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S版孔子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22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22张PPT)

《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 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
———————————————
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
———————————————
断了许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
——————
成语的由来。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 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 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 的文字和内容了。”
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
———————————————
断了许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
——————
成语的由来。
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 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便把 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 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默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请找出对应的段落。
⒈ 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⒉ 不喝“盗泉”水 ⒊ 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⒋ 晚年读《周易》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21 孔子
生平
论语
初读
lún
《论语》
lùn
讨论
zhònɡ
孔子 名 丘,字 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 读正确、流畅,画出不懂的 字词并结合上下文或工具书 来理解。
zhònɡ

仲尼 核心 儒家
jì sì
wǎnɡ
dài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①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②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课件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课件 语文S版
第三页,共24页。
儒家(Rújiā)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jù zhònɡ)讲学,由此建立 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 学派——儒家。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 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 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jiàotiáo),成为 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
智慧]
第十八页,共24页。
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yīxiē)成语或
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dǔ xìn hào xué),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 学到老……]
第十九页,共24页。
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jǐ ɡè)小故事的形式,
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 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 几点感受。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第七页,共24页。
第三个故事
(2)孔子(kǒnɡ z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 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nèixīn)的想法 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 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cuòguài)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 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
第十五页,共24页。
大家看第二个故事 想想:(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lì hɑi),却不
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 行为(xíngwéi)的厌恶,认为“盗”不是 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 “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 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第十六页,共24页。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十二页,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24张PPT)(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24张PPT)(1)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怎样分层次?
1.孔子的生平(1-2) 2.讲述了孔子的几个小故事(3-8)
默读读第一、二自然 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的这句 话教导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
填一填
1.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所教的学生大约有(300)0
(1)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 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 加给别人。
(2)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 儒家学说中最经典的东西——宽容。
读一读第二个小故事
想一想: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 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偷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 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 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 “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 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论语》
➢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 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
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笃信好学
想一想
你从课外书或者其他资料上知道的关 于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谢谢大家
Page 25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 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
第四个小故事
阅读第八自然段,并勾画出故事中关于孔子读书时的动作、 语言描写的重点词 ,
翻来覆去、读来读去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孔子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孔子
• 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 口“盗泉”里的水?
• 盗,即盗窃,孔子认为“盗”不是君子之 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所需,“盗” 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很反感, 不喝“盗泉”里的水。赞扬了孔子厌恶偷 盗的精神。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认人不易”
• “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路 向孔子抱怨”,孔子是怎样回答的?
•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 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 颜回不懂啊,问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 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 啊。”
孔子小故事(2)
•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 •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的, 不要施加给别人。
• 教育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 心。遇到事情时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 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为此,做人应有宽阔 的胸怀、足够的爱心和对别人的尊重、体谅之心, 能以平等之心对待别人。
第二个故事:不喝“盗泉”水
孔子小故事(1)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 “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
“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 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 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

孔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课件

孔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课件
致。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特点和优势,应根据其个性差
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03
课文解析
《论语》选读
总结词:深入解析
详细描述:《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思想言论。通 过《论语》选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对 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认为礼是社会规范和人际 交往的准则,主张以礼治国、 以礼待人。

孔子认为信是诚信和信任,主 张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孔子的教育理念
01
02
03
04
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 ,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知行合一
孔子认为知识和实践应该相辅 相成,强调学以致用、言行一
同时,加强写作练习,多写读书笔记和日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02
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语文学习;在遇到困
难时,不要气馁,要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法。
03
态度调整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同时,培养自己
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感谢观看
THANKS
权者意见不合而辞官。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 说,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
授弟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其思想对中国及世
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思想体系

孔子认为义是行为准则,强调 公正、合理、合乎道义。

孔子认为智是智慧和知识,强 调学无止境、知之为知之。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孔子》课件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孔子》课件

自学指导 •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遇到长的句子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分钟) • 2、课文讲了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并 试着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2分 钟) • 3、通过抓住主要事件概括课文内容 。
亲爱。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 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愿意;勿,不要;施,加。 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自学指导
• 1、自读生字,不认识的生字请教同 学或老师并且多读几遍。(2分钟) • 2、不理解的词语,在课文中找到、 划出来,结合上下文试着自己理解, 并试着说一说意思。( 4分钟) • 3、完成后,以读字词、解释意思、 写生字的形式闯关检验。
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
语》共二十篇。
《论语》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
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孔子
初级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 个生字。 2、读准生字、词语的读音 。
第一关:我会认
仲、儒、祭、祀、覆、育、 仁、核、怨、粮、厉
翻来覆去、教育、儒家、 核心、厉害、抱怨、祭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之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听写词语
圣 迹 图 (表现孔子讲学、众多弟子学习的情景
完成练习题
词语理解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
小学语文S版第九册

语文S版五年级上21孔子ppt

语文S版五年级上21孔子ppt

+ 1、高山仰止,景行( háng )行( xí ng )
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 + 2、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杜甫 + 3、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都有孔子的 影子。——鲁迅 + 4、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 2500年,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1988年75位世界诺贝 尔奖获得者“巴黎集会宣言”
你最棒!
+ 1、孔子,名( 丘),
字( 仲尼),春秋时期 ( 鲁)国人。他是我 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 教育 家、( )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 + 2、孔子去世以后,他 的学生把他平日的言 行记录下来,编纂成 一部叫《论语》的书。
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课文中讲述的孔子的小故事: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之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语言艰深 难懂。
(意思) 不明显, 不容易懂。
《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 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 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 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 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 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 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绝:断;三:指多次。 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许多次。形容读书勤奋 刻苦。
阅读提示: 读——第三自然段 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为人 处世准则? 解——说说“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意思。
推己及人
+ 1、孔子口渴得厉害,为什么不喝
一口“盗泉”里的水?
+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体会到了
什么?
+ 1、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有何不同? + 2、颜回是君子还是小人? + 3、当孔子了解真相以后,又是怎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11张PPT)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作 者林汉达,其中一篇《孔 子的故事》。这片文章对 孔子的一生有一个简明的 介绍,主要讲了孔子刻苦 读书、办“私”学、编写 “六艺”等故事。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理论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世界最著名的文化 名人之一 。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 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 核、厉、粮、怨、祭、祀、覆”;理解“教育、 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 要地位,弄清楚课文写了孔子的几个故事 。
预习交流内容及要求:
1、利用形声字、形近字、字义理解等识记方法交流 生字,找出易错点。
2、通过查字典、联系课文、近义词释义等途径,理 解词语的意思。
3、小组合作读课文,找出难理解或者需要提醒大家 读法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二、形近字组词。 历( )该( )察( ) 厉( )核( )祭(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儒家学
派的( )。他创立了以( )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
2、全文作者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分别介绍了( )
和(
)。
3、课文讲了有关孔子的四个故事分别是:(
)、

)、(
1、边听边思考,文章可以分几个部分?
2、快速浏览课文3—8自然段,想想课文 讲了关于孔子的几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五上课件 孔子 ppt(s版语文)

五上课件 孔子 ppt(s版语文)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 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 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 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 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 德典范。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 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 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 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 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 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 国的知识分子。
为什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可以终 身奉行的一句话? 孔子为什么因为厌恶“盗”字就不喝盗泉? 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
孔子为什么到了晚子呢?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仲尼 教育 儒家 编纂 核心 厉害 抱怨 祭祀 隐晦 翻来覆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 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 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 专心从事整理《诗经》《尚书》《春秋》 等古代文献的工作。孔子去世以后,他的 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一 部书——《论语》。这部著作是我们今天 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文献。在这部 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 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世。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孔子|语文S版 (共2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孔子|语文S版 (共23张PPT)
······眼睛不一定可信······内心不一定可靠······ 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由此,你对孔子有怎样的认识?
知错就改
自我反省
善于诱导
君子风度
读第八自然段 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勾画) 由此你体会出孔子怎样的精神?
对读书的强烈渴望和从不 满足的读书态度。
文中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孔子读 书次数之多?
孔子对颜回假装说的哪些话? 为什么又对弟子说那些话?
孔子的话体现了对自己错怪颜回的 反思,一方面表现了自己知错就改,自 我反省的意识和勇气。一方面也说明认 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从表面看到的现 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做出判断,常常 会出现失误,只有经过深入的观察和思 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结论才正确。
翻来覆去00多座孔庙。
每年清明节期间,全球各地华人会有超过数 百万人亲临山东曲阜孔庙祭祀孔子。
大教育家孔子2004
年11 月21 日,全球第一所 “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 尔挂牌。截至2013 年5月,已
有孔子学院600余所在98个 国家和地区建成 。其发展 之快、受青睐之深,超过了 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 提斯学院等国际语言文化传 播机构,引起了海内外的广 泛关注。中国的文化、教育 正以一种独具特色的方式走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8:44:44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12021/8/12021/8/1Aug-211-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1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 “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 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 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 盗泉里的水。

21孔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PPT课件共21页文档

21孔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PPT课件共21页文档
“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 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节操: 气节操守。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 什么;任意行事。
采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君子”与 “小人”面对穷困时的不同行为。孔 子把一切好的东西都划给君子,把一 切不好的东西划给小人。这体现了孔 子纯洁、高尚的思想。)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认人不易”
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 入口中,当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 是怎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见了父亲。我想 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他。”
故意试探颜回,体现了孔子处理事情很讲 究策略。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当孔子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时,孔子 是怎样说的?
孔子不由感慨万分,对弟子说:“我们相 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 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 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 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 不容易啊!”——识人不易
赞扬了孔子敢于自省的精神。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 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 水?
盗,即盗窃,孔子认为“盗” 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 劳动去获取所需,“盗”是可 耻的,因此对“盗泉”很反感, 不喝“盗泉”里的水。赞扬了 孔子厌恶偷盗的精神。
第三个故事: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 路向孔子抱怨”,孔子是怎样回答的?
第一个故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句点名了孔子答语的意 思,指出这是古人推崇的为 人处世准则,它的同义语是 “推己及人”.推,推想,推 断。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想别 人的心思,也即设身处地, 用对待、要求自己的态度去 对待、要求别人。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15张PPT)

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 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 一边用波浪线画出关键的词句
孔子成就
小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 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 最精髓的东西“忠、 恕”,—宽容。
课后作业
1.抄写21课《孔子》的生字并组词 2.按提示书写下面的字,注意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易错的笔画
学 派
、 政

。成整行 人耻之教和三材出人、,。“东。的治
为理, 后编经
所 称
下 问 ”
, 不
学 精
学 而
、 启
施 教 、
一 整
。 在
御 、
身 通
一 生
仁 ” ,
南 )
鲁 国
创 始解大意
.自由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思考课
文共写了孔子的那几件事说说课文的结构
仲育儒核厉粮怨祭祀 覆 左右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的字:
半包围结构的字:
3.摘抄5句<<论语>>中的句子,并通过查字典学习理解句子的意思
家论子一 习不及、导并育实数(弟”其(名家期(
学语和生 态知“诲等重理践)礼子即思今丘,思前
551— 479
派》再的 度”知人教、论中者、三“想山,儒想
的一传主 ,和之不学举,,七乐千爱核东字学家
经书弟要 典,子言
为 后
“ 不
为 知
倦 的
原 则
一 反
如 因
总 结
十 二
、 射
余 人
人 ”
心 是
曲 阜
仲 尼
21.孔子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一. 填空
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15张PPT)

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 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为所欲为。
弟子子路向孔子抱怨道:“难 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 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为所欲 为。 ”
“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 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 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 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 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 实在不容易啊!”
认识孔子:
《 论语》折射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北 宋宰相赵普所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法国 重农派创始人魁奈说:“一部《论语》即可打 倒希腊七贤。”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被誉为: “天纵之圣” “千古圣人” ,后世称他为 “万师之表。” 从古到今,很多帝王及领导 人都亲临孔子家乡拜祭。德国人还把孔子称为: “教育学的奠基人。”美国诗人艾默生认为: “孔子是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
快速读文第126 页《颜回输冠》,想 想孔子又是怎样通过 言传身教教育弟子为 人处事的?
默读131页《活字印刷 之祖》,说说你对毕升的认 识,以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影响?
静心默读132页《勇 攀高峰》,说说你读懂 的内容。
以仁爱之心爱人, 以君子之心处世, 以勤勉之心进取。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1、孔子
喀左县第四小学——任朝嘉
教育 儒家 核心 厉害 抱怨 祭祀 粮食 翻来覆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饮“盗泉”之水 感慨“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
静心默读课文3-8段, 画出文中让你体会深刻的 句子,想想孔子是怎样通 过言传身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人们为人 处世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知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 (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 子乎?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1 孔子 课件PPT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1 孔子 课件PPT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21 孔子》
类型:获奖课件PPT
21、孔子
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 下文理解词语、重点句子。
3、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 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4、积累孔子名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将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 2、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 什么?
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 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ຫໍສະໝຸດ 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牛皮绳将竹简穿连起来,称 “韦编”。三,指多次。绝,断。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编连竹简的牛皮 绳断了多次,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归纳写作方法:
1.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塑造 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
孔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这
个思想主张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总结学法:
读段落 加小标题 提出 质疑 抓重点词句理解 感悟 精神品质 感情朗读
请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 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学习另 外的三个故事。
汇报交流第二 个故事的学习收获
有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 口渴得厉害。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 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 头上刻有“盗泉”二字。孔子非常 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 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课后作业:
1、请试着读读《论语》。 2、积累孔子名言。
名言温习
温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抢答:
①由孔子整理修订的三部古代文献是 什么? ②孔子晚年喜欢读什么? ③记录孔子平时言行的一部书是什么?

语文S版语文五上《孔子》ppt-课件4

语文S版语文五上《孔子》ppt-课件4
21、孔 子
-
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课文介绍了生平的哪些情况?
讲述了他的几件事? 4件事
这些内容各在文中哪些自然段?
一(3)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4)不喝盗泉之水 三(5-7)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四(8)晚年读《周易》
边读边思考
默读第1自然段
介绍了孔子哪几方面的情况?
孔子的名、字、生活年代、所在国家、历 史地位和成就。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 如能把《论语》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 就可以深刻把握做人的道理。
读读论语,对于我们思考怎样做人、 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是很有意义的事。
读第三自然段 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国际 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引起了 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
的文化、教育正以一种独 具特色的方式走向世界。
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箴言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做事将心比心,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做事将心比心,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读第四自然段
孔子为什么“虽然干渴难忍, 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 “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 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 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 盗泉里的水。
翻来覆去 韦编三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孔大典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 最主要的经典。
《论语》
•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 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 章节出现。
议一议:
•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
什么帮助?
知识记录卡,相信你最棒!
• 一、填空。 • 1、孔子,名( ),字( )孔子所教的学生大约 有( )人。 • 2、孔子的学生中有( )个人很有才能,被称为 ( )。 • 3、孔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整理了他平日的教诲,编 成一部叫( )书。 • 二、知识问答:孔子的哪些教诲使你受益?
• 孔子
走近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 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生于鲁国。是古代的大思 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 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 要的人物 。
儒家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论语》
•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 而成。
孔子的箴言名句: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箴言名句: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庙
大教育家孔子
讨论:
• 孔子在招生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 同?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