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公评论: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

合集下载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第l4卷第4期2007年8月东莞理工学院JOURNALOFDONGG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V01.14NO.4Aug.2007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邓颖芝(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广东东莞523017)摘要:张之洞作为晚清的一位思想家,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他的中西文化观,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他强调以中学为主,辅以西学,调和中西学的方法则是"会通",以西学来补中学.这一思想理论的提出,在晚清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这种思维模式本身的矛盾性,它不可能达到张之洞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正人心"和"开风气".关键词: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劝学篇》;中学;西学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312(2007)04--0096-04在晚清历史上,张之洞是一位重臣,一直活跃于政治舞台上,建树颇丰,拥有诸多头衔:洋务派代表,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等.作为一名思想家,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怎样看待中西文化上.他饱读儒家经典,一生以维护纲常名教为己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道统的扞卫者.随着时局的发展,他开始反对顽固派的迂腐和维新派的激进,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化理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们.这一命题较为集中地代表了他的思想方法理论,政治纲领和文化观念,而最完整最充分地阐述他的"中体西用"思想着作的,非他的《劝学篇》莫属了.张之洞不仅理论总结其文化观,而且积极地应用于实践,试图挽救奄奄一息的清政府.但他所有的努力最终仍归于失败.张之洞着《劝学篇》时,正处于甲午战败后.由早期改良主义思潮演变而来的维新变法思潮己兴起并且呼声很高,与此同时,以清议自居的顽固保守派透过甲午战争的失败,更坚定了以祖宗之法治国求强的主张,反对学习西方.士大夫阶层围绕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日趋激烈.作为洋务运动后期最重要的思想家,张之洞看到"今日事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由于西方潮流对中国所发生的冲击太大,于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1212,各种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因此而起.但是,"旧者因噎而废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1212, 因而"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邪说暴行,横流天下."p所以,他认为"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p为了补救新旧两种思想的偏弊,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希望能将中西思想调和融洽,使中国在接受近代文明的洗礼时,能有中西之长,而无中西之弊.实际上,作为官场上的老手,张之洞"深窥宫廷龃龉之情与新旧水火之象"1312so,为了扞卫其长期信奉的纲常名教,维护封建统治,反对维新派的过激行为,同时也为了自保,才于l898年初,撰写了《劝学篇》.其原因在《抱冰堂弟子记》中明白的表述是:"自己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着《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p如《劝学篇》共三万余字,分内外两篇,张之洞写此书的宗旨是:"《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p所谓"本",则是他念念不忘的有关世道人心的纲常名教,不能触及.而"通"则是指工商诸事,是可以变通的.全书贯穿"中体西用"的精神,首先是对封建纲常名教的全力维护,收稿日期:2006—1O—O8作者简介:邓颖芝(1975一),女,江西临川1人,文博馆员,硕士,主要从事近现代文化与宗教研究.第4期邓颖芝: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97虽然他也抱怨"旧者不知通",并且鼓吹"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121:3,"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p其次,才是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学",即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并以这种新的技艺去"补"封建旧制之"阙","起"清廷统治之"疾",以达到维护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和江河日下的封建制度.即所谓的"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劝学篇》中,并未出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有"旧学为体,新学为用"[I]105o按理新学与西学,旧学与中学不能简单地等同, 但在《劝学篇》中,四词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彼此含义相同并往往互换使用,因此,"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也就等同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首先,看看张之洞的中学(旧学)观.何为中学呢?张之洞强调"中学"是立身立国之本,"中学"是"孔孟正统之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他对"今日学者"提出的要求是"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士,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16163,可见,中学由经,史,子,集四部分内容构成.其特性和根本地位,张之洞则从三方面加以系统论证."中学"是"根柢"之学.张之洞认为"今欲强中国……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6162,因此,中学有高屋建瓴之势,有主宰诸学的地位.如果不以中学为"根柢"之学,则祸患无穷.他认为"如不通中学,此犹不知其姓之人,无辔之骑,无舵之舟,其西学愈深,其疾视中国亦愈甚,虽有博物多能之士,国家亦安得而用之哉!"中学"具有稳定性.中学具有"万古不变"的特性,他认为"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夫所谓道本者,三纲四维是也.若并此弃之,法未行而大乱作矣."¨因此,在张之洞眼里,中学是亘古不变的,如出现变化,则必定天下大乱."中学"的可兼容性和排他性."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是强调以旧学为体而兼采西学之用,即说明中学具有可兼容性,它可以有效地接纳西学,用以"致用",西学的精神早已包容在万古不变的"中学"之内.同时,《劝学篇》认为"中学"具有排他性,孔孟正统之学才是真正的"中体"之学,应把孔孟经典立为中学的内核,为学者所崇拜和尊奉.张之洞在倡明"中学为体"时,也没有忘记"西学"所起的作用.事实上,西学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张之洞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事实,在新与旧的冲突中,张之洞认为"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因此,他也大讲"西学为用".其次,再看看张之洞的西学(新学)观. 1."西学"的定义和范围.何为"西学"呢?张之洞认为"西政,西艺,西史为西学"…."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H一."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这是他所认为的西学的定义和它所包括的范围,其实,西学的具体内容有一发展过程,即由"器械" 到"政体"的过程,张之洞已无力改变这一历史事实,其西学的内容中包含有西政,但是其西政仅仅是一些具体行政管理措施,对"民权","议院"等内容却加以排斥,"民权之说不可行也"p,因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可见,《劝学篇》的"西学"的内容十分有限.2."西学"的地位和作用.从《劝学篇》中可知,其西学的范围较广,但它只能因"中学为体"而存在,相对于中学,它只能处在次要的地位,只是起"用","补","辅"的作用."今日学者,必先通经……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事缺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事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其害."甚至他认为中国的学术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我们只要利用其制造技术就可以了.既然中学和西学都各有所长,应区别对待,那么,怎样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呢?张之洞反对各执一端,认为应该"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卯即中学与西学是可以"会通"的.但是中学与西学各有其定位和作用,必须以"无悖于经东莞理工学院2007g义,,-']159为前提,将"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作为目标和原则,然后才能"会通"中西学,中体西用.张之洞为何会一再地强调中学不能舍弃,是"根柢"之学,同时又应采纳西学,可独独把西方文化的精华,即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如民权,议会等排除于西学之外.在处理两者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建议,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与他本人所受的教育,经历和在晚清政坛所处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张之洞,河北直隶南皮人,出生于旧式官僚家庭.从小接受儒家的传统文化教育,他是通过科举制度一步步地走上晚清政坛的.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于《劝学篇》中具论其详,而且于宦海生涯中始终以之为立身之本.早在步入仕途之前,张之洞就随其父在贵州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开始与人民为敌,而把自己与清政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862 年,他又参与了镇压捻军起义的罪恶活动.步入仕途以后,他对清政府更加忠心耿耿,亦步亦趋.如积极镇压自立军,杀害唐才常等.而当他进入军机处以后,开始参与清政府的决策了.他的出身和他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张之洞不可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他所谓的"中学".相反,张之洞全力地维护中学的"根柢"地位,没有中学,也就没有了张之洞所拥有的一切.然而,在晚清政府的官僚队伍中,他又是较为开明者.因而作为一名政治家,张之洞是瑕瑜互见的.他力言"西学为用",更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全力实践.因为张之洞是晚清的大官僚,一生从政四十余年,因而,他有条件去实践自己的文化思想.他在湖广,两广总督任内所办的洋务,可以说囊括了"西政","西艺"的所有领域,实践了"政艺兼学''."的主张.四对于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主要是其"中体西用"的思想,应从多方面多视角加以考察,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做出过多的肯定, 其"中体西用"思想中包含着若干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他提出了以"育才"为宗旨,变科举,译西书,倡游学,广兴学校的思想.张之洞认为"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19191,并特别强调"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p'他将兴学育才提到了自强救亡的高度来认识,认为"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否则,"养之无素,而求之于仓卒,犹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不作陂池而望巨鱼也.''."."关于"游学",张之洞认为:"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11Ol98,并主张"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叫辨正是在张之洞的倡导下,19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股"留日热".对于中学,他也清楚地看到存在的危机,因而采取"守约"的办法,即"治要而约取也.''.p他大力提倡兴办农工商学,以促进经济发展.张之洞说:"保民在养,养民在教,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H.而农工商又是相互依存的,三者之中,以农为基础,否则,"中国地虽广,民虽众,终无解于土满人满之讥矣"…¨".至于工商两业,更是"相因而成"的,"工有成器,然后商有贩运,是工为体,商为用也"1111138,因此,要设商会,商务大学堂以保工商的顺利发展.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中还有其他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他的这些见解,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别是其外篇所提出的各种经济发展方案和策略,都是颇有见地的,这些思想观点和方略措施,在当时属于先进的,有些至今尚未过时.但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矛盾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以西方资本主义为补充,其核心在于"中学为体",是在保存封建旧学的前提下增添若干西方科学,如果不以此为前提,西学根本无从谈起,"西用"的作用是用来扞卫"中体"的."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一内外主张,是瑕瑜互见的.其荒谬之处在于,"不知无其内,安得有其外".凡是溺于"体用论"之中者,对上述问题都难以做出科学正确的回答.因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命题.怎样的政治制度之下才会孕育出怎样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一定要适应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制度,把两者人为地分开来,是无法解决中学与第4期邓颖芝: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西学的关系的.中国的积贫积弱,不是没有洋务,而是中国有着腐朽的封建制度,从而培养出了一个腐败贪婪懒散推诿又盘根错节官官相护的官场.这才是中国万恶之源,贫弱之本.如果引进的西学主要限制于器物层面,中体西用尚勉强可以暂时地协调起来,但如果将西学扩大及于政体,中体西用这一极其有限的形式很快就会被冲破.张之洞便利用了这一命题的守旧的一面,通过《劝学篇》使"中体西用"成为摧毁戊戌新政的理论武器.《劝学篇》尽管以"体用"为其主导思想,但在基本的思想内容上与维新派完全不同.随着二十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张之洞坚守的文化立场,很快就被历史所遗弃了.参考文献【l】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臁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2】张之洞.劝学篇?序[M]//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 【3】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断想【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250.【4】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明纲第=[bq//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5】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会通第十三,,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6】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MI//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7】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变法第七,臁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8】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正权第六[bq//~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9】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益智第一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Uo]张之洞.劝学篇?外篇?游学第-"fMl//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1l】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tM]//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ZhangZhidong.SViewpointo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inHisBO0k"eBookofAdvisingLearning--DENGYing-zhi(DongguanKeyuanMuseum,Dongguan523017,China) AbstractAsathinkerinlateQingDynasty,ZhangZhidongputforwardhisviewpointonChine seand ly,Chineseculture wasthemainpartandhadwesterncultureforitsUSe.Hismethodofreconciliationwasusingwesternculturetosupp lementChineseculture. HistheoryhadadeepimpactonthethinkingcircleinlateQingDynasty.However,itwasimpos sibletoachievethe goalasheexpectedbecauseofthecontradictionsofhisthinkingmodeitself. KeywordsZhangZhidong;Chineseculture;westernculture;TheBookofAdvisingLearning。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究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究

兰台世界2012·11月下旬一、“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打破了平静的清王朝统治。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来的,是近代西方的政治、文化、军事等内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方面痛感中国的落后,一方面主张向西方学习。

但在向西方学习具体的观点上存在许多的分歧,积极学习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同时也要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消极学习派则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对于文化、政治制度等内容则坚决抵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之洞开始了寻求革新之路,受英国传教士李提摩的影响,张之洞开始从军事人才培养和军械装备入手,同时兴办各类新式军事学校,从而开始了其“中体西用”思想的初步尝试与实践。

1898年,张之洞在《两湖、经心两书院改造学堂办法片》中提出“两书院分习之大旨,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机,亦杜离叛道之弊”,标志着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正式形成。

二、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1.“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基础。

1898年,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其“中体西用”的思想在该书中得到系统的阐述,《劝学篇》一书共分为内外篇,一共24篇[1]。

其中内篇包括九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和去毒,内九篇的内容谈以中学为体,旨是“正人心”,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主要是教育人们要奉行孔孟之道,遵守传统的封建道德规范,效忠于封建统治者。

外十五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内容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攻教、非弥兵,主要是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

总之,《劝学篇》的内篇中,张之洞将中学作为根本内容,其目的是宣扬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外篇中则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技艺等方面内容以挽救走向末路的大清王朝。

简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简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简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史: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试图为中国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即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

其中张之洞最注重的是纲常名教。

“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导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

“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即近代西方科技。

张之洞认为西艺最难,适合于年少者学习,着眼于长远;而西史相对而言易学,适合年长者学习,符合当前的需要。

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在《循序》篇中论证了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导向作用。

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而在《会通》篇中他论证了二者的结合和共存:“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1、“中体西用”思想启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2、比较切实地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3、极大冲击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的进一步推广扫清了障碍。

4、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又阻碍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5、“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它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反应。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在教育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一直致力于推行中西结合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有养成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他的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践教育在张之洞看来,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学生应该兼顾理论与实践,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进行实践,学以致用。

因此,他创办了工艺学堂、巡抚学堂等各种职业学校,在学校设立了很多的实习班,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实践能力。

他还注重培养工程实践人才,通过给学生组织赴外考察、建设公路等方式,让学生在切实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

二、自力更生张之洞十分强调自力更生的精神,他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外国帮助。

因此,他在教育中也是秉持这种思想,他提倡学校自主办学,培养自力更生意识,发扬自尊、棄暴、赏誠的校训。

他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例如学生们必须自己种植农作物、制作手工艺品等,学习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达成目的。

三、开放思想张之洞重视培养开放的思想,认为学生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轻信一切。

他特别强调学生要具有开放心态,避免封闭思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有自我修养和忍耐力。

他引进了西方教育思想,让学生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文学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四、关注细节在教育管理方面,张之洞强调细节管理,他认为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学校管理中注重训练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吃饭、穿衣、卫生等基本细节方面,这是培养学生自我修养和敬业精神的重要过程。

总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自力更生、思想开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理念,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教育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简述张之洞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40年代,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用坚船利炮无情地惊醒了封建士大夫的“天朝迷梦”。

清政府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惊慌失措。

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首先望眼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烈呼声。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感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国”的外国人的洋枪洋炮的厉害。

国内,太平天国的起义运动也发展的如火如荼。

严重的内忧外患,使清政府的统治者感受到清政府这座大厦在风雨中飘摇。

这时,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代表人之一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开展了一场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

张之洞通过《劝学篇》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所谓“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

张之洞尤其强调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核心的“三纲”的地位,及此同时,他也赞成新学的大力发展,反对守旧派一概将其贬斥为奇技淫巧、异端邪行。

但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中学”及“西学”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根基,“西学”之用,决不能触犯中学为体,“西学”必须为“中体”服务,譬如他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推崇民权和男女平等之说,就政治法律制度来说,西方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都及“中体”相违,都应予以摒弃,他坚持固守中华文明的根基,继承传统,坚持维护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用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质,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技知识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用于处理实际事务,为我所用。

他所论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是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5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收稿日期:2018-09-12作者简介:宋泽民(1994-)ꎬ男ꎬ山东青岛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ꎮ研究方向:明清历史文献ꎮ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宋泽民(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ꎬ内蒙古呼和浩特㊀010021)摘㊀要:㊀张之洞是晚清 中体西用 思想的集大成者ꎬ他顺应 经世实学 复兴的思潮试图用 中体西用 来挽清朝之大厦于将倾ꎮ他在«劝学篇»中描绘了这个运用 中体西用 思想指导帝国复苏的宏伟蓝图ꎮ在这个蓝图中ꎬ他把 中体西用 思想注入传统教育的创新思维尤其引人注目ꎮ在他对留学㊁改革学制㊁变科举以及引进西学的规划中凸显了他 中体西用 教育观的光辉ꎮ关键词:㊀中体西用ꎻ经世致用ꎻ教育«劝学篇»中图分类号:G52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127-07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5.026㊀㊀一㊁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㊀㊀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ꎬ自鸦片战争以降ꎬ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ꎮ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ꎬ外国侵略者的冲击给中国这个尘封已久的老大帝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ꎮ从林则徐成为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ꎬ到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ꎬ再到奕 ㊁李鸿章㊁张之洞等 自强求富 的洋务运动ꎬ中国的思想㊁军事㊁经济㊁政治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ꎬ这个变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西方学习ꎮ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也毫无疑问的卷入了这场大变动之中ꎮ为了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方便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ꎬ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西方知识的翻译人才ꎬ于是在1862年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诞生了ꎮ它的诞生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道路ꎮ至1872年在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容闳的倡议下出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ꎮ从1872年到1875年这3年的时间内ꎬ晚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多人的幼童赴美留学ꎮ这批留学生的派出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一大步ꎮ在张之洞之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ꎬ张之洞的«劝学篇»用其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规划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蓝图ꎮ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还同日本的崛起有一定的关系ꎬ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ꎬ成为东亚最先完成近代化的国家ꎮ在日本崛起之际也有一部著名的«劝学篇»诞生ꎬ它是由日本近代思想解放先驱福泽谕吉所写ꎮ他提出的 和魂洋才 之说与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不谋而合ꎬ张之洞曾说 游学之国不如东洋 又说 学成而归ꎬ用为将相ꎮ政事一变ꎬ雄视东方 [1]这表现出张之洞对日本社会发展道路的向往ꎬ尤其是后一句表现他也希望中国能够出现伊藤博文㊁陆奥宗光一样的人物带领中国走向独立ꎮ后来在«劝学篇 游学»中张之洞也确实进行了留学日本的设计并且付诸了实践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五日上书光绪«选派学生出洋肄业折»ꎮ也正是日本的经验使张之洞坚定了走 中体西用 教育道路的决心ꎮ此外ꎬ中国传统的 经世致用 思想在近代对中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体西用的思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ꎬ自然对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观也有推动作用ꎮ嘉道年间复兴的 经世致用 的思想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ꎬ这种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吸收外来的先进新文化的桥梁和纽带ꎬ甚至有人把林则徐㊁魏源这第一批 开眼看世界 的人称之为 经世派 ꎬ 经世致用 的思想所造就的思想解放的空气㊁面向现实的学风和革新变化的精神为中体西用 的思想发展创造了条件ꎬ也使张之洞产生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成为了可能ꎮ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也深受其自身教育历程的影响ꎮ张之洞 经世致用 的思想从他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发芽生根ꎬ他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ꎬ满怀治国平天下的儒仕抱负ꎬ同时又因为父亲征战的家世的熏陶使他不仅仅是停留在理想抱负的层面ꎬ更想如父辈那样通过直面残酷的现实践行 经世致用 的思想从而抒展报国之志ꎮ正如他自己所说 凡学之根柢ꎬ必在学史ꎬ读群书之根柢在通经ꎬ读史之根柢亦在通经ꎬ而一切学术 要其终也ꎬ归于有用 ꎬ[2]大致的意思便是凡学都要归于有用ꎬ这种读书明理ꎬ明理致用的思想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ꎮ他早年入清流ꎬ被称为 青牛之角 ꎮ但他这种通经致用的经世㊁务实的风格使他在受到西学影响时不像其他清流党人那样极力排斥ꎬ而是勇敢的把西学同其坚守的中体相互碰撞得到了 中体西用 的火花ꎮ先进的西方科技和制度深深地震撼了有识之士ꎬ在外来的压力下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ꎬ出现了一种既害怕 西用 腐蚀 中体 又希望 西用 能稳固 中体 的矛盾ꎬ而处于这个中与西㊁体与用矛盾漩涡中心的张之洞也不免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ꎮ他从自己的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巨变中感悟到 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ꎬ知中不知外谓之聋瞽 主张运用 经世致用 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ꎬ坚守住伦理的底线ꎬ借用 西用 来武装 中体 ꎮ他决然地走出了这一步ꎬ希望能用 中体西用 的方式给病入膏肓的清政府注上一针强心剂ꎮ另一方面说ꎬ张之洞对 中体西用 的系统阐述和力行实践ꎬ也是对晚清经世之学的重大贡献ꎮ由此可见正是张之洞的 经世致用 思想使他能够走出不同于其他清流党人的一步ꎬ推动他形成 中体西用 的思想ꎮ或者说他 中体西用 的思想是他 经世致用 思想的突变得来的ꎮ西学的传入ꎬ加之冯天瑜先生所说张之洞处在晚清 经世致用 思想的复兴高潮期ꎬ不免处于这场复兴思潮的漩涡之中受到其影响ꎬ再加上他亲眼所见大清帝国受到列强赤裸裸的掠夺希望寻求振兴大清的爱国情怀ꎮ这几种力量与他自少年时期就已存于内心的 经世致用之学 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ꎬ一种崭新的模式诞生了ꎮ这就是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思想ꎮ张之洞 中体西用 思想在教育上的运用在晚清可以说是无出其右ꎬ无论是从他对 中体西用 的理解ꎬ还是对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是如此ꎮ在«劝学篇»中他将中学作为根本ꎬ同时又引进 西学 来补充 中学 ꎬ他把 中学 和 西学 定义为 中学为内学ꎬ西学为外学ꎬ中学治身心ꎬ西学应时事 这种 中体西用 的教育观是晚清近代教育政策的精神核心ꎮ他把«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ꎬ 内篇务本ꎬ以正人心ꎻ«外篇»务通ꎬ以开风气 ꎬ主张以纲常名教来端正人心ꎬ以变通引进西政㊁西艺来开风气ꎬ改造中国社会ꎮ笔者就根据他的内外篇来说明他的教育思想中 中体西用 的体现ꎮ㊀㊀二㊁«劝学篇 内篇»中的 中体张之洞在«劝学篇»的内篇中主要阐述的是 中体 也就是传统社会伦理纲常的重要性ꎬ加强儒家传统的思想教育以控制时人的思想ꎮ 今日时局ꎬ惟以激发忠爱ꎬ讲求富强ꎬ尊朝廷ꎬ卫社稷为第一要义 ꎮ这句话正是他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 的写作目的的真实写照ꎮ在内篇中的«宗经第五»中指出:刘向论«晏子春秋»曰: 文章可观ꎬ义理可法ꎬ合于六经之义ꎮ 斯可为读者之准绳矣ꎬ盖圣人之道ꎬ大而能博ꎬ因才因时ꎬ言非一端ꎬ而要归于中正ꎬ故九流之精ꎬ皆圣学之所有也ꎬ九流之病ꎬ皆圣学之所黜也ꎮ这强调了读书学习要博学ꎬ要以不同的视角去吸收不同的意见ꎬ要 归于中正 是要坚持孔孟圣学ꎬ不能失去这个根基ꎮ圣学吸收了 九流之精 抛弃了 九流之病 ꎬ是博采众长的完备学问ꎮ通过张之洞对儒学的溢美之词也可体现出其坚持的 中体 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极深的ꎮ无论是古代的 九流之精 还是现代的 西学 都最终要归于儒学这个 中正 ꎮ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ꎬ他对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包容性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ꎮ到这里他几乎与顽固的守旧势力一样宋泽民: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看到了中学的极其重要性ꎮ张之洞的思想并没有停止于此ꎬ«劝学篇 内篇»虽注重 中体 也不乏西用 ꎬ举一例可以看出:大巧若拙 一语最害事ꎬ此谓世俗趋避钻刺之巧则可矣ꎬ若步天测地㊁工作军械ꎬ巧者自巧ꎬ拙者自拙ꎬ岂有巧拙相类之事哉!数十年来ꎬ华人不能扩充智慧者ꎬ皆为此说所误ꎮ在此他隐喻出在继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ꎬ一定要自主判断ꎬ知其性质㊁特点和问题ꎬ辩证的继承ꎮ以便在借鉴西学或者是传承中学时不被动的受其影响ꎬ而难有积极的效果ꎮ这个观点也较好的可以看出他治学的出发点是含有 经世致用 的影子的ꎮ张之洞在内篇中还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儒学危机ꎮ他敏锐的洞察到 尤可患者ꎬ今日无志之士本不悦学ꎬ离经畔道者尤不悦中学ꎬ因倡为中学烦难无用之说ꎬ没淫辞而助之功ꎬ于是乐其便而和之者甚众ꎬ殆欲废中学而后快 针对儒学危机是由于中学太繁ꎬ难以速成以明其大义的问题ꎮ张之洞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式 今欲存中学ꎬ必自守约始 即强调 守约 他在守约一篇中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如何去简化中学ꎬ使中学更容易被时人所接受以挽救儒术危机ꎮ进而保持 中体 在思想领域的主体地位ꎬ维护伦理和清朝统治ꎬ可见他对 中体 用功之深ꎬ同时表明了他的态度 中学为体不可妥协ꎮ㊀㊀三㊁«劝学篇 外篇»中的 西用«劝学篇 外篇»是«劝学篇»精华之所在ꎬ«内篇»主攻 中体 那么这«外篇»则着眼于 西用 ꎮ张之洞强调 «外篇»务通ꎬ以开风气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他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ꎮ第一ꎬ留学ꎮ甲午战后ꎬ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国内出现了轻视中国的气氛ꎬ但是一些日本政治家出于联合中国同西方对抗的考虑ꎬ提出了所谓的 清国保全论 ꎬ随之日本国内兴起了一阵中国热ꎮ有人主张中国与日本不仅应该在军事经济方面加强联系而且在教育上也应该加强联系ꎬ并积极开展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活动ꎮ«劝学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关于留学的事宜的ꎮ«游学»中提出 出洋一年ꎬ胜于读书五年ꎬ入外国学堂一年ꎬ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ꎬ他的这些见解显示出他意识到外国的教育优于中国ꎬ也表现出他对中国式传统教育的认识相对于一些卫道士而言更深刻ꎮ而走出留学的这一步也包含着他想用西式的学校来培育我国的人才ꎬ 中体西用 的思想不言而喻ꎮ在他的教育蓝图中他希望中国能像日本那样派出像伊藤㊁山县㊁陆奥这样的有识之士出国留学ꎬ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知识ꎬ回国之后振兴羸弱的清王朝ꎮ他不仅这样想也确实拿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ꎬ比如他指出 至游学之国ꎬ西洋不如东洋 ꎬ因为去日本路途较之于欧美近ꎬ省下的资费可以多派留学生ꎬ而且相比于西洋ꎬ日本的语言文字相对易学ꎬ图书也都是现成的ꎬ这样可以提高留学生们接受西学的速度ꎮ此外ꎬ他还对曾国藩时派出的赴美留学幼童失败的情况给予了分析ꎬ认为不应因噎废食ꎬ要坚持不懈地派出留学生ꎮ鉴于以上的行动ꎬ他于1903年还编写了«留学章程»来规范留学事务ꎮ当然ꎬ他也想通过这个章程来控制留学生的思想和言行ꎬ使他们不被西方的思想所感染这是他留学目的中维护 中体 的体现ꎬ在«劝学篇»关于留学教育的做法是他把中体西用 的思想运用到留学实践中的体现ꎮ综上所述ꎬ在张之洞看来ꎬ留学是 中体西用 体现在教育上的一种速成方法ꎬ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西学ꎬ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传统思想论理内核ꎬ并且掌握先进科技的中体西用式的人才ꎬ挽救清王朝ꎮ但是ꎬ事与愿违ꎬ很多留学生不仅习得了张之洞所认为的西学ꎬ还习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ꎬ他们并没有按照张之洞的留学章程中的安排ꎬ他们抛弃了 中体 ꎮ正是这些先进的思想使这些留学生变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ꎬ而这也是张之洞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的悲哀ꎮ第二ꎬ学制改革ꎮ如果说留学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速成法ꎬ那么学制改革则着眼于长远的教育发展ꎮ他主张设立由三级学堂构成的教育体系ꎬ 京师省会为大学堂ꎬ道府为中学堂ꎬ州县为小学堂 ꎬ通过三级学堂层层选拔ꎬ择优录取ꎬ并且他对学堂建设所用的资金㊁土地以及学堂学费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安排ꎬ 一县善堂之地ꎬ赛会演戏之款改为之ꎬ一族可以祠堂之费改为之 ꎮ近代很多乡村学生的启蒙场所就是在祠堂里的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源于此建议ꎮ他还认为ꎬ佛道寺观也可以征为建学之用ꎮ关于学费问题 其学堂之费率皆出地方绅富之捐集ꎬ而国家略发管款以补助之ꎬ入学堂者但求成才ꎬ不求膏火ꎬ每人须纳金若干ꎬ以为饮食束脩之费ꎬ贫家少纳ꎬ富家多纳 针对当时西学之费甚贵ꎬ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平易之家不能负担的情况ꎬ他通过这种学费设计大大减轻了贫穷子弟的负担ꎮ佐证之一就是1891年«查明茶商捐助书院学堂经费商情乐从折»ꎮ折之中阐述了插上助学的事情ꎮ这些细致的计划足以让人看到张之洞对学制改革的用心之深ꎬ而这些基本上源于张之洞内心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ꎮ在学习的内容方面ꎬ则相当鲜明地体现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观ꎮ比如ꎬ他在学堂之法约中提到了两点ꎬ一是 新旧兼学ꎬ四书五经㊁中国史书㊁政书㊁地图为旧学ꎬ西政㊁西艺㊁西史为新学ꎮ旧学为体ꎬ新学为用ꎬ不使偏废 ꎮ他把旧学放在首位ꎬ强调传统伦理的教育ꎬ认为 知外不知中ꎬ谓之失心 ꎬ学习西学之前一定要正心ꎬ如果心不正ꎬ那么学再多的西学也无用ꎬ甚至于有害ꎮ二是 政艺兼学 ꎬ在这一点上他还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ꎬ把不同时期 小学堂先艺后政ꎬ大中学堂先政后艺 ꎬ不同人 才识远大而年长者ꎬ宜西政ꎬ心思精敏而年少者ꎬ宜西艺 ꎬ应该怎么学㊁学什么做了分析ꎮ但无论是在小学堂还是在大中学堂ꎬ西学的比重都是相当大的ꎬ 小学堂之书较浅ꎬ事较少如天文㊁地质㊁绘图㊁算学㊁格致方言㊁体操之类具体而微ꎻ中学堂书较深ꎬ事较多ꎬ方言则兼各国㊁算学则讲代数对数ꎬ于是ꎬ化学㊁医术㊁政治以次而及余事ꎬ仿此ꎬ大学又有加焉 ꎮ张之洞的这种超前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后来不断被沿用ꎬ被历史证明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ꎮ当然了ꎬ无论是 新旧兼学 还是 政艺兼学 都是在 中体 的基础之上ꎬ这一点体现在他重新选取了儒家经典组成 新四书 作为学堂课程中的必修课ꎬ巩固传统伦理观念ꎬ对学生思想的控制ꎬ保证他们能够成为被朝廷利用的合格的中体西用式的人才ꎮ变科举也是张之洞学制改革的重要一环ꎬ在他在«劝学篇 变科举»中指出ꎬ当时的学术环境复杂 (时人)傲然曰:吾所习者孔㊁孟之精理ꎬ尧㊁舜之治法也ꎮ遇讲时务经济者ꎬ尤鄙夷排击之以自护其短ꎬ故人才益乏ꎬ无能为国家扶危御侮者ꎮ 这说明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ꎬ科举制度亟待进行改革ꎬ而张之洞提出的变革科举的思想正当其时ꎮ他在«变科举»中指出要把科举改革成三场ꎮ 第一场试以中国史事㊁本朝政治㊁论王道ꎬ此为中国经济ꎻ二场试以时务策五道ꎬ专问五洲各国之政㊁专门之艺ꎬ此为西学经济ꎻ三场试四书文两篇ꎬ五经文一篇ꎮ 可以从中看出在考试中 中体 的地位非常凸显ꎬ这三场考试 首场先取博学ꎬ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ꎬ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 ꎬ如此看来ꎬ如果传统的儒家经学伦理学得不好ꎬ就不能通过第三场考试ꎬ无论是西学学得多么优秀ꎮ由此可见ꎬ张之洞在科举改革中把他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ꎮ第三ꎬ全方位的引进西学ꎮ首先ꎬ他重视因材施教ꎮ 学算ꎬ须心力锐者ꎻ学图ꎬ须目力好者ꎻ学格物㊁化学㊁制造ꎬ须质性颖敏者ꎻ学方言ꎬ须口齿清便者ꎻ学体操ꎬ须气体精壮者ꎮ 这段话中ꎬ张之洞提到这么几对关联词:学方言ꎬ心力锐ꎻ学图ꎬ目力好ꎻ学化学㊁制造质性颖敏ꎻ学方言ꎬ口齿清便ꎻ学体操ꎬ气体精壮ꎮ这几对关联词把学习的课程与所需要的能力清楚的点出来ꎬ这不正是儒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 因材施教 吗?在张之洞的想法中 因材施教 的科目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礼㊁乐㊁射㊁御㊁书㊁数ꎬ更表现格物㊁化学㊁制造等西化的学科ꎮ这正体现出他的儒家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与西方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ꎮ其次ꎬ他还主张学习工农商学ꎮ 不讲农工商之学ꎬ则中国地虽广ꎬ民虽众ꎬ终无解于土满人满之饥矣 ꎬ认为运用化学和机器之学能使农业生产 倍收而省力 ꎬ因此 宜设农务学堂 ꎬ学习农业知识ꎮ他在«劝学篇 工农商学第九»中指出中国的茶㊁丝㊁麻㊁棉四利为外人所夺ꎬ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落后于西方ꎬ没有采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ꎬ从而导致农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ꎬ落后于西方ꎬ他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和解决措施在于然化学非农夫所能解㊁机器非农家所能办ꎬ宜设农务学堂 建立农业职业学堂ꎬ培养职业农民ꎬ用学习西方的植物学等知识ꎬ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ꎮ对于工学ꎬ他主张要 教工师 ꎮ认为 工有二道:一曰工师ꎬ专以讲明机器学㊁理化学为事ꎬ悟新理㊁变新式ꎬ非读书士人不能为ꎬ所谓智者创物也ꎮ一曰匠首ꎬ习其器㊁守其法㊁心能解㊁目能明㊁指能运ꎬ所谓巧者述之也 对于中国工的分析是张之洞能够针对性提出改良这种情况的教育计划的基础ꎮ当时中国良匠 多有通晓机器者ꎬ然不明化学算学ꎬ故物料不美ꎬ不晓其源ꎬ机器不合ꎬ不通其变 ꎬ良匠虽能熟练操控机器但是因为并不懂得机器的工作原理所以并不能制造出好的产品ꎬ技术工人的素质有待于提高这一问题暴露了出来ꎮ因此他鼓励技工出国留学创建工艺学堂ꎬ有条件的可以出国ꎬ次之者可以在国内接受职业技术的专门教育ꎬ两种方法同时并宋泽民: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举推动技工素质的提高ꎬ他这种高度重视高级技工职业教育的想法对现代中国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ꎮ对于商学ꎬ他认为要 通工艺 ꎬ认识到 外国工商两业ꎬ相因而成ꎬ工有成器ꎬ然后商有贩运ꎬ是工为体ꎬ商为用也 ꎬ现代商业与传统社会的商业有明显的不同ꎬ现代商业是以工业为基础ꎬ这体现了张之洞思想的深度ꎮ因此他提出ꎬ要向西方学习商业ꎬ并且建立 商务之大学堂 ꎮ他还主张 一曰译商律ꎬ一曰自治ꎬ一曰游历 ꎬ从具体的方法上对商业之学进行指导ꎬ希望通过进行商业教育ꎬ运用西学来挽救中国传统的商人ꎬ使中国的商业发展起来ꎮ最后ꎬ张之洞还在«劝学篇»中单独的把兵学列为一节ꎬ可见他对这种学问的重视程度ꎬ兵学是国防的重要基础ꎬ事关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ꎬ他看到了西方军事教育的强大 盖兵学之精ꎬ至今日西国而极 ꎬ张之洞承认西方的强大也显示出他能从客观上看待中西教育从而提出吸取西方军官学堂的优点与本土练兵法相结合的方法ꎬ提出教武备学生的三法ꎬ 曰学堂㊁曰操场㊁曰野操 ꎮ并且ꎬ他还指出 今日朝野皆知练兵为第一大事ꎬ然不教之于学堂ꎬ技艺不能精也ꎻ不学之于外洋ꎬ艺虽精ꎬ习不化也 ꎬ还主张聘用西方的教官ꎬ这也充分体现出他在对于军事学堂的建设中充分学习西方思想ꎮ而且他还制定了教育程期 教兵止在操场ꎬ迟者一年可用 教将官者学堂五年ꎬ随营操演二年 教大将者ꎬ学堂五年ꎬ随营二年ꎬ再入大学堂二年 对于不同职位的官员采取不同的教程体现了他经世致用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并且他还强调 至其教将士之本务有二:曰忠爱ꎬ曰厉廉耻 这是其注重中体为本的体现ꎬ而这个教程又是参考西学写成ꎬ可以看出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学思想渗透在他教育行为的每一个角落ꎮ他在光绪十三年六月十四日所上创办水师学堂折中提到 至洋教习拟用三员:水师驾驶洋教习一员ꎬ陆师语文㊁测算兼操练正洋教习一员ꎬ其副教习一员 这个提议中聘用洋教员来讲学的做法也表现了他运用 西学 来强化中国的军事教育的思想ꎮ综上所述ꎬ 西学 的全方位引进是为了让 西学 以更大的接触面来改造 中学 ꎬ以加快中体西用式的清王朝成型的速度ꎬ最终达到维护清政府对中国的统治的目的ꎬ而这个目的是张之洞一直坚持的ꎬ也是他思想的最终落脚点ꎮ㊀㊀四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的思考«劝学篇»中透露出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是那个时代对于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ꎬ现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探索的道路上ꎮ所谓 古为今用 张之洞的开创性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改革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ꎮ(一)重视职业教育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要设立 矿业学堂 工业学堂 商务学堂 农务学堂 工艺学堂 等这些学堂都是专业性质的学堂ꎬ涉及工农商兵各行业ꎬ门类齐全ꎬ在注重 中学 学习内容的同时ꎬ还重视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科技知识以及工艺技术ꎬ从另一个方面讲学习 西用 才是张之洞建立这些学堂的目的所在ꎬ而且张之洞不仅说了而且还在现实中进行了教育实践ꎬ例如在1882至1884年间所做的«咨学院筹商学校事宜»就对设立商学校的具体章程等进行规定ꎬ以及1898年上«设立农务㊁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折»奏请光绪皇帝设立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等都体现了张之洞对教育实践的努力ꎮ他的办学目的很明确 通经为世用ꎬ明道守儒珍 即培养能够掌握扎实的中学功底ꎬ在此基础上精通专业技术的人才ꎮ这对我们当代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ꎮ当今中国职业教育学校生源质量偏差成为一种普遍现象ꎮ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不高ꎮ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促进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ꎬ而且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职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高ꎬ这就造成了我国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实用技术人员水平的巨大差异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社会所需ꎬ解决这个矛盾可以从«劝学篇»中得到启发即通过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来促进较高水平的人才流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ꎬ在«劝学篇»中张之洞是给予学堂学员以功名从而刺激优秀生源进入职业学堂ꎬ打破工受歧视的传统思想ꎮ现在解决这个矛盾也可用这种方法 通过整合高校资源与职业技术学校挂钩ꎬ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生态链ꎬ既可以通过生态链提高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ꎬ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ꎮ(二)重视传统文化张之洞写«劝学篇»的目的就是想用西用来拯救。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这种思潮不仅成为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同时也是洋务派进行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张之洞的《劝学篇》便是其在教育思想上正式流传和运用的标志,并开始逐渐主导着晚清教育的发展。

张之洞在《劝学篇》序中提出:“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1内篇有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主张以“本”正人心。

“本”在这里指的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

本者体也,将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看作主体,即“中体”。

外篇有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主张以“通”开风气。

“通”在这里指的是学习西政、西艺、西史。

通者以为用,将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文化拿来用,即“西用”。

“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2“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3“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学必先由中学,亦犹是矣。

华文不深者不能译西书……如中士而不通中学,此犹不知其姓之人,无辔之骑、无柁之舟,其西学愈深,其疾视中国亦愈甚,虽有博物多能之士,国家亦安得而用之哉?”○4张之洞在书中明确表示“西用”必须在坚持“中体”的基础上,在不触及封建制度的前提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张之洞对晚清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中体西用思想有着积极的一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体”和“西用”的矛盾逐渐加深,“中体”逐渐成了“西用”的束缚,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论述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论述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

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

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

(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答: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兼容并包,改革北大:整顿校风,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

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摘要:“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之洞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劝学篇》。

“中体西用”作为地主阶级的自救武器登上历史舞台,没能拯救濒危的封建王朝,却间接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中体西用”自“师夷”之风渐露端倪。

先进地主阶级发展这一风气,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促进了学西历史潮流的形成。

19 世纪60 年代以后,西学日盛,中学之根本无法撼及,两者间结合提上议程。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学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最早揭示这种思想。

1895 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次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至此,“中体西用”渐已成形。

1898年4 月,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中体西用”思想。

二、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其《劝学篇》得到系统论述,为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面对当时新旧冲突、西学渐盛、顽固势力抵制西学的局面,他作《劝学篇》“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

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

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

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张之洞将“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归结为“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此表现特别突出。

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

“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

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 西政之可以起吾族者取之。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宋泽民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5期摘要:张之洞是晚清“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顺应“经世实学”复兴的思潮试图用“中体西用”来挽清朝之大厦于将倾。

他在《劝学篇》中描绘了这个运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帝国复苏的宏伟蓝图。

在这个蓝图中,他把“中体西用”思想注入传统教育的创新思维尤其引人注目。

在他对留学、改革学制、变科举以及引进西学的规划中凸显了他“中体西用”教育观的光辉。

关键词:中体西用;经世致用;教育《劝学篇》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127-07DOI:10.15958/ki.jywhlt.2018.05.026一、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

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的冲击给中国这个尘封已久的老大帝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

从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再到奕、李鸿章、张之洞等“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中国的思想、军事、经济、政治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这个变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西方学习。

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也毫无疑问的卷入了这场大变动之中。

为了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方便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西方知识的翻译人才,于是在1862年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诞生了。

它的诞生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道路。

至1872年在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容闳的倡议下出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

从1872年到1875年这3年的时间内,晚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多人的幼童赴美留学。

这批留学生的派出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一大步。

在张之洞之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张之洞的《劝学篇》用其“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规划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蓝图。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评析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评析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评析摘要:张之洞一生都在致力于国民教育,为培养既能精通洋务又能恪守古训,既知“新”也知“本”的“中体西用”式人才而努力。

他一方面积极倡导变革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大力倡导尊经。

张之洞试图通过废除科举制度来对传统社会体制进行自我调节,不可能在根本上突破传统的藩篱,这是张之洞本人的历史局限和阶级局限。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科举考试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2-0105-05张之洞一生都在致力于国民教育,从1869年在武昌创办经心书院,到1908年奏请创办存古学堂,他一直都在为培养既能精通洋务又能恪守古训,既知“新”也知“本”的“中体西用”式人才而努力。

他所办的书院和学堂,北起太原,南到广州,西起成都,东到金陵,遍布大半个中国,而他在20世纪初主持中国的教育改革,制定了全国性的“癸卯学制”,被誉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1]对科举制度的废除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又使其对中国近代儒学的尴尬处境,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一、张之洞对西方实业教育的倡导张之洞到任两广总督之后不久便发现,”粤东官吏,结识洋人者甚多,而讲求洋务者甚少。

向来号称熟习洋务者,非学识粗浅,即品行猥杂。

”[2]这也坚定了张之洞开设洋务学堂,培养经世干才的决心,所谓“善俗之道,以士为先;致用之方,以学为本。

”[2](585)事实上,张之洞很早就发现,“学校之盛,近推泰西,合计英、法、德三国幅员不及中国之半,而所设初学、中学、大学三等学堂凡二十余万区,所收学生在堂有额可稽者共一千七百八十余万人之多”,而“其专门小学堂尚不在此数”。

[2](1140)有感于西洋诸国人才之盛在于设学之广,1887年,张之洞创办水陆师学堂,在考察了“外洋诸国于水、陆两军皆立专学,天文、海道、轮算、驾驶、炮械、营垒、工作、制造,分类讲求,童而习之,毕生不徙其业,是以称雄海上”之后,坚信“若欲应时制变,固非设学不可”,[2](574)遂设计了一整套聘请洋教员训练水师和陆师的方案。

张之洞教育思想中“中学为体”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发

张之洞教育思想中“中学为体”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发

张之洞教育思想中“中学为体”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发作者:吴治慧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9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一大重点问题。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之后,落后就挨打的中国人民为了探索救国的道路进行了无数的努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便是探索救国的一次尝试。

纵观历史,虽然洋务运动失败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进入一段时间的黑暗期,但在这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个教育思想对于当下的环境来说兴许还存在着积极的意义。

一、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一)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方面受到极大的创伤及挑战,这时很多的人都在寻找中国变强大的方法。

当然还有许多人,都先张之洞提出来这个思想。

张之洞只是在《劝学篇》中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并运用于了实践当中。

张之洞的《劝学篇》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阐述的是“中学为体”的思想,“《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阐述的是“西学为用”的思想,“《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贯穿张之洞《劝学篇》的始终。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的意义从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的发动者是一群封建官僚,在一定程度上洋这种主张无法改变封建主义的重重阻碍,从而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

虽然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但不能说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于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的。

首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核心还是保持在“中学”上,张之洞的《劝学篇》的内篇就提出了“三保主义”——“保国、保教、保种”,这就说明了张之洞的主张还是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西方技术,并不是完全摒弃中国文化而盲目学习西方技术。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王瑞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3期一、张之洞简介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晚年号抱冰,河南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1863年)。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兼管学部等要职,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

张之洞一生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开办了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学院、山西会德堂、广州广雅书院、湖北方言学堂、江南铁路学堂、湖北自强学堂、矿业学堂、农务学堂、武备学堂、师范学堂、女学堂、湖南育婴堂等等,并多次派遣学生及官员出国留学或考察教育。

张之洞参与终止科举制,还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行的全国性系统学制癸卯学制。

张之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结合社会思潮,总结了早期洋务派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进现代化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体西用”的产生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他在1861年写的《校邢庐抗议》中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说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

后来,身处中西交际之局的李鸿章、郭篙煮、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人也先后以不同的言词表达了同样的见解。

甲午战战后,张之洞于1898年5月发表了《劝学篇》一书,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他详细地论述了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和关系。

他认为:“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知中不知外,谓之龙骨”,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的论述,标志着“中体西用”思想的成熟和正式形成,“中体西用”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流行语。

正如梁启超所说:“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若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稍和之。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摘要:《劝学篇》是张之洞对洋务教育改革思想的系统阐述。

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是以“致用”为灵魂的“旧体新用”论。

他在《劝学篇》中主张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鼓励多层次的“游学”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关键词:《劝学篇》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劝学篇》是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下简称“旧体新用”)[1](P41)洋务思想的系统总结,也是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从“经世致用”转为“旧体新用”后的系统总结。

在《劝学篇》的24 篇文章中,或多或少涉及到教育的有12 篇,分别是《内篇》中的《正权》、《循序》、《守约》、《去毒》,《外篇》中的《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科举》、《兵学》。

这些文章反映出了张之洞系统、全面的教育改革思想。

一、对“旧体新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作了总结张之洞从踏上仕途即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长达4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张之洞一直都从事着教育事业。

为了挽救清王朝“贫弱废弛”的“国势”,张之洞认为必须从教育入手。

“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2](P684)“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

[3](P908)他将国家、王朝的兴衰与教育直接联系起来,将兴学育才作为国家富强的第一要义,认为教育是立国的基础,国家的强盛要靠教育。

“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

”[1](P35)他还特别强调“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1](P1)“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

[1](P4)因此,他一生也始终把兴学育才作为立国、强国的重大举措,致力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张之洞意识到中国“人才之贫由于见识不广,学业不实”,[3](P908)即学不适用是中国人才贫乏之因,所以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

在《輶轩语》中,张之洞说:“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

浅析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两面性

浅析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两面性

浅析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两面性浅析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两面性【摘要】清王朝为了延续其统治的存在,切实保护上层地主阶级的利益,采取了种种手段和措施,在思想领域中也有多种“救亡”之论。

【关键词】中体;西用;两面性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到清王朝的后期已进入了最后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处于全面危机之中,地主阶级的各种特权亦是朝不保夕。

在此情况下,清王朝为了延续其统治的存在,切实保护上层地主阶级的利益,采取了种种手段和措施,在思想领域中也有多种“救亡”之论。

“中体西用”则是众多理论中最典型的代表,而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当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

所谓“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一理论的最初提出当是在早期的维新派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思想、著作之中。

而在19世纪80年代末张之洞所著的《劝学篇》中系统的阐述了这一思想,并作了基本表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张之洞认为“旧学”即“中学”,指四书五经,即以孔孟之道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主义旧文化,主要指纲常名教,封建道德。

“新学”即“西学”,指西方的技术、文化等。

作为封建主义的维护者和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张之洞认为,旧学为体是立国的根本;新学为用是作为巩固根本的权宜手段。

他看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阙”与“疾”,也发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军工器械、机器生产等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实用价值。

于是,主张用西方的科技这一手段来达到维护封建制度及其文化这一根本目的。

这就反映出了他既忠于现存的统治秩序,又具有一定变革要求和愿望的双重性。

对于“中体西用”的实施,张之洞认为,根本的问题是要“扶持名教”。

他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就在于三纲五常。

而三纲五常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教之原本,人禽之大防。

”只有尊孔读经,懂得了先圣先师之道,才能固人心,保国家。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存在,封建统治的不稳固,人心浮动思变的危境,他主张尊孔读经,希望通过传统的封建文化和礼教灌输,使人们“熟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纲常、伦纪、气节以明体”。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精品论文】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精品论文】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精品论文】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 1898年,夏历戊戌五月,张之洞刊行《劝学篇》,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下简称“中体西用”)。

史家称为这是堵截维新思潮之举,而“中体西用”也被认定为洋务派的旗帜。

1898年,夏历戊戌八月十三日(公元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染菜市口,百日维新匆匆以悲剧结束。

许多史家都在告诉我们,洋务派不如改良派,改良派不如革命派;中体西用既是攻击改良的思想武器,自应为改良派所反对,为革命派所不取。

然而,研究一下历史,使人惊奇的是,无论是视“民权无一益而有百害”坚持保皇的康有为,还是提倡民权推翻帝制的孙中山,竟都没有走出中体西用这个怪圈。

而这也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多年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

有什么根据这样说, 我们不妨作一点历史的探讨。

无所不在的中学中国人惯于在字面上做文章,语言含混模糊,什么中学、西学、体、用,都可以作出圆滑的解释。

中学,如果概括全部中国古代的学术,即使其中糟粕不少,那也是耀眼辉煌,令人留恋的,所以总有人在那里提倡国学,整理国故,这里不去多说。

现在要讨论的是“中体西用”里面的“中学”,这就不一样了。

这中体西用中的中学,非指具体的学术,而是从文化的总体抽象出来的“形而上”的圣人之道。

当时所谓的西学,主要是自然科学和技术,被认为不过是“形而下”的器艺。

中体西用,就是由形而上的道起主导作用。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1809-1874)这话,一般都认为最能表达中体西用的内涵。

伦常名教是这个中学的精髓。

什么是中国的伦常名教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刚开篇,用“臣光曰”的口气发表的那通议论,可谓抓住了中国伦常名教的要害,现将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一段话引述于下: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谓“本”,即伦经常名教;所谓“通”,即学习西方,修建铁路、工厂,办学校、报馆等。
所谓“中体西用”即以西方之新学补封建专制之“阙”,以西方之科技疗满清小部落政权之“疾”。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包括“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等等,其公式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劝学篇--会通》)只是不谈西方的政治精髓议会制度和民主选举等等。
2)把武汉建设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889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此后十八年,他在他的地盘上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中国重工业的基础就是张之洞筑成的,后来毛泽东无不感慨地说到:“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3、新军:
在署理两江总督时,仿德国营制在江宁(南京)筹练江南自强军,在湖北编练新军。有了这样的资本,张之洞在满清对外战争中有了一个积极的态度,例如1894年8月1日甲午中日战争后,张之洞曾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
综合其上,并非过誉;退而论之,又不得不有所毁议。当洋务运动界定于“中体西学”之后,它已经不能够等同于近代西方工业了,工业的现代化与政治的封建化很难相容,表现有二:
其一、张之洞只是曾国藩群体中的一员,他的作为都只是为了强满清国。当其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官僚以“自强”为旗号,向西方列强购买武器,聘请外国教官。军事上的洋务运动并没有在御外中发生过什么作用,但是在镇压国内民众反抗中却大显身手。1864年太平天国败亡,满清朝廷曾对李鸿章等人雇用英、法洋弁教练兵勇和购买军火以镇压太平军的效果极为满意,评价曰:“大江以南逐次廓清,功效之速,无有过于是也。”
张之洞的洋务事业:
1881年(光绪七年)张之洞得授山西巡抚,于是改弦另张,立身实务,转而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更准确地说,张之洞是挟“伦常名教”进洋务的,后来他写《劝学篇》,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表现了张之洞真正的自我。
不过,必须承认,张之洞的洋务运动有声有色,以“伦常名教”为本而行洋务之实,在一定的阶段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当代的一些国企董事长们大可不必自以为创新了,前车之辙在张之洞。
1884年张之洞补授两广总督,前进到沿海一线,更有作为了,他在广东筹建官办新式企业,设立铁厂、枪炮厂、铸钱厂、机器织布局等;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兵,设广东水陆师学堂。
1889年后张之洞调湖广总督,又曾经署两江总督,挟两广经验而喷发,他把洋务实践推向极致。张之洞做了三件的事:
1、办教育:
为培养洋务人才,张之洞广办学校,在鄂、苏两地设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普通教育、师范等类新式学堂,并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
张之洞重视“西学”,试办新式学堂,书院改革以两湖书院为主,新式学堂以自强学堂为主。在张之洞的构想和实践中,师范教育居于最基础的地位,据说张之洞是中国师范之父;为了普及国民教育,张之洞的师范培养大量合格的教员,以备普及小学,据说张之洞又是中国幼儿园之父。
对于新式教育的热情持续到1904年(光绪三十年),张之洞补授军机大臣,奉旨管理学部事务,与袁世凯会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张之洞也就把他融合“伦常名教”和洋务理念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作为教育宗旨。
壶公评论: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
张之洞(1837~1909)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的集大成者,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概括和系统地阐发这一理论。其实,无论是实践或理论,张之洞都稍胜曾国藩一筹,其原因与前后的程序性有关,与彼此的个性和际遇也有关。两者都属于无可置疑的官僚政客体系,在代表性上,曾国藩却另胜一筹。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中体西学”在深层次的致命伤。
二)《劝学篇》把张之洞的官僚政客特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张之洞和曾国藩一样,都是典型的官僚,他在撰《劝学篇》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与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一样,旨在维护伦常名教。所不同的仅仅是,曾国藩的《讨粤匪檄》针对的是太平天国,而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则是在为洋务定调。
其二、洋务运动首先着力于兴办军火工业,所生产的船舰、枪炮、弹药,并不作为商品参与市场交换概,而是由政府调拨。工厂兴衰决定于政府拨款,与取决于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无关。设备的购置和技术的应用完全仰赖西方列强,却也为自己增加了一条绞索。洋务运动耗费巨大,有亏无盈,满清小部落政权也因此财源枯竭,“百方罗掘,仍不足用”。
1、《劝学篇》的宗旨:
1898年4月撰写《劝学篇》后,张之洞追述写作原委:
“自乙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抱冰堂弟子记》。
可见,《劝学篇》意在:批评顽固派的“守旧”、“不知通”;批评维新派的“菲薄名教”、“不知本”。 张之洞主张“旧学为本,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劝学篇-外篇》)企图在守旧派和维新派之间寻找中庸。
2、办实业:
1)督办卢汉铁路、粤汉、川汉等铁路。
满清治下,铁路的建设并不单纯是一个工程项目,而是一个冲破旧意识的、带有实质性变革意义的运动,张之洞建路本身就是他的“中体西用”信念的展示。后来孙中山成为全国铁路督办,其《建国方略》中提出,10年内建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100万英里(约160万公里)公路,较之张之洞,虽然有“放大炮”之 嫌却也精神可嘉。铁路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却是因应于发生于1911年5月,川民反对满清勾结西方列强掠夺铁路建设权的斗争。
一)《劝学篇》即是张之洞实践的总结,也是张之洞实践的指导:
张之洞“进士”三甲(探花)出身,在科举学问上优于曾国藩的“同进士”,在出来混的维新、洋务诸君中,张之洞的功名有鹤立鸡群之势。或者正因此,张之洞自惜羽毛,光绪年间,张之洞与宝廷、黄体芳、张佩纶三个清流头面人物合流,世称“翰林四谏”。
所谓“清流”,取法儒教,以主持清议、议论时政、纠弹大臣为能,甚至反对洋务,无非是纯粹的“伦常名教”的维护者。在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的时期,“清流”人物以保守的姿态出现在洋务人物的对立面。张之洞抨击奕?、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他的“伦常名教”有如伐木丁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