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与桥头处理
路基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

路基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发表时间:2018-09-20T14:41:44.8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闵捷[导读] 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施工的规模并不大,但却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程,有较多的工艺流程存在。
如何正确利用道路设计原理和技术,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已成为我国道路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
闵捷攀枝花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作为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施工的规模并不大,但却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程,有较多的工艺流程存在。
如何正确利用道路设计原理和技术,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已成为我国道路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设计施工;问题;措施;连接处 1路基与桥梁连接处设计的必要性路基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在公路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是关系着道路通行是否顺畅,车辆行驶是否安全的关键,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理论上由半刚性基层迅速过渡到刚性基层,导致变形量的不同,进一步发生沉降量的不同。
为了防止和减少此现象发生,必须要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影响路基与桥梁连接处施工及设计的主要因素 2.1路基含水量大由于桥梁所处位置一般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通常会进入桥台中。
通过大量的经验表明,桥台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地下最高水位的影响。
地下水位较高,极易造成填料中的含水量增大,同时砂石之间的孔隙率也增大,这样就导致了整个土体的抗剪能力受到了影响。
这也是桥台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严重地威胁了车辆的行驶安全,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2.2台背填筑材料问题在桥台施工过程中,选择的填筑材料大多是透水性能较好的材料,严禁使用有塑性变形的填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填料的选择还应该严格控制填料之间的空隙率,如果填料天然孔隙率过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专业的压实施工就会导致压实不密,在自重垂直荷载及车辆震动荷载的作用下极易产生路基沉降。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一、一般情况本标段路基均为填方路基,路基填料为粘性土,天然含水在20%~31.7%之间,液限一般小于50%,塑性指数一般大于17%,自由膨胀率小于40%,不属膨胀土。
设计上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部分路基掺石灰处理:1、原地面清耕植土补偿15cm、原地面压实补偿5cm、路基施工加宽均才用5%石灰处置;桥头锥破填筑采用5%石灰处置;桥头15m范围内的路基中部采用5%石灰处置;路基底部30cm垫层才用5%石灰处理。
2、构筑物基坑回填土采用5%石灰处理。
3、软土沉降补偿采用7%石灰处理。
4、填土高度H≤1。
5m的路段,清除耕植土后,向下挖20cm,再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压实后再填筑30cm5%石灰土;当H≥1。
5m时, 清除耕植土后,向下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压实后再填筑30cm5%石灰土。
5、路床以下0~80cm范围内采用7%石灰土填筑;路基中部,设计50%掺5%石灰处理,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路基整体强度、压实度和水稳性的前提下,由现场监理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6、对于沿河塘地段,先围堰、排水、清淤,然后将坡面开挖成台阶,再填筑5%石灰至原地面。
二、路基填前处理路基填筑前,先清除路基范围内地表土15cm ,根据填土高度、软基处理情况,采用翻挖掺灰碾压、排水固结预压、复合地基处理等稳定处理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一般路基填土高度H≤1。
5m的路段,清除耕植土后,向下挖20cm,再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并形成>1%的施工横坡以利排水,路床(0~80cm)掺7%石灰处治,其下设置5%石灰处治土,以满足压实度的过渡要求。
当H≥1.5m时,清除耕植土后,向下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压实后再填筑30cm5%石灰土。
路床(0~80cm)掺7%石灰处治,其下设置5%石灰处治土,以满足压实度的过渡要求。
其它部分填筑普通土。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

路桥工程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摘要:在路桥过渡段日常施工过程中,地基沉降或路基与桥梁本身桥台的刚度和韧性往往存在差异。
路桥工程过渡段各类病害,将极大影响过往车辆安全。
为解决这类问题,必须采用先进的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施工,确保路桥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桥工程建设;路桥过渡段;施工处理一、路桥过渡段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一)地基方面的原因大部分桥涵属于软弱地基,通常位于沟壑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地基的承载能力受到限制,车辆的重力压缩逐渐使地基变形,最终导致地基沉降。
软土地基中的高水位导致地基含水量高,土层中软孔比大,增加了地基沉降的概率,而高压缩性地基沉降更为严重。
基础沉降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地质钻孔检测点少,检测深度不够,未及时发现软基,软基范围,深度,承载力未知。
(二)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在现有的公路建设中,填筑材料一般采用透水材料,其孔隙率较大。
由于道路重力和车辆压力的双重影响,导致孔隙率降低,填筑材料变得更加密集,这将导致路基沉降,桥头跳车。
路基填料是一项严格的建筑工程,其压实度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建筑材料,施工顺序,机械使用,甚至施工经验等。
这导致在实际施工中,路基填料压实度很难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三)路桥过渡段的设计及处理在当前的路桥建设中,止推块通常由更坚硬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用这种方法构造的止推块整体刚度较大,连接路刚度不均匀,连接路柔性较高,刚度较低。
在道路使用过程中,车辆荷载引起两侧刚度不同,从而引起桥台的塑性变形[1]。
二、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过渡段问题探究(一)地基因素造成的问题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许多桥涵道路属于软基区。
一方面沟壑纵横,地下水较多,另一侧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因超重造成地基承载力有限,迫使地基变形。
最终发生地基下沉。
软基下通常有相当大的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一般较高。
这样的客观条件会导致地基含水量的不断增加,由于水的不断侵蚀,土层变软,空隙变大。
桥头路基施工方案

桥头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适用范围桥头两侧。
二、目的防止桥头跳车,提高台后地基承载力。
三、施工要求1、台背过渡段设置在桥台与路基连接处,薄壁桥台过渡段采用水泥土填筑,水泥掺量不小于12%,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2、座板桥台过渡段先填土后填石屑,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四、施工工艺(一)薄壁桥台桥头路基施工(K2+249、K7+445)1、测量放样。
2、当桥台位于软基地段时,应结合软基一起处理,没有搅拌桩应先进行填土范围内的清表,填前碾压。
3、分层回填水泥土,填筑要求同路基,4、台后回填水泥土,底部(清表后基底)不小于3m,上部(搭板底面)为搭板长加上2m。
5、台背过渡段与路基连接处,应设置台阶(2m长、台阶高度0.5—1m,全幅宽),并在台阶上填筑石屑,用粘土包边(厚1.5m)。
(二)座板式桥台桥头路基施工(K3+887.50官渡海围特大桥、K11+068.00 消坡海围特大桥、K14+508.00 龙王湾特大桥)1、测量放样。
2、当桥台位于软基地段时,应结合软基一起处理,没有搅拌桩应先进行填土范围内的清表,填前碾压。
3、锥坡、桥头过渡段连同该段的路基填筑一同施工一直填到盖梁顶面,分层回填土,机械压实后(填至台冒底面)进行桥台钻桩施工。
4、在填土面往下40cm,设置高深40cm,宽40cm的碎石盲沟,盲沟两个侧面和底面用土工布包裹,并在沟底埋设通长的¢10PVC管。
(其中一道紧贴盖梁立面,另一道在搭板头与结构层衔接处)。
5、然后回填石屑,直到路基封层,并进行分层碾压,粘土包边(厚1.5m)。
五、工程总量共填石屑13001.4M³,填水泥土6510.6M³,包边粘土1934.8M³,¢11PVC泄水管399.6M,盲沟数量12道,碎石84.2M³,防渗土工布631.4M²。
六、相关附件《桥头路基处理数量表》。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软基处理**西路新建右半幅路基软基处理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进行处理,在旧路加宽部分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处理。
在桥头等特殊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在靠近高压线铁塔基础附近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
(一)堆载预压法的施工1、场地排水沟和排水砂垫层施工(1)在铺设排水砂垫层之前,在场地四周挖宽40×40cm的排水沟,场地内设宽30×30cm的盲沟。
盲沟与垫层相接。
(2)砂垫层采用含泥量不超过5%的洁净中粗砂或粒径不超过10cm 的碎石。
材料在进场铺设前必须经过筛洗处理,不能有树枝之类杂物。
(3)砂垫层表面要求平整。
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摊铺检平,压路机碾压。
3、塑料排水板施工(1)材料塑料排水板必须满足国家现行的标准《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的检验要求,在现场随机抽样检验,内容包括:外包装状况、排水板断面与长度、排水板和滤膜的接头情况、滤膜的完好情况,缝线和胶粘的情况等外观情况;排水板复合体和滤膜的强度、延伸率、滤膜的渗透系数和排水板的纵向通水量,滤膜的等效孔径等性能指标。
排水板进场后注意保管,防止日晒雨淋,避免在搬运时损伤滤膜。
有破损变质的塑料排水板不能使用。
(2)排水板插设施工塑料排水板采用RC-100型插板机静压插设。
在铺设完的砂垫层上,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打设塑料排水板,插板间距1.2米,插板穿透所要处理的软土层并进入砂层至少50cm,上端高出排水砂垫层20cm。
插板时,采用菱形套管套住插板,套管的断面必须接近排水板的尺寸、断面周长较小、入土阻力小、对土扰动小,而又保证打设时套管有足够的刚度。
在插板施工前,根据测量放线,确定插板平面位置。
根据所确定的插板位置摆好插板机,利用测量仪器,调整插板套管的垂直度,使插板底脚刚好对准放线的平面位置。
在插板机上安装排水板打设自动检测记录仪,以便记录准确的施工过程。
在插板过程中,不断观察插板的插入深度,保证排水板的插设深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连接段的施工技术

道路与桥梁连接段的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和桥梁的衔接部位对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如果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就会因为质量控制不力而产生许多的问题,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甚至还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文章就道路与桥接合段在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桥梁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引言在新的经济形式下,道路和桥梁建设项目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路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桥头接头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受刚度、组成材料、膨胀性等因素的影响,高速道路与刚性桥的连接处存在着应力集中的问题,在通车后,由于高速道路的刚度相对于桥梁的刚度要小,因此,高速道路与刚性桥的连接处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产生错位,同时,高速道路的沉降量通常要比桥梁的沉降量大,使得车辆在通过高速道路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跳车的情况,从而影响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道路和桥梁的连接部位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1道路与桥梁连接段施工特点及风险问题分析(1)在一些道路和桥的交界处,路面刚性和桥面高度不一致的问题比较明显,这就造成了交界处在交界处充填材料时遇到了很多困难问题,不利于保证主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2)由于交通流量和结构自重的影响,道路和桥梁的连接处会产生一定的沉陷,沉陷的范围有很大的差别;(3)在路桥联接部位,施工会受环境、施工等因素的干扰,造成路桥联接部位的沉降量较大,从而引起路桥联接部位的错位。
这种风险问题一旦出现,极易引起过往车辆的跳车事故;(4)路高和桥高的差异特征比较显著,在汽车荷载和其它外力作用下,路、桥结合部位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
如不能及时修补,将给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危及驾驶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桥头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桥头路基处理施工方案1. 引言桥头路基处理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桥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旨在介绍桥头路基处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监测与保养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桥头路基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勘察设计在进行路基处理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设计工作。
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和交通勘察等,以获取必要的工程信息。
设计工作包括路基处理的方案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
2.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如填料、石料、混凝土和钢筋等。
2.3 机械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搅拌站和运输车辆等。
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正常。
2.4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并具备相关技术和操作经验。
3. 施工过程桥头路基处理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清理场地在施工前,需要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确保施工空间的安全和通畅。
3.2 路基挖掘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进行路基的挖掘。
挖掘过程中要注意土壤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引起坍塌或滑坡等安全事故。
3.3 路基处理根据设计方案,对路基进行处理,包括填方、振实和夯实等操作。
填方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振实和夯实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4 边坡处理对桥头边坡进行处理,包括边坡的挖掘和夯实,以及边坡防护措施的设置。
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5 基础处理进行桥头基础的处理,包括基础的挖掘和处理,以及基础的加固和处理。
保证桥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6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和废水等污染物,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 施工后监测与保养4.1 监测工作在施工完成后,要对桥头路基进行监测工作,包括路基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性等参数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问题,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
桥头路基施工方案

桥头路基施工方案在桥梁施工中,桥头路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和方案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制定合理的桥头路基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方案制定1.勘察与设计:–在确定施工方案之前,必须对桥头路基所在地进行详细的勘察与设计。
这包括地形、地质、水文等方面的调查,以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材料准备:–在施工之前应做好所有所需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土方、石料等各种施工材料,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的及时性。
3.施工工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程机械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施工中应注意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步骤1.清理施工场地:–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桥头路基施工的场地进行清理,清除障碍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挖土与填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的挖掘和填方,保证路基的平整度和坚固性。
3.压实处理:–对填方的土方进行压实处理,以确保路基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4.表层处理:–在路基完成之后,进行表层的处理,确保路面平整、坚固,达到使用要求。
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并遵守作业规程。
2.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3.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结束语桥头路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整个桥梁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执行才能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为桥梁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浅析桥头道路接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浅析桥头道路 接顺工程 中路基施工 的技术要点
周 志 强
摘 要: 针对桥 头道路接顺 工程 中路 基R_ 的技 术要 点进 行 了介绍 , T - 分别阐述 了路 基挖 方及填方 、 底基层施 工、 灰稳 定 二
碎石基层施 工等关键工序施工 工艺及相 关注意事项 , 以期 指导 实践 , 保证桥 头道路 顺接 质量 。
第五阶
8 . 6 297 8 . l 33 1 8 . 1 368 8 . 9 388 8 .0 4 14 8 .4 443 8 . 4 476 8 . 2 502 8 . 8 626 8 . l 666 8. 1 6 9l 8 . 7 7 19
3 当扣件刚度变化时 , ) 浮置板的低 阶频率几乎没有 变化 , 阶 高
橡胶支承刚度 件刚度 第一阶 扣
k mm N/
3 0 4 0 2 0 5 0 6 0 3 0 3 0 4 0 5 0 6 0 3 0 4 0
5 0
第二阶
1 .8 8 17 1 .0 855 l .7 8 70 l .9 8 99 2 .8 1 42 21 7 8 .4 21 9 2 .7 2 .6 2 14 2 .5 675 2 .6 6 94 2 .4 71l 2 .9 723
第三阶
21 5 0 .0 2 .4 23l 2 .6 302 2 .9 362 2 .2 431 2 .5 507 2 .9 562 2 .5 62l 2 . 3 905 2 .3 967 3 .6 0 1l 3 .2 065
第四阶
8 .3 16 9 8 .9 16 0 8 .3 17 2 8 .6 17 8 8 .9 277 8 .4 288 8 . 9 280 8 . 2 296 8 . 1 509 8 .7 500 8 . 1 5 1l 8 .4 5 17
桥头路基处理范围规范

桥头路基处理范围规范篇一:青山桥桥头路基处理本项目新建“U型”桥台前,需要对主线道路及被交叉道路(机耕路)进行开挖,待桥台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路基、路面恢复。
1、桥头(结构物)路基处理为增强道路路基整体结构强度,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跳车等现象,采取如下3种处治措施:①、路基填料采用砂砾,要求粒径不大于100mm,含泥量不大于10%,粒径大于40mm石块含量大于70%。
②、路基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部分达到96%以上。
③、老路开挖面坡率应≥1:1,同时在坡面上设臵内倾4%的施工台阶,以此作为新老路基间的搭接面,减少不均匀沉降现象。
2、路面结构道路改造完成后,新建沥青砼路面结构采用5cmAC-16C+25cm水泥稳定碎石。
①、沥青砼面层采用A-70道路石油沥青,水泥稳定碎石顶面应设臵封层含透层。
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3.0Mpa。
篇二:软土地区桥头路基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区桥头路基的处理方法王小雄汪明勇(广东中山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山528427)摘要高速公路与桥梁的连接段,通常需将路基加高加宽,如桥头路基下存在较厚软土层,路基软土将在上覆路堤荷载作用下发生侧向变形,此时桥台桩将承受来自于土体水平移动引起的侧向荷载。
土的侧向荷载对桥台桩基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有重大影响,往往导致桥台桩身挠曲,严重时将导致桥台或桥梁结构破坏。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就软土地基上桥头路基填筑对桥台桩的侧向影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目前处理软基上桥头路基填筑对桥台桩基影响的方法。
关键词软土路基路堤桥台桩基侧向变形高速公路是带状构筑物,跨越地区广泛,沿线地质条件复杂。
在高速公路与桥梁的连接段,通常需将路基加高加宽, 如桥头路基下存在较大厚度的软土层,路基软土将在上覆路堤荷载作用下发生侧向变形,此时的桥台桩将承受来自于土体水平移动引起的侧向荷载。
土的侧向荷载对桥台桩基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有重大影响,往往导致桥台桩身发生挠曲,严重时将导致桥台或桥梁结构的破坏。
道路桥梁工程重点和难点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道路桥梁工程重点和难点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1、施工难点和关键点1.1 工程重点工程的重点包括软基处理、灌注桩施工、桥涵梁板预制、安装或现浇以及材料组织进场。
1.2 工程难点工程难点包括桥施工、砼外观质量高标准控制、消除滑坡灾害、桥头跳车和梁体裂纹的防治,膨胀土施工、土壤含水量的控制以及大体积土方如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快速流水作业。
1.3 不均匀沉降为了保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全体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针对性攻关,拿出有效的施工方案。
针对施工中难点、关键点编制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及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认真的施工技术交底。
2、环境保护措施2.1 文明施工1.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的组织保证体系,做到有目标、有标准,责任到人,抓落实,目标为部级文明施工达标工地。
2.我局是贯标施工企业,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施工现场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码、标识。
临时道路专人保养,做到畅通、平坦、不积水、不扬尘,警示标志醒目、齐全。
3.施工划地,生活区和办公区分设,全封闭管理,醒目处设有工程公告、宣传教育栏,区域内整齐、清洁,彩旗招展,鼓舞励志,实行一证一牌制度,施工人员佩证上岗。
4.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刑法教育,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设专人协调与周边村落之间的关系,发生纠纷按程序逐级追究解决,杜绝打架斗殴。
5.职工住宿军事化,卫生、整洁;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堆放;厕所建成水冲式,缸体铺面,专人值班打扫;膳食区设有灭蝇灯,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定期检查,持证上岗;工地设有茶水桶,住宿处设有沐浴间和保健室。
6.实行“落手清”制度,杜绝随意堆放材料、设备,做到工完料清。
施工人员不得在现场随处坐卧、光膀赤脚作业。
7.临时用水、用电等有专项施工方案及管理措施,做到无“长流水”、“常明灯”,电线架设整齐划一,场地整洁卫生。
8.施工作业区设有临时厕所,施工人员要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惯和节日礼俗,不随便进村扰民及私拿群众物品。
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与设计情况综述

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与设计情况综述摘要:市政工程的本质是指建设属于市政工程范畴的一般道路、桥梁、都市绿地、广场等城市设施。
道路和桥梁作为现代市政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行人和车辆在路桥上行驶的安全性。
加强路桥的科学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在桥头跳车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道路或桥梁安全有关的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路桥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路桥连接的优化设计和施工,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路桥施工质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
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与设计情况。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引言桥头搭接段作为桥梁和路基的过渡连接部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实现从柔性路基到刚性桥梁的平滑过渡。
由于车辆通过该路段时,会对桥梁的过渡部位和桥墩造成一定的冲击,循环往复的长期冲撞,在瞬时力的反复作用下,会引起路桥连接处结构的沉降和变形,最终因沉降差致使结构破坏,从而引起桥头跳车病害。
随着道路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控制此类病害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研究分析加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及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质量管理重点方向沉陷是高速道路路基和桥梁交界处最普遍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桥梁与路基结构的刚性差别。
要改善这种差别,使路基段与桥墩处的沉降能均匀渐变,就应从多角度采用技术方案,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改善桥头连接处的差异沉降。
施工阶段应重点注意下列问题:第一,桥台处的台背回填,其施工范围狭窄,利用大型机械压实作业困难,容易造成许多人为的疏忽,甚至不能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压实。
桥头与路基连接部位是质量最薄弱的环节,很容易发生沉陷和开裂,所以此工序需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第二,回填土壤、回填材料选择不恰当,在进行夯实作业时,很难将填筑物进行较好的夯实,因此要结合现场实际工况,选择最适宜的桥背回填材料。
第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桥面结构层和路面结构层不能同时进行,导致两者的标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也是造成桥头跳车的因素之一。
浅谈市政道路改建工程桥头跳车处理技术

浅谈市政道路改建工程桥头跳车处理技术当前,市政道路改建工程中频繁出现的桥头跳车现象令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十分苦恼,给日常管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本篇文章对市政道路改建工程中产生桥头跳车主要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处理对策,以期达到进一步降低桥头跳车现象。
标签:市政道路;改建工程;桥头跳车;处理技术长期以来,市政道路工程中桥头跳车问题普遍存在。
但是到目前为止,市政道路管理者和建设者一直在寻找解决道路桥梁跳车问题的措施,并且这样问题随时隐藏在工程施工建筑当中,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道路过往车辆正常的行驶。
针对这一危害现象,为了进一步降低市政道路在改建中出现这一问题,我们在研究和分析影响因素基础之上,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并通过东至县城至德大桥桥头施工处理方案的应用,在该工程改建之后三年中进一步观察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危害。
1 市政道路改建工程出现桥头跳车原因1.1 土基不均匀在市政道路工程改建过程中,产生桥头跳车现象主要的原因是: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土基沉降不均匀。
沉降产生的土基和不均匀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点:一是在工程施工改建填土之前原有地表面承载的能力不够;二是由于填土质量差其容易产生沉降现象;三是由于市政道路桥结构物的制约,造成一些碾压机没有办法正常的进行施工或者是达不到在死角进行处理的技术。
1.2 软土地基处理不正确在施工图纸中,由于地质钻探孔不较少,地质钻探探孔深度不足,并且没有就及时的发现在土质中软土地基的存在,或者是没有及时正确的了解和掌握软土地基深度和范围以及软土地基的物理学性质,造成桥头跳车路面软土地基处理遗漏或者是采用的结局措施不正确等等。
另外,在利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计算方式以及计算参数的选用根据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异,并且不能充分的满足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在桥梁两端和道路连接路段中,由于当中存在一定软土地基,在桥头台背施工和改建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足够压实,由于雨水的浸泡在这样情况小很有可能造成强度降低和堤填土流失,这些都是造成市政公路在施工或者是改建中经常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原因。
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及桥头软基处理_0

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及桥头软基处理公路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然而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桥头软基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从而确保公路桥梁的质量。
标签: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桥头软基处理一、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一)桥头引道软土路基处理不合格经过对公路运营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公路软基路段因为地基不均匀的沉降而造成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设计施工图时,没有进行更多的地质钻探布孔,也没有进行更深层的钻探,也没有及时的发现软基的存在,或者没有可以准确的探明软基的范围与深度,与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而导致遗漏桥头路基软土地基的治理,也造成采用不合理的治理方法。
另外,因为雨水的侵蚀,路基强度下降,填土流失,这也是造成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二)在压实桥台台背路提时力度不足在公路建设中,根据要求,全部的通道,桥梁等都要进行台背填土处治。
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受施工顺序,使用的机械,施工的用料,施工作业面与施工经验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台背填土压实度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的现象经常发生。
这也是造成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的一个基本原因。
除此之外,在车辆荷载与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土基塑性变形的积累对路基路面的影响,也是造成路桥间路面的差异沉降,影响高等级公路路面平顺程度的原因。
(三)刚度差异路桥过渡段是路基与桥梁桥台的连接部位,通常情况下路基和桥台的刚性是不同的。
桥梁的墩柱桥台下方通常都有坚实的支撑物,目的是使桥梁基础的可靠性得以提高,这样桥台处的沉降变位会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道路路基下方的土基非常松散,刚性比桥梁小,所以在路面车辆载荷与重力载荷的作用下,桥梁的形变与路基的形变是不同的,导致过渡段的沉降差。
(四)桥头引道过渡段结构的布局不严密桥头引道路基工程作业中,加筋土法、粗粒料填筑法,与钢筋混凝土过渡板等方法,都是几种经常使用的过渡段工程的处理措施。
桥头路基处理施工技术交底

桥头路基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工作桥梁建设过程中,路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是路桥工程的第一步,不仅会影响整座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以下是具体的步骤:1.桥梁设计图纸的审查:施工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审查,对桥梁设计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检查图纸、设计说明书等资料,制订可行的施工方案。
2.路基处建设选址:选取较高的山丘或者相对干燥的地面。
施工人员在选址时应该考虑到灌浆距离和移动的距离,以便快速安装和调整。
同时拆除坑底松散土和石头,使底部平整,构造坑壁和坑底广泛接触,在保证砼货车能进入的前提下,采用移动式设备进行地面的整平和振动处理。
3.准备材料:包括各种建筑用石料、砼材、水泥、黄沙、水等材料,另外还需要准备振动滤泥器、混凝土密封剂、灌浆材料等。
二、施工流程1.桥塔墩基础施工:桥梁塔基础是整座桥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进行这一步骤时,需要在桥塔周围开挖一个大坑,然后清理坑底,布置抗渗层,灌注混凝土,用500T的振动滤泥器进行振动处理。
随后,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充足的钢筋模板。
最后进行模板的拆除和打磨。
2.开挖废弃物和石头:在进行路基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地面上设洞口,进行地面平衡线及混合料的开挖工作。
在进行下一步骤之前,必须清除物块和石头。
3.移动式设备的使用:启动移动式设备,将底层混凝土喷灌或升级草方块,使地面平整,避免裂缝或其它不平整现象的出现。
4.灌注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使用低碱度水泥和其他混凝土材料,将混凝土灌注到坑底,确保整座路基有合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灌浆和密封处理:一旦混凝土灌注完毕,施工人员将进行灌浆处理,消除孔洞,增强混凝土整体结构。
接着就是混凝土密封处理的工作,在此步骤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整座桥梁进行细致的查看和评估,检查是否有漏洞和裂缝,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三、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完成。
桥头路基处理和台背回填

桥头路基处理和台背回填
桥头路基处理是指在建设桥梁时,对其支撑基础进行处理的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土方开挖:根据桥梁设计要求,将桥头周围的土地进行开挖,以扩大桥梁的建设空间。
2. 基坑处理:对桥头基坑进行处理,包括打浆、加固土层、加密土层等,以确保基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桥台建设:在桥头处修建桥台,桥台是桥梁两端的支撑结构,用于传递桥梁的荷载到地基上。
台背回填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桥台背后的土方进行回填的工作。
台背回填的作用是加固桥台的稳定性,增加荷载传递的均匀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理施工区域:清理桥台背后的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洁净。
2. 土方回填:将适当的土壤材料回填到桥台背后的空间中,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夯实或振实,以提高回填土的稠密度和承载能力。
3. 水平检查:对回填土进行水平度和均匀度的检查,确保回填土的表面平整且均匀。
4. 后续处理:根据需求进行后续处理,如进行表面覆盖层的铺设或进行防水处理等。
桥头软土路基段施工技术

桥头软土路基段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4-15T08:42:02.70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7期作者:吕衍科[导读] 为了解决桥头附近软土地基的问题,对地基含水量和抗剪强度等技术指标进行试验分析,确定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确保从路基到桥梁段路基的施工质量,防止桥头路基沉降,开裂引起桥头跳车等安全问题。
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是软土地基处理的目标。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宁市 272117摘要:为了解决桥头附近软土地基的问题,对地基含水量和抗剪强度等技术指标进行试验分析,确定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确保从路基到桥梁段路基的施工质量,防止桥头路基沉降,开裂引起桥头跳车等安全问题。
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是软土地基处理的目标。
关键词:软土地基沉降承载力软土主要有以下特点:天然孔隙比大,高含水量和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侧向变形较大,压缩稳定所需时间较长。
如果在软土地基上直接填筑路基,会导致路基的压实度不足,产生弹簧现象,必须采取措施以有效地控制路基的压实度,提高承载力,消除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质量。
软土的鉴别指标特征指标1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软土地基的影响及危害1.1对驾驶体验的影响当施工中出现软土地基时因软基与坚实地基之间有很大的坡度差异或分层,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颠簸,使车辆发生晃动,导致驾驶员驾驶体验不佳。
1.2交通工具的安全隐患当公路处于软土地基段,如果地基处理不好,路面会产生沉陷,并有可能产生错位,导致路面平整度差,高低不平,高速行驶的车辆经过这样的路段时,会产生大的颠簸,导致车辆方向失控或爆胎,会危及过往车辆安全,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车辆倾翻等交通事故。
1.3对桥梁使用寿命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在车辆行驶中,通过软土地基与桥梁过渡段时发生颠簸时,产生的附加冲击力,会对路面、桥梁支座、伸缩缝等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路面和桥梁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施工与桥头处理6.1、路基工程施工本路基工程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与推土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压路机碾压施工的方法,对于少量石方或地下旧砼结构物等采用机械液压破碎。
对经由村镇居民区段、新旧道路平交路段、道路两侧鱼塘及农田路段、河流两侧等事故段落,采取220波形铁皮围挡封闭,做到文明施工。
6.1.1 路基清表路基清表工程按五个分部任务段同时平行施工。
各个道路平交范围两侧设计红线内,存在给水主管道、燃气主管道、联通、移动、电信、有线、道路监控、军用光缆等地下光缆及地下高压电缆与地上线缆等各类管线路,十分复杂且各管线路埋置深度不一,个别埋深不足30cm,存在施工安全隐患,需在动土施工前迁移至设计红线外;而架空线缆高度大部分不足4.5m,施工前需采取临时加高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各种管线路迁移需要较长时间,与施工进度要求相矛盾,迫使施工单位采取各种管线临时保护措施。
路基清表作业施工要点:A、清表前,对全线地下与地上管线路进行详细调查,反复核对其具体位置、数量(长度)埋深,预判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制定相应有针对性的临时保护措施。
B、对地面标示不完全的管线,及时与所属单位取得联系,现场触探勘查,确定埋深、走向,做好标识工作。
C、人工做清理管线左右各2m范围的清表工作,并每20m挖横向探沟120cm 深,找出管线实际位置,在红线内进行清表工作。
D、临近管线100cm范围内的树根,采取人工挖出的办法,避免由于树根缠绕管线而造成损毁等事故。
人工配合机械,彻底清除树根和草根及杂土等,采用机械装运至指定垃圾堆放点做填埋等无公害处理,严禁焚烧或随意弃放,保证不污染环境。
E、迁移的树木挖出后交由权属单位移植;红线内的广告牌、路政设施、交通设施等,拆除后交由相应主管部门或所有权属单位处置。
F、特殊路基处理路段或部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清表作业。
G、清表厚度不小于30cm,彻底清除杂草、树根、淤泥、垃圾及不适宜的土层。
H、清表前和清表后,按设计路基断面桩号进行同断面地面标高复测,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
当复测结果与设计路基填挖数量误差“绝对值”大于5%时,报业主方(代建方)和设计方,申请调整设计数量。
I、挖探并标注现场地下各类管线位置,立好标示牌,记录其种类、数量、权属、走向、埋深及影响范围或程度,进一步做调查核实,上报迁移事宜,制定施工期保护方案。
6.1.2路基填筑与挖方段施工全线路基填方路段,最大填筑高度为K21+500前后Ta=8.85m,K9+040Ta=4.73m,K13+780Ta=4.91,K18+960Ta=5.30m,K27+608Ta=7.36m;最大挖深是K6+100前后W=11.25,其余挖方路段挖深基本在0.8m---8.0m之间。
(1)选择合格土源,经见证取样试验确认合格,做为路堤填筑材料。
拟定佛罗镇金鸡岭丘陵地块和黄流镇孔汶村丘陵地块做为取土场,其土质均为砂砾土,粒径在5—15mm范围,含土量在7%--10%间,属于一级(最佳)填料,储藏量在200万方左右,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2)挖方路段施工工艺(2)--1浅挖与低填路段。
因沿线地基土以中粗砂为主,按挖方路段标准断面外放10cm开挖至路床下80cm,低填(填高小于154cm)路段设计路基宽度范围挖至路床下80cm,然后路床80cm厚度范围,分层30cm,换填砂砾土碾压密实,压实度大道96%以上。
(2)--2采用机械化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与平地机配合,装载机辅助装车,人工辅助修正边坡。
(3)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施工。
地面斜坡坡率缓于1:2.5而陡于1:5,做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高度20—30cm,成向内反坡2%--4%,使用不小于20t的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并按设计要求铺设双向土工格栅。
对于填挖交界处挖方段路床,超挖80cm,换填砂砾土,避免出现横纵向不均与沉降引起的开裂现象,填挖交界处处理的渐变长度不小于10m。
(4)半填半挖处处理。
挖台阶200cm宽,台阶高度20—30cm,成向内反坡2%--4%,机械碾压密实,对机械碾压不到位的部位,采用电动夯实,密度标准同路基填筑施工相同。
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三层。
(5)构造物两侧填筑施工桥台、涵洞台背回填质量十分重要,质量标准高于一般路基要求。
按设计要求,结构物台背回填材料采用碎石砂,比例为4:6。
自构造物基顶至路床顶面之压实密度均为≥96%。
回填宽度为路基断面全宽,长度按设计要求的长度施工,分层填筑厚度30cm,洒水碾压,机械碾压不到位的部位,采用电动夯实机分层夯实;填层与路堤结合部,按碎石砂填层厚度逐层挖宽度100—200cm的反坡(2%)台阶,与填层同步碾压,直至上路床底部。
(桥梁台后填筑长度为2+1.5倍的路堤高度H,涵洞台后填筑长度为1+1.5H)。
(6)桥头路基预压为防止路基沉降差异产生桥头跳车,K26+525 3*10m中桥桥头两端各50m 路基(软基处理路段)按设计要求,需要采取超载预压措施。
路基填至路床标高+10cm位置,采用砂砾土(其比重约1.9~2.3)按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分层填筑,压实度按93%区控制,填筑厚度不小于2m,作为超载预压体,预压持续时间为90天。
预压期间,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观测其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变化量,每天观测2次,详细记录观测结果,预压后两个月中,连续4次位移观测平均值均小于2.5mm即为合格,若大于2.5mm,则延长预压时间,直至达到合格标准为止。
预压结束后,分层卸载至路床下60cm,对卸载路段进行重新碾压,达到96%区标准后,再填筑至路床标高,之后再施工台后砼搭板。
(7)桥头过渡段路基处理台后50m路基黏土封层碾压后,采用强夯方法,2T锤头,提升2m高,自由落下,夯点重叠1/3以上,两侧向中间密排夯实,再回填粘性土整平碾压。
保证构造物与路基的过渡段稳定,沉降量较小,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8)填砂路堤施工本工程地域土质均为中粗砂底层,设计采用总粗纱材料填筑路堤,粘性土包边与封层。
要求粘性土液限W1小于50%,塑性指数不低于8。
粘性土源在本工程方圆45KM内很少,工程需求量707746m3。
拟选择距工程中间路段48KM处七场附近约160亩微丘荒地,做为粘性土材料取土场,平均取土深度4~10m,取土量74.6万方,满足需求。
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办理合法手续,避开林地、农田,临时使用2年,施工结束后按林地标准恢复,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避免日后发生坍塌或泥石流等灾害。
(8)--1主要施工要点①原地面平整碾压合格后,开始分层填筑施工。
②测放包边内侧与填砂路堤交界线,控制卸土料范围,不能混填。
③同层碾压。
填砂范围必须洒水碾压,填土包边范围,其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间方可碾压。
对于沙土填层,碾压作业时,压路机需长路段直线行走,大半径回转,不可倒车行走作业,避免破坏作业层的平整度及发生陷车现象。
④碾压顺序。
从两侧向中间逐步进行,超高路段由低向高进行,包边土层完成二次强振作业后,再进行砂层的强振作业,终压和复压作业要求全断面进行。
⑤碾压作业要求。
相邻轮辊重叠宽度不小于1/3;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4遍→弱振2遍;→静压2遍,直至无明显轮痕。
经报检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⑥压实度控制。
包边黏土层压密度控制在93%以上,填砂路堤按设计指标控制,封层黏土层压密度按路床标准不小于96%指标控制。
⑦封层土层填筑厚度,设计中未给出具体数值,暂按35cm掌控。
⑧护道封层在排水沟及护脚墙完成后施工;包边土、砌石护脚墙、封层土可同时施工⑨构造物两侧按台背回填设计预留空间,路堤端部封层预留台阶。
⑩填筑层虚铺厚度初步拟定为30cm,22T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合格后的层厚控制在22cm至25cm之间,最大不超过25cm厚,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9)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选择填高大于2m,长度300m的填方路段作为路堤填筑施工试验段。
分别得出下路提、上路提、路床的最佳填筑层厚、含水量、最佳密度、组合碾压参数等必要技术数据,指导全路段路基填筑施工,并在过程中逐步完善施工工艺。
6.1.2填筑施工工艺要求填筑前规划好作业程序和各种机械作业路线。
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把施工区划分为填筑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的“四区段”和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边坡修整成型、场地清理的“八流程”,按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纵向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其程序是:(1)自卸汽车按规定厚度及宽度倒卸土料;(2)用平地机刮平土料,保证松铺厚度在25~30cm;(3)按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压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4)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证;(5)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填筑上一填层。
填筑时松铺厚度差不超过±50mm,若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时,晾晒至符合要求再碾压。
碾压时行驶速度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先静压2遍,弱振2遍,先慢后快,振动频率先弱后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错行进行,与前轮迹重叠后轮宽度的1/3,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3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每层碾压完毕检测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复查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
使用不同种类和条件的填料填筑,按设计规定和要求进行。
同一填层的堤心部分与两侧使用不同种类和条件的填料时分别按试验段施工参数控制。
填挖交界处按设计要求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推出2m反坡2%台阶不小于200cm宽,以利于填方与挖方之间的衔接。
当填料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填料进行试验,并通过现场填筑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后进行施工。
(6)土工格栅的铺设标准要求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铺设面平整,无凸凹褶皱,采用U型钢钉锚固深度不小于30cm,间距为50cm梅花形布置,横向两侧加强,外侧卷边宽度不小于1m,相邻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并用延伸度较小的尼龙绳成“之”子型穿绑牢固;土工格栅自由端折叠宽度为2m。
(7)对于浸水部分路堤,使用粗颗粒土质填筑,不得使用粉质土、强分化岩土、膨胀土等不合适的土质做为填料。
含草皮土、沼泽土、高岭土、有机质土、淤泥土、粒径大于10cm的岩石块等均不能填料。
液限大于50%及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透水性较差,且干时坚硬难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粘结性和膨胀性,毛细现象也很显著,浸水后能长时间保持水分,因而承载力很低,故不作为路堤填筑材料。
(8)临时排水。
路堤填筑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做好两侧临时排水设施,将地表水及时排入临近的河流、小溪中。
地势相对低洼路段,依据现场实际条件和环境因素,设置集水坑、排水井、临时排水边沟等,采取自流排放或抽水排放方式,保证施工期间的施工场地和作业面无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