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县改革意义 背景

合集下载

_省直管县_背景下四川省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_省直管县_背景下四川省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14“省直管县”背景下四川省地方财政体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付志宇顾云菲潘利军一、“省直管县”改革的目的和内容“省直管县”改革是指将地方财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体制,对县的财政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

实行省直管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财政层级,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统一。

政府层级越多,政府间财政关系越复杂,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就越困难。

“省直管县”本质上是一个地方政府辖区的最优规模确定问题,也是一个地方财政体制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

毫无疑问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制度创新与保障;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重大创新举措;更将为行政上的“省直管县”改革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从长远看来,将对推进我国行政运行成本的降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正面影响。

二、四川省财政“省直管县”的试点情况(一)四川省财政“扩权强县”改革进展。

随着“省直管县”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四川省也于2007年7月启动了首批27个县(市)进行“扩权强县”试点,2009年又新增32个县(见表1),并赋予了扩权试点县(市)与地级市相同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包括计划直接上报、财政审计直接管理、税收管理权部分调整、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报批、资质直接认证、部分价格管理权限下放、统计直接监测等8个领域的56项经济管理权限。

其中,自贡、泸州、德阳、遂宁、内江、南充、广安、资阳、巴中9个地级市所辖县已全部纳入了试点范围。

表1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的范围所辖县(市)(不含市辖区)已纳入扩权试点的县(市)未纳入扩权试点的县(市)绵阳752(北川、平武)德阳55广元431(青川)广安44遂宁33乐山743(沐川、峨边、马边)眉山523(洪雅、丹棱、青神)南充66自贡22攀枝花211(米易)泸州44内江33*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四川省软科学课题“‘省直管县’背景下四川省地方财政体制研究”的中期成果。

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作者:张海星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现行“市管县”制度弊端日渐突出,对于“市管县”制度,质疑日渐声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些省份首先开展财政省的直管及“强县扩权”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我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意义。

本文依据专业理论,从行政管理学科的角度出发,总结“市管县”制度的弊端,阐述推行省直管县的必要性。

关键词:省直管县市管县行政体制权责一致一、我国市管县和省直管县相关概念界定1.市管县体制。

市管县体制就是“市直接领导管理县的行政管理制度”。

1959年12月,二届人大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直辖市、较大的市能够领导县的决议》,此决议首次对“市管县”制度进行了法律上的规定。

1999年1月,《国务院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决议》提出进一步实施地市合并;撤地区转而设市,运行市管县体制。

“随着该决议的贯彻落实,市管县制度基本确立。

”2.省直管县体制。

省直管县体制,就是省、市及县的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乡(镇)”的四级管理体制变为“省——县——乡(镇)”三级,从原来的省管市、然后市再管县改为省直接管理县。

“主要包含省对县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两方面的直接管理。

该体制涉及人事、财政、文化、社会事务等多项权力的下放。

”二、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弊端1.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增加。

行政成本与效率二者关系可以用图一表示。

从M至E,行政效率依行政成本的增多而提升;当到达点E时,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对等,行政上的效率达到最高,资源配置最优;点E至点N时,行政效率随着行政成本的增多反而降低。

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层级是省——县——乡三级”,市管县体制运行后,,我国政府层级由3级变成省——市——县——乡4级。

市一级政府运行,要有与省、县相对应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排,要增加相应的权力组织,扩充相应部门与之相配套,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行政成本。

浅析“省直管县”的体制改革

浅析“省直管县”的体制改革

“ ” 动 词还 是 形 容 词 ?如 果 领 导层 理 解 为 形 容 词 , 这 样 的 政 策 强 是 那
结果 将 会 是 强 县越 来 越 强 , 弱县 越 来 越 弱 , 革 结 果 有 失公 平 , 时 改 同 也 加 剧 了 日益 凸显 的 贫 富差 距 问题 。 同时 “ 直 管 县 ” , 级政 府 省 后 县
在 国 际金 融 危 机 的 冲击 下 , 政府 将 眼 光 由 国外 市 场 投 向 了 国 内
拥 有 更 多 的 自主权 , 后 的 管理 监 督 机制 给 腐 败提 供 了契 机 。 滞 2 有 可 能 对 已经 形 成 的 市 域 经 济 造 成 冲 击 。“ 直 管 县 ” 革 、 省 改 给 省辖 市 所 带 来 的 收 益 可 能 会 远 远 小 于 其 所 承 担 的 成 本 , 仅 降 不 低 了市 级 财 政 帮 带 县 级 发 展 的 热 情 , 导 致 市 和 省 以及 县 政 府 之 还 间 的博 弈 , 必 然 加 大 改 革 的 成 本 和 阻 碍 政 策 的 实 施 。现 在 许 多 这 市 把 经 济 发 展 好 的 县 划 为 区 的 “ 地 划 区 ” 象 , 是 市 级 政 府 为 圈 现 就
浅 析 “ 直 县 "的 制 改 革 省 管 体
魏 金 燕
( 南 财 经 大 学 6 1 3 ) 西 1 1 o
【 摘 要】 文结 合“ 直管县 ” 制 改革 的背景 和 中国 实际情 况分析 了 本 省 体
套 措施 的滞 后 , 理 监 督 机 制 不 完 善 , 易 刺 激 “ 步 ( ) ( ) 管 容 跑 部 前 钱
进 ” “ 权 放 乱 ” 象 。 国 家 政 策 中 一 直 倡 导 的 “ 权 强 县 ” 的 、扩 现 扩 里

“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体系与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其中,省管县体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中。

在省管县体制下,县级行政区划由省级直接管辖,省级政府承担着县级政府的职责,县级政府改为“派出机构”,主要承担地方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职责。

然而,在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的职能转变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如政府调整后职权的界定不明确、职能转移不顺畅、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本研究拟通过对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市辖区政府职能从“管辖管理”到“服务管理”的转变,为城市管理和政府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实践经验。

三、研究内容1. 省管县体制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现状;2. 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和历史进程;3. 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4. 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5. 案例分析。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

五、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得出以下结论:1. 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职权重叠、业务重心转移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等;2. 改革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应对策略主要有: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减少重复劳动等;3. 通过借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省管县体制下市辖区政府顺利实现职能转变的案例,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和建议。

全面了解中国行政区划变革及其背景教案

全面了解中国行政区划变革及其背景教案

全面了解中国行政区划变革及其背景教案。

一、中国行政区划变革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地方政府在管理和开发各种资源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大。

同时,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中国的行政区划结构显得臃肿繁琐,这种结构在行政管理和服方面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行政决策不协调、资分配不均等。

此外,中国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崛起也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变得更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更加合理和高效的行政区划结构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方案,大力推进行政区划变革,以期通过行政划分调整,优化地域资源,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能,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二、中国行政区划变革的政策和方案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推动行政区划变革。

这些政策和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1、缩小行政区划规模,合并县市。

近年来,中国提倡“大县”、“强县”,鼓励县级行政区域在内部行政划分上逐步进行整合,不断扩大行政辖区规模和经济规模,以增强区域集聚效应和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行市县合并等政策,通过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经济调控权力,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2、推行区域协调发展计划。

为了保障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如实施“一带一路”计划、加强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旨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

3、推进城市群建设。

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出了“三大城市群、七大城市群、城市群带”等概念,鼓励通过城市群建设来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城市群建设可以为区域内的城市之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合作空间,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共同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优化行政服务。

中国政府通过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启动政府产业化、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举措,不断优化行政服务,提高政务工作效率。

同时,中国政府还强调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政务”和“互联网+社区”等新型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解决行政服务中的瓶颈和问题。

“省直管县”:改革缘起与制度设计

“省直管县”:改革缘起与制度设计

“省直管县”:改革缘起与制度设计作者:伍嘉冀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6期摘要:“省直管县”改革,是围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等方面,将“市管县”所形成的“省-市-县-乡(镇)”的管理结构,简化为“省-县-乡(镇)”的重大行政体制改革。

当前,相关研究多从制度学派的视角审视“省直管县”的起源,即在“分税制”“市管县”或城乡二元不平衡等制度缺陷的基础上,解读“省直管县”的改革缘起。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从来分合靡定,但皆在前代之制度沿革损益,不能因为现有制度的某一方面提出制度替代,而应从更全面的视角上进行理解。

对此,兼顾宏观和微观,力求全面分析“省直管县”的制度设计。

具体而言,从“稳定的地域性政区”到“流动的城市型社区”、从“社会转型”到“国家转型”、从“中央集权”到“地方自主”是“省直管县”产生的宏观背景。

扁平制的管理理论与制度沿革,是“省直管县”改革的理论基础。

以县为着力,重塑财政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制度设计的核心。

关键词:“省直管县”;改革缘起;制度设计中图分类号: D630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8.06.0009一、问题的提出“省直管县”作为一项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拟将“省-市-县”转变为“省-县”的行政结构,在制度设计上打破“市管县”的一般逻辑。

那么,很自然的问题是,为何要进行这一改革?应该如何理解它?……这些问题搭建了追溯历史的瞭望台,构成了洞察现实的窗口,引发了一些学理思考。

当前,学界针对“省直管县”的缘起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三个层面上。

第一,基于“省直管县”与基层财政的关系进行讨论。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形成财力层层集中、支出责任层层下放的分权格局,引发了基层政府的经济乏力[1]。

在制度设计上,“省直管县”旨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期扩大县域政策空间[2],有利于后分税制时代的基层财政解困[3]。

省直管县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图研究

省直管县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图研究
经 济 建设 为 中心 。显 而 易 见 . 大 力 发 展 现 代农 业 . 提 升 城镇 工 业 化水
平 .增 强 县 域 经 济 的 活 力 和 竞 争
村生 活 生 产环 境 的 最基 本 条件 : 二 是建 立 城 乡产 业 一体 化 联 系 . 这 是 发 展农 村 经 济 的最 重要 保 障 : 三是 建立 城 乡 经 济互 动 体制 . 认 真 贯 彻
新 的就业 平 台 . 也 可 以避 免 农村 人 口过 度 集 中到 大 中城 市 . 可 以在一 定 程 度 上 缓 解 大 中城 市 就 业 压 力
力. 全 面繁荣农村经济 . 是 建 设 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的 题 中应 有 之 义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要 实 行 城 乡 统 筹. 坚 持“ 多予 少 取 放 活 ” 的方针 . 建 立 以工促 农 、 以城 带 乡 的长 效机
省直管县改革 的时代背景和 战略意图研 究
龚 露
( 武汉科技 大学文 法与 经济 学院 湖北 武 汉 4 3 0 0 6 5 )
摘 要 : 在1 5 1 家经济社 会发展 方 式开 始新 的转 变 , 大 力发 展 县域 经济 、 加 快城 乡统 筹和地 方 政府 管理 体制创 新 等重要 思 想 已经 纳入 党和 国 家新 阶段 经济社 会发展 总体 战略 布局 。 认真 思 考
义新 农 村 主 要 任 务 是 发 展 农 村 生
2 强 县 扩 权 和 省 直 管 县 改 革 的 战 略意 图
2 . 1 改变 资源 配置 方式 。 提 升县 域 经济 在 国 民经济 中所 处重 要地位 县 域经 济 的发 展 程 度 如何 . 直 接 决 定 中 国 和 谐 社 会 和 全 面 建 设

浅析“省管县”改革的发展

浅析“省管县”改革的发展

浅析“省管县”改革的发展“省管县”改革是指将原本由地方级政府直接管理的县级行政区划改为由省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一种行政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县级政府的管理职责和层级关系,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省管县”改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中国正面临经济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压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原来的县级行政体制存在着权责不清、层级过多、资源浪费等问题,阻碍了地方政府有效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开始尝试“省管县”改革。

在一些试点地区,政府将一部分行政权限从县级政府转移到省级政府,提高了县级政府的管理效率。

这些试点地区的经验表明,“省管县”改革能够使县级政府更专注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减少了层级关系,提高了行政效能。

随着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中国政府逐步将“省管县”改革推广到全国范围。

在全国范围内,政府将一些行政权限从县级政府转移到省级政府,进一步简化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与此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地方政府的工作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改革的有效实施。

“省管县”改革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方面,改革提高了县级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改革缩减了政府层级和管理层次,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行政效率和透明度。

“省管县”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存在职责不清、权力滥用、执行不力等问题。

改革需要大量的财政和人力资源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可能面临困难。

改革还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省管县”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行政体制改革。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全国各地的积极参与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省直管县改革

省直管县改革

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第一,由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阶段,国家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过渡,统筹城乡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与市管县体制相比,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省直管县体制总体上更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更利于县域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适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制度安排。

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更有利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有利于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更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使发展成果让人民特别是农民共享。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力量逐渐增大,县这一层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权力来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需要政府与市场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第三,可能大家关注不够,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其实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镇化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约束,各地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资源禀赋分布差异很大,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强弱不均。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发达;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

中国城镇化不能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在城镇规模结构上单一发展大城市或小城镇,在城镇空间布局上片面集中某些地区或发展某种模式,中国只能坚持多元形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和多样化发展城镇化的道路。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这一结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在城镇化政策上有一种倾向,认为大城市带动力大,发展大城市是城镇化的方向。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需要考虑实际路径是怎样的。

我国是地域广阔的人口大国,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在发展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问题上,也要实事求是,要充分考虑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

因此,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就是对这一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修正,在发展布局上兼顾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域的发展。

这对于扩大中国的内需市场,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一种战略选择。

省直管县改革探讨

省直管县改革探讨

省直管县改革探讨作者:胡新建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5年第6期文/ 胡新建省直管县对于提高县级政府财政的充裕度有积极影响,但在经济发展协作日益密切的今天,更要注重区域间融合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1+1>2 的效果。

而且一定范围内的省辖市及周边县是一个整体,省辖市和县是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他们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

在发展县域经济上,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区域融合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使省辖市的优势资源往县级政府延伸,形成以省辖市为中心、县级相关产业链围绕的共同发展的局面,使省辖市真正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从2004 年河南省在财政上试点省直管县以来,省直管县的探索已经走过了10 个年头,10 年来,省直管县来自省里的支持更多了,财政更充裕了。

但笔者认为省直管县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省直管在充裕县级财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在经济发展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区域间融合协作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1+1>2 的效果,省直管县改革有必要考虑到被直管县与省辖市的区位和文化因素,即如何通过区域融合协作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的背景目前我国实际上施行的是省、市、县、乡的4 级管理体制,这样的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了由于行政层级的增多而产生的提高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的现象,以及一些弱地(市)强行从县里抽血的“市刮县”等现象,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省直管县的模式,一些省份也据此进行了试点。

其中河南省在2004 年开始试点4 个县市经济单列,2014 年全面对10 个县市(固始县、新蔡县、鹿邑县、永城市、兰考县、长垣县、滑县、巩义市、邓州市、汝州市)施行了省直管。

二、省直管县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财力,提高了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缓解了县级资金调度压力,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等。

我国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五大社会背景

我国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五大社会背景

28党政干部文摘2009.3市管县(市)体制的弊端1983年,我国开始试行市管县体制和撤县改市。

这样做的初衷是以中心工业城市带动周边农业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展,这种体制表现出一些局限性和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违背城乡分治的发展规律;行政层次多增加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市县矛盾突出。

省直管县体制的优点省直管县体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清晰。

县(市)由省直管,中央和省可以根据县和市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政策支持。

有利于通过减少行政层次的“扁平化”革命精简机构和编制。

省直接管理县就是以撤销地级管理层为前提的,随着行政层次的减少,机构和编制会得到精简。

有利于扩大县级政府的权限。

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后,省级政府的管理幅度势必增大,这就使得省级政府必须适当向县级政府放权,让县级政府自主管理与本县情况相适应的省级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具体事务,以减轻自身的负担。

有利于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后,省财政按财政体制直接结算到县,既避免了原来“市刮县”问题,又可使撤市后省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部分用于加强县级政府能力,还可使省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便于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

省直管县体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省直管县体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省级政府的管辖问题。

省直管县体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是,对于一些人口众多的大省和自治区而言,会出现省级政府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

地级建制的裁撤问题。

在省直管县体制完全确立后,将来地级建制要裁撤,但如何裁撤却亟待解决。

县级财政的风险问题。

省直管县后可能产生县级财政风险。

因为省级政府由于管辖范围过大,在强化对县级财政的直管上很可能会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其对县(市)的监督和约束力度被削弱。

●热 点 聚 焦 ●基于以往行政体制改革“放”与“收”循环的“怪圈”,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省直管县”的改革,是一时冲动,还是权宜之计呢?综合考察其社会背景,笔者认为它是中国政府经过不断探索、长期思考与认真调研后作出的明智决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县域机构改革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域机构改革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作为我国政府机构中的基层单位,县域机构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县域机构改革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县域机构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必须对县域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求。

县域机构改革也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对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县域机构需要不断优化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县域机构改革背景复杂多样,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需求、政府管理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在坚定改革决心、科学谋划改革路径的基础上,才能顺利推进县域机构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字数:312】1.2 县域机构改革的意义县域机构改革的意义在于推动地方政府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责,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改革,可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县域机构改革还可以加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提升县域的发展潜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县域机构改革意义重大,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县域机构改革还可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政府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通过县域机构改革,可以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政府效能的最大化,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1. 机构重叠和职能冲突:县域内部存在多个机构之间职责不清、重叠冲突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 管理体制僵化和效率低下:传统的县域机构管理体制存在着官僚主义、行政繁琐等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省管县改革的若干思考

省管县改革的若干思考
在 全 国推 开 。一 些 县 改成 了地 级 市 , 些 城 市撤 销 了地 委 , 一 地
接管理县 ( ) 市 财政体制改革 , 将粮食 、 油料 、 棉花和生猪生产 大县 全部纳入改革范 同 , 稳步 推进扩权强县 改革试点 , 励 鼓 有 条件的省份率先减 少行 政层次 ,依法探索 省直接管理 县 ( 的体制。中央近年来在不 同文件 中对省直管县改革问题 市)
市一县 ” 三级体制转变 为“ 省一市 、 ” 县 二级体制 , 对县 的管理
由现 在 的 “ 管 市 一 市 管 县 ” 式 变 为 由省 替 代 市 , 行 “ 省 模 实 省
架构的规定相违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条规定 , 第 0 中 国的地方行政 区域划分为省 ( 自治 区 、 直辖 市 )县 ( 、 自治县 、
已数 度 涉及 , “ 号 文 件 ” 的这 段 话 无 疑 是 最 新 的表 述 , 但 1 中 再
市进行 了合并 。地 级市具备 了管辖县 的职能 , 了一级政府 。 成 2 世纪 9 O 0年代 , 市管县体制伴随着工业化 、 城市化进程成为 我 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对于增强 大 中城 市实 力 、 挥其辐射带动 作用 、 发 推动城 乡一体化进程 起 到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 。然而 , 到今天它 的弊病越来越暴露
2 0 中央 1 09年 号文件 《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 2 0 0 9年促
进农业稳定发展农 民持续增收若干 意见》 中指 出 : 进 省 直 推

农村的拉动作用 。 9 2年 , 18 中共中央第 5 号文件作 出了改革 1 地 区体 制 、 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决定 , 首先在 江苏试点 , 随后
2 1 年第 3期 00 总第7 7期

省直管县的利弊分析

省直管县的利弊分析

1、利 大于弊
2、根据 县的规模、 经济合理, 最终要求 促进县域 经济发展, 达到协调 城乡发展
省直管县的利弊分析
廖亮 2015、12、17
含义
背景 利益分析 弊端分析 总结



"省直管县"体制是指: 省、市、县行政管理 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 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 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 "省直管县"。



优化组织结构、减少 要改革县乡财政的 理顺省级以下财政 推进省直接管理 行政层级,条件成熟 管理方式,具备条 县(市)财政体制 管理体制,有条件 的地区可以实行省直 件的地方,可以推 的地方可实行省级 改革,将粮食、 管县的财政体制。 进'省管县 '的改革试 直接对县的管理体 油料、棉花和生 "有条件的地方 点。 制。 猪生产大县全部 可加快推进'省 纳入改革范围。 直管县 '财政管 理体制改革
1、节约行政资源和成本 2、减少贪腐 3、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4、缓解市县争利不良局面,减轻部分市对 县的掠夺,增强了县级财力 5、改善县级责权不对等的情况 6、调动了县级政府的积极性
7、加强区域竞争的多样性和区域竞争的激 烈程度
1、削减了市级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 2、短期内增加了县级行政运行成本 3、难以理清省、市、县的管理体制 4、不利于小县获取资源
1节约行政资源和成本2减少贪腐3提高行政运行效率4缓解市县争利不良局面减轻部分市对县的掠夺增强了县级财力5改善县级责权不对等的情况6调动了县级政府的积极性7加强区域竞争的多样性和区域竞争的激烈程度1削减了市级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2短期内增加了县级行政运行成本3难以理清省市县的管理体制4不利于小县获取资源大于弊2根据模经济合理选择有序开展省直3省改县市行政改革趋势最终要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达到协调城乡发展

省直管县的利弊分析

省直管县的利弊分析

1、节约行政资源和成本 2、减少贪腐 3、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4、缓解市县争利不良局面,减轻部分市对 县的掠夺,增强了县级财力 5、改善县级责权不对等的情况 6、调动了县级政府的积极性
7、加强区域竞争的多样性和区域竞争的激 烈程度
1、削减了市级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 2、短期内增加了县级行政运行成本 3、难以理清省、市、县的管理体制 4、不利于小县获取资源
省直管县的利弊分析
廖亮 2015、12、17
含义
背景 利益分析 弊端分析 总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省


"省直管县"体制是指: 省、市、县行政管理 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 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 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 "省直管县"。



优化组织结构、减少 要改革县乡财政的 理顺省级以下财政 推进省直接管理 行政层级,条件成熟 管理方式,具备条 县(市)财政体制 管理体制,有条件 的地区可以实行省直 件的地方,可以推 的地方可实行省级 改革,将粮食、 管县的财政体制。 进'省管县 '的改革试 直接对县的管理体 油料、棉花和生 "有条件的地方 点。 制。 猪生产大县全部 可加快推进'省 纳入改革范围。 直管县 '财政管 理体制改革
1、利 大于弊
2、根据 县的规模、 经济合理 选择、有 序开展省 直管县
3、省改 县市行政 改革趋势, 最终要求 促进县域 经济发展, 达到协调 城乡发展

“省直管县”背景下四川省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省直管县”背景下四川省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所辖县 ( ( 市) 不含市辖区 ) 绵

已纳入扩权 试点的县 ( ) 市 5

未纳入扩权试点的县 ( 市) 2 北川 、 ( 平武 )




J 广 遂 乐 眉 南

兀 安 宁 山 山 充

4 4 3 7 . 5 6
全省平均水平 9 1个百分点 ; . 民营企 业增 加值 2 8 . 54 5亿
财政体制不健全使得这 种管理面 临着规模和质量 的双重
考验 。省级很 有 可能 犯 监控 的疏 漏 和预 决算 的大意 之
过, 而县级也会 由于 自身 经验 不足面 临着 不小 的财政 风 险。同时 , 由于四川省各 县域 经济社 会发 展水平 存在 巨 大差异 , 增大 了省级 财政 的调 控 、 管理难 度 。因 此 , 时 及 准确 、 因地 制宜的监督管 理是 全面 推行省 管县 必须考 虑
替代市。实行 省直管 县改 革的主要 目的就 是减少财政 层 级, 使地方政府 的财权与事权统一 。政府层级 越多 , 府 政 间财政 关系越复杂 , 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就越困难 。
四川省也于 2 0 07年 7月启动 了 首批 2 7个县 ( ) 市 进行
“ 扩权强县” 试点 ,0 9年 又新 增 3 20 2个 县 ( 见表 1 , ) 并赋
经济要 求 、 立统一规 范 的分税分 级财政体 制的重要 制 建 度创新与保障 ; 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缓解县级财 政困 难 的重大创新举措 ; 更将 为行政 上的 “ 省直管 县” 改革创 造条件 、 铺平道路 。从长远看来 , 对推进我 国行政 运行 将 表1
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 的范围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发展——以浙江为中心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发展——以浙江为中心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发展——以浙江为中心俞红霞 余 昕【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之初居全国中下游水平的省份,迅速成长为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浙江模式”。

这其中,省管县的体制成为阐释浙江经验的关键变量。

这一体制创新适应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成为浙江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地方治理创新成果之一。

虽然浙江并非是省管县体制的创造者,但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并不断优化省管县体制的成功实践者。

【关键词】省管县;县域经济;强县扩权;扩权强县【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19)06-0033-09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一个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之初居全国中下游水平的省份,迅速成长为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浙江模式”。

在“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模式”引起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大批学者致力于探索、总结支撑浙江快速发展的关键动力,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通常在区域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变量,如资源禀赋、外部投资、工业基础条件等,浙江几乎都没有任何优势。

当将目光转向制度层面时,浙江独特的省管县体制很自然地成为阐释浙江经验时剩余的关键变量。

①本文从地方治理创新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浙江坚持省管县体制的时代背景以及探索历程,系统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发展全景。

一、浙江坚持省管县体制的背景同全国各地一样,浙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了多次调整。

1983年,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市管县体制。

到了2000年,浙江虽然也按照国家要求完成了市管县的行政建制,却依然在财政体制和人事上坚持了省管县体制。

浙江之所以能这样做,固然同地方领导开明务实、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浙江特殊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一)特殊的初始发展条件工业基础薄弱。

作为计划体制的边陲省区,浙江一度是国家海防前哨、对台前线,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点投资有意规避的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一个必然的趋势

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一个必然的趋势

经济论坛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一个必然的趋势谭星怡郭亚男(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1983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市管县体制。

市管县体制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市管县体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因此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市管县;省直管县;改革1市管县体制与省直管县体制的基本概念市管县体制,是以一些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且较大的直辖市作为中心城市,发挥其辐射作用,管辖周边的一部分县和县级市,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后,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指在财政收支上由省级直接对县级进行管理的体制,将原本由地级行政区管理的大部分事务改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理,但行政区划一般依然隶属于地级行政区管辖,即“县财省管”。

1983年,市管县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市管县体制实施后的20多年里,它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

因此,通过改革将市管县体制转变为省直管县体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市管县体制的优势与弊端2.1市管县体制的优势市管县体制的政治作用在于加强了对县级的行政管理。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由于行政体制还没有完善,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而且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存在交通不便利、信息传递不便捷等因素,如果此时由省直管县,会出现省级管理幅度过宽、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级市的出现就可以加强对县级的管理,有效解决了省级对县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市管县体制的经济作用在于发挥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其管辖范围内的县和县级市的经济发展。

市领导县的政策打破了城乡分割的格局,促进了城乡融合,城乡之间可以优势互补,生产要素配置得到优化,使得区域内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分析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分析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分析【摘要】“省直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

本文分析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省、县协调性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提高行政效率方面的作用,并针对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省直管县,作用,建议一、“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作用(一)“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能够更加有效地统筹地区之间的发展。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后,由于我国现行分税制没有规定地方税如何在省以下四级地方政府间划分。

地方四级间,这些年实际上已落入了讨价还价的“分成制”与“包干制”状态,并形成“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的演变,使分税制在省以下难以落实,并引发县乡基层财政困难。

因此,政府财政层级改革显得越来越迫切,其核心措施之一便是推行“省直管县”体制,省和县两级政府之间直接搭建财力分配框架,逐步将政府财政层级从五级简化为三级。

这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制度创新和必然选择,也是下一阶段力求建立统一规范、上下贯通的分税分级体制之关键所在。

(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能够增加财政管理透明度,调动县级的积极性。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人口的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

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县域经济吸纳了近70%。

近年来部分地区进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一方面增强了县域经济的财力。

县级财政由省级统筹,加大了省对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了一些经济基础较弱的农业大县的财政实力,提高了县级财政对资金的分配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强化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管理权力下放到县,提升了县政府发展县域经济,提升业绩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调控能力,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和财政管理工作效率。

省直管县体制分析

省直管县体制分析

省直管县体制“省直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直管县”。

实行省直管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省直管县改革的基本情况目前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强县扩权”改革;二是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

关于“强县扩权”改革。

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海南省出于土地面积和人口较少的因素,已经实行了“县市分治”,市只管理城市本身,县则由省直接管理。

关于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

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管县’的改革试点。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二、对目前省直管县体制的几点思考(一)要客观评价市管县体制。

目前,各种媒体对市管县体制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指责之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管县”体制缺少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层次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在省与县之间没有“中间层次”。

二是“市管县”体制增加了层次,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

三是市管县体制下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市管县的主要目的是以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拉动所辖县的经济发展,但是,并非所有的市都能起到这一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直管县”扩权强县乃是大势所趋。扩权意味着在财政审批、用地报批等这些经济管理权限上有更多权限,县里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会更强,同时,有了更多经济管理权限的县在招商引资、产业布局上也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性。要注意的是,扩权虽然意味着县级政府权力和自由度增加,但并不意味着县级政府的机构膨胀,相反,类似于大部制改革之类的行政体制改革仍会推进,这一点其实不必担心没有激励,在“省——县”的行政差序下,省级政府考核县级政府的政绩更容易也更清晰,只要县级政府之间存在竞争,就一定会让县级政府有改革的动力,因为只有改革,政府效率更高、服务更好,政府更廉洁,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化才会发展更快。
因此,广东亟须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支持、放手县域经济体的政治经济改革,为他们搬走改革路上的拦路石。这其中,“省直管县”将是重要环节,原因在于政府层级过多一定会降低行政工作效率,在县上面多一级政府就会多一层束缚和掣肘,无论是行政权还是财政权。仍
全国人大代表、省长黄华华7日在广东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东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今年将推至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每个市设立一个省直管试点县。
“省直管县”有两层含义:一是财政意义上的。在财政预算编制上,由省直接对县编制预算,在收入划分上,也由省对县直接划分;二是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市县平级,不仅是财政体制,在人事权、审批权等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管理权,都由省直接跟县打交道。因此,省直管县改革包括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我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已于2009年8月在佛山市顺德区启动,而自去年10月1日起,南雄、紫金、兴宁、封开四县(市)成为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管理改革的试点。根据黄华华省长的说法,广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刚开始不久,今年主要是要把行政体制综合改革推广到全省21个地级市。
以顺德为例,自从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一度高歌猛进的顺德似乎进入彷徨期,这既有权力上收后对顺德发展形成的掣肘,也有行政资源、财政承受能力削弱的无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受惠于县域经济的推动,这已经是经济学界的共识,这里的县域经济是指利用外资、激发民间创富活力的民营经济和外贸经济而非巨无霸国企,只有县域经济才是中国经济的真正源泉,而县域经济的作为很大部分取决于县级政府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要持续不断地增长就要激发县域经济持续不断的活力。
提到行政体制改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顺德的大部制改革,实际上,就在今年2月份,作为我省第一个行政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顺德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财政体制管理改革的试点。也就是说,顺德真正成为广东省第一个省直管县试点——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双重“直管”。广东在改革上一直走在中国前沿,但事实上,直管县的改革要落后于内地,浙江、江苏的县市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实现了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双重“直管”,并且由此带来了江浙县市强盛的景象。全国百强县中,江浙占据半壁以上江山,而广东仅有一个两个,这固然是因为顺德、番禺等并入佛山、广州不再参与百强县评比的原因,但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广东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粤西北大量县(市)经济不强,珠三角之外的县域经济只能在全国排二三流,而一些原本珠三角的著名县市比如顺德,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远不如从前,这就是广东的现状。
以“省直管县”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2011-03-09 09:52:07 南方日报网络版
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受惠于县域经济的推动,这已经是经济学界的共识,只有县域经济才是中国经济的真正源泉,而县域经济的作为很大部分取决于县级政府的作为。中国经济要持续不断地增长就要激发县域经济持续不断的活力,这其中通过“省直管县”扩权强县乃是关键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