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管理办法.doc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4篇)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8dbc3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6.png)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工艺管理制度1. 工艺管理目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工艺管理职责:(1)制定和修订工艺管理制度。
(2)组织制定和修订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
(3)组织实施工艺管理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4)跟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及时解决。
(5)配合质检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3. 工艺管理流程:(1)制定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
(2)落实岗位责任,明确每个环节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流程。
(3)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4)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抽样,确保产品质量。
4. 工艺管理标准:(1)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工艺参数要在规定范围内调整,不得随意变动。
(3)工艺操作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有违规行为。
5. 工艺管理措施:(1)建立工艺数据库,记录每个产品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
(2)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3)定期对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评估,及时修订。
二、工艺管理考核办法1. 考核目标:评估员工在工艺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 考核内容:(1)熟悉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的掌握程度。
(2)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能力。
(3)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4)工艺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3. 考核方法:(1)现场考核: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和工艺参数的调整。
(2)文档考核:对员工提供一份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要求员工根据文档进行操作。
(3)面试考核: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工艺管理能力的考察。
4. 考核评分标准:(1)熟悉程度:根据员工对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2)调整能力:根据员工对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3)质量控制能力:根据员工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4)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员工对工艺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范文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7858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f.png)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工艺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工艺操作的员工,包括生产车间、实验室等相关岗位。
三、责任与义务1. 生产车间负责人:(1)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工艺操作管理制度;(2)组织培训和考核工艺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3)督促工艺操作人员遵守制度,确保操作符合要求;(4)及时处理工艺操作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2. 工艺操作人员:(1)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艺操作,确保操作正确和稳定;(2)严格遵守操作安全规定,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3)及时上报和处理工艺操作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四、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检查工作区域和设备是否清洁,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2)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并确认其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 操作流程:(1)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顺序和要求;(2)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避免操作失误和疏漏;(3)记录每个操作步骤的时间和结果,确保操作过程的可追溯性;(4)及时上报和处理遇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3. 操作安全:(1)穿戴符合规定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保护个人安全;(2)操作过程中注意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状态,确保工作环境安全;(3)禁止将任何物品放置在设备周围,防止堵塞和意外伤害;(4)禁止在无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进行设备维修和调试。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1. 工艺操作中发生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给负责人;2. 负责人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停止操作、调整工艺参数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控制;3. 问题和异常情况的处理结果和原因应进行记录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六、培训和考核1. 工艺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岗位培训,并考核其技能和操作能力;2.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操作、异常情况处理等;3. 考核结果将作为工艺操作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工程施工工序及管理办法
![工程施工工序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ffc50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a.png)
工程施工工序及管理办法工程施工工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将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组装、安装等过程,最终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的一系列作业活动。
有效地管理工程施工工序,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工程施工工序及管理办法的探讨。
一、工程施工工序的分类工程施工工序可以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分为房屋建筑工序、市政基础设施工序、园林绿化工序等。
各类工序可以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作业过程。
例如,房屋建筑工序可以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工序可以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等;园林绿化工序可以包括土建工程、绿化工程、景观工程等。
二、工程施工工序管理办法1. 工序标准化工序标准化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一致性。
工序标准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标准化:明确施工工艺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作业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2)质量标准化:制定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安全标准化: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工序组织与管理工序组织与管理是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安排、协调和控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序安排: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分配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确保施工顺序的合理性。
(2)工序协调:加强各工序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3)工序控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3. 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序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e2ffb779563c1ec4da7113.png)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1 目的为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为使用作业指导书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保证产品生产过程控制能力,特制本办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机加、焊接、装配等的工位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和过程管理。
3 术语3.1标准作业:是将作业人员、作业顺序、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问题做最适当的组合,以达到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
4 职责4.1公司精益生产办公室:负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
4.2公司技术部门:负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标准化的管理,负责产品生产过程标准作业指导书审批,实施过程检查和指导。
4.3生产车间:负责承担产品标准作业小组的组建, 小组成员在组长及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人员的协助下制定及更新标准作业指导书,并依据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保持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
4.4质检部门:负责对质量检验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化、标准化。
4.5安全部门:负责对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工作。
5 工作流程5.1标准作业指导书基本要求5.1.1标准作业指导书是生产现场工位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作业条件、标准、方法、管理控制、周期时间、作业顺序、安全和质量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要求进行全面准确的界定。
5.1.2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保证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5.1.3为了达到标准过程控制的目标,需对产品生产作业过程编制相应的标准作业指导书。
5.1.4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采用的格式应符合公司企业标准规定,编写内容应涵盖工位全部作业过程控制要求,达到作业文件的统一、正确、完整(统一采用精益办标准作业表格)。
5.1.5标准作业指导书应张贴或放置在生产现场。
5.2作业指导书制定审批程序:5.2.1由生产车间工作小组,生产组长组织生产作业人员在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人员的协助下编写标准作业指导书,经车间技术人员汇总编制、工作小组长(车间领导)审核,报送技术部门。
工艺管理制度(2)完整篇.doc
![工艺管理制度(2)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50c8465daeaad1f346933fcb.png)
工艺管理制度1工艺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总工办、生产技术部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技术部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总工办、生产技术部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产品工艺工作管理办法
![产品工艺工作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0322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0.png)
产品工艺工作管理办法一、总则1. 目的为加强公司产品工艺工作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工艺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实施、工艺改进等工作。
二、工艺设计管理1. 工艺设计的依据(1)产品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
(2)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3)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
(4)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情况。
2. 工艺设计的流程(1)产品设计完成后,工艺部门应及时组织工艺设计人员进行工艺设计。
(2)工艺设计人员应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结合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
(3)工艺方案经工艺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4)评审通过后,工艺设计人员应根据工艺方案编制工艺文件。
三、工艺文件编制管理1. 工艺文件的种类(1)工艺流程图。
(2)工艺卡片。
(3)作业指导书。
(4)检验规范。
2. 工艺文件的编制要求(1)工艺文件应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的要求。
(2)工艺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能够指导生产人员正确进行生产操作。
(3)工艺文件应明确规定产品的生产工艺、工艺参数、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
(4)工艺文件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和编号,便于管理和查询。
3. 工艺文件的审批和发放(1)工艺文件编制完成后,应经工艺部门负责人审核,相关部门会签,公司领导批准后生效。
(2)工艺文件生效后,应及时发放到相关部门和生产车间,确保生产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工艺文件。
四、工艺实施管理1. 生产车间应严格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生产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和生产流程。
2. 工艺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车间的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工艺文件存在问题,应及时向工艺部门反馈,工艺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理。
4.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工厂作业过程管理制度
![工厂作业过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e064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9.png)
工厂作业过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厂作业过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工厂管理层负责全面组织和管理工厂作业过程,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 作业主管负责具体的作业过程管理工作,对作业过程安排和执行负有责任。
3.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管理制度,认真执行作业规程,确保作业过程正常进行。
三、作业流程1. 生产领导根据订单要求和生产计划确定作业流程,制定作业方案。
2. 生产领导根据作业方案安排作业过程,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3. 作业主管按照作业流程进行生产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作业过程顺利进行。
4. 所有员工要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作业规程,确保作业质量。
四、作业规范1. 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超时、超负荷的设备,确保操作安全。
2. 作业过程中要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3. 作业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处理,不能擅自处理。
4. 作业过程中要遵守环保政策和法规,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废物排放。
五、作业检查1. 生产领导要定期对作业过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作业主管要对作业过程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 所有员工要自觉接受作业检查,积极配合解决问题,确保作业质量。
六、作业评估1. 生产领导要定期对作业过程进行评估,分析作业效率和质量。
2. 作业主管要对员工作业表现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奖惩措施。
3. 所有员工要积极参与作业评估,不断提高自身作业水平,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七、作业改进1. 生产领导要根据作业评估结果,及时提出改进方案,优化作业流程。
2. 作业主管要根据员工反馈意见,改进作业管理方式,促进作业效率提升。
3. 所有员工要积极参与作业改进,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推动工厂作业过程持续发展。
八、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工厂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如有问题请及时咨询。
2.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作废以前的一切相关制度。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79f91c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d.png)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1目的为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标准作业文件编制提供依据,使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标准作业文件符合标准化管理规定,以标准化的形式对产品过程作业进行控制,达到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作业文件有效性管理;2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过程标准作业文件的管理;3定义3.1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工艺规程、明细表、工艺装备、特殊工艺过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3.2工位控制作业文件:标准作业指导书、工作要素表等生产过程作业文件;3.3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编制标准文件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工作班组通过减少浪费、持续改进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4职责4.1生产制造部负责公司生产作业过程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对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负责对生产作业的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负责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劳保保护、安全环保卫生等工作监督检查;4.2设计研究所负责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作业文件的标准化管理,负责产品过程技术文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4.3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负责产品生产质量检查作业文件编制和实施;4.4承制单位技术组负责承制产品过程技术文件设计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管理,承制单位负责组织产品生产过程、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管理;5工作程序5.1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的管理5.1.1产品过程设计必须依据产品设计图样和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编制,产品过程设计文件编写要详细,各个环节要考虑周全,要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应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定;5.1.2公司技术部负责对产品关键、重要工序和特殊工艺等过程的作业指导书的审批,负责对生产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1.3产品承制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标准化实施工作,负责产品关键、重要工序和特殊工艺等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并对正确性负责; 工作环境的要求: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有明确的规定;检测项目的要求: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检测项目,同时规定检测器具,检验方法以及检测频次等;控制内容的要求: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相应的控制内容和要求;5.1.5对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编写的具体要求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消化资料、核对零件流动卡、零件数量、检查工艺装备是否齐全、工艺装备是否检定、生产环境与工艺要求的符合性等;作业过程的操作顺序和注意事项: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对作业的操作步骤进行细化,并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作业过程完后的处置事项,主要包括:相关记录的填写工作,作业后的清理工作等;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停电、或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发生时的处置方案等;5.1.6作业指导书审批:按工艺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经批准下发执行;5.1.7作业指导书发放、更改、归档等管理应符合公司文件控制程序规定;5.1.9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的有效性控制由技术设计部门按产品工艺文件控制相关程序进行管理,并负责产品工艺文件有效的检查监督;5.2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管理5.2.1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由生产部门GFPS办公室组织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依据相关工艺流程、产品工艺、工位作业范围、工位承担产品等进行编制,小组成员车间班组或小组在组长及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人员的协助下制定及更新相关工位生产作业指导书,保持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5.2.2工作小组负责按作业程序进行实施,积极协助小组成员找出作业标准的潜在问题,持续改善以便达成工作小组的方针目标;5.2.3生产车间领导、生产要素负责人、车间精益生产技术员、小组长负责工位生产作业各项工作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负责明确对本单位生产作业指导书归口管理责任,制定相应生产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生产单位生产标准作业指导书应符合如下管理要求;所有批量生产产品的应编制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并按制定程序对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批、更新、闭环进行管理;明确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发放、归档保存及作废销毁等控制管理工作;5.2.5标准作业文件格式采用必须符合公司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企业标准规定;各生产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生产作业指导书标准,制定的生产作业指导书格式标准应上报公司技术管理处标准化进行备案,纳入工位控制标准作业企业标准中进行统一管理;5.2.6标准作业文件的编制编制应充分发挥作业指导书的作用,应高度重视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在编制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时,应以工作小组成员为主,在生产、技术、质量等相关人员的支持下共同编写;在编制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前,应首先对生产现场的现状工艺规程、作业环境、现有设备和工装、精度检测手段和方法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设备的过程能力进行必要的分析,在必要时计算工序能力,做好工艺实验对比,保证编制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可行、可靠和有效;编制生产过程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文件前应对编制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如价值流图、制造工艺、质量功能、七种浪费的识别等;生产过程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序号、工序名称、产品及零件名称;2操作者,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3作业顺序,符合工艺流程;4工艺参数、工艺装置符合标准要求;5质量要求,符合质量控制和管理规定;6明确检查频率和检测仪器;7生产节拍周期,准确;8标准手持指按照作业进行操作时为了能够反复以相同的顺序操作生产,而在工序内持有最少限度的待加工品;9关、重特性标识完整,符合相关标准规定;10指导书审批复查为有效版本有效标识和编号;11指导书编制对作业过程有安全防护要求;5.2.7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应用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一种可视化显示工具,它显示当前工作的执行标准;因此在现场工位标准作业指导书均应被张贴和放置在容易观察、取到的地方; 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标准化的控制工具,质量管理人员、组长、车间领导可根据作业指导书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还是一种培训工具,在新员工上岗前应进行指导书的培训,使员工了解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使用作业指导书开展工作;5.2.8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变更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更新应按程序进行重新审核并进行更新;在下列情况时工位控制作业文件应进行更新:1过程和产品改变时;2生产纲领改变时节拍发生变化;3工位调整或人员变更时;4质量、安全事故或高风险虚惊事件发生时;5产品特性关键特性、特殊特性改变时;6定期评审时发现不适当的工作程序;7操作人员的改善提案被批准时;对工位控制作业文件进行修正和更改,由工作小组成员按文件更改管理办法规定执行,经相关人员审查并进行实作验证是否符合安全及质量要求;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重新制定应对相关质量控制文件进行更新,并将作业指导书更新时间填入作业指导书中,完成相关人员签核,同时,告之工作小组员工,并张贴在容易取到的地方;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更新由生产单位和车间作好的更改记录;根据最新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对该工序的新员工进行操作培训;车间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必须随机地检查工位作业人员指导书以确认工作小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是否有持续性的改进,定期稽核评估;5.2.9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改善1进一步提高质量;2降低成本而减少工时;3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减少在制品库存;5全面贯彻可视化管理;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应悬挂于现场或员工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果作业要求在作业指导书和工作要素表中表达不完全,需特殊说明的,可以采用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附页进行直观、详细的描述,同时悬挂于现场或员工触手可及的地方;质量检查作业指导书用于产品质量确认检查的工位,其余不需要质量确认的工位可不悬挂;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评估及改善流程制定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定期评估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维护和改善--改善方案的验证--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更新--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张贴;5.3作业文件的监督检查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生产作业文件管理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5.3.1作业文件主要检查内容:1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作业文件标准化情况;2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编制内容的统一性、完整性、正确性,满足精益生产标准作业相关要求;3工位控制作业文件张贴和放置在作业区内,操作者能够方便读取;4操作者完全熟知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5粘贴在作业区内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应为有效版本;6制定有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变更管理办法,作业文件的变更按照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完善;7工位作业人员上岗前对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学习; 6相关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7相关记录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工位控制检查记录。
工艺规章制度范本图片
![工艺规章制度范本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952592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7.png)
工艺规章制度范本图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统一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操作,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线的工艺操作,凡与本规章不符或制度缺失的事宜,应按本规章执行。
第三条工艺规章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工艺规章应具有实用性、规范性、权威性。
第五条工艺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应当按照程序进行,且需通过相关部门审核。
第六条工艺规章的内容应当简练明确,易于操作指导。
第七条各生产线的负责人应当严格落实工艺规章,并对其下属和员工进行培训。
第八条工艺规章应当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和修订,确保其及时有效。
第二章工艺要求第九条生产操作人员应符合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第十条生产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当认真执行各项工艺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或疏漏。
第十一条在工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生产环境的整洁,保证产品的安全。
第十二条生产操作人员应当做好记录工作,将操作记录及时准确地填写于记录表中。
第三章工艺控制第十三条工艺控制包括原材料控制和生产工艺控制两方面。
第十四条原材料控制包括对原材料的检测、采购、入库、存储等环节的严格监控。
第十五条生产工艺控制包括对工艺参数的控制、生产设备的维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
第十六条工艺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持续稳定,防止产品次品的产生。
第十七条工艺控制的督导部门应当加强对工艺过程的把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工艺安全第十八条工艺安全是生产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相关人员必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十九条生产操作人员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注意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发生事故。
第二十条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当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二十一条工艺安全的巡检工作应当得到重视,确保工艺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第二十二条工艺安全责任人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章工艺管理第二十三条工艺管理是整个生产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0447a3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4f.png)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杜德春烘焙技术研发机构工艺流程:配料(※)→和面→醒发(※)→成型→醒发(※)→烘烤(※)→冷却→包装→检验→入库使用设备:搅拌机、压面机、发酵箱、烤箱。
工具:操作台板、台秤、擀面杖、模具、烤盘、锯刀、不锈钢盆、箩筛子.工艺参数:含糖10-20﹪、含油脂8—22﹪左右、酵母0.8—1。
8﹪左右、水分30﹪左右、盐0.8—2﹪左右、添加剂符合GB 2760-2011的要求。
质量要求:达到面包表面呈金黄色、有光泽、内部细腻呈蜂窝状松软有弹性、口感香甜松软.操作:一、配料:(※关键控制点)1、原料验收合格。
根据产量按比例准备好原辅料.2、将生产所需物料运到配料室,先把鸡蛋打好放入不锈钢盆内,再用箩筛把面粉在操作台上过筛,糖、油、脂、水、酵母、盐、添加剂称好备用.原料称量的顺序:根据产品标准由小到大进行称量,500g以内物料用天平称量,5kg以内物料用案秤称量,5kg以上用台秤称量。
3、配料过程工作人员要填写好工作记录。
二、和面:1、把以上原料放入搅拌机搅拌,搅拌15分钟左右,面团光滑为止。
三、醒发:(※关键控制点温度38℃左右发酵时间60分钟左右)1、搅拌好的面团放入醒发箱,温度控制在38℃左右,湿度控制在75—80﹪左右,醒发大约60分钟左右。
四、成型:1、醒发好后,把面团放在操作台上分割,分别制作所生产的形状成型。
五、醒发:(※温度38℃左右发酵时间60分钟左右)1、再放入醒发箱60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38℃左右就好。
六、烘烤:(※关键控制点烘烤温度上火190℃,下火200℃烘烤时间12分钟左右)1、成型醒发好后放入烤箱,烤箱温度上火190℃,下火200℃,烤至大约12分钟,表面呈金黄色即可。
2、烘烤过程要有专人负责。
烘烤过程要填写好生产记录。
七、冷却:1、烤好后的面包移至冷却间,冷却大约在5小时左右,使产品达到质量要求。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faaf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1.png)
工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食堂的工艺管理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堂的卫生安全,保障员工的健康,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艺管理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工艺操作流程1.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食品的接收、储存、处理、加工、烹饪和出餐等环节。
对每个环节都要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
2.规定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原料配比、材料选择和使用要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3.制定工艺标准操作规程(SOP),包括食品加工的时间、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控制,严格按照SOP操作,确保食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设立严格的工艺检验制度,对每个环节的工艺检验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工艺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设备维护和保养1.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食品加工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安全。
2.设立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巡检情况,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三)食品卫生安全1.建立食品安全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2.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个人卫生管理,要求员工按照规定的要求穿戴工作服、戴帽子和手套,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防止食品被污染。
3.建立原辅料检验制度,对食品的原辅料进行检验和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使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4.设立食品存储和保鲜制度,建立食品存储库房,确保食品的储存环境符合卫生要求,避免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三、安全检查1.定期开展工艺操作流程的安全检查,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是否存在操作不规范、操作失误等安全隐患。
2.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问题。
3.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员工的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
4.对食品的质量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食品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工艺管理制度全文
![工艺管理制度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41f5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b.png)
工艺管理制度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设备等内容。
第三条经过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工艺管理人员方可从事工艺管理工作。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艺管理体系,确保工艺管理的顺畅进行。
第五条本制度由企业领导层牵头制定,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第二章工艺管理的组织结构第六条企业应当设立工艺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工作。
第七条工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工艺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工艺流程、指导和培训生产人员等。
第八条工艺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属于专业部门,其负责人由企业领导任命。
第九条工艺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立工艺管理小组,负责具体工艺管理工作。
第十条工艺管理部门与生产、质检、研发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
第三章工艺管理的流程第十一条工艺管理的流程包括:工艺设计、工艺试验、工艺确认、工艺监控和工艺改进等环节。
第十二条工艺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设备的特性,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第十三条工艺试验是指将设计好的工艺流程和参数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调试和验证。
第十四条工艺确认是指经过试验验证后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参数。
第十五条工艺监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监视和记录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六条工艺改进是指根据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不断对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章工艺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七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熟悉产品特性、熟悉生产设备、具备工艺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第十八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第十九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时刻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十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记录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f336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9.png)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工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艺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工艺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品质要求,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的工艺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工艺管理制度的内容1. 工艺流程的规范化在工艺管理制度中,首要的任务是对工艺流程进行规范化。
这包括确定每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步骤、工艺参数、质量控制点等。
所有员工都应该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工艺设备的管理工艺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对工艺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工艺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运行的正常和稳定。
3. 岗位职责和培训工艺管理制度中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
每个员工都应了解自己在工艺流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4. 质量控制和检测质量控制是工艺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测标准,并且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工艺改进和创新工艺管理制度还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艺改进和创新。
通过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改进建议,不断提高工艺流程的效率和品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三、工艺管理制度的考核办法1. 考核指标的确定工艺管理制度的考核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应涵盖工艺流程的规范化程度、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员工的培训情况等。
2. 考核周期和方式工艺管理制度的考核可以设定周期,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考核可以通过内部评审、外部审核等方式进行,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改进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岗位和责任人员。
如果发现问题或者差距,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改进。
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应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
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146bd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b.png)
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工艺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稳定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的规范和监督,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遵守。
第三条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和执行需经公司领导同意,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第四条未尽事宜,由公司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章生产工艺管理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生产工艺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生产管理。
第六条生产工艺管理具体包括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过程优化、工艺改进等内容。
第七条生产工艺管理应遵循“稳定、高效、安全、环保”的原则,确保产品生产工艺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第八条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九条工艺文件应齐全、准确、清晰,需要定期审查更新。
第十条工艺过程优化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工艺改进应提倡技术革新,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三章生产工艺管理责任第十二条生产工艺管理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部门经理为工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第十三条生产部门应确保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更新及执行,做好工艺流程控制。
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应定期组织工艺技术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第十五条生产部门应建立健全工艺管理档案,便于监督和查阅。
第四章生产工艺管理流程第十六条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更新。
2. 工艺流程的实施监督。
3. 工艺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4. 工艺技术的培训与提升。
第十七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由技术人员负责,内容准确、完整、清晰。
第十八条工艺文件的审查由生产部门主管和质量部门负责审核,确保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工艺文件需定期更新,变更时需及时修订并报批。
第二十条工艺流程的实施和监督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线上需设置专人进行监控。
工艺管理制度 标准
![工艺管理制度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367d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9.png)
工艺管理制度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生产工艺管理水平,保证产品品质、安全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生产工艺管理工作,包括工艺设计、工艺参数设定、生产工艺控制、工艺改进等方面。
第三条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履行职责,保证工艺管理工作的按照规定进行。
第四条公司负责人为工艺管理制度的最终责任人,生产部门为工艺管理的具体责任部门。
第二章工艺设计第五条工艺设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必须根据产品特点和要求,合理制定工艺流程,确定关键工艺参数。
第六条工艺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避免过程复杂,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第七条工艺设计必须在产品设计阶段提前介入,与设计部门充分沟通,确保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第八条工艺设计要充分考虑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客户反馈意见,保证产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
第九条工艺设计要定期评估和改进,与技术部门紧密合作,掌握最新技术动态,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三章工艺参数设定第十条工艺参数是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确定。
第十一条工艺参数设定要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十二条工艺参数设定要结合生产流程,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第十三条工艺参数设定要经过试验验证,确定最佳参数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第十四条工艺参数设定要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建立参数库,方便随时查阅和调整。
第四章生产工艺控制第十五条生产工艺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第十六条生产工艺控制要根据工艺设计和参数设定,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第十七条生产工艺控制要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八条生产工艺控制要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发现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第十九条生产工艺控制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每一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便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第五章工艺改进第二十条工艺改进是持续改善生产工艺的重要途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完善。
丝印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丝印工艺流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b606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3.png)
丝印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丝印工艺流程的有效管理,以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涉及丝印工艺流程的部门和人员。
二、流程管理
1. 丝印工艺流程的制定和更新应由专业团队负责,团队成员应
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
2. 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丝印工艺流程,并确保流
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 工艺流程的变更需要经过评审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4. 丝印工艺流程应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
溯性。
三、人员培训
1. 所有涉及丝印工艺流程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工艺
流程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2. 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人员对丝印工艺流程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3. 培训记录应进行存档,以便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质量控制
1. 在丝印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应设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点,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 定期进行流程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违规处理
1. 发现任何违反丝印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报告上级管理人员。
2. 上级管理人员应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纠正和处罚。
六、持续改进
本制度应与实际工作不断结合,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进步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工艺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内容为丝印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9348d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3.png)
一、总则1.1.加工工艺文件是工艺管理、生产管理和生产加工的主要依据,本公司的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必须按本管理制度执行。
1。
2。
要保证工艺先进合理,经济可行。
文件的编制即要采用先进的工艺,又要从生产现场的实际操作出发,做到先进、合理、经济和切实可行.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医产品的作业标准、工艺技术支持等相关工艺工作。
三、职责3。
1。
公司资料室负责分发和归档所有相关的工艺文件;3.2.技术部负责编制所有批量产品有关的工艺类文件;3。
3.品质管理部负责所有工艺文件执行的监管;3.4。
生产部负责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四、工艺文件的分类工艺文件分生产用工艺文件和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4.1.生产用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相互关联的作业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图》、《加工工序卡》和《作业标准》、《产品关键部件及技术保证措施》和生产过程中的夹具和工装的《使用说明》等。
4.2。
新产品试制文件是用来指导试制新产品或试用新原材料所用的文件。
特点是:新产品完成后,根据研发所移交的新产品技术资料,形成临时版本的工艺文件。
产品进行小批,文件中所规定的参数需要实践证实,需在生产中继续摸索,该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经有关人员商定不经审批直接在现场签字修改,小批完成后正式批量生产,要将文件收回,重新形成正式文件下发。
五、文件编制5。
1。
产品在编制工艺文件前首先必须编制《工艺流程》,以确定该项产品从下料到成品的主要加工过程。
《工艺流程》须编制准确,必须体现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步骤.5。
2。
工艺文件按机加、焊接和组装三大类分开编制,机加工艺文件应编制《加工工序卡》,包括下料、机加工、折弯、表面处理、装配等工序,并编写相关的《作业标准》;焊接工艺文件《加工工序卡》包括焊接零部件清单、焊接顺序计划、焊接工艺规程及《焊接作业标准》;组装《加工工序卡》应详细、准确制定组装的先后顺序、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并符合《组装作业标准》,确保能有效地指导操作者进行生产。
制程管理制度
![制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e58b9e69eae009591becc7.png)
制程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加强产品品质管制,规范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且处于受控状态,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原材料投入加工至装配成为成品的整个阶段。
第3条职责生产部门、质量管理部及各生产车间的职责如下表所示。
相关部门的质量控制职责表第2章制程质量管理作业实施办法第4条制程质量管理人员工作内容为对制造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质量管理部应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管理网络,抓好每个环节上的质量保证和预防工作,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
1.严把材料品质关。
2.制定检查标准与工艺规程。
3.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分析,协助生产部门做好产品质量管理。
4.掌握产品质量动态,加强对不合格品的管理。
5.做好过程巡检及产品质量异常原因的分析与处理。
6.做好半成品库存的抽检及报废品的鉴定。
7.监督仪器、量规的管理与校正。
8.对作业标准与工艺流程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9.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与培训。
第5条 制程质量控制程序制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制程质量控制程序第6条 制程质量控制作业细则1.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标准操作,且于每一批的第一件加工完成后,经过有关人员实施首件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各组组长应实施随机检查。
2.检查站人员按照检查标准检查,不合格品检修后需经过再次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3.制程检验员进行巡回抽验,做好制程管理与分析,并将资料反馈至相关单位。
4.制程质量检验员一旦发现质量异常应立即处理,追查原因,并矫正及做好记录,以防止再次发生质量异常情况。
5.做好检查仪器、量规的管理与校正工作,确保其精确度。
第3章 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办法第7条 制程质量异常的定义 1.不良率高或问题大量出现。
2.控制图曲线有连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各车间开始生产时,协助各车间做好相关工作各车间生产过程中定时巡检巡检状况处理与记录开始结束准备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车间生产计划情况3.进料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规范制造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使之有章可循。
1.2.适用范围凡产品制造加工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之事宜,悉依本办法执行。
1.3.权责单位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工艺流程图2.1.定义工艺流程图又称作业流程图或制造流程图,是一种图示方法,用简化之工程符号将制造加工程序之先后关系表示出来。
一份工艺流程图通常包括下列项目:1)工序符号。
2)工序名称。
3)作业人数。
4)相关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
5)管制项目(包括制造条件与品质特性)。
6)标准时间。
7)平衡状态。
2.2.工艺流程图使用之符号1)○:代表操作(或称作业)凡物体被改变任何物理或化学性质,或装上另一物体,或从另一物体上拆下,均谓之“操作”或“作业”。
2)□:检验为了查明品质特性与规格之异同,对于产品数量及品质进行测量、试验、比较或证明,称为“检验”,用“□”表示数量之检验,用“◇”表示品质之检验,用“◎”表示操作又兼检验(自检)。
3)▽:贮存即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4) :延迟由于预定之一行动未即刻发生,面产生之时间空档为非必要者,称为“延迟”。
在工艺流程图里,此符号不常使用,因其中伴有品质特性或查核点。
5)凡有意改变物品之位置,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即为“搬运”。
2.3.工艺流程图之制作2.3.1.管理权责1)生技部负责生产工艺流程图的制作,于新产品正式量产前完成。
2)工艺流程图原稿由生技部自存,并复制三份,加盖管制章分发生管部、制造部和品管部各一份。
3)生管部依工艺流程图编排生产计划,制造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作业分工,品管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品质管制点。
4)各部门对工艺流程图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生技部提出技术变更申请。
2.3.2.工艺流程图之写法1)工序与检验名称找出生产过程之主要流程为基干,从原料或零件开始到成品为止之整个过程,垂直地记录下来,其他副流程依进入主流程之先后次序,从旁边插进。
2)工序符号在各工序与检验站名称左边标注上各种符号,如“O”3)原料、材料或零件原材料及零件加入,利用水平线连接于工序符号之左边,线上写上原材料或零件之名称,需要时可在线下规格。
4)作业人数在工序或检验站右边填上标准作业人数。
5)管制项目与查点管制项目包括每一工序之查核点及管制特性,写在工序名称之右边,逐一列明,在符号之右边所列者均为检验站之检验项目或管制项目,O符号之右边所列者大都为查核点。
6)相关之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此栏填上每一作业工序依据之作业指导书编号或技术标准编号。
3.作业标准书3.1.定义作业标准书,又称作业指导书或工艺标准书,是将作业方法、步骤及其标准,用图、表、照片以及简洁之文字表示出来,供作业人员了解,以规范作业动作之技术文件。
作业标准书一般应包括下列项目:1)产品名称、工序名称。
2)产品简图或作业照片。
3)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
4)使用物料名称、规格、数量。
5)使用设备、工装夹具。
6)检验项目、规格、标准。
7)标准工时。
8)标准不良率。
3.2.作业标准书之制作3.2.1.管理权责1)生技部负责作业标准书的制作,于新产品正式量产前完成。
2)作业标准书原稿由生技部自存,并复制两份,加盖管制章后分发制造部、品管部各一份。
3)制造部依作业标准书训练员工,并作为员工作业执行之标准规范;品管部在制程品质管制中,以作业标准的执行作为查核的重点之一。
4)各部门对作业标准书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生技部提出技术变更申请。
3.2.2.作业标准书之填写1)产品名称、工序、工序名称填入加工之产品名称、作业工序之名称,并与工艺流程图之作业工序名称一致。
2)图示画上本工序之主要简图,或用照片演示本工序作业内容,便作业者明白作业原理。
3)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填入本工序操作步骤,并逐一陈述作业要领,产将作业中之重要注意事项同时标出(可参照工艺流程图)。
4)使用物料应明确本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工装夹具之名称、规格、数量。
5)使用设备、工装夹具应填写本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工装夹具之名称、规格、数量。
6)检验项目填写本工序自检的项目、检验的标准或规格尺寸,以及检验方法,必要时注明检验工具。
7)标准工时应填写本工序之标准工时,必要时换算成标准产量一并填入。
8)标准不良率填写本工序之标准不良率。
作业标准书品味人生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想象力是翅膀,客观实际是空气,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显着成绩。
2、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
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3、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
4、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5、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
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
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
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6、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7、淡淡素笺,浓浓墨韵,典雅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悠悠岁月,袅袅茶香,别致的杯盏,盛满诗样芳华;云淡风轻,捧茗品文,灵动的音符,吟唱温馨暖语;春花秋月,红尘阡陌,放飞的思绪,漫过四季如歌。
读一段美文,品一盏香茗,听一曲琴音,拾一抹心情。
8、尘缘飞花,人去楼空,梦里花落为谁痛?顾眸流盼,几许痴缠。
把自己揉入了轮回里,忆起,在曾相逢的梦里;别离,在泪眼迷朦的花落间;心碎,在指尖的苍白中;淡落,在亘古的残梦中。
在夜莺凄凉的叹息里,让片片细腻的柔情,哽咽失语在暗夜的诗句里。
9、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
33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制甘甜的蜂蜜;我是一只紫燕,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向祖国向人民报告春的信息;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10、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11、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12、失败,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成功,是把有价值的东西包装给人看。
成功的秘诀是不怕失败和不忘失败。
成功者都是从失败的炼狱中走出来的。
成功与失败循环往复,构成精彩的人生。
成功与失败的裁决,不是在起点,而是在终点。
13、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14、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
15、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
16、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远源流长。
伟大的一生,像黄河一样跌宕起伏,像长江一样神奇壮美。
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伟大的一生,像黄山一样奇峰迭起,像泰山一样大气磅礴。
经历就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经历就是人生的矿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
经历就是体验,经历就是积淀。
没有体验就没有生存的质量;没有积淀,就没有生存的智慧。
人生的真谛在经历中探寻,人生的价值在经历中实现。
17、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步履是一个载着命运的轻舟,由南驶向北,又由近驶向远。
18、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19、采一点晨曦,装点一天的清新,捧一把阳光,温暖一季的心情。
雨中潇洒走一回,去释放心底的罗曼蒂克。
一段白云下的遐想,找回的是心灵空间的宽广和飞翔。
听一曲欢快流畅音乐,脸上没有了忧郁的浮云,心中燃烧着一团艳阳。
把笑意写在脸上,人生四季的良辰美景,即如小桥流水,也如风清月明!20、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漫旅,遇见了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我珍惜着每一个可以让我称做朋友的人,因为那是可以让漂泊的心驻足的地方。
有时候会被一句话感动,因为真诚;有时候会为一首歌流泪,因为自然。
要快乐,不止此时,而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