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史学动态路县故城旁发现338座汉至明清墓葬出土文物300余件素材

合集下载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遗址 河南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遗址 河南
2019年10月7日,新安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新安故城形成于战国时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秦始皇在此设置新安县,著名的“楚坑”就在古城遗址附近。
西史村遗址
西史村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城关乡西史村南侧,是一处夏商文化 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
2019年10月7日,苏羊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对苏羊遗址进行了 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通过调查和勘探,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 区、墓葬区、人工湖沼等重要遗迹现象,基本弄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聚 落功能区划分情况。
后高老家遗址文化层厚1.8~5米。中间有一东西农田路沟,将遗址分 为南北两部分。遗址南北长370米,东西宽184米。该遗址是中国发现的裴 李岗文化的最东沿,对研究裴李岗文化与双墩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对 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发展序列及仰韶文化的渊源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019年10月7日,后高老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荥阳市西史村的一位村民在田地间翻耕土地时,发现西史村 遗址。
西史村遗址发掘出土的商代骨器1979年春,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 件青铜器,郑州市博物馆得到报告后,1979年4月18日至5月19日,对西 史村遗址进行试掘,开探方10个,发掘面积250平方米,经发掘揭露出灰 坑、墓葬与陶、铜、石、骨蚌器等丰富的遗迹与遗物。
2019年10月7日,阳城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城故城遗址筑于战国晚期。
1980年春,周口文化局和商水县文化馆对阳城故城遗址进行了4个月 的考古发掘,弄清了阳城的布局和年代,发现了带有“扶胥司工”铭文的 器物,“扶胥”即“扶苏”。

黑龙江高三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三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三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

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

”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政治文明D.社会文明2.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B.小农经济受天灾的危害C.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D.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3.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功之患。

”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废分封制的作用C.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D.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4.《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

”这主要表明A.当时的政治决策出现民主化趋势B.当时皇帝大权已经旁落C.各部门分工明细、组织严密D.三省体制也存在着决策弊端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复论辩“天下”,按我们今天的视角,“天下”可理解为A.王朝B.中国C.世界D.宇宙6.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通俗文化盛行,社会日益开放,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B.高产作物大量引进,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妇女地位C.棉纺织业兴起,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D.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根本变化7.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

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

官桥镇古文化遗址及景点综述

官桥镇古文化遗址及景点综述

官桥镇古文化遗址及景点综述〖北辛文化遗址〗北辛遗址位于滕州市东南20公里,官桥镇北辛村村北首,薛河故道南岸,1964年全市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1978年冬至1979年春,经中央考古队勘探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多件。

1982年,被中国社科院命名为“北辛文化”,并编入国家教科书。

1992年春,官桥镇政府和北辛村联合投资20万元,建成北辛遗址纪念馆第一期工程——双檐碑亭;当年6月,北辛遗址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遗址距今已有734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新石器时代最早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最兴盛阶段,也就是说当时是妇女当权,老娘们当家作主的社会。

当时这里的部落是一个原始共产主义大家庭,大家有活同干,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难共当,男爷们出门打猎捕鱼,收入没保障,同时生命也朝不保夕。

而妇女呢,除了养育孩子之外,把往日打猎多余的部分动物圈养起来,让男士们何时回来都有肉吃。

从北辛遗址出土的家猪型动物残骸来看,动物驯化和家庭饲养已近雏形。

妇女们还把野草籽采集起来,垦地播种,收割储存,就有了粮食,使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从北辛遗址的窑穴中出土的碳化的谷物,说明了粮食的存在,从出土的石铲、石刀、蚌镰、鹿角锄来看,说明了当时的原始农业已具规模,特别是独具特色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出土,说明了当时石器能把收割的庄稼脱粒去壳,还能把粮食磨成面粉,是很先进的生活工具。

妇女们还把很多秸秆的粗纤维用陶纺轮织成麻片粗布,用骨针连缀成衣服,步入了文明阶段。

北辛先民们当时使用的陶器,如陶鼎、壶、盘、钵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制作上讲究美观,还有一件陶器的底部,发现了酷似鸟足的刻划符号,被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称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瞩光”。

北辛人发明的各种石器、陶器、骨器等生产生活用具,都具有较高水平,也就是说北辛先民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为祖国的文明史增添了光彩。

(2022年高考真题)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 北京卷(含解析)

(2022年高考真题)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 北京卷(含解析)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北京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单选题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

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

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

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

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

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4.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

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

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6.《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7.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

考古十大发现

考古十大发现

考古十大发现中国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

关于考古十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十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十大发现之《前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

这些新发现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内涵,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极大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文物保护意识,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199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行每个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这个活动对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和考古学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标准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每项考古发掘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取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在发掘过程中,必须依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保证考古发掘的科学质量;考古新发现的内容评选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所规定的,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所谓新发现,是指的这项考古发现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之外,还要在中国考古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内容信息和新的认识。

考古十大发现之附录2016年的中国十大发现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发掘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项目负责人:彭菲简介:宁夏鸽子山遗址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荒漠中,我国同类型地貌单元大量的文化遗物都是地表采集,很少发现有精确年代的遗址,因而对该地区文化演化特征的判定一直缺少明确的时空框架。

鸽子山遗址2014-2016年发掘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地区建立了距今约1.2万年~5千年,即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演化序列;在鸽子山遗址发现了原地埋藏的磨盘,磨棒和典型的两面器与尖状器,明确了这类具有重要文化特征的遗物的时代属性;初步浮选与残留物获得了一些植物遗存,这对于研究该地区晚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强化利用,乃至该地区的农业起源都有重要意义;出土了数件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鸵鸟蛋皮装饰品,是迄今同时代发现最小的同类型遗物,革新了我们对万年前人类认知水平和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数十处结构性火塘及疑似建筑遗迹为研究人类生存模式、生计能力和对气候适应行为以及居址空间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其中发现的疑似建筑遗迹可能是我国发现的最早同类型遗迹,可能是古人类滨水而居搭建“风篱”的遗存;遗址其中一个文化层处于一个极冷事件——新仙女木期,对于研究人类在这一特殊地理单元对环境极端事件的适应和文化特征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山东的历史文物

山东的历史文物

山东有哪些文物?山东文物基本情况一、世界遗产2处曲阜“三孔” 世界文化遗产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7处省级优秀历史建筑34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四、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18处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部分)目录编号名称时代地址第一批1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东汉山东省长清县2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东汉山东省嘉祥县3 四门塔隋山东济南市历城区4 曲阜孔庙及孔府金一清山东省曲阜市5 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县6 临淄齐国故城周山东省淄博市7 曲阜鲁国故城周一汉山东省曲阜市8 孔林东周山东省曲阜市第二批1 灵岩寺唐一清山东省长清县2 蓬莱水城及蓬莱阁明山东省蓬莱县(包括戚继光牌坊)3 大汶口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泰安市第三批1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1895年山东省威海市2 冯玉祥墓 1953年山东省泰安市3 驼山石窟北周一唐山东省青州市4 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 唐一明山东省济南市5 光岳楼明山东省聊城市6 聊城山陕西会馆清山东省聊城市7 孟庙及孟府明、清山东省邹县8 牟氏庄园清、民国山东省栖霞县9 十笏园明、清山东省潍坊市10岱庙宋一清山东省泰安市11崇觉寺铁塔北宋山东济宁市12 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山东省掖县、平度县13铁山、岗山摩崖石刻北周山东省邹县14薛城遗址东周山东省滕县15田齐王陵战国山东省淄博市16苏禄王墓明山东省德州市第四批1 北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长岛县2 丹土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五莲县3 曹植墓三国山东省东阿县4 广饶关帝庙大殿南宋山东省广饶县5 魏氏庄园清山东省惠民县6 丁氏故宅清山东省龙口市7 烟台福建会馆清山东省烟台市8 青岛德国建筑清山东省青岛市9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1945年山东省莒南县,第五批1 西河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市2 桐林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淄博市3 丁公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邹平县4 景阳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阳谷县5 安邱垌堆遗址新石器时代一商山东省菏泽市6 即墨故城遗址东周一北齐山东省平度市7 汉济北王墓群西汉山东省济南市8 北寨墓群东汉山东省沂南县9 汉鲁王墓西汉山东省曲阜市、邹城市10 颜庙元一清山东省曲阜市11 临清运河钞关明山东省临清市12 长城一齐长城遗址春秋、战国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肥城市、泰安市、莱芜市、淄博市、沂源县、临朐县、安丘市、诸城市、沂水县、莒县、五莲县、胶南市、青岛市13 泰山石刻北齐一唐山东省泰安市14 白佛山石窟造像隋、唐山东省东平县15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近代山东省青岛市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1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时代:东汉地址: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长清县孝堂山上,传说为东汉郭巨墓祠。

2025高考总复习历史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025高考总复习历史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2022天津,1,3分)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

这可用于说明( )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C.龙山文化的传承D.巴蜀文化的传承答案 C2.(2023新课标,24,4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答案 C3.(2021辽宁,1,3分)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

它体现了(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答案 C4.(2019上海,1,2分)学者认为夏已设官职,其史料依据是( )A.文献记载B.甲骨卜辞C.口述史料D.青铜铭文答案 A5.(2021福建,1,3分)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答案 D6.(2019天津文综,1,4分)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A.①B.②C.③D.④答案 C7.(2019 课标Ⅲ,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 A8.(2022全国乙,24,4分)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答案 C9.(2020天津,1,3分)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

济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36处)国保文物点

济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36处)国保文物点

济宁市国保单位简介(36处)古遗址8处1、曲阜鲁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办事处,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周代至汉代的一处重要城址。

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至鲁顷公四年(公元前249年)为楚所灭,其间九百余年,是周王朝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

西汉刘余封鲁恭王亦居此,直至西汉中期。

曲阜鲁国故城遗存内容包括周代至汉代的城垣与城壕、城门遗址、大型建筑基址、道路与排水系统遗迹、手工作坊址、居住址、墓地等。

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城址是承载该遗产核心价值的主体遗存。

平面略呈长方形,圆角,东西约3.7公里,南北约2.7公里,城门、街道、宫殿、手工业作坊、墓葬区均已发现。

汉代鲁城约为周代鲁城1/3大小,呈扁长方形,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

2、王因遗址王因遗址位于济宁高新区王因镇王因村南面的一片稍隆起的台地上,与周边平地高约1米。

中心部分面积约6万平方米,外缘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型的遗址。

1975年秋至1978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此遗址共进行了7次发掘,揭露面积10180平方米,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899座,房址14座,灰坑423座。

出土了大量石、陶、骨、玉、蚌、牙、角质器物。

王因遗址分为五层,二至四层为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层,第五层为北辛文化晚期地层。

王因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史前生活习俗、埋葬方式、人类体质特征和史前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为做好该遗址的保护工作,需进一步进行考古发掘。

无保护规划。

3、贾柏遗址贾柏遗址位于汶上县城东3公里的东贾柏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地上。

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

1986年文物普查发现,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组织力量进行钻探发掘。

两次发掘出揭露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房迹10余座,灰坑十几个,清理墓葬19座。

房迹形状有葫芦形、圆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建筑。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代,作为张库(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商道的起点和对蒙俄贸易物资集散地的张家口,商业日渐繁荣。
材料一 张家口为上谷要地,即古长城为关,关上旧有台市,为南北交易之所,凡内地之牛马驼羊多取给于此。贾多山右人,率出口以茶布兑换而归。又有直往恰克图地方交易者,所货物多紫貂、猞猁、银针、海貂、银鼠、灰鼠诸皮以及哈喇明镜、阿敦绸等物。
计划内比重
计划外比重
钢材
78
22
煤炭
92
8
石油
83
17
水泥
64
36
据此可知,该时期(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B.原有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解放
C.个体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存在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发展
11.12、13世纪法国卢昂的市政管理机关,由百人会组成,这100人多为富商。他们掌着城市的司法权、行政权和市政官员任命权,但当地的高级司法权仍掌握在国王手中。同时,国王仍在卢昂派驻代表,过问、干涉城市重大事务。这反映了( )
C.政府垄断货币权力 加强D.赋役征银制度的发展
6.《海国图志》中可以看到无须“师夷”即可“制夷”的言论,安南的札船、缅甸的木栅都是魏源用来说明土法“制夷”的生动事例;《瀛寰志略》中对外部知识的介绍更详尽准确,对西方的人文制度多有褒评,但又使用着旧观念。这反映出( )
A.中体西用的初步实践B.社会转型的矛盾心态
A.原始先民的生活逐渐稳定B.磨制石器取代了打制石器
C.贫富分化的局面已经出现D.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磁山文化遗址出现储粮窖穴和成套的原始器物,表明这一地区原始先民的生活趋于稳定,A项正确;磨制石器取代了打制石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贫富分化出现是由于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耕作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2024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一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山东、苏北一带现已发现的大汶口至龙山文化的大型遗址通常建有城垣等大型公共工程,绝大部分都经过一至二次的扩建。

但在中原地区发现的几座城址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看不出扩建的迹象,群落中往往还有规模更大却无城防的聚落,部落中心经常发生转移。

据此推知,中原地区当时()A.文明的领先地位日益明显B.社会等级差异显著C.财富和权力争夺斗争剧烈D.早期国家形态成熟2.东汉前期,士大夫有理想化的情绪,恪守节操,“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但到东汉末年,拒绝出仕而选择留在田园,接受辟举再解职,或者当朝做官却保持一种对政事的疏离,这些都会给士大夫带来社会声望。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清议起到激浊扬清作用B.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C.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D.社会舆论影响士人地位3.如表为唐代史学家杜佑所著《通典》中收集的前人的论述(部分),表中的论述()论述著作“礼生于有而废于无”“人富而仁义附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民哉”晁错《论贵粟疏》“(食货)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班固《汉书·食货志上》A.反映了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关系B.认为社会教化与发展经济应该并重C.强调政府应放松对商业活动的管控D.阐释了经济基础对社会治理的作用4.宋代绘画突破了中唐之前的“咫尺千里”式强调“量”的广延的思想,在许多画家看来,无边的世界就在一草一木之中,大多数人都醉心于微小的世界中,他们期望在一枝枯木,一片树叶,一拳顽石,一竿青竹中,去创造一个大境界。

这一观念()A.体现了崇文抑武政策B.反映了“偏安一隅”的时代特征C.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D.表明绘画艺术呈现世俗化的趋势5.如表为1619—1631年间中国输入马尼拉商品状况一览表(单位:白银万两),表中所述史实,推动了当时中国()年份中国大陆价值%葡澳价值%其他地区价值%总值161914.961 1.567.93324.3162037.05411.81719.72968.516218.92512.93613.83935.6162210.7329.82912.93833.41623 2.313 5.73110.25618.21624 4.0307.254 2.21613.4162514.6419.22611.43235.2162630.15213.72414.22458.0162727.26610.826 3.1841.11628 3.92012.163 3.11619.11629 5.3209.03312.64726.916308.41915.53520.64644.5163127.55010.01817.13154.6总计194.841121.227148.831472.8 A.工商业市镇的发展B.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C.对外关系缓慢转型D.对外贸易格局的改变6.1880年,北洋海军驻守旅顺,加强了大连地区的防务建设,使这一地区迅即成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题型专题二十四加试第题(史学方法素养题)题型研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题型专题二十四加试第题(史学方法素养题)题型研析

专题二十四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素养题)题型研析例1(加试题)(2021·4月浙江新高考·T26)2021 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巧,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实物资料。

由此可见( )A.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延伸B.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历史C.历史事实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事,而是考古学家任务答案 A解析此题考察史学理论。

依据材料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发现不仅证实文献记载内容,而且弥补文献缺乏,故A项正确。

考古不仅限于寻找证据,而且考古证据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影响,不一定能重现往昔历史,故B项错误。

历史事实搜集整理离不开问题指引,故C项错误。

证明史实需要各种史料,包括文献、实物等,故D项错误。

例2(加试题)(2021 ·10月浙江新高考·T26)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研究西周史学者看到过烽火戏诸侯,也没有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学者见过他本人,我们只能通过目击者和追忆者记载来表达以往史实。

这说明( )A.史学家需要认真地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史实B.史学家必须经过田野考古,以获取第一手材料C.历史研究对象间接性造成史实表述不确定性D.历史研究不是抽象争论,需要专门技术支持答案 A解析此题考察史料研究相关知识。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后人主要依据前人记载来了解当时历史,所以需要进展考证与辨析,故A项正确。

历史研究需要文献资料和考古结合,但限于条件,未必所有史料都能得到考古证明,故B项错误。

C项否认了历史客观真实性,故排除。

D项在材料中无法表达,故排除。

自2021 年浙江实施新高考方案以来,从2021 年10月和2021年4月两次选考试题来看,加试局部第26题每年题型特点是较为固定,那就是以考察历史学科学科素养和史学研究方法为主要目标。

试论名胜古迹中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论文

试论名胜古迹中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论文

试论名胜古迹中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论文环钦州湾是中国南海北部湾的一部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面,包括东起英罗港、西到北仑河口向中国内陆延伸的整个广西沿海金三角地区,主要为广西北海市、钦州市及防城港市及其所属县区的地域范围。

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南方沿海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

进行文化资源调查,保护、利用、开发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其文化价值,可以为环钦州湾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源泉。

一、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概况自古以来,环钦州湾人民在开发和保卫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片沃土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1、史前文化“灵山古人类洞穴”是目前已发现的广西地区分布最南且时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义化遗址。

贝丘文化和大石铲文化为环钦州湾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主要特征,现合浦的高高墩、二埠水、清水江和牛屎环塘遗址,钦州独料、芭蕉墩和亚陆江杨义岭遗址,防城港市的亚菩山、马兰嘴、玟杯墩、社山等遗址是历史佐证。

2、百越土著民族文化(骆越文化)骆(雒)越,以青铜文化为典型特,耕种雒田,主要种植水稻。

今天环钦州湾民间仍残留着较典型的骆越风情:喜食鱼蛇蛤蚌、铜鼓文化的遗风、信尚鸡卜和跳岭头等,遍布该地区的壮语地名那丽、那思、那蒙、那彭、那香、那勤等,有力地说明环钦州湾的底层文化就是壮族文化即“那文化”(稻作文化)。

3、中原汉文化当代环钦州湾的汉族居民,是秦汉后因戍军、屯田、逃难、流放、任官、经商等原因陆续从中原等地迁来的汉族人的后裔或已汉化的当地土著后裔。

史书载,隋唐时的合浦尚多俚僚,但到明朝时已“衣冠礼乐盖斑斑然矣”。

;钦州,明崇祯年登记人口“土著七分,寄籍三分”,而清“乾嘉以后,外籍迁钦,五倍于土著”。

今天,合浦、浦北的客家村,灵山大芦村、苏村明清建筑群等都是汉文化的标志。

4、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环钦州湾沿岸的合浦及广东徐闻等地为始发港,开辟远洋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把环钦州湾地区与中原文明更密切联系起来,并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发生经济文化交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元气坊
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修西安府学文庙记》云:“扩其旧址,首 建大成殿七间,崇四丈有五、深五丈,袤九丈有二。两庑各三十间,崇深 视殿半之,袤且数倍。次作戟门,又次棂星门,又次文昌祠,七贤祠、神 厨、斋宿房、泮池……。
祋祤宫遗址
祋祤宫遗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西独冢村,遗址东西约2500米, 南北约3000米,东临浊浴河,西临清浴河,地表留存大量的绳纹板瓦、绳 纹筒瓦、空心砖、回纹方砖等建筑材料残片。
1980年至1983年,在故城东南角的白狮子地发掘了1——3号春秋战 国墓和蝙蝠山1——7号战国墓。
天生城遗址
天生城遗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地处主城区内周 家坝,山势险峻,峭立如堵。
该遗址位于山顶,南北宽、东西长,平面呈月牙形,面积13.2万平方 米。天生城为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建于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 明末清初为抵御张献忠及清军入川,曾予补筑,清晚期再次补筑。天生城 遗址现有前、中、后三道城门及两道卡门,另有一字墙残迹。城内现存南 宋“淳祐”、“宝祐”、“咸淳”等时期5处筑城题记及碑刻,元至元十 三年(1276年)记功碑1处。另有古炮台3座,大水池2处,水井、水塘各1 处,并有部分古建筑遗迹。天生城是川渝地区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蒙(元)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对研究宋蒙(元) 战史及山城营建技术等有着重要价值。
龙江船厂遗址
龙江船厂遗址,明代船厂古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江东乡 中保村。
此处在明洪武初年开厂造船,原址南北长1180米、东西宽433米,有 工匠400余户,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多建造于 此。现遗址有7个与船坞相似的水塘,附近有上四坞、下四坞等地名, 1953年以来多次发现船体构件和建造材料,为研究中国造船业和造船技术 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7.河北省博物院中文物藏品有15万件之 多.其中藏有中国发现最早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

7.河北省博物院中文物藏品有15万件之 多.其中藏有中国发现最早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

河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东临东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

河北博物院有文物藏品15万件,其中一级品334件(套),二级品1910件(套),三级品16313件(套)。

博物院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

另外,馆内藏书5万余册,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博物馆还是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单位之一。

01场馆概况河北博物院共有三层,每一层都分为南区和北区,主要的常设展览都位于南区,北区则以临时展览为主。

博物院的三楼有燕赵故事、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三个展厅,展示了从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的河北历史,有很多陶器、铁器和金银装饰品,其中有通过多媒体手段对“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故事的演示。

博物院的二楼是中山古国、满城汉墓两个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从中山国都灵寿故城和中山靖王刘胜的王墓中出土的文物,西汉时期的玉器、青铜器、宫廷用品和珍贵的陪葬品众多。

在满城汉墓展厅内的长信宫灯和金缕玉衣两件国宝级文物更堪称全国闻名。

博物院的一楼有名瓷名窑、曲阳石雕、北朝壁画三个展厅,以瓷器艺术、石雕艺术和壁画艺术为主。

由于河北曾经有历史上非常辉煌的四大名窑,北朝时的佛教壁画和曲阳石雕也十分著名。

这一层的展品艺术性极高,其中名瓷名窑展厅中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花卉盖罐更是国宝级文物,也是镇馆之宝之一。

河北博物院共9个常设陈列:“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抗日烽火——英雄河北”“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

这9个常设展通过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记录了河北200万年来承先启后的人类发展史。

河北博物院每年还举办多个有关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热点透视、国内外文物交流及其他各类型的临时展览。

鹿邑县文物点概括

鹿邑县文物点概括

【李营遗址】
位于城关镇西北李营村北。战国、汉。遗址略高于周围地表,面积约3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出土有绳纹板瓦及罐、壶、豆等残陶片。上层有汉代空心砖墓。
【孙楼遗址】
位于郑家集乡孙楼村东。战国、汉。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出土有绳纹板瓦及罐、壶等陶片。上层有汉墓,出土有饰菱形纹的空心砖。
鹿邑县文物点概括
一、鹿邑县历史沿革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涡河上游,地处辽阔的豫东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涡河、惠济河、白沟河、清水河为主要河流。四周北接商丘、柘城,东邻安徽省亳州,南与郸城县毗连,西与太康、淮阳县接壤。
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存以栾台遗址、武庄遗址等为代表,内含主要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存,说明史前时代这里应当是东夷部族的活动区域。商及西周时置有厉国。1997年在县城东之太清宫镇发现并发掘有长子口墓,时代正当商末周初时。春秋属楚,置有苦县邑,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即老子,即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故地有太清宫遗址及古建筑群等胜迹。县境西部,另设有鸣鹿城,盖因麋鹿群集,鹿鸣呦呦而得名。春秋末期,楚灭厉。战国地仍属楚。秦置苦县,隶属于陈郡。西汉以县属兖州刺史部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属陈国。三国属魏,以苦县改属谯郡。西晋划属梁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后秦等政权辖境,多属谯郡地。北魏置谷阳县,乃因苦县城居、搬水之阳,又谷水东经苦县故城中,因名谷阳,隶陈留郡(郡治亳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置鹿邑县,乃因鸣鹿城为故鹿城地得名,县治位今县城西,属淮阳郡;今县城区仍置有谷阳县,属谯郡。唐以两县地属亳州。乾封元年(666年)改谷阳县为真源县,真源者,真义之源也,意即道教发祥地,乃因推崇道教鼻祖李耳即老子命名。唐朝皇帝姓李,推崇道教,尊李耳为李姓始祖,把道教抬高到独尊的地位,借以宣扬李氏王朝政权神授,麻痹人民,加强统治。唐时太清官“特起宫阙,如帝者居”,曾繁盛一时,后毁于兵燹。至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又改真源为仙源县,神龙元年(705年)复真源之名。五代梁、唐、晋、汉、周时期,均为亳州辖境。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易真源为卫真,即捍卫道教教义之意,县境西之鹿邑县建制不变,二县仍隶于亳州。金袭宋制不改。元初省卫真并入鹿邑县,县治始东迁至今鹿邑县城,隶于归德府。明、清均以鹿邑县隶于归德府。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 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于贞观九年(635年) 病逝,营造工程停止。
楚纪南故城
楚纪南故城,战国时期楚国都城遗址,也称郢都,位于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区纪南镇南,南距荆州城约5公里,因其在纪山之南,故名纪南城, 总面积约16平方千米。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
仰韶村遗址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部的缓坡台 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距渑池县城10公里,为5000至 7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
民国十年(1921年),仰韶村遗址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其文 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先后进行了3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 器、骨器、陶器、蚌器,为中国社会发展史、世界考古史的研究,提供了 丰富的实物资料。
半坡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 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 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 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 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 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 要价值。
太和城遗址是唐代云南少数民族地方王国“南诏国”建立后的第一座 都城,也是南诏三座都城中城廓保存最为明显完整的城址之一,从唐开元 二十七年(739年)定都于此至大历十四年(779年)迁都羊苴咩城(大理 古城)止作为都城前后计四十年,南诏于此期间在历史上首次统一了云南, 为南诏国、大理国及元明清时期的云南行省直至云南省奠定了地域基础。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光耀千秋人杰地灵[终稿]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光耀千秋人杰地灵[终稿]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光耀千秋人杰地灵邯郸历史文化名城,光耀千秋人杰地灵。

那是我第二故乡1971至1978年我在这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过,给我留下一生深刻的美好印象。

是我成长的地方,我在那当过学徒工、老师、政治教员等政工工作。

现把邯郸历史古迹人文地理介绍给朋友共分享。

【磁山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30公里处武安县磁山镇磁山村南?河边。

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

属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

1972年发现。

经多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其中,家鸡骨的发现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记录,修正了国际学术界认为它起源于印度的定论;粟的发现证明这里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之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原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

目前,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之中。

赵邯郸故城遗址【赵邯郸故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郊邯山区境内。

总面积1894万平方米。

由大北城和王城两大部分组成。

大北城是邯郸古城,也是赵都郭城。

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最宽3240米,南北最长4880米,全部叠压在今城区地下6~9米处。

王城为赵国的宫城,兴建于赵迁都邯郸前后,面积50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战国古城址。

该城址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

整个赵王城四周城墙残存10余米,轮廓完整,城内有大小台址数座。

其中西城内有最大的建筑基址"龙台",东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国内同期规模最大的王宫建筑基址。

武灵丛台【武灵丛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市区中华大街80号。

占地面积24公顷,现台基占地4500平方米。

相传为赵武灵王所建的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

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名扬列国。

现存古台为1964年重建,虽非原貌,但雄伟壮观,仍不失古殿亭榭的独特风格。

它是赵都的历史见证和古城邯郸的象征。

神木杨家城的历史学观察

神木杨家城的历史学观察

神木杨家城的历史学观察杜林渊;霍佳【摘要】Yangjiache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ities of the northern border area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investigation on Yangjiacheng' s dynamic process of its ups and downs and the cause of its city functional transfor mation ca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upheavals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villagers in north ern Shaanxi at that time. It can also provide us with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the ethnic relations in that historical period. The inspection of the issu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such as the specific time in which the walls and their three components were built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schools in Confucius temples and the old streets,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on Yanjiacheng is far away from enough, and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re is still much to be done on the utilization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杨家城唐宋时期北部边疆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对杨家城盛衰流变的动态过程及城市功能嬗变原因的考察,可为了解动荡中的陕北社会和当时乡民的生存状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亦为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历史上黄山区(原太平县)行政归属

历史上黄山区(原太平县)行政归属

历史上黄山区(原太平县)行政归属青弋江与新安江均发源于安徽南部的黄山。

新安江流向西南。

青弋江蜿蜒向北,在芜湖地区汇入长江。

以黄山光明顶、平天矼为界,南面属于新安江主要发源地;北面主要为青弋江发源地。

古代行政划分也正是基于这条地理线。

四百年钱,徐霞客准确描述并记录了这条地理线:“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

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地名,其阴属宁之太平。

”从更大一点的范围看,以东西走向的黄山山脉、九龙峰山脉,和牯牛降山脉(其实都是黄山山脉)为界,将长江文化与徽派文化作了地理意义上的区分。

试论黄山行政管辖之历史沿革1、李白两游黄山的时间分别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和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皆在天宝六年之后。

李白游黄山有诗《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韩侍御见招隐黄山》、《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有序》。

唐释岛云约在841至846年还俗后多次游黄山,其中《望黄山诸峰》云:“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说明自唐始,黄山已有36大峰命名。

2、唐李吉甫(758—814)撰《元和郡县志》,对黄山和北黟山各有表述:“太平县”条目中:“黄山,在(太平)县西南四十里。

上有泉水,泉侧多黄连”。

太平县原县治为仙源,黄山离仙源距离与文中所述相近。

“歙县”条目下:“北黝(黟)山,在县西北二百六十八里。

宣、歙二州分界处。

”3、北黟山则黟山,大多史书载“唐天宝六年敕改为黄山”,也有史料记载是“黄山改北黟山”,笔者赞同“黟山改黄山”之说。

但黄山命名之谜不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故不赘述。

这个二百六十八里的距离远远超出了其他史料上黄山(景区)和歙县之间距离的表述,如果按二百六十八里,则太平县几乎被歙县囊括,而《太平御览》所述是两者距离为“一百六十里”,嘉靖《徽州府志》载是“一百二十八里”。

可见,《元和志》所述“二百六十八里”有误。

【相关阅读】黄山市历史沿革来源:2011年《黄山年鉴》黄山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县故城旁发现338座汉至明清墓葬出土文物300余件路县故城旁发现338座汉至明清墓葬
通州潞城一棚改地块发现汉代窑址32座;已出土陶、瓷、玉石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通州区考古又有新发现。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考古人员最近发现多座汉代至明清墓葬,其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较为罕见,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完成考古勘探面积还仅占整个地块面积的一半,考古队员正在开展全面勘探和发掘工作。

从北京考古整体情况来看,据北京市文物局介绍,2018年初到现在,北京配合各类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已达47项,其中勘探40项、发掘7项。

焦点1 墓葬出土汉代铜镜和玉环
此次考古发现位于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D区D-04地块。

此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北部,距离2016年新发现的路县故城遗址约850米。

该项目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各类古代遗迹370处,包括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为了保证考古工作不影响建设项目进度,考古工作已全面开展。

截至4月18日,已发掘清理完成儿童瓮棺葬2座,汉代墓葬54座,唐代墓葬7座,明清时期墓葬2座,汉代窑址13座,出土陶、瓷、铜、玉石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目前出土的器物中,汉代墓葬以陶制明器为主,种类多样,主要为罐、灶、俑、仓、盒、奁等,以及汉代铜镜、铜带钩、玉环等。

唐代墓葬及明清墓葬出土文物主要为陶器、瓷器、铜钱、铜带扣等。

焦点2 窑址展现汉代青砖烧制过程
据考古队员介绍,在发掘完成的32座窑址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显得尤为独特。

在对这座砖窑的窑室进行清理过程时,考古队员在窑床上发现了大量烧制完成的青砖,而且这些青砖以整齐有序的形式摆放,上下两层相交叉。

每块青砖间还留有一定空隙,考古队员推测,这是为了更好地烧制。

青砖的规格与窑址周边多座汉代墓葬用砖规格一致,因此,考古队员初步推断,该窑址应该是为周边修建墓葬提供用砖的烧砖陶窑。

据悉,北京地区汉代窑址发现数量很多,但汉代窑址内发现大量烧制完成且摆放整齐的
青砖还较为少见。

考古人员表示,这座窑址的发现,直观展现了汉代砖窑的形制、烧制手法及烧砖用途,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为通州汉代路县故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实物资料。

据悉,半倒焰式马蹄形窑址是北京地区汉代烧砖用的常见窑址形制,这类窑址的窑门一般高度较低,不适合人员进出。

因此,装窑和取出产品似乎另有地点,并且极有可能在窑室顶部,在装坯和取出成品时只需将顶部打开,然后用泥封顶,十分简便。

追问1 为何通州地区古代墓葬集中?
该区域自战国起就有大量人口居住
北京市文物局专家表示,相关资料表明,城市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

特别在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是宜人宜居之地。

2006年,通州区武夷花园二期工地曾发现13座古墓组成的汉墓群,墓葬集中且排列整齐,据推断是一个家族墓。

2011年,通州北关通惠河北岸拆迁区内发现3座汉代墓葬,附近还发现两口古井以及一座古建筑地基。

通州博物馆原文物所所长周良曾表示,通州古城村村南曾发现二三百座汉朝古墓,其中不乏贵族墓葬。

去年,距路县故城城址较近的一座辽墓被发现,考古人员根据该墓葬的位置推断,汉代时,路县故城作为路县治所存在,唐代以后,路县治所西迁至现在通州老城,之后路县城址开始衰落,城市功能逐渐减弱,慢慢变成村落。

2015年以来,通州地区考古工作迎来高潮,其中,城市副中心考古和路县故城考古项目广受瞩目,后者还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3年来,两个考古项目累计发现墓葬数千座,以及大量窑址、水井等生产生活设施遗址。

追问2 建设工程中考古遗址如何保护?
有原址保护、整体迁移、回填等方式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介绍,根据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地下文物管理办法,凡是重大建设工程,都要先期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这带动了近年来北京考古工作的繁荣,不但勘探发掘面积大,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成果。

记者了解到,通常在墓葬挖掘后,会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尽量还原碎片。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遗迹或墓葬,会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有些遗迹可能会整体迁移保护,还有一些将进行回填。

对文物价值较高的考古遗址会进行原址保护,例如路县故城将建设高标准遗址公园。

舒小峰表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不仅会原址保护完整的路县故城,其周边护城河和相关遗址区,
都会纳入保护范围内。

文物部门会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考古遗址公园理念进行建设。

据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平介绍,根据专家意见,去年新发现的房山河北镇庄亲王家族园寝群,因较为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可能会考虑原址保护。

据悉,此次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发现的遗址正处于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阶段,保护办法将在进一步开展研究后公布。

■链接
副中心去年发掘保护千座古墓
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17年考古勘探人员在数个工程地块完成勘探25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33951平方米,发掘保护了战国至清代墓葬1023座、窑址81座、水井20口、灰坑25座。

其中,较重要的遗址有战国墓葬、唐代潞县县丞艾演墓、辽代仿木结构墓等。

"这些墓葬几乎涵盖战国至清代各个主要时代,非常有利于研究北京各个时代墓葬的规律。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说。

继2016年对路县故城大规模考古发掘以后,2017年,考古人员在故城西南、东部、南部三地又有了新发现。

在城南,考古人员发掘出汉代的灰坑、水井、道路,辽金时期窑址,唐代墓葬等。

故城西南则出土了大量密集的汉代灰坑、水井、房址、墓葬,特别是形制多样的水井,显示此处曾是两汉时期路县城外的生活和手工业生产区。

遗址考古负责人孙勐表示,路县故城2017年的发掘,对整体研究故城和周围地区两汉时期社会历史状况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