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课堂教学细化评价标准
新课程教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教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d631dbd15abe23482f4d5f.png)
新课程教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言、激励学生思考、尊重学生意见、表扬学生进步、满足学生个人需求。
①师生平等、互相尊重;②教师经常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③教师能采纳学生的想法;④学生思维活跃争先发言;⑤学生能表现出合作的意愿;⑥学生能自由说出自己的困难,敢于指出教师的错误和问题或敢于发表不同于教师的意见。
2、教学资源提供多样、方便、恰当、丰富、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的资源①教学资源多样化,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②具有图像、声音、实物、文字等资源;③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整合,特别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课堂教学设计①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的任务;②教师讲授知识正确无误,注意知识的更新,强调本节课与上节、下节课之间的联系(知识联系、经验联系);③设置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④设疑问难,问题设计具有新颖性、层次性,语言具有启发性;⑤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特点明确;⑥组织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大;⑦内容设置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然;⑧教学过程具有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点拨、释疑、练习、回忆、总结等各环节。
4、学生状态5个维度①参与状态。
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二是观察学生是否参与教,集教与学于一身,因为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谈不上培养能力、发掘潜力。
②交往状态。
一是观察课堂上同学间的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二是观察师生交流是否有一个和谐的氛围。
③思维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二看学生的问题和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
④情绪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是否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学习的情绪。
⑤生成状态。
通过课堂上的及时反馈和形成性测试,看教学目标是否有较高的达成度,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其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
5、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状态5个维度①教学能力。
新课程评价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新课程评价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8082cf58f5f61fb7366677.png)
新课程评价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的两个维度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
首先,就教师而言,要求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的参与,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就学生而言,教师对其评价的重点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同时,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在这个评价理念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基础性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教学。
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质和情感为重点的良好社会素质。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主要解决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三方面的问题。
由此推出课堂教学策略的三个体系:(1)激励性教学策略体系;(2)自主性教学策略体系;(3)探究性教学策略体系。
3.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情绪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的和谐统一“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
“论教”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的四大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判断:(1)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2)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有没有对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3)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收获。
新课改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新课改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dd6621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f.png)
①相关性:与所学内容相关;
②典型性:选择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③思维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④引导性: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⑤实践性。联系实际,突出真实问题情境;
⑥全面性:包括知识。方法和态度的应用迁移和迁移到本学科领城和其他学科领域。
教师基
本素质
表达能力
①语言表达:用词准确,叙述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富有感染力;
③保证良好的组织指导;一是提出规则要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提供思维支架,三是及时总结评价。
总结反思
①结构合理:便于学主建构合理的学科结构;
②内容全面:包括知识、方法和态度,既反思探究的过程。也反思探究中的经验教训;
③引导恰当: 基于学生反思能力,立足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④针对性强: 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反思的方法,注意对易错点进行总结和反思。
②书面表达:字迹工整、条理分明、书写规范、设计合理。
思维能力
思维内容恰当;思维方法科学;思维品质较高,
非言语行为
仪表端正、举止得当、教态自然,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有很强的亲和力。
提出问题
问题要有:目标性和适切性,思维性和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候答要有时间性和支持性;评价要有针对性和全面性。
自主探究
发挥自主性作用;参与探究的过程:积极主动的思维。
合作交流
①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一是确定共同的目标,二是保持积极的情绪,三是建立信任的关系:
②促进深度的思维互动;一是提出高认知问题,二是以思维互动为核心;
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和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e8f79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1.png)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则
【教学思想】10分
教学过程表现出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学生学习服务,面向全体,关注差异,营造民主、平等、积极和谐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目标】15分
目标准确、简明、清晰。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三个维度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15分
内容简约,选择恰当,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准确理解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选择、重组内容。
重点内容得到强化和突出,容量、密度适当。
【教学过程】15分
教师:做教学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
教学环节用时恰当,过渡自然,流畅,教学节奏合理。
与学生平等交流、对
话,有效地组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精当训练。
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实内容、达成目标。
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中都有收获。
【教学基本功】10分
教学意识强,教学有情感。
语言规范、流畅、简练、准确,抑扬顿挫,富有教学张力。
板书工整规范、简明扼要。
组织、调控课堂学习的能力良好,肢体语言得体,能有效地营造和谐快乐课堂。
能及时捕捉生成并利用生成的资源。
善于即时评价。
独立、熟练操作多媒体。
【教学效果】20分
参与度高。
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
课堂真实、朴实、扎实,达成预设目标,生成新的资源并较好利用。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创新课)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创新课)](https://img.taocdn.com/s3/m/f2c303d226fff705cc170ae1.png)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权重 等级 得分 6 5 7 7
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规定, 教学 符合学生实际,体现三维目标。 目标 2、重视学法、习惯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恰当处理和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重 点突出,难点突破。 教 学 内 容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学生 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 3、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关注 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适时进行思想教 育。 4、课堂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善于 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角度、解决问题 教 学 方 法 2、创设恰当的问题教学情景,问题设计 新颖、开放,呈现方式灵活多样。 3、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对 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 评价。 4、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合理使用 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 1、熟悉教材,讲授正确,注意学科间的 整合。 2、教学语言规范,严谨,有感染力,形 象性、条理性强。 3、板书设计科学,字迹规范,直观性 强,熟练操作教学设备。 4、驾驭课堂、处理突发问题能力强,课 堂结构、时间分配合理。 5、课堂练习有层次,注重针对性、科学 性、拓展性。 1、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每个 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给学生学习 的方法。 教 学 效 果 2、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学习 态度积极,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3、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增 强,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学 生能力得到培养。
6
6
7 5 5 4 5 5 4 5 5
教 学 基 本 功66来自6 总分合理 建议
备注 等级分A(1.0)、B(0.8)、C(0.6)、D(0.4)。
新课堂评价标准
![新课堂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cc9e1e866fb84ae45c8dc7.png)
一、教学目标 (10分) 1.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切合学生实际,能够面向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体现知识与技能 度与价值观等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2.目标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功能。 、过程与方1.教学结构设计合理,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和衔接恰当,教学过程节奏感 强,教学活动进展有序 、自然、流畅; 2.师生有效互动,教师较好地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实质性深 层思维; 3.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注 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学生积极思维,始终充满对知识的渴求与热爱; 5.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6.教学资源具有图像、声音、实物、文字等丰富的资源,其呈现和利用便捷、恰当、充分; 7.教学氛围宽松、民主、和谐,鼓励学生发言,激励学生思考,尊重学生意见,表扬学生进步,满 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1.教态自然亲切,情感丰富,亲和力强、有启发性; 三、教学素质(10 2.教学语言规范、生动、准确、流畅; 3.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分) 4.能根据实际需要规范、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5.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工整、艺术。 1.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能力明显提高;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 准,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 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3.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b3ab011bb68a98271fefae7.png)
马庄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细则项目细则教学目标(10分)1.教学目标制定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学生实际。
(5分)2.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目标实施教学,教师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5分)教学内容(30分)1.内容无知识性、科学性错误。
(4分)2.教学内容取舍恰当,容量适中,重点突出,拓展适度而有效,内容取舍恰当、容量适中。
(6分)3.能依据学生和内容实际顺势拓展。
(5分)4.练习有针对性、难易适中、量适度。
(5分)5.问题有梯度,分层有所体现。
(5分)6.教学内容有德育因素,对学生有良好的导向。
(5分)教师活动(30分)1.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
(2分)2.书写工整、板书完整美观。
(2分)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适时、适度、准确、熟练。
(3分)4.课堂引入自然、能激发学生兴趣。
(2分)5.环节安排紧凑合理、有主有次。
(3分)6.对学生能运用及时性、激励性与发展性评价。
(3分)7.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小组分工明确,有健全的小组文化,小组评比及激励机制运行正常。
(5分)8.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完全体现了先学后导的理念。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5分)9.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课堂精彩不断呈现。
(5分)学生活动(30分)1.学生能全程、全面参加学习。
(7分)2.能展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分)3.学生思考与交流比较充分,多数学生敢于发表意见。
(8分)。
周至县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周至县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01d663a98271fe910ef912.png)
周至县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讨论稿)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评价对于落实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周至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为突破口,坚持全员参与、以校为本、试点先行、科研引领,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了解课改实况,参照省、市相关文件,特制定“周至县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评价应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正确、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为指导,依据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2011版),采用科学、可行、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和调控功能,通过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相关信息的观察测评、搜集加工和综合分析,客观评定和判断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效果的达成情况。
同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表现,方法、态度、效果予以关注,并从正面加以引导。
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客观评估师生在新课堂背景下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与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教学的自身规律,突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特点,评价的具体操作应坚持导向性、综合性、形成性、参与性、激励性、发展性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关注学生在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2、导向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遵循教学特点和规律,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综合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要坚持综合性原则,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互助、共学、共进的要求;体现对三维目标的综合评估;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新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031b618e9951e79b892782.png)
新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应避免出现的十种现象:
1、教学语言平淡,无启发性和激励性;
2、有排斥、歧视、挖苦、羞辱或体罚学生行为的;
3、出现知识性错误;
4、有严重的“满堂灌”(指不为解决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而盲目进行的目中无人、照本宣科式的无谓讲解)倾向;
5、有严重的“满堂问”(指思维含量极低的形式主义的滥问泛答)倾向;
6、有严重的“满堂练”(指把学习内容完全习题化,对重难疑点问题缺乏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倾向;
7、学生自主学习、研讨、训练时间累计不足10~15分钟;
8、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数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
9、教学结构、密度、节奏设计或调控不当,长时间“空堂”或拖堂;
10、课后作业布置无目的、无要求、无提示、无创意。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52ffee7172ded630b1cb6f0.png)
及分值
评价要素
教学基本功15%
5
讲普通话,语言流畅,简炼准确,逻辑性强。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应变能力强。
5
板书工整,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绘图规范,准确熟练。重点难点内容突出,能展示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现清晰的教学脉络。
5
能使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操作熟练,课件制作质量高。
教学方法与
5
导入设计符合原则,形式新颖具有特色。与教学内容结合巧妙,优势明显。
5
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完整,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技能、能力训练有层次;重视过程与应用,有创新。
5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质有量、活动设计合理得当。
5
有较好的反馈、评价意识,反馈、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并能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学法指导20%
10
所用教法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教法新颖,运用自如。
10
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法指导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10%
10
教学目标符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目标高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重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教学过程
30%
10
教学过程设计科学,符合课型特点,体现新课标理念。各教学环节衔接紧凑,过度自然流畅,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活动设计目的性强。
教学效果
15%5Biblioteka 教学目标全面达成,重点得到解决,难点得以突破;
10
学生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学科兴趣得到培养,各种能力有所发展。
生本课堂意识
10%
5
教师积极追求从“演员”到“导演”、从“独奏”到“领奏”的角色转换。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学重点为习得知识和养成素养并重。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0690e39e31433239689388.png)
情感
与态
度
(15分)
9.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平等和谐。评价方式多元化。
15
效果
与价
值
(25分)
10.教师按课时计划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较好地掌握新学知识技能,学有所获。
15
11.学生回答、计算正确率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学习活动,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星期___第___节
评价
内容
评价要求
应得分
实得分
知识
与技
能
(20分)
1.知识点讲解清晰,份量适中,重、难点确定准确,能联系生活实际。
10
2.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情,能使所有学生学有所获。
5
3.初步学会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能解决实际问题。
10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活动组织严谨,层次分明,时间分配合理。
5
7.教学活动内容充实,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教学方法有新意,且灵活多样,善于激励评价恰当;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堂练习容量大,针对性强。
10
8.教师所提问题有挑战性,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5
过
程
与
方
法
(40分)
4.能驾驭教材,且运用恰当;教学语言流畅、简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示范准确;教师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课堂程序分明;调控能力强,能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或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ec02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a.png)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12.23.3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演示规范运用熟练。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2017-07-24 04:41:07 | #1楼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教学目标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力求达到目标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3、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活化教材;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学习材料充足、注重布局、条理清楚,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4、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方法5、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6、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学的度、量安排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手段选择恰当,能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善于激趣引疑;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四、教风教态7、尊重学生,教风民主,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得到鼓励,及时反馈调控,应变力强。
课堂教学评标准及细则
![课堂教学评标准及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8412ef7bd64783e08122bc4.png)
课堂教学评标准及细则课堂教学评标准及细则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
2、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注意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3、立足于打好基础,着眼于培养在能力。
4、注意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5、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又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规律。
二、教学程序1、新课的引入应与课题紧密吻合,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2、教学程序中所出现的教学要求,应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加深。
3、教学环节之间要安排有序,环环紧扣,使得课堂结构严谨,合乎逻辑。
4、新课小结简要明了,使主要教学目标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条理(知识结构化)。
5、教学信息反馈和调控及时。
三、教学内容1、有关知识,技能,思想,观点等符合科学性,既不缺,不漏,不错。
2、把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点,重难点和关键点。
3、教学信息容量和单位时间教学的知识密度适当。
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要注重科学性和有效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4、适合学生年龄特征。
5、有利于分层指导,面向全体。
五、教学态度1、教师对学生主动热情,教育在潜移默化、循循善诱中进行。
2、学生对教师尊重,热爱,学习刻苦认真。
3、教学气氛和谐,教师教态和蔼可亲,学生活泼守纪。
六、教师素质1、普通话纯正,吐字清晰,音量适中,有熟练,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妥帖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语言的能力。
2、板书字迹端正,板图配合得当,条理清楚,富有启发性,有较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有熟练的使用教具,电教器材和演示实验的能力。
具有灵活,及时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七、学习参与1、大多数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学习情绪高涨,呈现思维活跃,高潮迭起。
3、学生表达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持续学习意愿。
八、目标达成1、优质课的目标达成,应是基本符合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所期望达到的期望值。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细则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70c175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5.png)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细则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评价是一项最主要的学校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的评价制度.以此促进新课改的实施.并促进课堂教学体系牟完善.因此,特制订如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一.观课形式
1.领导和教师随时进教室观课,对其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2.每位教师每月出一节公开课,村小学以校为单位,中心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评价.
3.每学期选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上观摩课,全镇小学教师参与听课和评价.听课教师认真填写<课堂评价表>在会上进行交流,以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二.评价办法
1.评价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
2.实行多向评价.除领导,专业人员外,更强调同行的参与,在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家长.学生参与,以全面了解各种信息.
3.评价方法多样,采取研讨.访谈.观察.问卷.测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评价不但要评教,而且要评学,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5.评价不但要对现状作出诊断,而且要关注改进和发展,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6.出公开课的教师,在听取听课教师的评价后,要在两天之内写出教学反思交于主管领导.
三.评价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评价标准要客观,不带随意性.
评价学生要客观,不带偶然性.
评价态度要客观,不带主观性.
2整体性原则
树立全面评价的观点,进行评价.
3.指导性原则
明确评价的目的要于帮助师生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要切合实际,既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又要注重终结性评价.。
新课堂评价标准管理细则
![新课堂评价标准管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80da9a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f.png)
新课堂评价标准管理细则第一篇:新课堂评价标准管理细则新课堂评价标准管理细则一、教学设计要求及标准为促进教学反思,总结一线教学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特拟定教学设计要求及标准。
(一)、优秀学案的要求学案应该力求体现“三性一特色”,即: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突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1.规范性教学目标: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目标制定的依据———(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时设计:课时安排要求合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新颖、明确、简洁课后小结:思得、思失、思改.2.科学性(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2)学案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
3.先进性(1)学案能很好地反映本学科的知识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做到教书育人有机结合.(2)能恰当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3)学案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活动空间,并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突出课改特色①合作学习②体验学习③探究学习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⑤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二、优秀学案的标准1.教案保存完好整洁、无破损、缺页、卷角、污染等。
(10分)2.书写整齐、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15分)3.教学设计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5分)4.时限的安排。
(15分)5.师生的双边活动涉及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35分)二、课堂教学的评估与考核标准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特拟定此评价标准与考核细则。
(一)、优质课的评价标准(1)教风严谨,备课充分。
新课改课堂教学细化评价标准
![新课改课堂教学细化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4627e0ea76e58fafab003af.png)
评价
维度
评课因素
权值
评课层次
对比因素
优
良
中
差
A
评析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A1组织能力15分
组织教材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5
照本宣科,缺乏创新;重难点处理不妥当;教学目标不符合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脱节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学生能否把握经过猜想和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B5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5
学生学习态度很被动或紧张;缺乏上进心,自信心;不积极参与思考或分析问题思路狭窄,不灵活;易受不良情绪干扰
教学目标全面、明确、恰当、落实好
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6
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奏不协调;课内活动单调或只追求表现形式;学生不能积极展开思维,无实效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整合、注重实效;教师书写规范
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教案或自己的思路上,只顾自己唱主角,让学生为配合自己服务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2
A3教学态度5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3
对学生冷淡,不耐烦,摆出权威架子,经常用指责的方式管理学生
激励评价
课改课堂评价标准
![课改课堂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f1afef49649b6648d747b6.png)
基本环节具体要求1.编制结构合理、符合科学性的导学案;15~1312~109~7<72.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结合课本自学;3.组织学生自学导学案的要求具体明确;4.能事先收集或抽样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组织学科组长或教师检查导学案填答;10~98~76~5<52.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展示、回答基础的自学问题;3.概述学生自学完成情况或重点评析、解答基础的自学问题;1.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疑点组织学生研讨;20~1817~1514~12<122.研讨的问题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3.问题展示与导学案、课件、板书编排结构一致;4.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组长组织下,小组积极研讨。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预设地指定某小组、某层次学生针对某问题作展示;20~1817~1514~12<122.展示的形式多样,可发言、板演、投影、表演等;3.展示人表达自信、清晰,不求完整、准确。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定或激励他人自由进行补充、评价或再研讨;20~1817~1514~12<122.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进行补充、记分等评价;3.教师能根据需要对展示进行评价、记分、提升。
1.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组织学生借助导学案或教辅资料等组织课堂反馈练习;10~98~76~5<52.引导各小组开展“兵教兵”辅导或检查;3.力求课堂上能完成作业训练,不拖至课外。
1.师生结合对当堂的学习要点进行归纳小结和必要的拓展; 543<32.教师对当堂学生的学习表现作简单小结,表扬优胜小组或突出的个人。
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100~8585~7069~60<60合计得分评语简记:重难研讨(20分层展示(20预习检查(10师生评价(20练测反馈(10拓展小结(5评价等级权重多元互动课堂教学评课标准课前自学(15总评。
适应教改的新课改评价标准
![适应教改的新课改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5930bdece2f0066f5332292.png)
新课堂评价标准为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单调乏味的课堂氛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科学引领作用,使课堂教学处于教师精讲、善导、巧评,学生乐学、会学、优学,氛围活跃、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逐步形成快乐课堂、激情课堂、魅力课堂、高效课堂。
我校特制订如下激励机制: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1、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
4、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以期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达成评价结论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评价结论应是个体化的,应重视通过评价反馈与教师一起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⑴知识与技能①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②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能否调控自己学习的消极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惰性、畏惧、自卑、闭锁等不良心理
5
综合评价
优点及特色
优
良
中
差
问题及建议
90-100
75-89
61-74
60以下
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原理的阐述具有科学性,准确且恰当,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每个学生的抽象、符号变换、应用、思维、计算等基础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3
自主发展
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设计符合认知规律,注重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
新课改课堂教学细化评价标准
评价
维度
评课因素
权值
评课层次
对比因素
优
良
中
差
A
评析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A1组织能力15分
组织教材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5
照本宣科,缺乏创新;重难点处理不妥当;教学目标不符合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脱节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教学目标全面、明确、恰当、落实好
2
A5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因材施教,使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时间
4
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注意面向少数学生,把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中心或唯一目的;不重视创造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4
B3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
6
师生配合不够,缺少民主,师生或生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属浅层次、低水平或没有经过个体精思就忽忙展开合作讨论,或合作讨论不充分,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只追求表面形式,而无视实际效果
有效合作
合作讨论的内容是否有思考性,有价值;是否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多少时间?)
8
B4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举手答题率80%以上,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学生举手答题率较低,学生很少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或对学生的质疑缺乏及时、深入的研讨,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
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引发了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心智的发展情况
3
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教案或自己的思路上,只顾自己唱主角,让学生为配合自己服务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2
A3教学态度5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3
对学生冷淡,不耐烦,摆出权威架子,经常用指责的方式管理学生
学生能否把握经过猜想和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6
B5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5
学生学习态度很被动或紧张;缺乏上进心,自信心;不积极参与思考或分析问题思路狭窄,不灵活;易受不良情绪干扰
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6
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奏不协调;课内活动单调或只追求表现形式;学生不能积极展开思维,无实效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组织学生经历有数学思考含量的“数学化”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深入
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
3
拓展
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6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较低落,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秩序较混乱
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
激励评价
注意捕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
2
A4教学机智5分
灵活调整
敏锐、快速的捕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完成
3
反应较迟钝,应变能力较差,不善于采取恰当的解决问题方法处理偶发事件,不善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不善于和学生沟通
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消除学生心理的暂时形成的不利兴奋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使教学程序恢复正常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整合、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组织语言
教态亲切和蔼,语言清晰生动,文明规范
4
教态严肃呆板,语调平板,缺乏激情,不能感染和吸引学生;语言逻辑混乱,口齿不清
能根据内容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调整音调、音速,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A2注意中心5分
关注学生
3
B评析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60分
B1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
4
学生无精打采或只有少数学生在按老师要求学习,只重视练习阶段时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单一
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