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课件+教案+练习)
第4课 世界经济大危机(示范课)
![第4课 世界经济大危机(示范课)](https://img.taocdn.com/s3/m/58fdadec9b89680203d82575.png)
同步练习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 票市场崩溃。
经济危机带来的灾难: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
——之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 涉及范围特别广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 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 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 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 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 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 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 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 身.
B.华盛顿会议: 1920——1922在华盛顿会议签定的 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 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其中的《九 国公约》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平遥县龙海中学 梁亚平
自学提纲: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 现如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 了怎样的灾难?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3、1929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5、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 的是什么? 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除此之外, 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7、“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1、罗斯福为何当选美国总统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 :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0ead41011ca300a6c39063.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袁灶初中初三历史备课组主备人张红娟组员陈火兵、唐莺一、教学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等内容。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矛盾,经济出现一时的繁荣,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而德、意、日三国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课主要讲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个内容,掌握本课内容对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格局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许多经济学的概念,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难于理解,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要选择一些尽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和表现,列举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分析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2)通过学习《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和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通过分析图片、表格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相关历史资料,逐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提供更多的历史图片、资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
课件3: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课件3:第4课 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2fb78d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3.png)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 经济危机的到来。
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外贸缩减 工业下降
失业人数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46.2% 40.6% 28.4% 16.5% 8.4% 1/3
70% 69.1% 50% 48%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50% 2/3
300万
近3000 万
阅读材料: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
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
背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直接目的:消除危机 最终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核心:《全国工业复兴法 》 特点:政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
观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 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 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小结
大 危 机 和 罗 斯 福 新 政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 爆发: 1929年10月 美国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经济危机引发各国的社会危机,激化资本主义国家 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经济大危机
一、“繁荣”及其崩溃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会议: • 在法国: 巴黎和会 • 在美国: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 相对稳定时期。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f66bde5fbfc77da269b137.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等内容。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矛盾,经济出现一时的繁荣,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而德、意、日三国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课主要讲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个内容,掌握本课内容对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格局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许多经济学的概念,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难于理解,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要选择一些尽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和表现,列举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分析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2)通过学习《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和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通过分析图片、表格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相关历史资料,逐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提供更多的历史图片、资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
(2)组织学生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课件+教案+练习)-2.doc
![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课件+教案+练习)-2.doc](https://img.taocdn.com/s3/m/e69e42ca856a561252d36fd8.png)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经济大危机》习题
1.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里的“新应用”是指 ( )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实行法西斯主义
D .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 )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
3.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
”下列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的成功范例的是 ( )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
B .罗斯福“新政”
C .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 .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
4.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B .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C .没有满足无产阶级的要求
D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5.某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面的图表。
与图表中③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独立战争
B .南北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美苏争霸
重大事件时间轴 1947—1991 ④ 1921—1933 ③ 1775—1783 ①
1861—1865 ② 发展轴。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1e7e1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9.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经济大危机》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
本节课通过介绍经济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使学生了解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为后续学习罗斯福新政等历史事件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危机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应对措施;掌握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经济危机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命运的责任感;认识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难点: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经济危机事件,引导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讲授法:教师对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资料:收集与经济危机相关的历史事件、案例等资料。
4.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危机的起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下初三历史《经济大危机》教学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下初三历史《经济大危机》教学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f2a6d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e.png)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整。
教师总结其目的是“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中心”
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
听讲
思考,讨论
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动态图表,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思考问题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过程
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危机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行新政,德意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三、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
(5)效果: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8b53c65022aaea998f0f50.png)
国际:(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即可)
消极: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结合材料分析: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反
思
完
善
教
学
札
记
本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在处理内容是略显仓促,不能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经济性,如何更科学的利用教学资源是今后要努力的地方。
(4)影响
出示课件:这次经济危机有何影响?
当这样一场经济大危机向整个资本主义袭来的时候,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改善本国的经济形势。
三、罗斯福新政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受到的损失最大,面对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 ,人民怨声载道。1932年罗斯福以候选人的身份竞选美国总统美国记者就危机中的具体问题采访罗斯福,罗斯福对每一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针对性制定方案以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下面是记者提出的问题,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采取何种措施解决下列问题?
学生根据课本回答: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 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课件展示: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
使学生明白:繁荣背后却孕育严重的经济危机。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 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 免。出示课件
时间:1929年开始标志: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学生回答)
第4课《经济大危机》精品课件
![第4课《经济大危机》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6265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c.png)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课标要求: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 政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一、“繁荣”及其崩溃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62—64内容, 思考: 问题 ①、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繁荣”的表现如何?后来,这种“繁 荣”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 问题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的发源地?特点?
问题 ①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繁荣”的表现如何?后来,这种“繁荣”状 态导致什么结果?
• 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 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 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 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 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的是( C )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考练兵·
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 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 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基本内容 (P23第二段)
•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 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 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 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 的控制与调节。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新人教版.pptx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新人教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15ec4b427d3240c8447eff8.png)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B、许多工矿企业破产 C、农产品价格猛跌 D、失业人数激增
金融危机 工业危机 农业危机 就业危机
➢1、涉及范围特别广 :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
➢金融危机、产业危机(含工业、农业危机)、贸 易危机、社会危机和国际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 织,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陷入全面混乱。
2、持续时间比较长: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120
100100
86
80
75
64
72
60
40
20
0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 工业产量指数(百分比)
35,142 32549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2/3
28531 25950
作……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
年前的4倍。……股价比票面价值高出3-20倍,有的甚
至高达50倍。
股票投机过度
1、经济上: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2、政治上: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 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今天的美国已经接近征 服贫困的最后胜利。贫 民救济院即将消失。
20226 18492
13610 12600
12279 11460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对外贸易(百万美元)
1933年
进口3、出口破坏性特别大
➢ 从1923—1929年,美国每 年生产率增长进4%。
➢ 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增 长近一倍。
➢ 国民总收入由1919年的 650.9亿美元增至1929年的 828.1亿美元。
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5398b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7.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本内容次要包括两部分:1、“繁荣”及其崩溃;2、罗斯福新政本课内容属于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次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一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本钱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绝对不变。
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以国家调理经济为次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家力图以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毕竟他们挑起了和平,和平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经济危机不仅仅是本钱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严重危机,也是全部本钱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本钱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局势产生了严重影响,推进了世界全体性发展进程。
所以本课在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指点思想和理论根据认真贯彻以有效教学、有效学习为特点的高效学习。
银丰学校的“RQE”成绩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是“尊重规律、成绩导学、体验成功”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理念就是“尊重规律是根本,成绩导学是核心,体验成功是升华”。
在师生共度的学习过程中,经过恰当的学习方式,师生以尽可能少的工夫、精力和物力投入,让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是教师高效指点和先生高效自主、合作、探求学习的无机融合。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924——1929年本钱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1929——1933年发生了本钱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危机中的苦楚;理解繁荣背后隐含着的危机要素;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效果。
2、能力目标:经过引导先生观察考虑和探求“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特点、影响”,培养先生综合、分析历史成绩的能力;引导先生经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本钱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先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情、历史人物的能力。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47b6f4c850ad02df8041a1.png)
•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PPT文档演模板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
•• ★•通结敢过合于对课直罗文面斯中困福19难个33、人年生坦罗平率斯、福果经的敢历就、的职爱了演国解说,救(教并民 • •材信P念.1坚27“定学、习乐思观考豁”达) ,、你自发强现不罗息斯、福勇具有于创 • 新什…么…样的人格风采?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 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 (1882--1945)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 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 美国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
•三. 罗斯福新政(“蓝鹰运动”)
•罗斯福(1882--1945年)
•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他是美 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他是唯一 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
•思维延 伸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 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 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 工业的调整;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 代社会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改革开放。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
阅读:P20-21第一个蓝框 问:从表面上看,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表面
繁荣,但潜藏危机,请问危机何在?
答: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产量猛增V.S.人民相对贫困 (不是卖不完,而是卖不掉)
PPT文档演模板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
PPT文档演模板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课件正式版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9a9f120740be1e650e9aa9.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教学过程:温故知新教师复习提问: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
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一、“繁荣”及其崩溃1、相对稳定期:1924~19292、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表现如何?自主阅读20页第一段小字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形象生动的展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同时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危机爆发教师讲解导致经济大危机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
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
视频展示经济大危机,以便更形象直观。
2.危机的特点启发诱导学生总结概括。
特点一,范围广。
特点二,时间长。
特点三,破坏性大。
3.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并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大危机》教案
学习目标
1、记住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地点、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措施、作用。
2、能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和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
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自
学法识图法、探究式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20,找出并记住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时间及危机爆发地点。
2、看教材P21表格,理解掌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危害。
3、概括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中心措施及特点。
4、分条记住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1)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同学的展示讨论:1924年—192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为何会突然爆发经济危机呢?
(2)根据自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了解分析:经济危机期间,广大人民群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资本家为什么却要大量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3)根据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分析: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了吗?
(4)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面对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
请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给我国政府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三、课堂检测: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发生。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政策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
4、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取得了一定成效
5、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
6、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
当代版。
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
范例
目标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