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曲阜市中医医院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特制定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结果判断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1.监测科室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供应室等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2.监测频率(1)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2)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3)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检测。
3.采样时间(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非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3)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4.监测方法(1)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浮游菌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
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
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平皿暴露时间:①层流洁净手术室或场所暴露30min;②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病区、烧伤病房等感染高风险部门暴露15min;③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暴露5min。
医务人员洗手清洗效果评价
医务人员洗手清洗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2-11-30T09:14:41.97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4期作者:曹剑梅周宏张冰李雷李蓓柏荣华茅一萍[导读]曹剑梅周宏张冰李雷李蓓柏荣华茅一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洗手后的清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对手术室、产房等科室82名工作人员洗手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用卫生手消毒效果作为评价指标,检测手卫生清洗效果。
结果 82份样本中合格样本69份,合格率84.15%;不合格样本13份,不合格率15.85%;82份样本中未检出菌落样本15份,未检出率18.29%;检出菌落样本67份,检出率81.7%。
结论洗手是一个清洁的过程,不能全部达到手卫生消毒的效果。
洗手效果受手部细菌、自来水、洗手液及干手纸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也是WS/T 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没有要求洗手后进行手卫生效果检测的原因。
关键词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
WS/T 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2020年6月1日开始实施。
规范要求手卫生消毒效果达到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但对洗手清洗效果未做任何要求。
规范要求在五种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为什么没有对洗手的效果做出要求呢?洗手是否能达到卫生手消毒的效果,其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自来水、3M爱护佳皮肤清洗液(生产许可证:苏妆20160003)、旭乐康医用擦手纸(生产许可证:护卫消证字(2017)第0014号)、无菌棉签、10mL无菌洗脱液等。
1.2 检测方法1.2.1检测区域和人数手术室、产房等科室的82名工作人员。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
(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 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 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注意事项
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 10分钟后采样。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图 104—1 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2、局部千级、周围万级:手术区布放 3 点(对脚布点),周边区布放 6 点(长 边内 2 点,短边内 1 点)(图 104—2)
图 104—2 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3、局部万级、周边十万级:手术区布放 3 点(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 4 点(每 边内 1 点)(图 104—3)
5 10 000 级 100 000 级
手术室
(75 个/m)
(150 个/m)
IV 准洁净
5 个/(30min·90 皿)(175 个/m)
5
300 000 级
手术室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 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2.I 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 10 000 级要求。 3.表面最大染菌数(单位:个/㎡)推荐采用涂抹法,每次采样面积为 100 ㎡。
100 级 1 000 级
手术室
(5 个/m)
( 10 个/m)
II 标准洁净 0.75 个/(30min·90 皿) 1.5 个/(30min·90 皿) 5 1 000 级 10 000 级
手术室 (25 个/m)
(50 个/m)
III 一般洁净 2 个/(30min·90 皿) 4 个/(30min·90 皿)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曲阜市中医医院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特制定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结果判断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1.监测科室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供应室等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2.监测频率(1)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2)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3)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检测。
3.采样时间(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非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3)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4.监测方法(1)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浮游菌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
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
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平皿暴露时间:①层流洁净手术室或场所暴露30min;②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病区、烧伤病房等感染高风险部门暴露15min;③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暴露5min。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详细内容: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效果是否达标,以及掌握医院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2. 原则: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应遵循科学性、规范化、持续性和改进性原则,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
二、监测项目和标准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及环境外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1)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2)物体及环境外表监测:对医院各类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环境外表进行定期监测。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手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医院各类消毒剂、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设备进行监测。
(1)消毒剂监测:定期对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无菌物品监测:对医院各类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消毒设备监测:对高压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消毒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工作正常。
三、监测方法和程序1.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包括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等环节。
2. 监测程序:(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2)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结果处理和持续改进1. 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2. 持续改进: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持续改进。
手部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1.评价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效果。
2.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的传播有关时.二、监测时机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三、采集方法i.被检人洗手或手消毒后,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被检人将双手伸出,五指并拢。
3。
检查者取2支无菌棉拭子,并浸于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中。
4.取_支棉拭子在一只手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予;按同样方法用另一支棉拭予涂擦另一只手。
5.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2支棉拭子投入10ra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四、标本检测(一)带菌量检测(平皿倾注法)1.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震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左右。
2.将无菌吸管分别吸取lmJ待检样品接种于2个直径为90mm无菌平皿中。
3.再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
4.将平皿置于(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5.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60(cm2)(二)细菌种类鉴定1.将无菌增菌肉汤培养液试管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
2.若无菌增菌肉汤培养液试管浑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双S平板、麦康凯平板或各种商用快速筛选平板进行细菌接种。
3.接种后将平板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必要时做药敏。
六、注意事项1.结果判定:卫生手消毒后细菌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细菌总数应≤5cfu/cm2。
2.应根据所用方法,选择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3.倾注时温度必须控制在45—48℃,温度过高可致细菌死亡,过低则影响倾注效果。
4,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的传播有关时,监测目的在于考察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虽然同样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但医务人员不一定进行了手卫生。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曲阜市中医医院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特制定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结果判断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1. 监测科室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供应室等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2. 监测频率(1)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2)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3)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检测。
3. 采样时间(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非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3)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4. 监测方法(1)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浮游菌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
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 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 n。
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w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①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平皿暴露时间:①层流洁净手术室或场所暴露30min;②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病区、烧伤病房等感染高风险部门暴露15min;③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暴露5min。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方法评分标准
10分
需口述检查目的(细菌总数检测),否则不得分。
结果判定
20分
根据卫生手或外科手,说明相应合格标准,回答不准确者不得分。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loCfU/cπ?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近5c准(IOo分)
考号评委签字
项目
标准分值
操作要求
实际得分
采样时间
IO分
需强调已经过洗手或手消毒处理。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采样方法
60分
其中每一处做不到或表述不清楚扣2分。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IO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采样方法(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
3.17.6 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3.17.6.1 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3.17.6.2 采样方法(1) 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 皮肤粘膜采样: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不规则的粘膜皮肤处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17.6.3 检测方法(1) 细菌总数检测: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80 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 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平板上菌落数× 稀释倍数细菌总数(cfu/cm2)=────────────────采样面积(cm2)(2) 致病菌检测:按3.17.15的原则执行。
3.17.6.4 结果判定(1) 消毒洗手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消毒合格。
(2)皮肤黏膜:参照手的卫生学标准执行。
卫生院手卫生的监测制度(三篇)
卫生院手卫生的监测制度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动作和方法清洁双手,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
卫生院作为医疗机构,手卫生的监测制度对于防控医疗相关感染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卫生院手卫生的监测制度。
一、制度概述卫生院手卫生的监测制度旨在规范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的操作,确保操作规范、有效的手卫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发生。
制度包括手卫生的标准、方法、频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的处理及反馈等内容。
二、手卫生的标准1. 七步洗手法:湿洗手–取适量皂液–揉搓手背及手指–揉搓手掌及手指–揉搓拇指–揉搓指尖–擦干双手。
2. 手消毒法:取适量酒精洗手液,涂抹双手,并按摩至干燥。
3. 勤洗手:进科室、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前后、手部可见污染后、用餐前后、上厕所后、鼻涕或咳嗽后、第一次进入无菌区域前后等。
三、手卫生的监测方法1. 直接观察法:由专门培训的监测者进行手卫生操作的直接观察,观察者需隐藏身份,避免干预监测结果。
2. 隐匿观察法:由专门培训的监测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手卫生操作的观察,通过录像或摄影记录操作情况。
3. 无菌针刺法:用无菌针头从特定部位采集样本,送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分析,以评估手卫生操作的效果。
四、手卫生的监测内容1. 手卫生的频率:监测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的次数,包括进入科室前后的手卫生次数、接触每个患者前后的手卫生次数等。
2. 手卫生的操作规范:监测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是否符合七步洗手法或正确使用酒精洗手液。
3. 手卫生的时机:监测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的时机是否符合规定,如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前后等。
4. 手卫生的效果:监测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后的菌落培养情况,以评估操作的效果。
五、监测结果的处理及反馈1. 监测结果的处理:监测结果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如教育不达标、操作不规范、频率不足等,根据不同分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反馈与教育:根据监测结果,对不达标的医务人员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培训和教育,强调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和重要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分析与改进措施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分析与改进措施目的分析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差异,探讨做好手卫生的改进措施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手卫生监测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卫生洗手合格率低,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合格率高。
从人员看,护士手卫生洗手比医生的做得更好,合格率高。
手卫生监测检测到的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菌。
结论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成效好,应予以推广。
加强手卫生设施的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以增强意识,提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感染。
标签:手卫生;监测分析;改进措施手卫生作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1]。
我们在2009年1月~2012年6月从我院住院部采集卫生洗手105份、卫生手消毒259份、外科手消毒155份样本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BACT/ALERT 3D6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法国生物梅里埃ATB-NEW细菌鉴定仪及鉴定条;江西健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源乐免洗手消毒液,汕头市倩芬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名涛84洗手液;3%磷酸盐缓冲液及所用培养基(普通琼脂)。
1.2方法1.2.1采样方法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监测均按照规范性附录中的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的标准操作,洗手按六步洗手法进行。
手消毒揉搓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1.2.2收集数据数据来源我院2009年~2012年院感监测资料。
1.2.3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3统计方法监测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
2 结果2.1卫生洗手的合格率明显低于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们从住院部医务人员采集到卫生洗手105份、卫生手消毒259份、外科手消毒155份样本,其中卫生洗手的合格率为60.95%,远低于卫生手消毒(97.68%)和外科手消毒(98.06%)监测的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及外科手消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17,P<0.05)。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一、监测方法1.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应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2.监测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监测指标1.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革兰氏阴性菌数、革兰氏阳性菌数、大肠菌群数等。
2.化学指标:包括有效成分含量、pH值等。
3.消毒时间:手消毒剂作用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4.手消毒剂使用量: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使用适量的手消毒剂。
5.手部皮肤刺激性:手部皮肤应无刺激性反应。
三、监测频率1.日常监测: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手部微生物监测,以确保手部清洁消毒效果。
2.定期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手部微生物及化学指标的监测,以评估手消毒剂的效果及安全性。
3.针对性监测: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及重点人群的手部进行微生物监测。
四、监测记录1.每次监测均应详细记录手部微生物监测结果、手消毒剂使用量、作用时间、手部皮肤刺激性等信息。
2.监测记录应保存完好,以便于追踪溯源及改进措施的实施。
五、监测结果分析1.根据监测结果,对不合格的手部微生物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2.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确保手消毒效果及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
3.根据监测结果,对现有的手部清洁消毒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手部清洁消毒效果。
六、监测结果报告1.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以便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向使用手消毒剂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反馈,提高手部清洁消毒意识和技能。
七、监测设备维护1.对用于手部微生物监测的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八、手消毒剂评估1.对使用的手消毒剂进行评估,确保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清洁和消毒手部。
卫生院手卫生的监测制度范文
卫生院手卫生的监测制度范文概述:卫生院作为医疗机构,手卫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符合规范,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制定手卫生的监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卫生院手卫生监测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监测目标与原则1. 监测目标:本监测制度的目标是监测医务人员在不同环节的手卫生行为,包括洗手液使用情况、手卫生操作的正确性、遵守手卫生操作的频率等。
2. 监测原则:监测应该客观、准确、全面、连续。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以便改进手卫生行为。
二、监测内容与方法1. 监测内容:(1) 手卫生操作的正确性:即医务人员在手卫生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包括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揉搓至少15秒后冲洗干净等。
(2) 洗手液的使用情况:即医务人员在洗手时是否使用规定的洗手液,并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
(3) 遵守手卫生操作的频率:即医务人员在不同环节是否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手卫生,如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体液后等。
2. 监测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医务人员实际操作过程来监测手卫生行为的正确性。
监测人员应事先培训,掌握观察技巧和标准,并根据事先确定的监测指标记录相关数据。
(2) 记录法:通过记录洗手液的使用情况和手卫生操作的频率来监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
监测人员应事先培训,掌握记录方法和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记录。
三、监测频率与人员选择1. 监测频率:(1) 首次监测:在制定监测制度后的一个月内进行首次监测,以了解医务人员当前的手卫生行为情况。
(2) 定期监测: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定期监测,以跟踪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改进情况。
(3) 不定期监测:根据需要,可以不定期地对某些特定的环节和人员进行监测,以解决特定问题或提高特定环节的手卫生行为。
2. 人员选择:监测人员应该由独立的专职人员或由多个人员组成的监测小组进行。
监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疗相关知识和监测技巧,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四、监测结果的处理与反馈1. 监测结果的处理:监测结果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手卫生行为的得分、问题的汇总和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方法介绍
监测目的
监测频率
医院内部监测主要目的是了解医护人 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识别存在的问 题,为改进手卫生措施提供依据。
医院内部监测的频率可以根据医院规 模、患者数量和手卫生措施的执行情 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或 半年进行一次监测。
监测方法
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 患者反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监测,同 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 工具和指标。
02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方法
直接观察法
总结词
直接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手卫生行为来评估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
详细描述
直接观察法通常由专业的观察员或研究人员进行,他们会在医疗场所如手术室、病房、门诊等,观察医务人员的 手部清洁、消毒和手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并记录下来。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最直接和客观的数据,但需要大量的 人力物力投入。
合格标准
手部细菌数量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如手部细菌总数不超过 一定数量,主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不应 检出。
保障患者安全
手卫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医护人员的手部清洁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 康和安全。通过监测手卫生依从性,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不 当的情况,从而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
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从多个维度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评价,为改 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3
跨国研究合作
加强国际间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的研究合作,共享 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推动全球手卫生水平的提 高。
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搭建国际性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应用,推动监测技术的创 新和发展。
数据收集与分析
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分析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影响。
方法每月消毒效果监测1次。
操作及判断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
结果医院物品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6.52%增至94.79%,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科室监测点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的医务人员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97.85-99.19%。
医院感染发病率从5.6%降至3.6%。
结论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定期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感染不但影响医疗效果,而且是导致一些医疗事故的重要因素。
因而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是一个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工作。
本文以廊坊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灭菌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灭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方盘、酒精灯、打灯机、显微镜、冰箱、试管架、无菌生理盐水试管、无菌棉试子、剪刀、镊子、一次性注射器、规格板、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紫外线指示卡等。
1.2 对象手术室、脑外科、骨科、胸泌科、普外科、内干科、妇产科、心内科、神内科、内分泌科、五官科、内二科、儿科、小手术室、疼痛科、皮肤科、传染科、注射科、外科门诊(换药室)、肾内科、急诊科、供应室、泌尿外科、血液科、手显微镜外科、介入、激光室、眼科门诊、口腔科门诊等。
物品包括消毒液、透析液、无菌医疗物品、压力蒸气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等。
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胃镜、肠镜、镊子、活检钳等物体表面。
手是指医务人员手。
1.3 方法及评价标准分别在各科室设置灭菌物品和物体表面监测点并抽查医务人员手。
医务人员手采用随机抽查。
监测每月进行1次。
具体操作及评价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1]、《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进行。
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
科室年度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用5cm×5cm 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 5 次,并随之转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结果判断: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Ⅶ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为消毒合格。
手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操作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2、手的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3、结果判定:在医疗机构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消毒合格。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消毒合格。
时间被检物品监测结果cfu/cm2监测人备注化验单粘贴处。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三、术语和定义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1)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2)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8、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四、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1.物品准备:采样记录单,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无菌棉拭子、酒精灯、打火机、弯盘、试管架、无菌剪刀、标记笔、治疗车,口罩。
2.口述:”衣帽整齐”,(操作)洗手,戴口罩,
3.口述:在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处理后,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对手表面进行采样。
4.点燃酒精灯,打开无菌剪刀包。
5.“请你五指并拢,掌心向上”将无菌棉拭子在酒精灯上消毒管口后,取出,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2
cm同时转动棉拭子,从一只手的左手拇指,依次擦食指,中指到小指,再由右手的小指依次到拇指,完后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同时用无菌剪刀剪去棉拭子被手污染的部位,用标记笔记录采样时间,科室,姓名,及时送检。
6.盖灭酒精灯,整理用物。
7.口述:检测目的:细菌总数检测。
8.结果判定: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cm,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cm.
9.洗手,摘口罩,
10.操作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