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评审规定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评审办法

不合格品评审办法

不合格品评审办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合格品的情况。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不合格品评审办法。

本文将介绍不合格品评审的目的、程序和准则以及评审结果处理等相关内容。

一、不合格品评审目的不合格品评审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不合格品评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问题:评审过程中,可以识别出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改进产品质量:通过评审结果,可以找出不合格品可能存在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提高组织效率:及时识别和修正不合格品问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二、不合格品评审程序不合格品评审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信息:评审前,需要收集与该不合格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质量报告、测试数据、生产记录等。

2.召开评审会议:评审会议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召开,邀请相关部门的代表参加。

评审会议的目的是全面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评审过程:评审过程中,应对不合格品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评审人员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优先级。

4.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三、不合格品评审准则不合格品评审的准则是评价和筛选不合格品的重要依据。

基于市场需求和公司要求,我们可以制定以下评审准则:1.合规性:评审人员需要确保不合格品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影响程度:评审人员应对不合格品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产品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

3.原因分析:评审人员应对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4.持续改进:评审人员应鼓励并推动持续改进,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方案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方案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方案
1、不合格品的评审
对不合格品,有质检员及时提出意见,并由品管负责人、车间主任评审,由品管负责人作出最后处理结论,严重不合格品由品管负责人主持评审,提出处理意见。

2、不合格品处置的实施
1)对于采购的产品,检验为不合格时,由原料部负责与供方协商解决,
调换或退货。

经检验确认为不合格的原辅料或半成品不得发放使用,
2)确需要降级使用的原料,应由品管部原料质检在ERP填写“原料不合
格评审”经品管部经理、原料部经理、总经理批准后才可办理入库使

3)凡发现成品不合格,检验人员必须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才能发
出不合格报告单,不合格的成品不能入库。

4)车间接到不合格报告单后应立即将不合格品隔离在规定的区域,在包
装上标明品名、批号、规格。

5)生产部应召集有关生产人员,查明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同时制定返
工工艺,报品管部审查,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返工。

6)凡是返工的成品,必须按正常生产批号取样、检验并做好记录。

7)凡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经品管部检定必须销毁,由车间填好
销毁记录
8)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应按严重质量问题对待,品管
负责人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市场部及时与客户协商处理
的办法,以满足客户的正当要求。

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理管理规程

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理管理规程

1.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专区存放,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范围:
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合格的包装材料、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合格的成品。

3.职责:
3.1库管员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专区存放和处理;
3.2品保部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评审、标识;并对不合格品的最终处理进行监督。

3.3采购人员负责对经判定不合格的外购、外协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联系退货事宜。

4.内容:
4.1 不合格品识别:经检验发现原辅料、包装材料和中间产品、成品不合格品的,品保部应
出具相应的不合格检验报告。

4.2不合格品标识:生产部接到品保部的不合格检验报告后,将不合格品移至不合格品区,
并在每件不合格品外包装上粘贴不合格证。

4.3由相关人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申请报告》,交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品保部;
4.4品保部负责牵头会同生产、研发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对公司内部任何岗位出现的不合格品
进行评审,确认产品的不合格原因;
4.5《不合格品处理申请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根据产品不合格的
原因,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类型的不合格品,
4.6由品保部保存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记录,并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后验证其有效性。

4.7不合格品的控制需严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5.相关文件:
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FD-QR-22
5.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FD-QR-24
6.记录:
6.1 《不合格品处理申请报告》FD-QR-010
6.2 《不合格品销毁记录》FD-QR-011。

MRB不合格品评审管理规范

MRB不合格品评审管理规范

一. 适用范围:1.1 进料部分(进料检验判退部分)1.1.1 品质差异轻微超出允收水准,而生产急用者,但涉及品质标准(差异),设计规格(功能)及生产技术(结构组合技术)等,不易判定是否影响产品品质及生产技术。

1.1.2采购需求1.2 生产线部分(含已上线之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部分)1.2.1生产线异常,经PE判定为材料不良。

二. 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减少不良品积压,同时便于不良品改善及追踪。

三. 定义:3.1 半成品:已部分加工并且等待继续加工之材料。

3.2 成品:已完成加工而可以销售之产品。

四.说明:4.1进料部分流程物料收料OKIQC检验原料仓NGQE会签Waive特采重工/sorting Reject4.1.1 IQC将退货讯息以电话方式知会QE和生管。

4.1.2生管依据生产计划物料紧急程度判定是否召开MRB meeting,并以通知QE,由QE召集相关单位(可采用会议形式或会签形式)。

4.1.3涉及单位如下:品质异常:生产,品管,生管,QE。

如有需要可要求其它相关单位参加,参加人员为各单位课级或课级以上主管指定代理人,并核签处理意见。

4.1.4 MRB会议做出以下决定:4.1.4.1针对退货之不良批,IQC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由IQC通知生管于2日内要求厂商运回.4.1.4.2重工或SORTING针对原材料重工/SORTING,经MRB会议于“不合格品处理单”注明重工/SORTING方式,由生管通知厂商处理,需经IQC再次检验,如第二次检验仍判退,IQC有权拒收该LOT.4.1.4.3特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符合原定规格而判定不会影响最终品质者依“特采申请单“特采,并由IQC于材料外箱贴附”特采”标签并注明MRB NO.如确属原材品质不良导致, 可经MRB会议决定追加扣款.4.1.5如因材料未承认退货依以下方式作业:A.用于or test阶段的材料,由台湾公司转售之材料,生管于“不合格品处理单”上注明“此批材料用于新机种试投”字样后, 生管部门主管签字即可.B.量产后未承认:由生管会签工程并Release to IQC.4.2生产线品质异常生产线品质异常IPQC判定原材料品质不良QE相关单位召开MRB meetingWaive特采 Rework/Sorting4.2.1生产线异常,由生管提出会议需求并通知QE.IPQC依据在开出“不合格品处理单“的同时暂停使用产品并贴附“不良标签”,由QE 召集相关单位召开MRB meeting.4.2.2涉及单位如下:QE 生管 IQC 仓库生产如有需要可要求其他相关单位参加。

不合格品处理规定

不合格品处理规定

不合格品处理规定(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不合格品处理规定一、不合格品的发现与标识1、当质量部检验员发现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对产品用不合格标签标识于周转物上,其标识上必须清楚完整地填写不合格品的缺陷描述、标识人、日期,当缺陷描述不清和描述较难理解时,必须对该缺陷进行封样,并放置于不合格产品周转车(箱)的显眼位置。

在随后的2小时内(晚上十点以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其不合格通知单于次日上午十时前发放到责任部门,当天发货的产品不合格时,应立即通知)由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经部门主管批准后按分发要求,由相关部门主管签收发放。

2、《不合格品通知单》上应明确责任者,班次、产品所在地等内容;责任部门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单》后的1小时内必须将不合格信息传递至责任人,以便及时对不合格品的处理。

3、当不合格标识内容不全或无《不合格品通知单》时,不合格标识和通知无效,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质保部检验员承担。

二、不合格品的隔离1、各车间(包括半成品库、成品库)必须有专门的不合格品区,以隔离不合格品;严禁车间、库房将无不合格标签的产品放入不合格品区;2、不合格品所在部门在得知产品不合格时,应立即将产品实施隔离(转入不合格品区隔离,严禁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混放),并确保不合格标识的可见性(如不得撕毁、涂改、物品阻档视线等);3、不合格品的评审4、不合格品的评审由质保部质量工程师按QP06-140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实施评审。

三、不合格品的处置1、技术部根据《不合格品评审单》或《不合格品通知单》对需返工的不合格品的工艺进行规定,并于接到通知后的2小时内下发到生产部;2、生产部根据《不合格品通知单》或《不合格品评审单》的要求,在2小时内组织车间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原则上谁生产,谁返工),并确保在自接到通知的2天内处理完毕。

必要时可申请检验员对返工予以指导,以保证返工合格率。

不合格品评审规定

不合格品评审规定

不合格品评审规定1. 目的为明确不合格品评审机构、人员组成、权限及评审程序,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从采购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过程不合格品的评审。

3.管理职责3.1质量部为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3.2质量部按照《不合格品评审规定》对产品进行评审和判定。

4.工作程序4.1不合格品评审机构:不合格品评审机构分三级,一级: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二级:不合格品评审小组;三级:检验员。

4.2不合格品评审机构的组成和权限4.2.1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4.2.1.1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组成: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由公司管理者代表、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销售部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公司管理者代表任组长,质量部组织评审工作。

4.2.1.2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权限4.2.1.2.1对经评审小组评审,但存在争议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4.2.1.2.2评审批量(100件以上)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4.2.1.2.3评审不合格原材料的让步接收和退货。

4.2.2不合格品评审小组4.2.2.1不合格品评审小组组成:不合格品评审小组由授权的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的技术人员组成。

质量部负责日常不合格品评审的组织工作。

4.2.2.2.1不合格品评审小组权限4.2.2.2.2评审不合格采购产品的拒收或全检;4.2.2.2.3评审批量(10-100件)不合格品的返工、让步放行和报废;4.2.3检验员对质量状态明显的产品,由检验员初步判定,对返工/返修品开具《返工/返修通知单》,并跟踪验证。

对退货、报废产品经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后开具《废品入库单》。

4.3不合格品的评审原则4.3.1不合格品由公司总经理授权的不合格品评审人员评审,其它人员无权评审和处理不合格品。

4.3.2不合格品评审结果一次有效,不能作为以后评审和验收产品的依据。

4.3.3各级评审机构按其权限分级评审不合格品。

4.3.4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对不合格产品的放行实行一票否决制。

4.3.5对设计研制过程的产品所发生的不合格品,以设计部门的意见为主。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理流程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理流程是企业为了品质管理而制定的一套流程,用于识别和处理产品或服务中的不合格品。

该流程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品质问题,提高产品性能和客户满意度。

下面是一个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理流程的例子:1.发现不合格品:企业的质检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客户等各方面都可能会发现不合格品。

无论是由内部或外部的渠道发现,都需要立即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2.记录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一旦被发现,需要详细记录以下信息:不合格品的型号、批次、数量、发现时间和地点、不合格的原因、影响范围、负责人等等。

这些详细信息对于后续的评审和处理非常重要。

3.评审不合格品:质检部门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合格品的评审会议。

评审会议的目的是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影响范围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评审会议应该包括质检部门、生产部门、工程部门和销售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4.分析不合格品原因:在评审会议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将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材料不合格、生产过程不合格、操作错误等。

该分析应该尽可能地详细和准确,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

5.制定纠正措施:根据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相关部门负责人将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更换供应商、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员工培训等等。

纠正措施应该具体、可行,并能够解决不合格品带来的问题。

6.执行纠正措施:有关部门负责人将负责执行纠正措施,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执行纠正措施的关键是及时、全面地解决问题,并确保不合格品不会再次出现。

7.验证纠正措施:一旦纠正措施执行完毕,需要进行验证来确保其有效性。

验证可以通过再次进行质量检查、产品测试等方式来进行。

如果验证结果仍然存在问题,则需要重新评估纠正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8.记录并跟踪:以上就是一个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理流程的例子。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理流程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和解决品质问题,提高产品性能和客户满意度,并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不合格品评审规定

不合格品评审规定

不合格品评审规定1.0目的规定了对不确定和不合格的产品或材料进行评审和处置,对来料特采物料及加工或挑选物料进行控制和急需放行的产品质量综合评估,。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料检验、试验和客户验货之退货得产品或材料评审。

3.0职责3.1品管部:3.1.1负责来料批量不合格或重大品质时的品质控制评审工作。

3.1.2负责最终产品客户检验不合格品的提报与处理过程的跟进;3.1.3当成品在第三方检验提出的问题有异议时,负责向客户提出让步接收申请;3.2注塑部、喷印部、组装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合格的降级放行申请。

3.3采购部:负责降级加工使用或挑选使用的申请。

3.4PMC部:负责急料使用申请。

3.5工程部:负责对降级使用的物料的技术与使用方法的评估,对于成品特殊放行的风险性技术评估及对不合格品的返工编制返工流程。

4.0工作步骤4.1品管部按以下情况进行不合格的评审工作:4.1.1来料批量不合格或出现重大品质问题影响使用时由品管部经理或委派人员任组长,组织采购、PMC、仓库、组装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报告】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报告】中的处理方式执行。

4.1.2当成品在第三方检验提出的问题有异议时,品管部负责收集数据和证据(如不良状况的图片或样品)提报业务部向客户申请让步接收;如客户不能接收须退货返工处理,此时由品管部组织不合格评审会议,组织业务、PMC、仓库、组装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报告】中。

4.1.3品管负责对上述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验证。

4.2制程生产过程中或完工后的产品出现质量异常,在机器设备及特殊性无法返工处理或对于公司产品的精度、安全性、可靠性及重要功能/性能不得有危害,且不得有特采后的顾虑时,需特采或降级使用,则由申请部门组织品管、PMC、仓库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报告】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报告】中的处理最终意见执行。

不合格品等级评定标准

不合格品等级评定标准

不合格品等级评定标准不合格等级不合格程度重大不合格不合格内容1.在正常情况下,会造成人身伤害(如:产品与人体可接触的部分有A级锐利边缘/关键部件因强度不够发生断裂)的不合格;2.会造成关键部件无法装配的不合格;3.会导致产品丧失使用功能(无法使用)的不合格;4.其它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及与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合格。

5.可能引起客户退货的不合格。

1.会造成部件在使用中失效(如:弹簧在使用中塑性变形等)并无法纠正的不合格;2.产品质量特性指标(除安全性指标以外的)不合格(如:产品涂层、镀层的附着力不够在使用中会脱落等);B级严重不合格3.产品(成品)表面生锈;4.会导致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减短的不合格;5.造成顾客安装(组装)困难或辅助部件无法装配的不合格;6.存在装配后会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如:产品关键活动部位装配过紧),且使用者难以纠正的不合格;7.部件运转时有异声;8.造成产品局部功能丧失(使用功能减少),但产品仍可使用的不合格;9.漏装配件。

1.存在装配后对产品外观会产生较大影响,但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不合格(如:非关键部件装配后不对称);2.外观或涂层上的涂层、镀层轻微划伤、喷涂不到位、管内生锈/色C级一般不合格差等;3.可能会造成产品在使用中失效(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的潜伏性不良),但使用者可以纠正的;4.部件脱落,但使用者可以自行装配的。

5.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但会影响产品外观及整洁度的不合格(如:产品表面有油污、灰尘等);6.其它不影响部件在使用时的运转及寿命(包括工艺上的小要求)的不合格。

不合格品检验与评审规定

不合格品检验与评审规定

不合格品检验与评审规定1. 引言2. 不合格品定义与分类2.1 不合格品定义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或产品交付过程中,未能满足产品要求和标准的产品。

2.2 不合格品分类重要不合格品对产品性能、安全等具有重大影响,需立即停止使用或召回。

一般不合格品不满足产品规格和标准要求,但对产品性能、安全等影响较小,仍可以继续使用。

特别注意品对产品性能有一定影响,需要特别注意并监控其使用情况。

3. 不合格品检验与评审流程3.1 不合格品检验流程1. 建立不合格品检验清单根据产品要求和标准,制定不合格品检验清单,明确不合格项和判定标准。

2. 产品检验在生产、采购、运输、仓储等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检验或全面检验,将不合格品记录下来。

3. 不合格品归类根据不合格品分类,将不合格品进行归类,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评审。

4. 录入不合格品信息将不合格品的相关信息录入不合格品数据库或记录表格中,包括不合格品数量、批次、供应商等信息。

5. 发出不合格品通知将不合格品的信息通知相关部门或供应商,要求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6. 不合格品处理跟踪跟踪监控不合格品的处理进展情况,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妥善处理。

3.2 不合格品评审流程1. 不合格品评审申请相关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等)向评审委员会提交不合格品评审申请。

2. 不合格品评审召开评审委员会根据不合格品评审申请,召开不合格品评审会议,讨论不合格品的原因、影响以及处理方案。

3. 审核不合格品处理方案评审委员会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4. 批准不合格品处理方案评审委员会根据审核结果,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进行批准或驳回。

5. 实施不合格品处理方案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批准结果,执行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并跟踪处理结果。

6. 不合格品评审记录记录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决策结果和执行情况,作为不合格品处理的依据和参考。

4. 不合格品处理措施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应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具体的操作。

不合格品的分类与分级评审流程

不合格品的分类与分级评审流程

不合格品的分类与分级评审流程一、不合格品分类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品质量检验中发现的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或材料。

不合格品分类可以根据不合格品发生的环节和不合格原因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原材料不合格品:指从供应商处采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这类不合格品通常由于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所致。

2.在制品不合格品: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这类不合格品通常由于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操作、机器故障、工艺不合理等原因引起。

3.成品不合格品:指经过全部加工工序后,产品在产线末端进行的质量检验中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

这类不合格品通常由于制造过程中一些环节出现异常、工序控制不当、设备故障或人为错误等原因。

4.售后不合格品:指在产品售后阶段,由于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不合格品。

这类不合格品通常由于产品设计缺陷、制造质量问题或者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等原因导致。

不合格品分级评审是指将不合格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估和分级。

通过分级评审,可以对不合格品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处理,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善措施。

不合格品分级评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不合格品确认:根据产品质量检验记录或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认不合格品的存在。

此步骤通常由质量控制人员进行。

2.不合格品归类:将不合格品根据其性质、成因、程度等进行分类归类,确定不同类别的不合格品。

通常由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共同参与。

3.不合格品分级: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可接受程度等指标,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级评估。

通常采用ABC分级法或其他相应的分级评估方法。

此步骤由质量控制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参与。

4.纠正措施和改善措施的制定:根据不合格品的分类和分级结果,确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善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产品重新加工、工艺改进、设备维修或更换、人员培训等。

此步骤由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制定。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经典版)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经典版)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一、不合格品控制规定1.质检员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统一管理,并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出厂。

2.库房负责对进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并向公司办公室报告,以便进行后续处置。

3.质检员负责记录、评审和处置一般不合格品。

4.质检员和生产部负责评审和处置成品检验中的严重不合格品。

二、不合格品的判定1.单册书刊存在一项及以上严重质量缺陷,影响使用的。

2.单册书刊存在二项及以上严重质量缺陷,虽不影响阅读,但产生严重不良视觉效果。

3.单册书刊存在一项严重质量缺陷,不影响阅读,但同时存在二项及以上一般质量缺陷。

4.单册书刊存在四项及以上一般质量缺陷。

三、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1.对本公司的不合格品,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置:a.返工或修复:适用于过程产品或成品,通过修复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b.报废或拒收:对于外部采购的产品,可以拒收。

对于本公司的产品,可以报废。

c.让步接收:适用于过程产品或修复后的产成品,经过检验后基本合格。

2.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理a.仓库保管员发现采购产品存在不合格品时,应立即进行标识和隔离,并及时通知公司办公室。

同时,应记录不合格产品的名称、数量、供应商信息、采购员、不合格性质、时间以及处置方式等,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b.供应科收到通知后,应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包括退货、换货、索赔等事宜。

必要时,应通知总经理,并召集质检员、生产等部门进行评审。

c.在生产车间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原辅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公司办公室和质检员,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隔离。

质检员和供应部收到通知后,应记录不合格品并进行评审和处置。

3.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处理a.各车间操作者(包括领班、组长、质检员)在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其挑出并存放在指定地点,并记录当日的不合格品数量、性质、处置方式以及经办人员。

这些记录应在当天下班前交给生产主管。

b.质检员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和标识,并记录,并增加抽查频次或比例。

不合格品审理规定

不合格品审理规定
5.4不合格品审理人员经总经理授权,负责不合格品审理事务。
NO.
修改人
修改
日期
修订单位
1
2
3
4
5
5.4.1审理组成员由从事质量工作三年以上或从事技术工作五年以上的人员组成;
5.4.2小组成员的有效期为二年,从授权之日起计算;
5.5具体实施
5.5.1进料不合格品处理(根据“外购外协件质量反馈单”)
a)物流部可依购入困难度及生产急迫性要求回用代用;
f)不合格品退货依[材料报废规定]执行。
5.5.2首件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根据“外购外协件质量反馈单”)
a)首件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负责通知送样单位办理退货;
b)制程调整后新出的样品,应进行首件检验,确定制程调整的效果。
5.5.3制程检验不合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理(根据随车“检验单”)
a)各操作员能执行返工的,由操作员返工后流入下一道工序,若操作员自行无法决定的由操作员向上级主管汇报,主管安排相应人员执行返工或报废处理,报废品依[材料报废规定]执行。
c)连续5批出现同类严重不合格,则由检验员开立<厂内异常通知单>经品管部、分管副总确认后,要求生产部门停止生产,进行整顿,整顿后须经品管部确认后,方可继续生产;
d)生产接到<厂内异常通知单>后,原则上当天对不合格项进行修整,然后重新提交检验;
e)批不合格不允许回用代用,需开<质量专题/事故报告>(不合格产品数量在允收范围内,到线上更换合格品),在“异常现象”栏注明返工。
不合格品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WI-QC-007
版次
A/0
页次
1/3
1.目的:
建立并保持对不合格品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出厂。

不合格品评审办法

不合格品评审办法

xxxx公司规章制度不合格品评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不合格品控制流程》规定,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交付或使用,有效地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范围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不合格品的分级、评审方式和处置权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原料、备品配件及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品的评审。

第三章职责第四条质安环保部是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归口部门。

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验证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第五条生产管理部负责督促、检查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第六条研究发展部负责分析检验及质量判定。

第七条各责任部门按不合格处置单的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第四章内容第八条不合格品的分级按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和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将不合格品分为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和轻微不合格三级。

重要不合格: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一般不合格: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轻微不合格: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不合格分级见附表。

第九条评审方式不合格品的评审采用会议评审和文件化评审两种方式。

会议评审:根据不合格的情况召集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会议的方式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主要是针对产品不合格及原料重要不合格。

文件化评审:对经常性发生、常规处置的不合格品,用文件规定的方式评审,主要是针对原料的一般不合格和轻微不合格。

第十条评审和处置1.处置方式:返工、降级、改作它用、拒收和让步接收。

2.质安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和重要不合格原料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经生产副总审批后执行。

3.包装质量不合格,由抽检人员评审并提出处置意见4.原料一般不合格和轻微不合格,按让步接收处置。

5.备品配件的不合格,按评审意见处置。

6.各部门按处置意见进行整改,做好相应记录。

第十一条质量记录1.质安部建立产品和原料的不合格品台帐。

2.各生产厂建立相应的产品、原料的不合格品台帐。

不合格品评审处理细则

不合格品评审处理细则

不合格品评审处理细则第一、不合格品评审的目的和意义不合格品评审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理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产品的不合格问题,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找出不合格品的根源,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1.确保产品质量:通过评审和处理不合格品,可以找出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2.促进流程改进:评审过程中可以发现并识别出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流程的改进和优化。

3.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评审和处理不合格品,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4.提升员工素质:通过参与不合格品评审,员工可以积累经验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不合格品评审的基本流程1.收集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的收集是不合格品评审的起点,可以通过质检人员、生产工人等渠道收集不合格品,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召开评审会议:由质量部门或者专门的质量小组组织召开不合格品评审会议,邀请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

评审会议应该确定评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评审的范围。

3.分析原因:评审会议中,评审小组成员应该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源。

分析原因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等各个方面。

4.提出改进措施: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评审小组应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纠正措施。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调整生产工艺、更新设备、优化管理流程等。

5.制定工作计划:评审小组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6.跟踪和检查:评审小组应该跟踪和检查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效果。

第三、不合格品评审的注意事项1.反馈及时: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问题,评审小组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反馈,并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不合格品评审管理规定

不合格品评审管理规定

1目的
为有效指导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合格品进行准确的判定,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控制和正确的处理。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实现过程中所有的不合格品,包括外协产品、半成品/成品、过程产品(冲压件、散热器/中冷器芯体、总成、喷漆件等)。

3.不合格品评审依据客户标准、产品图纸、公司内部检验标准。

4.相关职责及实施过程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记录、改进:
a)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评审;b)批量不合格品的评审;
c)顾客处反馈不合格品的评审。

4.2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记录、改进:
a)出库产品不合格品的评审;4.3物资采供部负责组织处理:
a)外购件、外协件不合格品的评审4. 4各生产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记录、改进:
a)生产过程中异常问题的组织处理。

4.5技术部负责组织组织、实施、记录、改进:
a)新产品异常问题的组织评审;b)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评审。

4. 6销售部负责组织组织、实施、记录、改进:
a)零公里退库不合格品的判定;4.7公司级不合格品评审人员与职责
4.7. 1公司成立不合格品评审小组,不合格品评审小组构成如下(名单见附件):
组长:技术质量副总职责:负责组织重大不合格品事项的评审工作,对重大不合格处置结果进行裁决。

副组长:质量管理部部长职责:负责组织外部反馈、批量不合格品的评审工作,确定不合格品评审结论与处置意见。

组员: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稽查人员、销售部副部长/部长、检验员、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物资采供部
《退库产品管理规定》 《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 7。

企业不合格品控制规定

企业不合格品控制规定

企业不合格品控制规定企业不合格品控制规定一、定义与范围本规定所称不合格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品控制范围包括所有生产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品,以及采购、外协等外部供应的不合格品。

二、不合格品标识1.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标识区域,用于存放不合格品。

2.不合格品应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并使用相应的标签进行标识,标签应清晰注明不合格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3.对已标识的不合格品,应采取措施防止误用或混入合格品中。

三、不合格品隔离1.不合格品应与合格品进行隔离,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生产环节或进入市场。

2.对不合格品应进行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不合格品应分别放置,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3.对危险品或对环境有污染的不合格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特殊处理。

四、不合格品评审1.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评审制度,明确评审程序和责任人。

2.不合格品评审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参与,对不合格品的性质、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3.根据评审结果,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五、不合格品处置1.对评审后的不合格品,应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处理:2.a) 返工:对于可以通过返工修复的不合格品,应由生产部门进行返工。

返工后应重新进行检验,确保合格后方可放行。

3.b) 报废:对于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应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4.c) 退货:对于外部供应的不合格品,应与供应商协商退货或换货处理。

5.对涉及客户产品的不合格品,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确保客户满意度。

六、纠正预防措施1.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根据评审结果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制定预防措施,以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3.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七、记录与存档1.对不合格品的产生、标识、隔离、评审、处置等环节应做好记录,记录应清晰、完整。

2.对不合格品的记录应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存档,以便于追溯和查询。

不合格品评审制度

不合格品评审制度

不合格品评审制度不合格品评审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是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产品质量,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下面就不合格品评审制度进行详细论述。

一、不合格品的定义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企业规定的产品、原材料及半成品。

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出厂、不适宜使用等这类问题引起的产品。

二、评审标准1、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标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定、合同及技术文件等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评审标准具体规定如下:A、外观标准:包括产品的颜色、型号、规格、尺寸、形状等方面的符合性。

B、功能标准:即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性能等。

C、材料标准: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性质、成分、含量等。

D、安全标准: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等。

2、不合格品的评审标准需符合以下要求:A、评价前需对不合格品的种类、数量、原因及生产环节进行分析。

B、评价要实事求是,不得附加个人观点或主观臆断。

C、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得受到个人或其他群体的影响。

D、评审结果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满足质量保证要求。

三、评审流程1、不合格品的收集:设计专门的收集箱或区域,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和记录不合格品。

2、收集后进行初步分类和标识:通过与标准或技术文档比对,初步判断不合格品质量问题的分类和原因,进行标识。

3、评审组成:由质量部负责,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评审组。

4、评审分析:对评审对象的不合格品进行种类、数量、原因、环节进行分析,并记入不合格品评审记录表,评审组要寻找不合格品发生的原因,并提供改进方案。

5、评审结果:评审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不合格品进行合理的评价,确定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和改进措施,并在会议上报告评审结果,做好会议纪要和结论。

四、不合格品的处置办法根据评审组提出的处理建议,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执行相应的处置办法:1、尽快进行纠正处理,消除不合格品对生产和客户的不良影响2、对不合格品进行新的生产或再加工处理3、销毁或报废不合格品4、针对问题的根源逐项进行整改5、加强相关岗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意识和素质,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对不合格的原料、过程产品或产成品进行评审,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避免该不合格品再次发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料检验、试验和退货产品等所有不合格品的评审。

3. 职责
3.1 品质部负责来料批量不合格或重大品质时的品质控制评审工作;负责最终产品客户检验不合格品的提报与处理过程的跟进;当成品在第三方检验提出的问题有异议时,负责向客户提出让步接收申请。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合格的降级放行申请。

3.3供应部负责降级加工使用或挑选使用的申请,负责急料使用申请。

3.4技术研发部负责对降级使用的物料的技术与使用方法的评估,对于成品特殊放行的风险性技术评估。

3.5品质部品管科科长负责对【不合格品评审单】的流转进度进行检查、监督,督促延误部门及时执行,以保证处置程序顺利实施。

4. 术语和定义
4.1 不合格品
未满足产品要求的产品,即具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合同、图样、样件、标准(技术条件)或其它特性要求的产品。

4.2严重不合格
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等的不合格。

4.3一般不合格
个别或少量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4.4 轻微不合格
顾客一般不会在意,可特别采用。

如合同有要求,特采时还需顾客认可同意。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来料批量不合格或出现重大品质问题影响使用时,由品质部部长组织供应、技术研发、物管、生产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
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单】中的处理方式执行。

5.2生产、存储、交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评审
5.2.1检验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批量不合格品时,应于当天填写【不合格评审单】,进行登记、编号分类,由质检科科长送交不合格品发生部门的部门主管,报告单的不合格品状态及不合格原因栏必须详细填写清楚。

5.2.1.1凡属操作人员人为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如自检不到位,不按规定的工艺要求操作等,分发给发生不合格品的部门主管处理。

5.2.1.2凡属工装夹具不适应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分发给工装部门主管处理。

5.2.1.3凡属工艺参数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分发给技术部门主管处理。

5.2.1.4凡属设备故障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分发给维修部门主管处理。

5.2.1.5凡属检验人员失误原因造成不合格品的,如首检错误等,分发给品质部门主管处理。

5.2.2不合格品发生部门的部门主管,对质检科科长送交的【不合格评审单】中说明的不合格品状态和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评审单上签字;如对评审单上说明的不合格品状态和不合格原因有异议时,应在评审单中写明具体理由后签字。

5.2.3责任部门主管在接到品质部送交的【不合格评审单】后,应根据评审单上的不合格原因,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制订解决办法,落实解决措施和方案,清除发生不合格品的原因,杜绝批量不合格品再次发生,并在评审单上写明处置意见后,返还品质部品管科科长。

5.3当成品在第三方检验提出的问题有异议时,品管部负责收集数据和证据(如不良状况的图片或样品)提报销售部向客户申请让步接收;如客户不能接收须退货返工处理,此时由品质部组织不合格评审会议,组织供应、销售、物管、生产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中。

5.4生产过程中或完工后的产品出现质量异常,在机器设备及特殊性无法返工处理或对于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重要功能/性能不得有危害,且不得有特采后的顾虑时,需特采或降级使用,则由申请部门组织品管、仓库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单】中的处理最终意见执行。

5.5当来料检验出现不合格时且生产急需使用,对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重要功能/性能不得有危害,且不得有急料放行后的顾虑时,需急料放行使用,由供应部组织品管、仓库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理工作,评审结果直接记录于【不合格评审单】中,相关部门按【不合格评审单】中的处理最终意见执行。

5.6技术研发部应对产品降级使用的技术进行评估及纠正方案。

5.7各部门应在一周内完成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的落实,并在【不合格评审单】上写明处理办法及处理结果,报送品质部品管科科长。

如在一周内无法完成的,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延误的原因和理由,并说明具体完成的时间,报送品质部品管科科长。

5.8品管科科长收到责任部门返回的【不合格评审单】后,对各部门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验证,验证后在评审单上填写验证情况,并将评审单交回质检科科长。

5.9公司品质部质检科科长收到验证后的不合格品评审单后,应对【不合格品评审单】进行关闭,建立分类档案,存档备查。

6.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 相关表格
【不合格品评审单】
8. 附件及附录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