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塔诺夫教学法
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理论试题解析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答案】B【错误防范】易考的内容还有如下三处:(1)赞科夫的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2)布鲁纳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3)瓦·根舍因首创“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2.20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儿童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错误防范】考生需记住“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答案】C【解析】传统教育派的观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间接经验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育派的观点是: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等。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等。
【错误防范】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方面存在两大派别: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
形式教育派:重视智力,忽视知识。
实质教育派:重视知识,忽视智力。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答案】B【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来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C和D两个选项都是不完全的。
【错误防范】辨析题:“教育救国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方法第三节

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1.发现学习法(布鲁纳) 2.程序教学法(斯金纳) 3.纲要信号图示法(沙塔洛夫)
4.其他方法
发现学习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 景,并通过这一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 知冲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 用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资料、材料自行进 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验证假设, 以此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其他方法
1.暗示教学法(洛扎诺夫 ) 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 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 无意识结合起来。 2.范例教学法(瓦·根舍因)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 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 规律的方法 。发现学Βιβλιοθήκη 法发现学习法= NO
自学
教师的作用?
发现学习法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
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推动者 引导者
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知识的联系
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发现学习法
意义:
1.提高智慧潜力;
2.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 3.学会发现的试探法;
4.有助于记忆
程序教学法
主张将教材分为一个个小的部分, 按照严格的逻辑编成程序,由学生自己 按照程序学习。
理论基础:
1.刺激—反应是行为的基本单位
2.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
3.教学即强化
程序教学法
基本操作程序是:
解释 — 问题(提问) — 解答 — 确认
国外四种典型教学方法

国外四种典型教学方法
导读:一、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又叫范例式教学,是联邦德国根舍因首创的其后又有许多教育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理论观点为指导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方法,叫做范例教学法。
…
一、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又叫范例式教学,是联邦德国根舍因首创的其后又有许多教育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理论观点为指导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方法,叫做范例教学法。
二、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洛扎诺夫创造的,被称为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有时也用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要引起教学活动结构,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的变化。
四、“纲要信号”图示法
“纲要信号”图示法是前苏联沙塔洛夫创造的教学方法。
沙塔洛夫是乌克兰顿涅次克市一所中学的物理和数学教师。
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纲要信号”。
所谓“纲要信号”,就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所讲内容的图表。
这种图表形象直观,既能帮助学生记忆,又能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便于教师和家长检查,督促学生的学习。
9第九章 教学(下)

第九章教学(下)本章重点:1、什么是讲授法?2、合理使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合理使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什么是发现学习法?5、什么是非指导性教学法?6、什么是范例教学法?7、如何理解并运用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的新教学方法?8、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及CAI的意义是什么?10、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与要求有哪些?11、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第五节教学方法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P.287〕(1)含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名解,2002.4)*(2)最古老、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单选)(3)具体可分为3种方式:讲述、讲解、讲读(多选)(4)优缺点:(单、多选)优点:●可以使学生再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缺点:●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过于依赖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
(5)基本要求:内容正确、条理重点、语言艺术、配合使用。
(简答,2003.4)*2、谈话法〔p288〕(1)含义: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单选)(2)基本要求:做好准备、面向全体、及时总结。
(单、多选)3、讨论法〔p288-289〕(1)含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单选)(2)基本要求:选好论题、肯定意见、善于引导(简答,2004.1)*4、实验法〔p289-290〕(1)含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单选)(2)基本要求:准备充分、及时指导、帮助总结(多选)5、实习作业法〔p290〕(1)含义: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

2.纲要图式教学法:沙塔洛夫提出。
3.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教学法)是由乔治·洛扎诺夫(也叫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于60年代未70年代初首创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4.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
(二)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实物或模型、标本、图片、挂图的演示。
二是用连续成套的模型、标本、挂图、图片或幻灯、电影等,进行序列性演示。
三是音乐、体育、劳动课上教师的示范性动作或操作等。
(2)参观法
参观法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4)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探究为主的教育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一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
(2)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3)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
它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接受模式和问题——发现模式。
教学方法的意义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
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法。
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要落空。
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就一定意义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
方法名称是根据教师或学生的工作形式这样一种外部特征。
根据教学方法的名称,可以判断教学过程参加者的活动方式。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
论纲要信号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论纲要信号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纲要信号法是由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所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来设计和制作纲要信号图表,并运用该图表进行教学。
图表由字母、单词、数字以及其他信号组成,通过这些信号提纲挈领地表现出课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应用纲要信号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新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纲要信号法;图表;高校历史教学纲要信号教学法,是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在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所创立的一整套教学法新体系。
这种教学法的核心,是采用纲要信号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所谓“纲要信号”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够提纲挈领地概括所讲内容的图表,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教学辅助工具。
纲要信号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以世界古代史的高校教学实践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在纲要信号教学法中,如何设计提纲挈领、形象直观的纲要图表是关键。
正如沙塔洛夫所说,“简练的,不寻常的纲要信号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地学习和探索,使他们对处于自己积极领受范围之内的问题格外注意。
”[1]而在世界古代史的高校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图表设计必须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又有利于他们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
世界古代史的时间跨度长,内容庞杂丰富,涵盖了古代世界的各地域,包括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和古代希腊罗马等各文明地区,因此,如何记忆世界古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从总体上掌握该段历史的发展及其内在联系,就成为让学生头疼不已、让教师努力创新的重要问题。
而正确地应用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尤其是恰当地设计纲要图表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几年的高校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如下几条设计图表的重要原则:第一,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历史事件所具有的时间延续性,我们在设计图表时要注意事物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以便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期末课时训练(附答案)

十月下旬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期末课时训练(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参考答案】:C【解析】:从字面含义上看,这属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的表现。
?‘。
2、“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参考答案】:C【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3、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教育影响B、教育功能C、教育目的D、教育属性【参考答案】:A4、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随之出现的新变化应该是()。
A、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教育的结构C、教育的内容和手段D、教育的政策【参考答案】:B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参考答案】:A【解析】: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6、桑代克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A、尝试—错误学习B、顿悟说C、认知地图D、操作性条件反应【参考答案】:A7、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A、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C、教育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参考答案】:A【解析】: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
8、一个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参考答案】:B9、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参考答案】:A【解析】:认知模式是致力于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专题八教学◆考点 1: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与整体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
◆考点 2: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势教育(17 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2.实质教育(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考点 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其他略)◆考点 4: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其他略)◆考点 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考点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考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考点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教好课的前提(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四)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考点 9:教学原则 1. 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2.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3.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顺序性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6.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个别差异性 7.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8. 巩固性教学原则著作教育思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沙塔洛夫教学法之要点:1. 沙塔洛夫教学法的主要部分是“纲要信号”。
纲要信号是一种直观图表,表中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的内容用电码式的信号表现出来。
2. 纲要信号图表反映了需要掌握的信息的单位,直观地展现了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同时用符号表示出了某些为了使抽象材料具体化的实例、事实和实验。
3. 即使讲授的水平很高,新的理论知识不可能通过一次甚至不可能通过两次领会便达到完全掌握的水平,更不能把主要内容牢牢记住,而不能牢记主要内容,根本就不能运用自如。
记住新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一要求,由于有经常的检查是可以实现的,而纲要信号图表可以减轻初步巩固时的难度,使这一要求更容易实现。
4. 再创性思维是独立的创造性的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我们通常对再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估计不足,对于形成学生的独立思维起着极大的限制作用。
5. 沙塔洛夫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任何时候也不要匆匆作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这个孩子什么也学不好,这是他命中注定的。
一年、两年、三年,某一门课程他确实可能学不会,但是总有一天,他会学会的。
看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天才的成分,对待每个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是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6. 教师要经常不断给学生做一些已经学过的章节里的练习,这些练习学生演算起来已经没有任何困难。
但有时在早就掌握并经过多次复习的地方,说不定会突然发现一些过去疏忽了的细微末节的东西。
如果还有什么地方至今没有弄清楚,那么,这种适时的“回头见”就更有益了。
过去曾经感到异常复杂的东西,现在忽然变得很简单了。
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发展和成长,从心理上说,是克服新困难中的强大的动力。
7. 思想、形象、语言这三个东西,有时可能在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合中来到我们脑中,这三者中往往是某一个起主导作用,另一个起辅助作用。
但它们既然相互联系在一起,便再不可能独立存在。
纲要信号-----记忆和创造中的可靠帮手,将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作业分为两类起止页码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作业分为两类起止页码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沙塔洛夫教育散记的概述
2.作业的分类和起止页码
正文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是一部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著作,作者通过对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教育散记的作业分为两类,并对其起止页码进行了详细的标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沙塔洛夫教育散记的概述。
这部作品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篇,主要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和过程等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实践篇,主要介绍了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具体案例。
作者通过这两部分的论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南。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作业的分类和起止页码。
在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中,作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性作业,主要包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另一类是实践性作业,主要包括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分析和总结。
这两类作业分别涵盖了理论篇和实践篇的内容,读者可以通过作业的起止页码,快速定位到相关内容,便于学习和查阅。
总之,沙塔洛夫教育散记是一部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著作,作者将作业分为两类,并详细标注了起止页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便于学习和查阅的指南。
第1页共1页。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作业分为两类起止页码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作业分为两类起止页码摘要:一、沙塔洛夫教育散记的背景和意义1.沙塔洛夫及其教育理念2.散记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二、作业的分类1.作业的两大类别2.各类作业的目的和特点三、两类作业的起止页码1.第一类作业的起止页码2.第二类作业的起止页码四、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作业的启示1.对我国教育的启示2.对家长和学生的启示正文: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作业分为两类起止页码,反映了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和思考。
沙塔洛夫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的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因材施教。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是他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我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中,作业被分为两大类别。
第一类作业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包括阅读、写作、计算等。
这类作业的起止页码范围较广,涵盖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阶段。
第二类作业则是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而设计的,包括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这类作业的起止页码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学生初中和高中阶段。
两类作业的起止页码反映了沙塔洛夫对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力和需求差异的认识。
他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作业的分类对我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借鉴沙塔洛夫的教育理念,改革作业设计,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家长和学生在面对作业时,也应正确对待,既要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个体的兴趣和发展。
沙塔洛夫教学法

沙塔洛夫教学法
沙塔洛夫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它是俄罗斯教育家阿里沙塔洛夫创立的,其目的是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沙塔洛夫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学生的学习应以其自身兴趣为中心,将他们带入一段探索和思考的旅程,使他们在发展个性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沙塔洛夫的教学法以拓展知识,促进思维发展为主要目标,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指导者,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沙塔洛夫教学法中,教师要创造一种探索、自由思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发起讨论来唤起学生的兴趣,可以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活动让他们了解知识,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平台,让他们可以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沙塔洛夫教学法鼓励和支持学生探索自我和世界,进行创新尝试,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探索中发现新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来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同时,沙塔洛夫教学法还能有效降低学校压力,使学生更关注学习,提高学习的乐趣,也让教师的工作更加轻松,避免过度繁琐的工作。
总之,沙塔洛夫教学法具有很多优点,关注学生,以提高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
以在一个被自由探索和思考的环境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学习。
《中学教育学》纲要信号教学模式

纲要信号教学模式是前苏联教育家维克托?费德罗维奇?沙塔洛夫设计的。
沙塔洛夫原是一位中学教师,在中学教学中,他感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学习质量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
他在近三十年教学和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创造了纲要信号教学模式。
实验表明运用纲要信号教学模式普遍提高了学生成绩,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因而引起了广泛注意。
据了解,1980年苏联有数万名教师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我国有些地区的学校也进行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验。
这一教学模式以合作教育学为其指导理论,主要观点是:1.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合作,创造良好的合作的心理气氛; 2.排除教学中的强制性,使学生能自我要求; 3.必须使所有学生都学好。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培养学习兴趣,自觉学习。
贯穿这一模式教学全过程的是“纲要信号”。
所谓“纲要信号”,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它符号组成的图表,直观性强,并注意了科学性、逻辑性和趣味性,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反映出来。
这种信号有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纲要信号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教师讲解──出示“纲要信号”图表,第二次讲解──将小型“纲要信号”图表分发给学生,进行消化──课后按教科书和“纲要信号”图表复习──学生根据记忆画出“纲要信号”图表──学生按图表回答问题。
教师首先讲解教材内容,注意新旧知识的连贯性。
出示纲要信号,教师予以指导,把学生的观察引向重要部分,明确指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学生依据小型图表,独立思考所学知识,根据教科书和图表进行复习,并把图表默绘一遍,借助动觉记忆使印象深化。
这样学生经过从全面了解知识,了解知识重点,到自行消化,有助于理解和较牢固地掌握知识,这就是沙塔洛夫强调的反复重点原则。
最后阶段学生回答问题时,采用低声提问和录音提问两种方式(学生到教师身边低声回答和对录音机回答),使接受提问的人数增加,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也不会伤害自尊心。
沙塔洛夫新教学法中的几个原则

作者: З·И卡尔梅柯娃;汪彭庾
出版物刊名: 比较教育研究
页码: 57-60页
主题词: 新教学法;沙塔洛夫教学法;创造思维;教学法体系;教师;学校;教育;心理学;苏联;图表
摘要: <正> 目前,在苏联教师中,几乎没有比沙塔洛夫更引人瞩目的名字了。
围绕着他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论战,对于他所制订的一整套教学法体系有着迥然不同的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沙塔洛夫的体系实际上是靠补习的办法进行教学,他又恢复了旧学校死读书的那一套作法。
这套教学法只考虑最落后的学生,而不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没有任何新东西。
”然而,另一种意见却认为:“沙塔洛夫正在寻找着解决当今教育中最尖锐,最棘手的一些问题的钥匙,正在。
对传统教学法的卓有成效的改革——介绍沙塔洛夫的两本教学法著作

作者: 艾笙
出版物刊名: 比较教育研究
页码: 64-64页
主题词: 传统教学法;“后进生”;教学法体系;沙塔;“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洛夫;新体系;“纲要信号”图表;苏联教育;学习负担
摘要: <正> 《三分是怎样消失的》和《教学散记》是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近三十年来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改革的经验总结。
作者在其著作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他所创立的一整套教学法新体系。
对这一新教学法体系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顺利地完成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普遍地提高了成绩,消灭了三分,。
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沙塔洛夫教学法,就是原苏联的沙塔洛夫创造的“纲要信号”图表法。
沙塔洛夫认为,既然人们能借助于各种新的生产工具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作为教师就应该创立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建立起来的。
1、设计原理沙塔洛夫教学法,是以纲要信号(或称依靠性信号)图表法为核心的,包括课堂讲授、复习巩固、家庭作业,直到提问、记分以及如何活跃学生思维在内的一整套教学法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法中,理论知识一般都采用“小块”讲解的方法,即在讲完一条或几条原理之后,立即进入实践阶段——作练习或解习题。
而沙塔洛夫,他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认为只有从抽象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认识具体事物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为此,他使用“纲要信号”图表“大块”地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再转入大量实践的教学方法。
“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据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
这种图表通过各种“信号”,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把所需掌握的知识表示出来。
图表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孤立地讲授某条定理、某一规则、某一概念的传统方法,使学生把所学习的新知识的各个部分放在一个整体中来理解,这样就容易认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对比,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沙塔洛夫为了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思想,把教材加以综合处理,使“小块”知识联结成“大块”知识,即联结成一个个的“大单元”。
2、课堂操作程序“沙氏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体现在它的关于课堂讲授和复习巩固的六个阶段上。
这六个阶段是:(1)教师按教材内容详细讲解;(2)出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概括;(3)把小型“纲要信号”图表发给每一个学生进行消化,然后将图表贴在各自(为此而准备)的手册里,与此同时,把课上使用的大型图表贴在教室墙上,以便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复习巩固,或弄清课上遗留的问题;(4)要求学生回家后按教科书和“纲要信号”图表进行复习;(5)第二次课,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的练习本上画出前节课上的“纲要信号”表;(6)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综述

教学⽅法的改⾰与发展综述 (⼀)发现学习 这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法。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物,他认为学⽣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
⽽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的发现学习去构造。
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定的材料,引导学⽣⾃⼰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与讲授法相⽐,发现法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超过对学习结果的关注,也就是说要求学⽣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否则,学习结果将⽆法得到。
发现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学⽣在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进⾏持续的、全⾯的智⼒活动,他们的智⼒也就因此获得发展,这是讲授法所难以企及的。
发现法的弱点在于,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它花费的时间要⽐讲授法多出许多,这是它⽆法完全取代讲授法的重要原因。
同时,发现法对教师提出了很⾼的要求,引导学⽣⾃⼰获得学习结果⽐之直接讲解不仅需要教师有更⾼的教学⽔平,⽽且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紧张和更加具有挑战性,因此,虽然⼈们对发现法评价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它同其他教学⽅法结合进⾏。
(⼆)探究—研讨法 探究—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的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致。
这种⽅法在⼀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于⼩学教学,尤其是⾃然课教学中。
探究—研讨法⽐发现法更加灵活,也更加适合⼩学⼉童。
探究—研讨法没有⼗分严格的程序,但注重利⽤发展⼼理学所提供的关于⼉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些⼗分突出的特点。
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
⼩学⽣的学习应当从具体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开始,⽽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开始。
要给⼩学⽣⾜够的材料,这些材料应当与所要学习的概念或原理相关,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形成这个概念,并且能够引起他们兴趣,能够让他们利⽤来进⾏各种尝试,总之,能够带给他们真实的学习经历。
“学习总是在学习者内部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塔洛夫教学法的关键是:编好教学提纲,其运用过程是:讲授课目之前,教员首先编制一份教学提纲
在提纲中用简单的图标、符号和文字概括讲课的内容,使用一份大的彩色教学提纲,还要按每个学生一份,复制一批教学提纲。,
1 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沙塔洛夫教学法,就是原苏联的沙塔洛夫创造的“纲要信号”图表法。沙塔洛夫认 为,既然人们能借助于各种新的生产工具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作为教师就应该创立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建立起来的。 1、设计原理 沙塔洛夫教学法,是以纲要信号(或称依靠性信号)图表法为核心的,包括课堂讲授、复习巩固、家庭作业,直到提问、记分以及如何活跃学生思维在内的一整套教学法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法中,理论知识一般都采用“小块”讲解的方法,即在讲完一条或几条原理之后,立即进入实践阶段——作练习或解习题。而沙塔洛夫,他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认为只有从抽象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认识具体事物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为此,他使用“纲要信号”图表“大块”地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再转入大量实践的教学方法。“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据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这种图表通过各种“信号”,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把所需掌握的知识表示出来。图表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孤立地讲授某条定理、某一规则、某一概念的传统方法,使学生把所学习的新知识的各个部分放在一个整体中来理解,这样就容易认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对比,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沙塔洛夫为了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思想,把教材加以综合处理,使“小块”知识联结成“大块”知识,即联结成一个个的“大单元”。 2、课堂操作程序 “沙氏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体现在它的关于课堂讲授和复习巩固的六个阶段上。这六个阶段是: (1)教师按教材内容详细讲解; (2)出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概括; (3)把小型“纲要信号”图表发给每一个学生进行消化,然后将图表贴在各自(为此而准备)的手册里,与此同时,把课上使用的大型图表贴在教室墙上,以便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复习巩固,或弄清课上遗留的问题; (4)要求学生回家后按教科书和“纲要信号”图表进行复习; (5)第二次课,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的练习本上画出前节课上的“纲要信号”表; (6)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表回答问题。 可将这六个阶段浓缩为:(按教材)讲解——(出示“纲要信号”)讲解——消化“纲要信号”——复习——再现——回答。沙塔洛夫还建议在进行新的内容时讲授两遍:第一遍由教师详细讲解,出示图表后,教师再讲一遍。第二遍突出主要问题,弄清问题的逻辑关系并突破难点。图表要力求醒目,表上所标志的要点可涂上红色,次要点涂上绿色。课上让学生把“纲要信号”迅速地画在笔记本上,课后又把这一信号图表挂在教室墙上,直到下一次上新课时才作更换。在此期间,学生们可以反复看见这张图表,不断加深印象,还可以在课余借助这张图表互相询问,互相答疑,回家复习时就无需花费太多时间了。根据图表所列要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定学习成绩,不仅比过去要简便得多,而且每个学生用于口头答题的时间都能增加两三
沙塔洛夫教学法
沙塔洛夫教学法是前苏联顿涅茨克市的中学教员,沙塔洛夫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方法运用到军事训练 中去并受到了好的效果
沙塔洛夫教学法依据的原理是:(1)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来实现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其中视觉最为有效;(2)用语言介绍一种物品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1.2秒;用彩色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秒;如果让学生看实物识别时间只有0.4秒;(3)已经记住的内容过9小时后大部分都会忘掉,只能保留30%,为了记住90%的知识,至少需要重复七次。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2 倍,加之在答题的时候允许查看图表,这就有助于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在发言时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还规定了如下一些辅助措施: (1)建立练习完成的情况登记表。沙塔洛夫让学生完成作业后,在相应的表格内作上记号。他认为测验也是一种练习。每次测验都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测验前一周要预先通知。题目不宜太难,要使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都能相对地得到好成绩,使登记表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2)制定相互检查记录表。教师在讲完五、六节课以后,提出二三十个问题,先由教师逐题解答,然后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指定的时间里互相问答,互相检查,并把检查结果记录下来。 (3)公开学生成绩表。教师将课内外的全部成绩,都登记在一张表上。五分用钢笔登记,三分四分用铅笔登记,二分暂不登记。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重新答题,改变成绩表上的分数。沙塔洛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最可怕的莫过于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样他的学习愿望就会逐渐消失。教师企图用二分迫使学生学习,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抄袭,或者由于害怕而厌恶学习、逃避学习。只有当落后的学生都对学习寄予希望的时候、班级才能出现良好的学习气氛。 事实证明,应用沙塔洛夫教学法,可以提前教完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剩余时间则可用于练习或复习,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学生们普遍感觉到负担减轻了,成绩却提高了。 只要认真地观察并分析这一教学程序,便可发现:由于它借用了富有概括性“纲要信号”,因而具有一些传统教学法所没有的优点,如:一定程度地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的某些原则;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促进了学生迅速、牢固地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节约了教学时间。 从方法来看所谓纲要信号,就是在小纸片上,用记号、箭头、个别的词和句、数字,或其他“信号”把好几节课的教材加以代码处理。构成简图的形式,这是一种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这种图表,通过各种示范符号、多种色彩,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最重要的是,纲要信号里面包含的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运动着的信息——即迂回曲折的思路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听教师讲解,实际上是教师把纲要信号变成“有声”的东西,而学生的努力,并不是单纯要把这种纲要记住,而是要理解它。 沙塔洛夫指出,这种纲要信号并不是一种学习提纲,而是以特殊的形式列于纸上的一组供学生思考用的关键性的词汇、符号或其他信号。纲要信号有可能使学生把教师要求学习的课文加以压缩或扩展,而且这种压缩或扩展的作业本身又是每个学生都力所能及的。纲要信号法帮助学生抛弃了死记硬背的笨方法。学生不仅能够在教师叙述时细心领会教师的思想,而且就在这时他们已经能够顺着教师的思路象穿过迂回曲折的迷宫一样与教师同声叙述下去。因此,沙塔洛夫说,这种纲要信号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学教育学武器,它的潜在力量实际上是取之不尽的。 在纲要信号中,一切都是重要的: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格式和着色,当然还有它的信息量(如,“思维块”的数量、“学习目标”的数量、“理论前题”的数量等等)。优化合成的纲要信号是提供给学生进行多次学习研究(逻辑加工)那些最本质和最重要的、必须达到记忆水平的信息的基本框架。对信息的如此研究,正是一项用来巩固那些具有相当数量的并且应使其达到长期记忆水平的信息的有效措施。当然,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要编制一份优化组合的纲要信号也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低年级学生自己是不可能编制这种纲要信号的。但是,它却给学生提供了范例,学生能完全直观地“看见”教师的思路,他们学着跟教师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