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e12123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9.png)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个天然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提取分离。
2、掌握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化学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鉴定工作。
二、实验原理:大黄是一味天然草药,具有泻下通便之效果。
其主要活性成份是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其中瑞贝洛Ⅱ(rustbelineⅡ)、大黄素(emodin)、芦丁(rutin)等,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
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大多处于质子化状态,存在于与水相较弱的有机溶剂中。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需要对有机溶剂进行筛选,筛选出适宜的溶剂并对大黄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工作。
三、实验步骤:A. 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1、将粉末大黄紫锥子取 1g 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 15 mL 95% 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0分钟。
2、冷却后用干净的滤纸分离上清液用热水冲涤保持颜色相同(保留水冲涤液备用)。
3、将去溶剂后的渣用 10 mL 苯醇溶解,并过滤写滤液保存,不断冲涤干净渣质。
4、将 2mL 苯醇滤液分离于干净的离心管中,在室温下慢慢加入正硫酸,足量使呈酸性.,加入 5 mL 甲醇,蒸去溶剂后,注 1mL 50%氨水,筛过活性炭或过硅酸钠脱除杂物,使溶液呈现深黄色液体。
5、以上溶液在 20ml 分液漏斗中加入 20-25 mL 丙酮,振荡混合,分离两层液体,取下蒸馏收干(可以置于干燥器或开放场地自然干燥,当感觉无水分或连续称量两次称量值一致时即可)6、将干燥沉淀取少量溶解于绝对丙酮中成特邻醌的溶液。
7、分别进行下列试验来分离纯特邻醌:(1)纯特邻醌呈现红色;(2)用极少量生石灰进行检测,呈现橙色。
B. 大黄中大黄素含量的色谱定量测定色谱图谱图峰形面积法进行测定。
1、用同上操作,按“ A ”-“ E ”方法操作,取所得特邻醌溶液 1-5 mL 再加入丙酮使其溶解(溶液的浓度以能出现三个吸光峰为适宜,可调配NaOH溶液调节pH 值,使吸光峰相对集中于三个波长摆荡之一)。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238d9427bceb19e8b8f6baf8.png)
长治学院2011届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小白鼠泻下作用的研究——大黄素的提取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系别:完成时间:2011年5月目录摘要 (Ⅰ)关键字 (Ⅰ)1引言 (1)2 材料、试剂与仪器 (1)2.1材料 (1)2.2试剂 (1)2.3仪器 (1)3 提取与分离 (1)3.1 材料的预处理 (1)3.2 溶剂提取 (1)3.2.1混合溶剂提取 (1)3.2.2苯回流提取 (2)3.2.3碱液提取 (2)4结果分析 (3)4.1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 (3)4.1.1乙醇(A)和水(B)混合液回流提取结果分析 (3)4.1.2氯仿(A)和乙醇(B)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 (4)4.2苯提取结果分析 (5)4.3碱液提取结果分析 (6)4.3.1碳酸钠提取结果分析 (6)4.3.2碳酸氢钠提取结果分析 (7)4.3.3氢氧化钠提取结果分析 (8)4.4结论 (9)5 结构鉴定 (9)5.1 熔点的测定 (9)5.2 颜色反应 (9)5.2.1 Borntrager`s反应 (9)5.2.2 醋酸镁反应 (10)6小鼠实验 (10)7总结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2)Abstract (13)Keywords (13)致谢 (14)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小白鼠泻下作用的研究——大黄素的提取摘要:用六种不同的提取剂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从中药大黄中提取大黄素。
根据各提取剂的不同因素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出大黄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150mL的10%碳酸钠溶液煎煮提取0.5h。
小鼠实验表明大黄素具有的泻下作用较弱。
运用颜色反应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初步鉴定。
关键字:大黄大黄素正交试验提取1引言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guticum Maxin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nale Bail l)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大黄素的提取工艺进展,
![大黄素的提取工艺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30aba1bfad6195f302ba601.png)
中药制剂中大黄素提取工艺的进展摘要:本实验主要详细介绍了大黄素的几种常见的提取工艺,论述了提取工艺的进展,大黄素常见的提取方法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葡聚糖凝胶分子筛及重结晶法,超声波-微波协同萃提取测定大黄素含量且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分离能力强、干扰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1 常用的大黄素提取方法1.1方法一:准确称取烘至恒重的本品粉末5 g,加硫酸液(2.5ml/1)30 ml,加热回流2h,冷却,加氯仿50ml,水浴回流1h,分取氯仿层,酸液再加氯仿40ml,继续回流,冷却后分取氯仿层,合并氯仿层,水洗三次,回收氯仿,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l[1]。
1.2方法二:(双相水解提取法)精密称取样品粉末5g,加入60m1氯仿浓度为2.5M硫酸溶液,水浴回流4h,转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出氯仿层再用氯仿60、50、40m1,萃取酸水层,合并回收氯仿液,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1,[1]1.3方法三:准确称取烘至干燥恒重的本品粉末5g,置圆底烧瓶内,加甲醇40m1,加热回流提取1h,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2.5M硫酸液10m1,沸水浴中水解30 min,放冷后用乙醚萃取三次(20m1,15m1,15m1分取乙醚层,合并,回收乙醚,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l)。
将三种方法制得的样品液10m1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后观察。
[1]2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提取将萃取物先用硅胶层析板点样,初步确定萃取效果。
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 15∶ 5∶ 1的上层清夜。
然后将萃取物样品测试条件进行HPLC分析,萃取液中保留时间为8.288 min 的峰和对照品中大黄素(保留时间8.354 min)的出峰时间基本一致,且峰型对称,结合薄层层析分析结果可确定该组分为大黄素[2]。
实验表明,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W的仪器条件下,影响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大黄素的因素依次为: 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微波功率。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ac403a2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2.png)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学习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素。
4.学习羟基恩醌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方法(一)、基本原理大黄中羟基葸醌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故先用稀硫酸溶液把蒽醌苷水解成苷元,利用游离葸醌可溶于热氯仿的性质,用氯仿将它们提取出来。
由于各羟基葸醌结构上的不同所表现的酸性不同,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它们;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酸性相近,利用其极性的差别,用柱色谱分离之。
(二)操作步骤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1 称取大黄粉3.5g,用滤纸包裹,置索氏提取器中,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2h,得乙醚提取液。
乙醚提取液为黄色澄清溶液。
2 点板,展开,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3)。
硅胶板上可见四个斑点,从上往下依次为黄色斑点、橙色斑点、黄色斑点、黄色斑点。
pH梯度萃取分离1 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将提取液用5%NaHCO₃振荡提取数次,分出水层,重复提取数次后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pH3,得黄色沉淀。
抽滤,水洗沉淀,再用丙酮洗,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为呈紫红色。
盐酸酸化时有大量气泡生成。
酸化后得到黄色沉淀。
2 大黄素的分离和纯化: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以5%Na2CO₃振荡提取数次,分出水层,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pH6左右),得黄色沉淀,抽滤,水洗沉淀,再用丙酮洗,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呈红色。
盐酸酸化后得到黄色沉淀。
3 芦荟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碳酸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用0.25%NaOH振荡提取数次,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pH约为6,得橙色沉淀。
抽滤,水洗沉淀,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层红色。
盐酸酸化后得到橙色沉淀。
4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分离和提纯:将步骤3得到的乙醚层用5%NaOH振荡提取数次至无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酸化,得黄色沉淀。
实验六 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实验六 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https://img.taocdn.com/s3/m/d1f1089f6529647d26285215.png)
实验六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虎杖又名阴阳莲、土地榆、苦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茎。
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用。
近年来用于治疗急性黄疸,降低血脂,升高白血球和血小板,并可治疗慢性气管炎等多种炎症及烧伤等症。
虎杖根茎中含有大量的蒽醌成份和二苯乙烯类成份。
一、虎杖根茎中已知主要成份的理化性质1.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片状结晶(丙酮)或针状结晶(乙醇),mp196~197℃,能升华。
可溶于苯、氯仿、乙酸、乙醇。
NaOH水溶液及热的Na2CO3水溶液。
微溶于石油醚和乙醚,不溶于水,NaHCO3和Na2CO3水溶液。
2.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针状结晶,mp256~257℃,能升华。
易溶于乙醇,可溶于NH4OH、Na2CO3和NaOH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3.大黄素甲醚(Physion):砖红色针状结晶,mp206℃,能升华。
易溶于NaOH 溶液,可溶于苯、氯仿、吡啶、甲苯,微溶于乙酸、乙酸乙酯、乙醚,不溶于水。
4.大黄素葡萄糖苷(Emodin monoglucoside):浅黄色针状结晶(稀乙醇中析出,含分子结晶水),mpl90~191℃。
5.白藜芦醇(Resveratol):无色针状结晶,mp256~257℃,216℃,264℃,能升华。
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
6.虎杖苷(白藜芦醇葡萄糖苷,Polydatin,Piceid):无色针状簇晶,mp223~226 ℃(分解)。
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热水,可溶于乙酸乙酯,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微溶于冷水,难溶于乙醚。
二、目的要求1.掌握从虎杖中提取羟基蒽醌类成份的方法。
2.熟悉用硅胶柱层析方法分离混合羟基蒽醌类成份的一般操作技术。
3.熟悉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检识反应。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是根据游离蒽醌类成份能溶于含水氯仿的性质,先将原料的浓酸溶液湿润后,加入含水氯仿进行回流提取,在回流过程中即可将结合态的蒽醌(苷类)类成份水解成为游离蒽醌,这样就可连同原存在的游离态蒽醌成份,一并被含水氯仿提取出来。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d335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c.png)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引言:大黄,又称黄连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
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因此提取和分离大黄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好干燥的大黄根,乙醇、水、醋酸等溶剂。
2. 粉碎大黄根:将大黄根研磨成粉末状,以增加提取效果。
3. 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大黄素的溶解性,选择适合的溶剂。
在本实验中,选用乙醇为主要溶剂。
4. 提取:将粉碎后的大黄根与乙醇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利用乙醇的溶解性,将大黄素从大黄根中提取出来。
5. 过滤: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大黄根的残渣。
6.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减少体积,提高大黄素的浓度。
7. 结晶: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结晶,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浓度,使大黄素结晶出来。
8. 分离:将结晶后的大黄素与溶剂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从大黄根中提取分离出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通过对提取液的浓缩和结晶,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其他杂质,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讨论:1. 提取溶剂的选择: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溶剂,对大黄素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其他溶剂进行提取。
2. 结晶条件的控制: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晶体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浓度,成功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温度和溶剂浓度的选择对结晶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分离的重要性:分离是提取分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分离可以去除杂质,提高目标物的纯度。
在本实验中,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大黄根中的其他成分,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提取分离过程,成功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选择、结晶条件的控制以及分离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大黄素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b5db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2.png)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黄素,它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由于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大黄素的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就围绕大黄素的提取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一、传统提取方法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煮水、蒸馏水和乙醇法。
其中煮水法是将大黄杆切碎后浸泡在开水中,反复煮沸几次后,收集滤液,蒸干后制成大黄素。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低,易出现成分发生变化的情况,并且提取出的大黄素质量也较差。
而蒸馏水法则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馏作用来提取大黄素,成分较纯,但提取效率低,需要高昂的设备成本和较长的提取时间。
而乙醇法则是将大黄粉末与乙醇混合,以浸提、搅拌和温度控制为主要手段进行提取。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高,成分较为纯净,容易进行量产,但该方法存在醇量的挥发和毒副作用等问题。
二、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新兴的大黄素提取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微波的热性和化学性能对大黄粉末进行溶解和脱色,并能够使提取时间缩短到20分钟以内。
此外,微波加热不断变化的电磁场能够改变样品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而不断改变大黄素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
三、超临界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CO2、乙酸乙酯)对大黄中成分进行提取的一种方法。
超临界流体具有优良的传质作用、反应特性和溶解度,在低温、低压下可以得到高效、高选择性和不污染的大黄素提取物。
但是超临界萃取法设备成本高,操作要求高,需要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
四、离子液体萃取法离子液体萃取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大黄素提取方法。
离子液体萃取法的分子设计具有很好的离子传递性,可以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组分、结构和外部条件,来实现对大黄素提取效率和成分特性的优化。
离子液体萃取法相较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产品质量优、无需前处理和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
综上所述,大黄素的提取方法有其优劣之处。
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高效、快速和节约能源的优点;超临界萃取法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不污染的优点,但需要高昂的设备成本和操作要求高;离子液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兴的有很好发展前景的提取方法。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精品PPT课件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16f5ce79563c1ec4da7174.png)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Hale Waihona Puke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研碎装入纸筒
索氏提取器回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三.PH梯度萃取
1.实验原理 根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 甲醚的酸性强弱不同,采用由弱到强加入不同碱液进 行萃取的方法,分离的单大黄素粗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2.流程图
Et20提取液
用6M HCl调pH3,抽滤。得到沉淀(大 黄素粗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取大黄素粗品,进行点样。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四.柱色谱分离大黄素
1.实验原理 根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5种成分的极性大小不同,则与鬼叫吸附剂 产生的吸附能力不同而分离
2.实验方法 (1).湿法装柱 (2).干法上样 (3).洗脱收集 (4).合并浓缩 (5).放置析晶
Et2O提取液(1)
NaHCO3液(大黄酸)
Et2O提取液(2)
NaCO3液
Et2O提取液(3)
NaCO3液(芦荟 沉淀(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Et2O提取液(4) NaOH液(大黄素甲醚 和大黄酚)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SUCCESS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71a98089b89680202d82577.png)
H COOH
最新课件
2
2.流程
10g大黄粉 100ml 20% H2SO4直火回流加热1h,滤布抽滤
滤 渣
水洗至中性,干燥
滤饼
最新课件
3
10g大黄粉
直火回流加热
最新课件
4
滤布抽滤
滤渣
最新课件
5
二.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1.实验原理 大黄中总蒽醌苷元为亲脂性成分,故可用乙醚提取,连续回 流提取法在溶剂提取法中效率最高
2.流程图 干燥滤饼
置索氏提取器中,加150ml(100+50)Et2O 提取2.5h(至提取液近无色)
Et2O 提取液(总蒽醌苷元)
最新课件
6
研碎装入纸筒
索氏提取器回流
最新课件7ຫໍສະໝຸດ 三.PH梯度萃取1.实验原理 根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 甲醚的酸性强弱不同,采用由弱到强加入不同碱液进 行萃取的方法,分离的单大黄素粗品。
实验原理大黄的蒽醌类化合物大多以苷的形式存在如大黄酚葡萄糖苷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酸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一些双葡萄糖链苷及少量的番泻苷abcd等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下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一.大黄的水解 二.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三.PH梯度的萃取 四.柱色谱分离大黄素 五.大黄素的鉴定
最新课件
8
2.流程图
Et20提取液
Et2O提取液(1)
NaHCO3液(大黄酸)
Et2O提取液(2)
NaCO3液
Et2O提取液(3)
NaCO3液(芦荟 沉淀(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Et2O提取液(4) NaOH液(大黄素甲醚
和大黄酚)
最新课件
芦荟植物中大黄素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
![芦荟植物中大黄素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4a5f6148d7c1c708a14533.png)
芦荟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民间的应用己有36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芦荟的有效成份、生理活性物质、药用价值不断被发现和应用,芦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1]。从80年代开始,芦荟的多种疗效和神奇功效,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瞩目,被视为治病强身的“灵仙之药”。如:在美国,用芦荟治皮炎;在前苏联,用芦荟治肺结核;在埃及,用芦荟治皮脂外溢;在日本,用芦荟叶子的活性物质制成消毒剂,用于清洁污染,阻止真菌生长,芦荟被誉为“家庭急救药箱”,曾掀起过一股“芦荟热”的浪潮[2-3]。
2.1蒽醌类化合物
芦荟中主要活性成份是轻基蒽醌类衍生物,包括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甙、芦荟泻素、芦荟霉素、阿劳辛、芦荟熊果试等。芦荟所含蒽醌类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品种、栽培条件、收获时期都会有较大变动。
大黄酸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有抗肿瘤的作用,芦荟酸和芦荟泻素的药用价值为健胃和通便,芦荟霉素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菌的作用。阿劳辛有抗癌、抗菌、中和毒素的作用,还有具有抗菌作用及抗霉作用,可以治疗因水疱所引起的白癣菌,芦荟熊果甙具有抗溃疡的药用功能[5]。
4.2.2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和细胞周期
大黄素可引起U-ras转化细胞S和GZ/M期停滞[11]。大黄酸对人肝癌细胞和小鼠腹水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模板,干扰DNA模板功能,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大黄素、大黄酸可抑制Colo-16细胞Gl期细胞周期蛋白在Gl期末与催化亚基结合,使P34cdc2蛋白酶丧失活性,失去了S期启动因子的正调控,抑制Gl向S期转变。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b2f773790b1c59eef8c7b4f0.png)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掌握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4)了解液液萃取法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结合的蒽醌,少量为游离的蒽醌。
结合的蒽醌类化合物由于其苷元具有酚羟基,故呈弱酸性,能溶于水、乙醇、碳酸氢钠溶液,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
游离的蒽醌易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1】本实验主要用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大黄素,其R 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
【2】大黄酸:黄色针状结晶mp.321—322℃(升华),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和石油醚。
大黄素:橙黄色针状结晶,mp.256—257℃(乙醇或冰醋酸),能升华。
其溶解度如下:四氯化碳0.01%、氯仿0.07%、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
易溶于乙醇,可溶于稀氨水、碳酸钠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3】大黄酸R1=H R2=COOH大黄素R1=CH3R2=OH芦荟大黄素R1=CH2OH R2=H大黄素甲醚R1=CH3R2=OCH3大黄酚R1=CH3R2=H三、实验器材试药:大黄粗粉、20%硫酸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盐酸、丙酮、乙酸乙酯、硅胶CMC-Na板、石油醚、大黄素标准品等仪器:回流装置一套、烧杯、层析槽、试管、梨形分液漏斗、水浴锅、电热套、旋转蒸发仪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抽滤瓶、铁架台等四、实验内容大黄素的提取、分离流程图大黄粗粉30g【4】20%H2SO4150ml加热1h,抽滤、干燥滤饼乙酸乙酯回流提取1h乙酸乙酯层5%NaHCO3萃取水层(紫红色)乙酸乙酯层5%Na2CO3水层(红色)乙酸乙酯层(弃掉)HCl黄色沉淀(粗品)水洗至中性,丙酮溶解,分离纯化大黄素结晶具体操作步骤:1.游离蒽醌的提取称取大黄粗粉30g,加20%H2SO4水溶液150mL,加热1小时,放冷,抽滤,同时滤饼水洗至近中性(除去H2SO4),于70℃干燥后,置回流装置中,加入乙酸乙酯300mL回流提取1小时,得到乙酸乙酯提取液。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49fdb3d5ad51f01dc281f1ad.png)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
大黄酸R1=H R2=COOH
大黄素R1=CH3R2=OH
芦荟大黄素R1=CH2OH R2=H
大黄素甲醚R1=CH3R2=OCH3
大黄酚R1=CH3R2=H
黄色沉淀(粗品)
水洗至中性,丙酮溶解,分离纯化大黄素结晶
解释:
1.大黄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故先用稀硫酸溶液把蒽醌苷水解成苷元,利用游离蒽醌可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将它们提取出来。
2.由于各羟基蒽醌结构上的不同所表现的酸性不同,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它们。
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1】徐选明,刘新大黄中大黄素提取工艺的优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
【2】李乃明,丁宙大黄素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广州医学院学报1985,13,3 【3】朱庆玲,李瑞和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a377a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0.png)
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天然色素
大黄素具有鲜艳的黄色,可以作为天然色素添加到食 品中,改善食品的色泽和感官品质。
抗氧化剂
大黄素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延长 食品的保质期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
保健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
保健品
大黄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 抗菌、抗肿瘤等,可以作为保健品的 成分,提高保健品的功效。
型。
质谱鉴定
要点一
总结词
质谱鉴定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分子质量和碎片信息进行成 分分析的方法。在大黄素的鉴定中,质谱技术可以提供大 黄素分子的精确质量信息和可能的碎片信息,有助于确定 其分子结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质谱鉴定利用高能电子束或激光束与大黄素分子相互作用 ,使其产生带电碎片。通过测量这些碎片的质量和数量, 可以推断出大黄素分子的精确质量和可能的化学结构。与 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相结合,质谱鉴定为大黄素的鉴定提 供了更全面的结构信息。
紫外光谱鉴定
总结词
紫外光谱鉴定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紫外光的 特性进行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测量大黄素 在紫外区的吸收光谱,可以推断出其结构特 征和共轭体系。
详细描述
紫外光谱鉴定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光区具有 不同吸收特性的原理,通过测量大黄素的紫 外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其共轭双键的数量和 位置,进一步推断出大黄素的分子结构和类
大黄素的药理作用与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大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 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生物活性
大大黄素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具有治 疗作用,如结肠炎、肾炎、肝炎等。
02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01
02
03
04
原理
实验一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一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a80cec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a.png)
实验一 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一、概述植物来源:大黄系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a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cia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下、健胃、清热解毒等功效。
自古以来,大黄在植物泻下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味很早就被各国药典收载的世界性药材。
功效:大黄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其抗菌、抗感染及抗肿瘤活性有效成分主要为蒽醌类衍生物,如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止血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酚;泻下的有效成分是结合型的蒽苷类。
蒽醌类衍生物占大黄总化学成分的3%~5%,该类成分少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其中有大黄酸葡萄糖苷、大黄素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大黄酚双葡萄糖苷,新鲜大黄中还含双蒽酮的番泻苷A 和番泻苷B 等。
此外,大黄中还含有鞣质等多元酚类化合物,含量在10%~30%之间,具止泻作用,与蒽苷的泻下作用恰恰相反。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大黄中含有多种游离的羟基蒽醌及其与糖所形成的苷类化合物,已知的游离羟基蒽醌主要有以下5种化合物。
R 1 R 2 大黄酸COOH H 大黄素 OHCH3 芦荟大黄素 CH2OHH 大黄素甲醚 OCH3CH3 大黄酚CH3 H 大黄酸,C 15H 8O 6,黄色针晶,m.p321~322℃(330℃分解)。
可溶于碱水,微溶于乙醇、苯、三氯甲烷、乙醚和石油醚,不溶于水。
大黄素,C 15H 10O 5,橙黄色针晶(乙醇),m.p256~257℃。
可溶于碱水,微溶于乙醚、三氯甲烷,不溶于水。
芦荟素甲醚,橙色针晶(甲苯),m.p223~224℃。
可溶于乙醚、苯及碱水,不溶于水。
大黄素甲醚,专红色单斜针状结晶(苯),m.p205~207℃。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0c3379005f0e7cd18425363c.png)
干法上样:用5ml丙酮溶解样品后,加少许硅胶(约1g)拌匀,再 在水浴上挥干丙酮② , 将此样品加到硅胶柱顶端。
3. 实验方法
洗脱剂不能低于柱床平面
洗脱收集:沿柱壁加洗脱剂洗脱③,待色带冲下时,用试管分段 收集④。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7:3)
合并浓缩:TCL跟踪检查⑤,合并单一大黄斑点的流份,回收溶剂 至小体积。
位移值/(cm) 2.10 2.10 1.10 1.10 1.10 1.10 0.65 0.65 0.65
Rf值 2.10/2.70=0.78 1.10/2.70=0.41 0.65/2.70=0.24
⑤
五、大黄素的鉴定
1. 实验仪器: 熔点仪 2. 实验试剂: 大黄素、茜草素、1%NaOH、0.5%MgAc2、滤纸
乙醚提取:苷元极性弱,用弱极性 乙醚提取。
乙醚提取液(总蒽醌苷元)
温度需控制在溶剂蒸汽至冷凝管 第二个球处:防止乙醚蒸汽逸出 造成污染且影响提取效率。
玻璃仪器必须干燥,若平底烧瓶 中有水,水将会改变提取试剂的 极性,影响提取效率,且可能与 乙醚混溶后改变溶剂沸点。
三、pH梯度萃取
1. 实验仪器: 锥形瓶、布氏漏斗、滤纸、pH试纸 2. 实验试剂: 乙醚提取液、NaHCO3 、Na2CO3、NaOH
3. 实验方法 熔点测定:大黄素(256~257℃)
实验结果:259.6 ℃
显色反应:比较大黄素与茜草素的显色反应区别①
①
末
3. 实验方法
①
极性大小: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大黄酚 酸性大小:大黄酸 >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大黄酚
大黄的成分提取
![大黄的成分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01873883b9d528ea81c779d1.png)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关键词:大黄蒽醌类成分提取2012-08-27 09:01 来源:丁香园点击次数:344概述大黄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等许多文献中,用于泄下、健胃、清热、解毒等。
自古以来,大黄在植物性泻下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位很早就被各国药典所收载的世界性生药。
大黄的种类繁多,优质大黄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clm L),大黄(R. officinale Baill)及唐古特大黄(R. tangutium Maxim.et Regll)的根茎及根,大黄中含有多种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以及它们与糖所形成的苷。
已经知道的羟基蒽醌主要有下列五种:大黄中蒽醌苷元,其结构不同,因而酸性强弱也不同。
大黄酸连有-COOH,酸性最强;大黄素连有β-OH,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苄醇-OH,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均具有1,8-二酚羟基,前者连有-OCH3和-CH3,后者只连有-CH3,因而后者酸性排在第四位。
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缓冲纸色谱的基本操作技术,并能根据色谱结果,设计液液萃取法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方案。
2.掌握PH梯度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3.通过磷酸氢钙柱色谱分离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试验,进一步熟悉柱色谱操作技术。
4.学习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
实验方法1.大黄总蒽醌苷元的提取注意:①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大部分与糖结合,以蒽醌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所以要用酸水解使其生成苷元。
蒽醌苷元可溶于氯仿、苯及乙醚等有机溶剂,用苯时应注意苯蒸气的挥发,严防中毒;②所得的氯仿液中如带有酸水液,应该用分液漏斗分出弃去,并用蒸馏水回洗一次除去酸性以免影响梯度萃取。
氯仿提取液放置中如有沉淀析出,可滤取之,该沉淀多为大黄素,余液进行下一步分离试验用。
2.总蒽醌苷元分离方案的设计1)大黄总蒽醌苷元的纸色谱2) 蒽醌类成分的缓冲纸色谱试验3)最佳萃取剂及其用量的确定4)蒽醌类成分各种萃取剂用量的确定5)新分离方法的设计3.蒽醌类成分的分离与精制①大黄酸的分离与精制将含有总游离蒽醌的氯仿液450ml移至1000ml的大分液漏斗中,加PH8缓冲液275ml振摇萃取,静置至彻底分层,放出氯仿液后,到出碱水液至置250ml 烧杯中,加HCl酸化至PH=3,待黄色沉淀析出完全后,过滤、干燥,干燥后的样品加冰醋酸10ml加热使溶,趁热过滤,滤液静置,析出黄色针晶为大黄酸,过滤即得纯品。
(方案)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方案)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6be526b1ed9ad51f01df293.png)
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方案)一、药物简介【英文名称】:Emodin【大黄素别名】:朱砂莲甲素【化学名】: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分子式】:C15H10O5【分子量】:270.23【结构式】:【植物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掌叶大黄的根茎。
【物理性质】:橙黄色长针状结晶(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熔点256℃~257℃。
具有蒽醌的特殊反应。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碱溶液。
【药理药效】:大黄素可用作泻药,虽有泻下活性,但由于体内易被氧化破坏,实际上泻下作用很弱,如与糖结合成苷类,则可发挥泻下作用。
大黄素国内专业生产商西安融升生物目前表示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者是大黄素与葡萄糖结合的苷,二者只是结合的位置不同,同时存在于大黄中。
另有抗菌、止咳、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
二、实验目的1.掌握大黄素的提取原理及方法。
2.熟练掌握大黄素提取实验方法操作。
3.了解大黄素的不同提取方法。
三、实验原理游离的蒽醌易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本实验主要用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大黄素,其R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
大黄酸:黄色针状结晶mp.321—322℃(升华),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和石油醚。
大黄素:橙黄色针状结晶,mp.256—257℃(乙醇或冰醋酸),能升华。
其溶解度如下:四氯化碳0.01%、氯仿0.07%、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
易溶于乙醇,可溶于稀氨水、碳酸钠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四、仪器及试剂试剂:大黄粗粉、90%乙醇、25%硫酸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盐酸、丙酮、乙酸乙酯、硅胶CMC-Na板、石油醚、冰醋酸、大黄素标准品等仪器:回流装置一套、烧杯、层析槽、试管、梨形分液漏斗、水浴锅、电热套、旋转蒸发仪、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抽滤瓶等。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课件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677c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a.png)
采用光谱、色谱等手段对大黄素进行鉴定, 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
确定提取分离方法
根据大黄素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分 离方法,如溶剂萃取、色谱分离等。
制定实验操作流程
根据确定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制定详细 的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提取大黄素
准备好大黄样品、提取溶剂、色谱柱、检 测器等实验材料和设备。
大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 物,属于蓼科,主要分布 在中国、朝鲜、日本等亚 洲国家。
历史背景
大黄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 的药用历史,被广泛应用 于中医临床。
植物特点
大黄的叶片通常较大,呈 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叶脉 明显。
大黄素简介
化学结构
大黄素是大黄的主要有效 成分,属于蒽醌类化合物 。
物理性质
大黄素为黄色针状结晶, 熔点较高,难溶于水,可 溶于乙醇、乙酸乙酯等有 机溶剂。
心血管疾病
大黄素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等疾病,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血 管事件的发生。
神经系统疾病
大黄素可以用于治疗癫痫、偏头痛等 疾病,减轻神经系统症状,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06
大黄素提取分离与鉴定的 实验方案与操作流程
实验方案设计
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
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为大黄素的提取分离 与鉴定提供指导。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小规模提取,但提取 效率较低。
回流法
提取原理
利用有机溶剂对大黄进行多次循 环回流提取,使大黄素溶解在提
取溶剂中。
操作步骤
将大黄饮片放入提取器中,加入 适量的有机溶剂,加热至沸腾, 保持回流状态一定时间,收集提
取液,浓缩得到大黄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方案)
一、药物简介
【英文名称】:Emodin
【大黄素别名】:朱砂莲甲素
【化学名】: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
【分子式】:C15H10O5
【分子量】:270.23
【结构式】:
【植物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掌叶大黄的根茎。
【物理性质】:橙黄色长针状结晶(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熔点256℃~257℃。
具有蒽醌的特殊反应。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碱溶液。
【药理药效】:大黄素可用作泻药,虽有泻下活性,但由于体内易被氧化破坏,实际上泻下作用很弱,如与糖结合成苷类,则可发挥泻下作用。
大黄素国内专业生产商西安融升生物目前表示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者是大黄素与葡萄糖结合的苷,二者只是结合的位置不同,同时存在于大黄中。
另有抗菌、止咳、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大黄素的提取原理及方法。
2.熟练掌握大黄素提取实验方法操作。
3.了解大黄素的不同提取方法。
三、实验原理
游离的蒽醌易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
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本实验主要用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大黄素,其R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
大黄酸:黄色针状结晶
mp.321—322℃(升华),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和石油醚。
大黄素:橙黄色针状结晶,mp.256—257℃(乙醇或冰醋酸),能升华。
其溶解度如下:
四氯化碳0.01%、氯仿0.07%、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
易溶于乙醇,可溶于稀氨水、碳酸钠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四、仪器及试剂
试剂:大黄粗粉、90%乙醇、25%硫酸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盐酸、丙酮、乙酸乙酯、硅胶CMC-Na板、石油醚、冰醋酸、大黄素标准品等
仪器:回流装置一套、烧杯、层析槽、试管、梨形分液漏斗、水浴锅、电热套、旋转蒸发仪、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抽滤瓶等。
五、实验内容
1、大黄素提取分离流程图
大黄粗粉30g
加8倍量的90%乙醇240ml
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
回流2次,温度80℃,时间1h
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0ml 加入25%硫酸140ml,沸水浴中回流5min
乙酸乙酯萃取
乙酸乙酯层
5% NaHCO3
水层(紫红色)乙酸乙酯层
5% Na2CO3
水层(红色)乙酸乙酯层
盐酸
黄色沉淀(粗品)
水洗至中性,丙酮溶解,分离纯化
大黄素结晶
具体步骤:
a.游离蒽醌的提取
搭好回流装置取大黄30g,加8倍量的90%乙醇240ml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回流2次,温度80℃,时间1h,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0ml(旋蒸仪)加入25%硫酸140ml沸水浴中回流5min 倾出水解液,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100ml),合并提取液。
b.pH梯度萃取分离
将乙酸乙酯提取液加入分液漏斗中,用5% NaHCO3水溶液萃取三次,(经观察乙酸乙酯层颜色变浅及无气泡产生为止)。
经5% NaHCO3水溶液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层,继以5% Na2CO3水溶液萃取三次,乙酸乙酯层经薄层检查(标准大作对照),得知已提尽大黄素后,合并三次Na2CO3萃取液,并用5%HCl酸化,得大黄素沉淀。
(注意:加酸时应缓慢加入,以防酸液溢出)。
2、大黄素的精制
过滤大黄素沉淀,水洗沉淀物至洗出液呈中性,用适量丙酮溶解,用自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大黄素。
薄层层析板上橙色层为大黄素,将其刮下溶于丙酮中。
用旋转蒸发仪浓缩丙酮溶液,得到大黄素结晶。
3、大黄素的薄层色谱检识
薄层板:硅胶CMC-Na板
样品液:自制大黄素溶液
对照品:标准大黄素溶液
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冰醋酸(15:2::1)
显色:观察斑点颜色及计算Rf值
4、注易事项
(1)游离蒽醌的提取要控制温度,不宜太高
(2)PH梯度萃取分离时,要检查是否萃取完全
(3)注意碱液浓度及萃取时的静置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六、讨论
1.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含量测定方法有比色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重现性较差。
薄层扫描相对简单,在一块板能处理许多样品,但因其为封闭系统,受外界影响较大,导致其测定的结果的重现性较差。
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解决好样品的前处理问题,则比较准确、可行。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虽然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一直处于被研究和改进的阶段,技术上不是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