教师的指导能确保学生自评的有效性;
2)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学生自评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
3)学生自评能通过对动机、态度、学习习惯、自主反思等的影响提高学习自主性;
4)学生自评不是可以保证学生学习和参与的魔法子弹,与其他的学习策略一样,需要教授和指导。

最后,本研究探讨了在教学中实施学生自评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以及局限性,对后续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大学生英语自评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研室自评报告教研室作为高等学校最基础的教学单元,承担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综合骨架。

教研室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除了自身的加强外,同样离不开学校和相关单位的督促和培育。

有鉴于此,我们非常拥护我校两年一次的校内教研室工作评估,并利用这一机会把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的整体工作总结如下,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和教学同行多提出指导意见,以达到除弊延优,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发展。

1.教研室人员(自评结果得分:17分)1.1.教研室主任(自评等级:A)(教研室主任所获各类荣誉证书在教研室2号柜个人档案盒内)1.1. 1政治思想表现本人自2005年任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以来,一直坚持理论学习,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思想教育,做到紧跟时代,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笃信“在职一天,奉献一日”的职业价值观;在管理上,自觉做到认真负责,对学校和院部安排的工作踏踏实实的执行;平时言行一致,自律廉洁,并能主动深入同事们中间,了解并做好教研室老师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年来,大学英语教研室还没有出现一次因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人为教学事故,本人深感欣慰。

1.1.2 基本素质结合学校教研室评估方案中对教研室主任基本素质确认的内容,本人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认真抓教学环节管理,摸索教学规律,将科学的日常教学工作定位为常态化和规范化。

常态化,我的理解是作为一位教师应该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天职,做好了正常,做不好有愧于教师这个崇高的岗位;规范化,就是将理论备课、课堂讲课、课外作业、考试考核等核心环节全部做成制度化,有制度,有检查,再辅之学校的“三期”检查,以期达到完善和巩固。

(2)充分利用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针对性地建起一系列教研室教学档案及教师个人档案,凭借大量的实证资料,摸清教师教学。

好究竟好在哪里,差又差在哪里,便于日后推广或纠错。

在收集和组织这些档案的过程中,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从老师们那儿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很多的教学管理技巧。

同时也增强了本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的乐趣。

(3)大学英语教研室承担着全校的公共英语课的教学工作,涉及到学校的每个院部,范围广,人员多。

刚接手大学英语教研室工作时感到很棘手,也困惑过,但本人一直没有放弃过努力,不回避问题,潜心钻研教学规律,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多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本人对教研室工作的业务也越来越熟悉。

春风化雨雨为春,几年来,大学英语教研室均能顺利地各学期的教学任务。

1.1.3 组织管理能力教研室尽管只是一个基层教学单元,也是有两人以上组成的结构组织。

既然是组织,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样是对教研室主任的一个挑战。

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

(1)坚持计划在先。

每学期开学前的寒假或暑假,我就开始酝酿下学期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并形成文字,每学期开学前几天就召集同事们,根据预备计划集思广益。

我始终认为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应该由大家共同商定,大家事大家议,实施起来也有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感觉。

(2)依据大学英语教学的固有规律,遵从学校及院部宏观教学管理,及时组织教研室成员讨论和编写教学大纲,选择教材,并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进度,确保每学期的教学任务自始至终处于健康、有序的管理之中。

(3)强化听课制度。

我们要求教研室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听课五次,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具体做法是:教研室内部相互听课,互动教学,自评自鉴;每学期的适当时候再组织老师观摩教学或交流教学,教无止境,技不压身。

今后我们还将在听课评课方面继续探索新路子,新方法。

(4)借助现有的信息通畅渠道,及时获悉国家和学校教育教学有关政策及改革动态,先后数十次动员教研室成员形成合力申报和承担各类教学科研课题,力争倡导“教学引领教研,教研提升教学”的两栖氛围1.2 教研室成员(自评为B级)大学英语教研室是我校最大的教研室,但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果与学校的要求相差甚远,这与外国语学院近十年来人才外流频繁以及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引不进来有着直接的关系。

事实上,不仅我们教研室,整个外国语学院教师队伍中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都是有目共睹的。

对此,上至学校下至院部党政领导均感到压力很大,都在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这种情况。

面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坚持“不等、不靠、不闹”的原则,首先做好现有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顾全大局,确保全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学校和院部对人才引进的听课和考察。

我们的努力与付出也是学校和其他院部有目共睹的,我们非常感谢学校和外国语学院对大学英语教研室人才建设所给予的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帮助。

附件一是我们教研室教师的基本情况一览表:附件一: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1.2.1职称结构(教研室2号柜个人档案盒里)大学英语教研室共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占总人数的8.1%(评估方案中的A级标准要求高级职称比例在30%-50%范围内);中级职称12人,占32.4%;助教19人,占51.4%;见习3人,8.1%。

(详见附件一: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1.2.2学历结构(教研室2号柜个人档案盒里)我教研室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11人(评估方案中的A级标准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占50%),占总人数的30%;本科学历26人,占总人数的70%(其中学位班在读15人,占总人数的40%)。

(详见附件一: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1.2.3年龄结构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总体年龄偏年轻,平均年龄29.43岁(评估方案中的A 级标准要求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其中35-40岁的教师共3人(评估方案中的A级标准要求35-40岁的教师占30%-35%),占总人数的8%。

(详见附件一: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1.2.4学科梯队由于人才建设的不足,教研室学科梯队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

一方面,我们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内部师资队伍的培养。

2004年,外国语学院与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办了在职教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修班,在教学人员严重缺乏,教学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我教研室仍有15位教师参加了该班的学习,并且已有两位老师拿到学位,另有两名老师正在做毕业论文。

这种双管齐下的举措大大改善了我教研室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今后,我们的科研梯队建设目标是:在学校和院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教研室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尽快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

1.2.5团结协作精神前面我们汇报过,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29.43岁,年龄结构偏年轻。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年轻虽然意味着我们的职称结构和学科梯队差强人意,但是年轻也昭示着我们富有朝气,具有顽强向上的斗志。

在今年五月份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的过程中,教研室全体人员齐心协力,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们给全校六千多学生进行了口语培训和口语测试,其劳动强度和密度是大家难以想象的,但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有同事累倒在讲台上,也没有人跟着叫苦,更没有人退缩。

正是这种舍小我顾大家的“抱团精神”,确保了所有牵涉到大学英语教研室的评估项目均为优秀,为我校评估的顺利进行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尽的责任。

1.3教师培养与考核(自评等级:A)1.3.1 工作量(教研室3号柜下、院部及教务处处、)按照学校要求,助教年平均工作量是320个学时,讲师是440个学时。

而在大学英语教研室,不论是助教还是讲师,大家承担的年平均工作量都在700个学时以上,是学校要求的助教指标的近2.2倍,是讲师指标的1.6倍(评估方案中的A级标准要求教研室教师平均工作量达到全院平均工作量的90%)。

全校19多个班级,7200多名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量就是由我们这37名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的年轻老师完成的。

附件二: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近两年教学工作量一览表1.3.2 青年教师培养(教研室3号柜上或2号柜指导老师档案盒里)大学英语教研室30岁(含)以下的青年教师有25名,占总人数的67.56%。

这个现状清楚地表明,对青年教师的持续培养是整个教研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列出近三个学年度我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一览表。

附件三:大学英语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一览表1.3.3考核(教研室3号柜上)如果说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家从感性上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考核则使大家从理性上客观审视自己的教学效果。

按照学校和院部的统一部署,大学英语教研室每学期对本教研室成员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接受任务态度、参加教研室活动、关心集体,团结协作、遵守教学纪律、备课情况、教学进度、课堂授课、作业批改、承担工作量等。

教师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针对各项要求进行互评,然后至少由两位以上教师共同计算每位教师的平均成绩,并签字报送到院部。

考核本着公平、公正、科学、透明的原则,真正达到了以考促改,以考促教的效果。

2. 教学文件(自评结果得分:15分)2.1 教学计划(自评等级:A)(教研室3号柜上)2.1.1 组织学习和理解情况大学英语是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哪个特定专业,所以我们的教学计划主要是为各专业进行服务的。

近四年来所有各专业中需要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我们都足额开设了。

基本情况是统招生、对口生和专升本的学生开设四学期,每学期70学时,共计280学时;预科生通常是开设两学期预备级英语课程,第一学期70学时,第二学期90学时,共计160学时。

2.1.2 贯彻执行情况教研室全体教师均能够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目前为止,教研室尚未有过不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的情况。

2.2 教学大纲(自评等级:A)(教研室3号柜上)2.2.1 编制和修订情况大学英语教研室所开课程为大学英语预备级至大学英语四级,均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教研室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基本文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做了切合实际的修改。

教研室选用的教材均为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配套的优秀教材,其中主要教材第三版《大学英语》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特等奖以及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2.2.2 执行情况教研室近年来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组织理论教学和成绩评定。

目前我校2007和2008级学生所实行的2+2+2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

根据教学大纲,我们将听说作为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加大了听说课的课时;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每周为每个自然班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安排两节自主学习,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辅导,同时将学生自主学习纳为期末综合评估中平时成绩的重要板块;此外,我们还在此基础上改革了学生学习评估模块,在学期末进行口语考试,为听说教学产生有效反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