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八上第一章(6——9)复习(完成).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 水在哪里1、___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___ (更新期最长)。

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______,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_____循环、___内循环和__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______,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b 、______c 、降水d 、______e 、地下径流f 、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______ 和 ___ 。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 温度 而变化。

第2节 水的组成水电解实验中,水的电解是__变化,气体体积之比为氧气:氢气=___实验结论:表达式:____________,水由___和___组成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沸点是____,水在___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____变小,____不变,___变大,所以冰能___在水面。

第3节 水的密度1、_______________ , 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___(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____不同;2、公式:______ ρ=m/v (公式变形:____________)ρ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密度的单位:________ 或 _________(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_____千克/米3 1kg/m 3=____g/cm 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合_____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一节 水在哪里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 沼泽、
冰川、生物体、地下等 3.水体名称: 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分类2:淡水、咸水; 分类3: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二、水与生命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
二、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意义是:1 米3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 厘米3 水的质量为 1克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1 米3 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p=ρgh
1、ρ指液体的密度
2、h 指液体某处到最高液面的垂
直距离 3、此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液体的内 部压强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的深度;
测量 液体内部 压强的大小
第5节 水的浮力
一、浮力
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
一、水的浮力
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3、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 一个向上的浮力
能否说氧气和氢气是水的组成成分?
二、水的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无色 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 100℃
无味 凝固点
常温下液体
水的异 常现象
1标准大气压下 0℃
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4℃以下 时,水热缩冷胀; 4℃以上 时,水热胀冷缩。
拓展:水还有哪些性质?
纯净的水是不良导体、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等。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有如此纷繁的历史事件及历史知识,学生很难识记,而人教版的历史有其特点,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839年6月3日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P32.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4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P6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P8表3.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第1节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我会选(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下列哪句话是不正确的()A.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来说的。

B.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经常选地面作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和物体C.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桃核发芽 B.桃树的叶进行光合作用C.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D.成熟的桃子从树上落下3.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4.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某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从乘客旁走过的乘务员 B.车厢中放茶杯的小桌C.铁路旁的树木 D.铁路边的建筑物5.小船在河中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人作参照物,则岸是运动的,船也是运动的。

B.以船作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岸是运动的。

C.以岸作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船是运动的。

D.以河水作参照物,则船是运动的,岸是静止的。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竟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A.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是静止的 D.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7.课堂上老师让小明上讲台板演,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 0.1m/s B. 1m/s C.10m/s D.20m/s8.甲车正在往东行驶,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车一定往西行驶 B.乙车一定静止C.乙车一定往东行驶 D.乙车可能往东行驶9.赛跑时,终点裁判员看见发号员的信号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能等听到枪声时再计时。

八年级科学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四讲 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精讲 自然科学

八年级科学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四讲 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精讲 自然科学

2021/12/9
第十二页,共九十三页。
【解题思路】 U 形管中 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说明试管中的压 强减小,而能够使压强减小的因素为试管中的温度降低,即该物质与水反 应或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了热量,而烧杯中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说明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分析四个选项:A 中氧化钙和水反应 放热,使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 B 和 C 中的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于 水要放出热量,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所以 A、B、C 都不符合题意; 而 D 中的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使 a 液 面上升,而 b 液面下降,同时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符合 题意。故选 D。
2021/12/9
第十一页,共九十三页。
【例 2】 如图所示,当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让水滴入大试管中, 可观察到以下现象:①U 形管中 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②烧杯中的饱 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则大试管中的固体 M 和烧杯中的饱和溶液 N 可能是
(D) A.M 是 CaO,N 是 KCl 溶液 B.M 是 KOH,N 是 NaCl 溶液 C.M 是 NaOH,N 是 Ca(OH)2 溶液 D.M 是 NH4NO3,N 是 KNO3 溶液
2021/12/9
第六页,共九十三页。
二、悬浊液、乳浊液、胶体和溶液的关系
2021/12/9
第七页,共九十三页。
内容项目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在水中的粒 分子或离子

固体小颗粒(分子 小液滴(分子的集
的集合体)
合体)
粒子大小
<1nm
>100nm
>100nm
主要特征
静置后不分层、不
静置后沉降,不均 静置后分层,不均

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复习

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复习

密度
体积
ρ=
V
单位换算
1克/厘米3
10-3 千 克 1克 3 -6 米 3 1厘 米 10
= 1000千克/米3
常见物质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量它们的质量为 m1 3.把烧杯中的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 出它的体积为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5.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 m1— m2 6.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 m2 ∕ v
=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溶液×a%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㈠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 克,问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克? 解: 溶质=50克×10%=5克 水的质量=50克-5克=45克 配制过程: A、计算 B、称量 C、溶解
CYL
答: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 压强是2.5× 105帕
压强计
实验:探究水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深度
(厘米)
橡皮膜 左液面 右液面 液面高度 (cm) (cm) 差(cm) 方向 向上 向下
侧面 侧面
1.5 1.5 1.5 -1.5
a b
c d
3 3
3 6
3
-1.5
-1.5
3
3
3
4.5
-3
-4.5
e
如何用弹簧秤测浸在液体中 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先测重力G
2.物体放入液体中看弹簧秤示数 3.求浮力
F浮 G F拉
F拉
物体浮沉的条件 F浮 动态 F浮 静止
静止
F浮

八年级(上)科学教与学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与学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1.海洋 96.53%2.53% 2.运动.相互转化3.水循环4.蒸发5.2.5升6.海洋陆地空气生物体内7.液态固态气态8.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9.水分 10.B 11.D 12.B 13.A 14.√×√×× 15.略 16.略第2节水的组成1.阴燃烧淡蓝氢气少氧气2.氢氧3.B4.C5.(1)负正 (2)氢氧 (3)已进行一段时间6.略第3节水的密度1.13.6× 103 4×103千克 40厘米32.700 0.63 6.3×10-43.1 不能能4.铜球铝球5.2.7×10310.8 2.7×1036.0.5 27.0.96×1038.948 3959.C 10.C 11.C 12.D 13.30千克14.11.3×103千克/米3第4节水的压强1.一样竖放的2.980 490 980 653.3 3.侧壁 1964.4×104 2×10-45.3:2 9:46.等于7.D8.D9.B 10.压力受力面积 11.39.2N 12.34米第5节水的浮力1.5 上浮2.3:43.铜铁等于4.A5.0 重力6.大于7.D8.D9.D 10.A 11.A 12.C D.略14.970.9m3 15.(1)0.3×10-3m3 (2)1.5×104Pa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相同2.a=b3.食盐、硝酸钾水4.白磷二氧化硫白磷二氧化硫5.悬浊液乳浊液6.(1)悬浊液 (2)溶液(3)乳浊液 (4)溶液7.D8.C9.C 10.D 11.B 12.B 13.A 14.(1)× (2)× (3)×(4)× (5)×(6)× 15.略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蒸发掉少量水降低温度加少量硝酸钾固体2.不饱和溶液饱和3.饱和不饱和4.降温加水溶液变浑浊,有熟石灰析出5.(1)≤ (2)100b/A6.(1)18.032 (2)1007.(1)12 68 (2)3 17 (3)12% (4)32% (5)20%8.C9.D 10.B 11.D 12.D 13.D 14.D 15.(1)(d—a)g (2)(d—a)/(b—a)×100% (3)(c—a)g (4)100(d—a)/(c—d)g 16.195克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1.晶体2.蒸发溶剂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不大氯化钠较大硝酸钾3.D4.B5.D6.D 7.B 8.B 9.略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1. 1/42.各种杂质浮仍有不适宜不能不适宜不含可以3.①③污水要回流长江,造成二次污染4.AC5.A6.D7.D8.D9.(1)C (2)F (3)D (4)A (5)B 10.(1)B(2)生活污水、工业中废渣、废气、污水、城市垃圾等 11.4.32L 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考虑,应立即修好或更换这只损坏了的水龙头。

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第一章1-8节复习提纲.

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第一章1-8节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分布的?(海洋、陆地、空气、生物体)2、地球上的水的主体部分是哪一部分的水体?(海洋水)3、地球水淡水的主体是哪一部分的水体?(冰川水)4、地球上的水是以什么状态存在?(固态、液态、气态)。

请举一例说明:(冰川水、江河水、大气水)5、那种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大气水)6、那种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冰川水)7、可以被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8、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9、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10、水循环的原因怎样?(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11、你一天要摄取多少升水?(2.5升)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直接摄取和碳水化合物的转化的)。

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排出的?(呼吸系统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汗液的形式排出,尿的形式)。

12、含水量最多的生物叫什么?(水母)13、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的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地表径流)请举例说明:(修建水库、引水灌溉等)第二节水的组成1、什么叫做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2、什么叫做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3、简述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4、实验室里有两瓶无色的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你能将它们鉴别出来吗?请说说你的方法。

(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复燃的是空气)5、电解水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两极上有气泡出现,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6、氧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助燃性)氢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可燃性)7、电解水时,负极产生什么气体?(氢气)正极产生什么气体?(氧气)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多少?(负极:正极=2 :1)8、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什么气体?(氢气和氧气)9、水是有什么组成的?(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通直流电10、写出水的电解的表达式(水氢气+ 氧气)11、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增加水的导电性)第三节水的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2、什么叫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3、水的密度是多少?(1.0×103千克/米3)它表示什么意思?(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4、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千克/米3)读作什么?(千克每立方米)5、要测量物体的密度,必须测出哪些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必须测出质量、体积。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至第四章全册知识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至第四章全册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一、地球上的水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1、 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水圈 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 淡水(2.53%) 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基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在空气冲,水是气态 水循环途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水循环类型包括 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地球引力 和太阳辐射。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 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 贫乏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 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般动物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二、水的组成 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10、水的电解实验: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点燃后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1:2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11、水分子的构成: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 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 合成新的分子;.水的重要性质水 通直流电氢气 氧气+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科学第一单元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科学第一单元八年级上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阳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阴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合1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附习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附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 2和a 2+b 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 2<a 2+b 2,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经典的勾股数:3、4、5(3n 、4n 、5n ) 5、12、13(5n 、12n 、13n ) 7、24、25(7n 、24n 、25n ) 8、15、17(8n 、15n 、17n ) 9、40、41(9n 、40n 、41n ) 11、60、61(11n 、60n 、61n ) 13、84、85(13n 、84n 、85n )例1. 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C点与A 点重合,则EB 的长是( ). A .3 B .4 C 5 D .5练习1:如图,已知矩形ABCD 沿着直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 于E ,AD=8,AB=4,则DE 的长为( )A.3B.4C.5D.6FEDCBAC A B ED 练习2: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BC=8,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其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的长为例2. 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 (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练习1: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2(6)8100a b c ---=,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 :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练习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a 2c 2-b 2c 2=a 4-b 4,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3. 将一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 A .h ≤17cm B .h ≥8cm C .15cm ≤h ≤16cm D .7cm ≤h ≤16cm练习:如图,圆柱形玻璃容器高20cm ,底面圆的周长为48cm ,在外侧距下底1cm 的 点A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上口1cm 的点B 处有一只CABDS 3S 2S 1C B A 苍蝇,则蜘蛛捕获苍蝇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为________.例4. a 2+b 2+c 2=10a +24b +26c -338,试判定△ABC 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练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62+,斜边长2,求它的面积.例5.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3cm ,AD=4cm ,BC=13cm ,CD=12cm ,且∠A=90°,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至第四章全册知识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至第四章全册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一、地球上的水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1、 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 水圈 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淡水(2.53%) 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大气水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基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在空气冲,水是气态水循环途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水循环类型包括 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地球引力 和太阳辐射。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 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般动物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二、水的组成 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10、水的电解实验: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点燃后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体积比:氧气:氢气=1:2 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11、水分子的构成: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 通直流电 氢气 氧气+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复习资料(每一节内容齐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复习资料(每一节内容齐全)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一节水在哪里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λ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λ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电解水试验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第二节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λ2、密度的公式:ρ=m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八年级上册科学(华师大版)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华师大版)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第1章机械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一)1.位置机械运动2.C 3.D 4.C 5.A 6.1 3 白云7.乙(二)1.前面短2.运动的快慢路程时间米/秒米每秒单位时间路程 3.A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E 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1)10(2)1800 5.0.3h(或180min)6.B 7.B 8.B 9.褐海燕猎豹10.3×108 1500 11.80km/h 40km 0.5 12.骑车的人在15s内运动了200m。

跑步的人在25s内运动了200m,骑车的人比跑步的人速度大13.8.33m 14.5.5第2节力(一)1.物体物体物体2.(1)压路机路(2)起重机重物(3)手门(4)手铅球3.B 4.测力计5.牛顿牛N 6.弹簧测力计零刻度线7.B 8.C 10.(1)5 5 0.2 (2)1 1 相反11.4.4 12.(1)材料、长度、形状、直径等(2)取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两个弹簧,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弹簧,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加以比较13.球反作用力互相的15.略(二)1.形变运动状态 2.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形变形变运动状态 3.B 4.B 5.D 6.B 7.D (三)1.大小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图标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 2.A B 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3.推(Push)拉(Pull)方向里拉4.40 15 5.D 6.略7.方向8.C 9.略10.探究作用探究步骤分析与结论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①拉弹簧:将弹簧的一端固定,用较小的力拉弹簧;在用较大的力拉弹簧②扔石块:将一块石块用较小的里扔出;在用较大的力扔出①拉弹簧:拉力越大的弹簧的形变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扔石块:石块飞行的远、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第3节几种常见的力(一)1.重力地球2.地球重力3.正比G=mg 质量重力9.7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4.490 5.B 6.弹簧测力计 4.9 7.重心几何中心8.曲线重力竖直向下重心重运动状态9.竖直中垂线竖直水平10.C 11.略12.悬挂略13.D 14.1470N 2g 15.B 16.略(二)1.互相接触相对运动滑动静滚动2.B 3.摩擦力摩擦力 4.C 5.减小摩擦力 6.②③⑤⑥⑧①④⑦ 7.C 8.B 8.B 10.C 11.弹性形变恢复原状12.弹弹略13.当接触面材料一定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大略14.(1)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将f3与f1比较复习题1.D2.C3.C4.C5.B6.B7.A8.D9.C 10.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11.物体对物体牛测力计大小方向作用点12.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13.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运动状态形变15.5 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得多16.略17.正确 1.5 18.例:问题:赛艇比赛中,运动员向后划水,赛艇为什么前进?解答:由于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桨对水施加后作用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水对它的向前的反作用力19.3.84×108m 20.(1)75min 48min (2)这位乘客应选择乘快客第2章 运动过程的分析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1.没有受到外力 静止 匀速直线 大小 方向2.伽利略、笛卡尔、牛顿3.C 4.D 5.(1)速度 阻 (2)光滑 小 大 (3)大 小 不显著 6.略(二)1.静止 运动 运动状态 2.甲 人 惯性 公交车紧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而发生的现象3.D4.匀速 减速 加速5.②①③④6.D7.A8.C9.略(三)1.二力平衡2 垂直桌面向上(或竖直向上)2.小于 等于 3.平衡 大于 同一直线 4.C 5.C6.C7.(1)光滑 相等(2)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速度一定时,水枪与水平线夹角逐渐增大,水射出水平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喝了之后,还剩很多的食盐水。爱思考的 小东想把食盐水溶液中的食盐重新提取出 来,你知道此过程叫什么吗? 你能帮小东出谋划策吗? 小东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把食盐撒到地 上他不想浪费,该怎么办?
4、这时小东感觉到自己的肚子舒服多了, 他想了解食盐在水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查资料得到如下的表格:
温度(℃) 10 20 36.0 30 36.3 40 36.6 50 37.0 60 37.3 70 37.8 80 38.3 90 38.9 100 39.8 食盐(克) 35.5
⑴从上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⑵查表可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多少?其意义 是什么? ⑶你能根据上表,计算在50克100℃开水中最多溶 解多少克食盐?此温度下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是多少?
⑷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下图来回答问题: ①你能从图中选出食盐的溶解度曲线吗? ②由图中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溶解度 涵 义 条 件 单 位 联 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量表示物质溶解能力 表示溶质质量占溶液质 量的比例 的大小 ①与温度有关②必须 是饱和溶液③溶剂量 一定是100克 ①与温度无关②不一定 是饱和溶液③溶剂量不 一定

无单位
质量分数=S/(100克+ S ) (条件:饱和溶液)

小东非常满足今天的收获,在高兴之余突然想 到今天闹肚子一定是昨天喝了不洁净水有关 系.小东又在深思地球上的水为什么越来越脏 呢?你能帮他出出主意吗?
他想自己用开水、食盐来配制生理盐水300克 (已知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
你能帮小东计算出水和食盐各多少克? 如果我们在实验室里配制生理盐水. 你选择所需的实验器材:_______ 溶液配制步骤:计算 称量 溶解
②下图所示进行的操作,请你指出哪些步骤是错
误的?
2、心急的小东在热开水中放入了较多的食盐, 筷子搅拌后,小东一尝,发现太咸了。
1、一水多用
2、推广节水器具
3、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小东日记
办法 沉淀 法
原理Βιβλιοθήκη 适用范围基本操作 加入明矾 等凝聚剂, 搅拌后静 置 溶解, 过滤
所起作用 使水中的悬浮 微粒凝聚成较 大颗粒而沉淀 下来 可除去水中的 悬浮微粒
用于分离液 溶解性不 体中混有的 同 不溶性固体 杂质 用于除去液 溶解性不 体中混有的 同 不溶性固体 杂质 液体物质 用于分离或 的沸点不 提纯液态混 同 合物
⑴你能帮小东使浓盐水变稀吗?
⑵若以横坐标表示加入水的质量(m),以纵坐标表示
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a%),则下列图示正 确的是( D)
⑶倘若小东当时配成的是质量分数为27.5%的食盐 水,取其中的10克, 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至少需 加多少克水?
3、小东终于喝到了自己配制的食盐水, 问此温度下所得的食盐溶液是饱和还 是不饱和溶液?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
5、不知不觉,一个早上过去了,小东 想把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做 一个总结,但他感觉到自己有点困难, 平时他有什么难处都找他的好友小强 商量。于是下午他约好朋友小强到他 家来,一起来讨论总结溶解度与溶质 质量分数的关系。你现在能否和你的 同桌一起来总结呢。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 第6---第9节复习)
1、早上起来时小东腹泻,爸爸已经去忙生意,妈妈
一大早去了外婆家.家里没有午时茶等备用药, 小东又不想去看医生.你猜猜,他会怎么做?
请你指出哪些是溶液
?哪些是悬浊液?哪些
是乳浊液? A.酒精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B. 碘酒 C.豆油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D.蒸馏水 E牛奶 F黄河水
过滤 法
蒸馏 法
加热,蒸 可除去水中已 馏、冷凝 溶解的物质
中国的水资源
1、空间分配不均匀——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2、时间分配不均匀—— 夏季丰富, 冬季缺乏,
北方尤其明显。
3、总水量世界第6,人均拥有水量不 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节水和护水已 刻不容缓。
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节水?
家庭节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