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优73” 超高产栽培技术共4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节水抗旱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湖南省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从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种植表现1. 抗旱能力强节水抗旱稻旱优73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能够适应湖南省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尤其对于旱地稻田的种植具有显著的优势。

在干旱的情况下,稻谷能够保持一定的产量,并且不易出现凋萎枯黄的情况。

2. 有效利用水分节水抗旱稻旱优73能够有效利用水分资源,通过合理的灌溉技术和土壤管理措施,确保水分的充分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分的浪费,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

3. 产量稳定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中,其产量表现稳定,不受气候和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小,可以保证稳定的产量水平,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高产栽培技术1. 种植时间选择在湖南省,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对于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高产栽培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春播的最佳时间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播的最佳时间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通过合理的种植时间选择,可以避开极端气候,最大限度地减少旱情的影响。

2. 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能够提高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产量。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前应施入适量的基肥,秋季播种前应适量施入追肥。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生长期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确保作物的养分供应充足。

3. 精准灌溉准确的灌溉技术是实现节水抗旱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在湖南省,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含水量进行精准灌溉,避免水分的浪费,保证农田的水分供应。

4. 病虫害防治在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也是至关重要的。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其长期稳定发展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

然而,水稻生产对淡水资源的消耗量较大,占我国年消耗淡水总量的50%左右,在干旱普遍发生的大背景下,淡水资源日渐匮乏,水稻等农作物在生产中面临的一大瓶颈问题即为水资源相对不足;加上近年来水稻生产中病虫害频发,农药施用过度,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而节水抗旱稻应运而生。

节水抗旱稻属于一种新类型水稻,集抗旱节水、抗病虫、高产高效等优点于一体,经过近些年的试验、示范推广,节水抗旱稻表现出良好的节肥、节水、节药效果[1]。

旱优73是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会员会审定的三系籼型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审定编号为2014024),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近几年在阜南县推广种植综合表现优良。

现结合生产实践,将旱优73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种植表现1.1特征特性旱优73为紧凑型株型水稻品种,在阜南县种植整体表现为抗旱、抗倒、高产稳产、适应能力强,全生育期120~123d ,平均株高108cm 左右。

苗期生长快,有很强的分蘖能力,根系发达;茎秆长势粗壮,有较好的弹性,抗倒伏能力强;耐肥,后期熟相佳[2];籽粒多且集中,穗大,谷粒呈细长状;叶鞘、叶枕均为绿色,叶片颜色稍浅。

在旱种旱管的情况下,穗长平均25cm ,有效穗数达到270万穗/hm 2,穗总粒数平均145粒,结实率平均约为84.2%,千粒重平均28.8g 。

1.2产量表现2012年旱优73采取旱种旱管的方式在阜南县王家坝镇、洪河桥镇进行绿色超级稻示范种植,经过田间实地测产,平均产量达到了9288.15kg/hm 2,创造了旱稻的新高产记录。

近几年在阜南县各地进行旱种旱管示范,一般产量可超过8250kg/hm 2,产量高的地块甚至可达到9750kg/hm 2以上。

1.3米质及抗性经过2017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对旱优73水稻米质的检验,其品质为优,达到了国家二级优质米的等级标准:精米率、糙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分别为74%、81%、57%左右,粒长约7.6mm ,籽粒长宽比在3.4左右,垩白度、垩白粒率分别为3%、21%,透明度1级,胶稠度平均72.5mm ,蛋白质、直链淀粉分别为10%、15%左右[2]。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节水抗旱稻品种,抗旱稻旱优73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选育而成。

该品种在遵义市的栽培示范表现优异,并且拥有较好的节水抗旱性能。

以下是关于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抗旱稻旱优73的示范表现1.生长特性:抗旱稻旱优73生长势旺盛,抽穗早、成熟期较短,对干旱地区的种植环境适应性强。

2.产量表现:抗旱稻旱优73的单产稳定,丰产性能较好。

在遵义市区域的示范种植中,一般情况下每亩产量可达600-700公斤,且稳定性较强。

3.抗病虫害表现: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种植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对水稻常见的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锈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4.水分利用效率:抗旱稻旱优73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培育出高产水稻。

二、抗旱稻旱优73的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的地块: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无积水倾向的田地进行种植。

避免种植在低洼地或酸性土壤区。

2.前期土壤处理:在春季开垦前,进行地面清理、翻耕并进行施肥。

同时应用石灰或有机肥底施,在改善土壤酸碱性的同时,增加土壤肥力。

3.选用正规良种和健康种苗:选择适宜的抗旱稻旱优73优质种子。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萌发等,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苗期抗旱能力。

4.合理施肥:在播种前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施肥,包括底肥和追肥。

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量,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水稻生长过旺,增加水分需求。

5.适时灌溉: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需求,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灌溉量。

注意避免过量灌溉,以免造成积水和蒸发损失。

6.合理密植与适时追肥: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地方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植株密度,适时进行追肥以满足生长所需养分。

7.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水稻病虫害,如适时喷洒农药或采取生物防治等,保持稻田的健康生长状态。

综上所述,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种植中表现优异,并且具有较好的节水抗旱性能。

沿淮地区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7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沿淮地区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7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的基础上增加人工锄草措施,这对玉米的稳产高产至关重要。

3.4.5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在高寒、冷凉、无霜期较短和干旱缺水、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可有效的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

3.5改革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贯彻推行新的农村生产模式,实行合作社经营和家庭农场式经营,将土地向种田能手流转,也是承德市实现科学种田,应用新技术,快速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承德市玉米生产确实存在着一些制约产量提高的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改善提高的途径也很多,需要齐心协力,从源头抓起,特别是主管部门要抓住当前有力契机,做好技术培训推广工作,促进承德市玉米生产健康、持续、稳步推进。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举足轻重。

近年来,我国培育出大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但在占稻作面积70%以上的中低产田的实际生产中,目前的许多新品种难以发挥增产作用。

单产长期徘徊,平均亩产尚未突破450kg。

另一方面,我国水稻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的重大挑战:日益严重的水稻病虫害使得农药的施用量逐年增加,农民为求高产而导致化肥严重过量使用,既加重农民的负担,又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水稻生产用水约占我国年消耗淡水资源的50%,由于水资源匮乏与干旱普遍发生,水资源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节水抗旱稻”是指同时兼顾“抗病虫、营养高效利用、节水抗旱和高产优质”等特性的水稻新类型,是将旱稻耐旱的优点与水稻的高产优质融为一体的稻作,又是节约资源的超级稻。

实现节水抗旱、氮磷营养高效利用与抗多种病虫的多基因聚合,创制具有多种优良特性的种质资源,培育抗病、抗虫、抗逆、营养高效、高产、优质等性状于一体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组合,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种植“节水抗旱稻”,促进我国水稻在生产中单产的突破,实现在水稻生产中“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战略目标,节省农药50%、化肥30%、节水30%以上。

旱优73在上杭县作中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旱优73在上杭县作中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旱优73在上杭县作中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李维伯Z a i p e i j i s h u 2018年、2019年本文作者所在单位引种抗旱水稻旱优73作中晚稻试种、示范,结果表明在降雨不均异常干旱年份种植旱优73产量达600kg/667m 2以上。

旱优73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沪旱7A 与旱恢3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18年、2019年在上杭县湖洋镇引进种植两年多来表现生长势旺盛,分蘖力较强,具有丰产优质特点,具有较强的种植推广价值。

种植旱稻旱优73不仅能够省工、省心、省力、抗倒伏,而且在降水异常干旱年份均能达到极高的产量。

一、种植表现1、生育期与产量旱优73生育期适中,在上杭县作中稻种植,5月13日左右播种,9月17日成熟,全生育期127d ;作晚稻种植,6月8日左右播种,10月11日成熟,全生育期125d ;作烟后稻种植,6月18日左右播种,10月19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约123d 。

2019年湖洋镇濑溪村林百隆户作晚稻高产栽培示范三十亩、10月11日抽取三个点,每点66.7m 2地实割测产干谷达664.6kg/667m 2。

2、特征特性旱优73生长势较强,株型紧凑,叶片浅绿色,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抗倒伏性强,叶鞘绿色,稃尖秆无色,无芒,叶下禾,熟期转色好。

一般株高118~145cm ,穗长22.3~25cm ,有效穗16~19.6万穗/667m 2,每穗总粒数195~214粒,结实率85.5~89%,千粒重27~28.9g 。

种植表现出适应性较广、高产优质、耐热性、抗旱性佳等特点,适合上杭县大多数乡镇种植。

3、抗旱性表现旱优73在不同地区可采取旱种旱管、旱种水管、水种旱管、水种水管等不同方式,其生育期与抗逆性也有所不同。

上杭县湖洋镇采用水种水管方式,生育期123~127d ,2019年本县晚季8-10月久旱少雨、气温35℃以上(见表1),连续三个月降雨天数29d 、降雨量371.5mm ,比常年分别少4.6d 、11.2mm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旱优73表现出整个群体对生长环境的良好适应、耐热性、抗旱性好,产量高,2018年、2019年湖洋镇种植产量超过600kg/667m 2。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表现与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表现与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表现与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是中国水稻育种专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筛选评价的结果,是国家973计划项目的成果之一,其特点是在旱情下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具有较强的节水能力。

这种稻米适宜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较严重、气候干旱的区域进行种植。

旱优73的表现
阜南县人民政府通过引进旱优73,种植大面积的节水抗旱稻,在干旱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实际种植表明,旱优73的高产、高效、抗旱、抗逆、抗病、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以及在阜南县实现稳产增收、水资源节约和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明显。

旱优73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采用精细栽培,优良品种与优质基肥相结合。

2. 种植旱优73需要深松、耕翻土壤,在背高肥等施肥上注重肥种肥量及施法。

3. 种植园地要求排水良好、透气性好、排水口清晰,有一定防控措施。

4. 关注田间管理,及时病虫害防治和收割。

5. 确保产量和质量的要求,应该在收成前注意水分管理、适时收割、烘干、晾晒、包装等工作。

总之,旱优73是一种良好的节水抗旱稻品种,是适应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好选择。

严格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可以使得这种稻品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沿淮地区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7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沿淮地区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7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积7 0 %以上 的 中低 产 田 的实 际生 产 中 , 目前 的许 多 有 多 种优 良特 性 的种 质 资源 , 培育抗病 、 抗虫 、 抗逆 、
新 品种难 以发挥增 产 作用 。单 产长期 徘 徊 , 平 均 亩产 营养 高效 、 高产、 优质 等 性状 于一体 的 “ 节水 抗 旱 稻 ” 尚未 突破 4 5 0 k g 。另一方 面 。 我 国水 稻 生产 面临 资源 新 ( 品种 ) 组合 , 通过试验 、 示 范 推 广种 植 “ 节 水 抗 旱
0日前结 束播 种 。 最迟 不超 过 6月 1 5日。 旱优 7 3属三 系 杂交 组 合 ,全 生 育期 旱 种 旱 管 、 1 . 3 . 2 推 广 机 械 条 播 技 术 避 免 撒 播 和撒 种 旋 播 , 水 种旱 管 1 2 0天 左 右 ,旱 种水 管 1 2 3天 左 右 。苗期 2
, 促 进 我 国水 稻在 生 产 中单 产 的 突破 . 实 现 在 水 环 境 的 重大 挑 战 : 日益严 重 的水 稻 病 虫害 使 得农 药 稻 ”
的施 用量 逐 年增 加 ,农 民为求 高 产 而导 致化 肥严 重 稻 生 产 中 “ 少 打农 药 、 少施 化肥 、 节水抗旱 、 优 质 高
防止跑 墒 。 早 生 快发 , 根 系发 达 , 分 蘖 力 强 。株 高 1 0 3 ~ 1 2 5 c m, 播后 镇压 ,
. 3 . 3 播 种 量 根据 土 壤 墒情 调 控 。每 亩 用 种 1 . 5 ~ 亩有效穗 1 6 . 3万 ~ 2 0 . 6万 ,穗 长 2 5 c m左 右 .每 穗 2
的 基础 上增 加 人 工锄 草 措施 ,这对 玉 米 的稳 产 高 产 和家 庭农 场 式 经 营 , 将 土 地 向种 田能 手 流转 , 也 是 承

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江西省有超过20万 hm2的棉地需寻求改种生产出路,山丘区、部分水资源困难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农田湖坪区也有6.7万 hm2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受旱情威胁。

特别是近几年江西省高温自然灾害频发,7—8月极易出现35 ℃以上的高温天气,全省旱情不断显现并呈持续加重的发展态势。

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能充分适应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高效种植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抛荒。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湖口县利用旱稻种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棉花种植的技术短板和投资大、投入多、耗费人工的现状。

2014年种植大户开始试种旱稻,由于旱稻的耐瘠性较强,适于多种类型的旱地种植,一开始选择3个品种(井冈旱稻1号、沪优2号、旱优73)进行种植,最后从生长和产量表现来看。

2014年主要种植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井冈旱稻1号”,从2015年开始选用沪优2号、旱优73做试验示范,选择在土质墒情一般、水力资源条件差、土地肥沃度一般条件下种植。

大田中头茬种植油菜,高产地块通过测产能达600 kg/667 m2,一般地块产量为4 500 kg/667 m2左右,到2016年、2017年、2018年湖口县的旱稻种植达到33.3 hm2以上,2019年旱稻种植面积计划在333.3 hm2以上。

1 栽培要点旱优73在赣北的最佳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前要求将稻种暴晒1~2 d,需注意的是要主动抢墒播种。

作春播需浸种24 h以上,作夏播需浸种12 h 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浸12 h捞出,待谷子快要萌芽时下地为宜。

(1)整地。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做畦整平,确保灌水、排水便利。

(2)播种。

播种采用人工撒直播或者机械条播、撒播都可以,旱播旱育用稻种量1.75~2 kg/667 m2,水播水育用稻种量2~2.25 kg/667 m2,旱播播种后,要及时复土盖种。

为防止鸟害,播种适宜深度2~4 cm。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节水抗旱稻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进行节水抗旱稻种植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湖南省,节水抗旱稻旱优73表现突出,朱家尖代表湖南省水稻新品种,在湖南省有一定的推广种植面积。

采用正确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稻谷产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湖南省的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种植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种植表现。

旱优73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良种繁育研究中心选育的一系列高产水稻新品种之一。

旱优73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旱性,能够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高的产量。

在湖南省的种植实践中,节水抗旱稻旱优73展现出了出色的抗旱能力,是一种非常适合湖南省气候条件的稻种。

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干旱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出色,田间试验中,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旱优73的产量平均比其他品种提高了10%左右。

这是由于旱优73的根系发达,能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保持作物的生长,从而保证了较高的产量。

我们来探讨一下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

在湖南省,采用正确的高产栽培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节水抗旱稻的产量。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密度是关键。

在湖南省,一般建议在4月上旬至中旬进行旱优73的播种,此时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适宜的密植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在湖南省的实践中,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20-150公斤。

根据实际情况灌水积极,特别在分蘖期和抽穗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是非常必要的。

定期施肥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在湖南省,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能够保证作物的充足营养,提高产量。

及时防治病虫害也是确保高产的重要环节。

湖南省的气候条件湿热,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因此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作物生长,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江西省有超过20万 hm2的棉地需寻求改种生产出路,山丘区、部分水资源困难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农田湖坪区也有6.7万 hm2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受旱情威胁。

特别是近几年江西省高温自然灾害频发,7—8月极易出现35 ℃以上的高温天气,全省旱情不断显现并呈持续加重的发展态势。

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能充分适应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高效种植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抛荒。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湖口县利用旱稻种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棉花种植的技术短板和投资大、投入多、耗费人工的现状。

2014年种植大户开始试种旱稻,由于旱稻的耐瘠性较强,适于多种类型的旱地种植,一开始选择3个品种(井冈旱稻1号、沪优2号、旱优73)进行种植,最后从生长和产量表现来看。

2014年主要种植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井冈旱稻1号”,从2015年开始选用沪优2号、旱优73做试验示范,选择在土质墒情一般、水力资源条件差、土地肥沃度一般条件下种植。

大田中头茬种植油菜,高产地块通过测产能达600 kg/667 m2,一般地块产量为4 500 kg/667 m2左右,到2016年、2017年、2018年湖口县的旱稻种植达到33.3 hm2以上,2019年旱稻种植面积计划在333.3 hm2以上。

1 栽培要点旱优73在赣北的最佳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前要求将稻种暴晒1~2 d,需注意的是要主动抢墒播种。

作春播需浸种24 h以上,作夏播需浸种12 h 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浸12 h捞出,待谷子快要萌芽时下地为宜。

(1)整地。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做畦整平,确保灌水、排水便利。

(2)播种。

播种采用人工撒直播或者机械条播、撒播都可以,旱播旱育用稻种量1.75~2 kg/667 m2,水播水育用稻种量2~2.25 kg/667 m2,旱播播种后,要及时复土盖种。

为防止鸟害,播种适宜深度2~4 cm。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节水抗旱稻旱优73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型水稻品种,具有抗旱、耐涝、抗倒伏、抗逆性强等优点。

该品种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非常出色,并且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关于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1. 适应性广:节水抗旱稻旱优73适应性强,适合在湖南省的不同气候条件下种植,无论是平原地区还是丘陵、山地区都可以进行栽培。

2. 抗倒伏能力强:旱优73的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非常强,即便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仍能保持直立。

3. 抗逆性强:该品种对干旱和涝害的抵抗能力非常强,即使在气候异常的年份也能保持一定的产量。

4. 产量稳定: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产量非常稳定,即使在干旱年份也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对稻米市场供应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高产栽培技术1. 合理施肥: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期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施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2. 种植密度控制:适当控制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250—300kg左右,过密会造成养分竞争而降低产量。

3. 合理灌溉:在干旱季节,需要及时进行灌溉,但也要注意控制水分,避免积水,保持土壤透气性。

4. 防治病虫害: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保证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生长健康,保证高产。

总结来看,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非常优异,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产量稳定,而且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也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保证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相信随着该品种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将会在湖南省的水稻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遵义市面积较大,气候复杂,特别是最近几年干旱程度很严重,容易
引发灾害。

为了提高稻田水分利用率,节约用水,节水抗旱稻旱优73品
种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
栽培技术如下:
1、栽培技术。

遵义市气温偏高,因此种植节水抗旱稻旱优73时,要结合当地气温
特点,合理定植。

播种采用少量多播方式,每亩播种量在30公斤左右,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播种量。

为了提高稻田水利利用率,普遍采用的灌溉方式有深灌、隔离灌溉等,其中以深灌法节水灌溉效果更佳,可以把水源延续到深层土壤,减少水的
流失,节省用水量。

另外,还可以采用新型的节水器械,如微喷技术、抽
水灌溉系统等,来节约用水。

2、示范表现。

2013年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进行示范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
表明,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产量和抗旱性能都很优异,历年的单产可以
接近712kg/亩,抗旱性能良好,受旱程度比其他品种低,产量损失也更低。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旱优73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及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节水抗旱稻品种[1],2014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4024号;目前通过江西省引种备案、(赣)引种〔2016〕第002号;河南省引种备案、(豫)引种〔2017〕稻012;湖南省引种备案、(湘)引种〔2018〕第1号;浙江省引种备案、浙引种〔2018〕第001号;福建省引种备案、(闽)引种〔2019〕第1号。

旱优73具有根系发达、耐高温、抗旱能力强、种植简单的特点,适宜在湖南区域的中低产田及灌溉条件不足的地方推广,也可以在高产水稻田中采用水直播旱管的轻简方式种植。

本文介绍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1.1特征特性旱优73属籼型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在湖南引种试验中,全生育期122.5d ,平均株高117.2cm ,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叶片浅绿色,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抗倒能力强,叶鞘绿色,稃尖秆无色,无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

一般有效穗247.5万穗/hm 2,每穗总粒数167.4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7.9g 。

2017年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8710.5kg/hm 2,较对照增产0.76%;米粒长宽比3.3,米质指标达部标2级,再生能力强,耐高温性好。

2017年湖南省引种抗病性鉴定表明,旱优73苗叶瘟3.7级,穗瘟5.7级,穗瘟损失率平均4.3级,稻瘟病综合指数4.5级,中感稻瘟病,稻曲病5级,白叶枯病5级。

1.2产量表现2018年在常德市澧县九垸乡合兴村示范种植2hm 2,采用人工水直播旱管的方式,4月8日播种,用种量30kg/hm 2,田间施基肥(15-15-15)525kg/hm 2,7月10日齐穗,在孕穗期及灌浆期灌水2次。

8月12日常德市农业局组织专家进行收割测产,实地收割1313.33m 2,收湿谷1661.5kg ,扣除杂质和水分后,实际产量10753.5kg/hm 2。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节水抗旱稻旱优73是我国水稻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其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湖南省是我国的水稻主产区之一,而且该地区气候湿热,降水充沛,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种植节水抗旱稻旱优73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来了解一下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品种特点。

节水抗旱稻旱优73是由湖南省农作物研究所自主培育的一种优质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能力突出、产量高、食味好等优点。

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中,节水抗旱稻旱优73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不仅适合湖南省的气候环境,而且在干旱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外观品质。

我们来了解一下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对于节水抗旱稻旱优73来说,高产栽培技术更是至关重要。

在湖南省,种植节水抗旱稻旱优73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1.土壤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苛,因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和调理。

在湖南省,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施肥和翻耕,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稻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合理灌溉:虽然湖南省降水充沛,但在干旱季节仍然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确保稻谷的正常生长。

在灌溉方面,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含水量和作物的需水量,科学施行田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3.科学施肥:合理的施肥方案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在湖南省,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推荐使用有机肥和矿质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以确保稻谷的充分营养供应。

4.病虫害防治:水稻病虫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在湖南省,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药剂和防治时机,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5.田间管理: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技术外,田间管理也十分重要。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节水抗旱稻旱优73是一种在湖南省种植表现优异的水稻品种,它不仅耐旱抗涝,而且产量高、品质好,备受农民青睐。

本文将重点介绍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可以为农民朋友提供一些种植经验和技术指导。

1. 抗旱能力强湖南省气候多变,旱情频发,因此选用抗旱稻种对于当地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旱优73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即使在干旱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这使得它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首选品种。

2. 产量稳定旱优73的产量表现十分稳定,不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通常每亩产量都能够达到600公斤以上,有些地区甚至可以达到800公斤以上。

这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

3. 品质优良旱优73的米质优良,米粒饱满、色泽自然,口感好,非常受消费者喜爱。

而且其加工米的出糙率高、品质优异,非常适合作为商业化的水稻种植品种。

二、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1. 积极改良土壤选用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必要时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

在水稻种植前,可以开展深翻、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2. 合理施肥在播种前期施入基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入适量的氮、磷、钾肥,保证水稻的营养需求。

在生长期间,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时追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 良好排水旱优73在生长期间需要足够的水分,但过度积水容易导致根系缺氧,影响生长发育。

农民朋友在种植期间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因积水导致水稻生长不良。

4. 合理灌溉科学合理的灌溉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非常重要。

在旱季节,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水量进行合理的灌溉,以保证水稻的生长需要。

5. 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治各种病虫害,避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手段,保证水稻的生长健康。

秋胡萝卜小野73及高效栽培技术

秋胡萝卜小野73及高效栽培技术

秋胡萝卜小野73及高效栽培技术
小野73是自日本引进黑田五寸后引进的又一胡萝卜新品种。

比黑田五寸VB2高25%,Vc高10%,Ca高68.42%,糖类低9.6%,富含锌、钙、硒、碘四大保健元素,被日本民众誉为保健水果之王。

对抗癌溶栓,消痔降脂,健体醒脑等具积极作用。

生育期92天,初秋播种,入冬收刨,一般亩产6000-8000公斤,收益2-3千元,值得推广种植,其高效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地择茬。

沙土最优,壤土次之,淤土只有多施农家肥后方可种植。

前茬以地下茎、根的禾本科或豆科作物茬口较好。

二、整地施肥。

耕地深度25厘米以上,随耕每亩条施硫酸钾和过磷酸钙各14公斤和7公斤,耙时普施28公斤和14公斤,以利均衡吸收,增加产量。

氮素类化肥酌情少施或不施,农家肥每亩3000公斤以上。

不要施氯化钾(影响口味)和钙镁磷肥(肥效太慢,不利吸收)。

三、精细播种。

提倡条播,以利管理,按20厘米一行,覆1.5厘米,稍压实即可。

四、田间管理
1、除草定苗。

宜中耕除草,勿化学法除草,以策安全。

按株距11厘米左右定苗。

2、追肥排灌。

为提高总产,生育后期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公斤和20毫升植物动力2003混合液两次,增产显著。

并注意旱轻浇,涝及时排水松土。

3、适期收刨。

生育后期,缨虽青绿,但果已成熟,营养成份已达最高值,应即收刨为宜。

特优73高产制种技术

特优73高产制种技术

特优73高产制种技术
池有奏
【期刊名称】《三明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0(000)003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池有奏
【作者单位】尤溪县管前镇农技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038
【相关文献】
1.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特优136的高产制种技术 [J], 周运贵;杨盈欢
2.米质特优杂交晚稻泰优98高产制种技术 [J], 余厚理;傅军如;肖长明;章勇杰
3.水稻品种特优801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J], 汪德义;刘传林;张红梅;郭丽;徐启成;周新;蒋晓琰;申宝峰
4.迟熟新组合特优269的高产制种技术 [J], 王彩先;黄坚;陈颖;易小林;董世祥;秦延春
5.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2278秋季高产制种技术 [J], 易小林; 王彩先; 刘盛武; 莫振茂; 何俊; 凌春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早熟短季棉豫早73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特早熟短季棉豫早73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特早熟短季棉豫早73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吕淑平;谢德意;冯复全
【期刊名称】《中国棉花》
【年(卷),期】2005(32)4
【摘要】选用良种,适期播种。

生产用种一定要使用成熟度好,子粒饱满,健子率高,发芽率高,发芽势高的种子,最好是脱绒包衣种。

根据河南省及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

豫早73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25日至6月10日。

适于麦棉套种或麦后直播。

麦棉套种采用3—1式或2—1式,行距70cm;麦后直播等行距种植时行距一般为65~70cm,在小麦行间播种后灌麦黄水或先灌水后播种。

【总页数】1页(P34)
【作者】吕淑平;谢德意;冯复全
【作者单位】河南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所,郑州,450002;河南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所,郑州,450002;河南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所,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抗虫短季棉新品种豫早棉91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李武;吕淑平;聂利红;赵付安;谢德意
2.短季棉豫早73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 [J], 马宗斌;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
3.特早熟棉花新品种豫早73 [J], 王付欣;谢德意;冯复全;王惠萍
4.高产早熟优质抗病短季棉豫早1109的选育 [J], 王惠萍;冯复全
5.短季棉新品种豫早275 [J], 冯复全;王惠萍;谢德意;王付欣;吴耀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 与栽培技术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 与栽培技术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与栽培技术陈海军1 鞠 伟2 巩双印1 李金良1 陈凤芝1 吴 瑶1 吴俊彦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164300;2黑龙江省南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01)摘要:南北73是黑龙江省南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以NSH2为母本、NS15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2019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玉2019023号)推广,同年分别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引种备案。

该品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适宜在内蒙古、吉林省≥10℃活动积温2150℃以上地区和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种植。

关键词:极早熟;玉米;南北73;选育;栽培技术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共划分6个积温带,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主要是玉米-大豆轮作区域,该区域玉米种植面积大约67万hm2,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品种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市场上主推的德美亚1号在生产上栽培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

因此,选择适宜该区域种植的耐密植、抗病、抗倒伏的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北73是黑龙江省南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的玉米单交种。

该品种在高产、耐密、秆强、抗病、优质等方面表现出优势,特别是在适宜机械化收获方面有所创新。

1 选育过程南北73是黑龙江省南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以NSH2为母本、NS15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组合,母本是以美国早熟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用系谱法选育的二环系;父本是用外引加拿大早熟系T01×KW1A139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选育的二环系。

2013-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南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产量鉴定试验,同时参加适宜区域异地鉴定试验,2016-201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组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19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9023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优73” 超高产栽培技术
邵武市是国家和福建省的商品粮基地县,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36万多亩。

近年来“特优73”作为我市超高产栽培组合,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该组合在我市推广面积达21000多亩,在水北镇作单晚建立超高产栽培面积2200亩,获得得全面丰收。

现将“特优73” 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产量表现
该组合2013年在我市水北镇作单晚建立超高产栽培面积2200亩,经过7个点实割验收,最高亩产为633公斤,最低亩产为512公斤,平均亩产553.52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48%。

二、特优73的特征特性
特优73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龙特浦A与明恢73配制而成,品审定编号:闽审稻2001010。

1.农艺性状:特优73主茎总叶片数17叶,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茎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中,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

一般株高110-120cm,穗长25-26cm,穗形紧凑,无芒,一般每公顷有效穗270-300万,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29g。

2.熟期适中:做中稻全生育期150d左右,与汕优63相同,做连晚全生育期130d左右,比汕优63迟2-3d。

在我市作单晚稻栽培,一般的播种时间在4月20--25日,插秧的时间在7月20—25日,达到齐穗的时间是8月20日左右,成熟的时间是9月中下旬。

3.抗逆性:该组合在我市以种植表现出耐肥性好,抗倒伏,适应性广,
适合各种类型田块种植,抗稻瘟病能力优于汕优63,稻曲病轻。

4.米质: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其糙米率82.2%,精米率7
5.6%,整精米率57.1%,粒长
6.5毫米,长宽比2.7,垩白率62%,垩白度11.2%。

其中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六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

三、特优73超高产栽培技术
特优73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水稻,它具有穗大粒多的特点,但这种水稻具有的分蘖力相对较差。

在进行单季晚稻超高产种植时要做到多本、促蘖、增穗,要确立以穗重为重点的目标。

在此总结出种植过程中的7个栽培技术要点。

1.选好秧地,施足秧田基肥。

种植前要进行严格的秧地选择,秧地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向阳的田地。

这是因为秧地的情况在水稻的多蘖壮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行播种时每667平方米播种的种子量是7.5-10公斤。

这样才能达到稀播种、育壮秧的要求,在种植的秧田要求要平整。

秧田也要施加肥料,一般施用的是15公斤的进口复合肥。

2.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种植的时间要根据种植环境进行具体的安排,本地区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20日前播。

要及时的进行移栽保证秧龄在30天左右,进行移栽时植株有7-9的叶龄。

进行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药剂浸泡,为了防止发生细条病可以采用强氯精进行浸种。

3.施足大田基肥:种植过程中要注重基肥的施用,在对田地进行平耙田时要进行施肥,这时施用的肥量是每667平方米需要50公斤的碳铵,30公斤的过钙,15公斤的氯化钾。

或者是每667平方米施用20-25公斤
的水稻专用肥和1000公斤的农家肥作为种植的基肥。

进行大田施肥时要保证田间具有水层,施肥后等到化肥被土壤充分的吸收以后,这时就可以进行再次灌水并准备插秧。

4.适时插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插足基本苗。

这时因为种植的这种组合具有较弱的分蘖力,因此必须保证插足基本苗。

这样不但是保证水稻足穗的基础,也是水稻大穗的基础。

为了使移栽时不造成大田减产要适时的进行移栽,一般的移栽时间是秧龄达到30天,而且具有3-5个分蘖时。

这时采用的插秧规格是19.8CM×23CM丛插两粒谷,每667平方米1.5-1.7万丛,这样可以保证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0-12万。

5.科学水肥管理。

种植过程中的水肥管理要根据种植环境和种植的品种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

种植特优73组合时,要施行的水肥管理原则是“足氮、适磷、增钾”和“攻前、稳中、补后”。

田间进行施肥的主要方法是,首先在大田插秧后5-7天秧苗返青时进行及追肥,主要的肥料是每667平方米施用碳铵25公斤,过钙15公斤,同时拌丁草胺0.2公斤。

在次追肥的时间是插秧后15-18天结合中耕进行实施分蘖肥。

田间的水量管理原则是浅水(寸水)插秧,深入返青,浅水分蘖,够苗烤田。

6.后期管理:田间烤搁田后进入孕穗时期这时要及时的进行复水,破口时要追加穗肥这时每667平方米施加尿素3-5公斤。

后期在干湿壮籽时也要施加肥料,这时每667平方米喷施磷酸二氢钾0.5公斤。

还有在收割前适时的进行断水。

7.综合防治病虫害:特优73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
等。

要适时注意病害发生的状况,了解病虫害最佳防治时期,适时的进行防治。

同时要减少农药残留造成的污染,提高产品品质,同时确保丰收。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