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道 中学和西学的体用关系

合集下载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哲学的,而是文化的;不是文化的,而是生命的。

这一问题的本质,可以表述为在我们的生命存在中,作为民族主干性文化话语的系统处于缺失或缺损状态。

其症候,抽象点说是我们已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具体点说,则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对中西、古今诸关键性问题无力或未能做出系统有效的理论回应。

1]曾有人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概括五四以来的历史进程。

2]实际在此“西化”和“俄化”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即张之洞在《劝学篇》里论证总结并获得持续响应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土性方案。

3]我是认同这一精神和进路的。

本文试图阐述的“即用见体”不仅在问题意识和价值立场上与之衔接,其思想内涵也可以视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命题在当代语境里的深化和拓展。

一把由作为世界性殖民运动之组成部分的鸦片战争所引起的中西文化之争描述为一种“文化交流”,如果说出现在费正清等汉学家笔下还情有可原,那么中国知识分子也跟在后面人云亦云则绝对属于主体性的沉沦。

4]当时儒士大夫面对的挑战是,一方面以儒家为主体的本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在器数之术和制度之学诸方面显得“技不如人”,另一方面,作为民族生命意义价值之肯定确证和文化认同之凝聚维持诸功能还必须由这一传统提供承担。

在多少有些残酷的“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下,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发展安顿自己的生命?如果把文化理解为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系统方案,则儒学的调整(如果不是重建的话)与此生命的存亡续绝高度相关。

对此认识清醒的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的正确主张。

它被王韬、康有为称为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之“先声”,因为“师夷”二字正视了传统文化在技艺上的不足,“制夷”二字则体现或坚持了传统文化亦即中国人的本位立场,从而开创了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方向。

薛福成稍后的表述就更加清楚显豁了:“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

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2、“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3、“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4、“体”的意思是主体,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

5、“用”的意思是辅助,主要是指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

6、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几乎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

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

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
全不同。

中体西用论名词解释

中体西用论名词解释

中体西用论名词解释
中体西用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价值观可以进行相互融合和交流,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中体西用论的名词解释如下: 中体: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

中体西用论认为,这些思想可以为西方的价值观提供指导,但不能完全取代西方的价值观。

西用:指西方的价值观,包括基督教、哲学、科学等。

西用论者认为,这些价值观可以为中国文化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但不能完全取代中国文化。

中体西用论主张通过相互融合和交流,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和发展。

它认为,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发展。

中体西用论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因为它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除了哲学上的中体西用论,在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中体西用的实践。

例如,在文化领域,中国的古诗词、书法等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和启发。

在教育领域,中体西用论认为,应该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经济领域,中体西用论认为,应该将西方的市场经济和管理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

中体西用论是一个有意义的哲学观点,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的优点,避免盲目崇拜和排斥,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简要解释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简要解释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简要解释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

“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

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

“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1)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

(2)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

(4)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

“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

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

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

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体用不二”抑或“中体西用”

“体用不二”抑或“中体西用”

“体用不二”抑或“中体西用”作者:马亚雄来源:《人文杂志》2019年第06期内容提要;熊十力以体用问题为纲展开中西哲学比较,其比较贯穿了“体用不二”的思维方式。

基于比较,熊十力彻底地批判张之洞倡导的“中体西用”论及其思想影响,并以“体用不二”作为会通中西的“大通之道”。

“体用不二”既是其思想的立言宗旨,又是其中西会通的内在逻辑理路与间架结构,更是其会通性运思的机杼与关键。

熊十力的中西会通创新在实质意义上并非理论升级且精致化了的“中体西用”论。

就中西会通以及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而言,熊十力批判地超越了“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论,开创了以“体用不二”为核心要义的另一种理论方案与道路选择。

关键词;体用不二;中体西用;中西会通;逻辑理路〔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6-0065-08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家通过吸收、会通西学以求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就吸收、会通西学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理路而言,人们对于影响甚大的“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皆耳熟能详。

然而,对于熊十力开创的以“体用不二”为核心要义和本质特征的另一种思想理路,学者们或忽略不论,或以为只是理论升级且精致化了的“中体西用”论当前认为熊十力吸收西学、会通中西仍是“中体西用”思路的学者很多,几乎涉及老、中、青三代学人。

如宋志明认为其“终究没有摆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俗袭”。

(见宋志明:《熊十力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170页)李道湘认为:“熊十力始终也没有超越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

”(见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5页)聂玉民认为:“在熊十力的语境中,仍然把中学当作‘体’,而把西学当作‘用’。

仍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之窠臼。

”(见聂玉民:《体用不二——熊十力经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1页)虽然也有学者持熊十力是“体用不二”的思路,但对此问题少有学理上较全面、深入、系统及精审的探究与辨析。

简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简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简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史: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试图为中国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即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

其中张之洞最注重的是纲常名教。

“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导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

“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即近代西方科技。

张之洞认为西艺最难,适合于年少者学习,着眼于长远;而西史相对而言易学,适合年长者学习,符合当前的需要。

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在《循序》篇中论证了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导向作用。

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而在《会通》篇中他论证了二者的结合和共存:“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1、“中体西用”思想启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2、比较切实地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3、极大冲击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的进一步推广扫清了障碍。

4、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又阻碍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5、“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它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反应。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哲学的,而是文化的;不是文化的,而是生命的。

这一问题的本质,可以表述为在我们的生命存在中,作为民族主干性文化话语的系统处于缺失或缺损状态。

其症候,抽象点说是我们已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具体点说,则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对中西、古今诸关键性问题无力或未能做出系统有效的理论回应。

[1]曾有人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概括五四以来的历史进程。

实际在此“西化”和“俄化”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即张之洞在《劝学篇》里论证总结并获得持续响应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土性方案。

我是认同这一精神和进路的。

本文试图阐述的“即用见体”不仅在问题意识和价值立场上与之衔接,其思想内涵也可以视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命题在当代语境里的深化和拓展。

一把由作为世界性殖民运动之组成部分的鸦片战争所引起的中西文化之争描述为一种“文化交流”,如果说出现在费正清等汉学家笔下还情有可原,那么中国知识分子也跟在后面人云亦云则绝对属于主体性的沉沦。

当时儒士大夫面对的挑战是,一方面以儒家为主体的本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在器数之术和制度之学诸方面显得“技不如人”,另一方面,作为民族生命意义价值之肯定确证和文化认同之凝聚维持诸功能还必须由这一传统提供承担。

在多少有些残酷的“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下,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发展安顿自己的生命?如果把文化理解为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系统方案,则儒学的调整与此生命的存亡续绝高度相关。

对此认识清醒的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正确主张。

它被王韬、康有为称为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之“先声”,因为“师夷”二字正视了传统文化在技艺上的不足,“制夷”二字则体现或坚持了传统文化亦即中国人的本位立场,从而开创了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方向。

薛福成稍后的表述就更加清楚显豁了:“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由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冯桂芬提出,而由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深入解释并倡导的一个方针。

方针的提出正值清朝末期,这是一个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被洋人用猛烈炮火打开国门的时期,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如何对待“中学”与“西学”?在“中学”与“西学”之间如何取舍?先驱者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在当下的教育中,又如何认识“中学”与“西学”以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呢?一、“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关于“中学”。

在“中学”的认识上,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往往更重视的是“中学”中的伦理。

如冯桂芬主张“以中国之论常名教为本”(《采西学议》),顽固派、礼部尚书怀塔不说:“西人政治可学者多,然必本义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

”(李侃等《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而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则明确把中国传统的经学作为“中学”的根本,他尤其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

明显的,这都是封建社会卫道士们的做法。

其实,“中学”涵盖内容广博,简单地用中国古代四部图书分类法来观察:经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当然要吸取其有益的一面)、教育观;史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历代的治乱兴亡、风土民俗;子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光辉闪耀的思想;集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至美和诗人们的赤子之心。

这才是“中学”博大精深之处。

关于“西学”。

中国士人最早认识到的“西学”是技术层面的。

1862年曾国藩说:“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曾文正共全集》《求阙斋日记》卷上页55),冯桂芬强调“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议》)。

张之洞对于“西学”认识得更多,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征”、“西艺”和“西史”,西政主要指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西艺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史主要指西方各国的历史。

文化为体用之全,以中学化西学——贺麟的文化体用观

文化为体用之全,以中学化西学——贺麟的文化体用观

文化为体用之全,以中学化西学——贺麟的文化体用观刘俊哲【摘要】贺麟以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各种文化观予以批判性反思:从哲学意义的视角寻求文化体用关系的形上本原,分析论证文化体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体用合一"的文化观及实现体用合一的原则,并从实效性的角度制定出对待西方文化的指针。

%To aim at reviving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He Lin critically reflected on various cultural theories from the modern time in China;He looked for ontological foundation of cultural noumenon and functions from a view of philosophy,and argued for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of them,and proposed the cultural theory of the unity of both of them and the principle of realization,and drew up the guide on the Western culture from a point of actual effect.【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10【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贺麟;文化;体用观【作者】刘俊哲【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61贺麟(1902~1992),四川金堂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西方哲学研究专家、西方哲学著作翻译家,中国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中西文化观上有着自己独创性的思想。

所谓中西文化观是指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见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由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冯桂芬提出,而由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深入解释并倡导的一个方针。

方针的提出正值清朝末期,这是一个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被洋人用猛烈炮火打开国门的时期,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如何对待“中学”与“西学”?在“中学”与“西学”之间如何取舍?先驱者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在当下的教育中,又如何认识“中学”与“西学”以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呢?一、“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关于“中学”。

在“中学”的认识上,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往往更重视的是“中学”中的伦理。

如冯桂芬主张“以中国之论常名教为本”(《采西学议》),顽固派、礼部尚书怀塔不说:“西人政治可学者多,然必本义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

”(李侃等《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而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则明确把中国传统的经学作为“中学”的根本,他尤其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

明显的,这都是封建社会卫道士们的做法。

其实,“中学”涵盖内容广博,简单地用中国古代四部图书分类法来观察:经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当然要吸取其有益的一面)、教育观;史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历代的治乱兴亡、风土民俗;子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光辉闪耀的思想;集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至美和诗人们的赤子之心。

这才是“中学”博大精深之处。

关于“西学”。

中国士人最早认识到的“西学”是技术层面的。

1862年曾国藩说:“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曾文正共全集》《求阙斋日记》卷上页55),冯桂芬强调“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议》)。

张之洞对于“西学”认识得更多,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征”、“西艺”和“西史”,西政主要指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西艺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史主要指西方各国的历史。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1、中体西用的来源“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186 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

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

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

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名词解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体”,即根本的意思(形而上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用”,即具体的措施(形容下的东西)。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史料解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史料解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冯桂芬《校庐抗议·采西学议》〔材料二〕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薛福成《筹详刍议·变法》〔材料三〕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

今之学其学者,不过粗通文字语言,为一己谋衣食,彼自有其精微广大之处,何尝稍涉藩篱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

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各国最重格致之学,英国格致会颇,获益甚大,讲求格致新法者约十万人。

语言文字其末也。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解读】这三段材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①“中”是以中国的纲常、伦理为主。

“西”是以西方的先进科技为辅。

“中体西用”是指把中国的伦理纲常与西方的先进科技结合起来,使中国强大。

②这一主张并不是张之洞首先提出来的。

1861年冯桂芬的主张可以说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发端,以后改良派的代表人物薛福成、郑观应等人都进一步论述了这一主张。

2.“中体西用”思想〔材料一〕新旧兼学。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材料二〕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①之俗,所以郅治国邦,固丕基②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必谓转危,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顾经国方略有全体偏端,有本有末,如疾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

(标点为作者加)──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解读】《劝学篇》是张之洞的代表作。

它集中地体现了张之洞的思想方法,完整地表达了张之洞的理论纲领和施政要略,既是张之洞前几十年事业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他后十年事业的规划和蓝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对国人德育的启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对国人德育的启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对国人德育的启示陈淑姬(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摘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是19世纪中叶后中西文化剧烈碰撞、深刻交融的时代产物。

它是一代开明的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为适应时代变化的潮流而进行的历史性抉择。

本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的解读,探讨“中学”对国人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中学为体;“中学”;内涵解读;德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影响很大的思潮。

它并非张之洞首创,而是洋务运动的一贯知道思想。

但张之洞是全面阐述这一思想的第一任,并在教育活动中不遗余力地贯彻这一思想。

从张之洞转变成洋务派以后的教育活动加以分析,可以看出,“中体西用”是他的基本教育思想。

他于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乃是这一思想集大成的代表作;由他主持制定的1903年学制中的《学务纲要》共56条,则是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具体化。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要弄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从逻辑上说,我们必须回答一下四个问题:“中学”是指哪些内容?所谓“体”是指什么?“西学”是指哪些内容?对“西学”怎样“用”才恰到好处?“中学”是指什么?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洋务派所说的“中学”不是指一般的学问,而是指支撑着中国封建社会制度这个学说的基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简称“三纲五常”。

中学为体的“体”是什么意思?它不是指身体或形状,而是指国家的本体、主体、政体,简言之,“体”就是封建社会的政权。

这个“体”高于一切,凌驾于一切人和一切事之上。

“中学”和“西学为用”都是为了保护和尊崇这个“体”。

所谓西学,大体上包括两个部分:意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艺复兴以来创造的精神文明,主要是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和多种形式的民主制度。

怎样理解"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

怎样理解"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
“ 经世 致用 ” 学说 的影 响 , 在 中 国传 统 思 想 的 引进 了 近 代 新 的 生 产 力—— 大 规 模 机 器 生
框 架 内认 识 时 局 , 他们 深感清廷遇 到“ 几 千 产 , 开创 了近代 中国制造 业 、 钢铁业 、 采矿业 、 年 来未 有之 大变 局”, “自强 为第 一要 务 , ” 要 铁 路交 通业 、 金融 业 、 邮政业 、 出版业 、 电信 通 自强 , 就要 “ 制器 练 兵 ” , 由此 而 提 出 “ 中 体 讯 等一 系列 近代行 业 。 由于洋务 企业 官商 合 西用” , 试 图 解 决 当 时 时代 赋 予 的 一 个 重 大 办 、 官督 商 办 的倡 导 、 引领 , 民 间资 本 也 涉 足 课题 , 即如何 处 理“ 中学 ” 与“ 西学” 的关 系问 机器 大1 二 业, 民族 资 本 主 义 工业 由此 诞 生 并
成 了长江 下 游 、 珠 江 三 角 洲 和 华 北 地 区 三 大 船利 炮 ” 这 样 的“ 长技” 。至 于如 钟 表 、 西琴 、
国之伦 常名 教 为原 本 , 辅 以诸 国富强 之 术 。 ” 变通 , 才能使 新思 想 、 新 观念 有立 足之 地和 流
此后 , 包括 洋务 派 、 早 期维新 派 以及 以康有 为 行 的可 能 。著名史 学 家陈旭 麓有 一段 精辟 的 为代 表 的维 新 派 在 内 , 凡谈时务 、 讲 西 学 的 论述 : “ 那 个 时候 的 中 国 , 天下滔滔 , 多 的 是
思/ 想 口 白 5 - 积 极 意 义
口 冯荣 国
“ 中体 西用 ” 是“ 中学为 体 , 西学 为 用 ” 的 洋 务运动 。可见 , “ 中体西 用 ” 是 当时 清政 府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各位朋友们、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两个关于国际化教育的案例。

我的一位朋友,是中国一所国际学校的创始人,他女儿在这所国际学校读二年级,数学很差,中文写得像蝌蚪。

他找我商量后,做出决定,让他女儿从国际学校退学,去了上海的一所重点小学,由读二年级改读一年级,孩子在基础知识方面很快得到提升。

半年之后,他和他太太都如释重负,孩子也很开心。

第二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女学生,非常漂亮人也聪明,家庭条件也非常好。

家里送去美国读了两年高中,一年多以后就赶紧接回国内读书,结果校长说要开除这个女孩,他说因为这个女孩,学校有两三个男孩都要求退学。

这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去了美国一年,谈了好多个男朋友,家长一看不对,赶快把这个女孩接回国内。

接回来以后,书也不好好读,就和几个男同学同时暧昧,这些小男生就为了她打起来了。

后来更激化了,母女俩直接在我们校区大吵了一架。

虽然她妈妈比较开明,但是也非常头疼,甚至赌气说放弃这个女儿了。

孩子年纪太小出国学习,价值观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甚至扭曲,这算是国际化教育出问题的一个例子。

我们探讨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要明确我们未来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个步伐要有多大?在这里,我想跟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在基础教育国际化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从理念上说,我们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精锐教育作为补充式的教育(校外辅导),在五年多时间里从零到现在每年有4万多学生、100多个学习中心。

我们从一开始就很注重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全面引入针对MBA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我们的一个子品牌――至慧学堂,专门做小学生及幼儿园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哈佛案例教学法源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育法,精髓就是两点:一是强调互动;二是强调预习。

而互动和预习都强调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动力,都以学生作为主体。

当我一开始说要针对3~12岁孩子推广哈佛案例教学法时,很多同事反对,后来我力排众议,强制性地推行下去,告诉他们:大家不要小瞧这些三四岁的小孩子,他们虽然有时候话讲不清楚,但是他们是知道如何沟通的。

以中学为本体,化西学为中体

以中学为本体,化西学为中体

传统既有联 系,但 又有很 大差别。 中国如何把 这两个差异 个流动 的概念 ,其 内容和外延都不是 固定不 变的。 洋务 派 个新型的 中华文 明,是 一个重要 的历 史课题 ,也 关乎 中
国现 代 化 和 转 型 的 前 景 。
2 0 1 3 1 0 I S O C I A L O U T L O O K
间的革命 ,并且 最终以革命的形式 完成现代 建 国。所 以, 中国事 实上存在 着两个有承继 关系的传 统。一个是在 两千
多年历 史发展 中形成 的古代历 史传统 ;另一个是在一 百多 年革命 建 国过 程 中形成的现代传统 。
得很 清楚 : “ 中学有 中学之体用 ,西 学有 西学之体 用,分
之 并 立 ,合 之 则 两 亡 。 ” 体 用 不 可 分 割 , “ 中体 西 用” 或
无论今 天的 中国人对过去一 百 多年 的革命如何评价 ,
现代 革命 已经成 为今 天 中国传统的一部分 。 中国的这 两大
极 大 的 传 统 熔 台于一 炉 , 并且 根 据 历 史 的 需要 最 终 冶 炼 出
西用 ”的 “ 体 ” , 而 是 指 现 代 社 会 的 物 质 基 础 , 因 为 现
代 化 成 就 可 以后 发 先 至 ,但 是 , 巨 大历 史跨 度 下 的 急 剧 转 常 常导 致 社 会 转 型 失败 。
型 意味 着历史传统在转型 中极 易断裂。 而历 史传 统的断裂 曾提 出 “ 西体 中用” ,但 他讲 的 “ 体 ” 已非原 来 “ 中体 从所有发 达 国家的历 史经验看 ,历 史传 统在 社会转型 代 社 会 的 科 技 和 工 业 进 步 来 自西 方 , 故称 之 为 “ 西体” 。 中起 着重要 的积极意 义。传 统是一种在数 百年或数 千年 中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一句经典的教育格言,强调了马学、中学和西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下面我将对这句格言进行理解和思考。

马学为魂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

马学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强调修身立德和道德修养。

作为学习的魂魄,马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与品德,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在社会中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之人。

中学为体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中学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言文为基础,强调学习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中学为体的重要性在于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西学为用是指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西学主要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经验,强调实践和创新。

西学为用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句格言的实质是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马学注重品德修养,中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西学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体系。

当一个学生具备了道德品质、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时,才能够在今天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对这句格言的理解和实践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现行教育制度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成绩,容易忽视学生的品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重视整体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西学为用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和调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一个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格言,强调了培养学生品德、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构建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和劳的培养,以培养有用之人、有道德的公民和有创新力的人才。

中西体用之争概述

中西体用之争概述

作者: 北久矢
出版物刊名: 哲学动态
页码: 20-23页
主题词: 西体中用;马克思主义;中西体用;中体西用;现代化;李泽厚;体用观;本体意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摘要: <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最流行的口号,当时就有人对其维护中学、贬抑西学的保守实质和割裂体用、调和折衷的思想方法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自中国走向“现代化”之始,中西体用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到了80年代,在随着改革、开放潮流而兴起的“文化热”中,这场延续了百年之久的老论争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在对“中体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之道》试读:中学与西学的“体用”关系哲学上的“体”就是本质和本原,在研究一件事物的时候,“体”是我们的理论依据。

对于中国的哲学来讲,大多认为“体”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理”、“道”等比较模糊的概念,所以当中国进行文化改造时,也难免陷入一个本质的误区。

而现代的中国哲学用语中,尽管对“体”进行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但仍然局限在精神、心灵等“法则”性的用词上。

我们再看西学,西方哲学在强调“体”的作用时,往往设定其为一种内在的逻辑思路,将其作为推断一件事物本质的理论依据,这一概念是纯学术化的,而无类精神、心灵等内涵。

对于整个世界和宇宙的规律研究而言,“体”更像是一种程序,一个指令或者一套软件的编码。

那么,“用”就是一切可视的表面现象。

“体”与“用”之间的规律,体现在其严密的思维逻辑和推理的方式上。

“体”是形而上的代名词,在中国哲学中,它还暗指道德和心灵。

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误区,但是这并不是关键。

我们在研究中学与西学的问题时,并不是要搞清楚到底以谁为“体”,而是要完满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再造工程,同时又要保证我们文化的血统不受侵犯。

在“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新体新用”等文化争论的浪潮中,本质的问题就是这一点。

回顾中国的近代史,尤其是哲学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针对“体”的范畴进行争论的历史。

中国的落后使中国文人首先感受到了文化的生存危机,
“西学”应该通过必要的补充,辅助“中学”。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后来的张之洞则用“身心”和“内学”来定义中
国哲学中的“体”,用“世事”和“外学”来定义西学中的“体”。

同时他认为,应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能“两相偏废”。

这跟前面的观点一致,都肯定了“中学为体”的主导地位。

近代的中国学者对于西学大都是持谨慎态度的。

但不容置疑的是,无论是以何为体,“体”与“用”的关系始终是不能分离的。

“体”有其形而上的本质,“用”有其形而下的实践意义,无论中学还是西学,都必须体现出这两点的建设性意义。

对于我们的文化复兴来讲,中体西用或是西体中用,都可能是一种谬论。

因为这两种观点的基本精神都是用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来弥补中国文
化的不足,但是同时又否定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这就造成了现在西方
之风甚劲的现况,实在是令人担忧。

那些伪学者大肆攻击中学、宣扬西学却无人阻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那正是因为有责任心的中国学者还拿不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正确方案,
来区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

我们一直在争论之中,加之中国又处于一个“三千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因而提出一个新颖的、现代化的观点相当艰难。

“中体西用”和“中西会通”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近代,比如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中国大量引进西方技术,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飞速的发
展。

现在,到了遇到瓶颈的时刻,单纯的“中体西用”等单一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再造的需要。

在近100年的学术思想中,关于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之争,许多学者都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比如陈独秀主张全面欧化,真正地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但是
问题在于,中国文化中并不缺乏民主和科学的一面,而是我们目前缺乏开
发和挖掘的手段。

这个手段就是,首先要具备全面开发和改革的勇气,纠
正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倡导的玄学和儒学中对于“道”的定义和纠缠,从而释放真正的科学精神。

胡适也是强调西化的,他曾经在报纸上撰文,公开主张全盘西化。


这一点上讲,他是绝对的文化自由主义者。

这种思想遭到了鲁迅的激烈驳斥。

全盘的西化意味着我们要抛弃几千年的文化根基,去接受西学的指导。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所谓的西学,其血统中难以避免地流淌着中国《易经》的痕迹。

西方哲学在发现辩证逻辑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易经》的影响,才迅
速走上了正确的方向。

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对中学和西学做一个本质
上的比较。

胡适试图用全盘西化的方式,去纠正中国文化中的劣根性和封
建性,这种勇气值得敬佩。

但显然,他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没有意识到
文化再造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绝没有任何快捷方便的渠道,更不可
能用中西文化更替的方式去实现。

后来胡适在临终的时候,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说了那句很有
名的话:“有条件的厌旧是可以的,无条件的厌旧则不可,对于旧的事物保
持一个合理的保守的态度,可以构成进步的动力。

”的确,这句话可以作为
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用在对中国文化的改造上。

旧的东西,我们不一定
非要抛弃,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底牌,但新的东西,我们要合理地拿过来,融入自己的文化当中,最终产生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

对反对我们的传统
文化的专家、学者,应该让他们记住的一个前提是,不能为了反对而去反对,这样做不但毫无益处,而且会断送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前途。

中国学者需要的是客观、无妄的精神,并且应该正确看待中学与西学
对于中国文化复兴所起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文化民族主义者和文化自由
主义者,应当最终达成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承认我们的文化血统来源于数千年的华夏文明,而不是要换血重造,全盘
西化。

所以,后来有人提出了“新体新用”。

这是一个艰难的文化续接的过程。

到底是“中学为体”,还是“西学为体”,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有一
个遵循历史潮流的目标,真正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复兴。

西学为体
或者中学为体,或者中西互为体都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要将它放在最实
际的用处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