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职校隆重举行中德合作办学三十年庆典X - 南京职业教育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有“标杆”意义《光明日报》 2012 年 9 月 26 日 8 版为期两天的中国职业教育展览日前在德国首都柏林闭幕。
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外专展推介中国职业教育。
展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现场演示等方式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德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成就。
数千名中德两国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推广、培训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参观了展览,并与中方参展院校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中德两国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及时提出了在职教领域开展交流合作的建议。
1980年,时任中国教育部长蒋南翔访问联邦德国,拉开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序幕。
从上世纪的互访,到中国6城市“双元制”试验和中国3个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建立,到1994年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的联合声明》,及随后5年政府间政策对话机制的运行,再到两国总理共同见证成立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可圈可点。
在两国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德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相互理解、合作与交流,也对中德两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教育部官员席茹女士对记者介绍说,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是由政府间合作、行业企业合作、院校合作和民间合作组成的一个整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者广泛。
自1980年中德开展职教合作以来,双方交流人员有10万多人次,建立项目点近百个,研究开发的专业、课程、教材数百种,为中国培训中高等职业学校校长700多名,教师2000多名。
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展台前记者了解到,该校是目前我国和德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也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校30年来,形成了独特的中德职业教育品牌,被业界誉为金牌蓝领的摇篮,每年为我国培养大量金牌蓝领工作人员。
回顾30多年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成果,一是培养了大量技能人才,二是建设了一批职教机构,三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教合作 的序幕。起步期 的中德职教合作, 通过政府 问签署 合作计 划 或协 议 , 规 章 制度 上 确保 合 作 项 在 目的顺 利实施 。中德职业 教 育合作 3 0多年来 , 可以 归纳为两 个领 域 : 一个 是 职 业 教育 与 培训 机 构 的建 设, 另一个 是 为职业 教 育 服 务 的支 持 体 系机 构 的建
作 者 简 介 : 文 吴 , 东 师 范 大学 教 育 学 系 硕 士研 究 生 ; 海 波 , 东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系 硕 士 研 究 生 , 朱 华 鲁 华 E—ma :n udlb i yn euh l @ 1 3 cr; 6 .o 阚仁 建 , 东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系硕 士研 究 生 n 华
向信息 型转变 , 了培 养适 应 社会 并 满 足 个 人发 展 为
要求 的人 才 , 业 技 术 教 育 和 培 训 ( eh i l n 职 cnc d F aa
V ct n l d ct n ad T ann ,简称 T T) oai a E uai n riig o o VE 必
武器 ” 。相关 的介 绍和研究 , 我 国借 鉴 德 国职业 教 为 育提供 了前 提。然 而 , 中德在政 治经 济体 制 、 社会 文 化背景 和教育制 度 等 等方 面 存在 巨大 差异 , 国在 我
坛” 在北 京 举 行 , 是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一 件 大 这 事, 也是 中德 职 教 合作 的里 程 碑 。中德 职 业 教 育 合
设 。 J 18 l 于 9 3年 3月着手建 设语 言培 训和 翻译 中心 ( 北京大 学德语 中心 )师 资培训 中心 ( 、 上海师 资培训 中心 ) 职教研 究所 ( 京 建筑 职教 中心 ) 与 职教 和 南 等
30年中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与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的合 作 开始
于改 革开 放 以后 ,随着 17 9 1年我 国在
第一 个 世界 银 行贷 款 发展 职 业 教 育项 目是改 革 开放 以后 我 国利 用 世 界 银 行 贷 款 实施 的第 7个 教 育 项 目, 从 19 9 0年 8 2 月 3日开设 , 历时 6年 多 , 从 酝酿算 起接 近 1 2年。第二 个世 界银行
款项 目全部 完成 ,执行期 均是 5年 , 还
款期是 2 。 0年 根据 与世界 银行 达成 的协议 , 两 这
国际交 流与 合作 方 面 开展 了非 常 多 的 工作 , 对于我 们 国家 职业教 育 的快 速发 展发挥 了很大作用 。 实践 已经 有力地证 明, 积极 主动 地开展 和扩大 职业教 育 的 国 际交流 与合 作 是推 动 我 国职 业 教育 改革发展 的一条重 要的宝 贵经验 。
教科 文组 织 的许 多 活 动我 国都积 极 参
与 。参加 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的这 些 活 动, 对提高我 国职业 教育 在 国际上 的影 响具有重 要的作 用。 二 是 参与 联 合 国教科 文 组 织 的一
些 职业教 育方 面的活动 , 主要是 支持职
行 、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 合 国儿 童 基 联 联 金会 等 国际组 织和机 构都建 立 了联系 , 并开展 了很 多合作项 目, 对职业 教育影 响 比较 大的一 是世界银 行 , 二是 联合 国
80 0 0万美 元 , 上我 国 的配套 经 费 , 加 两
职业教 育研究所 的建设 。 两个 世界银 行 贷款 的项 目支 持 的 10所项 目学 校 , 5 在 当 时我 国 1 . 所 职 业 院 校 中 只是 很 7万 小 的一部 分 , 当然这 些学校 的示 范作用 是很 大 的 , 对后 来我 国职业 教育 的整体
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试点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活动的职业性、企业办学的主体性,2009 年巴符州 以原有的职业学院为基础合并成立了“双元制”大 学,其特点主要有 :(1)校企联合培养,教学实践融 合 ;(2)管理体制规范,课程紧凑严格 ;(3)师资来 源多样,教材形式灵活 ;(4)学前签订协议,毕业双 向选择 ;(5)学习同时工作,毕业获双证书 ;(6)应 用能力突出,上升前景良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双 元制”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工商界的欢迎,社 会声誉很好,目前德国的大型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 都参与到“双元制”教育当中。
27Leabharlann (数据来源于 2015 年 11 月,德国“培训+”数据库)
2 “双元制”教育在南工院的试点分析
较之其他职业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教育有 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值得世界各国的学习和借鉴。南 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总体目标是创建“中德职教 示范项目”,主要思路是“多证书引入、多模式比较、 自有标准开发”,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推进, 如图 1 所示。自 2014 年开始,学校开始着手引入德 国相关行业资格证书,以此为切入点,借鉴德国“双 元制”教育先进经验,开发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一流专业。 2.1 借鉴“双元制”教育的实践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 平 1,陈志嘉 2
(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江苏 南京 210023 ; 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贸易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特点,探讨了我国高职院校对其学习和借鉴的可能性,并根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 中简称“南工院”)已开展的合作项目,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德国“双元制”教育的试点构想。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 ;高职院校 ;试点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644(2018)03-0043-03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留学找谁办理靠谱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留学,找谁办理靠谱?南京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中德合作项目学校。
根据优化南京市职业教育资源和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由南京市教育局建议,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原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南京市建筑工程学校于2000年7月合并,易地搬迁建成。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是目前南京最大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位于南京新城中心地带,毗邻南京奥体中心。
校园占地189.4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拥有44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和22个实施一流、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有国际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1600个床位的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和能供2000多人同时用餐的学生食堂。
校园建筑欧陆风格,环境优美、整洁、幽雅,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崭新的现代化国家级重点学校。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留学办理,首选留学360,留学360网将为南京职业教育中心所有学生提供十大留学增值服务介绍:1."签证赔付"由于我们的顾问老师平均3-10年留学申请经验,申请成功率达100%。
CRM系统申请节点控制,每项申请材料均由经理级确认把关,确保申请全程无误。
私人管家式服务,申请顾问、签证顾问等多对一全程负责。
比传统中介更负责,比DIY更靠谱。
承诺:100%成功录取+100%全套服务+100%流程透明+100%免费申请,签证拒签赔偿3000元。
2."专车接送"来上海坐机的朋友,提供免费送机服务,车型:宝马750/奥迪Q7/宝马530/奥迪A6不等。
3."来就送"上门咨询,即送价值68元的英语学习教材一份。
4."海外特产、公司充电宝同分享"微信分享成功办理经验,送海外特产+公司充电宝一份(价值500元)5."银行护航,挣补贴"与国有银行合作,指定银行汇学费,享受VIP服务+外汇汇率优惠+留学360网补贴1000元,为未来海外学费团购铺路。
江苏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二十年回顾
江苏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二十年回顾袁靖宇【摘要】通过20年中外合作办学,江苏高职教育借鉴国外经验,初步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增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与此同时,输出国制度完善与输入国制度滞后之间的矛盾、输出国与输入国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以及中方院校合作愿望强烈与执行能力偏低的矛盾愈加突出。
要实现加强教育能力建设的政策目标,政府必须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高职院校必须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消化吸收先进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Through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the past 20 years, 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raised its overall level after learning international advanced experiences, initially establishing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highlight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enhancing the nature of practice, openness and occupational aptitude in teaching proces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1) Education exporting country has sound policies but policies in education importing country are backward; 2) The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interest pursuits; 3) Chinese colleges have strong desires to start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partners but low ability to oper-ate it.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strengthening educational capacity building, Chinese government must perfect the current policies. Meanwhile, Chine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ust focus on improving faculty ability and assimilating advanced curriculum system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s.【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98-102)【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江苏【作者】袁靖宇【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江苏南京 2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9.285.3以1993年金陵职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国内首个高职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为标志,江苏高职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过20年历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顾及展望
2008年第7期第23卷总第206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SU T E A C I t E R S U N I V E R S I T Y O F7F EC H N O L O G YN o.7.2008V01.23G e ne r al N o.206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顾及展望关晶(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进行综述,展望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未来。
关键词:改革开放;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401(2008)07—0016—04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顾(一)教育模式引进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及课程模式,掀起了国内职业教育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
包括80年代引进的德国双元制、M ES,90年代引进的加拿大C B E,以及21世纪初引进的澳大利亚的TA FE,英国的B TEC和德国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等。
典型合作项目包括1988年原国家教委在东北和华东地区6城市的引进德围“双元制”职教模式试点、1991年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C C C LP项目)、2002年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
在此教育模式的引进过程中,我国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经过了“移植”、“借鉴”和“本土化”等不同的过程。
这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引进,极大地更新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工作导向”等一些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它们丰富了我围职业教育办学及课程的实践,启发了我国本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后来的群集式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任务引领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等的设计思路都与这些职业模式一脉相承。
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庆典大会在京举行
龙源期刊网 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庆典大会在京举行作者:羿羽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0年第01期在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到来之际,“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2009年11月2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开幕式并宣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贺信。
刘延东在贺信中向长期致力于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台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她指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力度,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密切合作,在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努力为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鲁昕在开幕式致辞中向30年来参与合作的中德双方人员表示感谢,并指出,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在职教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制造”的职教模式,认识中国特色的职教体制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
这必将为中德职教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加强这种合作关系,实现两国职教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了当天的庆典晚宴并致词。
郝平在庆典晚宴上表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与德国政府、各基金会及有关机构的支持分不开,正是有了中德双方30年来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有了中德职教合作30年的辉煌历史,也才有了此次盛会。
希望在会议研讨中,中德双方能利用好这个平台,相互交流职教理念,碰撞出更多促进中德职教合作的火花,达成更多促进两国教育合作的共识,共同谋划今后30年双方职业教育的未来。
据了解,自1978年中国同德国合作以来,双方在联合设立职教合作项目、联合培养职教师资、共同开发教材及教学大纲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
截至2008年年底,双方合作为中国培训了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师2000余名、校长700多名、中职职教师资基地专业教师近100名。
成功的故事,孕育成功的思想
成功的故事,孕育成功的思想作者:姜大源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年第09期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史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进程中,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现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已被载入史册,而且因为,在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的30年中,南京高职校在学习德国先进经验和成果的同时,通过自己30年的艰苦探索与不断创新,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活力。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启示良多。
作为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普遍规律,起伏涨落,也必然体现在30年来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之中。
中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期,大致在1978至1998年。
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领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回落期,大约在1995至2002年。
在世纪交替之际,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下滑,从高峰走向低谷。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期,应该自2003年到现在。
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和“十二五”规划启动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从数量、速度层面向质量、效益层面发展。
南京高职校,同样在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的洗礼之后,于30年践行的风雨“双元路”的征程之中,显示其敢为人先的精神:从“复制”到“模仿”,从“改造”到“创新”,探索出一条可行而有效的“本土化”之路!是啊,30年的实践,成就了南京高职校许许多多成功的故事:博世西门子电器(江苏)有限公司项目是在中国“复制”德国原版“双元制”的典型;“环强班”是中国企业家选择性移植“双元制”,实现中国企业和职业学校“模仿”德国“双元制”的范例;楼宇智能化专业是用中国行业企业需求“改造”德国“双元制”的探究;而五年制电子商务专业,则是在没有德国相关专业可借鉴的情况下,所创新的中国“双元制”的“样板”。
“三结合”显成效 “四三二”促共赢
“三结合”显成效“四三二”促共赢作者:倪泳彭涛来源:《职业》2020年第08期日前,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江宁高职校”)在南京举办了“创新融合·共赢发展”产教融合高峰论坛,南京市职教领域的专家及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了论坛。
江宁高职校党委书记徐丽主持论坛,校长王小林介绍了江宁高职校2014年以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与会者聆听了江宁高职校产教融合办学的先进经验,聆听了专家的精彩演讲,并参加了江宁高职校3所二级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京东双创学院、皮草(非遗)学院的揭牌仪式。
近年来,江宁高职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方针,采取自建与引进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新途径,形成“四学院三中心二平台”的校企深度合作框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实现“真融”“真合”,建立4所特色专业学院江宁高职校利用地处南京江宁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当地优质企业资源,紧扣企业需求,全方位、多渠道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把区域产业转型的结构性需求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进行双向构建,使之达到“真融”“真合”。
江宁高职校先后与菲尼克斯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与联想集团共建联想创新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双创学院,与禄口街道、中铁二局、金陵科技学院、苏琦特皮草有限公司等“政企行校”共建皮草(非遗)学院。
江宁高职校机电工程系和菲尼克斯电气公司共建了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该学院是南京市职业学校十大专业学院之一,学院组建了菲尼克斯订单班,将菲尼克斯面向智能制造的产品和技术融入实验实训平台,打造集智能制造领域的基础训练、系统训练和实战训练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实验实训基地,成为高端研发、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交流的“四合一”平台,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
到目前为止,江宁高职校已开设了两届菲尼克斯订单班,培养学生共42人。
打造中国职业教育精英品牌
打造中国职业教育精英品牌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古至今,不乏像刘禹锡、李白、杜牧等著名诗人为南京这座美丽的“六朝古都”挥洒笔墨。
而在这座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有一所桃李满天下的教育殿堂,她就是江苏省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金陵中专在姜峻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付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尽享其才”的教育理念已经深深融入每位金陵中专人的血液中,而金陵中专也因此成为闻名全国的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和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金陵中专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前,全体教职工满怀热情、凝心聚力、拼搏进取,营造了一片属于他们的职业教育新天地。
做实校企合作,成就职教品牌姜峻校长表示,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双方负责的基础上,它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校企文化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能否有效融合,是校企合作能否向纵深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基础与保障。
金陵中专于2002年与德国巴伐利亚州上法兰肯区手工业行会(HWK)合作,开设了中德合作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2005年10月与德国宝马集团合作,成功举办“宝马技术导入”综合培训,并成为“宝马”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承担宝马经销商员工的售后培训。
经过多年来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形成了“共同打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师资培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实施项目管理”的“四共同”校企合作模式。
近几年,学校在基地环境建设和专业教学上,深度融入了企业生产元素。
如金陵中专学校实训基地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与宝马经销商4S店装修风格元素的结合,整个基地的设计以“灰、白、黑”为主色调,充分体现宝马“沉稳、大气、有内涵”的企业文化。
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南京金陵中专中德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地所使用车辆 、 设 备 和 工具 的先 进 性 、 市 场 的一 致
校 企 合 作 打 通 了学 生 进 入 企 业 走 出 国 门 的学
习之 路 。宝马集 团每年 组织 对合 作项 目教 师 的培训
学 生 由传 统 的被 动式 听课 转 变 为 主动 的探 索 学 习 、
综 合 培训 项 目学 习 , 逐 步 创建 了 “ 宝 马学 徒工 ” 培养 模 式 。2 0 1 2年 1 0月学 校 成 为宝马 集 团在 国 内第 一 家开 展 “ 宝马 B E S T ” 项 目培 训 的基 地 。合 作 的历 程 中. 校 企 在 四个 方 面 进行 了互 联 互 通 , 实 现 了 合 作
2 0 1 5年第 9期
图 1 汽 车专 业学 习模 式流 程
表 2 宝 马培训 师 培养过 程 一览表
内容 学 习项 时间
在 线课 程 学 习 经销 商 实践 专项 学 习 面 对 面 的培 亩 I
专 项研 讨 会
试 讲 培 训
4 0 天 4 0 天 3 0 天
3 O %
考察业务、 培 训 师教 学 能 力
成为培训师后
年度评估
学员满意度 培训 师行为
年 度 考 评
5 % 1 0 %
5 0 %
纸质反馈表和电话调查 检查培训筹备 、 课堂管理 、 课后反馈文档、 培训着装
对教 师专业理论 知识、 实 际操 作 能 力 、 课 程 传 递 能 力等 进 行 综 合评 估
之路。
程 的学 习机 会 , 增强 学 生适 应 企 业实 际工 作环 境 和
解 决综 合 问题 的能力 。 2 0 1 2年该专 业 通过北 京 师范 大学 出版 社 出版 了具 有 完 全 知 识 产 权 的 汽 车 专 业
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理念大碰撞
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理念大碰撞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杜渐关键词:课程设置,技能竞赛,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摘要:通过我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中合作办学出现的分歧来分析两国不同教育理念。
提出一些建议。
我校与德国合作办学已经二十多年了,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直接感觉到我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的理念上有较大的差异,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发生过碰撞,现摘录一些片断供大家思考。
一、有关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在办学初期,驻我校的第一任德国长期专家和校领导在检查老师上课的情况时,看到我们的数学课教师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半角和倍角公式,他就问到:德国学生在职业学校里只需要学习一些三角函数的概念,在工作中他们用带三角函数的计算器,什么角度的函数值都可以计算,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这些半角和倍角公式有什么意义?当时的校长回答:如果学生不学这些内容就太浅了。
德国专家问:究竟是德国经济发达还是中国经济发达?我校的校长回答道:当然是德国经济发达。
德国专家继续问:既然德国的经济发达,德国学生学习这些内容都够用了,为什么你们的学生反而不够用?我校的校长答道:因为我们的一些学生今后要上大学,所以必须学习这些内容。
德国专家说:如果学生要上大学,他就不应该到职业学校来学习,这是其一;其二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想提高,在中国有函授、电大、夜大等学校,他们可以在那里学习,工作以后有许多继续教育的场所;其三是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要读大学的是少数,你们办学是为多数人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我国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小学和初中没有学好基础课(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考分数在350分上下,有些学校和有些专业录取甚至不需要分数线),而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普遍是将普通高中的数学内容简化浓缩后的改版,这些学生过去的知识都没学好,继续学习更深的知识困难肯定大,而这种数学课与职业工作联系的内容很少,学生在学习中当然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很差。
我们的职业教育确实为少数较好的学生考虑得多些,对大多数学生考虑得少些。
携手德国企业共育高技能人才——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引入德国双
携手德国企业共育高技能人才——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引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作者:杭梅,周会达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5年第11期文/本刊记者杭梅特约通讯员周会达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南京市江宁区,作为全国首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校22年来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该校学生每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8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舍弗勒集团、西门子集团、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就业。
学生如此受大中型企业的青睐,与该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分不开,而与德国舍弗勒集团合作进行订单培养的“舍弗勒班”成为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典范。
政府搭台,校企跨国合作“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学校占了地利这一优势,有助于我们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发展。
”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刘江华说。
南京市江宁区被称为南京市的水、陆、空交通走廊,拥有“一园三区”:江宁国家高新产业园和江宁经济开发区(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空港工业园区、江宁滨江开发区。
除此之外,江宁区还是国家级生态区。
生态与经济两大优势使江宁区成为“开放的热土”“外资集聚地”。
截至目前,江宁区共引进外资企业3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40多家。
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舍弗勒集团与南京市江宁科学园正式签订投资协议,这是舍弗勒集团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
据了解,舍弗勒集团在江宁区投资建设的轴承工厂,总投资额3亿欧元,主要产品涉及汽车和工业精密轴承,预计吸纳员工两三千人。
而这些员工大多来自于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和江宁技师学院。
“通过江宁区政府牵头,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与舍弗勒集团开展了合作,引入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已有8年校企合作经验的刘江华说。
舍弗勒集团与学校合作开设的“舍弗勒班”,学制为三年,采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双元制”就是学生的整个培训过程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同时进行,学校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培训专业技能,将企业实践和学校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姜峻:现代职教探路者
姜峻:现代职教探路者作者:张韦韦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2期他是职业学校现代管理者的典型代表,他经历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低谷,也见证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峰,他在办学中遭遇的辛酸与苦痛是这一群体心路的真实写照。
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激流中,他坚守着理想,以守望者的姿态追寻自己的梦想。
他,就是南京金陵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姜峻。
见到姜峻,是在南京金陵中专中德合作十周年暨宝马南京实训大楼落成庆典活动现场。
忙碌间隙,姜峻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事业征程、治校育人之道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构想……事业转型:从普教到职教在来金陵中专之前,姜峻是南京市重点高中南京一中的教师。
追忆当年,姜峻说,应该感谢南京金陵中专前任校长王秀文,正是这位老校长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成为他走进职业教育的引路人。
作为南京一中的同事,出于对姜峻工作能力的肯定和信任,王秀文提出希望姜峻协助自己推动学校的发展。
怀着对这份知遇之恩的感念和迎接全新事业挑战的渴望,1999年7月份,姜峻从南京一中毅然决然来到了金陵中专。
从一所重点高中到职业学校,姜峻的选择让周围人不解:“那么好的学校不知道好好发展,跑到职业学校?”姜峻坦言,这种改变对自己的打击也很大,那时的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低谷,学校招生计划是800人,实际只能招来300多人,要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忙招生,“而且一提是职业学校的,人家看都不看一眼”。
在当时重普教、轻职教的现实中,姜峻倍感世态冷暖。
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成为姜峻坚持的动力,“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更何况一个国家要发展,职业教育必不可少,一定要把它做好!”怎样以行动诠释信念?那时的姜峻对职业教育没有概念,“我当时以为,抓职业教育不就是抓学习成绩吗?”姜峻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上——抓成人高考、抓江苏省职业教育对口班、组织教师编教程……在老校长王秀文的不断指导下,姜峻才逐步对职业教育的内涵、专业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深刻了解职业教育却始于学校与德国的合作。
中德合作 双元创辉—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德国合作办学30周年掠影
中德合作双元创辉—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德国合作办学
30周年掠影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始建于1982年的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同家教育部在职教领域与德国合作的第一所项目学校。
30年来,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积极开展本土创新实践。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8.5
【相关文献】
1.浅谈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外教管理--基于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双本科合作办学项目 [J], 杨玉飞
2.双元制培训造就企业"免检"人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博西华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J], 潘东标
3.基于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中德合作工业机械专业BSH项目为例 [J], 苏和堂
4.破解“双元制”的本土密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投身课改实录/“双元制”,我们的足迹 [J], 潘东标
5.新文科背景下中德合作办学德语强化教学跨文化思辨能力探索与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与德国FOM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J], 陈丹宇;李春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31期文/ 姜峻董自上江苏省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金陵分院、江苏省四星级、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80 亩,建筑面积9.5 万平方米,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4426 名,教师375 人。
学校设有汽车技术系、艺术设计系、现代商贸系、旅游管理系和烹饪营养系等五大专业系部,有10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 个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 个省级技能教学研究基地。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5581 万元。
学校办学类型多样,有3+4 中职与本科衔接、五年高职、5+2 高职与本科衔接、3+3 中职与高职衔接、三年中职和普职融通。
金陵中专与德国巴伐利亚州上法兰肯区手工业行会(HWK)合作,开设了中德合作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校与德国宝马集团合作,成功举办“宝马技术导入”综合培训。
2005 年10 月,学校经宝马集团授牌,成为“宝马”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培训基地。
金陵中专与宝马公司的合作,经历了“引进、吸收、提升和拓展”的四个发展阶段:2002 年与德国HWK 合作,学校的汽车专业高开高走。
2004 年与德国BMW 合作,引入双元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2006年获得BMW 赠车,引进先进的技术。
2010 年新实训大楼竣工,筑巢引凤,专业上不断地拓展。
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夯实办学基础;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国际视野;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人才质量;探索职教之路,打造鲜明特色。
学校与宝马公司实现“三共四联通”的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共创、共享和共管。
共创:学校和企业共创宝马培训体系、学徒工项目和IBT 项目。
在宝马培训体系中划分基础教育和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学生和新经销商员工一样,经历初级的学徒工项目和宝马技术综合导入,晋级中级机电工、高级服务技师再到顶级高级技师。
宝马学徒工培养计划历时三年,按照不同的模式,完成学徒工项目学习。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教学改革”分论坛综述
作者: 杨静
作者机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页码: 10-1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教育合作 发展论坛 周年庆典 职业院校 中德 职教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摘要:在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到来之际.“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2009年11月29—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教育部、财政部、外交部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德国合作项目单位的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百年常青树 跨越谱新篇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页码: I0005-I000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0期
主题词: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市 职业教育中心 教育主管部门 五年一贯制 政府部门 高职院校 教育部门
摘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系南京职业教育中心,200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部门批准升格,是南京市教育部门直属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在职教领域和德国合作的项目学校之一,提到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很多人会用“常青树”、“德国校”来形容她。
百年的历史积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施,卓越的办学绩效,让这所“明星”学校成为全国职教领域的领头羊。
学校接连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实训基地项目学校、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等诸多荣誉,已率先成为领先江苏职业教育,辐射全国、引领职业教育走向国际的示范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高职校隆重举行中德合作办学三十年庆典11月18日的南京高职校首次投入使用的体育馆内彩旗高悬,鲜花锦簇,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南京高等职业职业技术学校中德合作办学30周年庆典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出席仪式的中外领导有: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国际交流与合作所所长合格迈尔、原东北亚处处长维尔克、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处长席茹、住建部人事司劳动与职业教育处处长路明、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杜学伦、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张强、南京市青奥组委会副秘书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传德、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南京高职校校长张荣胜、党委书记吴仲华等。
党委副书记唐云清、基金会兼管专家凯夫勒主持。
出席庆典仪式的还有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代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各兄弟院校的代表,基金会在华项目学校代表、学校老教师代表、师生代表等累计400余人。
南京高职校校长张荣胜作中德合作30年主题报告。
他回顾了自1982年到2012年以来,学校复制、模仿、改造、创新德国“双元制”的历史,从最早的学校选派教师赴德培训,翻译德国教材,引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德方派出大批专家来校指导,到后来的面向全国辐射学习“双元制”的经验,再到举办中德职教经济接触论坛,引进欧盟认可的“AHK”证书,开展原版“订单式”培养,充分体现了南京高职校人在“双元制”本土创新道路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探索。
今后,学校将在教师赴德培训、强化校企合作、密切国际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力争开拓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基金会国际交流与合作所所长黑格迈尔发言。
他首先转达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席名誉博士汉斯·蔡汉特迈尔先生和基金会总干事长彼特·维特劳夫博士最良好的祝愿和祝贺。
回顾了30年前中德合作办学的由来,对南京项目在由“项目分支机构和当地的项目学校组成的网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表示,在中德双方互信合作的基础上,南京高职校不仅成长为全国先进教育单位,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示范性学校。
这成功的秘诀在于将德国成功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体系与本身发展紧密结合。
希望未来让中德共同面对挑战,肩并肩完成我们面临的任务,为南京项目的美好发展继续努力。
歌德学院代表、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杨依凡女士发言。
南京高职校是中国与德国在职教领域合作的第一所项目学校,同时也是歌德学院“PASCH项目”的第一个职业学校,双方在中国青年学生的德语学习、两国青少年友好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合作以来,学校已经十余名师生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赴德文化交流,参加德语夏令营,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希望继续加强合作,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两国人民友好做出新的贡献。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致辞。
他首先代表南京市教育局向出席庆典仪式的领导、来宾表示感谢。
30年来,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南京高职校不断内化并推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理念,形成“重实践、重技能、重能力、重企业”的本土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南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希望南京高职校以中德合作办学30周年为契机,抓住新机遇,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努力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的职业学校,为打造幸福南京教育,建设国际教育名城再立新功。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讲话。
他指出,江苏是全国经济大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提升,而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的基本途径,必须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来武装头脑,才能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能手和熟练的劳动者。
由此,30年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就进入了江苏职教人的视野,“南京项目”成为全省职教界同仁追求的标杆。
希望以“南京项目”三十年庆典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德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为两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处长席茹讲话。
作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以“双元制”模式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也一直被许多国家作为学习的榜样。
中德教育合作,尤其是中德职教合作,已经成为中外教育交流的典范之一。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是让人感到骄傲,希望各方能够继续关心支持中德合作,中德合作未来的道路将更加宽广。
庆典仪式上,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传德向维尔克先生、学校老校长杨敖先生的夫人肖文英女士颁发“宁德职业教育合作卓越贡献奖”。
南京高职校校长张荣胜与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杨依凡女士签署了“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歌德学院合作办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