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2
高考新课标化学件考点集训烃的含氧衍生物

3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使用的试剂、仪 器、实验条件、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数据记录与处理
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计算平均 值、标准差等。
误差分析
了解误差的来源和分类,学习如何减小误差和提高实验的精度和 准确度。
实验技能提升
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熟悉烃 的含氧衍生物的实验室制备方 法,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能力。
模拟考试与反思
参加模拟考试,检验备考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和
调整备考策略。
2023
PART 05
实验技能与操作规范
REPORTING
实验安全常识及操作规范
实验室安全规则
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如穿戴适当的防护设 备、不在实验室内吃喝、知道紧急出口的位置等。
化工原料
许多烃的含氧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乙二 醇可用于合成聚酯纤维,乙酸乙酯可用于合成涂 料和油漆等。
生物活性物质
许多烃的含氧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如醇类中的 胆固醇是动物体内的重要物质,参与细胞膜的构 成和激素的合成;酚类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和 抗癌作用等。
2023
PART 02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与 性质
酚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酚为无色或淡黄色 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 一定的毒性。
酚的化学性质
包括酸性、氧化反应、取 代反应等。
醚类
醚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醚键连接的不同碳链,醚可分为 单醚、混醚等。
醚的化学性质
包括稳定性、氧化反应、裂解反应等 。
醚的物理性质
第十四讲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单元复习

高二化学第十四讲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 掌握烃类物质.卤代烃.烃含氧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2. 掌握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及转化。
【学习重点和难点】烃类物质.卤代烃.烃含氧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一、教学温故:一.有机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特点:有上有下)2. 加成反应(特点:只上不下)3. 消去反应(特点:只下不上)4.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5. 加聚反应6. 缩聚反应7. 显色反应二.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三.有机合成的过程任务: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卤代烃的消去.醇的;炔烃的不完全。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醇(或酚)的 .烯烃(或炔烃)的;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
(3)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是:烯烃与水的;卤代烃的;酯的;醛的。
(4)缩短碳链的方法:1、脱羧反应。
如:RCOONa+NaOH RH+Na2CO3;2、氧化反应,包括燃烧,烯、炔的部分氧化,丁烷的直接氧化成乙酸,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等。
3、水解反应。
主要包括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和多糖的水解。
二、新知导航:3. 关于“有机物相互转化”问题4. 重要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含2个C的烃及烃的衍生物为例.5.羟基氢酸性的强弱比较6.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规律(1)凡是含不饱和键( 、、,酯基除外)、的均可以与氢气在一定条件(催化剂、加热、加压)下发生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烷烃(Cl2光照)、烷烃基(Cl2光照)、苯环( 、)、卤代烃( )、醇( 、)、酚( )、羧酸( )、酯( )等。
(3)与一般试剂的反应①与溴水反应的有、(加成反应),酚类( 反应),—CHO( 反应)。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苯的同系物、、—CHO等。
③凡是含有—OH(如水、醇、酚、羧酸等)的一般都与Na反应生成H2。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

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各类有机反应的规律(如醇的氧化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
2.会辨析醇和醛。
3.掌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及醛基的检验方法。
4.由羧基会分析检测羧酸的性质。
5.掌握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
一 聚焦醇的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规律醇的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是醇类的重要化学反应,其应用在各类有机试题中屡见不鲜,掌握其中的反应规律是掌握这些性质的关键。
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并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就不能被催化氧化。
由于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是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因此,不同结构的醇其催化氧化的产物不同。
故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有以下反应规律:(1)醇分子中,若与羟基(—OH)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则该醇可被氧化成醛。
2RCH 2OH +O 2――→催化剂△2RCHO +2H 2O(R 为烃基或氢原子) (2)醇分子中,若与羟基(—OH)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则该醇可被氧化成酮。
(R 1、R 2都是烃基,不能是氢原子)(3)醇分子中,若与羟基(—OH)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如:不能被催化氧化成醛或酮(R 1、R 2、R 3都是烃基,不能是氢原子)。
2.醇的消去反应规律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就能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生成碳碳双键,即发生消去反应。
因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失去羟基的同时,还要失去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规律如下:(1)无邻碳原子或与羟基(—OH)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R1、R2、R3都是烃基,不能是氢原子)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如果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不在碳链的一端,则主要生成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多的烯烃,即消去氢原子少的相邻碳原子上的氢。
人教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总结

对于试题中所给的新信息要作分析,区分 出哪些是有用的,哪些与解题无关。更要 找新信息与题目要求知识的联系,对新的 化学反应,要通过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中 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形成来判断反应 的类型。然后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应用 新知识(新信息)回答问题。
有机推断
【例3】(2010·海南高考)有机物A可作为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便于使用,通常将其 制成化合物
,D在弱酸性条件下会缓慢释
放出A。合成D的一种方法及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1)由A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知A为乙烯;
因稀氯水中的成分为Cl2、H2O、HCl和HClO,与乙烯反应 生成的E中既含有氯元素,又含有羟基,说明是乙烯与 HClO发生加成反应,故E为HOCH2CH2Cl;再根据A氧 化生成B,B与HCl反应生成E,可推知B为环氧乙烷,而 不能是乙醛。A可与氯气反应生成C,故C为1,2-二氯乙 烷。
实验室制乙烯——催化剂、脱水剂 硝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磺化反应——反应物、吸水剂 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正向合成法:
有机合成的方法
2.逆向合成法:
综合合成法:此法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和 逆向推导出来的几种合成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最佳合成路线。
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
【例1】已知有机物A~I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
NaOH/C2H5OH,加热 4. 保护碳碳双键 (5)4 5. +NaOH→
① CH2=CHCOONa+NH3↑
【名师点拨】 解答有机合 成题的思路 与方法
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判断待合成 有机物的类别、带有何种官能团,然后 结合所学知识或题给新信息,分析得出 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 法,找出合成该有机物的关键和题眼。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复习-精品文档

2、取代反应:跟浓溴水 反应。
3、显色反应:跟铁盐反 应,生成紫色物质。
醛 R— —CHO 乙醛
CHO 醛基 CH3— CHO
—CHO具有 不饱和性和 还原性
1、加成反应:加氢生成 乙醇。
2、具有还原性:能被弱 氧化剂氧化成羧酸(如: 银镜反应)
类通 别式
官能团 代表 分子结 性物 构特点 质
主要化学性质
成反应相反,因此,分子结构的变化正好与加成反 应的情况相反。
4、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氧化反应包括: (1)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燃烧反应; (2)烯烃、炔烃、二烯烃、苯的同系物、醇、 醛等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3)醇氧化为醛和酮; (4)醛氧化为羧酸等反应。
5、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9、水解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跟水作用 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
水解反应包括卤代烃水解、酯水解、糖(除单 糖外)水解、蛋白质水解等。
10、裂化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把相对分子 质量大、沸点高的长链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 量小、沸点低的短链烃的反应。
三、有机反应的官能团
1、发生取代反应的基/官能团
有机物 烷,芳烃,酚 苯的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
①是原子或原子团与另一原子或原子团的交换; ②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有进有出的; ③该反应前后的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④取代反应总是发生在单键上; ⑤这是饱和化合物的特有反应。
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水解、 酯化等反应类型。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未饱和的碳原子 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的反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复习课
一、烃的各类衍生物的重要性质
类 通 官能 代表性 分子结 别 式 团 物质 构特点
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ppt复习课件

【应用4】 已知某些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烯酸酯。
由烯烃合成有机玻璃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各步变化中指定 分子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填入空格内:
【解析】 本题主要是依据衍生物的相互关系设计的推断合成题,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已知条件给出课本中没有介绍的新知识,并将其 理解加以迁移应用。解答的关键是:首先分析已知条件(主要对比反 应物与生成物的结构不同),找出新的知识的规律,然后再结合被指 定发生类似变化的物质加以迁移,应用到题目的解答过程中。
①正向合成法: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 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其思 维程序是:原料―→中间体―→产品。
②逆向合成法:此法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目标化合物合成有机物 的组成、结构、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体, 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产品―→中间产物―→原料。
―[―O]→ ―酯―化→ C2H5OH
④碳骨架的增减。 a.增长:有机合成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方 式为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之间或自身的加成、聚合等。 b.缩短:如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等)的氧 化、羧酸盐的脱羧反应等。
(2)有机合成路线的选择。 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 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价廉、原理 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 低,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有三条:
①一元合成路线。 RCHCH2 ―H―X→ 卤 代 烃 ―→ 一 元 醇 ―→ 一 元 醛 ―→ 一元羧酸―→酯。
(3)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方法。
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合成的有机物属于哪一类有机 物,带有何种官能团,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或题中所给信息,寻 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法,尽快找出合成目标有 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其基本方法有:
第三节烃的含氧衍生物考点(二)醛、酮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一)醛的结构与性质 1.醛的结构
考点(二) 醛、酮
2.常见醛的物理性质 颜色
甲醛(HCHO) 无色
乙醛(CH3CHO) 无色
状态 气体
液体
气味
溶解性
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
刺激性气味 与 H2O、C2H5OH 互溶
3.醛的化学性质(以乙醛为代表) (1)加成反应 ①催化加氢 乙醛蒸气和 H2 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H3CHO+H2―△― Ni→CH3CH2OH 。
() () () () ()
2.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解析:苯甲醛、甲酸、甲酸乙酯都含有—CHO,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而 丙酮中没有—CHO,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D
3.[双选]有关醛、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醛和酮都能与氢气、氢氰酸等发生加成反应 B.醛和酮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碳原子数相同的醛和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可用新制的 Cu(OH)2 来区分乙醛和丙酮
2H2O+2e-====H2↑+2OH-,故A正确;a电极为阴极、b电极为阳极,阳极反应为2H2O-
1.氧化反应
共价键是1.5个,该晶体中n(N)与n(N—N)之比为2∶3;这种高聚氮N—N键的键
C.①③④⑤
D.全部
(NH4)2Ni(SO4)2。
(1)银氨溶液为什么需要现用现配?
为20.00 mL,浓度为0.250 0 mol·L-1,根据方程式2 +5 +16H+ ====
但H2O增多,使c(OH-)降低,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再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①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加快反应速率。
(2021年整理)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的全部内容。
第3章烃的衍生物考纲要求1.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
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知识梳理】一、卤代烃1.概念: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_________取代后生成的产物。
官能团为____,饱和一元卤代烃的通式为_______。
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①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2H5Br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R—X表示卤代烃,碱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
①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②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人教版选修5):重难点十二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要点解读】【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例1】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分子式为C 10H 9O 4B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 .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 .1mol 化合物X 最多能与2molNaOH 反应 【答案】B【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注意体会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解答该题。
【重难点考向二】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例2】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苯二酚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B.1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与11molH2反应C.2,5-二羟基苯乙酮能发生加成、水解、缩聚反应D.该中间体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答案】B【解析】A.对苯二酚中含有酚羟基,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故A错误;B.中间体中苯环、羰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与11 mol H2反应,故B正确;C.2,5-二羟基苯乙酮中含有酚羟基、羰基和苯环,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缩聚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碳原子上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为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B。
【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易错点是C,2,5-二羟基苯乙酮中含有酚羟基、羰基和苯环,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缩聚反应;同时注意碳原子上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为手性碳原子。
【趁热打铁】1.对三联苯是一种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合成对三联苯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对三联苯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C.1 mol对三联苯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21.5molO2D.对三联苯分子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答案】B【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明确苯的结构与性质等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B,注意共面碳原子个数判断方法,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为易错题。
高中化学 第3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

3.根据有机物的性质和相关数据推知官能团的个数 如关系式: R—CHO~2Ag(或 Cu2O) 2R—OH~H2↑ 2R— COOH~CO32- ~CO2↑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4.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 若醇能氧化为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CH2OH”;若醇能氧
化为酮,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
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由取代产物的种类可确定碳架结构;
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或“—C≡C—”的位置。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题 2 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 α-萜品醇 G 的路线之一如下:
已知:RCOOC2H5 请回答下列问题:
首先应认真审题,分析题意,分离出已知条件和推断内容,弄清被推断物 和其他有机物的关系,以特殊点作为解题突破口,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 推理、计算,排除干扰,最后作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取顺推法、逆推法、多 法结合推断法等。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如下: 1.根据官能团的特征性质进行推理判断
、
。
(5)C→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试剂 Y 的结构简式为
。
(7)通过常温下的反应,区别 E、F 和 G 的试剂是
和
。
(8)G 与 H2O 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连有 4 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
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H,写出 H 的结构简式:
。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解析:(1)A 中官能团为
),E 与 C2H5OH 发生酯化反应得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11页word资料

一. 教学内容:复习烃的衍生物二. 复习的重点内容1、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2、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3、有机反应规律三. 复习过程(一)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只有熟练掌握官能团的特征和性质,才能准确的判断有机物的类别、判断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设计有机物的合成路线等。
1、不同的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其特征性质常用于物质的分离、鉴别和提纯,特征现象常用于鉴别有机物或判断官能团的存在。
特征现象可以从产生气体沉淀颜色、溶液颜色变化等方面考虑。
如加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有机物可能是酚类。
能与银氨溶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醇、乙醛、乙酸?分析:各取少量乙醇、乙醛、乙酸于试管中,分别滴入新制的Cu(OH)2溶液,沉淀溶解的是乙酸,将剩余的二只试管分别加热,有红色沉淀的是乙醛,无明显现象的是乙醇。
答案:加入Cu(OH)2溶液,加热。
2)如何分离乙酸、乙醇、苯酚的混合物?分析:在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蒸馏,乙酸、苯酚分别生成钠盐,只有乙醇可以被蒸馏出来;加入少量水并通入CO2后静置,苯酚可以游离出来,可与醋酸钠溶液分层,分液后可分离。
答案:加入NaOH溶液蒸馏后,加入少量水并通入CO2后静置分液。
3)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H2O某酯类化合物A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
A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C、D。
(1)CH3COOOH称为过氧乙酸,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2)写出B+E→CH3COOOH+H2O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F可能的结构简式。
(4)写出A的结构简式。
(5)1摩尔C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NaOH反应,消耗Na与NaOH物质的量是。
(6)写出D跟氢溴酸(用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1)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是抗“非典”中广泛应用的消毒液。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点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醇酚一、认识醇和酚羟基与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二、醇的性质和应用1.醇的分类(1)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多少,可以将醇分为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2)根据醇分子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氢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2.醇的命名(系统命名法)一元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把支链看作取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 ,羟基在 1 位的醇,可省去羟基的位次。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取含有尽可能多的带羟基的碳链作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
用二、三、四等数字表明3.醇的物理性质(1)状态: 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Glycol )。
甲醇有毒,饮用10 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
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
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4.乙醇的结构分子式: 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 CH3CH2OH5.乙醇的性质(1)取代反应A .与金属钠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键断裂位置:对比实验:乙醇和 Na 反应现象:水和钠反应现象:乙醚和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结论:①②B.与 HX 反应化学方程式:断键位置:实验(教材P68 页)现象:实验注意:烧杯中加入自来水的作用:C.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化学方程式:化学键断裂位置:〖思考〗甲醇和乙醇的混合物与浓硫酸共热生成醚的种类分别为D .酯化反应温度计必须伸入化学方程式:断键位置:(2)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断键位置:实验装置: ( 如图 )注: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类似,都属于β-消去,即羟基的β碳原子上必须有 H 原子才能发生该反应(3)氧化反应A .燃烧点燃CH 3CH 2OH + 3O2C x H y O z+O2[ 思考 ]某饱和一元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后恰好完全燃烧,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反应前减小了1/5,求此醇的化学式(气体体积在105℃时测定)B.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断键位置:说明:醇的催化氧化是羟基上的H 与α- H 脱去[ 思考 ] 下列饱和一元醇能否发生催化氧化,若能发生,写出产物的结构简式CH3OH CH 3CH3 C CH2CH CH3CH3 C OH CH 3CH3(CH2)5CH2OH CH 3A B C结论:伯醇催化氧化变成仲醇催化氧化变成叔醇C.与强氧化剂反应乙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三、其它常见的醇(1)甲醇结构简式:物理性质:甲醇俗称木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有毒,饮用10 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020_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专题整合课件

2.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分子 中含有一个—OH;增加84,则含有两个—OH。因为—OH 转变 为—OOC—CH3。
3.某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若相对分子质 量 增 加 16 , 则 表 明 该 机 物 分 子 内 有 一 个 —CHO( 变 为 — COOH);若增加32,则表明该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变 为—COOH)。
插入对称的 C—C 键之间只能形成一种酯,
插入不对称的 C—C 键之间则能形成两种不同的酯。
例如: 构体,可进行如下分析:
属于含有苯环的酯的同分异
从
中提出 1 个—O—和 1 个
(组
合起来相当于 1 个
)后,剩余部分组合成
,
该分子中共有 4 种等价的 C—H 键,故将 键之间形成 4 种甲酸酯:
插入 C—H
章末整合提升
“官能团插入法”确定烃的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 官能团插入法主要用于确定醇、醚、醛、酮、羧酸、酯等。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通常插入的是—O—(醚键)、
(羰基)、
(酯基)、
能团。具体步骤如下:
(肽键)等二价官
1.从已知分子式(或结构式)中提出含氧的二价官能团,并 将剩余部分合并得到一种新的分子式(或结构式)。
2.分析新分子中等价的 C、H 及 C—C 键和 C—H 键。 3.将提出的官能团插入上述新分子中各个不等价的 C—C 键和 C—H 键之间即得所求异构体的结构式。
4 . 上 述 二 价 官 能 团 中 , —O— 和
结构对称,而
(或
)结构不对称,故
插入 C—H
键之间既能形成
(羧酸),也能形成
(甲酸酯);
5.能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酯、双糖、淀粉等 的水解反应。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重难点十二 有机物的

重难点十二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要点解读】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一卤代烃:R-X多元饱和卤代烃:C n H2n+2-m X m卤原子-XC2H5Br(Mr:109)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结合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有几种H生成几种烯1.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2.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醇一元醇:R-OH饱和多元醇:C n H2n+2O m醇羟基-OHCH3OH(Mr:32)C2H5OH(Mr:46)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合,O-H及C-O均有极性.β-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有几种H就生成几种烯.α-碳上有氢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1.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3.脱水反应:乙醇140℃分子间脱水成醚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4.催化氧化为醛或酮5.一般断O-H键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反应生成酯醚R-O-R′醚键C2H5O C2H5C-O键有极性性质稳定,一般不与物易爆炸氨基酸RCH(NH2)COOH 氨基-NH2羧基-COOHH2NCH2COOH(Mr:75)-NH2能以配位键结合H+;-COOH能部分电离出H+两性化合物能形成肽键蛋白质结构复杂不可用通式表示肽键氨基-NH2羧基-COOH酶多肽链间有四级结构1.两性2.水解3.变性(记条件)4.颜色反应(鉴别)(生物催化剂)5.灼烧分解糖多数可用下列通式表示:C n(H2O)m羟基-OH醛基-CHO羰基葡萄糖CH2OH(CHOH)4CHO淀粉(C6H10O5) n纤维素C6H7O2(OH)3] n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它们的缩合物1.氧化反应(鉴别)(还原性糖)2.加氢还原3.酯化反应4.多糖水解5.葡萄糖发酵分解生成乙醇油脂酯基可能有碳碳双键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易断裂烃基中碳碳双键能加成1.水解反应(碱中称皂化反应)2.硬化反应【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例1】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C10H9O4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答案】B【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注意体会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解答该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烃的含氧衍生物》本章要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本章要览
内容提要
本章结合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加深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
通过烃、卤代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等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通过学习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法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体会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
教材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等内容,体验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法指导
1.重视官能团的作用
教材在引言中介绍官能团的概念时,就已强调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各种官能团的特性、含该官能团的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各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性质的影响。
2.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
要通过实验探究化学知识及其规律,在实验中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在实验的同时训练思维,培养探究精神。
3.重视发散思维
在学习了每一类物质中最典型或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化合物之后,要对同类物质进行类比分析,讨论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关系。
4.重视巩固和练习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是本章的学习难点,要在弄通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强化练习,通过练习达到思维正确、书写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技能熟练的基础上力求创新。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3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3 全解全析乙醛的氧化反在有机化,把有机物得到氧或失去氢的反称为氧化反。
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在一条件下能转化为羧基,从分子组成上看,醛基得到氧转化为羧基,所以乙醛发生了氧化反。
由于醛基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下面通过乙醛氧化反的小结,来深入理解有机物的氧化反。
1.乙醛的催化氧化反在工业上,可以利用这个反制取乙酸。
2.乙醛被弱氧化剂氧化(1)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做银氨溶液)。
再滴入3滴乙醛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壁上附上了一薄层光亮如镜的金属。
该现象说明化合态银被还原,则乙醛被氧化。
该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简要表示为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叫做银镜反。
银镜反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上(生产上常用含有醛基的葡萄糖作为还原剂)。
(2)乙醛被制氢氧化铜氧化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观察到试管内有沉淀产生。
该说明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醛能与制氢氧化铜发生化学反。
在乙醛与制氢氧化铜反的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是Cu2++2OH-===Cu(OH)2↓,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中看到的沉淀物是氧化亚铜(Cu2O)。
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本章专题总结拓展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1.卤代烃在碳链增减中的作用 利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取代反应的性质,可以实现官能团 位置的变化,引入合成环状有机物的官能团,也可以利用卤代烃 的其他性质增长碳链等。如由乙烯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的转化关
系:乙烯→1,2-二溴乙烷→乙二醇→乙二醛→ 乙 乙二 二酸 醇→乙二酸 乙二酯。
卤代烃能与多种金属作用,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格氏 试剂就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也是有机合成 中非常重要的试剂之一。它是卤代烃在乙醚存在条件下与金属镁 作用,生成的有机镁化合物,再与活泼的卤代烃反应,生成碳链 更长的烃。
无水乙醚 RX+Mg ――→ RMgX,CH2===CHCH2Cl+ RMgCl ―→CH2===CHCH2R+MgCl2 卤代烃与金属钠反应可生成烷烃,利用此反应可制备高级烷 烃或环烷烃。 2RBr+2Na―→R—R+2NaBr
2.卤代烃在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中的作用 (1)实现烃的衍生物中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的变化 在有机合成中,许多反应是通过卤代烃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发 生消去反应,消去小分子 HX 后而生成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或碳碳 三键,再与 X2 加成,从而使碳链上连接的卤素原子增多,进而 达到增加官能团的目的。如乙醇→乙二醇的转化关系:乙醇→乙 烯→1,2-二溴乙烷→乙二醇。
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本章专题总结拓展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2021/4/17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本章专题总结拓展课件新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烃的氧衍生物本章专题总结拓展
专题一:有机合成中的“明星分子”——卤代烃 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是中学化学学习中一类重要的 物质间的转化。卤代烃是建立在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一座重要 的桥梁,又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重要的中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辨析醇和酚的方法
醇的官能团是醇羟基,酚的官能团是酚羟基,它们的区别在于羟基是否与苯环直接相连,下面我们从定义分析醇和酚,也就是教给你醇、酚的区别方法。
1.醇
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
(2)羟基连接在链烃基上的是醇,如CH3OH、等,但不存在羟基连在烯键(或炔键)C 原子上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也不稳定。
(3)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不是醇,如,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的是醇,如。
(4)此外还有定义中不包括的一点,羟基连在环烷基(或环烯基)的C原子上的也是醇,如
等。
2.酚
羟基跟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
(1)“酚”是一类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总称,但通常又把酚类中最简单的一种——苯酚,简称为酚。
(2)酚的官能团是羟基,但此羟基的性质有别于醇中羟基的性质。
(3)酚分子中的苯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稠环,如 (萘酚)也是酚的一
种。
(4)
酚和芳香醇的分子结构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如
是芳香醇,而
是酚。
结构特点为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
3.脂肪醇、芳香醇和酚的比较
2783
属钠,只有B没有变化。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A、C都能与Na、NaOH反应吗?A、C都能与NaHCO3反应吗?若能反应,完成它们的化学方程式(若有同分异构体,只写出其中一种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析首先抓住“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可以确定C为酚类,然后利用醇与酚性质上的差别作答。
本题是一个根据性质推断结构的题目,根据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判断,C应属于酚类;A不和FeCl3发生显色反应,但能和Na反应,且分子中只含有1个氧原子,应属于醇类;同理可以分析得出B中不含有羟基,结合三种物质的化学式C7H8O可推出答案。
答案(1)
(2)A为属芳香醇,能与Na反应但不与
NaOH、NaHCO3反应。
C为甲基苯酚,属酚类,显酸性,可与Na、NaOH反应,但酸性比碳酸
的弱,故不能与NaHCO3反应。
典例3苯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加成得到环己醇()。
下面关于这两种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能溶于水,但溶解性都比乙醇要差
B.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C.苯酚是比碳酸酸性更强的酸,环己醇则显中性
D.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环己醇加入FeCl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解析苯酚不属酸,显弱酸性,但其酸性弱于碳酸。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