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习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同步作业: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同步作业: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Word版含答案

课时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对应学生用书P1一、选择题1.在气垫导轨上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首先应该做的是()A.给气垫导轨通气B.给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处理C.把滑块放到导轨上D.检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是否能够挡光计时答案A解析为保护气垫导轨,实验时应该先给它通气。

故A正确。

2.在用气垫导轨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滑块的质量B.挡光的时间C.挡光片的宽度D.光电门的高度答案D解析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分析,A、B、C三个选项都是必须要测量的物理量。

故选D。

3.对于“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最终的结论m1v1+m2v2=m1v1′+m2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限于一维碰撞B.任何情况下m1v21+m2v22=m1v1′2+m2v2′2也一定成立C.式中的v1、v2、v1′、v2′都是速度的大小D.式中的不变量是m1和m2组成的系统的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答案D解析这个实验虽然是在一维情况下设计的实验,但结论具有普遍性,对各种碰撞均成立,A错误;系统的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在碰撞前后为不变量是实验的结论,B项中的结论不成立,而速度是矢量,应考虑方向。

故B、C错误,D正确。

4.(多选)在利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A.导轨安放不水平B.滑块上挡光板倾斜C.两滑块质量不相等D.两滑块碰后粘在一起答案AB解析导轨不水平将导致滑块速度受重力作用影响,从而产生实验误差,A 正确;挡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滑块通过的位移,使滑块的速度测量出现误差,进而导致实验误差,B正确;实验中并不要求两滑块的质量相等,C错误;两滑块碰后粘在一起只意味着碰撞过程机械能损失最大,并不影响碰撞中的守恒量,D错误。

5.(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B.A球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C.由静止释放A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撞前的速度D.两球必须都是刚性球,且质量相同答案BC解析要保证碰撞是一维对心碰撞,必须保证碰撞时两球的球心在同一高度,A错误,B正确;由于计算碰撞前速度时用到了动能定理:mgh=12m v2-0,故要求初速度为0,即A球应由静止释放,C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是否有弹性及质量是否相等均无要求,D错误。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律 1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检测高中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律 1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检测高中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1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记一记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知识体系1个前提条件——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2种误差——系统误差: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碰撞中其它力(摩擦力、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偶然误差:测量和读数时带来的误差辨一辨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用的是控制变量法.(×)2.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中无需测质量.(×)3.利用气垫导轨测碰撞中的不变量导轨要调成水平.(√)4.利用长悬线悬挂小球碰撞测量碰撞中的不变量,两小球大小可以不相.(×)想一想1.碰撞中怎样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如何测质量和速度?数据如何处理?提示:中要保证是对心碰撞.用天平测质量,利用纸带以及光电门测速度,利用猜想验证的方法处理数据.2.使用气垫导轨注意什么?提示:调整气垫导轨,确保导轨水平.3.利用单摆进行注意什么?提示:两小球静止时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时两条摆线在同一竖直面内.思考感悟:练一练1.采用案例一(使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首先该做的是( )A.给气垫导轨通气B.对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处理C.把滑块放到导轨上D.检验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是否能够挡光计时解析:为保护气垫导轨,在一切步骤进行之前,首先该给气垫导轨通气.答案:A2.[2019·模拟]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在白纸上记录重锤线位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A,B,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 ,B B .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C ,B C .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D .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不时落地解析:最远的C 点一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将减小,因此A ,B 均错误;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C 错,D 对.答案:D 3.(多选)如图所示,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中,把两个体积小球用线悬挂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后它们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长B .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计算小球碰前速度C .两小球必须都是弹性球,且质量相同D .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在一起共同运动解析:两绳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误差,选项A 正确;计算碰撞前速度时用到了mgh =12mv 2,即初速度要求为0,选项B 正确;本中对小球是否为弹性球无要求,选项C 错误;两球正碰后,有多种运动情况,选项D 正确.答案:ABD要点一 步骤与数据处理1.[2019·]某同学运用以下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来寻找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A 、带橡皮泥的小车B 、天平.该同学设计的步骤如下:A .用天平测出小车A 的质量为m A =0.4 kg ,小车B 的质量为m B =0.2 kg B .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C .小车A 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纸带,把小车B 放在长木板中间D .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E .接通电源,并给小车A 一的初速度v A(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表.(3)根据以上数据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按照先安装,后,最后重复的顺序,该同学正确的步骤为ADCEB.(2)碰撞前后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求出速度.碰后小车A、B合为一体,求出AB整体的共同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通过计算得下表.(3)由表中数值可看出mv一行中数值相同,可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m A v A+m B v B=(m A+m B)v.答案:(1)ADCEB (2)见解析(3)m A v A+m B v B=(m A+m B)v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的不变量.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________B球的直径(选填“大于”、“于”或“小于”);为减小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为m A________m B(选填“小于”、“大于”或“于”).(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填选项号).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3)已知m A和m B,如图乙所示,E、F、J是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中所选小球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________点,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________点.解析:(1)为了保证能够发生一维碰撞,则两球球心该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故需要使两球的直径相;为了使碰撞后不反弹,必须使m A>m B;(2)由于A、B球都从平台上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相同,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以用位移的大小代替速度的大小,故需要测量的有:未放B 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A球与B球碰撞后,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所以选项A、B正确;(3)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F,A球与B球碰撞后A球落点是E点.答案:(1)于大于(2)AB (3)F E要点二 创设计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中:(1)入射小球m 1=15 g ,原静止的被碰小球m 2=10 g ,由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 ­ t 图象如图1,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 1v 1′是________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 1v 1是________kg·m/s,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 2v 2′是__________kg·m/s.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M 、P 、N 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A .m 1·ON =m 1·OP +m 2·OMB .m 1·OP =m 1·ON +m 2·OMC .m 1·OP =m 1·OM +m 2·OND .m 1·OM =m 1·OP +m 2·ON解析:(1)由图1所示图象可知,碰撞前入射球的速度:v 1=x 1t 1=0.20.2m/s=1 m/s ,碰撞后,两球的速度:v 1′=0.5 m/s ,v 2′=0.75 m/s ,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 1v 1′=0.015×0.5 kg·m/s=0.007 5 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 1v 1=0.015×1 kg·m/s=0.015 kg·m/s,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 2v 2′=0.01×0.75 kg·m/s=0.007 5 kg·m/s,碰撞前系统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p =m 1v 1=0.015 kg·m/s,碰撞后系统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和p ′=m 1v 1′+m 2v 2′=0.015 kg·m/s,p ′=p ,由此可知:碰撞中mv 的和是守恒量.(2)要验证m 1v 0=m 1v 1+m 2v 2,因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根据两小球运动的时间相同,上式可转换为:m 1v 0t =m 1v 1t +m 2v 2t ,故需验证m 1OP =m 1OM +m 2ON .因此A 、B 、D 错误,C 正确.故选C.答案:(1)0.007 5 0.015 0.007 5 碰撞中mv 的矢量和是守恒量 (2)C4.[2019·天一中学期中]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小车,甲车上系有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碰撞前甲车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解析:碰撞前Δx =1.2 cm ,碰撞后Δx ′=0.8 cm ,T =0.02 s ,则v 甲=Δx T =0.6 m/s ,碰撞后v ′=Δx ′T=0.4 m/s.答案:0.6 0.4基础达标1.(多选)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中,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误差( )A.导轨安放不水平B.滑块上挡光板倾斜C.两滑块质量不相D.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解析:导轨不水平将导致滑块速度受重力分力影响,从而产生误差;挡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于挡光阶段滑块通过的位移;中并不要求两滑块的质量相;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只意味着碰撞过程能量损失最大,并不影响碰撞中的守恒量.综上所述,答案为A、B.答案:AB2.[2019·月考](多选)若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解析: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两车能粘在一起共同运动,这种情况能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当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否则因运动距离较短,小车释放以后再打开电源不容易得到数据.故A、D错,B、C正确.答案:BC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是( )A.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B.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不同高度下落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保证一维对心碰撞,必须在碰撞时球心在同一高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必须保证过程的重复性,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答案:BC4.(多选)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入射球每一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解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要求入射小球每次到槽口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从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但斜槽不需要光滑,A错误,C正确;由于碰撞前、后要求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抛物线在同一平面,B、D正确.只有满足所必需的条件,所做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答案:BCD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甲所示.(1)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一小木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若已获得的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各计数点间距分别记为AB、BC、CD和DE,用天平测得A、B两车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则需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目的是平衡摩擦力.(2)B到C的时间于D到E的时间,所以m A·BCt=(m A+m B)DEt故m A·BC=(m A+m B)·DE答案:(1)平衡摩擦力(2)m A·BC=(m A+m B)·DE6.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本可用自动照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闪光频率为10 Hz),步骤方法如下:(1)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m A=0.10 kg,m B=0.20 kg,放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 cm,滑块可看作质点);(2)碰撞前后连续三次闪光拍照得图中a、b、c所示的照片.请你根据图示数据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解析:由图a、b看出v A=7.0-1.0×10-20.1m/s=0.6 m/s则m A v A=0.10×0.6 kg·m/s=0.060 kg·m/s从题图b、c看出滑块A与B靠近到发生碰撞需t 2=1.5×10-20.6s =2.5×10-2s所以A 与B 碰后回到7.0 cm 位置,历时(0.1-2.5×10-2) s =7.5×10-2s因此,求出v A ′=7.0-8.5×10-27.5×10-2m/s =-0.2 m/s v B ′=11.5-8.5×10-27.5×10-2m/s =0.4 m/s 所以碰撞后:m A v A ′+m B v B ′=0.060 kg·m/s由以上计算可得:m A v A +m B v B =m A v A ′+m B v B ′.答案:碰撞前后mv 矢量和保持不变7.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无摩擦的.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 和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 和B 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如图所示,步骤如下: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 的质量m A ,m B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 .在A 和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 .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 的左端至挡板C 的距离L 1e .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 ,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 ,B 滑块分别碰撞C ,D 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 ,B 分别到达挡板C ,D 的运动时间t 1和t 2(1)中还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上述测量的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质量是mv 的和.上式中算得的A ,B 两滑块的mv 大小不相,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要测量滑块B 的速度,由公式v =Lt可知,测出滑块B 的位移和发生该位移所用的时间,而滑块B 到达D 端所用时间t 2已知,故还需测出B 的右端至挡板D 的距离L 2.(2)碰撞前两物体均静止,即m A v A +m B v B =0即m A L 1t 1=m B L 2t 2误差原因:测量距离、时间、质量不准确,阻力、导轨不水平造成误差. 答案:(1)B 的右端至挡板D 的距离L 2(2)m A L 1t 1=m B L 2t 2测量距离、时间、质量不准确,阻力、气垫导轨不不平造成误差8.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中,下面是某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的不变量.仪器如图所示.过程:(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纸).(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 1、m 2.(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v 2=0),用滑块1以初速度v 1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碰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 1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 2.(6)先根据v =Lt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v 1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v ;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数据:m 1=0.324 kg ,m 2=0.181 kg ,L =1.00×10-3m 解析:先分清碰前与碰后的状态量,再代入数据计算. 答案:见解析 能力达标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m A 的钢球A 用细线悬挂于O 点,质量为m B 的钢球B 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小支柱N 上.O 点到A 球球心的距离为l .使悬线在A 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 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相碰,碰撞后,A 球把轻质指示针OC 推移到与竖线的夹角为β处,B 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 .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 球的落点.(1)图中x 是B 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水平距离.(2)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测得________物理量(用字母表示).(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m A v A =________;m A v A ′=________;m B v B ′=________.解析:小球A 在碰撞前后摆动,满足机械能守恒.小球B 在碰撞后做平抛运动,则x 为B 球的平均落点到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要得到碰撞前后的mv ,要测量m A 、m B 、α、β、l 、h 、x ,碰前对A ,由机械能守恒得m A gl (1-cos α)=12m A v 2Am A v A =m A 2gl 1-cos α.碰后对A ,有m A gl (1-cos β)=12m A v A ′2,m A v A ′=m A 2gl 1-cos β.碰后B 做平抛运动,有x =v B ′t ,h =12gt 2,m B v B ′=m B xg 2h. 答案:(1)B 球平均落点 (2)m A 、m B 、α、β、l 、h 、x (3)m A 2gl1-cos α m A 2gl1-cos β m B xg2h10.[2019·月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在小车甲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甲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 ,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在图上,A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选________段计算小车甲的碰前速度,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甲和乙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 ”、“BC ”、“CD ”或“DE ”).(2)已测得小车甲的质量m 甲=0.40 kg ,小车乙的质量m 乙=0.20 kg ,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 甲v 甲+m 乙v 乙=____________ kg·m/s;碰后m 甲v 甲′+m 乙v 乙′=________ kg·m/s.(3)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解析:(1)观察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的阶段BC 为小车甲与乙碰前的阶段,CD 段点迹不均匀,故CD 为碰撞阶段,甲、乙碰撞后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打出间距均匀的点,故选DE 段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2)v 甲=BC Δt =1.05 m/s ,v ′=DEΔt=0.695 m/sm 甲v 甲+m 乙v 乙=0.420 kg·m/s碰后m 甲v 甲′+m 乙v 乙′=(m 甲+m 乙)v ′ =0.60×0.695 kg·m/s=0.417 kg·m/s(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 矢量和是相的. 答案:(1)BC DE (2)0.420 0.417(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 矢量和是相的.。

高中物理选修3-5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高中物理选修3-5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追寻不变量 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与物体运动有关的 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 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 前它们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 为v1’、v2’. 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 碰撞前后速度的变化和物体的质量m的 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猜测:
(1)m1 v1 m 2 v 2 m1 v 1 ' m 2 v 2 '
参考案例一中测速原理
用小车研究碰撞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碰撞是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常见 的一种现象,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速 度都发生变化. 两个物体的质量比例不同时,它们 的速度变化也不一样. 物理学中研究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实验探 究碰撞过程中的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守 恒 ).
1、一维碰撞 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 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 沿同一直线运动. 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如图所示,A、B 是悬挂起来的钢球,把 小球A拉起使其悬线与 竖直线夹一角度a,放 开后A球运动到最低点 与B球发生碰撞,碰后 B球摆幅为β角.
2 '2 '2 (2)m1 v 1 m2 v2 m v m v 2 1 1 2 2 ' v1 v2 v1 v' 2 (3) m1 m2 m1 m2
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数据的测量
1.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 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 还沿同一直线运动;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测量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速度的测量: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运 动学知识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和 纸带等来达到实验目的和控制实验条件.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精编导学案+练习)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精编导学案+练习)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1.一维碰撞本实验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实验演示:(书本P2)如图所示,A 、B 是悬挂起来的钢球,把小球A 拉起使其悬线与竖直线夹一角度a ,放开后A 球运动到最低点与B 球发生碰撞,碰后B 球摆幅为β角.如果m A =m B ,碰后A 、B 两球交换了速度; 如果m A <m B ,碰后A 、B 两球一起向右摆动;如果m A >m B ,碰后A 球反弹、B 球向右摆动. 思考:以上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结论:以上现象说明A 、B 两球碰撞后,速度发生了变化,当A 、B 两球的质量关系发生变化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不同.2.追寻不变量 思考: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与物体运动有关的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设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碰前它们速度分别为v 1、v 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1v '、2v '.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碰撞前后速度的变化和物体的质量m 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猜测:(1)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2)222211222211v m v m v m v m '+'=+ (3)22112211m v m v m v m v '+'=+ 分析:①碰撞前后物体质量不变,但质量并不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我们追寻的“不变量”. ②必须在各种碰撞的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才是我们追寻的不变量. 二.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数据的测量1.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本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保证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和怎样测量物体的速度。

2参考案例―――一光电门测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滑块上红色部分为挡光板,挡光板有一定的宽度,设为L .气垫导轨上黄色框架上安装有光控开关,并与计时装置相连,构成光电计时装置.当挡光板穿入时,将光挡住开始计时,穿过后不再挡光则停止计时,设记录的时间为t ,则滑块相当于在L 的位移上运动了时间t ,所以滑块匀速运动的速度v=L/t .参考案例二―一―摆球测速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 .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时作业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时作业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基础达标1.(多选)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中,哪些因素可导致误差( )A.导轨安放不水平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C.两小车质量不相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解析】导轨不水平,小车速度将会受重力影响,A项对;挡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于挡光阶段小车通过的位移,导致速度计算出现误差B项对.【答案】AB2.在用两个小球的碰撞来验证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不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的是( )A.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和碰撞后被碰小球方向不是绝对沿水平方向B.小球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C.通过复写纸描得的各点,不是理想的点,有一的大小,从而带来作图上的误差D.测量长度时有误差【解析】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方向不是绝对沿水平方向,及落点的确、长度的测量都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而在本中,由于小球运动的速度不是很大,所以空气阻力虽然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但不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答案】B3.(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解析】车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没有必要一个用钉子而另一个用橡皮泥配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碰撞后两车粘在一起有共同速度,选项B正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原则是先接通电源,C项正确.【答案】BC4.如图所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图可知,A、B离开弹簧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v A=0,v B=0,A、B被弹开后,v′A=0.09 m/s,v′B=0.06 m/s,m A v′A=0.2×0.09 kg·m/s=0.018 kg·m/sm B v′B=0.3×0.06 kg·m/s=0.018 kg·m/s由此可得:m A v′A=m B v′B,即0=m B v′B-m A v′A结论是: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守恒.【答案】匀速直线0.09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守恒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以下:A.先测出滑块A、B的质量M、m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查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B.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弹簧压缩,滑块B紧靠在桌边1.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左侧滑块质量m 1=170 g ,右侧滑块质量m 2=110 g ,挡光片宽度为3.00 cm ,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丝后,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Δt 1=0.32 s ,Δt 2=0.21 s .则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 ′1=________m/s ,v ′2=________m/s.烧断细线前m 1v 1+m 2v 2=________kg·m/s,烧断细线后m 1v ′1+m 2v ′2=________kg·m/s.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取向左方向为正,两滑块速度v ′1=d Δt 1=3.00×10-20.32m/s≈0.094 m/s,v ′2=-d Δt 2=-3.00×10-20.21m/s≈-0.143 m/s.烧断细线前m 1v 1+m 2v 2=0烧断细线后m 1v ′1+m 2v ′2=(0.17×0.094-0.110×0.143)kg·m/s=2.5×10-4kg·m/s,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m 1v 1+m 2v 2=m 1v ′1+m 2v ′2.【答案】 0.094 0.143 0 2.5×10-4kg·m/s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滑块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为不变量2.如图所示,斜槽末端水平,小球m 1从斜槽某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落到水平面上的P 点.今在槽口末端放一与m 1半径相同的球m 2,仍让球m 1从斜槽同一高度滚下,并与球m 2正碰后使两球落地,球m 1和m 2的落地点分别是M 、N .已知槽口末端在白纸上的投影位置为O 点.则:(1)两小球质量的关系满足________. A .m 1=m 2 B .m 1>m 2 C .m 1<m 2(2)必须满足的条件( )A .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 .入射球m 1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滚下D .入射球m 1和被碰球m 2的球心在碰撞瞬间必须在同一高度 (3)中必须测量的量是________. A .两小球的质量m 1和m 2 B .两小球的半径r 1和r 2 C .桌面离地的高度H D .小球起始高度E .从两球相碰到两球落地的时间F .小球m 1单独滚下的水平距离G .两小球m 1和m 2相碰后飞出的水平距离(4)若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两球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则碰撞mm.(1)从以上数据可知从第3点到第8个点是碰撞过程,则t =5×0.02 s=0.10 s ,该段时间内甲车做减速运动.(2)甲车与乙车碰前速度:v 1=40.23×0.02×10-3m/s =0.670 m/s ,碰前甲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m 1v 1=0.302 kg×0.670 m/s=0.202 kg·m/s; 碰后两车的速度v ′2=v ′1=v ′=118.3-94.23×0.02×10-3 m/s =0.402 m/s ,碰后两车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m 1+m 2)v ′=(0.302+0.202)×0.402 kg·m/s =0.203 kg·m/s.(3)(在误差范围内),两车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保持不变,即m 1v 1=(m 1+m 2)v ′.【答案】 (1)0.10 (2)0.202 0.203 (3)见解析4.如右图所示,把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的金属球用细线连接起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置于摩擦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桌面上,现烧断细线,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测量过程中:(1)还必须添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需要验算的表达式如何表示?【解析】 本在“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时,在确物体速度的方法上进行了迁移.两球弹开后,分别以不同的速度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均为t =2hg(h 为桌面离地的高度).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由两球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 =v ·t ,知两物体水平速度之比于它们的射程之比,即v 1v 2=x 1x 2;所以本中只需测量x 1、x 2即可.测量x 1、x 2时需准确记下两球落地点位置,故需要直尺、纸、复写纸、图钉、细线、铅锤、木板.若要探究m 1x 1=m 2x 2或者m 1x 21或者x 1m 1=x 2m 2……是否成立,还需用天平测量两球质量m 1、m 2.【答案】 (1)天平、直尺、铅锤、木板、白纸、复写纸、图钉、细线 (2)两小球的质量m 1、m 2,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1、x 2.(3)m 1x 1=m 2x 2或m 1x 21=m 2x 22或x 1m 1=x 2m 2……。

专题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专题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1.(多选)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对于最终的结论m1v1+m2v2=m1v1′+m2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限于一维碰撞B.任何情况下m1v12+m2v22=m1v1′2+m2v2′2也一定成立C.式中的v1、v2、v1′、v2′都是速度的大小D.式中的不变量是m1和m2组成的系统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答案】AD【解析】这个实验是在一维情况下设计的实验,其他情况未做探究;系统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前后为不变量是实验的结论,其他探究的结论情况不成立,而速度是矢量,应考虑方向。

故选项A、D正确。

2.(多选)有两个小球a、b在水平桌面上发生碰撞,在满足下列条件时能够发生一维碰撞的是A.小球a静止,另一个小球b经过a球时刚好能擦到a球的边缘B.小球a静止,另一个小球b沿着a、b两球球心连线去碰a球C.相碰时,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沿着球心连线D.相碰时,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两球相碰之前的速度方向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BD3.(多选)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与静止在斜槽末端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碰撞。

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A.斜槽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C.m1与m2的球心在碰撞瞬间必须在同一高度D.m1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处滚下【答案】BCD【解析】实验中为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必须水平,要使两球碰后均平抛,两球球心必须在同一高度,要保证小球m1碰前速度不变,m1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滚下,斜槽没必要保证光滑,故B、C、D正确。

4.(多选)在用两个小球的碰撞来验证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和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方向不是绝对沿水平方向B.小球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C.通过复写纸描得的各点,不是理想的点,有一定的大小,从而带来作图上的误差D.测量长度时有误差【答案】ACD5.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有以下说法:①碰撞前两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相同;②质量m1等于质量m2;③碰撞后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碰撞前两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 第16章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16章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单项选择题1.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B )A.导轨水平安放 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 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2.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或光电门的测速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源B.打点计时器两计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电源的周期C.光电门的挡光板越窄越好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源.3.在气垫导轨上进行探究实验时,首先应该做的是( D )A.给气垫导轨通气B.给光电计时器进行扫零处理C.把滑块放到导轨上D.检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是否能挡光计时4.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采用如图16-1-7所示的实验装置,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在白纸上记录重锤位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A、B、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图16-1-7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B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C、B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D.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不会同时落地解析:最远的C点一定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将减小,因此A、B均错误;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可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C错,D对.二、双项选择题5.用如图16-1-8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是( BC )图16-1-8A.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B.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不同高度下落解析:要保证一维对心碰撞,必须在碰撞时球心在同一高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必须保证过程的重复性,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6.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CD )A.滑块的质量 B.挡光的时间C.光电门与滑块间的距离 D.光电门的高度7.若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C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撞针,一个装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黏在一起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撞针,一个装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8.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黏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黏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16-1-9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则( AB )图16-1-9A.长木板垫着小木片是为了平衡摩擦,保证小车碰撞前后做匀速运动B.实验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A运动C.计算碰撞前后小车的速度时,在纸带上任选对应过程的一段即可D.此碰撞中A、B两小车这一系统的机械能守恒9.某同学利用如图16-1-10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图16-1-10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可以不等长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前的速度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D.两小球碰后可以黏合在一起共同运动解析:两绳等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实验误差,所以A错误;计算碰撞前速度时用到了mgh=mv2/2-0,即初速度为0,B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的性能无要求,C错误;两球正碰后,运动情况有多种可能,所以D 正确.三、非选择题10.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也可以探究mv 2这个量(对应于动能)的变化情况.若采用如图16-1-11所示弓形弹片弹开滑块的方案,弹开后的mv 2的总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开前mv 2的总量,这是因为弹片的弹性势能转变为滑块的动能,滑块的动能增加.图16-1-11解析:弹开前,两滑块静止,动能为零;弹开后,弹片的弹性势能转变为滑块动能,故弹开后mv 2大.11.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入射小球m 1=15 g ,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 2=10 g ,由实验测得它们的碰撞前后的x -t 图象如图16-1-12所示,由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 1v 1是0.015_kg·m/s,入射小球碰撞后m 1v 1′是0.007_5_kg ·m /s ,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 2v 2′是0.007_5_kg·m/s .由此得出结论碰撞前后mv 的矢量和守恒.图16-1-12解析:由题图可知碰撞前m 1的速度大小v 1=0.20.2m/s =1 m/s ,故碰撞前的m 1v 1=0.015 kg×1 m/s=0.015 kg·m/s.碰撞后m 1速度大小v 1′=0.3-0.20.4-0.2m/s =0.5 m/s ,m 2的速度大小v 2′=0.35-0.20.4-0.2m/s =0.75 m/s ,故m 1v 1′=0.015 kg×0.5 m/s=0.007 5 kg·m/s,m 2v 2′=0.01×0.75 kg·m/s=0.007 5 kg·m/s,由此可知m 1v 1=m 1v 1′+m 2v 2′.12.某同学用如图16-1-13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 两球的碰撞探究不变量,图中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 球仍从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 球碰撞后,A 、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 点是水平槽末端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16-1-14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 、R 、O 所在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 点对齐.图16-1-13 图16-1-14(1)碰撞后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64.7cm.(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ABD(填字母).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的质量之比)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解析:(1)应把记录纸上B球的落点痕迹用尽量小的圆包括起来,然后取其圆心位置,即可视为这些落点的平均位置.故取 64.7(允许取值范围为64.2~65.2).(2)题意中已给出A、B两球的半径相同,而实验装置中,A、B两球抛出点相同,均为槽口处,所以C可省略.实验结论中,因小球的平抛初速都用水平射程代替,不必求出初速的具体数据,所以E 省略.13.(双选) 如图16-1-15所示,A、B是两个小物块,C是轻弹簧,用一根细线连接A、B使弹簧C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要探究A、B只在弹簧作用下的不变量,可以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D )图16-1-15A.桌面的宽度B.两物块的质量C.两物块离开桌面后的水平距离D.两物块飞行的时间14.用如图16-1-16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图16-1-16(1)安装和调整实验装置的要求是:①斜槽末端切线水平;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在碰撞瞬间球心在同一高度.(2)如果已经知道不变量是两小球质量与速度的积的矢量和,某次实验得出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16-1-17所示,则碰撞小球的质量m1和被碰小球的质量m2之比为4∶1.图16-1-17解析:(2)由于做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根据不变量是两小球质量与速度的积的矢量和,m1·OP=m1·OM+m2·ON,代入数据得m1∶m2=4∶1.15.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 、B 的碰撞验证碰撞中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16-1-18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 球,使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 C 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 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 A 球仍从 C 处由静止滚下,A 球和 B 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 O 点是垂直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 O 点的距离OM =2.68 cm ,OP =8.62 cm ,ON =11.50 cm ,并知 A 、B 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 球时A 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P 点,系统碰撞前质量与速度的积的矢量和p 与系统碰撞后质量与速度的积的矢量和p ′的误差|p -p ′|p=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图16-1-18。

2019高中物理配套课后习题第十六章 1 实验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019高中物理配套课后习题第十六章 1 实验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第十六章DISHILIUZHANG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基础巩固1.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有()A.停表、天平、刻度尺B.弹簧测力计、停表、天平C.天平、刻度尺、光电计时器D.停表、刻度尺、光电计时器解析用天平测滑块质量,用刻度尺测挡光片的宽度。

运动时间是指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由光电计时器计时,因此不需要停表。

答案C2.(多选)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实验条件是()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入射球每一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解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要求入射小球每次到槽口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应从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但斜槽不需要光滑,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由于碰撞前、后要求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抛物线在同一平面,选项B、D正确。

只有满足实验所必需的条件,所做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答案BCD3.(多选)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A.导轨安放不水平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解析导轨不水平,小车速度将会受重力影响,选项A正确;挡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小车通过的位移,导致速度计算出现误差,选项B正确;本实验要求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不要求两小车质量相等。

答案AB4.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的弹簧,如图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守恒量。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

(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

(3)用所得数据验证守恒量的关系式为。

解析两物体弹开后各自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知识可知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所需验证的表达式为m1v1=m2v2,两侧都乘以时间t,有m1v1t=m2v2t,即m1x1=m2x2。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解析版)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解析版)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学习目标1.了解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和实验方法;2.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3.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知识点一、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1.实验目的:(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2.实验原理(1)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2)追寻不变量:在一维碰撞的前提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

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

碰撞前后速度的变化和物体的质量m 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猜测:①质量是不变的,但质量并不能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我们追寻的“不变量”。

1 12 2 1 1 2 2④物体速度与其质量之比的和是否为不变量。

即是否有v1m1+v2m2=v1'm1m2知识点二、实验方案设计方案一:用气垫导轨结合光电门完成两个滑块的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下图。

11.器材: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滑块(带挡光板、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2.所需测量量:滑块(挡光板)的宽度Δx ,滑块(挡光板)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

3.速度的测量:v =Δx,式中Δx 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Δt 为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Δt时间。

4.碰撞情景的实现:如图所示,利用滑块上装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达到碰撞后弹开或粘在一起的效果。

利用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绳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把两个小球用线悬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开后它们相碰。

1.器材: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量角器、坐标纸、胶布。

2.所需测量量:悬点至球心的距离 l ,摆球被拉起或碰后的角度θ。

3.速度的测量 v = 2gl (1-cos θ),式中 l 为单摆摆长,θ为小球被拉起或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经典例题素材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经典例题素材选修3_5

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1.如图所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 、B 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 .开始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知滑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200g 、300g 。

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释放弹簧,A 、B 离开弹簧后,A 滑块做 运动,其速度大小为 。

本实验得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碰撞中mv 的矢量和是不变量”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mv 的矢量和在碰撞中是守恒的。

图中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 球仍从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 球碰撞后,A 、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

图甲中O 点是水平槽末端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 、R 、O 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 点对齐。

(1)碰撞后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答: (填选项号). A .水平槽上未放B 球时,测量A 球落点位置到O 点的距离 B .A 球与B 球碰撞后,测量A 、B 球落点位置到O 点的距离 C .测量A 球和B 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D .测量G 点相对水平槽面的高度3.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质量为m A 的钢球A 用细线悬挂于O 点,质量为m B 的钢球B 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小支柱N 上,O 点到A 球球心的距离为L ,使悬线在A 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 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与B 球正碰,碰撞后,A 球把轻质指示针OC 推到与竖直线夹角β处,B 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 ,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 球的落点。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基础巩固1.(多选)某同学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猜想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的乘积是不变量。

用如图所示的斜槽来验证这一猜想时,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B.入射小球从静止释放时的高度C.入射小球未碰撞时飞出的水平距离D.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碰撞后飞出的水平距离答案:ACD2.(多选)在用气垫导轨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滑块的质量B.挡光的时间C.挡光片的宽度D.光电门的高度,解析:利用挡光片的宽度和挡光时间可以知道滑块的速度,即v=xx知道了质量和速度才能表示出mv,由实验原理可知,选项A、B、C中的物理量都需要测量。

答案:ABC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B.A球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不同高度下落答案:BC4.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A、B两辆实验小车,A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启动打点计时器,给A车一个初速度,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B车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A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则碰撞前A车速度大小为m/s,碰撞后两车的共同速度大小为m/s。

解析:碰撞前A车在0.04s内的位移x1=2.40cm,由v=xx 得,v1=x1x=0.0240m0.04s=0.6m/s,碰撞后两车在0.04s内运动的位移x2=1.60cm,由v=xx 可得,v2=x2x=0.0160m0.04s=0.4m/s。

答案:0.60.45.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入射小球m1=15 g,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 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像如图所示。

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习题

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习题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作业1.两球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撞后两球均静止,于是可以断定,在碰撞以前()A.两球的质量相等B.两球的速度大小相同C.两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的大小相等D.以上都不能断定,2.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把两个小球用等长的细线悬挂于同一点,让B球静止,拉起A球,由静止释放后使它们相碰,碰后粘在一起。

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测量A球被拉起的角度θ1,及它们碰后摆起的最大角度θ2之外,还需测量________(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才能验证碰撞中的守恒量。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碰撞中的守恒量应满足的关系是。

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入射小球m1=15g,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象如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________,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_,被碰撞后的m2v′2是________。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是水平槽末端口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P,为未放被碰小球B时A球的平均落点,M为与B球碰后A球的平均落点,N为被碰球B的平均落点.若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OP,,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注意M A>M B)(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为_______cm(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填选项号).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5.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如图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守恒量。

高中物理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5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课时精练1.在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必须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C.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碰撞时,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解析:只有满足选项B、D中条件时才能保证小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BD正确,A错误,入射球每次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保证了每次碰前速度相同,C对。

答案:BCD2.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 A.导轨安放不水平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解析:导轨不水平,小车速度将会受重力影响,A项对;挡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小车通过的位移,导致速度计算出现误差,B项对。

答案:AB3.若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解析:没有必要一个用撞针而另一个用橡皮泥配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有共同速度,便于测量碰后的速度,选项B正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原则是先接通电源,C项正确。

答案:BC4.在“用两小球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

(1)安装和调整实验装置的要求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到小球的落点情况如下图所示,若碰撞中的不变量是mv,则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质量之比为m1∶m2=________。

解析:在碰撞中mv 不变,则m 1OP =m 1OM +m 2ON ,得m 1×25.5=m 1×15.5+m 2×40,得10m 1=40m 2,故m 1m 2=4∶1。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练习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练习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夯基达标1.一个速度为v 0、质量为m 的小球a 与另一个静止的质量为3m 的小球b 发生正碰,碰撞后 )小球 速度A B C Da 球 20v - 20v 40v -2v 0 b 球 20v 20v 40v v 0 思路解析:碰前11=0,碰后, 选项A :m 1v 1′+m 2v 2′=00232mv mv +-=mv 0. 选项B :m 1v 1′+m 2v 2′=23200mv mv +=2mv 0. 选项C :m 1v 1′+m 2v 2′=43400mv mv +=mv 0. 选项D :m 1v 1′+m 2v 2′=-2mv 0+3mv 0=mv 0.以上计算可看出A 、C 、D 选项均满足m 1v 1=m 1v 1′+m 2v 2′,但D 项在碰撞后系统总动能增加,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故D 错误.答案:AC2.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称得入射小球1的质量m 1=15 g ,被碰小球2的质量m 2=10 g ,由实验得出它们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16-1-3中的1、1′、2所示,则由图可知,入射小球在碰前m 1v 1=_________kg·m/s ,入射小球在碰后m 1v 1′=________kg·m/s ,被碰小球m 2v 2=__________kg·m/s.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6-1-3思路解析:由s -t 图象分析,s m s m v /1/2.0102021=⨯=- , s m s m v /5.0/2.04.010)2030(21=-⨯-='- , s m s m v /75.0/2.04.010)2035(22=-⨯-=-.入射小球碰撞前动量为m 1v 1=15×10-3×1 kg ·m/s =1.5×10-2kg ·m/s,碰撞后动量为m 1v 1′=15×10-3×0.5 kg ·m/s =7.5×10-3 kg ·m/s,被碰小球获得的动量为m 2v 2=10×10-3×0.75kg ·m/s =7.5×10-3 kg ·m/s.结论:m 1v 1=m 1v 1′+m 2v 2.答案:1.5×10-2 7.5×10-3 7.5×10-3 m 1v 1=m 1v 1′+m 2v 23.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弹簧,如图16-1-4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图16-1-4(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用所得数据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本题为设计性实验,在细线烧断瞬间,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两木块m 1、m 2分别被弹出桌面做平抛运动,抛出时速度不易直接测量,但可通过测量两木块落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及落地时间,从而计算得出抛出速度,故实验器材应有:刻度尺、天平.设落地时间为t ,用天平测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1、m 2,用刻度尺测出落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 1、s 2,则t s m v m 1111=,ts m v m 2222=,若能求得m 1s 1=m 2s 2即推知m 1v 1=m 2v 2的等量关系.答案:(1)刻度尺、天平(2)两物体的质量m 1、m 2和两木块落地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s 1、s 2(3)m 1s 1=m 2s 2走近高考4.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 、B 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 kg 和0.2 kg.A 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 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 车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6-1-5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对于两小车组成的系统,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图16-1-5 碰撞前后纸带上打下的点迹思路解析:由纸带可以看出,A 、B 两个小车碰前和碰后都是向右运动,且碰撞是发生在从右边数第5个点时,A 车碰前碰后都看成匀速运动,右边4个间隔距离为6.6 cm ,时间t =4×0.02 s =0.08 s ,v a =08.06.6 cm/s=82.5 cm/s=0.825 m/s 对A 物体m A v A =0.6 kg ×0.825 m/s=0.495 kg ·m/s碰后A 与B 一起运动的速度5s 0.025.8cm ⨯=AB v =0.58 m/s 则(m A +m B )v AB =(0.6+0.2) kg ×0.58 m/s=0.464 kg ·m/s 故在误差范围内,mv 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以上现象说明当A、B两球的质量关系发生 变化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不同.
问题起因
大量事实表明,A、B两物体碰撞后,速 度发生了变化,当改变A、B两物体的质量时, 速度变化的情况也有所不同。那么,碰撞前 后存在什么不变量呢? 最简单的碰撞情形:
A、B两物体碰撞前后沿同一条直线运 动,即一维碰撞。
碰撞可能有很多情形
之vA和 为Lt11 ,0,vB碰碰 后前Lt两两22 .滑滑块块的静质止量,与即速v=度0乘,积质之量和与为速度M乘积m L1
M L2 .
t1
答案t 2:①用水平仪测得导轨水平
②A至C的距离L1、B至D的距离L2
③0
M m L1 M L2
t1
t2
参考案例二―摆球测速原理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_____.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测量A球与B球碰撞后,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与B球的质量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解析】(1)题图中画出了B球的10个落点位置,实验中应取 平均位置.方法是:用最小的圆将所有点圈在里面,圆心位置 即为落点平均位置,找准平均位置,读数时应在刻度尺的最 小刻度后面再估读一位.答案为64.7 cm(64.2 cm 到65.2 cm 的范围内都正确). (2)本实验把被碰小球放在靠近槽末端的地方,使得被碰小球 B和入射小球A都从O点开始做平抛运动,且两球平抛时间相 同,若以平抛时间为单位时间,则平抛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 等于平抛初速度.设A未碰B,平抛水平位移为xA;A、B相碰
实验思路
1、建立模型: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 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 同一直线运动。如果速度与我们设定的方向一致, 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怎样测量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习题A组1.在气垫导轨上进行实验时首先应该做的是()A.给气垫导轨通气B.给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处理C.把滑块放到导轨上D.检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是否能够挡光计时解析:为保护气垫导轨,同时为了保证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为零,实验时应该先给它通气。

选项A 正确。

答案:A2.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有()A.停表、天平、刻度尺B.弹簧测力计、停表、天平C.天平、刻度尺、光电计时器D.停表、刻度尺、光电计时器解析:用天平测滑块质量,用刻度尺测挡光片的宽度。

运动时间是指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由光电计时器计时,因此不需要停表。

答案:C3.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实验条件是()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入射球每一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解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要求入射小球每次到槽口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应从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但斜槽不需要光滑,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由于碰撞前、后要求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抛物线在同一平面,选项B、D正确。

只有满足实验所必需的条件,所做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答案:BCD4.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有以下说法:①碰撞前两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相同;②质量m1等于质量m2;③碰撞后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碰撞前两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由题图可知,m1和m2碰前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碰后两物体位置不变,即处于静止,所以碰后速度都为零,故①③错误,④正确;又由图线夹角均为θ,故碰前速度大小相等,m1等于m2,②也正确。

答案:C5.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的弹簧,如图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守恒量。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

(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

(3)用所得数据验证守恒量的关系式为。

解析:两物体弹开后各自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知识可知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所需验证的表达式为m1v1=m2v2,两侧都乘以时间t,有m1v1t=m2v2t,即m1s1=m2s2。

答案:(1)刻度尺天平(2)两物体的质量m1、m2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s1、s2(3)m1s1=m2s26.某同学运用以下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守恒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A、带橡皮泥的小车B、天平。

该同学经过以下几个步骤:A.用天平测出小车A的质量m A=0.4 kg,小车B的质量m B=0.2 kg。

B.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C.小车A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纸带,把小车B放在长木板中间。

D.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

E.接通电源,并给A车一定初速度v A。

(1)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表。

碰撞前碰撞后A 车B车AB整车质量(kg)速度(m/s)mvmv2 (3)根据以上数据猜想守恒表达式为。

解析:(1)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步骤为ADCEB。

(2)碰撞前、后为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点迹分布,求出速度,碰后小车A、B合为一体,求出小车共同速度,注意电源频率为50 Hz,打点间隔为0.02 s,通过计算得下表。

碰撞前碰撞后A 车B车AB整车质量(kg) 0.40.20.6速度(m/s) 3.0 2.0 7.50 3.3mv 1.20 1.2mv23.60 2.4(3)由表中mv一行中数值可猜想公式为m A v A+m B v B=(m A+m B)v。

答案:见解析7.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若绳长为L,球A、B分别由偏角α和β静止释放,则在最低点碰撞前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若碰撞后向同一方向运动最大偏角分别为α'和β',则碰撞后两球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解析:小球从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对于球A有m A gL(1-cos α)=,所以v A=,同理可得v B=。

碰后小球A的速度为v A'=,小球B的速度为v B'=。

答案:B组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入射小球m1=15 g,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 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2v2'是。

由此得出结论。

解析:由题图可知碰撞前m1的速度大小v1= m/s=1 m/s,故碰撞前m1v1=0.015×1 kg·m/s=0.015 kg·m/s。

碰撞后m1速度大小v1'= m/s=0.5 m/s,m2的速度大小v2'= m/s=0.75 m/s。

故m1v1'=0.015×0.5 kg·m/s=0.007 5 kg·m/s,m2v2'=0.01×0.75 kg·m/s=0.007 5 kg·m/s,可知m1v1=m1v1'+m2v2'。

答案:0.015 kg·m/s0.007 5 kg·m/s0.007 5 kg·m/s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恒的量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m 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 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

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

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相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

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1)图中x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的水平距离。

(2)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应测得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m A v A=;m A v A'=;m B v B'=。

解析:小球A在碰撞前后摆动,满足机械能守恒。

小球B在碰撞后做平抛运动,则x应为B球的平均落点到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

要得到碰撞前后的mv,要测量m A、m B、α、β、l、h、x等,对A,由机械能守恒得m A gl(1-cos α)=m A,则m A v A=m A。

碰后对A,有m A gl(1-cos β)=m A v A'2,则m A v A'=m A。

碰后B做平抛运动,有x=v B't,h=gt2,所以m B v B'=m B x。

答案:(1)B球平均落点(2)m A、m B、α、β、l、h、x(3)m A m A m B x3.某同学用如图甲装置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

先将1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2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1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2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已知1球的质量大于2球的质量。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B.1球、2球的质量m1、m2C.1球、2球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D.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E.1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2)为测定未放被碰小球时,1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图乙给出了1球落点的情况,由图乙可得OB距离应为cm。

(3)由实验测得的数据,如果满足等式,那么我们认为在碰撞前后系统的mv是不变的。

解析:(1)在高度差一定的情况下,平抛运动的时间一定,由v=可知,水平速度和水平射程成正比,故只需测出小球的质量及水平射程。

故选项B、D正确。

(2)由题图乙可读出,45.85~45.95 cm。

(3)只要m1·OB=m1·OA+m2·OC,就可以认为碰撞前后系统的mv的矢量和是不变的。

答案:(1)BD(2)45.85~45.95(3)m1·OB=m1·OA+m2·OC4.如图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带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A、B,做探究碰撞中不变量的实验:(1)把两滑块A和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和B,在A和B的固定挡板间放一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

(2)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和B与挡板C 和D碰撞的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运动至C的时间t1,B运动至D的时间t2。

(3)重复几次,取t1、t2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②应测量的数据还有;③作用前A、B两滑块的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作用后A、B两滑块的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

解析:①为了保证滑块A、B作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使气垫导轨水平,需要用水平仪加以调试。

②要求出A、B两滑块在卡销放开后的速度,需测出A运动至C的时间t1和B运动至D的时间t2,并且要测量出两滑块到挡板的运动距离L1和L2,再由公式v=求出其速度。

③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所测数据求得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 A=,v B=-。

碰前两滑块静止,v=0,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0;碰后两滑块的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M+m)-M。

答案:①用水平仪测量并调试使得导轨水平②A至C的距离L1、B至D的距离L2③0(M+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