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库汇编之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合集下载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规范与程序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规范与程序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规范与程序术中快速冰冻诊断的规范及程序
1、临床医师在术前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签署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

2、从标本接收到发出报告的时间,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

3、有条件的由两位中/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快速活检的病理诊断意见。

对于病变疑难、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和会严重致残的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两位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会诊意见。

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4、快速活检诊断意见一般在收到送检标本后30分钟内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例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

对于疑难病变,可酌情延时报告。

5、对于难以即时快速诊断的病变(例如病变不典型、交界性肿瘤病变或送检组织不足以明确诊断等),主检病理医师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恰如其分地签发病理诊断意见或告知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

6、主检病理医师签署的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以书面形式报告(可传真或网络传输)。

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报告书发出前应认真核对无误。

7、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
(1)冷冻切片后剩余的冷冻组织(简称“冻后”)和冷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简称“冻剩”),均应保存,用以制备常规石蜡切片,以便与冷冻切片进行对照观察.
(2)“冻后”/“冻剩"组织的蜡块和切片需与同一病例手术后送检的切除标本编为同一病理号,并作出综合性诊断.
(3)当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意见与其“冻后”组织的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不一致时,该例的病理诊断一般应以石蜡切片诊断为准。

分析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分型和分级中的效果

分析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分型和分级中的效果

分析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分型和分级中的效果摘要:目的:选择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分析术中快速冰冻技术在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68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术中实施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术后则开展石蜡病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从数据可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分型病理诊断分析中发现:G1符合率为76.67%,G2符合率为95.00%,G3符合率为100.00%;此外,在病变侵入肌层的诊断符合率上也具有一致性:其中 1级一致性为71.43%,2级为88.00%,3级为100.00%。

结论: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结果整体准确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偏差,主要集中在肿瘤分型中的G1期和病变侵入肌层的1级患者中,需要对这一部分患者加强复诊,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癌;石蜡病理检查近些年,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其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术中快速冰冻作为临床医师的另一只眼睛,其作用尤为明显,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诸多手术中。

而子宫内膜癌属于常见的女性恶性生殖系统肿瘤,该疾病的病死率与接受治疗周期有很大关系,在临床诊断中,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能够协助医师做好术前和术中诊断,并为手术执行医师提供病理学依据。

鉴于此,选择本院68例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6月,回顾性研究在术中所实施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术后开展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旨在了解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分型及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研究对象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病理科68例已经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术中实施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术后则开展石蜡病理检查,患者年龄范围是41-75岁,平均年龄59.12±7.33。

医院术中冰冻知情同意制度

医院术中冰冻知情同意制度

医院术中冰冻知情同意制度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进行的紧急会诊。

按卫生部要求,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需要填写《知情同意书》,履行告知义务。

冰冻切片是患者在手术中进行病理诊断的一种方法,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出具诊断意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如果恶性肿瘤一次手术成功,无疑将延长患者生命,但是由于冰冻快速切片时间较短,取材有限,切片质量欠佳,根据临床统计,至少有5%的误诊率,其中有假阳性和假阴性两种情况。

因此,有一定的医疗风险,最后的病理诊断需依靠石蜡切片做出。

因此冰冻快速切片的诊断仅作为临床手术治疗的参考,不能作为最后诊断。

特殊情况下,冰冻切片有不能做出诊断意见的可能,则需石蜡切片再行确诊。

以上情况在此向病人或病人家属特别明示。

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要求病理医师根据切除组织的肉眼所见、冰冻切片组织学所见和《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一般于30分钟内向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性病理学意见,因此,要求临床医师逐项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内容。

手术医师须在手术前一天向病理科递交《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预约申请单》,病理科根据情况做好相关准备。

临床医师应在术前向患方说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及风险,填写医院规定的《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并由主刀医师及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名。

《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入病历,一份与病理申请单一起送病理科(没有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病理科将不予受理!)。

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相比,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更加具有局限性和漏误诊可能性,有时难以进行快速病理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明确诊断。

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适应范围1.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组织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以下简称“冰冻”)是将手术切下的病变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迅速冰冻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诊断。

一般在30分钟左右得出诊断意见,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冰冻是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病理项目,其主要作用:(一)确定送检标本组织是否有病变存在。

(二)确定病变成肿瘤的性质。

(三)确定手术切缘有否肿瘤。

(四)确定送检组织有否癌浸润或转移等。

但由于取材局限、标本冰晶及时间短等问题,冰冻切片质量不能达到常规石蜡切片的精确度,诊断准确率受到影响。

可以出现以下情况:1.只能做良、恶性鉴别,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性意见;2.诊断困难,允许发延迟报告或等待石蜡切片诊断,发出最终报告3.冰冻诊断与常规石蜡诊断不符时,以石蜡切片报告为准。

“三甲”医院要求冰冻诊断的准确率>95%,为减少和防止医疗差错和纠纷,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特制定该制度。

(五)“冰冻”预约规定,需做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时,各手术科室提前1天详细填写冰冻申请单(可用普通病理申请单代替)送病理科。

要求尽可能填全各项内容,注明做冰冻的具体年、月、日、时,以便病理科做好准备;除填临床诊断外,请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确定“病变性质”、“切缘有否浸润”、“淋巴结有否转移”等等。

送冰冻标本时应同时送交“术中病人情况所见通知单”.一般不提倡急诊“冰冻”申请。

(六)病理科实行“冰冻查房”制度(视情况选择);病理各级医师在手术前1日应下病房查病人、看病历或请病人来病理科接受查体,与主管医师交换意见,全面了解有关冰冻方面的病人情况。

(七)实行“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样本附后)签字制度。

术前由临床医师(必要时请病理医师共同完成),在临床科同向病人和其家属谈话,交代冰冻有关事项,征得其理解、同意并签字。

“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留为临床原始资料,放入病历中;另一份存于病理科。

(八)冰冻病理报告实行三级医师检诊及双签字制度。

术中冰冻病理,您知多少?

术中冰冻病理,您知多少?

术中冰冻病理,您知多少?术中冰冻病理全称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此项技术是现今手术中病理诊断最快的一种方法。

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术中性质不明的病变予以确诊,通常可以在30分钟内给出诊断报告,使临床能立即确定手术治疗方案。

如果诊断为恶性肿瘤,就可以直接根据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优化手术方案,从而有效避免了二次手术及损伤,缩短诊疗过程,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

那么术中冰冻病理是如何进行的呢?都适用于哪些疾病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于确诊的肿瘤,临床医生通常选择手术进行切除治疗,但是肿瘤分为恶性和良性,针对于良性的肿瘤只需要完整的切除肿瘤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周围组织正常处理就可以关闭切口了。

如果是恶性肿瘤,那就需要扩大切除并且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等其它处理方式。

如何知道肿瘤的性质,就需要进行病理检查了。

此时肿瘤被主治医生装进一个干燥无菌的病理标本袋中,送去病理科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这个检查通常在半个小时内就会出结果。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报告是主治医生决定下一步手术方式最重要的依据。

并且术中冰冻病理也可以了解恶性肿瘤扩散情况,如肿瘤是否浸润邻近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确定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比如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时,需要在手术中判断切除后组织边缘有无肿瘤残留,从而判断手术是否达到目的。

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流程首先病理科工作人员对对手术室送来的标本和申请单进行核对交接验收,然后病理医生对标本进行仔细的观察、拍照、描述、记录并切取典型病变组织进行切片。

将切下的病变组织放在冰冻头上,加入冷冻包埋剂OCT,OCT是一种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性混合物,长得有点像胶水,特点就是好冻,好切,溶于水。

使其完全覆盖组织并将冰冻头放入冰冻机中,迅速冷却到-15℃至-20℃,以便于技术人员利用冰冻切片机将组织切成4-5微米的薄片,随后将组织薄片贴在载玻片上并放入固定液内固定约1分钟。

术中冰冻病理工作制度

术中冰冻病理工作制度

冰冻切片检查工作制度
1.由于取材、技术固有缺陷等因素,应在术前向病人或家属介
绍冰冻切片有一定局限性,签署冰冻快速诊断知情同意书。

2.应在手术前一天通知病理科并送病理申请单。

送标本时,应
电话详细介绍手术所见、取材部位及手术诊断情况,骨科患者应送软组织并提供X光照片参阅。

3.冰冻标本必须新鲜立即送检,避免过度湿润,切忌以盐水等
浸泡,严禁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中,最好用干纱布包裹组织送检。

4.单件标本的冰冻切片制片应在15分钟内完成,诊断应在30
分钟内完成。

保留所剩组织,固定后作常规石蜡切片。

5.对于难以明确诊断、交界性病变、送检组织不适宜等状况,
病理医师可以不作出明确诊断,等待石蜡切片报告。

6.术中快速诊断仅作为手术中治疗的参考,不是最终诊断。

7.冰冻切片诊断报告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传真),为防止误听
和误传,严禁采用口头或电话报告的形式。

8.从标本接收到发出报告的时间,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

9.冰冻病理诊断医师应具有副高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
格,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10.冰冻切片诊断报告书应由病理医师签署全名。

11.冰冻切片标本验收、核对、编号、登记、报告及切片管理同
常规病理检查。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及应用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及应用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及应用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对组织进行快速诊断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需要即时诊断的情况,例如判断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者确定手术切除的边缘是否清晰。

过程如下:
1. 取样: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组织样本。

2. 冷冻: 这个样本会被迅速冷冻,通常使用液氮或者特殊的冷冻剂。

3. 切片: 冷冻后的组织会被切成非常薄的切片,通常厚度在5-10微米之间。

4. 染色: 这些切片会被迅速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5. 诊断: 病理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并给出初步诊断。

6. 反馈: 病理医生的诊断结果会迅速反馈给手术医生,以指导后续的手术步骤。

这个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诊断结果,有助于医生做出即时的决策。

但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可能会有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冰冻切片的质量不足以做出确切的诊断。

总的来说,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即时的诊断信息。

但是,它通常只被视为一个初步的诊断方法,最终的诊断还需要通过常规的病理检查来确认。

关于普通病理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4.6.6.2)

关于普通病理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4.6.6.2)

月关于普通病理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1. 由于冰冻切片是将组织速冷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优点是检查快速,然而组织受冰冻后,可能造成组织和细胞变形,发生人为假象,加上检材有限、切片较厚、染色不良,其质量远较常规石蜡切片为差,大大增加了诊断难度。

可能出现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不一致。

2. 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不能确诊时,主刀应向家属或委托人交待病情,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或暂不行扩大切除。

待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报告后再行二次手术。

3. 术后常规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报告良恶性不一致,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规定》文件执行。

4. 如果出现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或与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②申请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是否符合进行冰冻切片诊断的要求;③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④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⑤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⑥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⑦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2)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医务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1月1。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分析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分析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分析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是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通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出现异常结果,而在术后的病理报告中未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的病理报告可能应用了不同的诊断标准。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通常是一种快速诊断的手段,常采用光镜下的判断,而病理报告则需要更详细的组织学分析,并通过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辅助诊断。

由于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时间有限,可能会导致一些细微的病变漏诊或误诊。

2.样本取材部位的不一致: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的病理报告可能取材部位存在差异。

取材部位的选择对于诊断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不同位置的肿瘤组织可能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分化程度以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因此可能导致术中与术后的诊断结果不一致。

3.技术操作的差异: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的病理报告可能存在技术操作的差异。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通常是由手术室内的技术人员进行,而术后的病理报告则是由专业的病理学家进行。

不同的检查人员可能在取样、切片以及染色等环节存在操作上的差异,导致不一致的诊断结果。

4.病理学家个体诊断差异:病理学家在对组织切片进行诊断时,可能存在个体间的诊断差异。

病理学诊断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不同的病理学家可能对相同的切片有不同的解读和诊断。

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术中与术后的诊断结果出现差异。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减少术中与术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发生:1.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的病理报告应尽量在同一实验室进行,以减少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差异。

2.确保术中与术后取材部位的一致性,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

3.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的病理报告应有相同的诊断标准,以减少不同诊断标准带来的差异。

4.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操作差异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术中冰冻检查标准

术中冰冻检查标准

术中冰冻检查标准Standard for Intraoperative Freezing AssessmentIntroduction:Intraoperative freezing 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evaluation of nerve conduction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requiring general or regional anesthesia. It is essential for monitoring and ensuring the success of various surgical interventions, such as orthopedic or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that involve manipulation or resection of nerves or muscles. This standard outlines the criteria and methods for accurate and reliable intraoperative freezing assessment.1. Patient Preparation:Before the procedure, the patient must be informed about the freezing assessment and its importance for their safety and the success of the surgery. Written consent should be obtained, and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addressed. Furthermore,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current medications must be review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factor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 freezing assessment or its interpretation.2. Equipment:The freezing assessment requires specialized equipment, including a nerve stimulator, electromyography (EMG) machine, and associated monitoring devices. These devices should be checked for accuracy and calibration before the procedure to ensure reliable measurements.3. Technique:a. Nerve Stimulation: Nerve stimulation is performed using a nerve stimulator, which delivers low-intensity electrical impulses to the target nerv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imulating electrode and the nerve should be constant and documented for future reference. Sensory and motor responses to stimulation should be assessed and recorded.b. Electromyography (EMG): EMG is used to record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muscles innervated by the stimulated nerve. This allow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nerve function during freezing. The EMG electrodes are placed on the muscle belly, preferably in a bipolar configuration, and connected to the EMG machine.c. Baseline Measurements: Baseline measurements of nerve conductionand muscle response are obtained before any surgical manipulation. This provides a comparison for assessing changes during the procedure.d. Freeze Assessment: During the surgical procedure, freezing assessment is performed intermittently at predetermined time intervals. The sam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used for baseline measurements should be employed. Muscle response amplitudes, motor threshold, and latency are recorded. Any changes from baseline should be immediately reported to the surgeon.4. Quality Control:a. Data Interpretation: The freezing assessment results should be analyzed based on established baseline measurements and normal values specific to the nerve and surgical procedure. Any deviations from expected values should be noted and communicated to the surgical team.b. Documentation: All freezing assessment data, including stimulation parameters, muscle responses, and changes from baseline, should be recorded accurately and legibly. This documentation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continuity of care, analyzing outcomes, and addressing anypotential medico-legal concerns.Conclusion:Intraoperative freezing assessment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surgeries involving nerve or muscle manipulation. This standard provides guidelines for patient preparation, equipment, technique, and quality control. Following these standards ensures the reliable evaluation of nerve conduction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optimizing patient safety and surgical outcomes.术中冰冻检查标准简介:术中冰冻检查是指针对需要全身或局部麻醉的外科手术过程中对神经传导进行评估。

术中快速冰冻报告标准

术中快速冰冻报告标准

术中快速冰冻报告标准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报告是在手术过程中,为了及时指导手术方案和治疗决策,病理科使用冰冻切片机对标本进行快速冷冻、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然后出具的诊断报告。

以下是一个术中快速冰冻报告的标准。

一、报告基本信息1.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理号等基本信息。

2. 送检科室、取材部位及送检材料描述。

3. 临床诊断或疑似疾病。

二、诊断结果1. 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等描述。

2. 病理类型、组织学特征及可能的诊断。

3. 肿瘤分级、分期、侵袭性及转移情况等。

三、诊断依据1. 形态学特征: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异型性、核分裂象等。

2. 免疫组化结果:肿瘤标志物、分化方向、分子遗传学特征等。

3. 实验室检查结果:生化指标、基因检测、细胞学检查等。

四、诊断限制1. 冰冻切片制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artifacts:冰晶、气泡、细胞变形等。

2. 取材范围有限,可能未能充分反映病变全貌。

3. 部分特殊染色方法或分子检测在冰冻切片上无法进行。

五、临床处理建议1. 根据诊断结果,建议手术医师采取的治疗方案。

2.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查或术中特殊处理。

3. 术后病理诊断和治疗随访建议。

六、报告时间1. 报告出具时间:收到标本后30分钟内。

2. 特殊情况报告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小时。

七、报告签字1. 诊断医师签名。

2. 诊断医师资质:主治医师以上。

3. 报告日期。

八、注意事项1.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具有局限性,诊断结果仅供参考。

2. 如有疑问或特殊情况,应及时与病理科和临床科室沟通。

3.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报告仅作为手术决策的参考,最终治疗方案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

以上是一个术中快速冰冻报告的标准,病理科医师在出具报告时应遵循这一标准,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在临床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病理科医师和临床医师应共同关注这一点,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有什么区别?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有什么区别?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有什么区别?病理诊断对于肿瘤患者来讲意义重大,其可判断肿瘤性质、指导治疗、评估预后,且是医保报销的重要依据,而病理诊断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对此很多患者并不理解,为什么术中已经做过病理,术后还要做?两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1.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定义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即术中病理,简称切片病理,指的是在术中切下病变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检验,由病理科医生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中快速冰冻组织,并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的诊断方式。

一般来讲,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可在20分钟内出结果,以便医生辨别肿瘤良恶性质,明确手术范围。

2.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特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是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紧急病理会诊,其显著特点为快和冻,具体有多快前面已经提到过,其出报告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当手术室相关工作人员将切片组织送至病理科以后,病理科收发人员会在1--2分钟内完成核对、编号等相关工作,并将切片组织送至取材台,取最典型的病变组织进行检验,受时间限制,一般只会在一处检查部位取1--2块标本,限时5分钟,随后将切片组织迅速放置在冰冻托上作号码标记,最后在冷冻台上进行冷却处理。

其另一个特点为冻,病理科检验人员需要在1--2分钟内将切片组织冷却至零下15--20摄氏度,其目的为利于技术人员切割薄片,并贴在载玻片上放置于固定液内固定1分钟左右的时间,此时,切片组织呈无色状态,若想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还需行HE染色,经过多重处理后滴加树胶,使用盖玻片覆盖。

随后,诊断医生会来到显微镜前开始读片工作,通过观察切片组织的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诊断信息,协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

3.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优缺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主要有四大优点,一为耗时短,诊断迅速;二为组织切片前手续简单;三为组织变化小;四为可以保存类脂肪、脂肪成分与各种抗原活性、酶类。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你了解多少?与术后病理有何不同?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你了解多少?与术后病理有何不同?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你了解多少?与术后病理有何不同?“以前听别人说病理活检结果需要3~5天才会有结果,而且病理结果显示是恶性的,还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但是这次手术结束时我们就知道了病理结果,这真的很快,而且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也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患者陈某家属激动地说。

案例回顾:陈某,女,52岁,9个月前自己触诊发现右侧乳房有小包块到我院就诊,初步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Ca?”,术前进行彩超、乳腺钼靶、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

医生与家属沟通商量后,为了缩短病理活检等待时间,决定进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测。

与病理科进行相关预约,完善了各项术前准备后开始进行手术,术中取适量的病变组织,病理科医生接收病理组织后,迅速对其进行取材——冷冻切片——切片染色——树胶封片——阅片——病理诊断等操作,整个过程耗时约30分钟。

那么,究竟什么是术中快速冷冻病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有何不同,本文将详细与大家介绍。

1、什么是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是一种在低温(-20℃左右)条件下将手术切下的病变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并制成切片进行病理诊断。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可称之为病理科的急诊工作,常用于临床手术科室快速组织学诊断,特别是在手术进行当中取出病变组织,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良、恶性的正确诊断,为临床医师下一步手术方案及治疗提供指导。

一般情况下病理医生在接收到病变组织的30分钟以内即可有结果,以便迅速作出下一步手术方案决策,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案及手术范围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了因长时间等待常规石蜡切片确诊而造成的二次手术伤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

例如:乳腺肿块的患者在术中切除适量病变组织进行快速冷冻,结果显示为良性纤维腺瘤的,无需继续进行手术治疗,结束手术。

但若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显示为乳腺癌的,就需要继续手术,适当扩大手术范围,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并清扫腋窝淋巴结。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以下简称“冷冻”)是将手术切下的病变组织在冷冻切片机中迅速冷冻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诊断。

一般在30分钟左右得出诊断意见,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冷冻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病理项目。

其主要作用:⑴确定送检标本组织是否有病变存在;⑵确定病变或肿瘤的性质;⑶确定手术切缘有否肿瘤;⑷确定送检组织有否癌浸润或转移等。

但由于取材局限、标本冰晶及时间短等问题,冷冻切片质量不能达到常规石蜡切片的精确度,诊断准确率受到影响。

可以出现以下情况:⑴只能做良、恶性鉴别,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性意见;(2)诊断困难,允许发延迟报告或等待石蜡切片诊断,发出最终报告;(3)冷冻诊断与常规石蜡诊断不符时,以石蜡切片报告为准。

“三甲”医院要求冷冻诊断的准确率≥96%。

为减少和防止医疗差错和纠纷,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特制定该制度。

1. “冷冻”预约规定:需做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时,各手术科室提前1~2天详细填写冷冻申请单(可用普通病理申请单代替)送病理科。

要求尽可能填全各项内容,注明做冷冻的具体年、月、日、时,以便病理科做好准备;除填临床诊断外,请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确定“病变性质”、“切缘有否浸润”、”淋巴结有否转移“等等。

送冷冻标本时应同时送交“术中病人情况所见通知单”。

一般不提倡急诊“冷冻”申请。

如确需急诊冷冻时,要及时与病理科主任联系,说明情况。

病理科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临床需要。

2. 病理科实行“冷冻查房“制度:病理各级医师在手术前1日应下病房查病人、看病历或请病人来病理科接受查体,与主管医师交换意见,全面了解有关冷冻方面的病人情况。

3. 实行“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样本附后)签字制度。

术前由病理及临床医师,在病理科共同向病人和其家属谈话,交代冷冻有关事项,征得其理解、同意并签字。

“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留为临床原始资料,放入病历中;另一份存于病理科。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I级 II 级 III 级 合计
2 [2]
2.2 两种病理检查病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程度符合率比较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病变浸润程度的诊断:I 级诊断 符 合率为 25.8% ( 16/62),II 级诊断 符 合率为 91.4% ( 64/70),III 级诊断符合率为 100.0% ( 6/6)。 经 Mc Nemar-Bowker 检验,两种 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详见表 2。
表 1 两种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 n) 术后石蜡病理检查 G1 G2 G3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合计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G1 46 34 4 0 84 G2 2 18 0 0 20 G3 0 0 4 0 4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28 0 0 2 30 合计 76 52 8 2 138
现阶段关于子宫内膜癌检查手段的研究较少,临床上主要 采用冰冻切片方法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容 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 本文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应用 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分析其诊断符合率,为该疾病临床诊断方 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 2014 年 7 月至 2016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经术前诊断 性刮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 138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 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均没有接受过相关放化疗;年龄 最小 39 岁,最大 61 岁,平均 ( 48.2±5.7) 岁。 51 例未绝经,临床 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87 例已经绝经,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 为阴道流血和排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关手术治疗。 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 查对疾病类型、病变程度以及浸润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检查结 果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检查方法:将标本置于 特制载体中,在冷冻切片机中冷冻,并放在载玻片上镜检。 由两 位病理科医生进行检查,若有不同意见则共同探讨达成共识。 1.3 分级标准 按照肿瘤细胞分级标准分为高分化 ( G1)、中分化 ( G2)和低 分化 ( G3);按照病变组织浸润程度分为 3 级:侵入子宫内膜层 为 I 级,侵入浅肌层为 II 级,侵入深肌层为 III 级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 ( x ±s)描述,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行 字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种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比较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快速诊断技术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快速诊断技术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外科手术是治疗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在手术进行时准确快速地诊断患者病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外科手术中崭新的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应运而生。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诊断结果,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手术成功率。

一种常见的术中快速诊断技术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这种技术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快速冰冻冷冻和切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胞和组织学检查。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优势在于其快速性和准确性。

它可以在手术中迅速获得初步的诊断结果,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手术切除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举例来说,在乳腺癌手术中,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以快速判断是否存在癌细胞残留,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切除周围组织。

除了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还有一些其他的术中快速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其中之一是术中超声显像技术。

术中超声显像可以提供实时的影像结果,帮助医生观察手术区域的结构和异常,例如肿块、积液等。

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术中超声显像技术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导航手术工具和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同时提高手术效果。

此外,术中光谱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的术中快速诊断。

术中光谱技术使用可见光、近红外光或激光等光源,通过与组织相互作用并记录光谱的变化来诊断组织病理状态。

术中光谱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无创性和实时性。

通过分析不同波长的光谱数据,医生可以确定组织的血氧含量、血液循环状况、炎症程度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除了上述技术,还有其他一些术中快速诊断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例如,术中实时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影像结果,帮助医生解决手术中的问题。

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组织结构影像,用于观察和分析手术区域。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愈率。

尽管术中快速诊断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121·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22期作者简介:谢鹤英,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病理学。

通信作者:虞杰,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免疫病理学,E-mail:*******************。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分析谢鹤英 虞 杰 (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131)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分段诊断性刮宫方法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给予手术治疗并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然后根据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 本组的108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检查,90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占83.33%,3例为透明细胞癌,占2.78%,11例为浆液性癌,占10.19%,4例为其他类型,占3.70%,而术中冰冻检查对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癌以及其他类型的符合率分别为94.44%(85/90)、100.0%(3/3)、72.73%(8/11)、100.0%(4/4),总符合率为92.59%(100/108);同时,根据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FIGO)标准分期,I 期、II 期、III 期、IV 期分别为83例,11例,12例,2例,而术中冰冻检查对I 期、Ⅱ期、Ⅲ期、Ⅳ期符合率分别为69.88%(58/83)、72.73%(8/11)、83.33%(10/12)、100.0%(2/2),总符合率为72.22%(78/108)。

根据肿瘤细胞分级(Grade,G),78例为G1,占72.22%,12例为G2,占11.11%,18例为G3,占16.67%。

同时,石蜡切片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中对组织学分级的诊断准确率不高,但是对肌层浸润深度,尤其是≥1/2肌层浸润深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评估肌层浸润深度的一个检查方法。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意义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意义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意义发表时间:2018-12-07T11:19:06.96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1期作者:陈大礼李曼妮[导读] 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能够有效确定肿瘤浸润基层程度和肿瘤分级,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 410300【摘要】目的:对术中快速冰冻检查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200例,为所有患者开展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术后针对子宫样本开展石蜡病理检查。

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00例患儿均为子宫内膜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134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为67.0%。

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准确率分别为G1级63.5%、G2级70.4%、G3级80.0%。

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准确率分别为Ⅰ级50.0%、Ⅱ级83.9%、Ⅲ级90.9%。

结论: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能够有效确定肿瘤浸润基层程度和肿瘤分级,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冷冻超薄切片术;子宫肌瘤;鉴别诊断[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traoperative rapid freezing tes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a total of 200 cas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intraoperative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all patients and paraffi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postoperative uterine samples. 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all the 200 cases were endometrial carcinoma,and 134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by rapid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during operation,with an accuracy rate of 67.0%. The accuracy rate of intraoperative rapid freeze pathology in the staging of endometrial cancer was 63.5% G1,70.4% G2 and 80.0% G3,respectively. Endometrial cancer staging diagnosis of intraoperative rapid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ccuracy Ⅰ level respectively 50.0%,83.9% 83.9%,ⅢⅡ level. Conclusion:rapid freezing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 can effectively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tumor infiltration and tumor grade,which is of high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endometrial cancer;Frozen ultrathin section;Hysteromyoma;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子宫内膜癌为临床常见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当前临床中主要开展手术、化疗、放疗,其中化疗、放疗效果均不显著,而手术治疗能够将癌变组织全部切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座殿角*
作品编号48877446331144215458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术中快速冰冻诊断1、什么叫“冰冻切片”?
冷冻切片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新鲜的组织标本冷冻使其产生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技术方法。

与石蜡切片相比,由于冷冻切片不需脱水包埋因此制片速度快,是为手术进行中的临床医师提供病理诊断的良好方法。

冷冻切片的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

冷冻切片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病理诊断,手术医生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决定手术范围。

2、什么叫“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快速活检)”?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它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是临床病理实践中最重要、最难的一项工作。

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

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

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

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3、“快速活检”的适用范围:
①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②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③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④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4、“快速活检”的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

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5、“快速活检”的不宜应用范围:
①疑为恶性淋巴瘤。

②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③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④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⑤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⑥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⑦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6、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
由于冰冻病理检查解释为法规所列的有风险的特殊医疗检查,患者有权知道自己可能面临的情况,有权接受或拒绝检查(可采用其他方法替代)。

除手术、麻醉等同意书外,要在术前请患者填写“接受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这不但是让患者知情,也是再一次提醒医生给患者手术和诊断时要千万小心。

这种患者知情,不仅是我国法律要求。

许多发达国家中,癌症患者会要求医生告知自己按一般规律可能活多久,以便决定安排人生。

有时压力是巨大的,有些患者不愿承受压力,可委托亲属了解情况(您委托的亲属最好是能完全了解您的意愿),并签署“病理知情同意书”。

7、选用“快速活检”的注意事项:
①有关临床医师应于手术前向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说明快速活检的意义和局限性等,取得患者和/或患方的知情和理解。

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应在由医院制定的《手术中快速活检患方知情同意书》签署意见和签名。

②主持手术的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向病理科递交快速活检申请单,填写患者的病史,重要的影象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提请病理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等。

尽可能不在手术进行过程
中临时申请快速活检。

③按质控科要求:原由患者及家属签定“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不再送病理科,而由临床科室直接入该患者病案保存,但临床科室必须保证该患者在做冰冻切片检查前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否则造成的后果由临床负责。

④冰冻切片检查报告,病理科将通过电脑发布、人工发送书面报告,同时电话通知相关手术间(请务必在送检标本袋上注明手术间的电话号码,否则术中无法联系及报告无法通知!)。

⑤因故取消手术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者,应及时通知病理科;如超过预约时间4小时以上者,病理科视为自动取消冰冻切片检查预约。

⑥因故取消手术而又需继续做冰冻切片检查者,必须重新提交“冰冻切片申请(预约)单”到病理科预约。

作者:座殿角
作品编号48877446331144215458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