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人物

合集下载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绪论1779年[德]《教育制度之历史研究》(曼格尔斯道尔夫)1921年[英]《西方教育史》(博伊德金合著)1906年[美]《教育史课本》(孟禄)1920年[美]《教育史纲》(克伯莱)1917年[苏联]《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克鲁普斯卡娅)一、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情况主要成绩有以下几方面:(1)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国化方面的成果;(2)通史、专题史、国别史、断代史、思想史多元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3)在史料建设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学科特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本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评价和分析国外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总结各国发展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揭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规律,并且预测教育发展的趋向,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本学科特点:(1)通史:包含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

(2)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并重:各个阶段都是这两条线索。

(3)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多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介绍,力图在讲课的过程中挖掘各国在发展教育方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还要涉及到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教育的发展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三、本课程的学习要求1.注意史和论的结合:即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具体的教育史实和史料,也要学会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2.处理好批判和继承的关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抛弃其中消极、不合理的因素,继承其中进步的、合理的部分。

3.注意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联系: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时的教育实践有着一定的联系。

4.注意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关系:对中外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进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发现其规律性。

四、参考书目[1]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1、2、3、4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外国教育史【定稿】杜威-儿童观-文献综述

外国教育史【定稿】杜威-儿童观-文献综述

约翰·杜威儿童观文献综述目录一、学界对杜威儿童观的研究现状 (3)1.文献观点简述 (3)2.文献评析 (4)二、关键问题:对于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讨论 (6)1.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观点的背景 (7)2.学界对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批判 (7)3.为杜威的儿童中心观点辩护 (8)三、杜威儿童观与他人之比较 (10)1.杜威与卢梭的儿童教育观之比较 (10)2.杜威与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之比较 (11)3.杜威与斯宾塞儿童教育思想比较 (11)4.杜威与尼尔的儿童观比较 (12)5.杜威与陶行知 (13)四、杜威儿童观的启示 (14)1.杜威儿童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14)2.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4)五、小结 (15)约翰·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被称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名词,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和民主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创办人。

杜威关于儿童的教育观点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根据搜集到的文献所分类梳理的杜威儿童观的研究现状。

一、学界对杜威儿童观的研究现状约翰·杜威有关儿童的观点的论述,主要反映在其著作《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明日之学校》(1915)、《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之中。

1.文献观点简述首先,将所搜集文献中对杜威儿童观本身进行解读的文章进行述评。

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篇:胡碧霞(2008)在《重新解读杜威的儿童观》1中,以儿童的“生长”为着眼点,从未成熟状态、本能、兴趣和习惯四个方面对杜威的儿童观进行解读.她认为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生长”,也是我们理解杜威儿童观的关键概念。

而未成熟状态、本能、兴趣和习惯这四个概念成为了“生长”的具体表现形式。

1)未成熟状态是儿童生长的前提。

作者认为杜威眼中的“不成熟状态”具有相当成份的积极因素,未成熟状态所代表的并不是缺乏或一无所有,而是表明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生长的可能性。

外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外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外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朱天龙苏格拉底,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

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

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

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

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一、“自知其无知”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

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德即知识”“德即知识”(virtue is knowledge)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

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

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

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

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道德行为是知识和实践培养的结果。

三、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

外国教育史人物汇总一

外国教育史人物汇总一

古希腊三杰1、苏格拉底(前469—前399)(1)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治国这德才兼备,深明事理,并掌握实际知识——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

(2)德育论:伦理道德问题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学会做人;美德即德行,智慧即道德——德行可教的主张。

(3)智育论:治国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首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入学习科目,学习在于实用,而非理论思辨。

(4)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或产婆术概念:在哲学研究或教学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在与学生的谈话中,与之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错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讥讽:采用对话,提问方式,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无知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答案归纳:有具体事物找出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普遍概念此方法的优点:①该方法遵循由具体到抽象,有个别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规则。

②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其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

缺点:产生于无教材无正规教学制度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受教者必须有探求知识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推理能力。

2、柏拉图(前427—前347)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1)学习即回忆——灵魂不朽论:人出生前获得一切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知识便被遗忘,通过接触感知事物,重新回忆知识。

(2)《理想国》——提出完整的教育计划(3)教育目的:培养哲学王兼政治家执政者——金——智慧军人——银——勇敢工农商——铜——节制(4)培养哲学王的五个阶段:①男女儿童的教育由音乐、故事开始。

②10岁以后开始乡下教育(阅读书写)—14岁进入体操学校(五项竞技)—16岁以勇敢为标准进行第一次考核(文法学校,弦琴学校)③17—20岁,意志教育阶段——国立高等军事学校“埃弗比团”,进行第二次考核④20—30岁,发展智慧阶段——以理性为标准进行第三次考核⑤30—35岁,继续学习——重要官吏——50岁——哲学王3、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出版著作《伦理学》、《政治学》——被称为“古代最伟大思想家”——首次提出“蜡块”“白板”说(1)灵魂论植物灵魂(营养)—营养生长发育等生理非理性部分动物灵魂(感觉)—本能、情感、欲望理性部分——理智灵魂——思维、理解和判断灵魂论蕴含着体、智、德育的人性论上的依据。

外国教育学代表人物理论

外国教育学代表人物理论

外国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及相关考点(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被誉为西方教育史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苏格拉底在教学的方法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二)昆体良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著有《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培养》)。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三)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著有《大教学论》,被誉为近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在《大教学论》中,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思想);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即所谓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夸美纽斯是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的阐述班级授课制原理的人。

(四)洛克约翰·洛克是英国著名的的哲学家、教育家。

著有《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他也提出了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

洛克属于外铄论代表人物之一。

(五)卢梭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主要的教育著作是《爱弥儿》。

在《爱弥儿》中体现了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他认为“出于自然这个造物主手中的一切都是善的,到了人手中才变成了恶”,属于内发论代表人物之一。

外国教育史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一、生平约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1632年8月出生于英格兰萨莫塞特的乡村律师家庭。

1646年,进入伦敦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

165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基督教公学院,并留校任教。

从中学、大学乃至工作,洛克所学的与所教的都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距甚远的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这使他感到厌倦并转向对培根新哲学及科学的追求。

1665年,洛克离开牛津大学出使德国。

1666年,洛克在归国途中结识了沙夫兹伯利伯爵。

以后,在追随伯爵参与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期间,他担任了伯爵的家庭医生与家庭教师。

1683年,洛克受政治牵连被迫逃亡荷兰。

流亡期间,他又担任了友人葛拉克的家庭教师。

两次任教活动,不仅使洛克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而且由于他注意将自己的哲学、政治、宗教等观点应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

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著《教育漫话》(1693年)一书中,其核心是探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的教育问题。

1704年10月,洛克因病去世。

二、教育思想的政治与哲学基础洛克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影响,英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与变化。

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英国的教育革新力量分为激进与保守两个不同的派别。

激进派受德国宗教改革的启示,主张由国家开办教育,普及初等国民教育。

尽管激进派曾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付诸实施,但是,由于缺乏产业革命的刺激和稳定的政治局势,该派的改革计划皆以流产的方式而告终。

保守派受英国宗教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私人的事务,主张教育独立。

由于保守派的观点不仅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现实利益,而且保留了英国政府不过问教育的历史传统,因而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赏。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人物汇总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人物汇总

著作:《普通教育学》 、 心理学:观念(核心) 、意识阈、统觉;观念的联合与斗争是心理活动的基础;教学的过程就是统觉的过程
《教育学讲授纲要》 道德教育理论 :
核心概念: 教育性教 教育的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必要的目的(教育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即道德)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养成五
学、统觉论、教学形 种道德观念
万物有神论;顺应自然的原则(建
教育方法:自我活动(自动性)
幼儿园的创立者;
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一方面指大
课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
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自然、另一方面儿童的天性,即生
其中重要的有恩物(玩具)和作业
幼儿教育之父
理和心理特点) ;发展的原则; 创造 (各种游戏)
的原则
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教育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
教育性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的原则;教学是道
式阶段理论
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
理论基础: 伦理学、 儿童的管理和训育:训育指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训育是为了美德的形成,与道德教育直
心理学
接相关
意义评价:《普通教育
学》标志着教育学成 课程理论 :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
德教育 :德育比智育更重要;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相分离;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
德育内容为四德,并加入劳动教育
教育管理思想 :强调国家对教育的管理职权;最早提倡国家设置督学;强调规章制
度和纪律
自然教育
原则 :教育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将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人
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以培养 “自然人 ”为目的;正确对待儿童,给儿童以充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苏联米定斯基从恩格斯的观点中推导出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代表人物:杨贤江P8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开始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P14古代埃及的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P19公元前8世纪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

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P43智者: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教育史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这些人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逐渐形成一个阶层。

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普罗狄克斯,智者派产生于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的鼎盛时期。

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当时在希腊世界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55智慧即德行由苏格拉底提出P57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也称为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

P61公元前387,柏拉图在雅典近郊的体育馆创建阿加德米学园,讲授哲学和科学。

P63柏拉图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P7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依据人的“自然”,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划分教育年龄时期的教育家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P81罗马各个时期的教育特征(共和早期、共和后期、帝国时代)见讲义p13: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教育目标:培养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会打仗的农民—军人,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古罗马后期的教育:即保留了罗马民族自身文化特点,又吸收了古希腊文化教育的成就,存在着几乎是平行的两种学校体系,希腊式学校,拉丁语学校。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普洛塔格拉智者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目的:培养治国人才教育主题:伦理道德“知识即道德”是其最重要的命题苏格拉底方法: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理想国》《法律篇》认为学习即回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伦理学》《政治学》灵魂论与教育理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非理性部分植物的灵魂(营养、生长、发育)动物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培养雄辩家通过实际观摩获取雄辩知识昆体良(35-100)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奥古斯丁(354-430)罗马《忏悔录》原罪伦所有人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禁欲思想拉伯雷(1493-1553) 法国《巨人传》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名言:没有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更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洛克(1632-1704)英国《教育漫画》教育作用: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教育目的:培养绅士不能通过学校,需要通过家庭培育绅士教育内容:体育:教育的第一位“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德育: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强调说理,重视练习对形成习惯的作用;智育: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倡导:及早实践、反对体罚、重视榜样作用、主张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斯宾塞(1820-1903)英国《教育论》提出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

缺点: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课程功利色彩浓厚。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

外国教育学家一览

外国教育学家一览

外国教育学家一览【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

出身于雕刻匠和助产士家庭,他坚决拥护氏族贵族寡头的专制统治,反对雅典奴隶主民主共和国制度,由于他与奴隶主贵族派勾结,70岁时,被法庭判处死刑。

他聚徒讲学,常踯躅于雅典的街头巷尾,与任何愿意向他请教的人讨论各种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问题。

先后私人讲学20多年。

主张培养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人,才能治理国家;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有完美道德的人。

因此,他特别重视青年的道德修养,提出了知识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的教育理论问题。

他在辩论中常运用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索,寻求结论。

后来西方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法,就来源于苏格拉底教学法。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

出身于贵族奴隶主家庭。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早年学习过音乐、诗、绘画和哲学。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他离开雅典,到处游历。

40岁时,他在雅典附近的体育馆里办了一个学园"阿加德米",收徒讲学。

他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两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他希望建立一个由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社会集团各按其本性而尽职的理想社会。

教育应为建立和巩固这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服务。

教育的主要对象“理想国”中的第一、第二等级,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

他提出儿童3岁前应在家受教育;3-6岁进入国立儿童院;7-17岁进国立初等学校;18-20岁受专门训练;期满后大部分人经考核终生服役;少数优异者再学10年,经考核任国家官吏;其中的更少数特优者再学习辩证法,至35岁成为哲学家。

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法律篇》、《沙米底斯篇》、《美诺篇》、《蒂迈欧篇》等。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

教育学人物

教育学人物

教育学人物1、苏格拉底(古希腊)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一起雄辩和青年智者问答法著名。

2、柏拉图是欧洲(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5、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6、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的第一人,代表作《大教学论》,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五大教学原则。

7、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8、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

9、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普通教育学》规范教学的形成,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教育体系,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提出“教学的教育性”观点。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0、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儿童中心主义。

1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

12、1903年前苏联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1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14、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教学评价的种类: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

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

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

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

“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

“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

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

“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

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人物汇总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人物汇总

论教育目的 :学问、道德、虔信
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自然界普遍法则、人的天性
普及教育 :核心是泛智论,即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人
普及教育措施 :学年制、班级授课制
论教学原则 :直观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主动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
性原则(从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出发,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量力性原则)
论道
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教育目的是培养 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承认天赋作用,但 更重视教育力量;关注天性、适应自然的思 想影响了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教育思想 / 方法
教育目的论 :培养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方法 ” 四步骤:讽刺、助产、归纳、定义 特点: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 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 承认自己的错误, 自然而然地达到正 确结论 “学习即回忆 ” 所谓知识、 真理不是人们对现实世界 的认识,而是对所谓理念世界的回 忆; 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 而 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 的回忆 教育作用论 在人的形成过程中天性、 习惯和理性 三个因素起着作用;教育不是万能 的,强制和惩罚是必要的
视,强调主知主义
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
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将兴趣活动划分为四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教学活动四阶段(明了、联合、
系统、方法)
著作:《人的教育》 核心概念: 万物有神 论、恩物、作业 理论基础: 性善论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统一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理论 :
分自由
划分: 婴儿期体育;儿童期感觉教育;少年期智育和劳动教育;青春期德育、信仰
教育和性教育
具体观点 :消极教育、自然后果律、感官训练、智育(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

外国教育人物故事

外国教育人物故事

外国教育人物故事有许多外国教育人物的故事都是令人鼓舞和激励的。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外国教育人物故事:1. 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是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

她发展了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自主学习和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她的教育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并且对儿童教育有了深远影响。

2. 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Friedrich Froebel):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是幼儿教育园运动的创始人,他开创了幼儿教育领域的新方法。

他认为儿童通过自由游戏和互动来学习,提出了“幼儿园”的概念,强调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 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先驱之一。

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他的进步教育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4. 罗伯特·奥文斯(Robert Owen):英国社会改革家罗伯特·奥文斯是早期教育改革的倡导者之一。

他主张免费和普遍教育,并提倡改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

他的教育实验包括创建了早期的幼儿园和工人学校。

5. 雷乐迪乌·蒙特露瑞(Lev Vygotsky):苏联心理学家雷乐迪乌·蒙特露瑞对儿童认知和发展的研究对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他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文化环境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近发展区域”的概念,即儿童在合作中能够完成的任务水平。

这些外国教育人物的故事都展示了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和创新思维,他们的贡献对于现代教育系统的发展和改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学外国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学外国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学外国教育家及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著有《忏悔录》、《爱弥儿》等书,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卢梭是西方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开一代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教育。

他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中发现儿童,并按照儿童的特殊的年龄阶段来认识儿童,发展儿童。

2、感官教育。

他认为应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让儿童多摸、多看、多嗅、多接触外界事物,最好利用自然界的种种问题,使儿童学习有关轻重、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的知识,切忌进行知识和道德方面的灌输教育。

3、性教育。

他反对在性的问题上一味欺骗儿童的做法,强调应使儿童对“性”的自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用适宜的工作和活动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精力有发泄的出路。

4、德育。

他是一位性善论者,提出“天赋良心说”,主张“博爱”,认为道德教育应经历“自爱”——“爱亲近的人”——“爱全人类”三个情感阶段。

5、“自然后果律”。

他主张用“自然后果”去教育儿童,即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错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中受到教育,并改正错误。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卢梭福禄贝尔(也译成福禄培尔)德国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人的教育》是他的教育代表作。

福禄培尔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任务、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构成了他教育思想的主体。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人类内在的精神本性和力量,培养万物统一的人生观。

基于教育的目的,他提出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挖掘儿童内在生命的潜力。

为了实现以上教育目的和任务,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1、体育卫生。

他既重视对儿童的体育活动和锻炼,也要求向儿童传递一些知识,养成必要的卫生习惯。

2、游戏活动。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古希腊三杰之首。

他认为,人天生是由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他认为,道德是实践的哲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智慧即德行;在智育方面提出要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学习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还要学习几何、天文、算术等学科。

并且在他的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法”,又叫“产婆术”。

他的哲学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研究哲学的内容范围,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

被西方学者尊为圣贤。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曾经师从苏格拉底,创办阿加德米学园,长期著述讲学,著有《理想国》一书,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即“哲学王”,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主张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

重视早期教育,主张采用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主张男女平等,认为男子和男子应当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柏拉图多方面探讨和研究了当时的教育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重视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创建阿加德米学园,在历史上都产生了积极意义。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其教育思想主要反应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作中。

题提出灵魂论,认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他也提出自由教育理论,强调应把沉思作为理智活动的美德,认为沉思就纯理性的活动,就是探究真理;自由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理性灵魂,人的理性灵魂的功能是沉思。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是西方社会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等。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归于自然”,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是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食物的教育三者的统一。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普洛塔格拉智者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目的:培养治国人才教育主题:伦理道德“知识即道德”是其最重要的命题苏格拉底方法: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理想国》《法律篇》认为学习即回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伦理学》《政治学》灵魂论与教育理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非理性部分植物的灵魂(营养、生长、发育)动物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培养雄辩家通过实际观摩获取雄辩知识昆体良(35-100)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奥古斯丁(354-430)罗马《忏悔录》原罪伦所有人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禁欲思想拉伯雷(1493-1553) 法国《巨人传》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名言:没有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更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洛克(1632-1704)英国《教育漫画》教育作用: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教育目的:培养绅士不能通过学校,需要通过家庭培育绅士教育内容:体育:教育的第一位“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德育: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强调说理,重视练习对形成习惯的作用;智育: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倡导:及早实践、反对体罚、重视榜样作用、主张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斯宾塞(1820-1903)英国《教育论》提出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

缺点: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课程功利色彩浓厚。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

外国教育史 杜威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 杜威的教育思想
1、民主与教育的关系
第一,民主的教育应当是所有人的教育。 第二,民主社会教育是与强制的、权威的教育相对立的。
第三,民主社会的教育重视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重视共同
交流经验的方式。
第四,学校在训练儿童时,应当尽可能多给儿童自由,并且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等品质。
2、民主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的生长
这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杜威认为用
实用主义教育的知的。
杜威认为旧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科与生活的隔绝,学科
变成书本上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学科在实际上不能应
用。
杜威认为,知识和行为应当是合一的。
方法论(教学论)
以主动作业为基础的教材教法心理化,“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经验与思维的统一:活动
五步教学法:疑难的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3、实用主义教育的儿童观
从教育所需要调剂的儿童——社会——学校和教材三个方
面来看,杜威特别强调,儿童是教育的起点。
儿童本性的发展和特点。 在儿童的发展问题上,杜威也十分重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在儿童的发展问题上,杜威更重视儿童经验的获得和发展。 杜威指出,儿童是在解决问题时获取经验的。杜威的这种
– 这些作业活动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把人类社会的基本
事务引进到学校课程中来
4、实用主义教育的普通教育观
关于初等教育。他认为,初等教育的建立基于两个重要的
事实,一是儿童期是最初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二是这一
时期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因此,初等教育是人一生发展 的重要时期。 关于中等教育,杜威认为它与初等教育不同,它的目的以 求知识为重,主要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夸美纽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夸美纽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夸美纽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或许在整个教育史上,我们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能够像夸美纽斯一样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家了。

他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文艺复兴的狂飙席卷了整个欧洲,不过教育界依然是春风不度,中世纪的幽灵还徘徊不定,旧教育的陈污积垢令人感到窒息。

管理混乱无序、内容保守陈旧、方法简单粗暴、知行严重脱节是这种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积弊之深,即使16世纪宗教改革也难以触动。

夸美纽斯是这种旧教育的受害者之一。

他以前抱怨说,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有多少人连关于真正的学问的一点观点都没有啊!我,我是一个不幸的人,我便是数以千计的人们中的一个,悲惨地丧失了一生一世的最甜美的青春,把生气勃勃的青春岁月浪费在学校的无益的事情上面。

”“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夸美纽斯对中世纪教育的反动是从改革教材开始的。

1631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入门》。

这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拉丁文教科书模式,强调阅读与理解,摒弃了繁琐无味的语法讲述,内容丰富,堪称一部小小的百科全书,并迅速被西欧几乎所有的国家采用。

美国教育家保尔·孟禄指出,仅凭此书,夸美纽斯就能够成为自己的世纪一个杰出的人物。

其后出版的《语言入门预备读本》和《物理学》也大受欢迎,多次再版。

后来在匈牙利工作期间,夸美纽斯还完成了著名教科书《世界图解》,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盛行于西欧各国达两个世纪之久。

这本书和《语言入门》、《语言入门预备课本》一起,构成了夸美纽斯语言教学的三部曲。

不过,真正奠定了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崇高地位的著作,是1638年正式完成的《大教学论》。

这是一部系统的教育学,包括了教育的目的、任务、原理、作用、内容、方法以及各类分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是夸美纽斯改革旧教育的全面方案,也是夸美纽斯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

这其中对后世教育影响最大的,当属班级授课制。

此前学校里是分布式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时间与组织形式,组织松散,教学效果不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年份国家苏格拉底古代:BC469-BC399古希腊柏拉图古代:BC427-BC34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代:BC384-BC322古希腊西塞罗古代:BC106-BC43古罗马昆体良古代:35-95古罗马奥古斯丁古代:354-430古罗马
夸美纽斯近代:1592-1670捷克
洛克近代:1632-1704英国富兰克林近代:1704-1790美国卢梭近代:1712-1778法国爱尔维修近代:1715-1771法国康德近代:1724-1804德国裴斯泰洛齐近代:1746-1827瑞士赫尔巴特近代:1776-1841德国
福禄培尔近代:1782-1852德国第斯多惠近代:1790-1866德国贺拉斯曼近代:1796-1859美国斯宾塞近代:1820-1903英国乌申斯基近代:1823-1870俄国凯兴斯泰纳近代:1854-1932德国涂尔干近代:1858-1917法国杜威现代:1859-1952美国
蒙台梭利现代:1870-1952意大利马卡连柯现代:1888-1939苏联凯洛夫现代:1893-1978苏联赞科夫现代:1901-197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现代:1918-1970苏联
关键字
知识即道德、助产术、归纳法与一般定义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灵魂转向,寓学习于游戏、四艺
灵魂论、白板说
《论雄辩家》
《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双语教学、班级授课萌芽基督教教父哲学、原罪论、禁欲说、《忏悔录》
《大教学论》(西方近代第一本、标志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泛智、教育适应自然、直观
性、系统论述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母育学校》(第一本学前教育著作)
实科教育、绅士教育、《教育漫话》、白板论、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
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图书馆
自然教育、儿童本位、消极教育、《爱弥儿》、教育上的哥白尼
教育万能论
《论教育》、首开大学讲授教育学先河
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林哈德和葛笃德》《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
性教学、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传统教育学、知识(学科)中心课程论、教师中心论、理性主
义教育
幼儿教育之父、学前教育理论奠基人、《人的教育》、顺应自然原则、教育分期
《教育年鉴》、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近代学校的维护者、遵循自然原则
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教育准备生活说、知识(学科)中心课程论、三育论
《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公民教育、劳作学校、社会本位论
教育社会学、社会本位论
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经验的改造、《我的教育信条》、《民
主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学、思维五步法、教育无目的论
儿童世纪的代表、幼儿教育、感官教育
集体教育
《教育学》、教师指导作用
实验教学论、发展性教学理论、一般发展
教育思想泰斗、
课萌芽林哈德和葛笃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