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易错题加强练20 氨和铵盐 硝酸
2019年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氨和铵盐
![2019年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氨和铵盐](https://img.taocdn.com/s3/m/d17b855d581b6bd97f19eae3.png)
氨和铵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实验室采用下列装置制取氨气,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2.已知反应:HCl + NH3 = NH4Cl(固体)如下图所示,抽去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1/10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42 g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1 N A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很容易分开【答案】B3.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Ⅱ、III和Ⅳ的氧化剂一定相同B.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C.反应Ⅵ的部分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D.反应V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答案】A4.室温下,向100 mL 0.1 mol/L NH4Cl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5.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氨气或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答案】C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答案】B7.【2017届江西省兴国中学等四校高三上联考一】把5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氢氧化钠的溶液加热,恰好使NH完全转化为NH3逸出,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A.(2b-a) mol/L B.(10b-5a) mol/LC.mol/L D.mol/L【答案】B8.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各示意图表示的混合溶液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答案】C9.NO2、NH3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2和H2O,则原混合气体中NO2、NH3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不考虑NO2与N2O4之间的转化)()A.2:4:1 B.2:1:2 C.1:1:1 D.1:4:310.标准状况下,将体积为V L 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倒扣在含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实验完毕后立即将烧瓶从水槽中取出,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和铵盐练习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和铵盐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be1e99551810a6f4248626.png)
氨气铵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2.在下列反应中表示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反应是( )A.NH3+HNO3=NH4NO3B.8NH3+3Cl 2N2↑+6NH4ClC.4NH3+5O 24NO↑+6H2OD.2NH3+3CuO3Cu+N2↑+3H2O3.下列关于氨气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作制冷剂B.制造硝酸C.制造化肥(硫铵、碳铵、尿素等)D.制造氮气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用作制冷剂B.氮气用作保护气C.AgI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于制备磷酸、安全火柴等6.下列关于红磷和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②白磷和红磷都易溶于水③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④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⑤取用少量白磷时,应用镊子夹取,将其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所需白磷⑥干燥的红磷放在空气中变湿,说明红磷易潮解A.只有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④⑥7.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
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
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的是()A.NO2起催化剂作用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8.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A9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2018_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 氨和铵盐 氮的氧化物和硝酸 (专题复习)
![2018_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 氨和铵盐 氮的氧化物和硝酸 (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d1464c4fab069dc502201bd.png)
2018_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氨和铵盐氮的氧化物和硝酸(专题复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工固氮可以得到硝酸盐B.细菌对氮元素的循环有重要作用C.雷电作用可以将氮气直接转化为铵盐D.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答案:C2、下列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③NO2―→HNO3④N2―→NO⑤N2―→NH3A.①B.②⑤C.④D.③④答案 C3、(2017·新余模拟)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N2会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氮的化合物。
雷雨时,一般不可能生成的氮的化合物是()①NH3②NO③NO2④N2O3⑤N2O5⑥HNO3A.②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④⑤D.①③⑤答案 C4、NO2、SO2、CO都是大气污染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SO2是酸性氧化物B.NO2、SO2可以回收,分别作为制备硝酸、硫酸的原料气,CO可回收作为燃料气C.三者均可以用其组成元素的单质化合而成D.三种污染性气体都可以用碱液吸收答案 B5、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SO3+NO②SO3+H2O===H2SO4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列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浓硫酸并不断搅拌C.将少量浓硫酸滴入胆矾晶体中D.加入少量硫酸使乙酸乙酯水解答案 D6、“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
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答案 B7、.(2017·东北师大附中质检)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可生成NO2答案 D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O与稀硝酸反应:2H++FeO===Fe2++H2O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澄清石灰水:NH+4+HCO-3+2OH-+Ca2+===CaCO3↓+NH3·H2O+H2OC.氨水中加入NH4HCO3:NH3·H2O+HCO-3===CO2-3+NH+4+H2OD.HNO3与氨水反应:H++OH-===H2O答案 C9、(2018南通)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糟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将pH=11的氨水稀释1 000倍,测得pH>8,说明NH3·H2O为弱碱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D.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2答案 D10、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5 氨和铵盐(练)(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5 氨和铵盐(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b7f86059eef8c75ebfb354.png)
专题4.5 氨和铵盐1.【河北冀州中学2016届第二次】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 + 2NH3→ 2NaNH2 + H2↑B.NH3 + HNO3→ NH4NO3C.4NH3+ 6NO → 5N2 + 6H2O D.3SiH4 + 4NH3→ Si3N4 + 12H2【答案】C考点:考查氨气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的知识。
2.【2015-2016学年江苏省邗江中学下学期期中】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①N2→ NO2②NO2→ NO ③NH3→ NO ④NH3→ N2⑤Cu→ Cu(NO3)2⑥HNO3→ NO2A.①④ B.②⑤ C.③④⑥ D.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N2与氧气生成NO再与氧气生成NO2正确;②NO2与水反应生成NO,错误;③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错误;④NH3与氯气反应生成N2,错误;⑤Cu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 ,错误;⑥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错误;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转化3.将氨水分别滴加到下列4种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a中产生白烟B.试管b中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C.试管c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试管d中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D考点:元素化合物知识4.【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下第一次月考】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 B.NO、CO2、N2C.NH3、NO2、CO2 D.NH3、NO、CO2【答案】D考点:考查混合气体中成分的确定5.下列不属于铵盐共同性质的是()A.易溶于水 B.跟苛性钠共热生成NH3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能生成NH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是铵盐共同性质,错误。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5009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5.png)
2019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下面是2019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供大家参考练习。
希望大家仔细复习。
希望每位考生在高考中都能达到志向的成果。
1.下列制备气体的装置和选用的药品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药品H2O 2与MnO2石灰石和稀盐酸稀硝酸和铜片KMnO4与浓盐酸装置解析:选C。
作为发生器的试管口向下倾斜,不能盛装液体,所以C项的装置不能用来制备NO。
2.试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汲取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解析:选B。
装置①中NH4C l受热易分解生成NH3和HCl,但在试管口旁边两者又能结合生成NH4Cl,选项A错误;装置②中的漏斗放置过低,不能防止倒吸,选项C错误;装置④中的试管口应放一团干燥的棉花,选项D错误。
3.试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许多。
现在肯定条件下,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为反应物制备氧气,在同温同压下,制取的氧气体积相同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2∶2∶1B.1∶2∶2C.2∶1∶2D.1∶1∶1解析:选B。
过氧化氢、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2和-2,而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设生成的氧气为1 mol,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要失去2 mol电子,而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氧元素须要失去4 mol电子。
4.(2019吉林油田调研)有关气体制备所用试剂及检验气体所用试剂完全正确的组合是()A.CO2;大理石和稀硫酸、澄清石灰水B.Cl2;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品红溶液C.O2;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带火星的木条D.NH3;NH4Cl固体和CaCO3固体、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解析:选C。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上使硫酸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不能持续生成CO2,A选项错误;制取Cl2应用浓盐酸且检验Cl2应用该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B选项错误;应当用熟石灰与NH4Cl反应,D选项错误。
[通用版]2019高考化学易错题 必考题汇总(含高考所有必考易错知识点)
![[通用版]2019高考化学易错题 必考题汇总(含高考所有必考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16dfae2f60ddccda38a0d0.png)
(共11套)[通用版]2019高考化学易错题 必考题汇总(含高考所有必考易错知识点)必考题集—离子反应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含等物质的量的MgCl 2、Ba(OH)2、HNO 3三种溶液混合:Mg 2++2OH -===Mg(OH)2↓B.CaCO 3溶于CH 3COOH :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C.过量HI 溶液加入到Fe(NO 3)3溶液中:2Fe 3++2I -===2Fe 2++I 2D.SO 2通入到溴水中:SO 2+H 2O +Br 2===2H ++SO 2-4+2Br -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符的是( )A.OH -+CO 2-3+2H +===HCO -3+H 2OB.2OH -+CO 2-3+3H +===HCO -3+2H 2OC.2OH -+CO 2-3+4H +===CO 2↑+3H 2OD.OH -+CO 2-3+3H +===CO 2↑+2H 2O3.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少量醋酸加入NaAlO 2溶液中:CH 3COOH +AlO -2+H 2O===CH 3COO -+Al(OH)3↓B.将钠粒投入CuSO 4溶液中:2Na +Cu 2+===Cu +2Na +C.将NaHSO 4溶液滴加到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Ba 2++OH -+H ++SO 2-4===BaSO 4↓+H 2OD.硫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铁溶液:S 2-+Fe 3+===Fe 2++S ↓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 溶液:Cu 2++2HS -===CuS ↓+H 2S ↑B.Fe 3O 4溶解在过量的稀硝酸中:Fe 3O 4+8H +===Fe 2++2Fe 3++4H 2OC.碳酸氢铵溶液与过量的苛性钾溶液混和共热:NH +4+OH -=====△NH 3↑+H 2OD.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2-3+2HClO5.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2-3、SO2-3、Al3+、I-、Mg2+、Na+等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判断:该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A.Al3+、Mg2+、SO2-3B.Mg2+、CO2-3、I-C. Al3+、SO2-3、I-D.Al3+、Br-、SO2-36.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2-3、Cl-、OH-、NO-3. 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7.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当加入另一种强电解质使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时又一定能发生反应的离子组是()①Na+、Ba2+、Cl-、HCO-3②K+、NH+4、CH3COO-、SO2-4③Ca2+、Cu2+、NO-3、SO2-3④Fe3+、Na+、SCN-、Cl-⑤Al3+、Na+、HCO-3、NO-3⑥Fe2+、Na+、NO-3、I-⑦Ag+、NH+4、OH-、NO-3⑧Na+、K+、CH3COO-、NO-3A.①②⑥B.②③⑥C.①②D.③⑤⑦8.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只大量存在:Fe3+、Na+、Cl-、SO2-4B.b点对应的溶液中只大量存在:NH+4、Ba2+、OH-、I-C.c点对应的溶液中只大量存在:Na+、Ba2+、Cl-、HCO-3D.d点对应的溶液中只大量存在:Na+、K+、SO2-3、Cl-9.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NO-3、SO2-4、Cl-、I-、HCO-3. 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取少量该溶液,测定溶液pH pH=0(2)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3)取少量该溶液,加少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子是_________________.(2)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的方法(写明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4、Fe2+、Fe3+、CO2-3、SO2-3、SO2-4、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其中阳离子的存在,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3)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步骤①中生成气体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生成沉淀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测定A、F、I均为0.01 mol,10 mL X溶液中n(H+)=0.04 mol,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0.07 mol,且上述(1)小题中的实验已证实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存在,问上述(1)小题不能确定含有的阴离子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考题集--离子反应参考答案1-8 BCAAA CAD9.答案(1)Fe2+、HCO-3、I-、Ba2+NO-3、SO2-4、Mg2+、Al3+(2)取少量原溶液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有Cl-,反之则没有(答案合理即可) 10.答案(1)Al3+、NH+4、Fe2+、SO2-4Cl-、Fe3+取少量X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血红色,说明无Fe3+,若变血红色,则说明含Fe3+(2)Fe(OH)3(3)3Fe2++NO-3+4H+===3Fe3++NO↑+2H2O AlO-2+CO2+2H2O===Al(OH)3↓+HCO-3(4)一定因为(1)中检验Fe3+肯定存在时,就有Cl-存在,因为肯定存在的离子(Fe3+除外)电荷总数已相等必考题集—金属钠、铝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2.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为41.8 g,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1.8 g固体牪质为Na2CO3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C.一定量的Na2O2为78 gD.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3.将一定量的H2、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粉末(Na2O2体积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直至反应完全. 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的压强为原来的1/4,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20B.23C.30D.364.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与对应的选项相符合的是()A.向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OH)2、NaAlO2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稀H2SO4B.向1 L浓度分别为0.1 mol·L-1和0.3 mol·L-1的AlCl3、NH4Cl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L-1稀NaOH溶液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5.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2-4、HCO-3B.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2-4、Cl-C.c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F-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I-、CO2-3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2-3、SO2-4、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B.溶液中n(NH+4)=0.2 molC.溶液中一定不含CO2-3,可能含有SO2-4和NO-3D.n(H+)∶n(Al3+)∶n(Mg2+)=1∶1∶17.已知: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向含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n(CO2)/mol 2 3 4 5n(沉淀)/mol 2 2 3 28.现有一定量含有Na222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和蒸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实验中Na2O2和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3)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_________________.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 实验时稀硫酸是与样品中的__________(填“Na2CO3”或“NaCl”)发生反应,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洗气瓶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此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 g)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进行实验,完成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①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打开活塞a,由b注入水至其下端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再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若b下端玻璃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在实验完成时,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2的______(填“体积”或“质量”).(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__________、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__.②丙同学测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必考题集--金属钠、铝参考答案1-7 CBCABBC8.答案(1)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2)⑤①④(3)G→B,A→F9.答案(1)Na2CO3分液漏斗除去CO2中的水蒸气(2)①液面上升②体积(3)①过滤称量②106y/197x必考题集—金属铁、铜1.有一块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0 mol·L-1盐酸恰好将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0.025 mol Cl2,恰好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变为Fe3+,则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为()A.Fe2O3B.Fe3O4C.Fe4O5D.Fe5O72.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A.0.21 molB.0.25 molC.0.3 molD.0.35 mol3.某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印染、制革、木材和农业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其溶液可能含有NH+4、Al3+、SO2-4、Fe2+、Cl-等若干种离子,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样中肯定有NH+4、SO2-4和Fe2+B.试样中一定没有Al3+C.该盐工业上可以用作净水剂D.若气体甲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448 L,沉淀丙和戊分别为1.07 g和4.66 g,则可判断溶液中还有Cl-4.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5.在含有下列离子组的溶液中,加入Fe(NO3)2固体后,仍然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SO2-4、NH+4、CO2-3B.K+、Ba2+、OH-、Cl-C.Na+、H+、Cl-、SO2-4D.Na+、Mg2+、Cl-、NO-36.下列关于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I-、Br-可以大量共存B.用该溶液溶解一定量铜粉,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铁粉,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C.将该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中混有氢氧化铁D.100 m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7.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途径②,途径①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C.将CuSO4溶液蒸发,利用余热蒸干,可制得胆矾晶体D.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8.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 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 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做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加入试剂稀硫酸浓硫酸、加热稀硝酸浓硝酸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红棕色气体和蓝色溶液A.CuB.Cu2O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9.工业上以废铜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可生产氯化亚铜(CuCl),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试根据上图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生产Cl2时,尾气常用石灰乳吸收,而不用烧碱溶液吸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还原过程中的产物为Na CuCl2],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中当氯化完成后必须经还原过程再制得CuCl,为什么不用一步法制得CuCl?(已知Cu2++Cu+2Cl-===2Cu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还原过程中加入少量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Cl且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合成结束后所得产品用酒精淋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中在CuCl2热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也可制备白色的CuCl沉淀,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考题集--金属铁、铜参考答案1-8 DBDDD DBD9.答案(1)石灰乳来源丰富,成本低,且反应结束后可得副产品漂白粉(2)CuCl 2+2NaCl +Cu===2Na CuCl 2] CuCl 沉淀沉积在Cu 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3)防止Cu 2+水解 增大NaCl 的浓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Na CuCl 2],提高产率(4)使CuCl 尽快干燥,防止被空气氧化(5)2Cu 2++2Cl -+SO 2+2H 2O=====△2CuCl ↓+4H ++SO 2-4必考题集—非金属碳、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 2)制取硅的反应B .CO 2和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金刚石和碳酸钠,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4C .现代海战通过喷放液体SiCl 4(极易水解)和液氨可产生烟幕,其主要成分是NH 4ClD .从燃煤烟道灰中(含GeO 2)提取半导体材料单质锗(Ge),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将足量CO 2气体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A .Na 2SiO 3B .Na 2CO 3、Na 2SiO 3C .Na 2CO 3、SiO 2D .SiO 23.用足量的CO 还原13.7 g 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 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 g ,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 .PbOB .Pb 2O 3C .Pb 3O 4D .PbO 24.将足量CO 2通入KOH 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 )和通入CO 2体积(V )的关系正确的是( )5.在新制饱和氯水中,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C.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D.光照过程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的导电性减弱6.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IBr+H2O===HBr +HIO. 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IBr是双原子分子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C.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 D.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7.向含SO2-3、Fe2+、Br-、I-各0.1 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8.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稀硫酸;e.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 下列对此过程进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a→e→b→c→dB.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C.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D.④→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9.将a g 二氧化锰粉末加入c L b mol·L -1的浓盐酸中加热完全溶解,反应中转移电子d 个,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收集到氯气22.4d 2N AL B .反应后溶液中的Cl -数目为2aN A /87 C .N A 可表示为87d 2a D .反应后溶液中的H +数目为(bc -2d )10.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Na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NaCl 、NaClO 、NaClO 3,且c (Cl -)c (ClO -)的值仅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 (NaOH)=6a 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的范围:3a mol ≤n ≤5a molB .改变温度,产物中NaCl 的最小理论产量为4a molC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6a molD .某温度下,若反应后c (Cl -)c (ClO -)=6,则溶液中c (Cl -)c (ClO -3)=12 11.氮化硅可用作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发动机、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石英砂合成氮化硅粉末的路线如下图所示:其中—NH 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与NH 3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英砂不能与碱性物质共同存放,以NaOH 为例,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示①~⑤的变化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iCl 4在潮湿的空气中剧烈水解,产生白雾,军事工业中用于制造烟雾剂. SiCl 4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反应⑤中,3 mol Si(NH 2)4在高温下加热可得1 mol 氮化硅粉末和8 mol A 气体,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5)在高温下将SiCl 4在B 和C 两种气体的气氛中,也能反应生成氮化硅,B 和C 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A. 写出SiCl 4与B 和C 两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考题集--非金属碳、氯参考答案1-10 CACDB DCDCA11.答案 (1)SiO 2+2NaOH===Na 2SiO 3+H 2O (2)①②(3)SiCl 4+3H 2O===4HCl ↑+H 2SiO 3↓(4)Si 3N 4 (5)3SiCl 4+2N 2+6H 2=====高温Si 3N 4+12HCl必考题集—非金属硫、氮1.锌与100 mL 18.5 mol·L -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 ,测得溶液的pH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 2SO 4B .气体甲中SO 2与H 2的体积比为4∶1C .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 电子2.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O 2-4的是( )A .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C .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 .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产生的有毒气体也越少B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稀硝酸少C .试管内壁上的铜用浓硝酸除好,因反应速率快D .两者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的体积相同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少量氨气的尾气吸收装置B.图2: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C.图3:制备和收集氨气D.图4:收集NO气体5.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 molB.H2SO4浓度为2.5 mol·L-1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6.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2 mol·L-1,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A.0.448 L B.0.672 L C.0.896 L D.0.224 L7.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合②中加入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Na2SO3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r2,但要防止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可能的原因是:①含Fe3+,②含Br2,③含Fe3+和Br2. 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分析产生淡黄色的原因,该试剂是____(填字母). a.KMnO4溶液b.NaOH溶液c.KSCN溶液d.淀粉-KI溶液e.CCl48.已知漂白粉有效成分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和一种固体时能作干燥剂的物质等. 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中漂白粉有效成分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的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读取量筒的刻度数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若各仪器内仍残留有少量Cl2,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量筒里未收集到液体,其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①装置漏气②浓盐酸已变成稀盐酸③所选仪器容积太大④漂白粉已全变质⑤e接f⑥d接f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⑥D.全部必考题集--非金属硫、氮参考答案1-6 BCDCAB7.答案(1)SO2+Br2+2H2O===4H++2Br-+SO2-4(2)BaCl2溶液(3)SO2-3+2H+===SO2↑+H2O(4)e8.答案(1)Ca(ClO)2+4HCl===CaCl2+2Cl2↑+2H2O(2)a接e,d接f(3)①C、D两仪器内的液面应相平;②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应相平;③装置内气体应恢复至室温(4)不影响同温同压下,同量的Cl2和空气所排出的液体体积相等(5)B必考题集—反应热原电池原理1.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18 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 kJ的热量. 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1 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496 436 x/kJA.920 B.557 C.463D.1882.已知乙醇、石墨和氢气的燃烧热分别为a、b、c(均为正值,单位均为kJ·mol-1). 则反应2C(s,石墨)+2H2(g)+H2O(l)===C2H5OH(l)的焓变为()A.(a-2b-2c) kJ·mol-1B.(2b+2c-a) kJ·mol-1 C.(b+c-a) kJ·mol-1 D.(a-2b-c) kJ·mol-13.甲醇燃料电池容易携带、容易存储等优点,目前被认为将会替代传统的电池成为携带型设备的主要电源. 如图是甲醇的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Y极为电池的负极B.X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H2O-6e-===CO2+6H+C.若常温下用该电池电解100 mL KCl溶液至pH=12时,电池质子交换膜迁移的A为0.01 molD.空气以20%为氧气计算,X极每消耗1 mol甲醇,Y极必消耗168 L空气中的氧气4.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水制备化学原料,如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a处通CO2气体,催化剂b处加水B.催化剂a处发生的反应为2H2O+4e-===O2↑+4H+C.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采用HCOOH溶液D.在合成HCOOH的过程中,电池内部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发生改变5.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 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Na3Ti2(PO4)3+2NaNiFeⅢ(CN)6(注:其反应为NaTi 2(PO4)3+2Na2NiFeⅡ(CN)6放电充电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Ⅱ、Ⅲ代表其价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Ⅲ(CN)6+2Na++2e-===2Na2NiFeⅡ (CN)6 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6.寻找新能源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一条重要思路. 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一种新型汽LiFePO4,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传导离车锂离子电池,总反应为FePO 4+Li放电充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正极材料是FePO4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PO4+Li ++e-===LiFePO4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e-===Li D.充电时,Li+和Fe2+向阴极移动,PO3-4向阳极移动7.随着各地“限牌”政策的推出,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届的“新宠”. 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钴酸锂(LiCoO2)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 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C6+Li+通过,电池反应式为Li x C6+Li1-x CoO2放电充电LiCo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Li+从右边流向左边B.放电时,正极锂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C.充电时B作阳极,该电极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 Li++x e-===LiCoO2D.废旧钴酸锂(LiCoO2)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Li+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8.(1)右图是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钒电池是以溶解于一定浓度硫酸溶液中的不同价态的钒离子(V2+、V3+、VO2+、VO+2)为正极和负极电极反应的活性物质的,VO2++V3++H2O. 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为:V2++VO+2+2H+放电充电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pH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中“正极电解液”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VO+2、VO2+混合液b.V3+、V2+混合液c.VO+2溶液d.VO2+溶液e.V3+溶液f.V2+溶液(3)能够通过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中“隔膜”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O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熔融Li2CO3和Na2CO3作电解质,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电解质为熔融的金属氧化物,且正极通入的是空气,此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 已知室温下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 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反应N 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假设该反应反应完全). 试写出N2(g)和H2(g)反应生成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考题集--反应热原电池原理参考答案1-7 CABCC DD8.答案(1)VO+2+2H++e-===VO2++H2O V3++e-===V2+升高(2)acd(3)H +(4)O2+4e-+2CO2===2CO2-32CO+2CO2-3-4e-===4CO2 O2+4e-===2O2- 2CO +2O2--4e-===2CO29.(1)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427.2 kJ·mol-1(2)N2(g)+3H2(g)===2NH3(l) ΔH=-2(c+b-a)kJ·mol-1必考题集—电解原理1.下列装置的线路接通后,经过一段时间,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的是()2.如图的装置,左为铁电极,右为石墨电极,a为水或某种溶液. 若两电极直接连接或外接电源,石墨上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2H++2e-===H2↑②O2+4e-+2H2O===4OH-③2Cl--2e-===Cl2↑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3.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足量). 通电一段时间后,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7.68 g,溶液质量增加0.03 g,则A合金中铜、锌原子个数比为()A.4∶1 B.3∶1C.2∶1 D.任意比4.将H2S通人FeCl3 溶液中,过滤后将反应液加入电解槽中电解(如下图所示),电解后的溶液还可以循环利用. 该方法可用于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得到的沉淀可能是FeS和SB.若有0.20 mol的电子转移,一定能得到2.24 L的氢气C.可以用Fe与外接电源的a极相连D.与a极相连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5.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 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为直流电源的正极,Y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阳极区pH减小C.图中的b<aD.阴极的电极反应为HSO-3-2e-+H2O===SO2-4+3H+和SO2-3-2e-+H2O===SO2-4+2H+6.工业上用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②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B.电解过程中,B室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C.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7.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 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 -18.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000 mL 0.1 mol·L-1 AgNO3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测得溶液的质量减少了13.4 g.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电解过程中流经外电路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在标准状况下,两极共产生3.92 L气体。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精练第20讲氨和铵盐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精练第20讲氨和铵盐](https://img.taocdn.com/s3/m/b05dd47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a.png)
第20讲氨和铵盐层次1基础性1.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NH4Cl,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向溶液中滴加HCl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 O42-C.NH4Cl受热能分解生成NH3,可以用加热NH4Cl的方法实验室制氨气D.NH3通入水中,水溶液可以导电,NH3为电解质2.实验室进行氨的制备、收集及性质实验。
有以下制备、收集装置可供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b装置制备氨气,试管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钙,分液漏斗中加入氯化铵溶液B.选用e装置收集氨气,因为氨气比空气轻且易溶于水C.氨能形成喷泉实验,利用了氨易液化的性质D.氨气可与盐酸反应,体现了氨气的还原性3.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O2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利用上述关系制取NaHCO3的操作为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的CO2、NH3,然后过滤得到NaHCO3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打开弹簧夹c,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C CO2饱和NaHCO3溶液D CH4溴的水溶液5.如图所示为“双色双喷泉”实验装置,图中烧瓶内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烧杯内盛装滴有石蕊溶液的蒸馏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中,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氨气,用浓盐酸和浓硫酸制备氯化氢B.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氨气时可以选用碱石灰作为干燥剂C.实验中同时打开止水夹a、c、d,即可分别形成蓝色和红色喷泉D.喷泉结束后,将烧瓶内溶液混合后蒸干,可得氯化铵固体6.(2024·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工业上常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 H4+转化为N O3-来处理氨氮废水,工作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pH逐渐下降:N H4++2O2N O3-+2H++H2OB.长期过量使用NH4Cl等铵态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C.检验N H4+所需的试剂是浓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微生物保持活性的pH范围为7~9,可以加入石灰石来调节水体的pH层次2综合性7.常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下面两种气体(同温同压),打开弹簧夹K,使两烧瓶内的气体充分混合后,容器内的压强最大的是()A.H2S和SO2B.NH3和HClC.H2和Cl2D.NO和O28.利用如图装置进行NH3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和铵盐练习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和铵盐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8b2b7a8762caaedc33d405.png)
氨气镂盐小烧杯中的溶液 浓盐酸 浓氨水 NaOH 溶液 浓硫酸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③9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 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以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制曲蛋白屈分解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2.在以下反响中表示 NH 3既有复原性又有碱性的反响是 〔〕 A.NH 3+HNO 3=NH 4NO 3 Pt A _ A C.4NH 3+5O 2 4NOT+6H 2O3.以下关于氨气的用途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B.8NH 3+ 3Cl 2 N2T+ 6NH 4Cl D.2NH 3+3CuO^=3Cu+N 2 忏 3H 2. A.作制冷剂 B.制造硝酸 〔 〕 C.制造化肥〔硫俊、碳俊、尿素等〕 D.制造氮气 4.用浓氯化钱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俊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俊 泄气,那么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 这里的鼻冲水〞是指〔〕A.硝酸C.醋10类比法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类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工业上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或氯化铝制得相应的金属单质B.Cl 2、B 「2、I 2都具有强氧化性,都能将铁氧化成+3价的铁盐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氧化物D.氧化铁和氧化亚铁都是碱性氧化物,两者都不能和氯化钙溶液反响 ,和硝酸反响都只生成盐和水D.卤水 〕11.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 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以下图所示 〔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以下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液氨用作制冷剂 C. AgI 用于人工降雨 B.氮气用作保护气 D.白磷用于制备磷酸、平安火柴等 选项 a 中的物质b 中的物质c 中收集的气体d 中的物质 A浓氨水CaO NH 3 H 2OB 浓盐酸 MnO 2 Cl 2 NaOH 溶液 「C稀硝酸 Cu NO 2 H 2OD浓硫酸Na 2SO 3SO 2NaOH 溶液12.在给定条件下,以下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6.以下关于红磷和白磷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 ②白磷和红磷都易溶于水 ③白磷可用于制造平安火柴 ④少 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 ⑤取用少量白磷时,应用镣子夹取,将其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 所需白磷 ⑥枯燥的红磷放在空气中变湿,说明红磷易潮解 ①FeS 2 f SO2 " H 2SO 4② SiO 2 - SiCl4一A.只有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④⑥ NtOHCnq)CO ③Al 2.3^^~"--NaAlO 2(aq)^i Al(OH) 3④ Fe 2O 3……一M H C/色 石蓑丸⑤2 mol L 1 盐酸 -------- 4 cl2 ---------- " Ca(ClO) 2 高纯硅△FeCl 3(aq) ^无水 FeCl 37.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NO 2, NO 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日光照射下,NO 2 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响,从而不断产生.3,加重空气污染.反响过程为 ⑥CuSO4(aq) ------------ " Cu(OH)2 悬浊液 Cu 2O ①2NO 2—-> 2NO+2O,②2NO + O 2—-> 2NO 2 ,③.+.2—->0 3.以下对该反响过程及产物A.①③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③⑤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NO 2起催化剂作用 C. NO 2只起氧化剂作用8.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 B . NO 起催化剂作用 D. O 3与.2为同分异构体 13.汽车尾气含氮氧化物〔NO x 〕、碳氢化合物〔C x H y 〕、碳等,直接排放容易造成① ② ③ ④纸蝴蝶上的喷洒液七1,潴 酚Mt 酚Mt 七1,潴 放在纸蝴蝶的下方 红色.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如右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少汽车都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净化处理过程如图〕. A .尾气造成 雾霾〞与汽油未充分燃烧有关B.尾气处理过程,氮氧化物 〔NO x 〕被复原C. Pt-Rh 催化剂可提升尾气净化反响的平衡转化率D.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能有效限制雾霾 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卜列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co NQ,雾霾〞.因此, 〕豌A. CO, 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 . 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C. 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D.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NO、CO和N215如下图,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 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那么两个t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①实嘛室制取并收集NH3②吸收NH5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利甫排生气法雌co: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17.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以下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①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燃等引起的②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NO2等引起的③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⑤厄尔尼诺〞现象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⑥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⑦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⑤ C.全部D.只有③18某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该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那么此气体的组成为〔〕A. NH3、NO2、N2B. NH3、NO、CO2C. NH3、NO2、CO2D. NO、CO2、N219.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枯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A.氧气B .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 D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20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 cm-3, 5%氨水的密度为0.98 g cm-3,假设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21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那么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NH 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 NH 5的熔沸点高于NH3C. NH 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D. 0.1 mol NH 5中含有5 mol N-H键22常温下,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他的以下实验设计不能到达目的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结果A将SO2气体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测定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B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C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D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TKMnO 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 4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 aB. 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 + NO 2===N2?+ 2H2O24.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以下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I,说明NH4CI的热稳定性比拟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25.为了除去工业Br2中微量的C12,可向工业Br2中.工业废气过量石皮乳捕获产物NaOH.客•液NabKK溶液.无污染气体A,通入HBr B ,参加Na2CO3溶液 C.参加NaBr溶液D.参加Na z SO a溶液1. (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_________ 一A.所有的钱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B.钱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C.在盛有硫酸亚铁俊[(NH 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D.硝酸钱受热易分解爆炸,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钱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备氨气E.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水平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F.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O2和02混合气体(NO2和.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 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G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1O ,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 ClO = HC1O+ CH 3COO(2)以下物质能一步转化的是:① H2S-SO2 ② S - SO ③ H2SiO3-CaSiO3 ④ NH3一NO2⑤ N2— NO2 ⑥ NaCl — NaHCO3 ⑦ Fe 一FeS3 ⑧ Al 一A2S32.①铝粉在1 000 c时可与N2反响制备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 有利于Al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②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在CaCl2浓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制得纳米级材料,装置见图示匡凶a通入b通入纳米材料为.3.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响的电离方程式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清北班:联氨是一种常用的复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参加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 预防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 .2 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4.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1 5⑴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响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响.(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假设取消3,在4 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 (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5.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以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说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储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响,能与NO2反响:2NO2+2NaOH=NaNO 3+NaNO2+H , 2O(1)装置①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 ;(2 )装置②的目的是 ,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应预防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再参加药品,然后(此操作的目的是 ),最后滴加浓硝酸; 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6.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响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以下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甲小组测得:反响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响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i L.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g.洗气后装置后况下的体积V2L0请答复以下问题: 请答复以下问题:(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3)D+EE^B的反响中,被氧化与被复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是(4)G+4M 的离子方程式是.(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8.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 x排放.(1)SCR(选择性催化复原)工作原理:(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卜表空格中.(5)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根底上增加了一个装有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 得出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7.以下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以下图所示(局部产物及反响条件已略去). 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①尿素[CO(NH 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②反响器中NH 3复原NO2的化学方程式:.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 4)2SO4的形成:.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 g 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mL C1 mol L-1 H2SO4溶(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制备原理甲小组. 氢氧化钙、硫酸俊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 ..乙小组浓氨水、氢氧化钠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代化处理后的尾气(N0p0二等)试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 (4)甲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 mL C2 mol L-1NaOH溶液恰好中和,那么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 (1) 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戊兄),向反响后的溶液中参加 1.0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 NO 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g沉淀时,参加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2)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参加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响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是( )A .0.15 mol/L B. 0.225 mol/L C.0.35 mol/L D .0.45 mol/L(3)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响,反响结束后锌没有剩余,那么复原产物为?答案:选择:CBDBD AAABC DACBA CDBCC DABBC1.BC ⑧2.C NH4C1分解产生的HCl能够破坏Al外表的AI2O3薄膜CO2 NH3 CaCO33.N2H4 + H2O 可逆N2H5+ + OH- N2H6〔HSO4〕2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1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催化剂4.答案〔1〕4NH3 + 5O2===== 4NO + 6H2O〔2〕放热〔3〕浓H2SO4 生成的NO 与O2 反响生成NO2 , NO2与水反响生成HNO3 , NH3与HNO3反响生成了NH4NO3〔4〕 1 NH4C1与HC1反响生成氧气20. 〔15 分〕〔1〕 Cu - 4H- - 2NOr-ii^〕= C11-* - 2NO2f - 〔2 5^〕i〔2〕将转化为X.□分1 ITO + -NQ 仁分〕.〔3〕3侬/L■输硝酸、裱硝战,氢氧化祐溶渣〔各1分,共3分〕1⑷翻开弹簧夹逋入CO;一最时间,关闭弹簧央,将装苴⑤中导营末端伸入倒置的哪内〔2分〕赶走装置中空气〔:氧气】仁分〕*〔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号仍为无色.装苴④中海面上方气障由无色受榴保色「分〕"6.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事关,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⑶①〔NH4〕2SO4+Ca〔OH〕2^=2NH3 T +2HO+CaSO4 〔2分〕②B 〔2分〕③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 增加氢氧根浓度, 使NH3+H2O—= NH3 H2O—= NH4 +OH向逆反响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2分〕⑷5V1:7〔m1—m2〕〔2分〕⑸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响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氨的含量偏高〔2分〕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2分〕6.答案〔1〕三' 建[〔2〕产生苍白色火焰〜,、3.仃01〞广+6足.=刈淅--a〔西一1(3)一•1. 〔4〕――' Y ''' +(5)4F心— . 上qmqTTQT7.(1)①CO(NH2)2+H2O XO2+2NH 3 ②8NH3+6NO2 -------------------------- 7N2+12H2O③2SO2+O2+4NH3+2H2O—2(NH 4)2SO4 ④-。
高考一轮复习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docx
![高考一轮复习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d8239656bd97f192379e90f.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一、选择题1、将3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与5.12g 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后,共生 成2.24L 气体(S.T.P )。
则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A .9 mol /LB .8 mol/LC .5 mol/LD .10 mol/L 2、使a g Fe 粉与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Fe 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b L O 2混合后,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a 和b 的关系可能是( )A 、b >0.3aB 、b <0.2aC 、0.2a <b <0.3aD 、无法确定 3、天门冬氨酸(C 4H 7NO 4)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可由链状化合物B(C 4H 4O 4)通过以下反应制取。
通常状况下B 为无色晶体,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 4H 2O 4Na 2,B 没有支链。
B −−→−HCI .1C −−→−3.2NH 天门冬氨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中只含一种官能团:羧基 B .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 C .反应②属于加成反应D .天门冬氨酸的结构简式为4、把a L 含(NH 4)2SO 4和NH 4NO 3的混合液分成2等份,一份用b mol 的NaOH 刚好把NH 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 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 的BaCl 2,则原溶液中c (NO -3)为( )A .(b -2c )/a mol ·L -1B .(2b -4c )/a mol ·-1C .(2b -c )/a mol ·L -1D .(b -2c )/(2a )mol ·L -15、某稀溶液中含4 mol KNO3和2.5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 mol铁,充分反应后产生的NO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36 L B.28 LC.22.4 L D.11.2 L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HNO3―→NO―→NO2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7、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辑)考点 氨气和铵盐的性质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辑)考点 氨气和铵盐的性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9a6e3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e.png)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考点43 氨气和铵盐的性质聚焦与凝萃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2.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认识铵盐在生产中的应用;3.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一、氨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极易溶于水,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2.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或NH3+H2O NH+4+OH-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称为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NH3、H2O、NH+4、OH-、H+。
NH3·H2O为可溶性一元弱碱,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3·H2O=====△NH3↑+H2O(2)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NH3+CO2+H2O=NH4HCO32NH3+CO2+H2O=(NH4)2CO3。
(3)氨的催化氧化(表现还原性)氨气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发生催化氧化或接触氧化:化学方程式:4NH3+5O2=====催化剂△4NO+6H2O。
3.实验室制取氨气(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浓氨水NH3·H2O=====△NH3↑+H2O浓氨水+固体NaOH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浓氨水+固体CaO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3)NH3的干燥干燥氨气不能用浓H2SO4、P2O5,也不能用无水CaCl2,它们均能与NH3发生反应。
无水氯化钙与氨的反应方程式为:CaCl2+8NH3=CaCl2·8NH3。
通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装置如图:(4)尾气处理为防止污染空气,多余的氨要吸收掉。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氨、硝酸(无答案)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氨、硝酸(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6f0e22fad6195f312ba6dd.png)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氨、硝酸知识点及方程式一、N2和氮的氧化物1、N2、NH3、NH4Cl的电子式分别为氮气体参加的反应条件都很苛刻,原因是:2、N2和氧气3、N2和H2的反应4、NO2和水5、NO 和氧气二、NH31、实验室制备NH32、用浓氨水和固体氧化钙也可以制备NH3的原因:3、NH3和水4、用两根玻璃棒分别沾浓盐酸和氨水靠近产生白烟5、运送氯气的管道破损漏气,可以用玻璃棒沾浓氨水靠近,产生白烟(发生的反应为)6、NH3的催化氧化7、NH3和NO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 反应方程为)8、NH3和氧化铜加热反应9、检验NH3的操作:10、检验铵根离子的操作三、硝酸1、铜和浓硝酸2、铜和稀硝酸3、C和浓硝酸4、少量的铁和稀硝酸5、过量的铁和稀硝酸6、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氨水强化训练:1、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溶于稀盐酸:2Fe+6H+=2Fe3++3H2↑B.氯化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并加热:NH4++OH-H2O+NH3↑D.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 2+H2O 2H++Cl-+ClO-2、右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 .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 B .碳化钙与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 C .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D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3、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乙烯B .用水吸收氨气C .稀释浓硫酸D .海带灼烧成灰4、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后,探究Cu 的常见化合物性质。
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①在周期表中,Cu 、Al 位置接近,Cu 不如Al 活泼,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通常情况下,+2价Fe 的稳定性小于+3价Fe ,+1价Cu 的稳定性也小于+2价Cu 吗? ③CuO 有氧化性,能被H 2、CO 等还原,也能被NH 3还原吗? [实验方案](1)解决问题①需用到的药品有CuSO 4溶液、 (填试剂),同时进行相关实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5 氨和铵盐(讲)(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5 氨和铵盐(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9f6a88f61fb7360b4c65d0.png)
专题4.5 氨和铵盐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及用途、2、掌握NH 4+的检验。
2、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了解常见化肥。
一、氨 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液氨与氨水的区别液氨 氨水 形成 氨气液化 氨气溶于水 物质分类 纯净物混合物微粒种类 NH 3NH 3、NH 3·H 2O 、H +、H 2O 、NH 4+、OH -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2、分子结构 电子式: 空间结构: 三角锥形 。
3、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NH 3+H 2ONH 3·H 2ONH +4+OH -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H +。
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O=====△NH 3↑+H 2O 。
。
(2)氨气与酸反应①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NH3+HNO3===NH4NO3。
②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3)NH3的还原性①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②与其他氧化剂反应4NH3+3O2(纯氧)=2N2+6H2O4x NH3+6NO x =(2x+3)N2+6xH2O2NH3+3CuO=3Cu+N2+3H2O8NH3+3Cl2 = N2+6NH4Cl(白烟)(4)与盐溶液反应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被滴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Fe3++3NH3·H2O =Fe(OH)3↓+3NH4+AlCl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3++3NH3·H2O =Al(OH)3↓+3NH4+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Ag++NH3·H2O=AgOH↓+ 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4)(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4)(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759474376baf1ffd4fad00.png)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4)李仕才一、选择题1、检验氨气正确的方法是A.靠近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有白烟B.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试纸变蓝【答案】B【解析】A.因浓硫酸没有挥发性,当靠近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没有大量白烟产生,故A 错误;B.浓盐酸有挥发性,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时,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大量的白烟,故B正确;C.氨水显碱性,而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说明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故C错误;D.氨气没有强氧化性,不能将碘化钾氧化为碘,故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能检验氨气,D错误。
答案选B。
2、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硫黄熏蒸馒头,使馒头变得更白B.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以延长保鲜时间C.用K2FeO4代替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提高效率并减少二次污染D.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防腐并改善肉食的色泽与口感【答案】C【解析】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A错误;B、甲醛有毒,所以不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故B错误;C.氯气给自来水消毒会产生有机氯化物,影响人体健康,用K2FeO4代替氯气给自来水消毒,可以提高效率并减少二次污染,故C正确;D.亚硝酸钠是常见的致癌物质,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故D错误;故选C。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新制饱和氯水中:Al3+、Cu2+、SO42-、Br-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g2+、Fe3+、NO3-、SCN-C.()w K c O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K+、C1-、AlO2-D.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Ca2+、Ba2+、Cl-、HCO3-【答案】C【解析】A、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大量的Cl2,能将Br -氧化为Br2,故A错误;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呈酸性,Fe 3+与SCN -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故B 错误;C 、()w K c OH -=1×10-13mol·L -1的溶液呈碱性,所以这四种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即C 正确;D 、由水电离的c(H +)=1×10-13mol·L -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而HCO 3-在酸性、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存在,所以D 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习题精炼20 氨和铵盐.doc
![高考化学一轮习题精炼20 氨和铵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b05011f8c75fbfc67db2ae.png)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精练1.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 3是4核10电子极性分子,三角锥形,具有还原性B.NH 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解析:NH 3分子中氮元素-3价是最低价态,因此NH 3具有还原性,A 正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NH 3易溶于极性溶剂H 2O ,氨的蒸发热很大,可作制冷剂,B 正确;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氨水是混合物,故C 不正确;浓盐酸与NH 3作用产生白色晶体NH 4Cl ,故D 正确。
答案:C2.(山东潍坊质检)在下列几种物质中:①NaHCO 3、②Al(OH)3、③(NH 4)2CO 3、④SiO 2、⑤金属铝、⑥Al 2O 3,其中与HCl 溶液和NaOH 溶液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①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⑥ D.全部都可以解析:二氧化硅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不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只能选C 。
答案:C3.用加热方法可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铵和过氧化钠C.碘和食盐D.硝酸铵和硫酸钠解析:氯化铵与消石灰发生反应产生NH 3、H 2O 和CaCl 2,显然无法分离。
碳铵加热分解同时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
硝酸铵受热分解产物更复杂,故答案为C 。
答案:C4.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有干燥纯净的NH 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V (NO 2)∶V (O 2)=4∶17〕。
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1∶2B.5∶5∶4C.1∶1∶1D.无法确定解析:NH 3、HCl 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即为被溶解了的气体体积,c=4.221 mol ·L -1。
由4NO 2+O 2+2H 2O====4HNO 3可知,当O 2过量时,每消耗4 mol NO 2、1 mol O 2,则生成4 mol HNO 3,c(HNO 3)=4.221544.22541⨯=•⨯-molL mol mol mol ·L -1。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氨和铵盐硝酸课时作业(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氨和铵盐硝酸课时作业(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773f37998fcc22bdd10d37.png)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氨和铵盐硝酸课时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氨和铵盐硝酸课时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氨和铵盐硝酸课时作业的全部内容。
第18讲氨和铵盐硝酸(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84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实验室用浓氨水与NaOH固体制取氨气C.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D.某晶体与NaOH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NH+4答案A解析NH3本身不导电,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NH3·H2O,故NH3不是电解质,A不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错误!B.把NH3通入稀硝酸中,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是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C.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错误!、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D.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能跟水起反应答案C解析氨水中存在大量的NH3·H2O和少量的NH错误!,A不正确;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得到NH4NO3溶液,NH错误!水解使溶液显酸性,pH<7,B不正确;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D不正确。
3.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检验氨气的某一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氨气答案C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一水合氨,得不到氨气,A错误;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观察试管中固体颜色变化,即可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水的密度大于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防止倒吸的发生,应将苯换成四氯化碳,D错误。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_4_2 考点二氨和铵盐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_4_2 考点二氨和铵盐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a6fcf5680203d8ce2f24b8.png)
一、氨与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C.氨气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现象D.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同时还可能产生白烟现象解析:C项,NH3+HCl===NH4Cl,有白烟生成,但与H2SO4反应不会产生白烟;D项,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氯气被还原生成HCl,HCl与NH3化合产生白烟现象。
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NH3B.加热可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D.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解析: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氨气,如NH4NO3在400 ℃以上分解生成N2、NO2和H2O,A项对;Fe2+比NH+4更易结合OH-,因而加入少量NaOH不会产生NH3,C项错;NH4HCO3、(NH4)2S等溶液均呈碱性,D项错。
答案:A3.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水除外)C.氨水显弱碱性,是弱电解质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4、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生成的氨水是混合物,其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且NH3分子极易与H2O结合,故其中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H2O除外)。
答案:C4.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解析:NaHCO3不是化肥,Na2CO3不易分解,NaCl不发生水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20 氨和铵盐硝酸【真题赏析·2016年浙江卷】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答案】B【解析】A、工业废气通入过量的石灰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被吸收形成碳酸钙或亚硫酸钙沉淀,所以固体1中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和亚硫酸钙,故正确;B、气体1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和氮气,微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成亚硝酸钠,需要将一氧化氮变成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一起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通入的X为空气,因为要实现的反应为NO+NO2+2NaOH=2NaNO2+H2O,空气不能过量,故错误;C、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故正确;D、亚硝酸钠中的氮元素为+3价,与铵根离子中的氮元素-3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无污染的气体为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其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正确。
故答案选B。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实验室用浓氨水与NaOH固体制取氨气C.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D.某晶体与NaOH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N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4B.把NH3通入稀硝酸中,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是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C.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4、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D.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能跟水起反应3.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检验氨气的某一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氨气4.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5.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产生的有毒气体也越少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稀硝酸少C.试管内壁上的铜用浓硝酸除好,因反应速率快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的体积相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是HNO3分解生成了NO2B.可用浓硝酸除去铁表面的镀层银或铜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I-、Cl-、SO2-4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8.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所示),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随后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u(NO3)29.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0.8 mol B.0.6 molC.0.11 mol D.无法计算10.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NH3经一系列反应得到HNO3和NH4NO3的过程。
NH3的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于A、B装置中的可选药品:浓氨水、30%H2O2溶液、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装置E有多种作用,下列关于装置E的作用或其中所盛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b.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c.平衡装置内的压强d.锥形瓶内液体是饱和食盐水(2)甲同学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K1、K2、K3、K4,反应一段时间后,成功模拟了反应过程,并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装置H一段时间后,装置H中的溶液变成蓝色,则其中铜片所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制得的氨气仅按Ⅰ→Ⅱ→Ⅲ的顺序完全转化为硝酸,欲使装置H 中所得溶液为纯净的CuSO4溶液(忽略Cu2+的水解),理论上所需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假设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还原产物全部排出反应装置)。
(3)乙同学为模拟过程Ⅳ的反应,在甲同学操作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了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操作,使G处圆底烧瓶中产生大量白烟,你认为这项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K3并熄灭酒精灯b.关闭K4并熄灭酒精灯c.关闭K3、K4并熄灭酒精灯(4)丙同学认为该系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你认为该设计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NH3本身不导电,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NH3·H2O,故NH3不是电解质,A不正确。
2.C氨水中存在大量的NH3·H2O和少量的NH+4,A不正确;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得到NH4NO3溶液,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pH<7,B不正确;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D不正确。
3.C氨气极易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一水合氨,得不到氨气,A错误;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观察试管中固体颜色变化,即可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水的密度大于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防止倒吸的发生,应将苯换成四氯化碳,D错误。
4.B H2难溶于NaOH溶液,不能形成较大压强差,不能引发喷泉现象。
5.D由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等量的Cu与硝酸反应,浓硝酸消耗的多,生成的有毒气体多,故A错误;等量的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Cu(NO3)2的物质的量相同,由Cu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等量的Cu与硝酸反应,消耗的稀硝酸少,则试管内壁上的铜用稀硝酸除好,故C错误;因3NO2+H2O===2HNO3+NO,最终收集气体均为NO,由电子守恒可知,收集NO的体积相等,所以D项正确,故选D。
6.B Fe2+与NO-3、H+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A项错误;常温下,银、铜可与浓硝酸反应,铁遇浓硝酸钝化,B项正确;Fe2+、I-具有还原性,与NO-3、H+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CuS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生成H2S,D项错误。
7.B因是无色混合气体,证明没有NO2的存在,故A、C错误,100 mL气体甲经过浓H2SO4后剩余80 mL说明含有NH3被吸收,又经过一系列实验的处理得酸性溶液且通过足量Na2O2后显红棕色,应存在NH3、NO、CO2气体,故B正确。
8.D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项正确;现象①中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从方程式可知,3 mol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1 mol无色一氧化氮气体,气体的体积减小,滴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B项正确;现象②中生成的稀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因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C项正确;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继续与铜反应,最终可能有硝酸剩余,所以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Cu(NO3)2,也可能有硝酸,D项错误。
9.C依据原子守恒法,①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即为气体NO2与NO物质的量的总和,n(HNO3)被还原=1.12 L22.4 L·mol-1=0.05 mol,②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Cu(NO3)2中NO-3的物质的量,n(Cu)=1.92 g64 g·mol-1=0.03 mol,所以n[Cu(NO3)2]=0.03 mol,③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2+0.05 mol=0.11 mol,故C项正确。
10.(1)2H2O22H2O+O2↑ d(2)3Cu+8H++2NO-3===3Cu2++2NO↑+4H2O 2.24(3)a(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解析】(1)由题给条件和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是制备氧气的装置,装置B是制备氨气的装置,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装置E可以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观察装置E中气泡的速度可以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装置E还可以平衡装置内的压强。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锥形瓶中液体不能用饱和食盐水,选d。
(2)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溶液呈蓝色,说明铜与硝酸发生了反应: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
n (H 2SO 4)=0.15 L×1 mol·L -1=0.15 mol ,n (H +)=0.15 mol×2=0.3 mol ,n (SO 2-4)=0.15 mol ,根据反应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和题目要求,可知SO 2-4~Cu 2+~23HNO 3,故需要HNO 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根据NH 3~NO ~NO 2~HNO 3,可知需要NH 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