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植物中大黄素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
芦荟植物中大黄素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
大黄素对局部急性炎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能强有力地抑制核转录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因此可治疗多种炎症。大黄素可通过抑制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而对于未经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大黄素可促进TNF-α的分泌。
大黄酸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作用以及巨噬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并抑制IL-1的活性及花生四烯酸的产生[15]。大黄酸能通过抑制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强度达到抑制LPS诱生大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mRNA的过渡表达。大黄酸、大黄素抗炎机制与抑制腹腔巨噬细胞生物合成白三烯B4(LTB4)有关。
2.3 氨基酸
芦荟叶片中的蛋白质经水解后可产生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较为合理。
2.4 脂类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酸
芦荟的根、茎、叶中均含有多种有机酸。其中已检出的有机酸有琥珀酸、苹果酸、乳酸、对香豆酸、酒石酸、丁二酸、异柠檬酸、柠檬酸、乙酸、辛酸、壬烯二酸、月桂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十七烷酸、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这些有机酸大多与钾、钠、钙等离子或生物碱结合,以盐的形式存在。芦荟中的有机酸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时的有机酸含量有普遍增高的趋势。
4.2.2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和细胞周期
大黄素可引起U-ras转化细胞S和GZ/M期停滞[11]。大黄酸对人肝癌细胞和小鼠腹水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模板,干扰DNA模板功能,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大黄素、大黄酸可抑制Colo-16细胞Gl期细胞周期蛋白在Gl期末与催化亚基结合,使P34cdc2蛋白酶丧失活性,失去了S期启动因子的正调控,抑制Gl向S期转变。
HPLC测定药用芦荟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含量
HPLC测定药用芦荟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含量目的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BMIM]Br)为萃取剂超声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芦荟中的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
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m);流动相:甲醇-0.3%冰醋酸水溶液(65∶35);流速:0.8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 ℃。
结果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分别在0.000 336~1.68 ?g(r=0.999 96)、0.000 608~3.04 ?g(r=0.999 7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50 6、0.262 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9%、95.80%。
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速、定量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且对环境友好,是检测及分离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标签:离子液体;超声辅助;高效液相色谱法;芦荟;芦荟苷;芦荟大黄素芦荟系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具有清肝热、通便的作用,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现代研究发现,芦荟除具有抗炎、抗辐射等功效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调节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芦荟的主要药用成分是以芦荟苷、芦荟大黄素为主的蒽醌类衍物,因此,对这2种有效成分的测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虽已有芦荟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相关的测定研究报道,但其前处理多采用以甲醇和乙醇为主的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1-5],不仅消耗时间长,且易污染环境。
本试验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BMIM]Br)溶液为萃取剂,利用超声辅助萃取,为芦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质控依据。
1 仪器与试药LC-20AT液相色谱输液泵,SPD-20A紫外检测器,CTO- 10AS柱温箱,LC-Solution色谱数据处理系统(日本岛津公司);KH-3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GL-16 g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Z-2自动双重纯化水蒸馏器(上海泸西分析仪器);FA2004A型分析天平。
芦荟中芦荟大黄素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87520.3(22)申请日 2017.06.23(71)申请人 百色学院地址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中山二路21号(72)发明人 谢晓娜 杨郑州 张真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代理人 但玉梅(51)Int.Cl.C07C 46/10(2006.01)C07C 50/34(2006.01)G01N 21/33(2006.01)(54)发明名称芦荟中芦荟大黄素的提取和测定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芦荟中芦荟大黄素的提取和测定方法,该提取方法包括准备样品、样品预处理、微波处理、超声波提取、超声波二次提取和芦荟大黄素的测定。
该提取采用微波辅助法和超声辅助法协同作用,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节省溶剂、产物收率高、处理时间短等优点。
该发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含量,简单快捷,结果误差小,稳定性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7311851 A 2017.11.03C N 107311851A1.芦荟中芦荟大黄素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样品:采摘鲜嫩的芦荟叶,用清水把芦荟叶上的灰尘清洗干净,然后轻轻的用手术刀去掉叶上的刺,再用手术刀横切成3~5毫米的薄片平铺在托盘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在50~55℃条件下烘10~12小时,最后把烘干的芦荟叶粉碎成粉末状制成芦荟粉,放在棕色试剂瓶里避光并贴上标签,备用;S2、样品预处理:称取步骤S1准备的芦荟粉,先加入乙酸酸解,然后加入乙醇,静置20~40min得到提取液;S3、微波处理:将所述提取液微波处理,所述微波处理设定功率为300~500W,控制微波时间以提取液温度达到75~80℃时为止;S4、超声波提取:将微波处理后的提取液超声波提取30~40min ,提取温度为40~45℃,超声波功率为100w,然后离心过滤得上清液和残渣;S5、超声波二次提取:将步骤S4中的残渣加入乙醇进行超声波二次提取,在40~45℃条件下提取10~20分钟,超声波功率为100w,然后离心得上清液;S6、芦荟大黄素测定:将步骤S3和S4得到的上清液混合得到待测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液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
芦荟大黄素提取工艺流程
芦荟大黄素提取工艺流程
1. 芦荟采收、处理及萃取
(1)芦荟采收
采摘以芦荟叶的新鲜度为最主要考虑,以最佳分泌时间为采收时间,纯度最高;一般在晨曦挥去露水后的早晨采割。
(2)芦荟处理
采摘好的芦荟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去除芦荟叶的刺、切成小块。
可以选用冷冻食品机械压碎、热水熬煮等多种方法,以快速破损芦荟细胞壁为最终目的。
(3)芦荟萃取
一般选择萃取液中无毒、无味的有机溶剂,如二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醇进行萃取。
也可以采用超声波、微波等物理萃取方法,以提高液固比和提取效果。
2. 芦荟大黄素的分离、纯化
(1)分离
选用分子筛层析、薄层分离、凝胶层析等技术,进行芦荟大黄素的分离,分离出的大黄素主要为芦荟大黄素的水解物-蜜环烷酸。
(2)纯化
再对分离出的芦荟大黄素水解物,进行紫外吸收谱、质谱等多种分析手段检测,通过硅胶柱、逆流层析、逆渗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纯化出芦荟大黄素,产品纯度达到98%以上。
芦荟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 yong3
1.1 仪 器 :LC-10ATvp型 HPLC仪 (日 本 岛 津 公 司 );Sephadex LH-20色 谱 柱 (瑞 土 Pharmacia 公 司 );SGW-4 型 显 微 熔 点 测 定 仪 (上 海 精 密 科 学 仪 器 有 限 公 司 );BP121S型 (万 分 之 一 )电 子 分 析 天 平 、BP211D型 (十 万 分 之 一 )电 子 分 析 天 平 (德 国 Sartorias公 司)。 1.2 试 药 :实 验 所 用 药 材 芦 荟 采 自 广 东 徐 闻 县 境 内 ,对 照 品 : 芦 荟 大 黄 素(中 国 药 品 生 物 制 品 检 定 所 ,787-9001), 乙 腈 为 色 谱 纯,甲醇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9] Walker C,Roberston L,Myskow M,et al.Expression of the bcl-2 protein in normal and dysplastic bronchial epithelium and in lung carcinomas [J].Br J Cancer,1995,72:164.
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叶的 液 汁 浓 缩 干 燥 物 ,习 称 “老 芦 荟 ”[1]。原 产 于 非 洲 热 带 干 旱 地 区 , 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 芦荟的栽培和应 用开发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我国南方普遍种植,是 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其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 泻热、导积、杀虫、凉肝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对芦荟植物研究的 深入,芦荟的应用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应用现代科学的手段 对芦荟中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已逐步发现芦荟植物中 含有蒽醌类、酮类等十几类化合物,其中芦荟大黄素为芦荟的 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解毒、抗炎、抗胃溃疡、保护肝组织等 作 用[2],因 此 ,笔 者 以 库 拉 索 芦 荟 中 芦 荟 大 黄 素 为 指 标 性 成 分 , 采 用 氯 仿 提 取 ,以 葡 聚 糖 凝 胶 分 子 筛 结 合 层 析 法 精 制 ,选 用 薄 层 色 谱 (TLC)进 行 鉴 别 ,并 建 立 了 高 效 液 相 色 谱(HPLC)的 含 量 测定方法,为更有效地控制芦荟大黄素的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 依据。
芦荟大黄素的研究进展况金金论文
1 引言芦荟大黄素(AE)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根和块茎中含有的一种活性成分,也是芦荟中含有的重要的药理成分羟基蒽醌衍生物中的一种[1]。
其作为中药中的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已经发现了很多的药理作用,对诱导癌细胞凋亡,与DNA作用、对免疫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作用。
人们对它的研究已经从分离提取等方法的研究逐步上升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作用。
本文就近些年有关芦荟大黄素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以及其应用进行了简单综述。
2芦荟大黄素的性质芦荟大黄素的分子式C15H10O5,分子量270.2 ,结构式如图1,其为橙色针状结晶(甲苯中), 或土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223~224°,易升华。
可溶于乙醛、苯、热乙醇、稀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在乙醚及苯中呈黄色, 氨水及硫酸中呈绯红色。
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的蒽酮。
图1 芦荟大黄素的化学结构式Fig1 Chemical structure of aloeemodin3 芦荟大黄素的提取方法3.1一般萃取陈伟[2]等以无水乙醇为萃取剂,从芦荟叶片和渗出汁液中提取芦荟大黄素。
把熟库拉索芦荟叶片切割成10片,清洗干净后,收集渗出来的汁液,水浴加热蒸干,得到黄色的芦荟大黄素的粗产品,把产品放置在烧杯中,每次用5ml的无水乙醇提取4次,过滤,即可得到芦荟大黄素。
3.2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卢智[3]等采用最常用的等温降压技术,在此过程中,芦荟萃取物和夹带剂随CO2流出萃取釜,然后流入低压的分离釜。
压力降到二氧化碳临界压力以下时,会极大地降低芦荟大黄素在CO2的溶解度,最后芦荟大黄素和夹带剂会被留在分离釜中,进而达到分离提取的目的。
3.3 微波辅助萃取马稳等[4]利用微波辅助正交实验法研究芦荟中芦荟大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微波辐射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及辐射时间等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进行正交实验。
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使得芦荟大黄素的提取率为1.25%,与传统醇提法相比,该法省时、提取率高。
大黄中芦荟大黄素等5种蒽醌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探索研究
基金项目: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GSFDA028) 第一作者简介:徐向恩,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材、中药饮片检验及质量标准。
Tel:18993377864;E mail:947949609@qq com通讯作者简介:李玲,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品检验和质量分析。
Tel:13993383630;E mail:693687721@qq com大黄中芦荟大黄素等5种蒽醌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探索研究徐向恩1,朱爱丽1,薛金龙1,蒋文霞1,徐义明2,李玲1(1.平凉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平凉744000;2.泾川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泾川744300)摘要 目的:为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探索更加适宜的检测条件。
方法:通过对在254nm和440nm检测波长处获得的5种指标性蒽醌类成分图谱形状、分离程度的分析,对比此两个波长处检出结果的优劣。
结果:在440nm处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受干扰最小,图谱基线平稳,干扰峰较少,分离效果理想。
结论: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测定在440nm检测波长处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建议将440nm作为游离蒽醌的检测波长。
关键词:大黄;游离蒽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中图分类号:R92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56(2021)01-0084-05doi:10 19778/j chp 2021 01 016Exploratorystudyonthedeterminationof5anthraquinonecomponentsincludingaloeemodininrhubarbXUXiangen1,ZHUAili1,XUEJinlong1,JIANGWenxia1,XUMingyi2,LILing1(1.PingliangCityInstituteforDrugControl,Pingliang744000,China;2.JingchuanCounty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Jingchuan7443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moresuitableconditionsforthedeterminationoffreeanthraquinonesinrhu barb Methods:TheanalysisofthepeaksshapeandresolutionsoffiveindexanthraquinonesinRhubarbatthede tectionwavelengthsof254nmand440nmwasmade,and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resultsatthesetwodetectionwavelengthswerecompared Results:Thedeterminationofaloeemodinandrhubaricacidhadlessinterferencewithstablebaseline,goodpeakshapeandidealresolutionatdetectionwavelengthof440nm Conclu sion:Itismoreaccuratetodeterminethecontentsoffreeanthraquinonesinrhubarbatthedetectionwavelengthof440nm,anditisrecommendedtoadopt440nmasthedetectionwavelengthforassayoffreeanthraquinones.Keywords:rhubarb;freeanthraquinone;assay;detectionwavelength 大黄为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量测定”项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五种蒽醌类成分的总量(总蒽醌和游离蒽醌),作为其质量控制指标。
生物法制备芦荟大黄素的研究
生物法制备芦荟大黄素的研究钟桂芳;樊攀;崔改泵【摘要】Recombinant glucosidase was used to catalysis biosynthesize of aloe-emodin through aloin.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uniform design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biosynthesize conditions. As the result,the optimal conditons of aleo-emodin’s biosynthesis were asfollowing:reaction time 4 h,combinant glucosidase concentration 50 U/ mL,the ratio of tert-butanol and water 5: 5(v/ v),reaction temperature43 ℃ ,and pH value 5. 2. Under those conditions,the highest yield was 92. 18% .%采用生物法,利用重组葡萄糖苷酶催化芦荟苷合成芦荟大黄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均匀试验设计得到了合成芦荟大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4 h,酶浓度50 U/ mL,叔丁醇:水(v/ v)=5:5,反应温度43℃,pH 值5.2.该工艺条件下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为92.18%.【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26-29,41)【关键词】生物法;芦荟苷;芦荟大黄素;重组葡萄糖苷酶【作者】钟桂芳;樊攀;崔改泵【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2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R285.5;Q814.90 引言芦荟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芦荟大黄素,它能清除人体自由基,具有抗肿瘤、抗菌、免疫抑制和泻下作用,以及降脂减肥、去屑和光泽头发等功效[1-2],还可以作为重要原料制备治疗关节炎药物——双醋瑞因[3].芦荟苷含 C—C糖苷键,非常稳定,是所有糖苷键中最难水解的,也是制约芦荟苷转化为芦荟大黄素的难题.国际上通常采用化学法来断裂该键,但该法存在使用金属试剂或其他有害有毒物质,且除杂工艺复杂等缺陷[4-7].目前,工业制备芦荟大黄素主要依赖天然提取与化学合成,关于生物法制备芦荟大黄素的研究很少,只有牛艳丰等[8-9]曾筛选细菌来源的生物酶,用于转化芦荟苷为芦荟大黄素.生物催化具有条件温和、高效专一、环境友好等特点,将生物技术应用于芦荟大黄素的生产开发必将为芦荟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本文拟采用生物法,利用米曲霉来源的重组葡萄糖苷酶有效地水解C—C糖苷键制备芦荟大黄素,为大规模生物法制备芦荟大黄素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与仪器试剂:芦荟苷标准品(质量分数>99%)、芦荟大黄素标准品(质量分数>99%),均购于SIGMA公司;甲醇(GR)、叔丁醇(GR)、氢氧化钾(AR),河南华丰试剂公司产;芦荟大黄素样品、葡萄糖苷酶、层析溶剂和显色剂,均由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实验室制备.仪器:HJ-3型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产;HH-S112型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产;DGX-9243B-2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产;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XTerra MS C18 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Waters 1525型紫外检测器、Waters 2487型高压恒流泵,均由美国沃特世(Waters)仪器有限公司产.1.2 实验方法1.2.1 HPLC检测方法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54 nm;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溶液(v/v)=80∶20;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 0.8 mL/min;柱温为30℃.1.2.2 芦荟大黄素标准曲线绘制方法精确称取芦荟大黄素标准品50.0 mg,并加入适量乙酸乙酯,超声10 min促使其溶解,冷却后,以甲醇定容至50 mL,配制成1 mg/mL的标准溶液.然后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0.1 mg/mL,0.2 mg/mL,0.4mg/mL,0.6 mg/mL,0.8 mg/mL 的梯度标准溶液.1.2.3 芦荟大黄素合成及其转化率计算方法芦荟苷在糖苷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芦荟大黄素,其示意反应方程为称取芦荟苷5 g放入500 mL圆底烧瓶内,依次加入 65 mL 醋酸缓冲液(20 mmol/L,pH=5.2),30 mL叔丁醇和5 mL重组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在50℃,150 r/min条件下反应4 h,反应液用HPLC检测.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计算公式为1.2.4 芦荟大黄素的分离纯化反应液在60℃条件下真空干燥,经索氏提取后于5℃放置结晶,抽滤后,滤饼用10 mL甲苯洗涤两次,该洗涤液60℃真空干燥得芦荟大黄素粗品.将浓缩的芦荟大黄素甲苯溶液加入硅胶柱中,乙酸乙酯洗脱.将含有芦荟大黄素的洗脱液合并后,减压浓缩得棕黄色的残渣.利用HPLC检测芦荟大黄素纯度.1.2.5 各实验因素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的影响依据芦荟大黄素合成方法,分别在1 h,2 h,4 h,6 h,8 h,10 h,12 h时间下取样检测,考察反应时间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调整加酶量,在酶活单位分别为 40 U/mL,45 U/mL,50 U/mL,55 U/mL,60 U/mL条件下进行合成实验,考察酶浓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调整叔丁醇浓度,分别在叔丁醇和水的比例(v/v)为1∶9,3∶7,5∶5,7∶3,9∶1条件下进行合成实验,考察叔丁醇浓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调整反应温度,分别在30℃,40℃,50℃,60℃,70℃温度下进行合成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在pH值分别为3.6,4.2,5.2,6.2,7.2,8.0 条件下生物合成芦荟大黄素,考察pH值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1.2.6 均匀试验设计选取反应时间(X1)、叔丁醇浓度(X2)及反应温度(X3)三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考查各因素对芦荟苷水解的影响.根据因素水平(见表1),按照U5(53)表进行均匀试验设计.表1 因素水平表试验号X1/h X2(v/v)X3/℃1 4 1∶930 2 6 3∶7 40 3 5∶5 50 4 10 7∶3 60 5 12 9∶1 8 702 结果与讨论2.1 芦荟大黄素标准曲线通过HPLC测得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对应的峰面积,以浓度对峰面积作图,得芦荟大黄素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 1可知,芦荟大黄素浓度在 0.1~0.8 g·L-1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5×107x+2×106(决定系数 R2=0.999 1),在此浓度范围内,测定不同样品的峰面积可计算出对应的浓度,其计算公式为图1 芦荟大黄素标准曲线采用HPLC对芦荟大黄素标准品和芦荟大黄素反应液纯化后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芦荟大黄素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为7.092 min,纯化后样品保留时间在7.097 min处有一个明显的峰,判断其为芦荟大黄素,纯化后的芦荟大黄素中基本不含有底物芦荟苷.2.2 各因素对重组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芦荟大黄素的影响2.2.1 反应时间考察反应时间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4 h范围内,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不断升高,二者呈正相关,最高转化率达84.58%;当反应时间超过4 h后,芦荟大黄素转化率变化不明显.因此,为保证芦荟大黄素的产量和工作效率,选择反应时间4 h为宜.2.2.2 酶浓度考察酶浓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在40~50 U/mL范围内,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随着酶浓度的增加,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不断升高,最高达86.21%;当酶浓度大于50 U/mL时,芦荟大黄素转化率变化不明显.因此,选择酶浓度50 U/mL为宜.2.2.3 叔丁醇浓度考察叔丁醇浓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5所示.由图5可知,叔丁醇浓度对葡萄糖苷酶水解芦荟苷影响较大.当叔丁醇∶水(v/v)=5∶5时,芦荟大黄素转化率高达84.09%.当叔丁醇浓度减小时,芦荟苷溶解度下降,从而使芦荟大黄素转化率降低;当叔丁醇浓度过高时,叔丁醇会降低葡萄糖苷酶活力,导致芦荟大黄素转化率降低.因此,选择叔丁醇:水(v/v)=5∶5为宜.图2 芦荟大黄素HPLC谱图图3 反应时间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2.2.4 反应温度考察反应温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当反应温度低于50℃时,芦荟大黄素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温度为50℃时,芦荟大黄素转化率最大为85.78%;当反应温度大于50℃时,芦荟大黄素转化率迅速降低,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应温度较高,酶蛋白发生变性,导致其丧失酶活力,影响芦荟苷的水解,从而使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下降.因此,选择反应温度50℃为宜.图4 酶浓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图5 叔丁醇浓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图6 反应温度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2.2.5 pH值考察pH值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当 pH值在3.6~5.2范围内,芦荟大黄素转化率随pH值增大而逐渐升高,说明该重组葡萄糖苷酶不耐酸,在强酸条件下,该酶蛋白易发生变性,致使芦荟大黄素转化率较低;当pH值为5.2时,芦荟大黄素转化率达最大为85.08%;当 pH 值在5.2 ~8.0 范围内,芦荟大黄素转化率变化不明显,说明该重组葡萄糖苷酶适宜在弱酸和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具有广泛的pH值适应性.因此,选择pH=5.2为宜.图7 pH值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2.2.6 均匀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鉴于反应时间、叔丁醇浓度及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显著,而酶浓度和pH值对芦荟大黄素转化率的影响则趋于平稳.故在优选最佳工艺时,选择X1,X2及X3三因素进行均匀试验设计,综合考察各因素对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芦荟大黄素的影响.均匀试验结果见表2.表2 均匀试验结果试验号因素X1/h X2(v/v)X3/℃转化率(Y)/%观测值拟合值拟合误差1 4 7∶3 50 21.23 20.91 0.315 7 2 6 1∶9 40 90.95 91.19 -0.236 8 3 8 5∶5 30 14.73 15.52 -0.789 3 4 10 9∶1 70 8.62 8.65 -0.026 3 5 12 3∶7 60 38.02 37.28 0.736 6利用DPS7.05统计软件对表2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与酶促反应各因素关系的数学模型:Y=120.85 - 29.08X2+2.40X22-0.50X1X2.该数学模型的回归系数 R=0.999 9,剩余标准差 S=1.149 8,调整后的相关系数Ra=0.999 4,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预测不同X1,X2及X3条件下芦荟大黄素的转化率.F值=1 118.027,显著水平P=0.022,表示回归方程显著.由曲线拟合方程可知,各因素最优组合为:反应时间4 h,叔丁醇∶水(v/v)=5∶5;反应温度为43℃,在此条件下芦荟大黄素得率为92.18%.3 结论本文采用生物法,利用米曲霉来源的重组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芦荟大黄素.经反应时间、叔丁醇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单因素试验及均匀试验设计优化,得到合成芦荟大黄素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酶浓度50 U/mL,叔丁醇∶水(v/v)=5∶5,反应温度43℃,pH值5.2.该工艺条件下芦荟大黄素转化率为92.18%.参考文献:[1]黄丽英,林新华,陈伟,等.芦荟大黄素、芦荟素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2.[2]廖志华,谈锋.芦荟的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9,14(4):148.[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K].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Vittori N,Collins M.Production of rhein and rhein derivatives[P].US Patent:5652265,1997 -07 - 29.[5]Carlino S,Di Napoli G.Process for preparing aloe-emodin[P].US Patent:7453004,2008 -11 -18.[6]卡里诺S,迪纳伯利G.制备芦荟大黄素的方法[P].中国:1010456839,2007 -10 -17.[7]李建生,梁生旺,郑晓珂,等.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提取方法及其应用[P].中国:1887837,2007-08-03.[8]牛艳丰,寇正福,刘坐镇,等.一种代谢芦荟苷的微生物筛选及其酶学性质初步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1):184.[9]牛艳丰.代谢芦荟苷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酶的反应条件研究与纯化[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芦荟大黄素的研究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芦荟大黄素的研究卢智【摘要】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的工艺,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和时间对芦荟大黄素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釜的温度、压力和CO<,2>流量对萃取效率影响较小;最佳萃取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60 min、动萃取时间为30 min、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0℃、乙醇用量250 mL/100g,在此条件下芦荟大黄素的萃取量达3.83 mg/100g.【期刊名称】《食品工程》【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芦荟大黄素;夹带剂【作者】卢智【作者单位】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长治,0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5芦荟大黄素,又名芦荟泻素,英文名称Aloeemodin,化学名1.8-二羟基-3-羟甲基蒽醌(1.8-Di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是芦荟中基本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杀菌抑菌、分解毒素、泻下(临床上用作泻药,具有增进食欲和大肠缓泻作用)、促进伤口愈合、消除炎症等作用。
本文对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芦荟大黄素萃取率的多个因素(分离釜的温度和压力、夹带剂种类和用量、萃取釜的温度和压力等)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合适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参数。
中华芦荟:山西农业大学花圃提供。
试剂:无水甲醇(AR)、无水乙醇(AR)、硼砂溶液(0.01 mol /L)等。
超临界流体设备:江苏南通华安仪器厂生产,型号为HA121-50-01,萃取釜体积为2 L,设备允许最高压力50 MPa。
2.1.1 静萃取时间优化在萃取压力25 MPa、温度40 ℃、夹带剂加入量(以芦荟质量计) 150 mL/100g的条件下,萃取时间分别选取20 min、40 min、60 min。
2.1.2 动萃取时间优化在萃取压力25 MPa、温度40 ℃、夹带剂加入量(以芦荟质量计) 150 mL/100g的条件下,萃取时间分别选取10 min、20 min、30 min、40 min。
微波辅助提取芦荟中芦荟大黄素工艺的研究_马稳
由图 $ 可知: 微 波 时 间 过 短, 提 取 不 完 全; 时间 过长, 部分芦荟大黄素可能被热分解。’/+=0 左右提 取时间较好。
图 &8 辐射功率对芦荟大黄素得率的影响
由图 & 可知: 辐 射 功 率 越 大, 提 取 率 越 高; 但辐 射功率太大时, 提取率下降, 可能是由于温度过高, 导致芦荟大黄素分解所致, 所以辐射功率在 *’"> 左 右为宜。 ’#&#’8 乙醇浓度的影响 8 辐射功率为 *’">, 间歇时 间 为 &+=0 , 累 计 辐 射 时 间 为 &"+=0 , 料液比为 &,<&""+., 按 &#’#* 所 述 测 吸 光 度, 考察不同乙醇浓 结果见图 ’ 。 度对芦荟大黄素得率的影响,
!#!" 正交实验
’#’#&8 正交实验结果 8 本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 论, 以 芦 荟 中 芦 荟 大 黄 素 含 量 为 考 察 指 标, 选用 $ .( * ) 正交实验设计对微波提取芦荟大黄素的工艺 ) 进行研究, 因素水平见表 & , 结果见表 ’ 。 表 &8 因素水平表
芦荟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
芦荟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
曾德贵;杨春燕;吴夏茹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1(027)012
【摘要】目的:建立芦荟大黄素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川葡聚糖凝胶分子筛及重结品的方法对芦荟中芦荟大黄素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并建立其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从芦荟中分离并鉴定出芦荟大黄素.TLC鉴别斑点清晰;芦荟大黄素进样浓度在17.2~25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1.48%(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芦荟大黄素的质量控制.
【总页数】3页(P1768-1770)
【作者】曾德贵;杨春燕;吴夏茹
【作者单位】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深圳,5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大承气汤不同提取条件下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测定 [J], 肖雨
2.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分离物的含量测定研究 [J], 冀满丰
3.库拉索芦荟大黄素提取分离的研究 [J], 唐维建;陈国和;刘玉鑫;李华英
4.生姜多糖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J], 张文森;崔娜;野津;王知斌;匡海学
5.油用牡丹籽中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J], 靳文娟;陈田甜;陈文普;谢娟平;杜燕;王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人们把它称为“芦荟”,“芦”其中文意为黑的意思,而“荟”是聚集的意思。芦荟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就变成了黑色,又凝为一体,所以称作“芦荟”。被称为中医医祖的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里也出现了芦荟,在这部书中芦荟不仅仅被认作是有用的植物,而且还有“色黑、树脂状”的记载。在我国古代,应用芦荟治疗疾病已相当流行,关于芦荟的药用价值和治疗作用,在古书《药性论》、《海药本草》、《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详细记载。
4蒽醌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4.1抑菌、抗病毒作用
大黄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白喉、枯草、痢疾、炭疽、伤寒、副伤寒杆菌等具有显著抑制作用[8]。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对幽门螺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9]。蒽醌类化合物抗菌机理主要是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氢过程,并与DNA结合,干扰其模板功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大黄素、大黄酸具有抗病毒作用。
4.2.2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和细胞周期
大黄素可引起U-ras转化细胞S和GZ/M期停滞[11]。大黄酸对人肝癌细胞和小鼠腹水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模板,干扰DNA模板功能,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大黄素、大黄酸可抑制Colo-16细胞Gl期细胞周期蛋白在Gl期末与催化亚基结合,使P34cdc2蛋白酶丧失活性,失去了S期启动因子的正调控,抑制Gl向S期转变。
4.4抗氧化作用
大黄素、大黄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化学发光法[16]表明,大黄素、大黄酸对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或Maillard反应引起的极弱化学发光均有猝灭作用,该作用强度与对丙二醛(MDA)的抑制率存在线性关系。电化学方法表明,大黄酸的羟基与超氧阴离子发生单电子转换反应,阻断了邻苯三酚自氧化的自由基链反应,从而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
1芦荟简介
芦荟(Aloe)隶属百合科,是一种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现在芦荟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据调查,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我国云南元江地区,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
4.2 抗肿瘤作用
4.2.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体外研究表明,用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处理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凋亡的发生,主要有:人肺鳞片癌细胞CH27、人肺非小细胞癌细胞H460、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口腔鳞癌细胞KB、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HCC、Mah/avu、PLC/PRF/5和HepG2及Hep3b等[10]。
4.2.3抗多药耐药性
胡凯文[12]报道对同蒽醌类化合物的阿霉素、柔红霉素耐药的细胞瘤株对大黄素、大黄酸仍然敏感,而目大黄素、大黄酸对所选耐药细胞及其对应敏感细胞的杀伤活性几乎相同。大黄素逆转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的作用与抑制核甙转运、降低P-糖蛋白的功能和表达相关。
4.2.4抗诱变
在鼠伤寒沙门菌TA98中大黄素具有抗诱变活性,SuHY[13]研究表明,大黄酸能抑制致癌物3-氨基-1-甲基-5H-吡哆[4,3,b]吲哚(Trp-P-2)对CYPIAI的诱导作用,降低细胞色素P450(CYPIAI)的活性。另有研究表明,100mM的大黄酸对苯并吡在肝癌细胞株HepG2介导的DNA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71%。
4.2.5酶抑制剂
YimH.等人[14]报道了大黄素可选择性地抑制酪蛋白激酶Ⅱ(CKⅡ)的活性,通过对几种新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IC50比较,大黄素对CKⅡ的IC502μmol/L低于其他激酶2-3个数量级,具有竟争性抑制CKⅡ的活性,抗ATP的Ki值为7.2μmol/L。大黄素也可阻碍HER-2/neu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包括侵袭能力在内的恶性表型的转化,在体内可增强紫杉醇的抗癌作用。
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等结合成酸性,其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大致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2.2 糖类
这里是指芦荟所含的葡萄糖、甘露糖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多糖。芦荟叶肉中的粘液主要成份是甘露聚糖,这是一种线性多糖聚合物,不同种属的芦荟所含葡萄糖和甘露糖的比例不同,但葡萄糖和甘露糖都连接成线性聚合物,此外,也发现在一些芦荟品种的叶肉汁液中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和鼠李糖。芦荟多糖对于癌症和爱滋病的防治有良好作用。芦荟甘露聚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芦荟多糖在提高人类免疫力方面的作用最近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
3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及理化性质
植物中的蕙醒类化合物一般分为两大类[6-7]:(l)大黄素型。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属于此类。(2)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颜色为橙黄至橙红色,种类较少,如茜草中的茜草素、羟基茜草素和伪羟基茜草素等。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植物中分布很广,如百合科的芦荟,豆科的决明子、番泻叶,茜草科的茜草、鼠李,寥科的大黄、虎仗、何首乌、拳参。除高等植物以外,蒽醌类化合物还存在于低等植物地衣和菌类的代谢产物中。
2.5 矿物质
芦荟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硅、铝、镁、钙、锰、钴、钛、铬、铜、磷、钠、锌、镍、钒和银等,不同产地来源的芦荟,所含的矿物质的量也不尽相同。
2.6 酶及其它成份
目前,己从芦荟叶汁中检出的酶有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酶、脂肪酶、氧化酶、碱性磷酸脂酶、蒜氨酸酶等。日本添田百枝博士发现,在日本木立芦荟中除酚类化合物和多搪外,尚有三种耐热、耐酸和耐碱的化学成分:(1)阿劳米嗦(alomicin)具有解毒、抗肿瘤,可抑制引起癌症的病毒繁殖因子,同时对细菌分泌的毒素有解毒作用。(2)阿劳埃乌罗辛(aloculcin)对烫伤、烧伤及溃疡十分有效。(3)阿劳埃汀(aloetin)具有解毒、抗菌和抗霉的作用,可抑制病原细菌的繁殖,也能杀死病原菌和霉菌。芦荟成份中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aloetinA、B,根据研究报告显示,aloetinA有抗癌作用,aloetinB有降低血糖作用。
芦荟苦寒,入肝、心、脾。主要成分分为芦荟大黄素甙、异芦荟大黄素甙、芦荟甙等,具有泻下通便、清肝泄热、消疮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癣疮、痔瘘、萎缩性鼻炎等。
芦荟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民间的应用己有36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芦荟的有效成份、生理活性物质、药用价值不断被发现和应用,芦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1]。从80年代开始,芦荟的多种疗效和神奇功效,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瞩目,被视为治病强身的“灵仙之药”。如:在美国,用芦荟治皮炎;在前苏联,用芦荟治肺结核;在埃及,用芦荟治皮脂外溢;在日本,用芦荟叶子的活性物质制成消毒剂,用于清洁污染,阻止真菌生长,芦荟被誉为“家庭急救药箱”,曾掀起过一股“芦荟热”的浪潮[2-3]。
2.1蒽醌类化合物
芦荟中主要活性成份是轻基蒽醌类衍生物,包括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甙、芦荟泻素、芦荟霉素、阿劳辛、芦荟熊果试等。芦荟所含蒽醌类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品种、栽培条件、收获时期都会有较大变动。
大黄酸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有抗肿瘤的作用,芦荟酸和芦荟泻素的药用价值为健胃和通便,芦荟霉素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菌的作用。阿劳辛有抗癌、抗菌、中和毒素的作用,还有具有抗菌作用及抗霉作用,可以治疗因水疱所引起的白癣菌,芦荟熊果甙具有抗溃疡的药用功能[5]。
2.3 氨基酸
芦荟叶片中的蛋白质经水解后可产生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较为合理。
2.4 脂类及有机酸
芦荟的根、茎、叶中均含有多种有机酸。其中已检出的有机酸有琥珀酸、苹果酸、乳酸、对香豆酸、酒石酸、丁二酸、异柠檬酸、柠檬酸、乙酸、辛酸、壬烯二酸、月桂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十七烷酸、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这些有机酸大多与钾、钠、钙等离子或生物碱结合,以盐的形式存在。芦荟中的有机酸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时的有机酸含量有普遍增高的趋势。
显色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贰类衍生物如蒽酮、蒽酚,只要有酚轻基存在,均可以用NaOH、Na2CO3、氨水等碱性试剂显色,呈现出橙、红、紫红等颜色,加酸酸化后颜色可消失,加碱又显色,该反应称为Brontragers反应。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与0.5%醋酸镁甲醇溶液,反应5分钟,产生稳定的橙红色、紫红色或紫色的配合物,其颜色随分子中轻基的位置而异。如仅有一个羟基的呈橙红色;具有间位二轻基的呈紫至紫红色;具有邻位二轻基的呈蓝紫色,因此该反应可以帮助识别羟基的位置,可用于色谱检识和定性定量测定。
4.3抗炎作用
大黄素对局部急性炎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能强有力地抑制核转录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因此可治疗多种炎症。大黄素可通过抑制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而对于未经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大黄素可促进TNF-α的分泌。
大黄酸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作用以及巨噬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并抑制IL-1的活性及花生四烯酸的产生[15]。大黄酸能通过抑制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强度达到抑制LPS诱生大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mRNA的过渡表达。大黄酸、大黄素抗炎机制与抑制腹腔巨噬细胞生物合成白三烯B4(LTB4)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