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洛塔格拉智者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
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教育主题:伦理道德
“知识即道德”是其最重要的命题
苏格拉底方法: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
《理想国》《法律篇》
认为学习即回忆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
《伦理学》《政治学》
灵魂论与教育
理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
非理性部分植物的灵魂(营养、生长、发育)
动物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
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
培养雄辩家通过实际观摩获取雄辩知识
昆体良(35-100)罗马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
奥古斯丁(354-430)罗马
《忏悔录》
原罪伦所有人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禁欲思想
拉伯雷(1493-1553) 法国
《巨人传》
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
名言:没有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
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更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
洛克(1632-1704)英国
《教育漫画》
教育作用: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
教育目的:培养绅士不能通过学校,需要通过家庭培育
绅士教育内容:
体育:教育的第一位“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德育: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强调说理,重视练习对形成习惯的作用;
智育:
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倡导:及早实践、反对体罚、重视榜样作用、主张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斯宾塞(1820-1903)英国
《教育论》
提出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
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
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
缺点: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课程功利色彩浓厚。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
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无神论者
鉴于教育的影响,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
狄德罗(1713-1784)法国
否认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
为俄国拟定《俄罗斯大学计划》
同拉夏洛泰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拉夏洛泰(1701-1785)法国
《论国民教育》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同狄德罗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康多塞方案》1792年提出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
雷佩尔提(1758-1794)法国
《雷佩尔提方案》
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
目的:把儿童培养成身体健康、热爱劳动、遵守法律、具有文化知识的共和国公民。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灌输,科学知识传授,劳动技能获得。
洪堡(1767-1835)德国
筹建柏林大学德国教育部长
19世纪初德国教育的推动者
这一时期,以费希特为首的教育家倡导“教学与研究统一”、“教与学的自由”。
教育方法上以“习明纳尔”为主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提出发展性教学原则,并作为全部教学理论的核心。
人的发展:天资、教育、自由自主。
教学原则:(1)遵循自然原则,遵循儿童天性。(2)遵循文化原则。
(3)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4)直观教学原则。
罗蒙诺索夫俄国创办莫斯科大学设:法律、哲学、医学三个系。
乌申斯基(1824-1871)俄国
《人事教育的对象》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教育本质: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教学观: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教育学中以“生理学和心理学”最为重要。
贺拉斯*曼(1796-1859)美国
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对师范教育极为重视,将其视为提高公立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
福泽谕吉(1835-1901)日本
《劝学篇》、《文明论概略》
主张大力普及学校教育,以最终实现教育立国的主张。主张培养国家观念和独立意识。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
《大教育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母育学校》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
教育目的: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指导性原则。
自然原则:(1)、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秩序。(2)、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
从“泛智”的思想,提出普及教育思想。
提出统一的学年制
班级授课制度
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观察实际事物
2、巩固性原则经常练习和复习
3、量力性原则
4、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重视道德教育,德育重于智育。
普遍设立学校,国家设立督学。
卢梭(1712-1778)法国
《爱弥儿》教育上的“哥白尼”
人的天性:“性善论”者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身强体壮,心智发达,能力强胜的“新人”
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
教育的四个阶段:
1、婴孩期(出生-2岁)身体养护和锻炼
2、儿童期(2-12)感觉教育
3、少年期(12-15)智育和劳动教育
4、青年期(15-20)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理论
《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
影响:斐斯泰洛齐、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