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踏虎杨桂军民俗凿花
踏虎凿花中英文介绍
踏虎凿花Cut-paper at Tahu“由浦市赴凤凰的老驿路上,就有这么一个小村子,名叫塔户……住上约三十户人家。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把生产品分散到各县大乡小镇上去,丰富了周围百余里苗汉两族年轻妇女的生活。
它的全盛时期,一部分生产品还由飘乡货郎转贩到川黔邻近几县乡村里去,得到普遍的欢迎。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在《塔户剪纸花样》一文中这样写到。
文中所说的“生产品”就是踏虎凿花。
On the old Laoyi Road from Pu Shi to Fenghuang, there is a small village called Tahu, where about 30 households live and prosper. Years after years, they would distribute their products to the villages and communities nearby, and at the same time enrich the lives of Miao and Han young women along the way. SHEN Congwen, a literary giant wrote in his piece<Prints of Tahu cut-paper>: “During its best time, some products were even traded to not-so-far-away villages and counties in Sichuan and Guizhou provinces through the hands of traveling merchants, and were greatly enjoyed by people in these areas”. Here the “products” referred to cut-paper at Tahu.泸溪县踏虎凿花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饮誉国内外,成为湘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园地里的一支艺苑奇葩。
湘西民间美术
1.花版制作:制作花版时,匠师选用色质优良的皮纸,用掇糊裱成五层厚的纸版,晒于后再在纸版上涂一层光油,晾干后,即成较为坚韧的花版。花版的大小根据布幅的宽度和使用的长度而定。在纸版上绘制花纹图案,由匠师雕刻成印版。
2.花版的图案雕刻制作:雕刻时,首先设计好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把设计好的花纹图案绘制在花版上面。传统图案纹样,一般都带有吉祥如意、洪福康乐、子孙满堂以及万福来朝之类的寓意,如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观音送子、鸳鸯戏水、双龙抢宝等。在花版上,染匠师傅用大小各异的工具进行雕刻。例如雕刻一只凤的图案时,其工具就有圆形凹筒铁凿、半圆形凹陷铁凿、长形铁凿、方形铁凿、菱形铁凿、三角形铁凿等30多种工具。一件蓝印花布印染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花纹图案的设计、绘制和雕刻。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主要流程:
第一步:铸炼: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风箱炉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溶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钢槽内待其凝固。
第二步:锤打:先将凝固的热银锤打紧实,再捶打成四方形长条,最后将银条捶打成直径3毫米的圆柱状细条。
第三步:拉丝:将捶打好的细银条用矬子做好尖头,再用拉丝眼板拉丝。拉丝眼板一般分52个直径不同的眼孔,若一根银条经过52次拉丝,那么其直径与一根人的发丝差不多。
3.蓝印花布花纹的印制:制作时,将白色家织布平铺在工作台上面,然后将花版压在白布上面,染匠师就用调好的石灰和黄豆粉拌和的灰浆,分次用刷子刮在花版上。刮浆时,分布要均匀,用力要均衡,直至将全部花版涂满。然后将花版轻轻取下,在白布上就出现了整块有序的花纹图案。
4.晾晒风干:把印好花纹的白布悬挂在木架上,晾干。晾布时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会使印上去的灰浆融化流走。因此,晾布必须是通风透光的地方。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踏虎凿花,是一种封建时代的技艺,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手工艺术。
踏虎凿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作品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踏虎凿花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
踏虎凿花是一种传统的中华手工艺术,它是一种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工艺,而且是在釉下彩的釉上配以镶嵌一种精湛工艺的装饰文様。
踏虎凿花的工艺非常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出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踏虎凿花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导图、凿刻、勾镂、润光、彩绘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精湛的技艺和细心的功夫,才能制作出完美的作品。
踏虎凿花最初是在唐代盛行的一种工艺,当时踏虎凿花成为了贵族士大夫们私人收藏的珍品,是他们展现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后来踏虎凿花逐渐成为了宫廷手工艺品,成为了皇帝和贵族们的宠爱之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踏虎凿花逐渐传入寻常百姓之中,成为了一种普及的工艺品。
踏虎凿花的工艺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其制作工艺更加精致、花纹更加丰富,成为了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
踏虎凿花的美妙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踏虎凿花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精美的图案,能够展现出瓷器的高雅与华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踏虎凿花的作品除了可以点缀居室,还可以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因为踏虎凿花的工艺品本身就具有收藏和赏析的价值,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踏虎凿花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踏虎凿花的花纹和图案往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龙凤、山水、花鸟等图案,都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
踏虎凿花的作品不仅可以美化生活,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些古老的图案和纹样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踏虎凿花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才能掌握其精湛的技艺。
所以,能够精通踏虎凿花的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才。
他们需要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不用剪刀的剪纸_湘西踏虎邓兴隆服饰凿花
民俗民艺Folk Art and Culture 118总第210期 2010 10一、背景现今仍流行于湘西地区,并于2008年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西踏虎凿花艺术,来源于苗族服饰刺绣的底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几代凿花艺人的努力促进了其特有的装饰形式的发展。
已故踏虎凿花大师黄靠天(1923─1997),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花客”,而其真传弟子邓兴隆也在不断的凿花艺术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邓兴隆(1949─2010)出生于泸溪县踏虎乡的一个凿花世家,从6岁开始便跟母亲黄桂兰学习凿花技艺,11岁他就挑着花担、肩背篾箱跟随长辈走乡串寨卖凿花。
1973年邓兴隆从部队上转业回乡后,被推荐入吉首大学中文系学习,两年后分配回家乡从教,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凿花技艺。
1993年,泸溪县为举办“盘瓠凿花艺术展”抽调黄靠天、邓兴隆等人到县文化馆进行创作,在此期间,邓兴隆得到了黄大师的悉心指导。
1999年,邓兴隆在湖南省第三届剪纸艺术展上荣获金奖,2000年,邓兴隆被湖南剪纸研究会授予“湖南省剪纸艺术家”称号。
2009年6月,邓兴隆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凿花的传承人。
同年10月,他与姚传山合作的《盘瓠与辛女》凿花获得湘鄂渝黔边区首届民族民间旅游商品大赛金奖,12月获得湖南省第四届剪纸艺术展金奖。
[1]2010年3月,邓兴隆因病不幸去世,踏虎凿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黄靠天之后又损失了一位重量级的凿花大师。
二、邓兴隆服饰凿花作品分类在邓兴隆的凿花作品中,虽然也有许多具备较强艺术性的创作类作品,但笔者最为欣赏的仍是继承传统工艺特色的、既实用又美观的服饰凿花作品。
通过对其服饰凿花作品的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到湘西地区苗族服饰凿花的主要造型特征和工艺特色。
1.帽花湘西踏虎凿花中的帽花一般根据对象性别、年龄和场合的不同,分为五莲凉帽、六合帽、狗头帽和鱼尾帽等。
帽子的外型一般都选自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形象,即所谓仿生造物。
泸溪踏虎凿花
泸溪踏虎凿花作者: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17年第08期湘西泸溪县合水镇踏虎村是著名的“凿花艺术之乡”。
踏虎凿花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饮誉国内外,成为湘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园地里的一支艺苑奇葩。
踏虎村位于泸溪县最为偏僻的西南边界。
这里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经济滞后,交通不便,连接外地只有一条驿马古道,现在也只有一条简易公路从踏虎村通往泸溪县城。
杂居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世代多以“凿花”为业。
他们手摇花铃,走乡串寨,逢墟赶场,将“凿花”艺术品销往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苗族和土家族地区。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
“衣裳斑斓,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唐代李贤注释:盘瓠故事源于泸溪)。
从服饰源流看,居住在泸溪县境的苗族先民,很早就将纹身术演化为服饰艺术。
这种对服饰美的追求,为“凿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使苗绣得以普及和提高。
这种受盘瓠图腾崇拜和苗巫鬼文化影响的凿花艺术,几乎渗透在苗族人民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千百年来,在合水镇踏虎村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凿花艺人。
1955年,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在《塔户剪纸》(注:塔户为当地方言记音)中写道:“当踏虎花样流行时,三厅(即凤凰、吉首、花垣)城中的针线铺,还得从货郎手中批买踏虎花样,连同发售。
这种花纸既吸纳了乡村妇女的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也增进了她们的爱美感情,自然远比年画和窗花意义重要得多,也复杂得多。
”著名民艺学者张道一先生曾说过:“在苗家姑娘的绣花衣上,有的竟绣花衣上,竟绣着一个民族久远的迁徒历史!”这种流行于土家苗寨、深受群众喜爱的凿花艺术,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习俗的转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信鬼崇巫”成为笑谈,“祭祀礼仪”逐渐淡化,苗族手工服饰被专业厂家取代,传统凿花纹样的实用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异。
【千图网】中国剪纸艺术 凿花
中国剪纸艺术凿花以剪纸对象和凿刻工艺突出湘西凿花在中国剪纸艺术上的特色,详细介绍了泸溪县踏虎乡已故民间艺术大师--黄靠天的凿花制作工艺,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其部分代表作品进行了解读,并从工艺形式、创作手法和画面内容三方面指出了黄靠天凿花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期为保护好湘西踏虎凿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支持。
1、湘西踏虎凿花背景至今仍流传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于各种服饰及装饰品的剪纸叫凿花,即凿纸花样,”湘西人照习惯叫它做’扎花’或’锉纸’”[1](P.186),又称”锉花”。
凿花在苗语中还被称为”压本”,”压”指加工的方式,相当于”凿”。
”本”就是”花”、”花样”的意思。
[2]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却是用刻刀凿制完成的,并且有的还留出刺绣针法等提示。
而剪刀只是作为辅助工具,一般是在作品完成之后,仅供修边时使用。
清代,刺绣也曾被江浙一带称作凿花。
如明末清初文学家余怀(1616-1696)在《妇人鞋袜辨》中载:”吴下妇人……有凿花玲珑,囊以香麝……印香在地者。
”这说明旧时”凿花”就与绣花有紧密的联系。
1.1 剪纸与凿花剪纸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一种构成艺术形式,从广义上讲,剪纸实际上就是指在纸上剪刻、镂空出所要表现的二维艺术形象。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剪纸主要是指用红纸或其他暖色彩纸做成在世俗生活和喜庆节日中表达美好情感、营造热闹氛围的装饰品。
而实际上,若以制作工具和对象来分,又有剪纸和刻纸两种类别。
其中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主要用于喜庆节日的窗花或其他装饰花样,如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的民间剪纸;刻纸则以刻为主,以剪为辅,主要用于服饰的花样和喜笺等。
如南方的浙江乐清细纹刻纸,江苏宜兴、南通刻纸和文中的湘西踏虎凿花等等。
在南方,这种以刻刀在薄片材料上凿花的工艺手法并不罕见,如佛山的铜凿金花工艺,就是先将铜片打制成薄如纸片的铜箔,再在铜箔上用刻、凿等技法加工成镂空的凿花。
[3](P.49)1.2 凿花的作用和意义苗族是个爱美善绣的民族,他们十分重视服饰穿着。
湘西踏虎凿花艺术演变研究
湘西踏虎凿花艺术演变研究作者:唐玉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9期【摘要】踏虎凿花是湘西苗族人民用心灵和挫刀创造出来的具有湘西特色的艺术,它是以独特的工具和加工工艺在纸上凿刻出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纹样图案的民间手工艺,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文章从踏虎凿花的背景分析切入,对踏虎凿花的传承谱系与发展加以深层探究,通过对踏虎凿花几代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介绍以及对其代表性作品题材、工艺特征进行描述和解析,展现踏虎凿花艺术在纹样、构图、内容、应用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探索其折射出来的人文内涵,为泸溪地区踏虎凿花的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民族艺术;踏虎凿花;艺术研究【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踏虎凿花是湘西自治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据《泸溪县志》记载:“踏虎凿花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踏虎村”。
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美名远扬,1960年沈从文先生发表了《塔户剪纸》(注塔户为当地方言记音,即“踏虎”),对踏虎凿花的艺术特征、发展状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描述,2008年踏虎凿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踏虎凿花最初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
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将花模贴在纸上,将花样稿打眼,用纸捻子(纸钉)固定打紧,放在蜡盘上,按纹样的边线,上下来回垂直抽刀凿刻而成,主要工具有凿刀、蜡板、粉袋、纸钉、钉锤、扎针等10样。
它与传统剪纸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花纹花饰是用刻刀凿制完成,而不是用剪刀绞剪出来的,所以踏虎凿花的纹样相对而言就较为细腻、严谨、秀丽,多以均衡式纹样为主,常用于服饰、鞋帽、床上用品、婚嫁喜庆等领域。
踏虎凿花因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饮誉国内外,更是因其在苗族服饰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秀在衣服上的文明”。
一、踏虎凿花的艺术特征(一)注重“线条”的凿刻湘西地区的剪纸主要用于刺绣底稿,除了有踏虎凿花以刻刀雕琢镂空之外,亦有禾库剪纸用剪刀铰制而成,由于这两种工具性能不一样,在艺术上就显得各有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踏虎凿花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踏虎凿花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作者:王悦来源:《美术文献》2018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湘西地区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踏虎凿花的传统技艺,探索出适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课堂内容,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也为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优秀老师打下基础。
民族美育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同时促进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德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踏虎凿花少数民族美育传承技艺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G752史献识别码:A一、湘西地区美术教育现状湘西地区的美术教育与中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理念陈旧。
湘西地区的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对于美术课堂更多的是偏向技术的或是实用的态度,致使美术课堂缺乏艺术美感。
另外还有一个普遍现象,适用于城市学校的教材内容并不适用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课堂,城市教材中的内容固然丰富精彩,可在偏远山区的孩子眼中,却是陌生且遥不可及的东西。
在研究苗族凿花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山区孩子的美术教育现实,这里迫切需要具有艺术价值的民族文化的介入。
将民族元素融入到美术课堂中,能在传播民族艺术的同时,大大增强孩子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就地取材的思路,使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师资方面存在地域的限制,全国的大学和师范院校在美术师范生的课程建设当中,以往的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学。
据调查,湘西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甚至不是学美术专业的,上课也是身兼数门课程,有的既教数学,也教语文和美术。
美术在当地的中小学教学中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师不能专心于美术教学,没有了钻研课程的主动性,课堂可能就变成了没有艺术感受、没有乐趣的填鸭式教学,或者说是对与错的知识性教学。
艺术不可教,孩子们只需要在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下,认真感受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所传递出的信息,就能给你一个令人惊奇的作品。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踏虎凿花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起源于明朝时期。
它通过雕刻在骨质作品上表现出传统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踏虎凿花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技巧,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踏虎凿花的技艺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踏虎和凿花。
踏虎是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雕刻预备工作。
凿花是指在雕刻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小锤和凿子将纹路和图案逐渐凿出来。
在踏虎凿花的过程中,艺术家首先需要制定出雕刻的设计图案。
设计图案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调整,以确保最终的作品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的创意和理念。
一旦设计图案确定下来,艺术家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雕刻工作了。
在踏虎凿花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用手持凿子,在骨质作品上逐渐凿出图案和纹路。
由于骨质比较坚硬,所以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和技巧才能凿出精美的作品。
凿子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艺术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
踏虎凿花的技艺要求艺术家具备很高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因为雕刻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艺术家需要耐心地进行每一步的工作,直到最终的作品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
艺术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美的理解融入到作品当中。
踏虎凿花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艺术上,还有着文化和历史的意义。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可以向后世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踏虎凿花的作品也常常被用作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和展览,成为了艺术市场上的宝贵资源。
尽管踏虎凿花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但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工艺师的精密性,它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即使有许多人对踏虎凿花感兴趣,并愿意学习这门技艺,但真正能够做到熟练掌握并凿出精美作品的人却寥寥无几。
为了保护和传承踏虎凿花的技艺,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踏虎凿花技艺的保护和支持。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踏虎凿花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踏虎凿花的认识和了解。
踏虎凿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华丽。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花,那是属于自己的幸福花。
这朵花或许璀璨,或许朴素,或许浓郁,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这朵花,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开出来。
“踏虎”这个词在我们听起来就很吓人,意思是翻山越岭、闯过重重障碍,才能达到目的地。
但在古代,《淮南子》中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一个黄家庄的学生,他做梦梦见自己凿出一条水道,让黄家庄的百姓们都喝上了甘甜的泉水。
醒来后,他决定要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于是他便匿名向黄家庄村委捐了一笔钱来修建水道。
后来,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劳苦,那条水道才终于凿成,让黄家庄的百姓们从此告别了以往的饮水不便。
这个学生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巧手凿花”的精神所在。
在我们生活中,如果你有一个追求或者理想,就应该像他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直到把它变成现实,这就是“巧手凿花”的真正含义。
当你付出了努力后,幸福的花朵便会不期而至。
也许有人会说,“我没有什么理想和追求,我只想过上平凡的生活。
”其实,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追求。
不是所有幸福都呈现在表面上,有时候幸福就存在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
比如,一家人一起温馨地吃完晚饭后,一起看电视、打牌、聊天;或者,一个人在花前月下散步,品味生活的美好,或者,在家里跟孩子一起做手工、看动画片等等。
虽然看似平凡,但却充满了温柔和快乐。
无论你是追求高峰,还是安稳地生活,只要你肯努力付出,就会找到你生命中那朵属于你的幸福花。
而这朵花的开放,也正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作者:向晓玲来源:《新湘评论·上半月》2020年第04期北有剪纸,南有凿花。
踏虎凿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踏虎乡(现为合水镇踏虎村)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其独特之处在于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是用刻刀凿制完成,因而也被称为“不用剪刀的剪纸艺术”。
2008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民族传统妙手生花泸溪县踏虎乡,地形似五虎擒羊,虎脚踏在羊背上,因而得名踏虎。
这里土家苗汉杂居,大家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辛勤耕织,民风淳朴。
著名作家沈从文年轻时曾多次游历泸溪,对这门民族工艺情有独钟。
20世纪50年代,他在《旅行家》杂志上专门撰文介绍:“当年踏虎花样流行时,三厅(即凤凰、吉首、花垣)城中的针线铺,还得从货郎手中批买踏虎花样,连同发售,增进了她们的美好情感,自然比年画和窗花意义重要得多。
”苗族人民喜爱挑花、刺绣,从头上包的帕子,到脚上穿的鞋子,无一件不是绣花和挑花的,故有所谓“花苗”之称。
而踏虎凿花源于苗族服饰的绣花底样,系与挑花、刺绣一起发展起来的姊妹艺术。
据《泸溪县志》记载,踏虎乡的剪纸起于清朝嘉庆年间,在苗族服饰以及喜庆婚嫁、祛灾避邪等场所随处可见,可谓盛极一时。
踏虎村的剪纸前辈们原是用剪刀剪纸的,但一次只能剪4层,并且花费时间多,花样复杂时难以剪断。
尔后,民间艺人们从民间凿“喜钱”(人们春节时贴在门楣上的祭祀饰品)的工序中得到启发,由用剪刀“铰”制改为用刻刀“凿”制。
这样不但一次可凿七八层,甚至可凿30层,同时还能保持图案花样漂亮、美观大方。
踏虎的剪纸在工艺流程和工具上有了自己独特的变化,演变出刻刀“凿”纸的新技艺,当地人便把它称做“凿花”或“扎花”。
踏虎凿花图案大都是由花卉、鸟兽、美好词汇等相互有机组合搭配而成。
以鸟与花相配,成其“凤穿牡丹”,象征荣华富贵,“鹭鸶采蓮”(莲谐音为怜)象征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以兽与花相配,成其“野鹿衔花”,象征寿考千年等。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一直以来,人们都用花来寄托情感,表达情绪,欣赏美丽。
而踏虎凿花,则是一种中国传统工艺,通过凿刻形成各种精美花纹,常常被运用在家具、器皿以及建筑中,给人们带来优雅的视觉享受。
踏虎凿花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寓意,一种精神的象征。
在人们心中,踏虎凿花的幸福花,一直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踏虎凿花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位名叫蚩尤的勇士,曾经率领部落与黄帝部落作战,最终英勇牺牲。
为了纪念蚩尤的英雄事迹,后人将其形象凿刻在各种器物上,形成了踏虎凿花的传统艺术。
王侯将相不仅用踏虎凿花来装饰府第、装潢官宅,还将这种技艺传承下来,成为继承者越来越多,技法越发精湛,作品越发精美。
而如今,踏虎凿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装饰,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寓意的表达,更是一种传承的承诺。
踏虎凿花并非只是简单的花纹雕刻,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踏虎凿花的世界里,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的寓意,每一条纹路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一份艺术的精湛。
而在踏虎凿花中,幸福花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幸福花形态各异,有鲜花盛开,有新叶嫩绿,有藤蔓缠绕,寓意着幸福美满,生机盎然。
踏虎凿花中的幸福花,用凿刻的手法将幸福的形态刻画在器物上,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美好向往。
而这种美好向往,也成为了踏虎凿花的一种精神导向,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踏虎凿花中的幸福花背后,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文化的精神内核。
而踏虎凿花中的幸福花,则是将这种文化内涵,通过艺术的形式传递出来。
踏虎凿花所创造出的幸福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它引导人们去追求幸福,去品味幸福,去创造幸福。
从技术层面而言,踏虎凿花的幸福花也是一种精湛的制作。
踏虎凿花并非随意的刻划,而是需要经过严谨的设计,繁复的制作,细致的雕琢。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摘要】踏虎凿花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巧手凿花,精心制作出幸福花。
这一技艺起源于中国古代,深受人们喜爱。
踏虎凿花的传统技艺独特精湛,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艺术特点在于线条简洁流畅,形象生动传神。
在传承与发展中,踏虎凿花不断吸纳新元素,融合现代审美趋势。
其现代应用不仅局限于工艺品制作,还涉及建筑装饰等领域。
未来展望中,踏虎凿花有望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踏虎凿花是一门珍贵的艺术形式,不仅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能够传递出幸福和美好的寓意。
【关键词】关键词:踏虎凿花,幸福花,传统技艺,艺术特点,传承与发展,现代应用,未来展望,重要性,价值,意义。
1. 引言1.1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的意义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是一门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艺术,它不仅代表着民族传统的智慧和工艺技能,更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通过巧妙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将寓意吉祥和美好的花卉图案刻制于各种器物之上,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美丽和祥和。
在文化传承方面,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传统的积淀,代代相传。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也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它融合了古代刻画技法和现代审美理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信仰。
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欣赏和学习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化遗产、提升审美情趣,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2 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的起源踏虎凿花巧手凿出幸福花,这一传统技艺起源于中国古代。
据史书记载,踏虎凿花的技法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的工匠们利用石凿、铜凿等工具在石头或金属上雕刻出精美的花纹。
踏虎凿花随笔作文500字
踏虎凿花随笔作文500字
踏虎凿花随笔作文500字
“踏虎凿花”起源于清朝亁隆年间的泸溪县踏虎乡(合水镇踏虎村),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篮本,是用于各种服饰和装饰品的一种剪纸艺术,因早民众驱邪纳福的心里需要而产生的。
经过600年来的传承和发展,凿花集美术、雕刻、剪纸为一体的民间工艺之大成,是湘西盘瓠文化的优秀代表。
2008年6月,被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选为笫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著名作家沈从文曾专门撰文介绍“踏虎凿花”工艺,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著名凿花大师黄靠天的传承人邓兴隆,在发扬传统的凿花工艺上,注重创新,突出民族特色,使凿花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工艺雕琢细腻,凿花精湛,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人刀合一,使凿花中的环、丝相连入扣。
把湘西民族的精神风貌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用凿花的艺术手法生动的表达出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自然之韵与艺术之美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人们审美视觉的追求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当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审视“踏虎凿花”这枝湘西民族独秀的'时候,走向艺术的宝殿具有丰富的民族底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这枝民间艺术的奇葩在湘西肥沃的土地上越来越绚丽多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钟爱。
“踏虎凿花作坊”豋陆吉首亁州古城,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重要提升,它标志着凿花工艺的繁荣和昌盛,从家庭经营走向市场需求的发展,以蓬勃的生机走出湘西,必将凿出一条辉煌的“踏虎凿花”之路,使湘西民族具有特色的凿花艺术走向世界,走向灿烂的明天。
民间艺术湘西凿花的活态传承探究
民间艺术湘西凿花的活态传承探究摘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苗文化中的衣物、饰品、傩面具等所使用的图样都出自平凡的踏虎凿花工匠之手,几代传承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非凡之美,过去历史中的日常用具物品,蕴含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却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活态传承”是推动这项手工艺蓬勃发展以及能够突破程式化传承法则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踏虎凿花;生活美学;活态传承一、振兴传统工艺中的生活美学当今生活中人们接纳的美越来越宽泛,对西方的艺术文化拥簇的人不占少数,高效多元的文化的意识形态下,手工艺中的“慢”在人们生活中象征着对民族手工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民众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升,是促使民间工艺美术复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活态传承”是民间艺术复兴发展的必然结果,民间艺术只有回归到民众的生活当中,不再是美术馆的陈列品,才能长久不衰地传承民族的艺术。
凿花的艺术发源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这些物品是被反复使用的物品、人们离不开的日用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并非珍稀贵重的物品,这些物件的制作慢慢传承,被一代代的人们买卖流通与使用,这些都是现在所称的民间艺术品。
那些抚慰人心的艺术之美,没有大小之分,主流又或是旁支的艺术形式,都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日常和时代的审美。
“当美与民众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
”这其实也充分说明手工艺传承需要在“活”的文化语境下继续代代传承,当下国家扶持的非遗项目的经验给了“活态”的启示,我们通过踏虎凿花的媒介来诉说已经被人遗忘的手工艺之美,传统民间凿花在服装、饰品、面具、装饰人民居所环境的艺术品等等功用中的艺术价值没有被全部认知,工艺与与艺术紧密相连,它们诉说的都是在美的范畴内,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滋养着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家园。
亚洲国家中,以日本为例,推广民间艺术的运动的时间较早,社会和民众尊重工艺匠人,接纳并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以用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为人称赞的工匠文化。
踏虎凿花“剪纸”艺术风格探微
探索研究[摘 要]踏虎凿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是用刻刀凿制完成的,被称为“绣在衣服上的文明”,同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如今踏虎凿花的传承不容乐观,需要积极投身到踏虎凿花的传承中来,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踏虎凿花;“剪纸”;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6-0021-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穆水芝,徐旭烨,黄炎飞,等.踏虎凿花“剪纸”艺术风格探微[J].天工,2022(6):21-23.踏虎凿花“剪纸”艺术风格探微穆水芝 徐旭烨 黄炎飞 黄卫霞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一、踏虎凿花“剪纸”艺术的起源(一)自然环境踏虎村以前叫望榔坪,据当地传说,古时候,有一位风水先生路过住宿此地时说:“此地形状是虎脚踏在羊背上,不吉。
只有将虎镇住,方能解羊之危。
”于是族长就将地名改为踏虎,在村寨对门南山上建山神庙,将虎形镇住,以此来保平安。
踏虎村位于泸溪县西北边陲,与凤凰、麻阳、吉首三县市相邻,坐落在雄山与八面山之间,地势高寒、土壤贫瘠、难以耕种,导致当地村民生活艰难,从而使他们走上以凿花为业、漫长的从艺之路。
(二)盘瓠崇拜居住在“五溪”境内椠瓠部落的苗族先民,以狩猎采集为生,是养狗驯狗氏族,“他们称仡狗为繁瓠”。
由于猎狗具有通人性、狩猎、看家、护主人等特异功能,故而认为“繁瓠”是他们的保护神而崇拜之。
而又有另一种版本将盘瓠的形象神化了,他们认为盘瓠为了苗族人民的安定去讨伐戎吴部落。
出于这些对盘瓠的崇拜与信仰,苗族人民创造了许多与此相关的作品,后来这种凿花纹样在苗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应用。
(三)服饰应用随着苗绣的兴起,剪纸凿花应时而生,从而使凿花与绣花相辅相成。
凿花为绣花提供了绣模,也促进了苗绣朝着更加精美、更加高雅的艺术层次发展。
二、踏虎凿花“剪纸”的艺术风格(一)题材踏虎凿花的主题按照苗族人的信仰意识划分,踏虎凿花又可以分为图腾崇拜主题、生肖崇拜主题和自然崇拜主题三类。
踏虎凿花手工艺融入地方高校美术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踏虎凿花手工艺融入地方高校美术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0T08:59:07.90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6期9月作者:赵祖凤李燕[导读] 踏虎凿花是湘西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祖凤李燕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湘西民族职业学院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416000摘要:踏虎凿花是湘西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项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和国家强调重视传统文化继承的背景下,将踏虎凿花融入高校美术课堂是保护文化遗产、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本文从踏虎凿花工艺本身、高校层面以及现实意义层面介绍了将踏虎凿花融入高校美术课堂的可行性。
关键词:踏虎凿花;高校课堂;可行性一、概述踏虎凿花,是湘西自治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是一种“不用剪刀的剪纸艺术”,因起源于该县踏虎村而得名。
“踏虎凿花”不同于北方用剪刀剪的“剪纸”,它是用刀在特定的蜡板上一点点刻出纹路和花样,最终变换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
湘西踏虎凿花的用途十分广泛,各种活动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在苗族人的祭祀活动、大型节日和盛大庆典中,踏虎凿花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
另外,凿花的图案也是种类十分丰富,有花鸟鱼虫,也有孩童老叟,有春耕秋收,也有四时炊烟,所有湘西百姓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凿花图案的珍贵来源。
通过民间艺人的代代传承,踏虎凿花工艺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作品精巧、花样繁多、独具风格,誉满湘、鄂、川、黔等地区,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二、踏虎凿花融入地方高校美术教学的可行性(一)大背景下的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08年,踏虎凿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我们将踏虎凿花融入高校美术课堂就是在响应国家政策,也是在为国家保护传统文化做出实验、开辟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对湘西国家级非遗项目“踏虎凿花”代表性传承人杨桂军及其凿花作品进行了介绍,杨桂军作为一位多产的凿花艺术家,以其精湛的凿花技艺向我们展示了湘西地区苗家人的民俗风情;杨桂军的民俗作品题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日常生活类和农业生产类;其民俗凿花作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即“民俗题材、造型写实”,“构图多样、虚实结合”和“神形兼备、传情达意”等。
关键词:杨桂军;民俗凿花;日常生活;农业生产1 背景至今仍在湘西地区流传并为人们所喜爱的剪纸艺术被当地人称为凿花,凿花是一种不用剪刀的剪纸,因其主要源于湘西泸溪县的踏虎乡,也被称为踏虎凿花。
2008年6月,踏虎凿花成功入选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凿花的出现与苗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是先有绣花,后有凿花,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模,苗家妇女一般先要将构思好的花样剪铰出来,贴在要绣的布面上,再依绣模穿针刺绣。
[1]过去多是苗家妇女自己剪绣模,到了后来绣模从绣花工艺中独立出来,才逐渐出现了专门的剪纸艺人,被称为“花客”。
经过历代“花客”的不断摸索,湘西凿花以其刀法细腻、线条流畅、花样繁多、风格独特等艺术特色而享誉于世。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老一辈的“花客”们如黄靠天(1923~1997)、邓兴隆(1949~2010)等大师都已相继去世,而作为黄靠天的关门弟子,踏虎凿花的传承人杨桂军仍然肩负着“花客”的使命,一直在从事着自己钟爱的凿花事业。
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踏虎凿花开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凿花作为绣模的传统功能正日渐消退,而其装饰性、地域性则愈加凸显。
就其艺术的表现内容而言,当代“花客”们也开始更多地通过凿花这一传统的创作手法来表现苗族的民俗风情,而杨桂军就是其中一位将凿花的传统风格赋予时代气息的佼佼者。
杨桂军(1954~)出生于泸溪县合水镇晒洲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爷爷是村里的一名剪纸好手,更是杨桂军剪纸手艺的启蒙老师,天资聪颖的杨桂军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受到剪纸艺术的熏陶,除此之外,对纺纱、织布、打草鞋、做布鞋等女红活他几乎一学就会。
1971年,因为家里出现困难,17岁的杨桂军在高二时便辍学回家,除了务农,他也在闲暇的时间里做旗伞、扎花圈、剪纸等,每当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村里人都会请他去帮忙做一些手艺活。
由于剪纸技艺精湛,杨桂军在1985年(31岁)被选调入踏虎乡文化站工作,正是在这一年,他有幸结识了凿花大师黄靠天,并开始拜其门下学习凿花技艺。
1993年(39岁),为弘扬民间艺术,杨桂军参加了由泸溪县美协筹划的凿花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08年,随着踏虎凿花成功入选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桂军也因为工作突出被调到县里工作。
2009年(55岁),泸溪县成立了踏虎凿花传习所,杨桂军和所里的同志一起肩负着为踏虎凿花的保护和传承的重任,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多名学徒从传习所里陆续出师。
2011年(57岁),杨桂军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踏虎凿花”代表性传承人,[2]其作品如《苗寨六月六》、《湘西碾米》、《打油图》等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剪纸艺术大奖。
同年,杨桂军还受邀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远赴北京展示了其精湛的凿花技艺。
作为踏虎凿花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桂军始终心系凿花手艺传承的责任,除了在泸溪踏虎凿花传习所里传授凿花,他还在泸溪县浦市镇中心完小担任纸艺老师,为踏虎凿花的发展和传承尽着自己的最大力量。
2 杨桂军民俗凿花作品的分类杨桂军是一位多产的“花客”,走进他平时工作的踏虎凿花传习所,一张张刻画精美的凿花作品马上映入眼帘,那些展示出来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由杨桂军所创作的。
他的作品主要是以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为题材,这些民俗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湘西地区苗家人的日常生活类和农业生产类。
2.1 以湘西苗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图1 冲糍图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苗族人的日常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的。
《冲糍图》(见图1)是杨桂军以苗家人“打糍粑”为题材的一幅凿花。
在湘西民俗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打糍粑”的传统,每逢春节将至,苗家人就会将蒸煮好的糯米放入准备好的石槽,然后叫两个后生拿着中间细两头粗、约一人高的木杵来冲击石槽里的糯米,直到糯米被击打成粘稠状,就可以用来做糍粑了。
“打糍粑”是一件体力活,每到这时,邻里乡亲都会相互帮忙,尽管屋外天寒地冻,屋内则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热闹气氛,“打糍粑”蕴含着苗家人对丰收的喜庆和对未来的期望。
《冲糍图》采用了圆形的团花构图,画面中心为三个裹着头巾、身着苗服的青年正在“打糍粑”,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喜庆的微笑;四个“福”字被对称地置于圆形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每个“福”字的两侧都有双鱼装饰;背景则是由饱满的稻穗构成的圆形发射,外面的一圈整齐的穗须让人联想到太阳的光芒。
画面中,贴着“丰”字的石槽、飘香的糯米以及稻穗和鱼看上去十分整体融洽,画面统一而生动,让人有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图2 苗寨六月六赶集在湘西地区被称为“赶场”或“赶边边场”,这一风俗到现在仍十分流行。
“赶场”对于苗家人而言,并不仅仅只是意味着单纯的买卖东西,更是一场隆重的社交活动。
赶场这天,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此,买油盐、卖山货、侃白话、唱山歌等,同时,身着盛装的苗家姑娘和小伙子们也都带着期望而来,他们欢歌笑语并互相试探着进行交往,若是有看对眼的则会相互交换定情信物。
可以说,赶场是苗家人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写照。
《苗寨六月六》(见图2)是杨桂军创作的一幅以湘西“赶场”为主题的凿花,在长方形的构图中,二十多个苗族青年跃然纸上,他们在草地上或坐或立,神情、动态都十分自然,人群中的遮阳伞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儿,将赶场的气氛烘托得格外热烈和欢快。
图3 哭嫁“哭嫁”是苗族传统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新娘在出嫁前,都有“哭嫁”的习俗。
一般在出嫁前一个月,姑娘就开始在自己家里每天晚上唱哭嫁歌,哭嫁歌同时也是苗族新娘在婚礼前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的素质体现。
而且这段时间新娘要停止其它农活,主要任务就是做鞋、绣花等针线活动,家里也请匠人来弹棉絮,打嫁奁,媒人也更加活动频繁,直到结婚的前三天哭嫁活动才进入尾声。
[3]在杨桂军的凿花作品《哭嫁》(见图3)中,他向我们再现了苗族姑娘新婚前夜的场景:夜幕降临,灶屋的窗户上贴着喜庆的红双喜,火苗上飘着米饭的清香,嫁妆早已经准备妥当,一大家子人都围坐在灶屋里,即将出嫁的女儿和她的妈妈坐在人群的中央,女儿边哭边用手帕擦拭着眼泪,妈妈依依不舍地捧着女儿的手,爸爸则低着头抽着旱烟,仿佛若有所思,画面中其他人物的动作、神态都表现得恰如其分,整个场景看上去非常温馨而热闹。
杨桂军以苗家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醉金秋》、《荷塘秋趣》等,这些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向我们展示了苗家人多姿多彩的日常民俗生活。
2.2 以湘西苗族的农业生产为题材图4 阳春三月水稻一直是湘西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开春,在插秧之前都需要先将水田犁一遍,由于湘西多山,不适合机械操作,且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偏远的乡村仍在使用耕牛来犁田。
杨桂军的《阳春三月》(见图4)是一幅以苗家人犁田为题材的凿花作品。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扶着木犁、驾驭着耕牛缓缓前行,放眼望去,他仿佛处于一个由蓝天白云、梯田、树木等构成的世外桃源。
而仔细看时,我们会发现主人翁是一位脸上有皱纹、动作迟缓的老人。
对此,杨桂军有着自己的想法:现在湘西很多地方的一些苗寨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很多老人都是在家独守空巢,农忙时节为了应付农活,这些老人往往需要做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如耕牛犁田、下田种秧等。
有时为了生火做饭,还要上山打柴。
杨桂军说,他有好几次都看见满头白发的老人背着大捆的柴火,缓慢地行走在山间小道。
他的这幅作品除了想向世人介绍湘西原生态的锄种牛耕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呼吁人们给予留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
图5 抗旱图南方的夏季十分炎热,而水稻是一种喜水的植物,所以常常需要引水灌溉。
“戽斗”是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其形状似斗,两边有绳子,使用的时候需要两人合力拉绳来舀水灌溉,一般在水位落差较小的地方,就可以使用戽斗,不过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抗旱图》(见图5)是杨桂军以苗家人使用戽斗取水抗旱为题材的凿花作品,采用了对称的构图。
画面中,两个带着斗笠的苗家人左右对称地站在田坎上,顶着炎炎烈日,正拉着戽斗的绳子从田边取水灌溉,背景则是层层的梯田。
作者对画面的边框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即按一定顺序将边框的纹样进行了渐变,由下而上:从水波纹到叶枝纹再到云朵纹,使得整个画面看上去既富有层次感和自然韵味,而又不失单调和空旷。
图6 湘西碾米过去在湘西,很多地方的小河边上都有碾坊,碾坊是一种利用水能带动碾子的旋转来进行碾米的作坊。
《沈从文传》一书中曾写道:“最经看的还是那些碾坊……建一道小小拦河坝,将水引入渠道。
渠水流到水碾处,从高处跌落时突然发力,冲击坎下装置的水车,转动的水车带动碾坊地下碾盘连轴,地面上的石碾便沿着圆形石槽运行……水车转、碾石转、风车转,人转竹筛转,最后转出满罗筐的白米和满身糠灰的筛米妇人。
”[4]杨桂军的《湘西碾米》(见图6)就成功地再现了苗家人在碾坊里碾米的场景:碾坊的四周堆着一些载满谷物的箩筐,一位身着苗服的长者正坐着安然地抽着旱烟,在他旁边,有一位背着小孩的年轻母亲,她正拿着小扫帚,小心翼翼地将漏出来的谷子扫到碾槽里面。
作品中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构成三角关系,让画面看上去具有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感,使人联想到生命的力量和劳作的伟大,正是这转动的碾盘,转出的是苗家人的生生不息和幸福生活。
杨桂军以苗家人的农业生产为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如《老车新唱》、《农闲季节》等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就是根植于湘西苗家人的生产劳作,从艺术的角度表现了苗家人在农业生产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
3 杨桂军民俗凿花的艺术特征艺术是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创作的源泉则来源于生活。
杨桂军的这些凿花作品正是得益于其对苗家民俗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切身体验和独特理解,才形成自己鲜明的民俗凿花艺术风格。
3.1 民俗题材、造型写实传统的踏虎凿花因为要作为苗绣的绣模使用,而苗绣大多被用于苗族的传统服饰上,如帽花、衣花和鞋花等等[5],所以其形式都较为固定。
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受到当代旅游开发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踏虎凿花逐渐难以跟上市场的脚步,如何推陈出新是当代“花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桂军凿花作品的题材则并不局限于传统服饰范围,他在不改变凿花的固有风格和工艺特征的基础上,将湘西地区苗家人的民俗风情通过凿花艺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苗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两方面,将他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通过凿花将其艺术图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