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谅关心模式(课堂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青少年所喜欢的成年人的特质是: 第一、尽管他们愿意自由地作出选择和决定,但他们 欢迎反应敏捷的成年人的帮助。 第二、以身作则。他们对树立好榜样并且践履自己认 可的标准的成年人表示敬佩,即使自己并Leabharlann Baidu认同那些 标准。 第三、试图保持中立的学生喜欢表现自信而且正值的 家长和教师。
9
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像你没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 (10)安慰你的朋友 (11)着手让他或她对正在发生的
事情感兴趣,同时如果他或她 要求时可做些有益的帮助
被动的 被动的 依赖成人 依赖同伴 主动的 积极主动 回避的 经验上不成熟 经验上的老练 —般的成熟 成熟的想象
7
(4)教育即学会关心。学校应该营造相互关心、 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提 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销声匿迹; 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
14
你应做 什么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生日 单独禁闭 逮捕 街景 悲剧 盖尔住院
付诸行动: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
其宗旨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做?这部分
比前两部分意境更加深刻,引导儿童放眼全球,在广阔社会背
的人际问题设计的。
12
验证规则
单元一: 规则与
个体
单元二: 你期望 什么
单元三: 你认为我
是谁
单元四: 为谁的 利益
单元五: 为什么我 应该要做
情境涉及的均为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其一般目的在于给
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
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
6
问题情境:与你很友好的一个同龄男孩或女孩,由于你不知道什么原因他 (她)看起来心烦意乱时,你就会:
(1)不管不问 (2)感到不安但不知道做什么 (3)向某些成年人指出这种情况 (4)向你的朋友谈此事 (5)告诉他或她振作起来 (6)与那个男孩或女孩开开玩笑 (7)回避他或她 (8)试着问你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9)设法尽力与他或她谈话,就好
4
(2)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行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 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他还进一步假设:以关心和体谅为核心的道德行为是 一种自我强化。也就是说,关心和体谅人,不只是一 种利他行为,还是一种使自己快乐和满足的行为,即 一种自我鼓励的行为。以体谅的方式对待别人一般来 说是快乐的,而且是回报性的,满足别人的需要会有 回报,认识到这一点,就无需进行伦理学或道德学的 学校。
的学校----中学生民主实践手册》、《中学的道德教育》。《生
命线)丛书试图表明:“为他人生活是值得的,是有一定目的
的,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为自己而生活。”道德教育的宗旨是使 个
人摆脱那些破坏性的和自我损害的冲动。这种冲动可能以不良
的个性品质表现出来,诸如自我中心、自我陶醉、自私、粗暴
以及随不幸的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而产生的其他不良品质。从
麦克菲尔等在学生记述的“好事”和“坏事”的基础上编出一 套独特
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起跑线》后来在此基础上修订补
充,陆续推出了《生命线》系列教育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
谅模式的支柱,它由五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到第三部分循序渐
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是学校教育中
最常用的道德教育教材。第四、第五部分各是一本书,《我们
表现创造性和有成效的需要方面来说,这种冲动防碍了真正的
个性的发展。
10
体谅模式课程的结构
生命线
设身处地
验证规则
你应做什么
11
设身处地
单元一:敏感性 单元二:后果 单元三:观点
由三组卡片和一本《教师指导书》组成,图下面都有一句发
人深省的提问。其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所有
情境都是围绕着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经历的各种共同
5
(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角色尝试有助 于青少年敏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他对青少年的成熟度进行了研究,成熟是指帮助一个遇到困难 的人摆脱社会困境的富有意义的办法时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麦克菲尔把青少年期称为“社会试验期”(a period of social exoeriment),这是个体对人际和社会问题的反应由不成熟迈 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个体学会关心的最佳期或关键期,强调在 这时期应当鼓励学生试验各种不同角色和身份,促进学生成熟 的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他所设计的不同复杂程度的道 德情境就是用以提高这种能力的。
少年学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做出贡献
的人。
13
❖ 例如在《规则与个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学生一直在帮学校开车,但有一天为了去 看电影来不及回家取钱了,就在学校“借 钱”,被当场捉获,学校把此事通报家长后, 对这个学生做出了停学一星期的处罚。故事 之后的思考有:你认为对该学生惩处公平吗? 如果不公平,你认为怎样才公平?等等。练 习题是让学生扮演角色,扮演这件事情发生 后校长与该生的对话。
第三节 体谅关心模式
一、迈克菲尔的研究 二、尼尔·诺丁斯的研究
1
一、迈克菲尔的研究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6、70 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 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 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2
1964-1971年,他们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
英国中学13-18岁的男女学生进行过三次大规模
的调查,要求他们分别记述一件别人对自己好、
对自己不好、对自己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的
事件。通过这些“好事”和“坏事”的分析, 青少年
一致认为成人“好”的教育行为就是能体谅和 宽
容,“坏”的行为就是压制、支配的行为。由

3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爱与被爱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调查显 示,青少年对于“好事”的认识非常接近。 处事原则: 体谅人、幽默和愿意做出让步。共享关系 为好,支配关系为坏。 人际关系:青少年奉行坦率、互惠和关心的处世原则。 原因:与人友好相处、爱与被爱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教育职责: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