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常忠诚)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教学课件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教学课件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f269040960590c69fc3760d.png)
4、政治 (以zh政èn治g为zh中ì)心因而建的城市: 素(古:代) 西安、雅典
(现代)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
5、军事 :军事中心易形成城市 山海关
6、宗教:宗教中心易形成城市
7、文化历史
第十八页,共35页。
本省及周边省区 的部分地区
三级 中心
4
苏州、常州、制造业功能突出 无锡、宁波
地级市范围内地 区
四级 中心
9
镇江、扬州、市域经济文化中心 南通等
市域内大多数城 镇和乡村
五级 中心
42
中小城市和 县级经济中心 小城镇
县内城镇和乡村
第三十四页,共3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法国巴黎:从塞纳河中 的小岛上发展起来的。大多集中在400mm年等降水量以上的东南部地区,气温适宜,降 水适度。(1)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分 析: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衰落的原因。2、经济基础 :开发时间长,经济基础好的 地方易形成城市。3、生产方式(shēngchǎnfāngshì) :工业发达的地方比农业发达的地方更 易形成城市。6、宗教:宗教中心易形成城市
总结:不同等级城市
(c中h心én(gzhsōhnìgx)ī比n)较地(城市) 大城市 小
城市
等级
高
低
规模
大
小
数量
少
多
距离
远
近
作用
大
小
职能种类
多
少
服务等级
高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33abdb8fd0a79563c1e72f9.png)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已形成了包括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各具 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 上海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高 级职能。 2、南京和杭州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等 方面,居第二层次,是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3、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城市属第三层次, 其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 4、镇江、扬州、南通等则属更次一级城市,其辐 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我国百万以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几级阶梯上?
⑶地形与城市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 通便利、水源丰富,物产丰 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此外, 平原地区也便于建筑物、道 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且对外联系较方便。
为什么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分布在 第三阶梯上?
地处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水源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 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 施的建设对外联系方便。
大同
发现了大量的 矿产资源
攀枝花
阿伯丁
北海的石油使阿伯丁发展成 新型的石油工业城市
⑸交通
帆船马车运输年代: 河流、大道汇合处 公路铁路运输年代: 公路铁路枢纽及沿 线 海运: 沿海航运便利港口地区 水陆交通交汇处:南京
⑹经济基础、生产方式 ⑺政治、历史、科技、旅游
3、发展与变化
军事、宗教等因素对于城市区位的影 响减弱 科技、旅游等已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 重要因素 政治、交通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 着巨大影响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 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 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左图 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 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 比较左图中A、E两城市在 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 )影响A、B、C、D、E城市 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 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 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 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 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精品]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案(鲁教版必修二).doc
![[精品]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案(鲁教版必修二).doc](https://img.taocdn.com/s3/m/c105b09f561252d381eb6ee4.png)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学习目标:1•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城市活动和城市体系的形成。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中心地理论和城市体系。
导入新课:阅读分析图2-1-5 "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思考: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又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屮国和世界的众多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状况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1、城市区位的含义: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那么,影响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学生思考]①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而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②武汉、重庆、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总结]①一方面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再者河流为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②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人员、货物的集散[教师提问]看课本图2-2-1 “巴黎市区的变化”思考: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学生回答............[总结]河流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因此一些古城外有护城河。
[教师提问]看课本图2-1-5 “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 “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思考:①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怎样纬度,怎样的地形?②请说说有那些因素对城市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回答……:总结]纬度:中低纬度地形:平原,沿海平原气候:适宜的气温,适度的降水[教师提问]那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学生回答……[老师讲解]①铁矿资源丰富②石油资源丰富[阅读]课文知识窗:重新崛起的城市——唐山:总结过度]经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质、气候、河流、矿产等。
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区位于城市体系》
![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区位于城市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b8a7f11227916888486d75e.png)
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学习目标: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理解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掌握城市体系的概念,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中心地”理论;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重点:运用图表,分析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的不同。
学习过程:一:城市的区位选择城市区位是指城市。
城市区位与和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自然因素*气候与城市区位①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交通,水源,物产,自然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此外平原地区也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对外联系较方便。
因此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的平原地区。
参照课本图2-2-2可见,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阶梯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②在热带地区,平原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地区。
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而不是分布在地区。
③山区地形,城市基本建设困难,交通,城市发展受制约,因此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谷地、谷地城市的分布。
4、地质条件与城市区位:①城市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频繁并且危害严重的地区,同时还要比开容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地方以及岩层活动断裂地带,尽量避免的发生。
②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石质地基比土质地基,天然土质比人工填土。
5、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自然资源也是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矿产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开始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18世纪产业革命后,矿产资源的开发促使形成了众多的矿业城市,例如我国的、、等城市都是在开采铁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等城市则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矿产的枯竭,城市的职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矿业城市将逐渐演化为以其他职能为主的城市。
(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
![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bc0ee6e009581b6ad9eb0d.png)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上海
区域经济、金融中心、航运中心 高级商贸中心、国际投资中心 服务范围:长三角及全国 一级中心:核心城市
南京、杭州
省级经济中心 服务范围:本省及周边地区 二级中心:副中心城市
苏州、无锡 常州、宁波
地级市经济中心,制造业突出 服务范围:主要在地级市范围内 三级中心
巴黎建设初期塞纳河作为军事防御手段起到很大作用
B
渭河谷地
B’
亚马孙河谷地
如果上图地区分别是渭河谷地和亚马孙河谷地,B和 B’哪个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
地形与城市区位
①平原地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③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 ④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区位: 指某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间的空间 联系。 城市区位: 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1)从宏观上来分析:城市总体的分布 (2)从微观上来分析:城市的具体位置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齐齐哈尔 哈尔滨 长春 吉林 抚顺 鞍山 大连
乌鲁木齐
包头 北京 太原
沈阳 唐山 天津
兰州
洛阳 西安 成都
济南 淄博 青岛
郑州 武汉 长沙 贵阳 重庆 深圳 香港 高雄 徐州 南京 合肥 上海 南昌 福州 台北
重庆
昆明
河流
供水功能 运输功能 防卫功能
地形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 基础设施建设,是人 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 育最理想的地区。
气候
城市大多分布在 气温适宜、降水 适度的地区。 (中低纬度沿海 地区)
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fbd3a52f78a6529647d539a.png)
口密度差异很大,可以判断①③不符合,图中显示人口密度的区域多位于河流沿岸,加之四
川西部为横断山区,人口明显减少,所以选项 D 符合题意。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答案】D 【解析】乙为重庆,其形成区域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重庆地形崎岖,选项 A 错;两地都有充足的水源,选项 B 错;重庆和成都目前都有方便的陆路交通,选项 C 错误。 2.(2010 福建卷文综)图 1 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 题。
二、城市体系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2)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2.城市活动
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 3.城市体系 (1)定义: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2)在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的城市,其功能、服务范围等不同 (3)确定一个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对于确定城市规模、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具 有指导意义。 4.中心地理论
①交通区位 城市多分布在重要交通线上 A.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方。 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分布和发展。 ②经济基础、
③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历史文化等 3.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宗教等因素对于现代城市区位 的影响已经减弱,科技、旅游等已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而交通运输等因素始终对 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影响。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区域的管理中 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与腹地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城市体系。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常忠诚)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常忠诚)](https://img.taocdn.com/s3/m/d5525a0eccbff121dc36831a.png)
第一阶梯
原因: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物产丰盈,交通 便利;也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1.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B .高原山区没有城市分布 C .平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D .地形是城市区位的决定因素
C
)。
2、关于城市分布正确的叙述是 ( B )。 A、世界上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和高原地区 B、世界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 C、河流的两岸都能形成城市 D、世界上的大城市都分布在发达国家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城市的外部形态
条带状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城市的外部形态
组团状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城市的外部形态
集中团块状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广东省
放射状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几种城市地域形态的比较
城市环境污染 管理和投资,但易造成______ ___ _____, 如:成都、合肥、华盛顿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2.影响兰州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黄河谷地,地势低平;黄河横贯东西,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能源、 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的重要石油化工和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地处 包兰线与兰新线——陇海线交汇处,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二)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包 括 河流 、气候、地表形态、 矿产资源 、 地质条件等
凤庆县第一中学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教学课件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教学课件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0e8fb16172ded630a1cb628.png)
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第三十四页,共49页。
相同级别中心地的第服三十五务页,共(4f9页ú。wù)
第三十六页,共49页。
在一个(yī ɡ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与数 目之间有何关系呢?
城市的等级与数目(shùmù)之间成反比 关系。城市的等级越高,数目(shùmù) 越少;等级越低,则数目(shùmù)越多
免受蚊虫的 侵扰,是适 宜人类居住 的地区
(dìqū)
第十页,共49页。
我国百万以上大城市主要分布(fēnbù)在第几级阶 梯上?
第十一页,共49页。
为什么百万人口(rénkǒu)以上城市多 分布在第三阶梯上?
地处(dì chǔ)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物产 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便于建筑物、道路 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外联系方便。
重庆市位于嘉陵江与长江 (chánɡ jiānɡ)的交汇 处是人流和物流的集散地,便 利的
第三页,共49页。
扬州
第四页,共49页。
a.水
一方面,河流为城市提供(tígōng)水源
另一方面大河沿岸(yán àn)、宽阔的河口附近、 河流汇合处成为人员和货物的主要集 散地,发展为城市。
河流还成为某些城市防御外敌的天然 屏障,如巴黎(bā lí):塞纳河、瑞士:伯尔尼
第四十三页,共49页。
第四十四页,共49页。
注:
在实际生活(shēnghuó)中, 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类似正六边形的图形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3.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小有变化 4.中心地不一定在其服务范围的正中心
第四十五页,共49页。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àn lì)分析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鲁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鲁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c390d41f524de518974b7d42.png)
三、教材P41图2-2-8探究 8.图中兰新铁路分布和走向与河流的关系怎样? 提示:受两侧山地地形的限制,兰新铁路沿黄河谷地分布、延伸。 9.兰州城区形态与河流、铁路的关系怎样? 提示:受地形限制,城区沿谷地、铁路带延伸。 10.兰州城市区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yǐngxiǎng)? 提示:河谷地形;重要铁路枢纽;甘肃省省会,省级政治中心; 西部重要工业基地。
化 一直较大;科技、旅游为新兴区位因素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城市主导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 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阶段,有其主导的区位因素。我 们分析一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时,首先应分析这个城市刚诞生 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 促进(cùjìn)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出影响这个城市的
第八页,共50页。
二、城市体系(tǐxì) 1. 城市的作用 对区域发展起着 主导(作zh用ǔd,ǎo是) 区域的 服务(fú中wù心) 、 管理中心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中心。 2.城市服务活动 (1)为城市自身服务。 (2)为 城市自身以外 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 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导区位因素。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例1] 读“某国三城市(chéngshì)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图”,回答(1)~(2)题。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1)决定甲、乙、丙三城市(chéngshì)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
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路运输
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治和文化历史等。
沿海(yánhǎi) 铁路干线(tiě lù ɡàn xiàn)
18-19 第2单元 第2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18-19 第2单元 第2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bbbc6289ec3d5bbfc0a74a9.png)
18-19 第2单元第2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1.知道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2.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城市的区位选择阅读教材P38至P4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区位的含义: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因素具体表现河流具有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御功能气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地表形态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且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矿产资源工业革命后,资源丰富地区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矿城市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教材整理2城市体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阅读教材P41至P4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与区域发展2.城市体系(1)概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2)特征: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不同。
(3)理论依据——中心地理论①特征:较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内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
②具体表现:具有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重要作用。
但是到了唐代,“楼兰”却几乎成了边远的代名词。
探讨1:楼兰古城开始形成、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提示】形成因素是水资源;发展因素是政治、经济因素。
探讨2:楼兰古城后来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气候变化,干旱导致河湖萎缩,再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淡水减少。
[核心点击]1.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实例河流供水功能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长江沿岸城市运输功能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转运赣州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上海、广州过河点位置易形成城市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聚南京军事防御功能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御伯尔尼、巴黎气候气候适宜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我国湿润区的城市比例大气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物产丰盛、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便于城我国城市大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联系较方便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巴西利亚山区城市沿河流谷地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汾河、渭河谷地(西安、太原)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产生新城市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业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石油:大庆、东营等;铁矿:鞍山、攀枝花等;煤炭:大同、焦作等影响因素对城市影响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典型案例经济水平水平越高,城市越多,规模越大推进或制约城市发展我国中东部城市多,西部城市少交通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会对城市产生很大影响。
高一地理多媒体课件第二单元第二节时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鲁教版必修
![高一地理多媒体课件第二单元第二节时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鲁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62996815b8f67c1cfbd6b875.png)
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1 城市区位选择 1.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A的是 () A.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发 展(fāzhǎn)城市 B.山区城市一般都在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
分布 C.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
第八页,共27页。
2.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D ) A.气候干旱的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高纬度寒冷地区 D.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 解析 题中A、B、C所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很难形成大城市。世界上大 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qìwēn)和降水均较适宜的中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城市处于
位置,因此它既是
港,又
是
港。
(5)甲、乙、丙、丁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
供(tígōng)的
、
条件。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注意题中信息, 如瀑布、公路等信息。 答案 (1)甲城市上游有瀑布,位于河运的起点,货物 在此转运 (2)乙城市位于公路与河流的汇合处,具有 水运和陆运(lùyùn)的优势 (3)干支流 人流、物流在 这里集聚、中转 (4)入海口 河 海 (5)运输 供 水
第十六页,共27页。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chéngshì)示意 图”。读图,回答4~5题。
第十七页,共27页。
4.三个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
A.A城市
B.B城市
( )A
C.C城市
D.三城市形成于同一时间
5.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便利的水运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筑波科学城
科学城:筑波(日本)
筑波
科学城:硅谷(美国)
地中海气候
硅谷
惠普公司 苹果公司 思科公司 英特尔公司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
科学城:班加罗尔(印度)
班加罗尔
科学城:中关村(中国)
中关村
大学城:牛津大学城(英国)
牛津大学城
大学城:剑桥大学城(英国 )
剑桥大学城
5.旅游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地形对兰州的城市形态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依山傍水,位于黄河谷地中,沿河流两岸向东西延伸发展, 形成带状式格局,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东西两个方向,东西 运距长,南北运距短,这种格局可以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 郊区,亲近郊区。
2.影响兰州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黄河谷地,地势低平;黄河横贯东西,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能源、 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的重要石油化工和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地处 包兰线与兰新线——陇海线交汇处,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一)自然因素:3.平原地形
(1)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物产 丰富,自然环境优越 (2)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3)对外联系方便。
3、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第三 阶梯)。世界100万人口以上的热大城市也多分布于海拔200米以 下的沿海、沿湖、沿河地区。
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
北京
西安(周、汉、隋、唐)
陕西
江苏
南京(六朝古都)
3.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举例:耶路撒冷(以色列) 麦 加(沙特阿拉伯) 麦地那(沙特阿拉伯) 梵帝冈 拉 萨(中国)
耶路撒冷(以色列)三教圣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
耶路撒冷
麦
加(沙特阿拉伯)
麦地那 麦加 麦加
麦地那(沙特阿拉伯)
第一阶梯
原因: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物产丰盈,交通便 利;也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山区地形崎岖,城 市基本建设困难, 交通不便,城市发 展受到制约。如我 国渭河、汾河谷地 及雅鲁藏布江谷地 等地区城市的分布 。
山区城市多分布于:河谷地带 (如太原、西安、兰州)
第二节
城市区位 与城市体系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城市区位的概念: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城 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 切的联系。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河流、气候、地形、 (一)自然因素: 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区位、经济基 础、生产方式以及 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因开采金矿而兴起的城市:
约翰内斯堡(南非)
伯明翰(英国)
匹兹堡(美国)
库兹巴斯(俄罗斯)
阿伯丁(英国)
约翰内斯堡(南非)
5.地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地震毁坏的唐山
:唐山
唐山城市新貌
(1)煤矿:
伯明翰(英国)、匹兹堡(美国)、库兹巴斯(俄罗斯)
(2)石油:
阿伯丁( 英国)
(3)金矿:
约翰内斯堡(南非)
1.京杭大运河的淤塞; 2.京沪铁路的建成;
济宁 海 上 运 输 扬州 3.海上运输的发展。
2.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举例: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堪培拉(澳大利亚) 华盛顿(美国) 巴西利亚(巴西) 古代都城: 西安、南京
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堪培拉(澳大利亚)
堪培拉
华盛顿(美国)
华盛顿
2、城市活动 基 为城市本身服务----居住、幼儿园、小学等 本 活 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大学、大型 工业基地、国家级研究所等 动
城市在满足自身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的同时,必然与其腹地和其他城市发生各种 联系,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城市体系 形成的基础
3、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规模、不同等 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 服务范围也不同 城市的服务范围可以看作是接受这个城市服 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一个城市的服 务范围除了包括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 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二级中心)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 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 城镇等各具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是我 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现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 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分明、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
科技、旅游
军事、宗教 政治、交通
二、城市体系
目标:
1、熟记城市的作用和城市体系
2、明确区分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 、
功能、数量的差异 3、根据材料和图表,能够分析出区域
的城市功能等级划分
1、城市的作用:
一核心: 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 。
一主导作用: 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 三个中心: 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城市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地区。
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包头、乌鲁木齐 地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干旱、半干旱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半湿润
世界上气候条件恶劣的 荒漠干旱地区、 高纬度寒冷地区、 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则很少城市分布。
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阿伯丁(英国北海油田 开发而兴起)
中国主要矿业城市
因开采煤矿而兴起的城市:大同、鹤岗、抚顺、淮南 因开采石油而兴起的城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 因开采铁矿而兴起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因开采煤矿而兴起的城市:大同、鹤岗、抚顺、淮南
大同(山西)
鹤岗(黑龙江)
抚顺(辽宁)
麦地那 麦加 麦地那
拉萨
梵蒂冈
梵蒂冈
4.军事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扼守交通要塞,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站点 (2)由当地物资的汇集而建立起来的军事中心 举例:山海关、嘉峪关
山海关
嘉峪关
5.科技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举例:硅谷(美国) 筑波(日本) 班加罗尔(印度) 中关村(中国北京)
科技因素的影 响——科学城
(一)自然因素:2.气候
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
世界上的大城市分布特点: 一、从气温看,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 低纬度地带 二、从降水看,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临 海边缘地带。 我国城市大多集中在降水量400mm 以上的东南部地区,温度比较适宜。
图中红线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观察我国较大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
B
渭河谷地
B’ 亚马孙河谷地
探究二
如果上图地区分别是渭河谷地和亚马孙河谷 地,B和B’哪个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
思考:
马瑙斯
累西腓
巴西的城市为 什么分布在巴 西高原而不在 亚马孙平原上? 巴西地处热 带,低地闷 热,居住条 件不利,而 巴西高原气 候凉爽,居 住条件好。
巴西利亚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陵
江
江 嘉
长
凤 云县(云南)——南河与凤庆河交汇处形成 庆 河
河
南
天津——海河入海口处形成
上海——长江入海口处形成
广州——珠江入海口处形成
赣州——赣江水运的起点或终点处形成
许多古代城市的建设,利用天然 河面作为防卫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
护城河
巴黎——自河心小岛发展而来
伯尔尼(瑞士首都)——始建在一个曲流处
淮南(安徽)
因开采石油而兴起的城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
大庆(黑龙江)
玉门(甘肃)
克拉玛依(新疆)
因开采铁矿而兴起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因开采铁矿而兴起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鞍山(辽宁)
包头(内蒙古)
攀枝花(四川)
世界主要矿业城市
因开采煤矿而兴起的城市: 伯明翰(英国)、 匹兹堡(美国)、 库兹巴斯(俄罗斯) 因开采石油而兴起的城市: 阿伯丁(英国)
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创立
1.中心地理论内容: 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内 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等 级的之间联系并运用到区域 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 布局。 2.中心地: 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 的场所,可以是城市和城市 内的商业中心。
3.中心地布局原则: 中心地服务范围示意 主要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 5.中心地范围: 和行政原则也重要。 一般相当于三个次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4.中心地空间形态: 6.中心地等级: 正六边形,中心地位于六 同级相互排斥 边形的中心点上
凤庆 (三级中心) 昆明 (一级中心) 临沧 (二级中心)
昆明(一级中心)
临沧(二级中心)
凤庆(三级中心)
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与数 目之间有何关系呢? 城市的等级与数目之间成反比关系。 城市的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等级越低, 则数目越多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服务 职能 服务 等级 作用 数目 距离 范围 种类 功能 高 低
大
小
少
多
远 近
大
小
多 少
强
弱
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 是不相同的。 而且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相同。
城市的等级愈高,其服务范围就愈大; 城市的等级愈低,服务范围就愈小。
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 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