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酯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9例

合集下载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机制研究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机制研究

tme, o v lin ,mu cetn inrc v r me i c n uso s s l so e o eyt ,NBNA r t h n e t i ee t i s Re u t o pA a infc nl ih rta e i aec a g sa f rn me . s l sGru w ssg i a t hg e h n df t i y
211 第9第1 0年1 4 3 1 月 卷 期
・ 临床研究 ・
神 节 脂 治 新生 缺 缺 性 病的 制 究 经 苷 钠 疗 儿 氧 血 脑 机 研
徐小龙
( 江省慈溪市人 民医院儿科 , 浙 浙江慈溪 350 ) 130 [ 摘要 】 目的 观察神 经节苷脂 钠治疗新 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 病对患儿 的疗效及 作用机 制。方法 将入选确诊 的 6 例 新生 4 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患儿根据用药不 同随机分为常规 治疗组( A组 , =4 和联合应用神经 节苷脂钠治疗组 ( n3 ) B组 , =0 , n3) 对 比分析治疗 后两组 的总有效 率、 苏醒时间 、 惊厥消失 时间、 肌张 力恢 复时间 、 B A评分治疗 不同时间变化情况 。结果 NN A组 的总有效 率明显高 于 B ( 组 P< 0 5。与 B组 比较 , . ) 0 A组患儿苏醒快 , 消失 时间快 , 惊厥 肌张力恢复快 ( P< 0 5 o . 0 治疗后 1d 5 两组 患儿 的 N N B A评 分均较治疗后 3 d明显提 高( P< O 5 。治疗后 2d , 患儿的 N N . ) 0 8 后 两组 B A评分均较 治
te oa go pB( h tl ru P< 00 ) Wi eB go p gopA o c i rnw k pfs, i s dsp ern e f ezrs m sl tn i t .5 . t t ru , ru f hl e a eu t t f t iap aa c i e , u ce e s n hh d a me a os u o a drpdrcv r P< O0 . d y f rt am n , w ru so hlrnN N cr a a s f r rame t inf a t n a i eoey( .5) 1 asat et e t togo p f i e B A soet n3d y t e t n g icnl 5 e r c d h aet s i y icesd ( n rae P< 00 . 8d y f rram n ,o p rdwt o ru s f hlrnN N C rs m rv ds nf a t 5d y f r .5) 2 as t e t e tcm ae i t op i e B A Soe po e i ic nl 1 as t a et hw g oc d i g i y ae t ame t a dteN B cr ru a inf at ih rh ngo pB ( < 00 .Co cu in B sdO ea piain r t n , n A A soei go pA w s g ic nl hg e a ru P e h n s i y t .5) n l so ae Ut p l t h c o

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近期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近期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近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

方法:将57例hie患儿依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4例使用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3例仅使用神经节苷酯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anb)情况。

结果:治疗组生后7天nbna评分为35.50±2.57,有效率为82.35%(28例);第14天nbab评分为37.59±2.05,有效率为91.18%(31例);第28天nbna评分为38.97±1.75,有效率为97.06%(33例)。

对照组第7天nbna评分33.87±2.69,有效率为56.52%(13例);第14天nbna评分为35.26±3.43,有效率为69.57%(16例);第28天nbna评分为37.13±3.17,有效率为78.26%(18例)。

治疗组nbna评分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使用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hie的疗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节苷酯高压氧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1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之一,多是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损伤,患儿常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该病在临床上是围生期足月儿伤残和脑损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1],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

对于该病,早期进行合理治疗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报道[2]高压氧能改善缺氧缺血脑细胞的正常能量代谢,而可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辅助治疗。

为提高临床治疗hie的疗效,2009年3月~2010年11月应用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疗效显著。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研究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研究

种类型 的炎性细胞 表达 MH C—I类抗 原 ,放大 了免 疫应答 的 I
识别 阶段 ,IN 一y 是 一 种 强 有 力 的 单 核 一巨 噬 细 胞 激 活 剂 。 F ^还
注 : 与 B组 比较 ,P<0 0 ; 与 A组 2 h组 、3 ‘ . 5 4 d组 比较 ,P<
OO .5
例 ,疗 效 满 意 ,现报 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系统功能障碍等 后遗症 ,因而对 HE患儿进行 早期诊 治非 常 I
重要 ,纳洛酮可减轻脑水肿 ,减轻神经系统损 害,减少后遗症
作者单位 :2 3 0 5 40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人民医院d J科 ,D
1 1 一般 资料 .
病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选择 新 生 儿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患 儿 5 6例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2 8例 , 两 组 均 给 予 常 规 治
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给 予纳洛酮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 治疗的基础上给 予神 经节苷脂联 合纳洛 酮治疗 ,观察 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 显效 l ,有效 l 例 ,无效 2例,总有 效率 9 .6 ;对照组 显效 9例 ,有 效 l 5例 1 28% 4例 ,
激 活 的 炎 性 细胞 可 直 接 损 伤 肺 组 织 ,还 可 释 放炎 性 递 质 如 过 氧
化物 ,蛋 白酶 破坏 肺部 细胞和 组织 ,导 致肺 脏结构 和功 能受 损。
参考 文献
1 龚非力 .医学免 疫学 ( 北京 :中国 医药科技 出版社 ,20 M] 0 0:
l 5 一l 9. 2 2
选择本 院收治的 H E患 儿 5 I 6例 ,均 符合 中

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论文

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论文

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在药物神经节甘脂钠和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新生儿期抚触、婴儿期视听及运动训练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对照组用高压氧+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共40例,高压氧+神经节苷脂钠+新生儿期抚触、婴儿期视听及运动训练共45例。

结果早期干预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6.67%,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1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

结论新生儿期抚触、婴儿期视听及运动疗法辅助神经节甘脂钠与高压氧联合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是hie较理想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早期干预;神经节甘脂钠和高压氧;运动疗法;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3-011.前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ehmie encepha i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1]。

临床上一系列脑病的表现,在围生期足月儿脑损伤中比较常见,hie严重者大多死于病发早期,幸存者也多有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及癫痫等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

因此,如何在新生儿早期正确处理hie是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界对hie的治疗方法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

现在治疗方面都把神经节苷脂当作首选用药,因为它对脑部发育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分压,改善脑组织的供氧,近年来也被广泛用于治疗hie。

神经节甘脂和高压氧被联合应用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频频被报道,如马晓欣[2]等在探索hie最佳疗法时,施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的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疗效观察,其效果明显高于单用任何一种治疗方法。

郭翠平[3]等的研究也证实了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效果和后遗症方面都显著高于常规治疗。

但治疗后后遗症隐患仍是一个瓶颈。

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上 出现一 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也是 导致儿 童智 能滞后和
射液在 临床上被广泛应 用于各种病毒 感染性疾 病 , 现在被卫 生部列 为防治 甲型 H N1流感 的重 要 药物 。急性 上 呼吸道 l 感染 9 %左 右 由病毒引起 , 0 清开灵 注射 液对于急性上呼吸道
传播 , 多为散发 , 但可在气 候突变时流行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约有 7 % ~8 % 由病 毒 引起 。主要 0 0
参 考 文 献
[ ] 李 春生 , 1 李洁 , 王秀珍 . 清开 灵软胶 囊治 疗急性 上 呼吸道感 染 的临床研究. 国中药杂志 ,0 5,0 2 ) 19 —6 5 中 20 3 ( 1 :62 19 . [ ] 李 春生 , 2 王小沙 , 陈淑敏 , 清开灵 注射 液治疗 急性上 呼吸道 等. 感 染的证效、 量效关系及 不 良反应 观察. 中国 中药 杂志 ,00, 20
确切 , 能有效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 的脑水肿 , 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值
【 关键 词 】 神经节苷脂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临床分析
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 y oi i h mc ecplp・ H p  ̄ — c e i neaoa es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应用 2 1 5 00年 月第 4 第— 期 卷 —
i』 旦 垒 n 丛 g




1 31 ・
可产生严重并 发症 , 积极 防治 。本病全 年 皆可 发病 , 以 应 但
冬 春 季 节 高 发 , 通 过 含 有 病 毒 的 飞 沫 或 被 污 染 的 手 和 用 具 可
营养 脑细胞药物胞二磷 胆碱等对症 支持治疗 , 治疗 组患儿在 对照组治疗基础 上加用 单 唾液酸 四己糖神 经节 苷脂 钠注射 液( 品名翔通 , 商 长春翔通 药业 有限公 司生产 ) 0m / , 脉 2 g d 静 滴注 , 两组 疗程均为 1 。于治 疗 2 7 1 0d 、 、0 d采 用新 生儿 2 0 项神经行为评分办法 ( B A) N N 评价 患儿对 治疗 的反应 , 随访

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中 国 初 级 卫 生保 健 2 0 1 3年 I 1月第 2 7卷 第 1 1期 ( 总第 3 3 5期 )
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钠 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脱 亚莉①
关键 词 新 生 儿缺 氧缺 血 性 脑 病 ;早 期 干 预 ;高 压氧 ;神 经 节 苷 脂 d o i : l O . 3 9 6 9 0 . i s s n . 1 O O 1 — 5 6 8 x. 2 0 1 3 . 1 1 . 0 0 1 9 【 中 图分 类 号]R 7 2 2 [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1 — 5 6 8 X ( 2 0 1 3 ) 1 1 - 0 0 5 0 — 0 2
更 为合 理 、有 效 的 治疗 方 案 。现 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促其 实 施 。 1 . 2 . 2 高 压 氧 治疗 :在 于 预组 患 儿 家 属 知 情 同 意 的 情 况 下 ,
采用 中 国船 舶 工 业 总公 司 7 0 1所研 究 的 婴 儿 高压 氧 舱 ,以 纯 氧加 压治 疗 ,先 用 微 闭 门缝 洗 舱 法 洗 舱 5 mi n ,加 压 开 始 以
疗 程 ,随访 有 异 常 者 可增 加 疗 程 。 l - 3 诊 断 标 准 参考 2 0 0 4长 沙会 议 修 订 的新 生 儿 H I E诊 断 标 准 和 临 床 分度。
1 . 4 观 察 指标
3 2例 ,重 度 1 5例 。 对 照 组 6 8例 ,男 4 0例 ,女 2 8例 ;体 重> 2 5 0 0 g者 6 3例 ,< 2 5 0 0 g者 5例 :HI E轻度 2 5例 , 中 度2 8例 。重 度 l 5例 。 两 组 患 儿 其 他 临 床 因 素 如 胎 次 、胎 龄 、体重 和 A p g a r 评 分 等经 统 计 学 处 理 差 异 无 显 著性 ;两组 患 儿 入 院 日龄 、性 别 和 HI E临床 分度 比较差 异无 显著性 ,

神经节苷脂钠对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脂钠对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脂钠对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收治的HIE患儿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临床症状(如昏迷、惊厥、颅内高压、肌张力、原始反射等)恢复平均时间为3.5 d,对照组临床症状恢复平均时间为8.2 d,两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2个疗程后复查头颅CT显示,32例患儿脑组织低密度影全部消失,5例患儿脑组织低密度影明显变淡,对照组15例患儿脑组织低密度影全部消失,8例患儿脑组织低密度影明显变淡,其余患儿改善不明显。

结论:神经节苷脂钠治疗HIE疗效满意,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脑缺氧;脑缺血;神经节苷脂钠新生儿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在围生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1]。

贵州省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应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HIE,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20 d,将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和意识障碍并出现异常神经症状者;有围生期窒息史者。

1.3 排除标准[3]:合并其他脑膜脑炎及恶病质患儿;对神经节苷脂钠过敏者;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者(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视网膜变性病)。

神经节苷脂钠与胞二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神经节苷脂钠与胞二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伤残 的主要原 因, 不 仅严重危害新生儿 的身心健康 , 也给家庭 和社 会带来较大 的精神 和经 济负 担。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特
效 治疗方法 。我科在多年 的临床 治疗 观察与探索 中采用高压
氧对 H I E患儿进行 治疗 , 并 与 对照 组 比较 , 以评 价 高压 氧治
疗 H I E的临床疗效 。
神 经 节 苷 脂 钠 与胞 二 磷 胆 碱 联 合 高压 氧 治疗 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的观 察 与 护 理
龙顺兰 龙 艳 丽 曾 菊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 注射用 单唾液酸四 己糖神经节甘酯 ( G M I ) 、 胞二磷胆 碱联合 高压氧治疗新 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 H I E) 的临床疗 效。方法 将2 0 0 7年 8月 至 2 0 0 9年 8月在我 院新生儿 科就 诊 的 8 0例
中、 重 度新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随机分 为高压 氧治 疗组 ( 4 0例 ) 和 对照组 ( 4 0例 ) , 高压 氧组在 生后 7 8 h一9 6 h内给予高压氧治疗 , 两组在 急性 期 和恢复期 其余 治疗措施 相 同。观 察和 比较两组 患儿 头颅 C T 检查 , 新生 儿行 为神经测定 ( N B N A) 及G e s e e l l 测定 等指标 。结果 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 。结论 治疗后 高压氧组 头颅 C T正常率 均高 于对照组 ( P<0 . 0 5 ) ; 治疗第 1疗程前后 , 2 8天行 N B N A评分 , 3个月及 6个 月行 G e s e l l 测定 , 高压 氧组均 G MI 、 胞二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 缺血性脑病 有明显的近期和
差 异 意义 ( P> 0 . 0 5 ) , 见表 1 。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 安徽 省芜湖市第二人民 医院儿科 , 安徽 芜湖 2 10 ) 40 0
摘要 :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 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 M ) G 治疗新 生儿缺 氧缺血性 脑病 ( I ) H E 的疗 效。方法 将 8 O例 H E患儿随 I 机分为两组 : 对照组 (0例) 4 在对症 、 支持治疗基础上使用胞 二磷 胆碱治疗 : 观察组 ( 0例 )对症 、 4 支持治疗基 础上应 用 G 治 M
安 徽 医 药 2 2 两 组 NB A 评 分 比较 . N
A h i dcl n h r aeta ora 2 1 y1 ( ) n u i dP am cu cl un l 02Ma ;6 5 Me a a i J
・7 6 5・
详 见 表 2 。
用 。脂质过氧化反应 可 以造成 神经细 胞变 性 , 死 , 坏 从而 引起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G 可 以明显 降低损伤脑 组织 的 而 M 酶 , 而降低 H E时产生的大量氧 自由基 , 从 I 减轻脑 损伤 , 提高 局部脑血流量 , 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 。
l ah . to s Egt csso I e no l d ie t2gop :ot l op( 4 ,ra dwt r t e hrp n i o ty Meh d i y ae f Ew r r dm y i ddi o ru scnr u n= 0 t t i ui eayadct p h H ea v n og r ee ho nt —
ai e efc fte t g HI t t f to ai E wi GMli o vo s w i h i o t y o l ia p l ain v e r n h s b iu , h c sw rh f i c a p i t . cn l c o Ke r s: n sao a g isd ; e n t h p x c i h mi n e h o ah y wo d mo o i g n l i e n o ae; y o i — c e c e c p a p t y l o s l

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所 有 病 例 均 符 合 中华 医 学 会 新 生 儿 组 19 96
13 治疗 方法 .
两组患儿均 给予保持 呼吸道畅通 、 保温 、 吸
年 杭 州 会 议 上 制 定 的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临 床 诊 断 和 分
氧、 抗惊厥 、 控制脑水肿 、 纠正 酸中毒 、 持电解质平 衡 、 维 维持 血糖正常范围等治疗 。在 此基础 上治疗 组应用 神经 节苷脂 2 0mdd加入 5 %或 1 %葡 萄糖 注射液 2 中静脉 滴注 , 0 0ml 1 为 1疗程 , 4d 根据病情应 用 1 疗程 。对照组应用胞 二磷 ~3 胆碱或脑活素静脉注射 ,4d为为 1 程 , 1 疗 根据病情应用 1—
综合征 5例 , 休克 6例 , 天性心 脏病 3例 , 先 频发 呼吸暂停 2
例。对照组 3 8例 , 2 男 0例 , 1 女 8例 ; 胎 3 单 6例 , 胎 2例 ; 双
14 疗效判 断 .
() 1 显效 : 药一个疗程 内临床症状体 征消 用
失 , 括 意 识 恢 复 , 搐 停 止 , 张 力 、 始 反 射 恢 复 ; 2 有 包 抽 肌 原 ()
例, 剖宫产 8例 ; 带绕颈 6例 , 脐 脐带扭 转 2例 ; 轻度 窒息 1 6 例, 中度 1 , 5例 重度 7例 ; 伴蛛 网膜下 隙 出血 6例 , 内出血 颅
作者单位 :30 1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16 0
通 讯作 者 : 淑 文 杨
2 1 疗 效 治 疗 组 显 效 2 例 ( 2 5 , 效 6 例 . 9 7 . %) 有 (50 , 1 . %) 无效 5例 ( 25 ) 其 中 1例 放弃 治 疗 , 1. % ( 1例 死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结炎 、 风湿。这些是应 加以注意和鉴别 的。如果儿童持续发热超过 5 天 以上 , 并有手脚红 肿、 出疹及双眼结膜充血等症 状 , 即应该 考虑是
1 . 诊 断方法 .2 2
观察皮肤 粘膜 的改变 情况 , 患儿 除发热 外 , 唇红 干
裂、 、 皮疹 眼结膜充血及肛 门周 围皮肤的改变 , 脱皮程 度较指 ( ) 趾 端 明显 , 较容易早期诊断 的价值 。1 岁以下男婴的 阴囊脱皮 较重 , 可成 为早期诊断的指征 。 做心脏彩超及血小板 、 C反应蛋 白、 血沉等检查。 不 明原 因发热 > d 经抗生素 治疗无效 , 5, 具有川崎病 2 3 ~ 项临床 主征 时, 即可考 虑川崎病 。若伴有 白细胞、 血小板升高或逐 渐升高 、 沉 血 加快 、 白蛋 白降低 、 : n 球蛋 白升高 , 以及 心 、 、 肝 肾多脏器受 累者可 确
认为本病 。 13治疗 -
本 病。川崎病最 明显 的特点为 高热 , 热型呈不规则或弛张热 , 体温可
高达 3 ̄以上 , 般持续 2 3 , 9 C 一 — 周 高热 时有的烦 躁不安 , 有的嗜 睡 ;
双眼球结膜充血严重 , 热退 时才逐渐消散 ; 颈部淋 巴结 肿大 , 枕后及 耳 后淋 巴结亦肿大 ; 口腔粘膜 、 颊部粘膜 、 咽部粘膜 均出现弥漫性 充
学报( 医学科学版 )2 0 , 15 一 2 ,0 5 f : l 5 . 4 【 黄 国英. 3 ] 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J 中国全科医学 ,0 7 ( :9 — 9 . 】 20 , )3 0 3 1 5 [ 沈晓 明, 4 ] 王卫平 , 主编. 学[ 】 7版. 儿科 M. 第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8 14 20 :8 —
径 缩 至 < rm。 3 a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王成祥张卫星王庆九刘敏【摘要】观察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M1,GM-1)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sem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26例HIE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加用GM-1静脉点滴,1次/d,疗程15d;高压氧治疗,1次/d,5次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63例,轻度显效24例,中度显效20例,有效6例,重度显效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2.06%;对照组63例,轻度显效25例,中度显效7例,有效13例,重度显效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79.34%;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越重,疗效差别越显著。

结论GM-1联合高压氧治疗HIE疗效好,治疗中患儿意识恢复快,惊厥易于控制,疗法安全,无副作用。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节苷脂高压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试用神经节苷脂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收治HIE患儿12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组制定的足月儿HIE诊断标准[1]:①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100次/分,持续5分钟以上和(或)羊水Ⅲ°污染),或在分娩过程中有明确窒息史;②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分钟≤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③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④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近期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近期疗效观察

新 儿 氧 血 脑 患 疗 显 。 生 缺 缺 性 病 者,效 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力恢复正常 , 反射正常 ; ②好转 : 治疗 5—
1 0天 内患 儿 意 识 逐 渐 好 转 , 张 力 减 低 , 肌
新生反射减 弱 , 神症 状改 善 ; 精 ③无 效 : 1
统 计 学 处 理 : 用 S S 1. 采 P S0 0软 件 进 行 数 据 统 计 学 分 析 , 量 资 料 采 用 X ±S 计
对症 、 持治疗 , 疗组 3 支 治 4例 使 用神 经 节
苷 酯联 合 高 压 氧 治 疗 ; 照 组 2 对 3例 仅 使
表示 , 两组问 比较 采用 t 检验 , 数 资料 计
恶 性 肿 瘤 征 象 , 时 病 例 应 为 有 术 后 美 容 同
可, 同时腹腔镜在卵巢 良性肿瘤 的手术治
疗 中 发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只要 严 格 掌 握 手
问 、 血量 比较差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外 , 其
余观察指标如术后通 气时间 、 留置 尿 管 时
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 做好手术前评估和手 术 中评估 , 腔镜 下处理卵巢 良I 腹 生肿瘤是 安全可行 的,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腔镜行 卵巢 囊肿 切除术 , 均顺 利 完成 , 具
有 微 创 和 美 容 效 果 , 后 减 轻 腹 腔 内 粘 连 术 及 腹 腔 、 腔 炎 发 生 几 率 , 后 护 理 简 盆 术 单 易 行 , 得 推 行 , 手 术 方 法 不 足 之 处 值 本 是 术 后 腹 腔 留置 引流 管 时 , 流 管 位 置 给 引 患 者 携 带 引 流袋 带 来 不便 , 得 改 进 。 值 参 考 文 献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床疗 效 ,改 善预后 ,减少后 遗症 。
【 关键 词 】神 经 节苷脂 ; 高压 氧 ;新生 儿缺 氧缺血 性脑 病
中图分类号:R2 .2 72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14(0 2 0 0 8- 2 6 1 89 2 1)2- 12 0
复查头颅C 。 T 1 . 4统计学分析
te ii [ .l r o e t e, 9 ( 8: 1 2 . h ba J C i O t p l s 9 42 ) 2 . 8 t 】 n h R aR 1 9 2 2
患肢要注意早活动.晚负重的锻炼原则。拆线后一定要结合舒筋活 血 、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进行患肢熏洗治疗 ,会明显减少踝 关节僵 直及创伤 l关节炎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 参 考文 献 [】 沈洪兴 , 才 . 骨折 的治 疗进 展 [ . 床 骨 科杂 志, 0,2 1 张春 胫骨 J】 ]临 2 2 0 2
显抽 搐 即予 高压氧 治疗 ,高 压氧舱是 中国船舶 工业总公 司第7 1 0 研究
3讨

新生)HI是我 国围产 期最常见 的疾病之一 ,是新生儿 窒息后 的 L E 严重并 发症 ,病死率高 ,后遗症 多。国内外学者 长期以来对H E 发 I的
Hale Waihona Puke 所生产的Y C . 1 A L 0 /. 型透明婴儿氧舱,治疗压力为00MP ,升压 5 0 . 6 a 1mi,稳压3rn 5 n 0 i,减压1rn a 5 i,全程6mn a 0 i。舱内氧浓度保持在8% 5 以上 ,1 d 0为1 次/,1d 个疗程I观察组于入院后2 ̄ 2]用神经节苷脂 4 7bl J 2 m 静脉滴注 ,1 d 0 为1 0g 次/,1d 个疗程;患儿生命征平稳 ,无明显抽

神经节苷脂在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中的效果

神经节苷脂在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中的效果

神经节苷脂在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中的效果李科兴;邹奕;张丽娇【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4【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在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常规治疗加神经节苷脂,然后将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2周的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的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将2组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分别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的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P>0.05,而治疗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的脑血流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显著地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因此在此类新生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总页数】4页(P113-116)【作者】李科兴;邹奕;张丽娇【作者单位】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1【相关文献】1.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对老年脑血管事件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J], 闫文翠;于力2.神经节苷脂在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中的效果 [J], 李科兴;邹奕;张丽娇;;;3.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J], 王锐意4.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脑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李秋月5.CT引导的神经内镜术与硬通道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指标、脑血流参数的影响 [J], 薛朝林;宁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节苷酯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病49例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节苷酯钠;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表现为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部分病例可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是引起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

2006年1月~2009年8月我院NICU收治HIE患儿92例, 其中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GM1)加高压氧治疗的49例,疗效优于同期进行常规治疗的43例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92例,均符合中华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1997年10月制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1],其中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为23例,4~7分为69例,均有不同程度
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易激惹、囟门紧张或饱满、瞳孔改变、肌张力改变、惊厥、反应差、昏迷等。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3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头颅CT检查
所有的病例均常规做头颅CT检查。

临床与CT分度如下,轻度:CT表现为脑实质内局灶性低密度影分布于1~2个脑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尚清,灰白质分界清楚,最常见于双侧额叶。

中度:CT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影分布于2个以上脑叶,灰白质分界部分不清。

重度:CT表现为脑实质呈弥漫性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消失。

中重度常合并颅内出血。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吸氧、纠酸、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及使用胞二磷胆碱、ATP等促进脑细胞恢复。

待病情稳定后,治疗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剂量按20 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50 ml 中,静滴,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高压氧舱为婴儿单人氧舱。

上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加高压氧治疗10 d 为1疗程,共1个疗程。

两组疗程相同。

4.疗效判定标准
①以意识转清、惊厥已控制、呼吸平稳,前囟及张力正常、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原始反射恢复正常等临床症状,5 d内恢复者为显效,10 d内恢复者为有效,>10 d仍未恢复者为无效。

显效+有效
合计为总有效。

②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测评,于出生后7 d、14 d、30 d进行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判断标准:NBNA 基本项目评分<35分,提示有脑损伤的可能性。

于生后6个月进行测定精神运动发育商(DQ)。

并对两组患儿进行了随访至2周岁[2]。

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9例,显效4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43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42,P<0.01),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2.NBNA评分
92例患儿中评分>35分有83例,其中治疗组46例(93.88%),对照组37例(86.05%),其中有7例三次评分均<35分。

在92例患儿随访过程中,9例发育落后或可疑脑性瘫疾。

3.DQ测定
治疗组患儿平均精神运动发育商评分为(95.84±3.42)分,对照组精神运动发育商评分为(85.48±2.80)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5.76,P<0.01),治疗组的DQ显著高于对照组。

4.随访
两组患儿均从生后42天开始,一年内每3个月一次,1~3岁每半年一次进行随访,发现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脑瘫、癫痫和小头畸形。

治疗组中43例正常,死亡1例,5例有后遗症,预后不良率为12.24%(6/49);对照组中正常29例,死亡4例,10例有后遗症,预后不良率为32.56%(14/43)。

两组预后不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55,P<0.05),治疗组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讨论HIE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而又严重的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脑水肿,脑血流灌注下降,脑质坏死及缺氧性颅内出血。

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轻度预后较好,重度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癫痫等[3]。

人体吸入超过一个大气压的高压氧可增加动脉血氧溶解量,提高血氧张力,改善组织供氧,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损伤修复,有利于缺血区脑组织代谢恢复正常。

神经节苷脂钠可以减少聚合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的重构,增加受损脑组织的血流量,激活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能通过血脑屏障,嵌入细胞膜,保护神经胞膜Na+K+ATP及Ca2+ATP酶的活性,纠正离子失衡,继而减轻神经细胞水肿。

早期应用可以减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脑组织损伤,减轻脑水肿,减少病灶周围组织细胞坏死,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4]。

本组观察表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静脉滴注,同时予高压氧治疗,结果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
0.01),提示神经节苷脂钠与高压氧合用从不同途径发挥协同作用,是目前治疗HIE较为理想的措施。

我们建议有条件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应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钠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1.
[2]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50-453.
[3]金汉珍, 黄德民, 官希吉, 等. 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35.
[4]张红,肖波,马延斌,等.神经节苷脂GM11对脑外伤后大鼠行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03,11(3):302-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