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9891136bec0975f565e264.png)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为规范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⑴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是否污染,是否有气泡及霉点。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图1 室内面积≤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3、注意事项⑴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⑵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避免离门近的一条。
⑶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
2、监测频次⑴重点科室物表每月监测,工作人员手每季度监测。
I类环境空气消毒西效果监测(沉降法)标准操作规程1
![I类环境空气消毒西效果监测(沉降法)标准操作规程1](https://img.taocdn.com/s3/m/facba16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6.png)
20
Ⅲ
20
Ⅳ
30
采样方法
布点图示
级别
布点图示
布点说明
Ⅰ级
手术区布点: 13个点,手术床5个点(双对角线布点),床边区8个点(每边内2点)。周边区布点: 8个点,每边内各2点。
级别
布点图示
布点说明
Ⅱ级
手术区布点:分别在双对角线布点。周边区布点:6个点,长边各2个点,短边各1个点。
级别
布点图示
布点说明
4.结果判定时,当某个皿菌落数太大受到质疑时,应重测;当结果仍很大时,以两次均值为准。如果菌落数很小,可重测或分析判定。
5.放置高度:放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
6.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适用范围:
1.洁净手术部或其他洁净用房每季度进行常规监测。
2.当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改建验收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3.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并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采样时间
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自净时间
洁净用房等级
最少自净时间(分钟)
Ⅰ
10
2.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
3.细菌浓度检测方法,应有2次空白对照。第1次对照用于对检测的培养皿做对比试验,每批一个对照皿;第2次是在检测时,应每室1个对照皿,用于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将培养皿打开平移至培养皿边缘后立即封盖,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
Ⅲ
2CFU(30分钟.直径90 mm皿)
4CFU(30分钟.直径90 mm皿)
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
![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80f30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b.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标准操作规程一、消毒灭菌设备的监测(一)清洗消毒器的监测1.日常监测: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2.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
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清洗消毒器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3.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
4.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二)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经过灭菌和灭菌是否合格。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法:(1)应每周监测一次。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或使用一次性标准生物测试包,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
标准生物监测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如果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且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则只设一次阳性对照即可。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34174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为标准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⑴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是否污染,是否有气泡及霉点。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m,采样时将平板盖翻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图1 室内面积≤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3、考前须知⑴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⑵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防止离门近的一条。
⑶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给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物体外表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给中心等。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2af10667ec102de2bd89af.png)
呼吸机麻醉机等螺纹管 消毒效果生物监测
• 采样时间 • 消毒后 • 使用前
采样方法
• 用蘸有相应中和剂的长柄棉签,在被检螺纹
管内面反复涂擦并同时转动棉签,剪去手接
触的部位,将棉签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菌生理盐水试管,立即送检
医疗用水的
细菌学检测
血液透析相关治疗用水的 细菌学监测
• 依据YY 0572《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进行检测 • 监测时间:初次使用监测应每周监测1次
•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 • 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粘膜接触的器材 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床围栏、床面以 及床头柜、被褥;墙面;痰盂、尿壶、便器等 • 消毒水平:中水平消毒或低水平消毒或保持日常 清洁 • 消毒效果:菌落数应≤200cfu/件、g或100cm2
• 采样时间 •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 • 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错误放置方法
平板暴露法采样注意事项
• • • • • 采样前关闭门窗 无人走动的情况下 静止10分钟后采样 布点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 放置培养皿时 应从最里面的房间或房间的最里面开 始布点依次向外、最后人员撤出 • 收集培养皿时 从最外面的房间或房间的最外面开始、 最先布的点最后收
对采样人员的要求
• 连续2次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后 • 改为每月1次
采样点
• 透析液进入血液透析器连接处 • 或尽可能接近此处
采样方法
• 用75%酒精擦拭采样口
• 酒精自然风干后打开采样口
• 在透析液连续流动1min后 • 用无菌试管接取样本3-4ml
合格标准
• YY 0572《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进 行检测。 • 透析用水细菌总数 ≤ 100 cfu/ml
消毒灭菌检测制度和方法
![消毒灭菌检测制度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285a3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40.png)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与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因此,特制定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与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帮助各科室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消毒灭菌设备的监测、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和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一、消毒灭菌设备的监测主要包括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方法:需每包监测。
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放入每一待灭菌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管(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需每包监测。
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3)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4)B—D试验: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
将B-D测试纸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架(车)的底层靠近排气口处,柜内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经132℃,3.5min后, 取出一次性B—D包观察颜色变化。
均匀一致变色, 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则灭菌器有冷空气残留,测试不合格。
新安装的设备和大修后设备应该进行B-D试验标准包测试,试验应该重复3次.5)注意事项:监测所用化学指示物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生物监测1)生物指示物监测应1月1次。
2)指示菌株:为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 或 SSIK 31株)。
3)检测方法:将两个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也可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 3 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 块小手术巾,2 块中手术巾,1 块大毛巾,30 块 10cm×10cm 8 层纱布敷料包裹成 25cm×30cm ×30cm 大小)。
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0ea0d517964bcf84b9d57bf9.png)
(四)使用中消毒剂有效浓度监测
2、戊二醛浓度测定(试纸法) (1)从小瓶中取出一条; (2)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 一秒内取出; (3)沾下瓶盖上的纸垫,去除多余的液 体; (4)横置于瓶盖上,注意不要将色块面 朝下以免受到污染; (5)等候5-8分钟判读结果。
(五)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
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 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 内检测。
(六)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果判定 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
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 <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 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
Ⅰ类 层流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
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 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末 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IV类区域细菌:总数 ≤15cfu/cm2,并 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 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 沙门菌。
(三)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染菌量监测
4、注意事项
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
采样。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 人走动的情况下,进行采样。
(二)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
1、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
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 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 1 支,在规格板内 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 5 次,并随之转棉 拭子,连续采样 4 个。去掉手接触部位 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 送检。
医院消毒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医院消毒质量监测采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04dddc83d049649b66586b.png)
空气监测示意图
1m 1m
平板
打开第一个平板
平板
打开第二个平板
平板
打开第三个平板
平板
打开第四个平板
平板
打开第五个平板
平板
空气监测示意图
(监测面积﹤30㎡的房间)
空气监测示意图
(监测面积﹤30㎡的房间)
平板
空气监测示意图
(监测面积﹤30㎡的房间)
1m 1m
平板
手卫生
• 肥皂(液)流动水洗手 • 胍类(氯己定等)——醇类(异丙醇或乙醇等)
复配消毒剂 • 含碘消毒剂(碘伏) • 过氧乙酸 • 复方硼酸溶液 • 氧化电位水等
医务人员手
•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 总数应≤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 总数应≤ 5CFU/cm2
消毒剂
福尔马林
戊二醛 过氧乙酸 含氯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
碘(溴)制剂
酚类消毒剂
汞制剂
醇类 脂类 酸类 碱类 吖啶类
中和剂及其使用浓度
亚硫酸钠(0.1~0.5%) ; 双甲酮(0.1~1.0% )+ 吗啡(0.6~1.0% ); 氨水( 25%) 甘氨酸(1.0%)或同福尔马林 硫代硫酸钠(0.1~0.5%) 硫代硫酸钠(0.1~1.0%) 吐温-80 (0.5~3.0% ); 硫代硫酸钠(0.1~0.5%)
• 平板暴露法简便经济,但只能采集到10um左右的大 小粒子,且不能作精确定量,其准确性较空气微生 物采样器法差。
物体表面消毒
•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 • 过氧乙酸 • 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 • 季胺盐类消毒液 • 紫外线灯 • 臭氧消毒机
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精选全文
![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253a7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1.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监测1.1 采样时间:在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1.2 无菌检验(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的敷料、缝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以及适合于无菌间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对单向流空气区域及工作台面,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
1.3无菌检验前准备1.3.1 洗脱液与培养基无菌性试验:无菌试验前3d,于需-厌氧培养基与霉菌培养基内各接种1ml洗脱液,分别置30℃-35℃与20℃-25℃培养72h,应无菌生长。
1.3.2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1.3.2.1 在试验前一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普通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1环至需-厌氧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h-18h后,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1.3.2.2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30℃-35℃培养18h-24h后,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1.3.2.3 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于相同培养基内,于20℃-25℃培养24h后,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
1.4无菌操作:取缝合针、针头、刀片等小件医疗器械5件直接浸入6管需-厌氧培养管(其中一管作阳性对照)与4管霉菌培养管。
培养基用量为15ml/管。
1.4.1 取5付注射器,在5ml洗脱液中反复抽吸5次,洗下管内细菌,混合后接种需-厌氧菌培养管(共6管,其中1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管(共4管)。
接种量:1ml注射器为0.5 ml,2ml注射器为1ml,5ml-10ml注射器为2ml,20ml-50ml注射器为5ml ,培养基用量:接种量为2ml以下为15ml/管,接种量5ml为40ml/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操作规范化,确保样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
三、人员职责
遵照本规程进行监测采样工作
四、监测采样方法
4.1空气采样: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室内面积≤30㎡,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公司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点均距墙1米。
采样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
4.2医护人员手采样: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被采样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4.3医疗用品采样: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2,取100㎝2。
4.4物体表面采样: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用5x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
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