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自动电位(pH)滴定法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自动电位(pH)滴定法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二阶微商=0最常用
8000
6000
Vsp
4000
二阶微商计算方法
2000
0
2E
(
E V
)2
(
E Vபைடு நூலகம்
)1
5 -2000
-4000
6
7
8
V 2
V
-6000
-8000
正负突变2点线性插值
两点定直线方程,计算y=0时的x值
4自动电位滴定仪器
全自动电脑控制 无滴定管 自动给出Vep 多种工作模式
仪器分析与经典分析 相互融合
《仪器分析实验》
实验26 自动电位滴定
Auto-Potential Titration Analysis
For Short:APTA
1 基本原理
指示电极
7
工作电池
待测溶液
6
5
4
参比电极
2 3 1
传统电位滴定方式
滴定剂
根据滴定过程中化学计量点 附近的电位突跃来确定终点
特点:与直接电位法相比
测量电位变化,算出化学计量点体积 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E并没有直接用来计算待测物的c
d2
mV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2
4
6
8
10
V/ml
4000
3000
2000
1000
0
0
2
4
6
8
10
-1000
-2000
-3000
-4000
V/ml
拐点:相邻d 2相乘<0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时间:报告人:武伟一、实验目的1.了解强酸弱碱盐在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

2.掌握双指示剂法在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总碱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混合碱中滴入盐酸时,会先发生如下反应:Na2CO3+HCl=NaHC O3+NaCl先使全部的碳酸钠转变成碳酸氢钠,然后再发生反应:NaHC O3+ HCl= Na Cl+ C O2↑+H2O如果在第一个反应发生过程中滴入酚酞溶液,以盐酸滴定到无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钠仅被的滴定成碳酸氢钠,根据用去盐酸的量就可以算出碳酸钠的量。

然后在向溶液中加入甲基橙,用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绿色滴定到亮黄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反应,根据盐酸的量可以算出总碱量,结合上一步算出的碳酸钠的量就可以算出该混合碱的组成。

三、实验器材碱灰试样,酚酞指示剂,甲基橙,mol/L的盐酸,滴定管,锥形瓶(3个)四、实验内容i.实验步骤1.准确称量g的试样三份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加入两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

2.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无色,到达第一终点,记下用去盐酸的体积。

在滴定过程中注意边滴变不断摇晃,以免局部酸浓度过大使碳酸钠直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向溶液中加入两滴甲基橙,继续用盐酸滴定,直到溶液由黄色到橙色,记下第二次用去盐酸的体积。

4.重复操作三次。

ii.数据处理五、思考题1.本实验用酚酞做指示剂时,所消耗的盐酸较用甲基橙少,为什么因为用酚酞做指示剂时只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而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时,是上一步反应完的生成的碳酸氢根和溶液中本身存在的碳酸氢根的和来反应,反应的比例又相同,所以第二次总会多一点。

2.在总碱量的计算式中,V有几种求法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实验应该怎样做V表示用去盐酸的总体积,可以直接读出来;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只需要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至橙色。

3.在测定一批烧碱或碱灰样品时,若分别出现V1<V2,V1=V2,V1>V2,V1=0,V2=0的情况,说明样品的组成有什么差别4.待测液润洗因为滴定管的移液管要求里面的溶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所以要润洗,避免内壁的水珠对溶液的稀释;而烧杯或锥形瓶要求里面的总物质的量要准确,所以不可以润洗,避免液体挂在内壁上。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混合碱中滴入盐酸时,会先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
先使全部的碳酸钠转变成碳酸氢钠,然后再发生反应:
NaHCO3+ HCl= NaCl+ CO2↑+H2O
如果在第一个反应发生过程中滴入酚酞溶液,以盐酸滴定到无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钠仅被的滴定成碳酸氢钠,根据用去盐酸的量就可以算出碳酸钠的量。

然后在向溶液中加入甲基橙,用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绿色滴定到亮黄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反应,根据盐酸的量可以算出总碱量,结合上一步算出的碳酸钠的量就可以算出该混合碱的组成。

思考题
1. 本实验用酚酞做指示剂时,所消耗的盐酸较用甲基橙少,为什么?
因为用酚酞做指示剂时只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而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时,是上一步反应完的生成的碳酸氢根和溶液中本身存在的碳酸氢根的和来反应,反应的比例又相同,所以第二次总会多一点。

2. 在总碱量的计算式中,V有几种求法?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实验应该怎样做?
V表示用去盐酸的总体积,可以直接读出来;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只需要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至橙色。

3. 在测定一批烧碱或碱灰样品时,若分别出现V1<V2,V1=V2,V1>V2,V1=0,V2=0的情况,说明样品的组成有什么差别?
4.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需要用操作溶液荡洗,而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为什么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因为滴定管的移液管要求里面的溶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所以要润洗,避免内壁的水珠对溶液的稀释;而烧杯或锥形瓶要求里面的总物质的量要准确,所以不可以润洗,避免液体挂在内壁上。

混合碱中NaHCO3、 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混合碱中NaHCO3、 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23
检测要点
1、酸式滴定管的规范操作:克服漏液的现象;有色溶液体积 的正确读法; 2、近终点时颜色判断和操作:近终点微红色消失缓慢,慢滴 多摇,控制半滴操作; 3、分析误差产生原因:滴定速度控制不当;终点判断不准确; 读数误差;酸式滴定管管尖和两侧漏液等因素。
24
根据你的测定,我们本地区的烧碱或纯 碱指标属于那个等级?(写出测定实验操作 步骤、实验数据和测定结果)
20
评价
21
评价
22
采用双指示剂法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及 各组分的含量是国际国内广泛应用的快速、简捷的分析方法。 在混合碱溶液中,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混 合碱溶液由红色变呈微红色(近无色)为终点,记录HCl标准 溶液消耗体积V1,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混合碱溶液由黄色变呈橙色为终点,记录此时HCl标准溶液消 耗体积V2,根据V1和V2的大小,判定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各组 分的含量。
12
活动过程
13
活动过程
混合碱中Na2CO3和NaHCO3含量 的测定
准确移取25.00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2∽3滴酚
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边滴加边充分摇动
(避免局部Na2CO3直接被滴至H2CO3)。滴定至溶液由红 色褪至近无色,记录消耗的HCl标准溶液体积V1。再加 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上述HCl标准溶液滴定,至
子任务四
总结, 评价。
9
活动过程
混 合 碱 中 碳含 A 酸量 钠的 和测 碳定 B 酸 氢 钠
混合碱试样溶液的配制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10
活动过程
11
活动过程
如何称取
称取多少克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演示教学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演示教学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五、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2.理解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方法以及相关计算。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试样溶液(含Na 2CO 3、NaHCO 3) ↓酚酞指示剂 红色↓HCl 溶液滴定(V 1mL )无色(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cV 1)HCl =n(Na 2CO 3)=n 1(NaHCO 3)↓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指示剂(混合指示剂) 绿色↓HCl 溶液滴定(V 2mL )亮黄色(反应:NaHCO 3+HCl=NaCl+H 2O+CO 2),(cV 2)HCl =n 1(NaHCO 3)+n 2(NaHCO 3)100001.84))((%10000.106)(%123132⨯⨯-=⨯⨯=s s m V V HCl c NaHCO m V HCl c CO Na又 Na 2O+CO 2=Na 2CO 3 n 1(Na 2O)=n(Na 2CO 3)=(cV 1)HC l Na 2O+2CO 2+H 2O=2NaHCO 3n 2(Na 2O)=n(2NaHCO 3)=1/2n(NaHCO 3)=1/2c(V 2-V 1)HCl 所以 n(NaO)=n 1(Na 2O)+n 2(Na 2O)=1/2c(V 1+V 2)HCl1000))((21%212⨯+=s m V V HCl c O Na三、实验内容1.混合碱试样溶液(由实验室提供)配制流程:mL g 1000试样00.50定容定量转溶解−−→−−−−→−−−→−移 2.试样溶液的测定及数据处理[已知c(HCl)= mol·L -1]。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2.理解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方法以及相关计算。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试样溶液(含Na 2CO 3、NaHCO 3)↓酚酞指示剂 红色↓HCl 溶液滴定(V 1mL)无色(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cV 1)HCl =n (Na 2CO 3)=n 1(NaHCO 3) ↓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指示剂(混合指示剂) 绿色↓HCl 溶液滴定(V 2mL )亮黄色(反应:NaHCO 3+HCl=NaCl+H 2O+CO 2),(cV 2)HCl =n 1(NaHCO 3)+n 2(NaHCO 3)100001.84))((%10000.106)(%123132⨯⨯-=⨯⨯=s s m V V HCl c NaHCO m V HCl c CO Na又 Na 2O+CO 2=Na 2CO 3n 1(Na 2O)=n(Na 2CO 3)=(cV 1)HC l Na 2O+2CO 2+H 2O=2NaHCO 3n 2(Na 2O )=n (2NaHCO 3)=1/2n (NaHCO 3)=1/2c (V 2-V 1)HCl 所以 n (NaO )=n 1(Na 2O)+n 2(Na 2O )=1/2c (V 1+V 2)HCl1000))((21%212⨯+=s m V V HCl c O Na三、实验内容1.混合碱试样溶液(由实验室提供)配制流程:mL g 1000试样00.50定容定量转溶解−−→−−−−→−−−→−移 2.试样溶液的测定及数据处理[已知c(HCl )= mol·L —1]。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时间:报告人:武伟一、实验目的1.了解强酸弱碱盐在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

2.掌握双指示剂法在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总碱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混合碱中滴入盐酸时,会先发生如下反应:Na2CO3+HCl=NaHC O3+NaCl先使全部的碳酸钠转变成碳酸氢钠,然后再发生反应:NaHC O3+ HCl= Na Cl+ C O2↑+H2O如果在第一个反应发生过程中滴入酚酞溶液,以盐酸滴定到无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钠仅被的滴定成碳酸氢钠,根据用去盐酸的量就可以算出碳酸钠的量。

然后在向溶液中加入甲基橙,用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绿色滴定到亮黄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反应,根据盐酸的量可以算出总碱量,结合上一步算出的碳酸钠的量就可以算出该混合碱的组成。

三、实验器材碱灰试样,酚酞指示剂,甲基橙,0.1330 mol/L的盐酸,滴定管,锥形瓶(3个)四、实验内容i.实验步骤1.准确称量0.15-0.2 g的试样三份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加入两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

2.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无色,到达第一终点,记下用去盐酸的体积。

在滴定过程中注意边滴变不断摇晃,以免局部酸浓度过大使碳酸钠直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向溶液中加入两滴甲基橙,继续用盐酸滴定,直到溶液由黄色到橙色,记下第二次用去盐酸的体积。

4.重复操作三次。

ii.数据处理五、思考题1.本实验用酚酞做指示剂时,所消耗的盐酸较用甲基橙少,为什么?因为用酚酞做指示剂时只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而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时,是上一步反应完的生成的碳酸氢根和溶液中本身存在的碳酸氢根的和来反应,反应的比例又相同,所以第二次总会多一点。

2.在总碱量的计算式中,V有几种求法?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实验应该怎样做?V表示用去盐酸的总体积,可以直接读出来;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只需要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至橙色。

混合碱中NaHCO3、 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讲解

混合碱中NaHCO3、 Na2CO3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讲解

扣分
扣0分 扣5分 扣10分
扣15分
扣20分 扣25分
得分
评价
评价内容
准 确 度 (75分)
要求
相对误差≤0.10% 0.10%<相对误差≤0.20% 0.20%<相对误差≤0.30% 0.30%<相对误差≤0.40% 0.40%<相对误差≤0.50% 相对误差>0.50%
扣分
扣0分 扣15分 扣30分
检测要点
1、酸式滴定管的规范操作:克服漏液的现象;有色溶液体积 的正确读法; 2、近终点时颜色判断和操作:近终点微红色消失缓慢,慢滴 多摇,控制半滴操作; 3、分析误差产生原因:滴定速度控制不当;终点判断不准确; 读数误差;酸式滴定管管尖和两侧漏液等因素。
根据你的测定,我们本地区的烧碱或纯 碱指标属于那个等级?(写出测定实验操作步 骤、实验数据和测定结果)
V2溶液温度补正值/ml
V2滴定管体积校正值/ml
V2(HCl)滴定实际消耗体积/ml
ω(NaHCO3)﹪
ω平均( NaHCO3 )/﹪
极差/(mol/L)
极差与平均值之比/(﹪)
Na2CO3、 NaHCO3含量按下式计算:
(
Na2CO3
)=
C
(
HCl
)
2V1
103 M
ms
250
(
1 2
Na2CO3
)
100
0
0
(
NaHCO3
)=
C(HCl
)
(V2
V1 ) ms
103 25
250
M
( NaHCO3
)
100
0
0
评价

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计算公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纯碱中的两个主要组分。

测定这两种化合物的含量可以采用酸碱滴定的方法。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个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步骤。

酸碱滴定是一种通过反应的等量点来测定溶液中其中一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的方法。

在纯碱的测定中,我们使用酸溶液来滴定纯碱的溶液,常用的酸溶液有盐酸和硫酸。

下面是计算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步骤:1.准备酸溶液准备相应浓度的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

这个溶液用来滴定纯碱的溶液,并且需要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来标志滴定终点。

2.确定滴定号数用酚酞溶液滴在酸溶液上,记录下溶液变颜色的体积。

这个滴定号数将用于计算试样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3.准备样品取一定量的纯碱样品(例如0.1g),溶解在适量的水中。

添加几滴酚酞指示剂到样品中。

4.滴定将酸溶液慢慢滴入样品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初始时溶液是红色的,当酸中和完全后溶液变为无色或淡粉红色。

5.记录滴定体积记录滴定时酸溶液的滴定体积(ml)。

这个体积将用于计算样品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接下来,我们来计算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碳酸钠(Na2CO3)的含量计算公式:Na2CO3(g/L)=(酸溶液滴定体积-滴定号数)×0.106碳酸氢钠(NaHCO3)的含量计算公式:NaHCO3(g/L)=(酸溶液滴定体积-滴定号数)×0.084其中,酸溶液滴定体积是指滴定过程中酸溶液的体积(ml),滴定号数是指滴定中标志酸溶液变色的体积(ml)。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纯碱样品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这个方法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能够准确测定纯碱样品中这两种化合物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公式是基于滴定方法的前提下得出的。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保证反应的完全性,以及正确使用酸碱滴定的方法和技巧。

这样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五、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的1.了解双指⽰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2.理解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法以及相关计算。

⼆、实验原理混合碱试样溶液(含Na 2CO 3、NaHCO 3)↓酚酞指⽰剂红⾊↓HCl 溶液滴定(V 1mL )⽆⾊(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cV 1)HCl =n(Na 2CO 3)=n 1(NaHCO 3) ↓溴甲酚绿-⼆甲基黄指⽰剂(混合指⽰剂) 绿⾊↓HCl 溶液滴定(V 2mL )亮黄⾊(反应:NaHCO 3+HCl=NaCl+H 2O+CO 2),(cV 2)HCl =n 1(NaHCO 3)+n 2(NaHCO 3)100001.84))((%10000.106)(%123132??-==s s m V V HCl c NaHCO m V HCl c CO Na⼜ Na 2O+CO 2=Na 2CO 3n 1(Na 2O)=n(Na 2CO 3)=(cV 1)HC l Na 2O+2CO 2+H 2O=2NaHCO 3n 2(Na 2O)=n(2NaHCO 3)=1/2n(NaHCO 3)=1/2c(V 2-V 1)HCl 所以 n(NaO)=n 1(Na 2O)+n 2(Na 2O)=1/2c(V 1+V 2)HCl 1000))((21%212?+=s m V V HCl c O Na三、实验内容1.混合碱试样溶液(由实验室提供)配制流程:mL g 1000试样00.50定容定量转溶解??→→→?移2.试样溶液的测定及数据处理[已知c(HCl)= mol·L -1]。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演示教学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演示教学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演示教学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实验五、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
2.理解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方法以及相关计算。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试样溶液(含Na 2CO 3、NaHCO 3)
↓酚酞指示剂
红色
↓HCl 溶液滴定(V 1mL )
无色(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
(cV 1)HCl =n(Na 2CO 3)=n 1(NaHCO 3)
↓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指示剂(混合指示剂)
绿色
↓HCl 溶液滴定(V 2mL )
亮黄色(反应:NaHCO 3+HCl=NaCl+H 2O+CO 2),(cV 2)HCl =n 1(NaHCO 3)+n 2(NaHCO 3)
100001.84))((%1000
.106)(%123132??-=??=s s m V V HCl c NaHCO m V HCl c CO Na
又 Na 2O+CO 2=Na 2CO 3
n 1(Na 2O)=n(Na 2CO 3)=(cV 1)HC l
Na 2O+2CO 2+H 2O=2NaHCO 3
n 2(Na 2O)=n(2NaHCO 3)=1/2n(NaHCO 3)=1/2c(V 2-V 1)HCl
所以 n(NaO)=n 1(Na 2O)+n 2(Na 2O)=1/2c(V 1+V 2)HCl。

实验5: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 化学学院

实验5: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 化学学院

实验5: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 化学学院
一、实验原理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是一种用来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实验,在该实验中采用的是碱量的化学方法。

碱量的化学方法的基础是氢氧化钾作为碱量试剂计量法衡量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抽出V/V %。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中,碱量试剂溶液在标准横流釜中引入50克混合蒙汗钠,放置浓度为
0.1mol/L的碱量试剂,标准横流釜中横流时间为20min,提取液比表示用蒙汗钠溶液以及标准横流釜中提取到的溶液的碱度之比。

二、试剂
1.混合蒙汗钠:根据每100.0克中碳酸钠的质量,将
2.5克的蒙汗钠放入瓶中。

2.碱量试剂:采用0.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再加入X克的无水硫酸钠,再将碱量溶液稀释至1000ml。

三、实验步骤
1. 将混合蒙汗钠放入500ml的容量瓶中,中碱量母溶液。

2. 用标准横流釜中浓度为 0.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建立测定标准曲线:将同容量瓶中的蒙汗钠溶液十次提取,提取完毕后,用标准横流釜中浓度为 0.1mol/L的碱量溶液引入提取液中,横流时间为20min,放置室温5分钟。

测定横流液的碱度,制作混合蒙汗钠标准曲线,表达式为:
V/V %=K1*A+K2*B
其中:K1为碳酸钠的标准碱量比值,K2为碳酸氢钠的标准碱量比值,A为提取液中碳酸钠的比值,B为提取液中碳酸氢钠的比值。

3.测定混合蒙汗钠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将混合蒙汗钠放入50克容量瓶中,再加入标准横流釜中碱量溶液,横流时间为20min,提取液中碱度为A,根据混合蒙汗钠标准曲线可得出含量:
含量(碳酸钠)=K1*A
四、实验结果。

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注意事项

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注意事项

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注意事项1.样品的选择和制备样品应当代表性,避免混杂其他杂质。

通常可以选择样品中心位置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对含量较高的部分作为测定样品。

样品的制备要求样品粒度均匀,一般将样品研磨成符合要求的粒度。

2.试剂的选择与质量试剂应选择纯度高、稳定性好的试剂。

例如,用于测定碳酸钠含量的酸可选择精密滴定所需的浓度为0.05mol/L的盐酸,而用于测定碳酸氢钠含量的酸可选择精密滴定所需的浓度为0.1mol/L的硫酸。

3.仪器设备的校准与准备使用滴定管进行试剂滴定时,应先将滴定管进行清洗和校准。

在大气中进行滴定时,可能会发生滴定管内的气泡困扰,因此,可以在滴定之前先在滴定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溶液,用以防止滴定过程中气泡的困扰。

4.滴定的操作要点滴定时应注意溶液滴定的速度和搅拌的均匀度。

通常的滴定速度为每滴1~2秒,滴定过程中需要充分搅拌样品和试剂,以确保反应完全进行。

5.滴定终点的判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滴定终点通常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

碳酸钠滴定时常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由粉红色变为橙黄色;碳酸氢钠滴定时常选择溴甲酚绿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由黄绿色变为湛蓝色。

6.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在滴定实验中,应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计算平均值,并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根据滴定实验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总结起来,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需要注意样品的选择和制备、试剂的选择与质量、仪器设备的校准与准备、滴定的操作要点、滴定终点的判定以及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几个方面。

只有在严格控制这些注意事项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采用滴定法测定混合碱中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以便对混合碱的成份进行分析和识别。

二、实验原理
滴定分析法是指将溶液中某些物质滴定到某种反应中,以达到显示或测定某种物质含量的方法。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在硫酸铜溶液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滴定反应,经过测定反应可以直接得出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

三、实验材料
· 0.6mol/L的硫酸铜溶液
· 0.2mol/L的硫酸钠溶液
· pH计
·碘溶液
·混合碱
四、实验步骤
1. 将10mL的0.6mol/L的硫酸铜溶液放入容量瓶中,然后加入50mL的混合碱溶液,搅拌均匀备用。

2. 将容量瓶中的混合溶液添加到25mL的硫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备用。

3. 用pH计测量上述混合溶液的pH值,如果低于7.2,则再滴
加碳酸钠溶液,直至pH值达到7.2以上。

4. 将容量瓶中的混合溶液添加到50ml的碘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沸腾,待溶液清澈后取出放凉,然后通过比色法读取数据,计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
混合碱中碳酸钠含量为:25.05%±0.5%
混合碱中碳酸氢钠含量为:74.95%±0.5%
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滴定法,成功测定出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三 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盐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2、巩固用递减称量法称量固体。

3、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碱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浓盐酸因含有杂质而且易挥发,因而不能直接配置成标准溶液,其溶液的准确浓度需要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其它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常用于标定酸溶液的基准物质有:碳酸钠(Na2CO3)或硼砂(Na2B4O7•10H2O); 用碳酸钠(Na2CO3)标定HCl 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 Na 2CO 3+2HCl+=CO 2+2NaCl+H 2O混合碱系指NaOH 和Na 2CO 3或Na 2CO 3和NaHCO 3等类似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并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三、实验内容一、HCL (0.1 mol/L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0.1mol/LHCL 溶液的配制用洁净的10mL 量筒量取浓盐酸 4.5 mL ,倒入事先已加入少量蒸馏水的500mL 洁净的试剂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500mL ,盖上玻璃塞,摇匀,贴好标签。

2.0.1mol/L HCL 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无水Na 2CO 30.12~0.14克于锥形瓶中,加30mL 蒸馏水溶解。

再往锥形瓶中加入甲基红溶液1~2滴,用配制的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刚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HCl 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C NaOH 和和标定结果的相对偏差。

二、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混合碱0.15-0.20 g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5mL 蒸馏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略带粉色终点,记下用去HCl 溶液的体积V 1;再加入1滴甲基橙指示剂,用HCl 继续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用去的HCl溶液的体积为V2。

重复测定2~3次,其相对偏差应在0.5%以内。

三.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1、0.1mol·L- HCL溶液的标定2. 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

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2.理解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方法以及相关计算。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试样溶液(含Na 2CO 3、NaHCO 3)↓酚酞指示剂 红色↓HCl 溶液滴定(V 1mL )无色(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cV 1)HCl =n(Na 2CO 3)=n 1(NaHCO 3) ↓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指示剂(混合指示剂) 绿色↓HCl 溶液滴定(V 2mL )亮黄色(反应:NaHCO 3+HCl=NaCl+H 2O+CO 2),(cV 2)HCl =n 1(NaHCO 3)+n 2(NaHCO 3)100001.84))((%10000.106)(%123132⨯⨯-=⨯⨯=s s m V V HCl c NaHCO m V HCl c CO Na又 Na 2O+CO 2=Na 2CO 3n 1(Na 2O)=n(Na 2CO 3)=(cV 1)HC l Na 2O+2CO 2+H 2O=2NaHCO 3n 2(Na 2O)=n(2NaHCO 3)=1/2n(NaHCO 3)=1/2c(V 2-V 1)HCl 所以 n(NaO)=n 1(Na 2O)+n 2(Na 2O)=1/2c(V 1+V 2)HCl1000))((21%212⨯+=s m V V HCl c O Na三、实验内容1.混合碱试样溶液(由实验室提供)配制流程:mL g 1000试样00.50定容定量转溶解−−→−−−−→−−−→−移2.试样溶液的测定及数据处理[已知c(HCl)= mol·L -1](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名称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 量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滴定法的原理.操
作.和计算。 ►2熟练掌握用酚酞.甲基橙作指示 剂判断。
二 实验仪器和试剂
烧杯 ,碱 式滴定管 ,锥形瓶, 玻璃棒, 加热 器, 铁架台 ,移液管 ►实验试剂:混合碱 酚酞 甲基橙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
三 实验原理
四 实验步骤:
► 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2.0g混合烧杯中,加入100.0ml 蒸馏水,加热溶解(不沸腾),冷却室温。 将该溶液移入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摇匀。 ► 2:用25.0ml移液管取25.0ml混合碱溶液于 250.0ml锥形瓶中,往里加入4~5滴酚酞,
►用盐酸滴定颜色与参比颜色以一样。
►3:在同一份溶液中继续加入甲基橙两
滴,溶液颜色由橙黄色变为橙红色,且 半分钟不褪色。 ►记下消耗盐酸的体积V(Hcl)
► 实验组成员:


袁付明 彭新桥 郭丹妮


Thanks!
►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 每消耗一摩Na2Co3同时要消耗两摩Hcl ► 每消耗一摩NaHCo3同时要消耗一摩Hcl ► 所以消耗的N(Hcl) = 2N(Na2Co3) + N(NaHCo3)
►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 Na2Co3
+ Hcl = NaHCo3+Nacl ►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 和水: ►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 N(Hcl) = C(Hcl)* N(Hcl) = C(Hcl)*V(Hcl) ► 消耗HCL的体积=N(Na2Co3)

实验四、混合碱的测定

实验四、混合碱的测定

1
2
3
思考题 1本实验用酚酞做指示剂时,其所消耗的盐酸体积较甲基 橙的少,为什么?
Thanks
则������������2������������3,������������H������������3以及������������2O的含量可由下列式子计算 W(������������2������������3) =
C(HCl) ×V1 ×M(������������2������������3) ×10-3 ms × 100%
三、实验原理
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混合碱中滴入盐酸时,会先发 生如下反应: ������������2������������3+HCl=NaHC������3+NaCl 先使全部的碳酸钠转变成碳酸氢钠,然后再发生反应: NaHC������3+ HCl=������������Cl+ C������2↑+������2������
× 100%
式中ms为碱灰试样质量(单位为g) ,V为滴定碱灰试液用去 盐酸的总体积(单位为ml)
四、实验步骤
1.准确称量0.15-0.2 g的试样三份于锥形瓶中,加入 50mL蒸馏水,加入两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 2.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无色,到达第一终点,记下用 去盐酸的体积。在滴定过程中注意边滴边不断摇晃, 以免局部酸浓度过大使碳酸钠直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
实验名称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强碱弱酸盐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 2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以 及总碱量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3了解酸碱滴定法在碱度测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烧杯,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铁架台,移液管 实验试剂:混合碱,酚酞,甲基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时间:报告人:武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强酸弱碱盐在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

2.掌握双指示剂法在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总碱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混合碱中滴入盐酸时,会先发生如下反应:
+HCl=NaHC+NaCl
先使全部的碳酸钠转变成碳酸氢钠,然后再发生反应:
NaHC+ HCl=Cl+ C+
如果在第一个反应发生过程中滴入酚酞溶液,以盐酸滴定到无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钠仅被的滴定成碳酸氢钠,根据用去盐酸的量就可以算出碳酸钠的量。

然后在向溶液中加入甲基橙,用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绿色滴定到亮黄色,此时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反应,根据盐酸的量可以算出总碱量,结合上一步算出的碳酸钠的量就可以算出该混合碱的组成。

三、实验器材
碱灰试样,酚酞指示剂,甲基橙,0.1330 mol/L的盐酸,滴定管,锥形瓶(3个)
四、实验内容
i.实验步骤
1.准确称量0.15-0.2 g的试样三份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加入两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
色。

2.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无色,到达第一终点,记下用去盐酸的体积。

在滴定过程中注意边滴变不断摇
晃,以免局部酸浓度过大使碳酸钠直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向溶液中加入两滴甲基橙,继续用盐酸滴定,直到溶液由黄色到橙色,记下第二次用去盐酸的体积。

4.重复操作三次。

ii.数据处理
项目编号 1 2 3 试样质量(g)0.1795 0.1767 0.1702 到达第一终点时,盐酸用
12.63 12.07 11.58
量(mL)
15.46 14.43 13.92
从第一终点到第二终点盐
酸用量(mL)
55.24% 55.59 % 55.64%
()
平均值55.49%
标准偏差0.001780
84.92% 86.58% 86.79%

平均值86.10%
标准偏差0.008364
15.08% 13.42% 13.21%
(NaHC
平均值13.90%
标准偏差0.008364
五、思考题
1.本实验用酚酞做指示剂时,所消耗的盐酸较用甲基橙少,为什么?
因为用酚酞做指示剂时只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而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时,是上一步反应完的生成
的碳酸氢根和溶液中本身存在的碳酸氢根的和来反应,反应的比例又相同,所以第二次总会多一
点。

2.在总碱量的计算式中,V有几种求法?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实验应该怎样做?
V表示用去盐酸的总体积,可以直接读出来;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量,只需要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至橙色。

3.在测定一批烧碱或碱灰样品时,若分别出现的情况,说明样
品的组成有什么差别?
不含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的含量等于碳酸氢钠的含量
氢氧化钠的含量大于碳酸氢钠的含量
全部为碳酸氢钠
全部为氢氧化钠
4.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需要用操作溶液荡洗,而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为什么不能用待测液润
洗?
因为滴定管的移液管要求里面的溶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所以要润洗,避免内壁的水珠对溶液的
稀释;而烧杯或锥形瓶要求里面的总物质的量要准确,所以不可以润洗,避免液体挂在内壁上。

六、心得体会
我能说我已经没的写了吗?每次都写滴定的,我都词穷了,不过,重复的事情,可以做,但你要做到不同的层次。

果然,我这次,又上了一个层次,我想摆脱老师的帮助,根据课本给出的东西,自己判断所有的东西,不是追着老师满实验室跑,哎,老师,这算没有颜色吗?你自己决定喽。

老师接下来怎么办啊?那个xxxx取多少啊?看你自己的报告去。

老师果然是老师,早就开始费尽苦心想让孩子们独立,惭愧今天才悟到,唉。

自己做有点慢,会犯错,不过咱也不求快,咱也不怕错误,我总觉得错误只是偏离了既定的目标的事情,但它同时会通向另一个你不曾领略的神奇的地方,生活不也是这个理儿吗?自己全程看到了一切,了解到了一切,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举个例子,叫老师帮你看,老师说,哦,我觉得到了,你就以为到终点了。

可我自己看的时候,我就知道,由于第一次做不知道,有没有对比,事实上我自己的第一个用纸垫在背后看的话是有点偏红的,很微小,后面几组我就慢慢滴,不断和前面对比,可以做的更好,而这种进步是别人帮你看代替不了的,你自己也不知到那组做的最好了。

咦?我不是没的写了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