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合集下载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推荐8篇)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推荐8篇)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推荐8篇)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揭示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

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法要怎样算?小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二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减法要怎样算?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3、整理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认为小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怎样汁算?关键都是什么?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一)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解决问题,能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二)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件

探究计算方法 方法一: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0.8 + 0.6 = 1.4 (元)
0.8元
+
0.6元
=
(1.4)元
( 8 )角 + ( 6 )角
= (14)角
1元4角
探究计算方法 方法二:列竖式计算
0.8 + 0.6 = 1.4 (元)
元角
0.8
+ 0.6 1 14
1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 从末位加起,末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 )。 3 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要与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2.李明带了20元去买玩具。买了一个玩具熊和一架 飞机,还剩多少元?
8.4元
9.7元
8.4 + 9.7 = 18.1(元) 20 - 18.1 = 1.9(元)
答:还剩1.9元。
3.小丽从儿童乐园上车,要到光明街站下车。如果 每两站间相距为1千米,小丽要付车费多少钱?
13-1=12(段) 12×1=12(千米) 12-10=2(千米)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一位小数加、减的算理。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引入
1.笔算下面各式,并说一说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66 + 52 = 218
整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
相同点 ②加法满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
③都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计算。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1. 引言《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是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本教材,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和应用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对这一教材进行评课,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评价。

2. 教材内容《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小数的加法: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加法规则,并通过逐步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法运算。

•小数的减法: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加深他们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3.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用购物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的小数运算。

第二步:讲解小数加法的基本规则在这一步骤中,教师会简要讲解小数加法的基本规则,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黑板或投影仪展示运算步骤,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步:讲解小数减法的基本规则教师会简要讲解小数减法的基本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和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计算,并引导他们思考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步:练习演算在这一步骤中,教师会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演算来巩固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和技巧。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和形式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五步:拓展应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购物账单或时间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计算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二课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二课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二课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的小数加法2. 简单的小数减法3.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对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价格标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是如何计算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 探究新知(1)小数加法a. 出示例题:1.23 2.45 =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讨论如何计算。

b.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c. 集体交流,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小数减法a. 出示例题:5.67 - 2.34 =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讨论如何计算。

b.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c. 集体交流,总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82页的练习题。

(2)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83页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教学中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即小数点的对齐问题。

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计算的准确性。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细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并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小数点对齐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3篇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3篇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笔算整数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并且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也为学习本课做了有力的铺垫。

加、减法结合元角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学习小数的加减。

本节课内容是为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

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根据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购物”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能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我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我认为教学重点是主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难点就是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

四、说教法和学法设计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以及现在的孩子接触钱的计算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条件下,我准备这节课主要用演示法和讲授法,借助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学习、迁移知识训练的方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碱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揭示学习内容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②计算是从哪算?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指名计算48+9= 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那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那一位不够建要向前一位退1再减。

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6元??)(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 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1课时)执教人:卧龙区英庄镇一小梁玲教学设计主体内容一、教学内容:课本第96页内容二、教学(学习)目标:1、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会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的加、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能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本节重点是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使学生在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四、教(学)具准备: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1、教学导入,板书课题:师:五一假期,丁丁和当当去超市购物,丁丁买生活用品花了196元,当当买学习物品花了28元。

丁丁问:他们两个一共花了多少钱?当当问:丁丁比我多花了多少钱?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在列竖式计算整数加法和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看来同学们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掌握的非常好,都是计算小能手,那对于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大家有信心学会吗?(有)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师:刚才同学们明确了我们今天要完成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去当当购物的文具商量就看看吧!(课件出示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我发现了卷笔刀的价钱是0.8元、带橡皮的铅笔是1.2元……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那针对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书包和铅笔一共多少钱?生2:文具盒比笔记本贵多少钱?生3:……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老师把这些问题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加法问题,一类是减法问题。

并从中挑选了两个代表性的问题:(1)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2)带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二)自主探究1、出示“自学指导”:时间7分钟认真看课本P96例3,看图看文字,回答:(1)一个卷笔刀()元,一支铅笔()元,要求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一共多少钱,就是求()和()的和是多少,用()法计算,列式为()。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分析、概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数轴等直观模型来认识;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可让学生谈谈比较小数大小的体会。

此时,不强求提炼归纳方法,只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是怎样比较的即可。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教学流程情境导入1.提示: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2.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加法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3.提示::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认识了小数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迁移到小数的加减,为今天的教学做铺垫。

学习任务一: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呈现文具商店的情境,标出8种文具价格,提出购买文具的问题,教学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以学生熟悉的元、角、分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

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两名女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都是将商品价格转化为角,再进行计算;男生提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思路。

第一种方法,是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了问题;第二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新知,接下来重点教学列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这一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信息窗的情境图分为两部分,分别呈现了厨房和卧室的一角。

厨房里有灶室、锅、抽油烟机等物品;卧室里有桌子、椅子、书橱等家具,每幅图的下面都附有数据说明。

拟让学生在感受布局协调的同时,了解设计上的科学性,由此引入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小数加减法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探索简单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合作、探究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发现问题、明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学生实情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为主,再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间的互相补充,评价等方式为辅,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五.说学法本节课,我重视了对学生以下学法的指导。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借助学生常见的家居常识设置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明确提出“抽油烟机距地面有多高”,“一张0.7米得书桌该配多高的椅子”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内容。

2.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让学生搜集信息,明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明确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前提是,是学生逐渐的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目的: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2. 通过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学能力。

3. 体验小数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于老师想在海文体买一些文具送给大家,于是想在班里找几个计算小能手帮老师算算帐,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了。

(1)投影,说一说计算过程。

(2)一起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买文具的生活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探究新知。

走进文体店,里面有很多漂亮的文具。

(1)买一支铅笔和一个转笔刀一共多少钱?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同桌俩相互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到探究单上。

方法一: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14角 14角=1.4元(设计意图: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然后按照整数加法进行计算。

)方法二:列竖式。

师:你能跟大家讲一讲你的算式吗?(表扬思路清晰)师:下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竖式。

1、先写0.8,0.6怎样写?0和0,8和6,为什么对齐?(0、0整数部分和8、6小数部分,他们相互对齐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首先相同数位对齐。

2、小数点为什么对齐?(小数点把小数分为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小数点对齐,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就对齐了,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相同数位对齐也保证了小数点对齐。

3、0.8和0.6里的0在价钱中表示什么?元。

0.8和0.6里的8、6在价钱中表示什么?角,0、0对齐,8、6保证相同的人民币单位是对齐的,相同的计量单位才能直接进行加减。

4、师:8角+6角=14角,写4进1,4表示4角,1表示1元,1元是怎么得到的,10角变成1角,满十进1。

三年级下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PPT课件(11张)

三年级下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苏教版PPT课件(11张)

பைடு நூலகம்
4米,爸爸比妹妹高多少米? 6米,做晒衣架用去3. (3)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2)估一估:分别要多少钱? 29+36=
☆“水深”和“竹竿的长度”有什么关 系?
创编练习:
(2)估一估:分别要多少钱?
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小组讨论: (1)为什么加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1,而减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0? (2)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时有什么注意点? (3)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想想做做
0.7
5.8
0.2
1.6
3.张大爷买来一些铁丝,修篱笆用去4.6米,做晒衣架用去3.2米。 修篱笆和做晒衣架一共用去多少米?
(1)为什么加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1,而减法计算中整数部分是0?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2)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时有什么注意点? 3米,妹妹比小华矮0. 29+36= 6米,做晒衣架用去3. 6米,做晒衣架用去3. (1)你能用几元几角分别描述一下每种食品的价格吗? (3)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口算热身
12+17= 29 38-7=31 45+9= 54 29+36= 65 28-24=4 73-19=54
(1)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2)买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
导学单: (1)你能用几元几角分别描述一下每种食品的价格吗? (2)估一估:分别要多少钱? (3)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小华身高1.5米,爸爸比他高0.3米,妹妹 12+17=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课件)

解决问题
你还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解决问题
我拿5元钱买了一本2.5元的练习本, 应该找回多少钱?
小丽 5 - 2.5 = 2.5(元)
× 元. .

50
-2 . 5
2.5
答:应该找回2.5元。
课堂练习
(1)《思维游戏》比《昆虫记》便宜多少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8元
8.4元
10.8元
(2)两种书各买一本,带20元钱够不够?
8.4元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把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必要时用“0”占位

的 加
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要从低位算起,小数点前面的“0”不能省略


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自我评价
评 1.我会正确计算小数加法。
价 2.我会正确计算小数减法。


3.我能用小数加、减法来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买1个
和1个
,一共多少钱?
1.2元
1
0.9元
小亮 小明
小红 小丽
小丽
列竖式时,要把相同的数 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
比 贵多少钱?
0.8元
0.6元
比 贵多少钱?
0.8元
0.6元
0.8 - 0.6= 0.2(元) 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 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2角=0.2元 答: 比 贵0.2元。
同学们,再见!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 1.列竖式计算。 5.6 + 3.7= 7.8 - 4.3=

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评课

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评课

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评课评课: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难点: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小白板、彩色笔等。

2. 教学素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小数加减法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和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复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小数点的意义。

2. 演示与讲解(10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演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讲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以及如何对齐小数点。

3. 练习与训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引导他们掌握运算方法,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拓展与应用(10分钟):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数加减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与归纳(5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所学的知识点。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小数加减法的作业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和订正作业。

五、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1. 运算方法:- 对齐小数点- 从右向左,逐位相加或相减- 进位或借位2. 运算规律: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类似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问题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借位和进位的概念理解不深,需要加强对这些概念的讲解和练习。

三年级下7.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三年级下7.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三年级下7.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下 7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小数加减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小数的运算,因此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至关重要。

小数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小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小数表示。

比如说,把 1 元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01 元。

那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加减法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情况。

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商品的价格可能不是整数,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会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来算出总价。

我们先来看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比如说,计算 05 + 03 ,我们可以这样想:05 是 5 个 01 ,03 是 3 个 01 ,5 个 01 加上 3 个 01 就是 8 个 01 ,也就是 08 。

再比如 12 07 ,12 是 12 个 01 ,07 是 7 个 01 ,12 个 01 减去 7 个01 就是 5 个 01 ,结果就是 05 。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只有相同数位对齐了,计数单位才能相同,才能进行加减运算。

比如说 356 + 21 ,我们要把 356 的小数点和 21 的小数点对齐,然后从最低位开始相加。

6 个 001 加上 0 个 001 是 6 个 001 ,5 个 01 加上 1 个 01 是 6 个 01 ,3 个 1 加上 2 个 1 是 5 个 1 ,结果就是 566 。

同样,在减法中也是如此。

比如 48 23 ,把小数点对齐,8 个 01 减去 3 个 01 是 5 个 01 ,4 个 1 减去 2 个 1 是 2 个 1 ,结果就是 25 。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小数加减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练习。

比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价格是 08 元,又买了一块橡皮,价格是05 元,那么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数加法问题,08 + 05 = 13 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十位上的“3”与十分位上的“3”相差()。

A . 0.297B . 2.97C . 7D . 29.72. (2分)一个加数增加0.2,另一个加数也增加0.2,它们的和()A . 不变B . 增加0.2C . 增加0.43. (2分)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

A . 完全相同B . 完全不同C . 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4. (2分)小红到商店买了12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1.8元,小红付给售货员25元,应找回()元。

A . 4B . 4.4C . 3D . 3.4二、填空题。

(共4题;共6分)5. (1分) (2018四下·云南月考) 把2.6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来多________。

6. (2分)从10里减去2.5,加上2;再减去2.5,加上2……这样连续计算直到得数为0.共减去________个2.5,加上________个2。

7. (2分)计算下面各题.0.7+1.8=________ 9.1-8.9=________8. (1分)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关键是把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4题;共20分)9. (5分) 2.2-0.9= 0.7+0.4= 5-4.3= 8.6-4.6=10. (5分) (2020三下·五华期末) 口算。

900÷9=0÷58=5×16= 30×20= 1.4-0.2= 0.5+0.6=277÷9≈298×5≈476÷6≈11. (5分)直接写得数。

85-28= 9.5-7.6= 50÷0.1=0.16×10=12. (5分) (2020三下·京山期末) 直接写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TONGLEYUAN BOWUGUAN
6
7
8
儿 平 市 青 展 和 童 安 少 年 览 平 乐 里 年 街 馆 广 园 场 宫
(注:每两站之间相距约2公里)
10公里以内票价1元,每增加2公里增加0.2元
5
儿 体 国 童 育 之 火 图 博 医 馆 源 车 书 物 站 馆 馆 院
9
10
11
12
我要到国之源站下车,车票多少钱?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 下册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思考: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8+9= 25-17=
48+19= 67
48 + 19
25-17= 8
25 - 17 ———— 8
———— 67
热闹的文具超市
一个 一支
和 比
,一共多少钱? 一支贵多少钱?
察看图中的价格,计算买下面的物品要付多少钱? (1) 一个 和 0.8 元 ,一共多少钱? 0.6 元 0.8元 0.6元 1.4元
0.6+0.6+0.6= 1.8(元) 2-1.8= 0.2(元)
一个
算一算
比一支

,贵多少钱?
一共多少钱? 1.2+0.6=1.8(元) 1.2 + 0.6 ————— 1.8
0.8-0.6= 0.2(元) 0.8 - 0.6 ————— 0.2
填表:
4.5
1.4 6.2 +
2.3 0.8 3.9 =
6.8
2.2 10.1
填表: 2.7 1.1 8.4 1.5 0.3 7.5 1.2 = 0.8 0.9

0.8-0.5 = 0.3 0.7+0.4=1.1 1.6+2.3= 3.9
1.9-1.3 = 0.6 2.3- 2.3= 0 5.3+1.6= 6.9 0.5+3.1= 3.6 0.8+1.5=2.3 3.6- 0.6= 3
+
8角 6角
+
1元4角
( 2 ) 算一算

贵多少钱? 6角
1元2角 1元2角减6角 等于6角。 12角 - 6角 ————— 6角 -
1.2 - 0.6 = 0.6(元)
1.2元 0.6元 0.6元
做一做
(1)买两个练习本多少钱?
2.6+2.6=5.2 (元)
2.6
—————
+ 2.6
5.2Leabharlann (2)2元钱可以买什么?6.80元
3.40元
(1)《脑筋大转弯》比《校园科幻》便宜多少元?
6.80 - 3.40 = 3.40 (元) 答:便宜3.40元。
(2) 各买一本书,10元钱够不够?
6.80 + 3.40 = 10.20 (元) 答:10元钱不够。
我要到国之源站下车,车票多少钱? 5
1 2 3 4
儿童乐园---博物馆
儿童乐园到国之源的距离: 2 × 8 = 16 (公里) 16 - 10 = 6 (公里) 多3个2公里,就要多出多少钱? 0.2 + 0.2 + 0.2 = 0.6 (元) 1 + 0.6 = 1.6 (元)
5
儿童乐园---博物馆 ERTONGLEYUAN BOWUGUAN
(注:每两站之间相距约2公里) 10公里以内票价1元,每增加1公里增加0.2元
1
儿 平市 青 展 和 儿 体 国 童 安少 年 览 平 童 育 之 火 图 博 乐 里年 街 馆 广 医 馆 源 车 书 物 站 馆 馆 园 场 院 宫
6 5 4 3 2
7
8
9
10
11
12
想一想再填空
8 7. □ 4 . 3 -□ 3. 5 8 6.□ 6 .5 +□ 13.3
想一想:用5、0、7和6这几个数字写出下面
各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写出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756 0.765 0.576 0.567 0.657 0.675
课下作业 (1)量一量:你的身高是多少?
(2)你的同桌同学身高是多少? (3)你们的身高相差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