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 -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
2.能正确阅读和解决包含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3.借助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的使用。
2.能够理解和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难点1.将混合运算题目记录下来,并正确解决。
2.通过反复实践,能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解法以提高计算速度。
教学程序1.引入教师通过出示包含加减乘除符号的小数四则运算题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发对混合运算的兴趣。
2.基础讲解教师针对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符号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对于这些符号的加减乘除运算在数学中的实际意义和运用。
3.混合运算讲解教师对混合运算的特点进行讲解。
运用例题进行分析和练习,深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4.实例演练教师通过试卷、小练习等方式进行演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包含混合运算符号的问题,并适时进行课堂讲解。
5.考核讲解教师对于四则混合运算的考核方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强化逻辑思考能力和计算速度。
6.复习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复习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混合计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1.案例演示法:突出混合运算实际运用场景,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
2.群体讨论法:通过单项测试、小组测试等方式,培养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合作的能力。
3.案例练习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筋骨清晰、形式多样的例题进行演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竞赛评价法:通过竞赛、评价的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1.及时反馈学生解题情况和进步。
2.定期安排小考测试和模拟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
3.对学生进行集体轮流讲解给出的混合运算题目,提高学生对于混合运算题的掌握程度。
总结本节课以四则混合运算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运算符号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练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混合运算中的重难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混合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混合运算的含义。
2.能够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
3.能够独立解决混合运算题目。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
2. 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都知道加减法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混合运算是什么。
(2)整体感知和拓展思维•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小明有 10 个苹果,他送给同学 3 个,然后又买了 4 个苹果,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鼓励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3)系统讲解•结合实例,例如:在一张纸上写上15 + 20 ÷ 5,问学生这个算式该如何计算?•通过慢慢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
(4)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混合运算的知识。
(5)总结与归纳•同学们,你们了解混合运算了吗?今天的课程,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呢?•因此,在课后,你们可以多加练习,让自己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2. 教学手段•黑板和白板•实物或图片•讲解案例•练习题和课堂练习四、教学评价和后续措施1. 教学评价•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通过讲述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巩固学生的知识。
2. 后续措施•给学生留下混合运算的作业并布置复习任务,加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后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混合运算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混合运算部分•讲解案例和实际练习题目•后续规划的复习任务和游戏/互动资源。
混和运算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混和运算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自然数、加法、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2.通过混合运算的练习,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并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完成自然数、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2.能够根据题目选取运算方法,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将自然数、加法、减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复合运算。
2.知道如何根据题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唱歌、朗读有关混合运算的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吸取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了解混合运算的大致概念。
2.学习自然数、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点通过上课的讲解、问题解答等方式,让学生对自然数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加法、减法的运算特点有更加清晰的理解。
3.完成混合运算的习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不同步骤进行不同难度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混合运算的要点和技巧,达到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4.扩展知识范围教师可以从平时的教学及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即便不是混合运算的习题,也能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成长。
五、教学方法1.举例法通过举例法,让学生感受到混合运算的实际用处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立即进入学习状态。
2.归纳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掌握一些规律,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维水平。
六、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文具、计算器、习题等资源辅助教学。
这些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反思无论在哪个年级上课,教师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解和提高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思考水平。
因此,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_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四上《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工具性的数量关系。
2、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从现实意义上理解这一运算顺序,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工具性的数量关系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塑刻板我有一个换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个交换一下,你还剩几个苹果?你有一种解题的方法,我有一种解题的方法,我们两个再交换一下,你还剩几种解题方法?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都有两种解题方法。
假如全班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许许多多的解题方法。
这节课,希望通过这种交换,让我们彼此有更多的了解。
(鼓励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交流)展示5个问题,同学们找一下哪个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如果没有,说明我们大家具有很强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了,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1.买10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2.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3.买40本笔记本要花多少钱?4.买30支钢笔要花多少钱?5.买这些礼物,一共要花多少钱?二、解决问题1、第一个问题:10个文具盒需要花多少钱?同学们不要急于回答,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想一想,你写的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交流: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算式及你是怎样算的?投示出算式:29×10=290(元)投示概括: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买的个数=总钱数2、投示第二个问题:买40本笔记本要花多少钱?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自己的算式及你是怎样算的(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5×40=200(元)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买的本数=总钱数结合学生的买东西过程,概括:(投示)每瓶矿泉水的价钱×买的瓶数﹦总钱数每盒水彩笔的价钱×买的盒数﹦总钱数每块橡皮的价钱×买的块数﹦总钱数每根跳绳的价钱×买的根数﹦总钱数每副跳棋的价钱×买的副数﹦总钱数每本故事书的价钱×买的本数﹦总钱数每把拖把的价钱×买的把数﹦总钱数每斤桔子的价钱×买的斤数﹦总钱数每条金鱼的价钱×买的条数﹦总钱数每台电脑的价钱×买的台数﹦总钱数每辆汽车的价钱×买的辆数﹦总钱数每只小鸭的价钱×买的只数﹦总钱数每件衣服的价钱×买的件数﹦总钱数每双运动鞋的价钱×买的双数﹦总钱数每袋洗衣粉的价钱×买的袋数﹦总钱数每张桌子的价钱×买的张数﹦总钱数每个篮球的价钱×买的个数﹦总钱数每盆吊篮的价钱×买的盆数﹦总钱数每枝玫瑰的价钱×买的枝数﹦总钱数每部手机的价钱×买的部数﹦总钱数每枚鸡蛋的价钱×买的枚数﹦总钱数每颗珍珠的价钱×买的颗数﹦总钱数每面镜子的价钱×买的面数﹦总钱数每头牛的价钱×买的头数﹦总钱数每匹马的价钱×买的匹数﹦总钱数每顶帽子的价钱×买的顶数﹦总钱数每……的价钱×买的…数﹦总钱数你们看这些话表述起来比较麻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像每个文具盒的价钱、每本笔记本的价钱、每支钢笔的价钱、每……价钱,一般叫做“单价”。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范例)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带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谈话:同学们,四(1)中队不仅关心福利院儿童的学习,还很关心他们的生活。
这不,周六他们相约来到了超市(课件出示情境图)。
2.梳理信息谈话: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提出数学问题提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问题1: 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问题2: 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志愿者为福利院儿童购买食品的情境,一方面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借助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一)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问题导入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结合起来读一下吗?预设生:牛奶58元/箱,饼干4元/包,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2.独立试做谈话: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生独立试做,师巡视。
3.全班交流,探索方法提问:谁来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思路是什么?预设生:求剩下多少钱,需要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总钱数已经知道了,要先求出花掉的钱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
2.能灵活运用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3.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4.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概念。
2.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
3.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1.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整数的四则运算。
2.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四、教学难点1.整数的应用问题。
2.整数的小数和分数转换。
五、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挥。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整数的概念1.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自己找出正数和负数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补充讲解正数、负数和0的概念。
4.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表示正数和负数,完成“实物语言——数学语言——表示法”的转化。
2. 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1.教师讲解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
2.练习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技巧。
3.制定“0为加减法的中立元素”“两个同号数相加或相减,绝对值相加再决定符号”等运算规则。
4.练习一些混合运算的例题,培养学生对整数的加减乘除性质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 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1.整数计算口算练习,巩固学生计算技能。
2.整数应用问题探究,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探究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整数的四则运算,内容繁琐,但基础知识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整数乘除法操作时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小细节,通过多练多做,培养起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3)第2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6)第3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9)(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
正确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既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学习运算律(含简便运算),以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学生有条件主动把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到三步混合运算中来。
教材根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以两种形式安排教学线索。
一是通过创设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数量关系理解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直接呈现相关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让学生通过类推,自主掌握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样,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2.把计算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一方面,教材借助实际问题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混合运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也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和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正整数、零、负整数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2.能够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熟练应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3.能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规则。
3.通过实例展示整数混合运算的过程和方法。
二、讲授
1.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学生在黄板上完成画图及填写整数的规律。
2.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对同号,异号数的加减乘除
规则。
3.教师通过以往的石子问题、盘子问题等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整
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步骤。
三、练习
1.学生在黄板上完成一系列整数混合运算的计算练习。
2.学生在单张作业中进行练习,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2.激励学生分享好的解题方式及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并做好自我检查。
2.家长指导下,运用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解题的思路,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规则,对混合运算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括号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练习。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受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2、熟悉连乘算式,会计算简洁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试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活动,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问题情景出示课件情景图,通过谈话引出小区新建楼房问题,让学生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1、让学生依据问题情景计算并沟通自己的想法。
2、沟通计算过程,重点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预设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时可能消失的状况,依据不怜悯况实行相应的应对方法。
4、熟悉连乘算式,讲解计算过程5、出示连乘的计算题,对计算方法加以稳固。
三、思维拓展1、出示情景题1,让学生自己读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2、出示情景题2,让学生试着用综合算式解决。
四、课堂小结师生通过简短的谈话引出新建楼房问题,让学生知道今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明确“一栋楼”的概念,为下面的计算做预备。
沟通时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每一步是在求什么。
通过沟通,不仅可以使学生自己的方法得到认证,同时还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让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回答下列问题时可能会消失许多不同的状况。
充分考虑这些可能状况,并实行相应的措施,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
两道连乘的计算题,既是对计算方法的练习,又是为下面自己列连乘算式做预备。
这又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通过这道题,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以及数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系。
这道题既是对所学学问的稳固,又是对学问内容的升华。
这样用分步列式的同学也尝试到了列综合算式的好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新学问的用途,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胜利的喜悦。
师:同学们,我这有几张城市建筑的图片,咱们先来看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卡片、课件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练习:(卡片)30+30÷3 42×3 80÷16+212×5—60÷2 8×5×10 120÷4×5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计算:32+540÷18 100—(32+30)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二)探究新知1.引入新课: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0和540÷18下面画上线。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00—(32+540÷18)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1。
板书课题:混合运算例1(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2.对照例1与复习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对于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学生能正确确定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生活情境的图片、例题、练习题等。
2.教学道具:小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视频或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四则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商场购物的图片,提问:“小明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他还买了1个香蕉,2元,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意图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严谨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在成功体验中浓厚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学习单(学生一人份)、磁性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旧知引学1.生活中的交通安全有规则,数学计算也要遵循运算规则。
今天我们要研究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看到课题你会马上联想到学过的什么知识呢?(板书:两步混合运算)2.出示:30÷6+4 30+6×430-6+4 30÷6×4你能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吗?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回顾计算规则: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引导学生猜想: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它的运算顺序和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研究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熟悉的交通安全规则和体育游戏规则来调动起学生的课前学习情绪,并有效借助已经掌握的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知识,在“说一说”中温故其运算规律内容,在“猜一猜”中引发学生猜想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会是怎样的?这样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在学习疑问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情绪,开启对新知识的研究验证活动。
二、主体探究,合作研学1.探究例1出示例图和信息。
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问后出示“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分步列式、口答,媒体出示: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说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想一想解答时用的是怎样的数量关系?出示:买中国象棋的钱+ 买围棋的钱= 一共用去的钱。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篇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3/8(3/4-1/6)5/6-4/92/3 7/123/14+7/8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3)抽象运算顺序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体验应用,内化知识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运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怎样的?1/2+2/35/63/5 (1/2+2/3)5/63/5(1/2+2/3)(5/63/5) (1/2+2/35/6)3/5思考:算式中的运算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运算顺序不同?(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1)情景引出问题师:同学们不仅做了红花、黄花装饰教室,还做了漂亮的中国结,请看老师带来的信息。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定律在混合运算中的应用以及简便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运算定律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纠正错误。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大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整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具:教学课件、教学卡片、计算器、实物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整数的概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小明向东走了5步,向西走了3步,最后停在了哪里?2. 引导学生回顾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
二、整数的加法与减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整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演示具体的计算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整数的乘法与除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整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演示具体的计算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整数的混合运算(20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整数的混合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演示具体的计算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实际问题的解决(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可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整数的应用。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6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布置要求,引导预学(1)做书上第80页“练习十五”第1题(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99-68×238-[2.44×(8.5-5)](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A、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顺序进行计算;B、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再算();C、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再算()。
二、预习反馈,诊断查学课中进行预习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三、目标引领,探究导学(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
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5×18+35×18(25+35)×18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3课时)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目标解析: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75-36+24 25-20÷5 6×8-5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1)10-5+3=(2)7+(7-6)=10-(5+3)=7+7-6=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1.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例3)7×(7-5)(77-42)÷7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叶升第二小学郭永斌
教学内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混合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格式的好习惯。
4、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导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导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2、掌握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对策:
1、让学生用分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式子合起来列成综合算式,从中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要联系现实素材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注意引导学生作出适当的归纳。
导学准备:光盘
导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计算: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第1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二、互动研讨。
1、出示P30的插图。
说说插图中的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只书包20元、一本笔记本5元、一盒水彩笔18元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板书。
(1)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2)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讨论解决的方法。
(1)出示第一个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求出什么?
怎样计算?(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义)
板书:5×3=15(元)
15+20=35(元)
提问: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综合算式,你会算吗?
追问:为什么要先算乘法?
板书:5×3+20
=15+20
=35(元)
提问: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怎么办?
得到: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出示第二个问题。
提问:求应找回多少元,怎样想?
板书: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追问:用去的钱怎样列式?
你能列综合算式吗?“18×2”表示什么?
板书;50-18×2
=50-36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14(元)
追问:在这个算式里,有什么运算?先算什么?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得到: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将书上P30中的空白部分填完整。
注意此页最后一句话。
三、巩固练习。
1、P31第1题
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注意:书写的格式。
重点评讲第3小题。
2、判断。
P31第2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每道题的计算过程,找出其中的错误,再进行订正。
第(1)题的错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运算顺序错了)
第(2)题的错误:40写在减号的后面了。
(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
第(3)题的错误:减号后面的25没有写。
(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
3、对比练习。
P31第4题。
分组出示,一组一组练习。
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进行计算。
得到:数字相同,运算顺序土同,运算的结果就不同。
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揭示课题。
五、布置作业。
P31第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