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种子 教案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种子》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722f4a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f.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种子的来源和生长发育过程,了解种子的形态、结构和作用;2.通过观察和探究,感受植物的生长奇迹;3.增强幼儿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植物种子的基本知识;2.种子的形态、结构及作用;3.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本了解种子的来源、生长发育过程及作用,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种子的形态、结构;2.教学难点: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究来感受植物的生长奇迹,理解种子与植物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种子、放大镜、PPT;2.环境准备:教室放置绿色植物丰富环境。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展示各种种子,鼓励幼儿交流,看谁能认出最多的种子。
•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种子从哪里来?为什么有的种子很小,有的种子很大?2. 新知呈现•通过PPT展示各种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基础知识。
•通过PPT展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幼儿了解种子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3. 教学实践•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拿到一个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和描述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分组讨论并展示。
•整个班级一起种下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并记录下来。
每周一次植物的生长情况。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要怎样保护地球上的这些植物呢?每个幼儿提出一种想法来保护植物。
4. 总结反思•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种子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过程及作用,感受植物的生命奇迹。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植物?怎么保护植物?每个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破冰引入 + 新知呈现 + 教学实践 + 总结反思”的教学方法,注重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较好。
2.教学环境:在教室中放置了绿色植物来丰富环境,激发幼儿兴趣,但是同时也存在植物的饲养与管理问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解决。
3.教学准备:本次教学准备充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教具和材料的投入,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优质教案通用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优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8ff7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1.png)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神奇的种子》。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种子的奥秘”,重点介绍种子的结构、种类和生长过程;第二章“动手种种子”,引导幼儿亲手种植,观察种子生长过程,体验生命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种子。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种植、照料植物。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种子种植实践操作和观察记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实物、PPT、种子生长过程的视频。
学具:小花盆、种子、泥土、浇水工具、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颗种子,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种子,引导幼儿关注种子的外观和特点。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种子的结构、种类,让幼儿观察、认识,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以小麦种子为例,讲解种子从播种、发芽、生长到成熟的过程。
4. 动手实践:指导幼儿用小花盆、种子、泥土进行种植实践,教会他们如何浇水、照料植物。
5. 随堂练习: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种子生长过程,分享种植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奥秘结构:种皮、胚乳、胚种类:花草种子、农作物种子、树木种子2. 种子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内容:记录种子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等阶段。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完成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种子生长过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植物园,让他们亲近大自然,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过程。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植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耐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的理解。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42f2a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6.png)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神奇的种子》。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种子”,详细讲解种子的结构、种类及生长过程;第二章“种子与我们的生活”,介绍种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结构、种类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幼儿珍惜粮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种子生长过程的观察与理解。
重点:种子的结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标本、图片、PPT、实物(如花生、豆类等)。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小铲子、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a. 出示花生、豆类等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2. 讲解种子结构、种类及生长过程。
a. 通过PPT展示,讲解种子的结构。
b. 出示种子标本,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
c. 讲解种子生长过程,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种子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
3. 实践活动:种植体验。
a. 教师示范如何种植种子。
b. 幼儿分组进行种植体验,观察种子生长过程。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介绍种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a. 出示图片,讲解种子在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
b. 讲解种子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幼儿珍惜粮食、保护环境。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种子。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芽、根。
2. 种子种类:豆类、谷物、蔬菜、水果等。
3. 种子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种子。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种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讲解、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种子的相关知识。
2024年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
![2024年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9564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3.png)
2024年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教材《探索自然》第二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种子”。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结构、种类以及种子生长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种子特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生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种子,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样品(如花生、豆类、小麦等)、放大镜、种子生长过程的幻灯片。
学具:画纸、彩笔、种子粘贴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具中的种子样品,让幼儿通过触摸、闻、看等方式,初步感知种子的外部特征。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认识的种子,讨论种子的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幼儿讲解种子的结构,如种皮、胚乳、胚等。
介绍种子生长的过程,让幼儿了解种子如何发芽、生长成植物。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描述种子的特征。
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种子。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种子粘贴材料,引导幼儿用种子制作粘贴画。
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分享种子。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种子粘贴画,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种子》2. 内容: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种子生长过程:发芽、生长、成熟常见种子:花生、豆类、小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种子,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示例:花生,外形为椭圆形,表面光滑,有褐色斑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种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种子》及教学反思[共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种子》及教学反思[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a1045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8.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种子》及教学反思[共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种子》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种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2、“为什么叫种子呢?”(二)、操作探索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三)、观赏结束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2、师总结结束教学反思:幼儿对种子发芽的实验很感兴趣,本节课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上课的过程中师幼配合的比较好,幼儿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很专注,能每天到教室就到自然角观察种子发芽,当发现在黑盒子里、在没水的瓶子里和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里的种子不发芽时有的幼儿能主动问老师。
但大多数小朋友不是很主动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种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583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力》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力》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目标: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详案反思《神奇的种子》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详案反思《神奇的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8ad2f7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7.png)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详案反思《神奇的种子》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欣赏《神奇的种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学习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练习歌曲中的动作,并学习表达人物情感。
二、教学准备:1.准备播放《神奇的种子》音乐。
2.绘制歌曲中出现的主要场景和人物。
3.准备一些道具,如花朵、种子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神奇的种子》音乐,让学生先欣赏一遍。
2.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教授一些简单的动作。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歌和做动作。
3.角色扮演:教师分发绘制好的场景和人物,学生分角色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并根据歌词和音乐表达角色的情感。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意思。
4.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简单复习一遍歌曲和动作,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中班的孩子们都能够积极参与,他们对音乐很感兴趣,孩子们也喜欢一起唱歌和跳舞。
通过音乐欣赏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孩子们对歌曲中的情节和动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然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教师在角色扮演环节的引导上不够准确,应该提前安排好学生的角色分配,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优势。
2.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道具或卡片,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场景和故事情节。
3.观察班级整体参与度,对于不怎么愿意表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引导和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师也应该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9篇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04e5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2.png)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9篇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9篇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4、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类蔬菜和水果的种子,同时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6、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各类水果、蔬菜若干2、盘子若干3、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蔬菜的种子【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相互介绍一下,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二)引导幼儿将蔬菜、水果分类引导幼儿按照豆类、瓜果类、青菜类等进行分类。
(三)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找种子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你要给什么蔬菜或水果找种子?它有没有种子?种子在哪里?找到的种子是什么颜色、形状,大小如何?找种子的过程中,提醒幼儿辣椒、葱比较辣,注意别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眼睛。
同时提醒幼儿把找到的种子分别装到盘子里。
(四)各组一起讨论找种子的情况及结果1、有的蔬菜有种子,如:茭瓜、南瓜、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豌豆、菜豆、扁豆等。
2、有的蔬菜没有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
3、西瓜、香蕉、葡萄、苹果、梨、橘子、枣、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都有种子。
4、种子的颜色:有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带复色斑纹的。
5、种子的形状:豌豆的种子是圆球形的;菜豆的种子是肾形的;而扁豆的种子却像被脚踩扁了似的;西红柿辣椒的种子一粒粒的小、圆而且特别多;茄子、香蕉的种子黑又小不容易发现;茭瓜、南瓜的种子与西瓜种子相似,但颜色不一样;苹果、梨的种子非常相似等。
教师小结:有些蔬菜虽然现在找不到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但是这些蔬菜是有种子的。
当这些蔬菜成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慢慢边老直到开花结种)的时候,这些蔬菜也就有了种子。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7de99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1.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种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结构、种类和生长过程,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种子,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种子样品(如花生、黄豆、绿豆、芝麻等)、放大镜、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水杯、种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请幼儿观察教室窗台上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出种子的概念)2. 例题讲解:(1)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种子的名称。
(2)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组成部分。
(3)讲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是如何从种子生长出来的。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自己喜欢的种子。
(2)让幼儿动手操作,将种子放入水杯中观察其变化。
(2)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神奇的种子呢?”引导幼儿进行拓展思考。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乳2. 种子的种类:花生、黄豆、绿豆、芝麻等3. 种子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幼儿对种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和种子,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神奇的种子》教案
![《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8b8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0.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一节“植物的种子”。
详细内容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过程、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难点: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种子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模型、种子图片、放大镜、实验器材。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种子、培养皿、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颗种子,引导学生思考:这颗种子能长成什么植物?激发学生好奇心。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种子模型,了解种子的组成部分。
3. 例题讲解讲解种子萌发过程,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种子,记录种子各部分结构名称,并绘制种子结构图。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七、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轴子叶胚乳2. 种子萌发过程吸水膨胀营养物质分解胚轴伸长子叶展开3. 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种子的结构,并简述各部分功能。
描述种子萌发过程,并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举例说明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 答案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轴、子叶和胚乳。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是植物的主体部分,子叶储存营养物质,胚乳储存养分供胚发育。
种子萌发过程包括吸水膨胀、营养物质分解、胚轴伸长和子叶展开等阶段。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等。
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途径,种子的质量和生长条件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拓展延伸,如开展植物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生长的神奇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db5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5.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了解种子的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了解种子的结构。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比较种子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种子(如豆子、玉米、小麦等)、种子图片、种植工具、观察记录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种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种子的名称,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2. 种子特征的认识:教师展示种子图片,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
3. 种子结构的探索: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工具(如小刀、钳子等)切开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如种皮、胚乳、胚芽等,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
4. 种子生长的体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种植活动,让幼儿亲手将种子种入土壤,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种子的特征、结构和生长过程,让幼儿认识到种子的神奇之处,并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说出种子的名称,并能描述种子的特征和结构。
2. 幼儿能参与种植活动,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3. 幼儿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 幼儿表现出珍惜粮食、爱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种植其他植物、观察植物生长等。
2. 区域活动: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科学区、种植区等区域设置相关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参与。
《神奇的种子》教案
![《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4f7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4.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十章“植物的生长”,具体内容为“神奇的种子”。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种子的结构、种类和萌发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种类,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的结构、种类及萌发过程。
难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种子萌发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种子模型、实物种子、显微镜、种子生长过程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观察用的种子、放大镜、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发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种子生长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种子模型,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如种皮、胚乳、胚等。
(2)种子的种类:展示实物种子,让学生观察并分类,了解不同种子的特点。
(3)种子萌发过程:通过幻灯片展示种子萌发过程,讲解种子吸水、胚根生长、胚芽发育等环节。
3. 实践操作: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种子萌发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种子结构与生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2. 种子的种类3. 种子萌发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中的植物种子,记录其结构特点、种类及萌发过程。
2. 答案: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种子的结构与生长知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种子的结构与种类;2.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关键因素;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5.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与记录。
《神奇的种子》教案
![《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3fa33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1.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三章,主题为“植物的种子与生长”。
具体内容包括:种子的结构、种类及生长过程,重点探讨种子如何从发芽到成长为植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理解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2. 学会观察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发芽和生长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观察种子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种子、种子结构图、种子生长过程图、投影仪、实验器材。
学具:放大镜、种子、花盆、土壤、水、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神奇的种子(实物),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猜测种子是什么植物的,它有什么特点。
2. 讲解:(1)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种子,结合种子结构图,讲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2)种子的种类:介绍不同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多样性。
(3)种子生长过程:通过种子生长过程图,讲解种子从发芽到成长的整个过程。
3. 实践活动:(1)种子观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记录种子的外部特征。
(2)种子发芽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记录发芽过程。
(3)种植植物:学生将发芽的种子种在花盆里,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4. 例题讲解:通过投影仪展示例题,讲解如何观察种子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随堂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2. 种子的种类3. 种子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种子,记录其外部特征,并尝试画出种子生长过程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进行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了解种子的多样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精彩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75b20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1.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种子》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围绕“神奇的种子”展开,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种类以及种子生长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了解不同种类的种子。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的结构及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种子样本、放大镜、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吗?它们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2. 新课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种子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小麦种子为例,讲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种子能够生长成植物呢?”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种子。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神奇的种子呢?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种子2. 内容:(1)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2)种子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找出它们的种子,并描述种子的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种子种植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种子的神奇之处。
神奇的种子教案
![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855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4.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自然,体验自然,了解种子,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妙的兴趣,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活动准备:4.布置“种子展览会”展台。
5.布置“种子奥妙”展板。
6.收集各种种子。
7.准备放大镜、纸、笔等观察记录用品。
8.与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准备蚕豆、黄豆或其它种子。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参观“种子展览会”,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展览台上陈列的各种各样的种子。
2.教师介绍并简单讲解各种种子的名称、特点及生长情况(如:萝卜籽、黄豆、蚕豆、玉米等)。
3.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种子,并用放大镜看一看种子的内部特征。
4.引导幼儿用鼻子闻一闻各种种子的气味。
5.引导幼儿自由交谈,谈谈自己观察到的发现及感受。
二、引导幼儿探索种子的奥妙,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动手能力。
1.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种子有什么特点吗?”(种子都包在果实里,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发芽长大。
)2.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种子是怎样生长的吗?”(种子是经过泥土、阳光、水份等的作用下生长的。
)3.教师:“你们知道种子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种子可以长出果实供人们品尝,还可以做种子面包、酿酒等。
)4.教师:“你们猜一猜,种子里面有什么?”(泥土、空气、水份等。
)5.教师:“你们想不想探索一下种子的内部秘密呢?”(幼儿自由发言。
)6.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探索一下种子的内部秘密吧!”教师带领幼儿用泥土、水份、空气等帮助幼儿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7.教师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并做好记录。
8.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种子是由果肉腐烂后形成的泥土、果皮及果仁组成的,里面包含了空气、水份等,所以才能够生长。
但是种子里面没有生命,只有阳光和温度适宜才能够生长。
三、结束活动:布置“种子奥妙”展板。
《神奇的种子》教案
![《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6a8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1.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神奇的种子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种子的重要性以及其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案概述】本节课主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神奇的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通过实验环节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以及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1. 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种子的发芽过程3. 种子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的要求4. 种子的重要性和应用【教学准备】1. 故事《神奇的种子》2. 种子的样本(不同种类的种子)3. 透明花盆、土壤、水壶、灯泡等实验工具4. 小组讨论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孩子们对种子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猜测和讨论。
(教师可示范或播放种子发芽的视频)二、故事讲授(15分钟)1. 制造悬念,引导学生跟随故事的情节思考问题。
2. 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种子发芽的原理。
三、实验环节(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选取一种不同的种子进行观察。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观察记录表。
3.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将观察记录表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2. 学生利用小组讨论卡片进行自由讨论,探讨种子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总结回顾(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2. 引导学生回答课前导入的问题,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种植属于自己的植物,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2. 邀请植物专家或农民到校,为学生讲解种子的形成和利用价值。
3. 组织参观植物园或农田,让学生亲自接触种子和植物。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记录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的发言贡献和思维深度。
3. 收集学生对故事和实验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7a32e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e.png)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神奇的种子》。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种子”,详细讲解种子的种类、结构和生长过程;第二章“种植体验”,引导幼儿亲手种植,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种类、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和种植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样品、植物生长图、种植工具。
学具:小铲子、小花盆、种子、泥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讲解种子知识(10分钟)(1)教师展示种子样品,讲解种子的种类、结构和生长过程。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观察种子样品,加深对种子知识的理解。
3. 种植体验(10分钟)(1)教师示范种植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进行种植体验,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个具体的种子生长过程为例,讲解种子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画出自己种植的种子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种子》2. 内容:(1)种子的种类:豆类、蔬菜类、花卉类等。
(2)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等。
(3)种子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种植的种子生长过程。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正确画出种子生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植物观察活动,让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2)组织幼儿进行种植比赛,激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3)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种子生长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和种植体验。
《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教学资料
![《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c95f5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e.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主题为“神奇的种子”。
具体内容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发芽的条件以及种子与植物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认识到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
2. 使学生掌握种子的传播方式,了解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存智慧。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种子的传播方式及种子发芽的条件。
重点:种子的结构及与植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模型、实物种子、放大镜、图片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种子、放大镜、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神奇的种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种子模型,讲解种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组成。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实物种子,记录种子的外部特征,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
4. 例题讲解:讲解种子传播的几种方式,如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种子传播现象。
6. 知识拓展:介绍种子发芽的条件,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2. 种子的传播方式3. 种子发芽的条件4. 种子与植物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种子传播的现象,分析其传播方式。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描述种子传播方式,如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种子的结构、传播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讲解种子发芽条件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下节课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他植物种子的特点,拓宽知识面。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种子发芽实验,加深对种子发芽条件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种子的传播方式及种子发芽的条件。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实物种子,记录种子的外部特征,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
《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教学资料
![《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c782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7.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通用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生物学》第二章第五节《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详细内容围绕种子结构、种子萌发过程以及种子对环境适应性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其对环境适应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种子模型、实物种子、显微镜、投影仪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种子、培养皿、标签、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思考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实物展示:各种植物种子,让学生观察、触摸。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种子是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的吗?2. 新课导入:介绍种子的结构,讲解种子萌发过程。
演示:通过种子模型和投影仪,展示种子的内部结构。
详解: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分组讨论: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提问:为什么有的种子没有萌发?解答:可能是因为种子自身条件不足或外界环境不适宜。
5. 随堂练习:针对种子结构和萌发过程,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
2. 种子萌发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3. 种子萌发过程:吸水膨胀、突破种皮、生长成幼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讨种子对环境的适应性。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和大小各异。
提交一份关于种子适应性的研究报告。
2. 答案:种子形状和大小的差异,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传播方式和生长环境。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5dc55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4.png)
幼儿园《神奇的种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植物的生长》,具体章节为《神奇的种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的条件以及种植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结构,知道种子发芽的条件。
2. 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的条件。
难点: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进行种植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模型、实物种子、PPT、种植工具。
学具:小铲子、小花盆、种子、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导幼儿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种子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种子的结构。
(2)教师通过PPT讲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种子发芽。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2)教师演示如何进行种植实践,并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教师让幼儿分享种植实践的体会,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胚芽。
2. 种子发芽的条件:温度、湿度、空气、光照。
3. 种植实践步骤:准备工具、选择种子、种植、浇水、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自己种植的种子发芽过程。
2. 答案:(1)种子发芽的顺序:先长出胚根,再长出胚芽。
(2)种子发芽所需时间:因品种、环境等因素而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发芽条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1)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神奇的种子教案
![神奇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adf5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4.png)
神奇的种子教案神奇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种子对植物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种子对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颗种子,请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并回答种子是什么?有什么功能?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详细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种皮、胚乳、胚珠以及种子的萌发、种子的传播等。
3.真实例子(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颗袋装的花生米和葱籽,让学生观察包装上的种子,并提问:这里面都有什么?它们应该如何种植?4.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种子是植物的重要部分吗?2)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3)种子是如何被传播的?5.小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种子传播模拟游戏。
将一些纸碎片涂上不同颜色的颜料,然后混合在一起,让学生用风扇模拟风的作用,将纸碎片传播到不同位置。
6.实地考察(20分钟)学生到学校或周围的花坛、植物园等地,观察植物的种子并记录下来。
回到教室后,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种子和对种子的认识。
7.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种子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爱护植物。
四、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以及课堂讨论和小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扩展在课后,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种子,并鼓励他们亲自种植并记录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种植心得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意识到了种子对植物的重要性。
实地考察和小游戏的设计,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种子的认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通过种子的种植过程,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和态度。
整节课设计紧凑,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传播的方式
2. 弹射传播
夏秋季节,有些植物果皮干瘦,成熟后裂开,将种子弹出。如,大豆、油菜等,它们是靠 弹射方式传播的。
种子传播的方式
3.风力传播
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蒲公英成熟后,生有白色 软毛,携(xié)带着种子飘向另处。
4.水力传播 海南岛的椰树林长在江河边,椰子成熟了,有的落在江河里,由于它大而轻,果皮疏松, 随着水流漂向河边的淤(yū)泥,种子沉淀在淤泥里,来年就长出小椰树苗。莲子、菱(líng) 成熟了,脱落后,随风逐流,四处游动,等到第二年,种子便萌发新芽。
麦子
南瓜子
苦瓜的种子
辣椒
苏铁
银杏
银杏果
种子是怎么长大的? 谁把大树妈妈的种子放到泥土里?
玉米种子 发芽过程
1.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等肉果类植物,靠小鸟或其他 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 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2. 还有一些坚果类的种子,如板栗、松子等是松鼠最喜 爱的食物,它们被松鼠搬回家储存起来,一部分会被 吃掉,剩下的,来年就生根发芽了。
1.种子是什么 2.种子的传播 3.种子植物的分类 4.种子的力量 5.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
小朋友们是爸爸妈妈的宝宝, 植物也有宝宝, 植物的宝宝长什么样子?
豌豆宝宝
樱桃
果实成熟后,里 面藏着什么?
很重要的东西, 藏着它的宝宝。
石榴(被子植物)
这是什么种子?
——是我们的粮食、水果、零食、蔬菜
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 这就是生命力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 就顽强生长的小草 坚忍不拔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 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 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细心地呵护它,慢慢的陪着长大, 陪着他/她沐浴阳光,经历风雨, 静等花开,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又或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 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特殊武器
苍
耳
种
子
小 钩 子
的 刺 其 实
是
一
个
个
有一种叫喷瓜的植物,属于葫芦科。你可知道此“瓜”的奥秘吗?当瓜成熟时, 稍有触动此“瓜”便会脱落,并从顶端将“瓜”内的种子连同粘液一起喷射出去, 射程可达5米以外,喷瓜也因此而得名。
喷瓜
最有趣的是野燕麦的种子, 它能够自己“爬”进土中。 野燕麦种子的外壳上有一根 长芒,,会随空气湿度的变 化而发生旋转或伸直,种子 就在长芒的不断伸曲中,一 点一点向前挪动。一旦碰到 缝隙就会钻进去,第二年就 会生根发芽。但它“爬行” 的速度相当慢,一昼夜只能 前进一厘米。野燕麦是典型 的自体传播者 。
A.大豆种子
B. 种皮破裂,胚根伸出
C.胚根向下生长,长出根毛
D.种子在土中萌发,胚轴突 出土面
E. 胚轴伸长,牵引子叶脱开 种皮
F. 子叶出土,胚芽长大
G.胚轴继续伸长,二片真叶 张开,幼苗长成
种子的力量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量最大?”
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一粒种子所显现出来的力量简直超越一切
蒲 公 英 靠 风 力 传 播 种 子
野茼蒿 蒲公英
芒草
柳 树
槭树
水中和沼泽地生长的植物,它们的种子往往借水力传播, 如我们常见的莲的果实,也就是莲蓬,其形状呈倒圆锥形, 且质轻,可以飘浮于水面,随着水流把种子远布各地;
陆生的椰子,它的果实中果皮十分疏松,富含纤维,能适 应在水中飘浮,内果皮又极坚厚,可以保护种子免受海水 的侵蚀,果实里还含有大量的椰汁,足以供给种子萌发时 所需的营养和水分,这就使椰果能在咸水的环境条件下萌 发。热带海岸有许多椰林分布,与椰果的这一本领是密不 可分的。
• 借助风力来传播的种子,通常质量较轻,能悬浮在 空气中,并随风而运动到各处。有些植物的种子还 长出一些适合于借助风力飞翔的特殊构造。如棉、 柳种子上的细绒毛;蒲公英果实上的伞状冠毛;松 树、槭树、榆树等植物种子的一部分果皮和种皮展 成翅状;酸浆属的果实有薄膜状的气囊等等。
• 风传播: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 或一些细小的种子,乘风飞行。
荷花靠水流传播种子
种子传播的方式
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动物传播 树林里松鼠爱吃松子,它们采集松果,吃掉松子,未吃掉的松子掉入石缝碎石间。 第二年,松子萌发新芽,长出小松苗来。有些白头翁、黄莺吃了野葡萄后,没有 消化掉种子便排泄出来,遗落在土里,来年便长出新苗来。苍耳种子主要是靠钩 挂到动物的毛上传播。
传播方式 动物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水流传播
植物名称 苍耳、鬼针草、蒺藜、樱桃等 油菜、豌豆、凤仙花、喷瓜等
柳树、蒲公英、野茼蒿等 莲蓬、椰子等
你知道吗?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所有的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 ② 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常不容易理解 那么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
没有一个人将随风舞动的 柔弱的小草叫做“大力士”
野草的种子随风四处散播 无论落入在重重的瓦砾下 还是在悬崖峭壁间 亦或在曝露的墙头上
不管生长的环境如何的艰辛 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悲观失望 只要它们收到春天的信号 任何困难都不能阻碍它们破土而出的信念
大米、麦子、 玉米、花生、 黄豆、绿豆、
……
苹果、樱桃、 西瓜、草莓、
……
松子、榛果、 腰果、开心果
……
西红柿、苦瓜、 南瓜、
大米、麦子、 玉米、花生、 黄豆、绿豆、
……
苹果、樱桃、 西瓜、草莓、
……
松子、榛果、 腰果、开心果
……
西红柿、苦瓜、 南瓜、
黄豆
花生
玉米种子
水稻的颖花 糙米
谷粒
水稻
3. 人类在取食这些美味水果时,往往会把果核抛弃,无 意之中就成了种子传播的“使者”。
樱桃
为什么要长得这么漂亮? ——看着就好吃
野葡萄
Hale Waihona Puke 野葡萄松树为什么要长得这么好吃? ——小动物们都喜欢吃
为什么是甜的,还有香味? ——吸引小动物们吃
由 动 物 来 传 播 种 子
牛 蒡 靠 种 子 上 的 倒 钩
不管上面压着多么沉重的负荷 留给它们的空间是多么的狭窄 它们必定要突破任何重压的禁锢与封锁 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直到它的叶片迎接到阳光的抚爱 否则这种对成长的渴望、对希望的信念, 不达目的决不停止!
种子的力量之大 的确是任何事物不可比拟的
这种力是神奇的,是人们看不到的,是倔犟而顽强的
小朋友,你是一颗什么种子?
1. 你见过哪些神奇的种子? 2. 如何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 你知道种子的主要传播途径吗?
延伸阅读
《安的种子》
/a/6265749_127245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
无果皮包被的植物。
思考:一粒玉米是果实还是 种子?
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
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种子发芽长大需要什么? 养分、水、阳光、爱
给它以养分、阳光、温度、湿度、使它发芽, 当然还有爱……
玉米种子的 A.种子(籽实)纵切面 B. 幼苗形成过程
大豆种子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