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案例评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be1fa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b.png)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分析一、引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
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也会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同层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之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基金逐渐也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积极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相关理论基础(一)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二)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即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三)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于20世纪50、6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分析了人们跨期的经济行为,使其成为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强行在个人生命周期中配置收入有利于合理安排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与消费。
(四)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收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理论。
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可以看出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参与和主导,统筹账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个人账户则是混合产品。
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可以增加保险消费,同时能够解放年轻劳动力,所以,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和良好的社会收益。
三、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及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财政学案例分析(精选.)
![财政学案例分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ab97f7119e8b8f67c1cb9df.png)
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名称:谁来填补养老金缺口案例来源:根据2013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编写案例内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从2006年中国对社会保障建设提出“覆盖城乡”的要求,到2013年在较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的基本全覆盖。
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多的内容,其中养老金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
目前,养老金缺口问题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0001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8.39%。
总支出为155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91%。
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看,全国总计达到了62.85%,比上一年提高了7.91个百分点,上海高达96.05%。
而这种支出收入比上升的趋势会影响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
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但无论是财政部还是学者,均回避了当前个人账户巨额空账的偿还问题。
个人账户空账带来了巨额隐性债务问题。
目前,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以及记账利率过低等问题,致使养老保险的部分积累功能的设计初衷无从实现,已成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
根据人社部2013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累计结余近2.4万亿元,但与官方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缺口的持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23941.31亿元。
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纯企业单位、其他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29543亿元。
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有5602亿元的缺口,与上一年相比,这一缺口扩大了大约240亿元。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下的财政风险——以“养老金入市”最优化投资组合配置为考察视角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下的财政风险——以“养老金入市”最优化投资组合配置为考察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ffdfd5c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9.png)
一、引言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缩水”[1],基金池面临“收不抵支”困境,财政状况恶化。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养老基金重要成分。
保障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需求,缓解政府财政“兜底”压力,是推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出现时间、缩小基金收支缺口规模[2]的根本动力。
根据《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早在2015年,已经有六个省份(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青海)出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缺口。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遵缴率下降、参保职工数量降低是各省份养老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主要原因[3]。
因此,从源头提高养老基金收入是缩小养老基金收支缺口、增强养老基金的支付调剂能力[4]、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根本方法。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本质是基金收入不足以应对支出额度,基金支付能力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领取需求严重错配。
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等引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困境收稿日期:2021-01-19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 :///jhxs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研究”(17ZDA26)作者简介:孙健,男,山东高密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www12345www2021@ ;王君,女,山东临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博士生,E-mail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下的财政风险——以“养老金入市”最优化投资组合配置为考察视角孙健,王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100029)摘要:通过构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比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前后的收支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风险最小化条件下的最优投资收益率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池的扩大效应,可以探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下引致的财政风险,并为扩大基金规模、优化最优投资组合配置提出改进建议。
养老保险少报瞒报案例分析
![养老保险少报瞒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ab9fc9aa00b52acfc7ca76.png)
养老保险少报瞒报案例分析[导读]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申报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职工将来的养老金水平,也容易造成职工上访群访事件的发生。
案情简介今年6月上旬,江西安福县明月山林场劳资科一位工作人员反映,他本人所在单位在2011、2012两年间,没有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存在瞒报行为。
后经查实,发现该单位在2011、2012两年期间,存在严重瞒报缴费基数的行为,经过计算,少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达118万元,约少缴养老保险费329987.98元。
根据稽核查实的情况,对该单位进行了严肃地批评,并责令该单位限期在6月底前按时足额补缴2011、2012年两年间瞒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并按规定要收取滞纳金,共计养老保险费347054.82元。
今年6月底,该单位如期补缴了2011、2012年两年间瞒报的501位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
处理结果对稽核告知的情况,该单位无任何异议。
该单位领导特别重视,并召开了职工大会,通过了补缴方案,今年6月底,该单位按照当地劳动保障局的要求,如期补缴足额补缴了瞒报少缴的养老保险费共计347054.82元,其中包含滞纳金17066.84元。
案例评析七海人力资源温馨提醒,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申报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职工将来的养老金水平,也容易造成职工上访群访事件的发生。
有些企业为了尽量减轻企业的负担,想方设法在缴费基数申报上下功夫,瞒报、少报、虚报现象普遍存在。
大多数企业申报缴费基数的时候就以全市(省)的最低缴费基数申报,即不低于市(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工资的60%,而不是按照规定以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工资收入来申报缴费基数。
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较普遍地存在,尤其是那些经济状况好,职工收益高的企业更加突出。
这对我们的稽核工作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值得稽核工作人员深思。
要缓解这一矛盾,劳动保障局应从职工、企业和稽核三个方面进行“强化”。
社会保险基金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社会保险基金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0d28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d.png)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在职工和居民中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职工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现将一些社会保险基金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如下:一、某省某市养老保险基金违规管理案1.简要案情:某省某市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违规设立了数个投资公司,将养老保险基金以高息债券、股票等形式投资,导致大量养老保险基金遭受损失。
2.分析:该市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违规设立投资公司,违反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将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高风险投资,违背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稳健性和保值增值原则。
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养老保险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某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基金挪用案1.简要案情:某国有企业存在将社会保险基金挪用作为企业发展资金的情况,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
2.分析:该国有企业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规,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社会稳定和和谐。
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严重威胁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某地方医疗保险基金贪污案1.简要案情:某地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存在贪污行为,将医疗保险基金用于个人私人消费和挪用。
2.分析:医疗保险基金的贪污行为严重损害了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整个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健康发展,也给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以上反面典型案例表明,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严重的违规、贪污、挪用等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要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防范和惩治各种违法行为,需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和评估,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合法权益和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养老保险养老金缺口分析
![养老保险养老金缺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2984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0.png)
养老保险养老金缺口分析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医疗保健需求的重要社会保险制度。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保险养老金缺口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养老金缺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一、养老金缺口的成因1.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普遍。
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养老保险的支出增加,而缴费人口的减少则影响养老金的筹集。
2.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还相对不健全,存在着缴费基数过低、缴费年限不足等问题。
这导致了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下滑,新兴产业尚未完全取代老旧产业。
这使得就业形势不稳定,很多人无法长期稳定就业,导致无法缴纳养老保险。
二、养老金缺口对社会的影响1.财政压力加大养老金缺口意味着政府需要从财政预算中拨款用于支付养老金,这将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财政压力一旦过大,可能会对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老年人生活困境加深缺乏足够的养老金,老年人的生活将面临巨大困境。
他们可能无法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也无法享受充分的社会福利。
这将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增加。
三、解决养老金缺口的建议1.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同时,提高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延长缴费年限,以增加养老金的筹集规模和发放金额。
2.推进就业政策政府应积极推进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这将增加缴费人口数量,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
3.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除了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还可以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即企业和个人自愿缴纳的养老金。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税收和政策激励措施,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额外的养老保障。
4.多元化投资运营养老基金政府可以将养老基金进行多元化投资运营,通过投资股票、债券等资产,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增加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
养老产品乱象案例分析报告
![养老产品乱象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2e11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e.png)
养老产品乱象案例分析报告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剧,养老产业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产品市场上存在着一系列的乱象,比如信息不对称、产品虚假宣传、服务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本报告将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养老产品乱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案例分析案例一:XX养老社区XX养老社区自称为一家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机构,宣传手段独特,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入住。
然而,入住后的老人们发现,社区承诺的服务远不能达到预期,如食品质量差、清洁不及时、床品不干净等问题频发。
案例二:XX养老保险XX养老保险公司声称其产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养老金,吸引了许多购买。
然而,当老年人需要领取养老金时,却发现保险公司要求的手续繁琐,且兑付速度迟缓。
乱象原因分析信息不对称养老产品市场上,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老年人对养老产品了解不足,容易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另一方面,供应商往往以各种手段掩盖产品缺陷,让消费者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
缺乏监管养老产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监管力度尚不完善。
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一些不法商家乘虚而入,推出劣质产品,并通过虚假宣传蒙骗消费者。
利益驱动部分养老机构和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迅速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择手段地削减成本,降低服务质量。
这些盈利导向的行为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解决方案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相关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大对虚假宣传、营销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打击违规行为。
提高消费者的信息素养加强养老知识的宣传,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者素质和养老产品的辨识能力。
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行业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帮助老年人理性购买养老产品。
加强行业内部自律养老产业协会应积极履行行业组织的职责,加强行业自律。
通过建立行业标准,规范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养老机构和企业应当放弃以只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营模式,注重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浅议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及解决途径
![浅议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及解决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4ba0d23f3968011ca300919a.png)
试谈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解决措施
![试谈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5790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b.png)
试谈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解决措施【摘要】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下存在着严重的收支缺口问题,给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本文从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分析入手,探讨了提高缴费水平、延迟退休年龄、多元化资金投资以及推动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等可持续性解决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将得到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而言,中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未来应当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个人储蓄和加强监管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完善,以确保养老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养老保险现状, 养老保险收支缺口, 可持续性解决措施, 缴费水平, 延迟退休年龄, 多元化资金投资, 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可持续性, 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1. 引言1.1 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中国养老保险现状可以说是面临严峻挑战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育率的下降,养老保险制度日益面临着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巨大的赤字,这主要是由于养老金领取人数增加速度远远快于缴费人数增速。
由于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足够的资金积累,导致资金链条薄弱,可持续性受到了质疑。
中国养老保险现状还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性,一些地区的养老金水平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甚至无法覆盖基本生活开支。
这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压力。
中国养老保险现状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的问题亟待解决,各方应共同努力,共建和谐社会。
1.2 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系统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多重挑战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收支缺口问题。
养老保险收支缺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而缴费人口数量不足以覆盖支出,造成收支缺口愈发严重。
费天保、裴建军: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透视.
![费天保、裴建军: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9a9cbaa1c77da26925c5b07f.png)
费天保、裴建军: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透视现行制度设计思路养老保险是党和国家为保障职工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这一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建立在统筹基金上,如果基金的收支出现“缺口”,那整个养老保险制度大厦有可能出现坍塌的危险。
而目前,“缺口”问题已相当严重了。
那么,造成这一局面,究竟是“收”的方面原因,还是“支”的方面原因,是当初制度设计上有缺陷,还是具体操作层面有问题,是基金收支的周期性、体制性等历史原因造成的,还是由基金收支的结构性和转轨性等现实原因造成的?这里,笔者结合目前的工作实际,对此作一番探讨。
现行制度设计思路养老基金部分积累的混合型社会养老保险体制,逐步由企业向部分个人积累过渡,最后由国家、用人单位及个人三方负担的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
首先,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上,坚持的是“收支平衡”的原则,即筹集的基金与按规定需要支付的费用,要有一个大体平衡的关系。
始终掌握“两个平衡”,一种是“横向平衡”,即当年(或近几年)内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
这是一种直观的,着眼于近期的理解,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另一种是“纵向平衡”,即对某个参加保险的职工,其在全部缴费期间所提取的基金总和(包括银行利息和基金运营利润)应与其在全部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期间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
这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着眼于未来的理解,在建立保险制度的初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我国目前选择并实施的是养老基金部分积累式,又叫“阶梯式或部分基金式”,人们通常所说的混合式。
这种基金模式兼顾了完全积累制(又叫基金式总平均保险式)和现收现付制(也叫纳税式或非基金式)的各自优点。
一是保险费率10年、15年、20年的阶梯上不变,只有在期末进入新的阶梯时才作调整,阶段的时间不长,容易预测;二是保险费率介于前两种基金模式之间,不会超过交费者的承受能力,容易被人接受;三是积累金不会太多,能为金融市场所吸收;四是投资增值工作量不大,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保险专业工作。
浅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问题
![浅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1eb948b307e87101f69649.png)
浅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问题作者:王娟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3期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影响面大、社会性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和谐与发展,涉及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养老保险覆盖面窄;隐性债务过大;养老金运营效率低;退休年龄低等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综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力量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养老保险养老金缺口近年来,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的问题已成为了热点,在关注此问题的同时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我国养老金现状的思考。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曾在2008年2月28日召开的“2008养老金国际研讨会”上揭露,我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已由2001年低不足100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底超过700亿美元,增加了6倍多,并实现收益1100亿元,收益率高达38%。
为了满足养老基金的资金需求,中国还计划将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转化给养老基金目前养老基金短缺的资金大约为3500亿美元,而且,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多,短缺资金规模将会更大。
如何能在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养老基金的收益满足短缺的资金是值得我们关注得问题。
根据联合国统计,1950-2000年世界老年人口增长176%,中国为217%;2000-2050年世界老年口增长90%,中国将增加111%。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从2001-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2010年到2050年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年到2100年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有着刚性的需求,并且导致基金的资金缺口更大。
一、导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大的原因(一)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过窄,导致社保基金达不到规模效益在我国,真正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城镇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基金存在收支缺口
![养老保险基金存在收支缺口](https://img.taocdn.com/s3/m/b0408f7d02768e9951e7385e.png)
养老保险基金存在收支缺口据了解,当前有关养老金并轨、养老保险缴纳问题存在几个现象: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社保基金收入增长幅度慢于支出增长幅度;“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50%,企业负担比较重;当前养老保险缴费面临困难,近几年社保基金收入增长慢。
理财师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的养老保险基金存在收支缺口,据统计显示的社保基金数据,2012年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了18.6%,支出却增长了22.9%,支出增长大于收入增长。
而2013年全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是20800亿元,支出是16700亿元,结余4091亿元。
尽管仍有结余,但结余有收窄的迹象,未来中国会渐渐进入“未富先老”的可怕情形。
如2013年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4.9%,远远超过了10%,官方预计这个数字在2020年将要达到19.3%,到2050年要达到34.2%。
因此,在10年、20年之后,养老是个不折不扣的难题,这也成为悬在80后、以及70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80后养老宜尽早规划63岁还是65岁退,目前有争议,但延迟仍是不可避免的。
理财师认为,未来依靠国家的统筹,可能每个人只能得到最基础性的保障。
因此,在目前收入还可以,算是年富力强的阶段,80后人群的家庭理财、养老宜尽早规划。
解决的方案可适当增加商业养老保险的配置比重,并且开始做一部分长期的投资。
改变资产配置和投资,如现金的养老保险,海外的投资型保险有利润成长速度高、保单现金价值高的特点,用来做养老投资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当下国内的一些P2P类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投资参考,长期投入积累资产比较快,如购买一款10万即可起投,产品年收益率10%的理财产品,一年期满本息收益11万。
假如10万本息次年继续以选择投入,则5年后,本息共是16.1万;10年后,本息是25.9万;20年后,则达到67.3万。
像此类长期的投资可作为养老的补充还是相当能抵御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
养老金缺口的量化分析及解决专业技术方案
![养老金缺口的量化分析及解决专业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4d35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f.png)
养老金缺口的量化分析及解决专业技术方案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养老金缺口的减少必须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
本文将对养老金缺口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一些专业技术方案,以便政府和企业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养老金缺口的量化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养老金缺口的情况,我们对我国养老金缺口进行了量化分析。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社会保障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以及本文作者的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
我们所涉及的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养老保险制度的盈亏状况;•目前我国养老金基金的实际状态;•养老金财政预算的状况;•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等。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养老保险制度的盈亏状况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实行,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三支柱”,即社会保障体系、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从点到面的扩展,尤其是第一支柱,即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成熟。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转型、人口结构的变化等),这一制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财政负担过重、制度设计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导致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
2.目前我国养老金基金的实际状态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养老金基金总规模为8.1万亿元,其中基本养老金基金规模为3.8万亿元,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为0.2万亿元,职业年金基金规模为0∙2万亿元,个人账户基金规模为3.9万亿元。
此外,还有一些未纳入基金管理的企业和机构的养老资金。
以目前的养老金支出和收入水平来看,基金规模仍有一定缺口。
3.养老金财政预算的状况我国的养老金财政预算是由财政部门通过中央和地方预算安排分配的。
根据财政部门的数据,《2023年财政收支预算》中,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总收入为8702亿元,支出为9850亿元,其中养老保险的收入为5278.7亿元,支出为5782.9亿元。
试析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其对策
![试析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6147d6827d3240c8447ef6a.png)
发方法 。 原有的养 老金 现收现付制开始向统账结合制转轨 。 其 中
规 定对于“ 老人” 按 照 国家原 来的规定发 给基本养老金 , 同时随
对于 “ 中人” , 除发放基 政危机与进而导致 的信任危机 , 大批退休人员难 以安养晚年 , 社 着基本 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 ; 会稳定也会 因此遭到破坏 。本文就我 国养老金缺 口这一现 实问
养老金隐性债务 。偿还隐性债务实际上是从现收现付制 向部分 积累制转换过程 中的应该付出的“ 转轨成本” 。 但是 , 政府没有 明 确承诺 自己是转轨成本 的承担者 , 也没有明确的偿 还计划 、 并公
支缺 口达 7 6 7万亿元 , 个人账 户养 老金 空账规模 继 2 0 0 7年突破 之于众 ,巨额 的隐性债务成为 了制约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 的关
_ 金融财税 / J I N R ON G CA I S H U
试析我国养老金缺 口成因及其对策
李 福成
摘 要 中国的养老保 险制度 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 户相结合的部分积 累制 , 由于 当初制度设计 的缺 陷及 实际运行 中所产生的 问题 , 我 国养老保险金 产生 了巨大的缺 口, 严重影响 了养老保 险的可持 续发展 。本 文就我 国养老金缺 口的成 因及 其对策进
占比将超过 3 0 %, 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退休人员 的剧增 ,
一
方面导致养老保 险基金 的支 出快 于经济 的增长 ,另一方 面退 出就业 岗位人员 的比率增 加 、直接创造 财富的人 员减 少导致制
我 国养老保 险制度实行 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相结合的 部分积 累制 , 故养老金缺 I : I 来 自两方面 : 一是社会 统筹账户资金 缺 口, 即隐性债 务 ; 二是个人账户资金缺 口。 根据《 中国养老金发
社会保险案例分析
![社会保险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86cd15da38376bae1faeba.png)
案例简介:某外商独资公司,高薪聘用了一位博士毕业生赵某,担任副总经理。
当时,在谈到工资待遇时,公司说:“董事会给你定的工资为1.2万元。
不过,我们是一家外资公司,之所以工资定得这么高,是因为除了工资以外,再没有其他福利待遇了。
像什么医药费报销、养老等问题都得自己解决,公司概不负责。
”听了这话,赵博士心里盘算开了:“这个公司给我的工资的确是够多的,可就是将来万一得了什么大病,或者老了怎么办呢?”但他转念又一想:“我刚30多岁,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大病,至于养老问题,现在考虑还为时过早。
倒不如趁年轻多挣些钱,实惠。
”工作以后,赵博士为了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每月从工资中拿出1000元,向保险公司投了一份养老保险。
这样一来,他在这家公司工作,也觉得很踏实多了。
几个月后,由于赵博士与董事长在公司的经营管理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被董事长炒了“鱿鱼”。
赵博士不服,双方为此打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赵博士提出公司未给他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侵犯他合法权益的行为。
但公司认为不为你缴纳养老保险,是事先跟你讲好的。
你既然干了,就说明咱们的协议已经达成,你现在无权反悔。
再说,你不是自己已经向保险公司投了养老保险了吗?(向日葵保险网)案例分析: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社会保险的一种。
劳动法规定的社会保险,不同于保险公司的金融保险,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是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但后者却不是;2、前者是强制性的,即企业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而后者是自愿性的,即是否参加,完全凭企业或劳动者自愿。
所以,赵博士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养老保险,不能代替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这说明,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光是用人单位的义务,也是劳动者的义务。
社保基金以案促改剖析材料
![社保基金以案促改剖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cbdbc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c.png)
社保基金以案促改剖析材料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日益关注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相关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公共福利政策的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基金的安装更加受到重视。
社会保障基金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或其他有组织的社会组织投资的一笔固定的基金,它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和社会舆论的利益,满足社会安全系统的全面需求,同时确保全体公民的公平和平等。
社会保障基金的设立,是为了确保社会安全系统的公平性和完整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支撑社会保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预防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而引发的重大社会危机。
但是,目前我国设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及其运作效率十分有限,尤其在相关的政策执行、控制和评估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其中包括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使用不协调、管理效率低、会计制度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因此,我们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保护和补充公共政策,以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率,增强社会保障的稳定性,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改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我们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现有体制和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建立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在金融管理方面健全监管制度,增加社会评估能力,建立社会管理机制,建立财务透明度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利益保护机制以及市场监管::衡量和评估社会保障服务系统的能力。
其次,要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并在改革中实施有效的政策,以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同时也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上实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性,落实政府的社会保障投入要求。
最后,要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能力,建立和完善效率机制,实施有效的评估标准,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的监督体系,确保社会保障投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涉及到全国的利益,涉及各领域的发展,涉及数千万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