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课内复习《伤仲永》《周处》《卖油翁》同步复习拓展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
2014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一、为学彭端淑清朝文学家1、吾欲之南海,何如?2、子何恃而往?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二、天时不如地利选自《孟子》孟子战国思想家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三、橘逾淮为枳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政治家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缚者何为者也?四、伤仲永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五、周处选自《世说新语》刘义庆(编)南北朝文学家1、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2、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六、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朝文学家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七、卖油翁欧阳修北宋文学家1、以我酌油知之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八、核舟记魏学洢明朝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佛印绝类弥勒...神情与苏黄不属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九、口技林嗣环清朝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3、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十、陋室铭刘禹锡唐朝文学家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何陋之有?十一、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或记叙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阐明道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整理《为学》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译: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3、子何恃而往?译:你凭什么去呢?4、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译: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富有的和尚。
《橘逾淮为枳》1、齐人固善盗乎?译: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2、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4、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啊。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吧!6、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伤仲永》1、稍稍宾客其父。
译:(同乡人)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那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周处》1、为乡里所患。
译:(他)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2、古人贵朝闻夕死。
译:古人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的精神最为)珍贵。
3、并皆暴犯于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译:(二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5、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译:(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当作了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并.自为其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或.以钱币乞之/或.异二者之为C.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D.贤于.材人远也/于.厅事之东北角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卒之为.众人B.今夫.不受之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并自.为其名/还自.扬州D.从.先人还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4.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卒.之为众人(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答复)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7.方仲永最后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哪些?8.联系全文,说说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先叙仲永之奇特,后写仲永之退化,先详后略,先抑后扬,比照鲜明。
上海市中考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中考复习指导)
上海市中考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中考复习指导)《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比鄙兵病察彻乘从当道得定伐犯方负赋更故顾观归好号还会惠及极计济加假间简见竭尽进居举具俱聚遽决类临虑论漫灭明名命谋难平戚启强窃请穷求取去全任入善少舍涉生胜师施实食使释恃属说素汤痛亡为务徙狭鲜向效信行形兴修徐许寻业遗贻夷异易诣益阴引盈余狱御缘远云责章知止致质众专周走足卒作坐布衣菲薄间隔交通节目绝境其实阡陌亲戚驱驰问津无论牺牲鸿儒白丁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出处1 比①并列,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七上)2 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六上)3 兵①兵器,武器兵革非不坚利也天时不如地利(六下)4 病①疾病,生病④辱,耻辱未果,寻病终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桃花源记(九下)橘逾淮为枳(六下)6 彻贯通,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七上)8 从①跟从,跟随③自,由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从小丘向西百二十步伤仲永(七上)小石潭记(七上)小石潭记(七上)9 当①在(某时、某处)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卖油翁(七上)10 道①路,途③道义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小石潭记(七上)天时不如地利(六下)11 得①得到,获得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天时不如地利(六下)13 伐①砍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七上)14 犯①侵害,危害并皆暴犯百姓周处(七上)15 方⑤将,将要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橘逾淮为枳(六下)18 更①交替,轮换,更换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周处(七上)19 故④所以,因此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天时不如地利(六下)20 顾③还,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六上)21 观①仔细看,看(观赏)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启窗而观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七上)核舟记(七上)伤仲永(七上)25 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还自扬州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为学(六上)伤仲永(七上)伤仲永(七上)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非考试篇目)26 会③正好,恰巧会宾客大宴口技(林嗣环)(七上)30 计①计算,计量通计一舟,为人五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七上)核舟记(七上)34 间⑤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林嗣环)(七上)35 简挑选,选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七上)36 见①看见,看到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平原不在,正见清河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下见小潭伤仲永(七上)周处(七上)卖油翁(七上)小石潭记(七上)小石潭记(七上)40 居①停留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居右者椎髻仰面小石潭记(七上)核舟记(七上)核舟记(七上)42 具①具备,具有②器械,用具③全部,详尽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具以情告核舟记(七上)伤仲永(七上)周处(七上)43 俱①一起,在一起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周处(七上)45 遽②就,竟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吕氏春秋》两则(六下)(非考试篇目)46 决①决断,判定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辩日(六上)(非考试篇目)47 类②类似,像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七上)52 灭①熄灭②暗,看不见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七上)(非考试篇目)小石潭记(七上)53 明①明亮,光明④次,下一个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小石潭记(七上)为学(六上)54 名①名字,名称③名声,名望⑤说出,指出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对联、题名并篆文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伤仲永(七上)核舟记(七上)核舟记(七上)周处(七上)口技(林嗣环)(七上)60 启开,打开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七上)61 强①强悍,强大,坚强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七上)63 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②请求,请你做某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橘逾淮为枳(六下)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非考试篇目)65 求①寻找,寻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忽啼求之又夹百千求救声《吕氏春秋》两则(六下)(非考试篇目)伤仲永(七上)口技(林嗣环)(七上)66 取①拿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卖油翁(七上)橘逾淮为枳(六下)小石潭记(七上)67 去①离开⑤距,距离委而去之睨之,久而不去乃记之而去西蜀之去南海天时不如地利(六下)卖油翁(七上)小石潭记(七上)为学(六上)68 全①完整,整个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七上)69 任③处理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吕氏春秋》两则(六下)(非考试篇目)70 入①进入,与“出”相对(跳入)(注入)入楚则盗乃入吴寻二陆又入水击蛟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橘逾淮为枳(六下)周处(七上)周处(七上)卖油翁(七上)71 善③善于,擅长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京中有善口技者橘逾淮为枳(六下)卖油翁(七上)口技(林嗣环)(七上)72 少(时间短)④稍微,略微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林嗣环)(七上)口技(林嗣环)(七上)74 涉②趟水过河,渡,渡过③阅览楚人有涉江者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吕氏春秋》两则(六下)(非考试篇目)孙权劝学(六上)(非考试篇目)75 生①(草木)生长,出生,诞生⑤对读书人的称呼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今民生长于齐不盗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橘逾淮为枳(六下)橘逾淮为枳(六下)伤仲永(七上)小石潭记(七上)76 胜⑤胜过,超过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天目(七上)(非考试篇目)77 师②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六下)(非考试篇目)78 施②设置,安放施八尺屏障口技(林嗣环)(七上)79 实①果实,种子②实际,事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实冀三横唯余其一橘逾淮为枳(六下)周处(七上)81 使①让,叫,令;使得,致使③出使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不使学晏子将使楚橘逾淮为枳(六下)伤仲永(七上)橘逾淮为枳(六下)82 释放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七上)83 恃依赖,倚仗,依靠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为学(六上)84 属(像,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七上)85 说④(shuì)劝说,说服或说处杀虎斩蛟周处(七上)87 汤①热水,开水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六上)(非考试篇目)89 亡③失掉,失去④(wú)通“无”,没有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河曲智叟亡以应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非考试篇目)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七上)(非考试篇目)90 为①做,干(雕刻,制作,制造)(写,署,题)②作为,当作③是④变成,成为(形成)缚者曷为者也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通计一舟,为人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全石以为底橘生淮南则为橘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轩敞者为舱义兴人谓为三横以为妙绝生于淮北则为枳终为忠臣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橘逾淮为枳(六下)核舟记(七上)伤仲永(七上)小石潭记(七上)橘逾淮为枳(六下)核舟记(七上)周处(七上)口技(林嗣环)(七上)橘逾淮为枳(六下)周处(七上)小石潭记(七上)91 务①致力,从事②事务,事情③一定,务必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蒙辞以军中多务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螳螂捕蝉(六下)(非考试篇目)孙权劝学(六上)(非考试篇目)螳螂捕蝉(六下)(非考试篇目)93 狭窄,不宽阔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七上)98 行①行走(漂行,漂游)(爬行)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斗折蛇行橘逾淮为枳(六下)小石潭记(七上)周处(七上)小石潭记(七上)100 兴①起,兴起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核舟记(七上)101 修①修建,建造③长,高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周处(七上)核舟记(七上)102 徐缓慢,缓缓地,慢慢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以杓酌油沥之核舟记(七上)卖油翁(七上)103 许①表约数,上下,光景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核舟记(七上)小石潭记(七上)104 寻①找寻,寻求,探求乃入吴寻二陆周处(七上)107 贻赠给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七上)108 夷②平坦其船背稍夷核舟记(七上)109 异①不同,不同的②惊异,惊奇,奇怪水土异也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橘逾淮为枳(六下)伤仲永(七上)110 易①容易②交换,更换天下事有难易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为学(六上)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七上)(非考试篇目)111 诣至,来到,到……去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橘逾淮为枳(六下)114 引①牵,拉②取过来,拿出友人惭,下车引之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陈太丘与友期(六上)(非考试篇目)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非考试篇目)115 盈①满,充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七上)116 余①我,我的尝贻余核舟一余弟宗玄核舟记(七上)小石潭记(七上)120 远①遥远(指空间距离大)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小石潭记(七上)121 云①说②句首、句中、句末语气词,无实在意义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盖大苏泛赤壁云周处(七上)核舟记(七上)123 章②印章又用篆章一核舟记(七上)124 知①知道(懂得)③(zhì)通“智”,聪明,智慧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以我酌油知之不可知其源汝亦知射乎?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为学(六上)周处(七上)卖油翁(七上)小石潭记(七上)卖油翁(七上)两小儿辩日(六上)(非考试篇目)125 止①停止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林嗣环)(七上)口技(林嗣环)(七上)128 众②多,众多③一般的,普通的众宾团坐众妙毕备泯然众人矣!口技(林嗣环)(七上)口技(林嗣环)(七上)伤仲永(七上)130 周周遍,遍及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七上)(非考试篇目)131 走①跑,逃跑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林嗣环)(七上)132 足①脚②足够,充足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吾一瓶一钵足矣核舟记(七上)为学(六上)134 作②发出,出现③写作,创作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口技(林嗣环)(七上)伤仲永(七上)135 坐①坐着,坐下(古人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②座位③犯……罪,获罪口技人坐屏障中满坐寂然,无敢哗者王曰:“何坐?”曰:“坐盗。
七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语文期中复习材料2
第四课《伤仲永》一、中心思想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辩证关系。
二、文学常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三、内容理解1、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做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一,其父愚昧:“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二,社会环境:不重视人才培养,“邑人奇之”,“宾客其父”,“以钱币乞之”。
如何理解题目“伤仲永”?作者“伤”什么?“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
“伤”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层意思是为像仲父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层意思是为那些天资不与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
作者是怎样知道仲永三个阶段的事的?这三个阶段详略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课文采用“闻”、“见”、“问”的见闻录方式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也体现了作者对仲永的重视。
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
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前后对比,引人深思。
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第五课《周处》中心思想本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周初年少时,粗暴强悍,被同乡人认为是本地三害之首,当他知道后有了悔改之意,并且找到陆机陆云,陆云的一番话使他痛改前非,自勉自励,“终为忠臣”。
文章皆陆云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二、文学常识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世说新语》。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归纳篇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归纳篇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六上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着。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原创]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1、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①《陋室铭》选自《全唐文》2、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3、晏婴—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字平仲;善于辞令①《橘逾淮为枳》选自《晏子春秋》4、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①《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②《答司马谏议书》选自《临川先生文集》5、刘义庆—南朝文学家,字季伯①《周处》选自《世说新语》(编撰)6、孟轲—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字子舆;被誉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儒家学派)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儒家学说之经典——仁政※②《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③《孔孟论学》后两则选自《孟子》7、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①《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②《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8、魏学洢—明朝散文作家,字子敬①《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编辑)※二、三段9、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①《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②《小石潭记》(《永州八记》之一)选自《柳河东集》※③《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第四段10、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①《黠鼠赋》选自《东坡全集》②《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11、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①《狼》选自《聊斋志异》—短篇文言小说集※12、墨翟—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①《公输》选自《墨子》—墨家学派之经典——非攻、兼爱13、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①《庄子钓于濮水》选自《庄子》—道家之经典14、左丘明—春秋时期史学家①《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我国著名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可与其相提并论(司马光,宋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第三段15、刘向—西汉史学家(编订),字子政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16、孔丘—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仲尼;儒家学说创始人,被誉为“圣人”①《孔孟论学》前四则选自《论语》—儒家学说之经典※17、郑燮—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①《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选自《板桥家书》18、袁枚—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著有诗歌评论集《随园诗话》等①《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19、刘开—清代散文家,字明东(方来),号孟涂;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①《问说》选自《孟涂文集》20、刘基—明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字伯温①《卖柑者言》选自《诚意伯文集》21、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号文正①《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22、司马迁—汉朝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①《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参考借鉴】上海中考课内复习《伤仲永》《周处》《卖油翁》同步复习拓展.doc
一、课文回顾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 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符合了。
知识点(三)课文内容、中心、道理启示把握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 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首先写仲永幼时显露异才。具体形象的表现仲永天赋之高,同 时点出其天赋被不断“挥霍”和没有再接受后天教育培养作为补充的隐患,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后文交代方 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余闻之”到“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减。“又七年”至结尾, 写仲永二十岁时才能消失净尽,成为普通人。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的学习。
《周处》
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积累
因 此 多 年 来 为 中 学 课 本 必 选 篇 目 。这 篇 文 章 的 成 功 之 处 在 于 将 熟 能 生 巧 这 个 大 道 理 .用 一 个 生 动 例 1: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内容理解:
本文颇含哲理。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卖兴油“翁三害”欧之阳首修,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难能
陈可康贵肃 的是公周尧处咨能善够射从,乡当人世的无反双应,中公感亦悟到以自此己自的矜严。重尝过射失于,家进圃而听,取有贤卖人油的翁规释劝担,而幡立然悔,悟睨,之弃,恶久从而善不。去 。 见其发这 有矢个 用十 故 的事 人中告 。八诉九了,我但们微一颔个之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
专题09《卖油翁》(最新模拟)-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9:《卖油翁》(解析版)最新模拟1.(2023•上海市奉贤区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乙】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丙】詹懋举以工为师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
”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②,甚妙。
詹大惊异,诘③所自。
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④琴,因请观之。
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注释】①适:恰好,正巧。
②一过:一遍。
③诘:询问,追问。
④囊:用袋子装。
(1)【乙】文作者是宋代的,号,晚号六一居士,他与《小石潭记》的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②即老人所贻.(3)对【丙】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
B.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
C.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没有一个琴师能比得上他。
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30篇
20XX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30篇及文言文中的成语20XX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六上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战中考语文上海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专题03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版)2019·上海卷】阅读下文,达成后边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长生五年,何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亲母亲、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可以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大家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大家,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这样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大家;今夫不受之天,固大家,又不受之人,得为大家而已耶?4.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
【答案】王安石【分析】文学知识的查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派别、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波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累积,理出线索,形成系统。
照本宣科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本题观察的是与王安石有关的文学知识。
《伤仲永》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5.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稍稍来宾其父。
【答案】(老村夫)逐渐用来宾的礼仪款待他的父亲。
【分析】本题观察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语言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重点词语的意思一定要表现出来。
文语言句的翻译第一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依据上下文推测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以下字词的翻译,如“稍稍”:逐渐。
“来宾”:名词意动用法,认为来宾。
把看作来宾,也就是用来宾的礼仪款待。
6.本文记述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后“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
【答案】泯然大家惋惜【分析】一空,观察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
在正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照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九年级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伤仲永》《周处》《卖油
翁》内容回顾
T《伤仲永》《周处》《卖油翁》
知识点复习
T用好对比,写活人物,点亮
你的记叙文授课日期及时段xxxx年xx月xx日
教学内容
一、课文回顾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内容理解:
周处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本文首先写仲永幼时显露异才。
具体形象的表现仲永天赋之高,同时点出其天赋被不断“挥霍”和没有再好好接受后天教育培养作为补充的隐患,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
后文交代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余闻之”到“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减。
“又七年”
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专题知识梳理
《伤仲永》
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积累
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字介甫,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知识点(二)重点字词句翻译(蓝色字体可根据孩子情况酌情删留,下同)
【解释词语】
余闻之也久人称代词我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返回
仲永生五年出生
未尝识书具器具
忽啼求之要求
父异焉认为……奇怪
并自为其名给
一、能力培养
用好对比,写活人物,点亮你的记叙文
(一)对比手法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从构成的方式看,对比有两种情形。
1.反面对比;
2.反物对比。
3.对比还有反差的意思,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
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
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二)问题:
我们记叙文写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写作对象不具体,人物个性不鲜明不突出。
(三)用法点拨:
①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选取言行神态等方面进行对比,在对立与差异中凸显人物个性;
②对比的线索要集中明确,不蔓不枝;
③要多种写作技巧综合运用,结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来表现对比的内容。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
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内内容回顾部分
1.北宋,醉翁亭记
2.(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
3. 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专题过关:
例1:《伤仲永》1.宋王安石(2分,每格1分)
2.同乡人对他的才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奇、之、稍稍)(3分)
3. D(3分)
链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