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目、注释在鉴赏诗歌中的作用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课的教案标题古诗文鉴赏

语文课的教案标题古诗文鉴赏

语文课的教案标题古诗文鉴赏语文课教案:古诗文鉴赏引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让学生领略古人的诗意境界,启发学生的文学情怀。

一、古诗文的意境表达1. 古代诗人通过婉约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赞美。

请学生欣赏并默读《登鹳雀楼》。

2. 引导学生通过描绘细节,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表达。

3. 打开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个人的情感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意境。

二、古诗文的修辞手法分析1. 介绍古代诗人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2. 通过学习《静夜思》,请学生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分析不同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古诗文的背景文化解读1. 介绍古诗文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如《春江花月夜》背后的唐代盛世和文化繁荣。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登鹳雀楼》的解读,了解南京的历史背景,并对古代朝廷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3. 鼓励学生从当代的视角来思考古代诗人的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古诗文。

四、古诗文的个人创作1.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技巧,写下自己的古诗文。

2.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分享学生的个人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评价以及互相学习。

结语: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文的韵味与美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希望他们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训练学生分析、解读诗歌的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意境、情感、形式等。

2. 诗歌的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分析情感、品味语言等。

3.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诗歌鉴赏题型的答题技巧。

四、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情感的分析和解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诗歌的基本特点:讲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形式等基本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诗歌。

3. 诗歌的鉴赏方法:教授抓住意象、分析情感、品味语言等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4.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讲解诗歌鉴赏题型的种类及答题技巧,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课堂练习:给出几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一道诗歌鉴赏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基本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诗歌鉴赏题目的答题正确率。

七、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

2. 相关诗歌鉴赏资料。

3. 教学课件。

八、教学策略:2.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课堂氛围。

九、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开设诗歌鉴赏讲座,邀请专家分享鉴赏经验。

3. 组织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六、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2. 培养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和感受力。

3. 提高学生对诗歌形式和技巧的鉴赏能力。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

2、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解题思路,用“自我诊疗法”有效提高答题技巧。

3、规范答题思维,掌握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解读考情,典例解析,随堂诊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2、讲练结合法:例题解析,随堂巩固练习,随讲随练,随错随改,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8题(6分)得分情况:全市均分为3.08分,此题得0分的比例为1.72%,1分的为2.90%,2分的为21.86 %,3分的为39.80 %,满分的仅占0.89%。

三分及以下的占了66.28%!三、知识回顾1、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知识框架四、真题体验1、考向一——表达方式(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3分)(1)【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题干信息我的解读分析颔联明确答题区域,紧扣颔联分析说明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明确答题方向(表达技巧),“哪些”说明至少应该有两种分值3分一种修辞手法1.5分,且要明确答出是何种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2)【审读文本】(确定答题要点)落日鸟边下: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日落”“鸟飞”皆是动景。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一、读懂诗歌的作用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3、读懂的作用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3、例如: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三、如何读懂诗歌(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

(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1)、标题“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1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把握诗歌中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讲练中,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等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掌握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类题目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内容:本节课分别从诗歌人物形象内涵,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

2.讨论法:刚开始进行诗歌鉴赏,会有一定的难度,组织有效的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习法: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和方法。

课堂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情分析:作为高中学生,可能从小到大读过也积累过很多古典诗词,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和背诵上。

高一高二在必修文本中,也学习过古典诗词单元。

学生基本上能读懂诗歌内容,能感知诗歌意境和情感,但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瓶颈”阶段。

在高三前两次的检测中,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很多学生想挣分,但苦于方法不当,经验不足。

面对新课标和高考的双向需求,高三学生迫切需要掌握一套科学而系统的鉴赏诗词的方法。

通过复习,了解高考命题的动态:通过练习,掌握答题步骤及方法,以期减少答题失误,为高考争分。

本节课,作为诗歌鉴赏专题的第一课,针对学生的需求,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以及初步的方法点拨,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诗词背景介绍- 诗词语言赏析- 诗词意境感悟- 诗词创作启示教学步骤1. 诗词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介绍诗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 解读题目:分析诗题,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主题。

2. 诗词语言赏析- 字词解析:分析诗词中的生僻字、关键字,解释其含义。

- 句式分析:分析诗词的句式结构,如对仗、排比等。

- 修辞手法:讲解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诗词意境感悟- 描绘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诗词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如喜悦、忧伤等。

- 价值观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价值观,如爱国、敬业等。

4. 诗词创作启示- 写作技巧:分析诗词中的写作技巧,如构思、用词等。

-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词创作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诗词文本: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

- 参考资料:有关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等的资料。

-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

-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诗词学习的氛围。

以上为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

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

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教案标题: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鉴赏一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象。

2.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能够合作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准备:1. 多样的诗歌文本,包括不同题材和风格的诗歌。

2. 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题:诗歌鉴赏。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对诗歌鉴赏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诗歌的作用是什么?探究(15分钟):1. 分发给学生一首选定的诗歌,让他们默读一遍。

2.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理解诗歌:a.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中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c.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d. 你对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或思考?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对其他小组的观点进行评价。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

2. 向学生提问:你们通过这次课程学到了什么?你们对诗歌鉴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写下自己对该诗歌的鉴赏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更多的诗歌进行阅读和鉴赏。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鉴赏诗歌,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环节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发展。

然而,教案在时间分配上可能存在不足,需要更好地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表达。

此外,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诗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诗歌鉴赏说课稿

诗歌鉴赏说课稿

诗歌鉴赏说课稿篇1:诗歌鉴赏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诗歌鉴赏,我主要从考点、目标、教法学法、过程、效果五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考点分析。

【考点分析】20**年高考考纲要求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能够做到:1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 、鉴赏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通感、双关、映衬、对比、反复等修辞技巧,烘托渲染、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技巧。

4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概括主旨,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趣味与艺术风格。

【目标分析】根据考点以及大纲要求,结合所教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 、明确考纲要求,明确复习重点。

2 、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养与强化学生的鉴赏基础。

3、明确答题思路,形成鉴赏能力。

其中目标1 、2 是重点,目标三是难点。

【教法和学法分析】为了更好的理解重点把握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阅读思考与学生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归纳、激励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的目的。

【过程分析】根据我校倡导的学案导学与教学目标、考点要求我将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课时重点研讨目标1 ,2 明确考纲要求,明确复习重点,自己完成复习学案。

解决诗歌鉴赏的基础问题。

第二课时重点研讨目标3 明确答题思路,形成鉴赏能力,课上完成学案。

一课时(分三个环节进行)环节一、看一看落实预习学案,小组之间讨论完善预习学案。

说明一下,预习学案已经由学生课前完成。

解决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问题。

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夯实基础,理顺思路。

为诗歌鉴赏的研讨做好准备。

环节二、想一想给同学们三首高考试题,(2009年四川、2009年重庆、2010年山东)根据题干让同学们讨论研讨高考考点,由同学们自主得出高考的考点。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诗歌鉴赏1.1 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什么是诗歌?诗歌的分类和特点。

1.2 理解诗歌鉴赏的意义:诗歌鉴赏的作用和价值。

1.3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阅读、感悟、分析、评价。

第二章:古代诗歌的形象特点2.1 了解古代诗歌的形象:什么是诗歌形象?诗歌形象的种类。

2.2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的特点:形象性与象征性。

2.3 掌握古代诗歌形象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第三章: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3.1 感悟古代诗歌形象:如何感知诗歌形象的美?3.2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如何分析诗歌形象的意义和作用?3.3 评价古代诗歌形象:如何评价诗歌形象的优劣?第四章:古代诗歌中的自然形象4.1 了解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的特点:自然景观、季节变化等。

4.2 分析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的意义:表达情感、描绘意境等。

4.3 鉴赏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的案例分析。

第五章: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5.1 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人物描写、性格刻画等。

5.2 分析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意义:抒发情感、反映社会等。

5.3 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案例分析。

第六章:古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6.1 了解古代诗歌中事物形象的特点:日常用品、器物、动植物等。

6.2 分析古代诗歌中事物形象的意义: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等。

6.3 鉴赏古代诗歌中事物形象的案例分析。

第七章:古代诗歌中的抽象形象7.1 了解古代诗歌中抽象形象的特点:情感、理念、哲理等。

7.2 分析古代诗歌中抽象形象的意义:传达诗人情感、表达深刻哲理等。

7.3 鉴赏古代诗歌中抽象形象的案例分析。

第八章:古代诗歌形象与诗歌意境8.1 了解古代诗歌形象与诗歌意境的关系:形象是意境的基础,意境是形象的升华。

8.2 分析古代诗歌意境的特点:朦胧美、深远美、创意美等。

8.3 鉴赏古代诗歌意境的案例分析。

第九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的实战训练9.1 选择古代诗歌样本,进行形象鉴赏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悟古代文化,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文章《古代诗歌鉴赏》。

2. 课中讲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诗人思想和创作风格。

3. 鉴赏李白的诗歌《将进酒》。

4. 学生诵读和欣赏几首古代诗歌,品味其中的文学形式、意境和思想感情。

5. 了解几位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阅读文章《古代诗歌鉴赏》。

2. 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3. 学生诵读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

4. 分析《将进酒》的文学形式、意境和思想感情。

5. 学生分组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比赛结束后,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表现。

6. 了解几位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7. 学生在课后自学和朗诵古代诗歌,并在下节课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2. 学生需要学会评析李白的《将进酒》,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式:1. 讲授课堂教学2. 学生发言和互动3. 分组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四、教学反馈:1. 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发言,参与学生组织的古代诗歌朗诵比赛。

2. 通过学生报告和展示,了解到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程度。

3.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后考试和作业的统计和评分。

五、教学材料:1. 《古代诗歌鉴赏》一文2. 李白的《将进酒》3. 几首古代诗歌的文本4. 学生自学的古代诗歌文本六、教学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思想,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感悟了古代文化,培养了审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三章《诗歌鉴赏》中的第一节“读懂诗歌”。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形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掌握诗歌的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诗歌美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把握。

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语言特点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诗歌,讲解如何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拓展:推荐一些诗歌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概念2. 诗歌的构成要素3. 诗歌的语言特点4. 诗歌鉴赏方法语言分析形象分析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诗歌创作和鉴赏活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1)难点解析:诗歌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把握是本节课的难点。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在理解和鉴赏时面临挑战。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设计1、了解高考关于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考点2、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和鉴赏的常见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1、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2、把握诗歌意象意境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一、教学过程设计导语:同学们,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行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而每年的考生在这一部分得分并不理想,这除了平时关注不够外,更多的是由于理解和解题方法不得当,那么我们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首先,我们一起看看高考有关本专题的考点及要求:(展示PPT)二、高考考点1、介绍高考有关本专题的考点及要求2、解读高考考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察的文本包括诗、词、曲3、分析诗歌的题材由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提问)常见的古代诗歌题材: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归隐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4、根据总结的结果,分别展示示例学生归纳展示的示例属于那种诗歌题材示例1、《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爱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爱国壮志难酬示例2、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羁旅思乡思念亲人《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篇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1学情分析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难点。

九年级学生在之前已学习过一些词,如《天净沙秋思》、《苏幕遮》、《浣溪沙》等,已经有了基本的诗词语言感受能力,在课本注释及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

但是,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创作讲究竟境的深远,学习古诗词不能仅满足于背诵、翻译和简单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古诗词。

鉴于学生的欣赏能力较低,想要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下功夫琢磨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注意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领悟词中的思想情感,体会悠远的意境,学习精妙之处,教材分析《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

作者温庭筠,有“花间鼻祖”之称。

他的词作内容以闺情为主,风格浓艳精巧,音律和谐,在词有较大影响。

这是一首闺词小令,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全词不足30字,但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语质朴而含蓄,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

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并准确默写这首词。

2.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2.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方法:导入——诵读——感悟——赏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菩萨蛮》(《甄嬛传》插曲),自然引出本课题作者:同学们,听着动人的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娇柔的女子在对镜梳妆,精致的装扮掩不住幽怨的眼神,内心那份孤独寂寞道不出,言不尽……这首曲子的词作者是一位有名的词人——温庭筠。

上册语文教案D:诗歌赏析教案

上册语文教案D:诗歌赏析教案

上册语文教案D:诗歌赏析教案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诗歌赏析教案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诗歌的赏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与艺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诗歌的发展和演变,在解诗歌的特点、要素、形式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古今诗歌的发展和演变。

2.认识诗歌的特点、要素、形式等基本概念。

3.学会揣摩古今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运用谈话、图片、音乐等多种导入方式,让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感受。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3.课堂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四、教学内容1.了解古今诗歌的发展和演变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古代诗歌中最早的是《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后又有《楚辞》、《离骚》、《唐诗》等。

近现代诗歌不仅在传统诗句的审美基础上加以拓展,而且还从现代诗歌中吸取当代文化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如鲁迅、毛泽东都有大量的现代诗作品。

2.认识诗歌的特点、要素和形式等基本概念诗歌是通过语言艺术表现人物、事理、思感、意境等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要素。

其中,措辞的艺术、形式的规范和意境的营造是诗歌的三大主要特点。

3.学会揣摩古今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诗歌的意境是指作者运用形象的语言和谐的感情,通过联想、夸张、刻画等手法,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或者悲伤的意境,使读者体验到浓郁的情感色彩。

学会揣摩古今诗歌的意境,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关键。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古诗文鉴赏课教案

古诗文鉴赏课教案

古诗文鉴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古诗文鉴赏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使其能够对古诗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

2. 古诗文的分类和流派。

3. 古诗文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

4. 选取经典古诗文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介绍古诗文的知识点和鉴赏方法。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古诗文的合作鉴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古诗文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古诗文。

4. 创作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创作和互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经典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2. 讲解:教师介绍古诗文的概念和特点,以及鉴赏方法和技巧。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古诗文的合作鉴赏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经典古诗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文的内涵和意义。

5. 创作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创作,然后相互交流、评价和改进作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欣赏古诗文。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评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能力和个人表现。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的古诗文鉴赏作业,包括对经典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4. 创作互评评估:评价学生的古诗文创作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经典古诗文选集。

2. 古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3. 古诗文的解读和赏析参考书籍。

七、教学反思通过古诗文鉴赏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到古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教案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教案

03
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一般山水田园诗歌的意境、气氛、风格常用词语有:淡泊、浅淡、闲逸、深远、冲和、清明、朗润、清朗、幽深、幽静、恬淡……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1、“五千貂锦丧胡尘”什么手法?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04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01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02
七、哲理感悟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的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离愁别绪 五、咏物诗 咏史怀古 六、感时咏怀 山水田园 七、哲理感悟 边塞战争 八、爱情闺怨 按思想感情诗歌分为八类
一、离愁别绪
一、离愁别绪 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或者抒写劝勉、鼓励、安慰之情。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题目和注释在鉴赏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了解并应用通过题目和注释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自学指导】
1.通过独立思考和同位讨论的方式,在回顾诗歌鉴赏步骤的同时,了解诗歌的题目、注释在鉴赏方面的作用。

2.自主探究结束后将进行实战演练
【自主探究】
一、导入:
泱泱中华,星河璀璨,诗歌是古代文人最常用的一种抒情达意的方式,或悲或喜的情感,腾挪跌宕,总能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挥洒。

中国诗歌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含蓄,加之时光流逝,时代变迁,当我们解读诗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抑或那样的困难。

前一段时间我们对诗歌考试类型和答题技巧做了一些讲解,今天我们来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看解读诗歌的方法。

(板书:题目和注释对诗歌鉴赏的作用)
(过渡句:那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知识)
二、复习过渡:
设问: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明确:看题目、看作者、看诗歌内容抓意象、看注释
(过渡句:为了让大家对解读题目和注释有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解读题目和注释对诗歌鉴赏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三、新知学习:
(一)分析题目:“目”乃诗之眼
(过渡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常可以借助眼睛来窥探古人写诗时内心所思所感,所以分析题目自然尤为重要。


在诗词鉴赏中,我们可以从诗题、词题中可知一些重要信息,有些诗题,词题往往点明时间、地点,有的点明全词内容和写作目的,为我们的分析提供线索。

我们以高考题为例:
1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由题目我们可以抓住什么信息?(老师给学生以时间考虑,然后点出)
明确:我们可知作者在送友人,而且在傍晚天上还下着雨的时候
那么可以想见分别时候的气氛如何?诗中应该蕴含着怎样的感情呢?(老师给学生以时间考虑,然后点出)
明确:氛围:凄清、悲凉;情感:离别带来的离愁别绪
2、再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抓住题目中的____________(设问,让学生考虑,然后点出“左迁”为“贬谪”之意。

)可以知道作者此时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设问,让学生考虑,然后点出心境凄凉,壮志难酬之慨)。

3、像这样的诗歌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过故人庄》,“故人”是“友人”之意,自然有和故人就别重逢分欣喜.
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乃重阳,古代人习俗是家人或朋友三五成群,登高远眺,祈福抒怀,一“忆”字又说明此时作者应该和这些兄弟门分别,诗中自然会饱含思念之情。

再如:上海卷:白居易的《早兴》,从题目“兴”字就可看出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

如浙江卷:王旭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不难知道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可见,分析诗词不可忽视从题目入手。

(二)懂注释
诗歌下面的注释我们也不能小看。

一般来说,命题者所提供的注释,对理解该诗是很有帮助的,它不是无缘无故地放在那儿的。

它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帮助理解诗词中一些疑难生僻字眼及专用名词(人名、地名称谓)。

理解诗歌中用典,降低解题难度。

另一方面也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

(交待诗人此时处境及相关情况。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①—②小题(4分) 【高考题】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设问:从两诗的内容上看,(1)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答案分析:
(1)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2)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设问: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明确:画面: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3、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设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明确:表现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失意的寂寞愁绪。

诗的三四句写了诗人家门前门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四、练习反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4分)【高考题】
[越调]小桃红
寄鉴湖诸友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

闲倚平山①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②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③。

注:①平山:即平山堂。

②锦云:本指彩云,此处借指缤纷的荷花。

③沧浪:本指水清色,此处暗用《楚辞·渔父》“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之意。

设问:“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展现了什么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该如何应对?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寻找切入点。

也就是说,鉴赏一首诗词,打开理解、鉴赏的大门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能忽略诗词的题目和注释这两把有助于我们理解诗词的金钥匙。

六、布置作业
完成《导与练》中“模拟训练”第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